❶ 抗震設計規范,抗震有哪些要求
從早些年的唐山大地震,到近些年的汶川,玉樹地震,再到今年的各大城市感應到地震,似乎地震看似離我們很遠,但是離我們也很近。為了在地震中減少我們的傷亡,一方面我們需要做好地震方面的准備,比如了解地震知識,做好求生准備等等,另一方面就是依靠我們居住環境的抗震設計的。因為抗震是一件關乎人民性命的事情,因此在建築的設計上會有一些抗震的設計規范,以應對不測。
對於抗震的設計,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對於場地和地基方面的要求、對於建築形體及布置方面的要求、對於抗震減震方面的設計、對於材料和施工的一些要求、對於框架的一些要求、對於抗震的計算。基本上整部《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所涵蓋的內容就是這些。
對於建築的抗震類別是分為甲、乙、丙、丁這四類建築的,其中甲類建築指的是抗震級數高於本地區的地震級數的一類建築,乙類建築指的是抗震級數符合本地區的地震級數,丙類建築指的是其抗震措施符合當地的地震要求,丁類建築指的是其抗震能力能夠達到當地的地震級數,對於抗震設施的要求會略微減小。
在選擇建築場地需要掌握其地質的活躍狀態,做出一定的地震評估,如果是高危地帶應該避免建築的建立,如果可以建造,需要建造相應等級的抗震建築。當發現其地基的土質與明顯的問題,要及時的上報並且估計一些後果,之後在採取相應的措施。
對於建築形狀的要求,在處於地震地帶,應該建造規則對稱的建築,並且對於其構件和材料的強度要從建築的整體上慢慢向上減小。
建築材料的一些要求,其建築使用磚塊的等級應該大於MU10,並且使用的砂漿強度也要大於MU5,所使用的鋼材要有很好的韌性和可焊接性,對於其拉伸效果要達到20%,可以使用HRB400、HRB335、HRB335、HRB400、HPB235這些級數的鋼筋。
建築對於土質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根據不同的土質,再根據不同的參數就可以計算出所建樓房的抗震等級,對比與當地的地震級數,如果達不到的話就要另行添加一些抗震的措施以增加建築的抗震效果。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里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小編這里只是給你概述了一下,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翻閱相關的資料,更精確的了解抗震設計的規范。
❷ 新《防震減災法》對提高學校、醫院等建築工程的抗震設防的具體要求
防震減災
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預報仍是個世界性難題的情況下,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以利於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開間小、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或桌子等堅固傢具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都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和使用電梯。
一位親身經歷過1920年海原8.5級大地震的老人,曾向人們詳細介紹了「伏而待定」的具體方法:「在屋內感覺地震時,要迅速趴在炕沿下,臉朝下,頭靠山牆,兩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正手反握右臂,鼻樑上方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戶外的場合,要避開高大建築物等危險之處,護住頭,迅速跑到空曠場地蹲下。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牆、門柱等躲避。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因此,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另外,室外的人盡量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工廠或設施。如遇燃氣、毒氣泄漏、火災,用濕手巾捂住口鼻,匍匐逆風繞到上風方向。
在百貨公司、地下通道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行動。就地震而言,地下通道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燈也會即刻亮起來,要鎮靜地採取行動。
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高層大廈以及附近的建築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生時,會自動停止,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要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系、求助。
要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播放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採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採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對於病人等的避難,當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從平時起,鄰里之間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難的方式等進行商定。
地震發生後,人們可能面對各種困難,必須克服恐懼心理,用正確的方法自救求生,這對於減輕地震災害,免遭新的損失,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能自行脫險,一定要沉住氣,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如果暫時無法脫險,要想辦法維持生命,尋找食物和水,保存體力,耐心等待,並設法與外界聯系,切不可大聲哭喊,勉強行動,盡量閉目休息。時間就是生命。被救後要積極參與震後救人工作,迅速壯大救援隊伍,讓更多的人獲救,要先救近處的人,先救青壯年,先救容易救的人,先救 「生」、後救「人」;要積極參與維護社會治安,保持社會穩定。
