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政務規劃應該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電子政務規劃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促進科委項目管理及日常辦公的公開化、電子化、規范化。
2.對項目數據進行安全、高效的管理。
3.為科技工作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數據。
4.加強政府在信息化建設中的領頭羊地位。
5.規范項目管理程序。
6.提高項目管理效率。
系統的建成,實現了以下功能:
1.實現網上申報申報工作將面向全社會,任何單位和個人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向市科委申報科技項目。
2.科技項目管理實現全過程計算機化管理實現科技項目管理從項目申報、專家論證、計劃編制、下達計劃、撥款、執行情況跟蹤、結題的全過程計算機管理。
3.數據共享項目管理過程產生的全部有價值的信息,將在全委各處室間有效共享。以此提高全委各處室間協同工作的意識和能力。
4.信息交流建成一個科技項目信息資源庫,面向社會提供申報項目的相關情況,以此作為市科委利用Internet與各申報單位、申報個人及主管部門進行信息交互的橋梁和工具。
B. 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政府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怎麼樣
簡介:根據《中共常德市武陵區委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政府關於武陵區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常武發〔2010〕7號),設立常德市武陵區人民政府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簡稱區電子政務辦),副科級,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管理的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注冊資本:300萬人民幣
C. 如何實施電子政務項目
● 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是國家大事,必須按照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決策,統一部署,穩步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協調小組負責
研究和協調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國務院信息工作辦公室具體負責制定總體規劃,協調、指導和推進電子政務建設。
● 明確分工,各司其職
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建設,由電子政務建設協調小組負責協調、指導,具體工作由國務院辦公廳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實施方案;業務系統和信息庫建設項目,按《電子政務一期工程建設任務》規定的分工組織實施;為了保證電子政務建設的順
利進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要在近期內,協同或組織有關部門,加快電子建設的標准體系和安全規范的制定,明確提出統一的地址、域名、路由、信任和密碼體系、項目管理等方面的規范,為各部門和地方的電子政務建設創造條件。
● 穩步推進,不搞重復建設
各部門和部門要按照本指導意見,統一認識,加強領導,制定規劃,積極穩妥的做好點在政務建設工作,特別要加快信息資源開發和業務系統建設,要從實際出發,逐步規范業務流程,增加網上業務,加強服務和公共管理。各地方要按照統一要求,加快整合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建成或調整
為與中央政務網路標准一致的省市政務統一網路平台,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現有網路平台條件,不搞重復建設。
● 利用統一網路平台
各部門已經建設的業務系統和網路,要按照統一規劃和標准,抓緊調整,逐步規范和完善,實現原有系統與統一網路平台的互聯互通,新建的業務系統,原則上要利用統一的網路平台。
●規范試點
電子政務建設要抓好試點與示範工作,統籌規劃、明確重點、抓出實效,防止一哄而起、盲目追風。國辦和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已經開展的電子政務試點和示範工程,要根據本指導意見提出的任務和要求,進行調整,逐步納入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規劃。
●保證建設和運行資金,做好項目管理
電子政務建設所需資金,採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別負擔的方式予以解決。中央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資金,從中央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安排;中央電子政務系統建成之後的運行經費,由財政部有關部門在預算中予以安排。地方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資金和運出的電子行經費,由地方政府負擔。對確有困難的地區,中央財政給與一定補助。按照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加快推進本文件所提政務建設項目,有關職能部門要做好立項審批的前期工作、項目審批、采購招標、監理和驗收工作。
●創造有利於電子政務的外部環境
加快制定電子政務建設技術政策,實施有利於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的采購政策,創造好的外部環境,促進國內軟體和系統集成產業的發展;制定電子政務項目概算標准,保障進行維護和培訓經費,特別要合理確定和提高軟體費用占項目總投資的比重;研究建立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機制。
金鵬信息電子政務軟體平台
D. 常德市武陵區以後怎樣規劃
常武政發〔2012〕13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區直及駐區有關單位:
現將《武陵區法治政府建設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武陵區法治政府建設十二五規劃
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大力推進「法治武陵」建設,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通知》(國發〔2004〕10號)、《關於加強市縣政府
依法行政的決定》(國發〔2008〕17號)、《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國發〔2010〕33號)和《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湖南省法治政府建
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湘政發〔2011〕12號),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建設法治政府的總體要求
1、現實基礎。「十一五」期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
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積極探索,勇於創新,以狠抓行政程序建設為突破
口,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取得重大進展。相繼出台和實施了一系列事關依法行政全局的重要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管理、行政
執法、政務公開等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初步形成了法治政府制度框架,大大提升了我區依法行政的整體水平,對推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
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緊緊圍繞建設「法治武陵」這一目標,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安排,重點突破,
整體推進,以行政程序法治化和政府服務法治化為抓手,以推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提高制度建設質量、轉變政府職能、嚴格規范行政執法、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依
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加強行政監督、提升公務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政府各項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為推
進「領跑現代常德,締造幸福武陵」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提升行政決策的法治化水平
3、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深入貫徹實施《湖南省行政程序
規定》,區人民政府、各鄉(鎮)、街道以及政府工作部門要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必經程序。進一步