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搖。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採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不要輕舉妄動。
51
❸ 學校的抗震設計與普通建築的區別
首先是在結構上保證其安全性,結構設計要求高於一般建築的標准。其次在規劃、疏散設計時都考慮到作為避難場所的使用需要。預留足夠的運動場面積,平時用於學生活動,災害發生時供大量避難居民聚集、物資的運送及發放和其他各種活動。疏散空間相對寬裕,也是考慮到了避難時期大量避難居民聚集的疏散需要,在物資發放過程中,必要時還可以將應急物資暫時放置在走廊空間。
❹ 建築抗震設計的內容與要求有哪些
提高建築結構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設計思想與方法
工程結構的抗震能力是社會抗震防災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建築物的倒塌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建築物在地震中的破壞程度,大體決定了震害的嚴重程度。
因此,建築結構的抗震能力,特別是抗地震倒塌能力,是地震區抗震防災能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文中運用系統科學的思想,介紹了提高建築結構整體抗震能力的設計思想,結合汶川地震中建築震害的教訓,重點針對建築結構抗地震倒塌能力,討論了建築結構抗震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和改進建議。
研究結果表明:建築結構系統的安全儲備分為基本安全儲備、整體安全儲備與意外安全儲備三個層次。結構的整體抗震能力和抗地震倒塌能力取決於整體安全儲備和意外安全儲備,意外安全儲備不足是汶川地震建築結構震害嚴重的主要原因。結構系統的意外安全儲備主要來自其魯棒性、整體穩定性和整體牢固性。目前對於結構系統的整體安全儲備和意外安全儲備的研究很不夠,結構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和要求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九品論文網,論文發表的首選平台!更多資料請進九品論文。
❺ 國家對學生宿舍樓的抗震等級要求是幾級
七級。
校舍抗震鑒定。經安全鑒定為Asu、Bsu、Csu的校舍,需進一步進行抗震鑒定。抗震鑒定應由縣區校安辦委託乙級以上資質的設計單位或房屋安全鑒定機構承擔鑒定工作(地震部門、建委配合工作)並出具《抗震鑒定報告》。在抗震鑒定過程中,對需要進行實體檢測的校舍,應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負責檢測,出具檢測報告。
(5)校安工程設計抗震要求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多高層建築結構的抗震措施是根據抗震等級確定的,抗震等級的確定與建築物的類別相關,不同的建築物類別在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的抗震烈度與建築場地類別有關,也就是考慮抗震等級時取用烈度與抗震計算時的設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❻ 抗震設計規范,抗震有哪些要求
一、樓梯抗震設計原則: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第3.6.6條第1款:計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簡化計算與處理,應符合結構的實際工作狀況,計算中應考慮樓梯構件的影響。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指出:針對具體結構的不同,「考慮」的結果,樓梯構件的可能影響很大或不大,然後區別對待。樓梯構件自身應計算抗震,但並不要求一律參加整體結構的計算。
這條規定是從汶川地震後,2008年修訂版增加的要求,新抗規進一步明確了根據樓梯對主體抗震性能的影響大小來決定是否參與整體計算,並增加了以下規定:
GB50011-2010第6.1.15條第2款:對於框架結構,樓梯間的布置不應導致結構平面特別不規則;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應計入樓梯構件對地震作用及其效應的影響,應進行樓梯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驗算;宜採取構造措施,減少樓梯構件對主體結構剛度的影響。條文說明中進一步指出:對於框架結構,樓梯構件與主體結構整澆時,梯板起到斜支撐的作用,對結構剛度、承載力、規則性的影響比較大,應參與抗震計算;當採取措施,如梯板滑動支承於平台板,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等的影響較小,是否參與整體抗震計算差別不大。對於樓梯間設置剛度足夠大的抗震牆的結構,樓梯構件對結構剛度的影響較小,也可不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結合新抗規培訓教材和新出的國家標准圖集11G101-2,可以歸納出:
1、樓梯與主體結構整澆的框架結構(包括梯間四周未用剪力牆和連梁圍合的框-剪結構):
(1)樓梯布置應避免特別不規則,樓梯應參與整體抗震計算;
(2)樓梯構件應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並與正常使用荷載基本組合進行包絡設計;
(3)樓梯構件應採取如下抗震構造措施:
①縱向麵筋拉通且不小於最小配筋率,底、面縱筋均按充分考慮鋼筋抗拉強度的要求錨固;
②梯板按斜支撐構件設計,板厚不宜小於140mm,不應小於120mm【參照GB50010-2010第9.4.1、9.4.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