健全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未經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不得作出重大行政決策。建立健全專家咨詢論證組織,充分發揮
區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作用,強化決策的智力支持和信息支持。
4、大力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進一步擴大聽證范圍,提高
聽證質量。凡是涉及公眾重大利益、公眾對決策方案有重大分歧、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等重大行政決策事項,都要舉行聽證會。嚴格執行公開產生聽證代表、如實紀錄
聽證意見、向社會公布意見採納情況等程序,確保聽證會的公信力。區人民政府要編制聽證會年度計劃,加強聽證會案例指導。
5、實行重大行政決策風險評估。凡是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
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等決策事項,區人民政府都要進行社會穩定、環境、經濟、安全等方面的風險評估。建立部門論證、專家咨詢、公眾參與、專業機
構測評相結合的風險評估機制。要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未經風險評估的,一律不得作出決策。
6、加強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在重大行政決策執行過程中,決策機關要跟蹤決策的實施情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對決策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全面評估決策執行效果,並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對決策予以調整或者停止執行。
7、實行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完善行政決策監督制度,明確監督主體、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程序和監督方式。對在決策中違反規定,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或者嚴重不良影響的,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追究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8、探索推行成本效益分析。積極探索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尤其是經濟方面重大決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行政決策要考慮決策過程中的成本,研究實施後的執行成本和社會成本,以及決策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和效益,以確保決策更科學,更符合實際。
三、提升制度建設的法治化水平
9、突出制度建設重點。起草規范性文件,要有利於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社會活力和競爭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規范權力運行。重點推進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政府自身建設等方面的制度建設,著力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領域的制度建設工作。
10、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制度建設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充
分反映人民意願,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普遍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堅決克服制度建設中的部門利益、地方保護主義、形式主義傾向。嚴格控制和依法設定行政
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徵收、行政檢查等措施,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探索實行制度建設風險評估、成本效益分析和實施情況後評估。
11、遵守制度建設程序。認真貫徹實施《立法法》、《規章制定
程序條例》。認真執行制度建設的計劃、起草、審查、決定、公布、備案等法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設機制,堅持「開門立法」和「公推公選」規范性文件擬
制項目,廣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重要規范性文件草案要通過政府網站或者新聞媒體等向社會公布。要採取座談會、專家論證會、協商會、聽證會、開放式聽
取意見等方式,廣泛聽取公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立健全公眾意見採納情況說明反饋制度。
12、堅持規范性文件登記制度。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都必須報送本級政府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未經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一律無效,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
加強各鄉(鎮)、街道執行規范性文件登記制度的督促檢查,依法糾正未經「三統一」程序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13、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規范性文件的有效期為5年,標注「暫行」、「試行」的規范性文件的有效期為2年。起草單位應於有效期屆滿前6個月內進行評估,需要繼續執行的,提請制定機關按照「三統一」程序重新發布。有效期滿未重新公布的一律自動失效,不得繼續執行。
14、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認真貫徹實施《湖南省規范性文
件管理辦法》。加強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按照「有件必備」的要求,切實做好規范性文件依法報送上級人民政府和本級人大常委會備案的工作。認真落實規范性文
件申請審查制度,依法受理和處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審查申請,並及時答復申請人。被申請審查的規范性文件違法的,制定機關必須及時糾正。區人民政府門
戶網站和政府法制網站要加強規范性文件資料庫和網上檢索系統建設,方便公眾查詢。
15、認真抓好規范性文件清理。全面落實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規范性文件每2年清理一次。對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與上位法規定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間不協調的規范性文件,制定機關要及時組織修改或者廢止,及時向社會公布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
四、提升政府服務的法治化水平
16、建立政府服務制度。貫徹實施《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建立健全政府服務機制,構建政府服務平台,推進政府服務公開,強化政府服務保障,加強政府服務監督,提升政府服務能力,大力推進政府服務法治化,以法治手段推進和保障服務型政府建設。
17、加強公共服務。堅持從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盡力
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逐步完善符合區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推進就業促進、社會保險、社
會救助、社會福利、住房保障、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文化、體育、人口和計劃生育、公用事業、扶貧、政府信息公開等公共服務。創新公共服務機制,實現公共
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增強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加強為民辦實事工作,逐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切實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
生。
18、創新社會管理。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
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完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管理制度,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完善
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葯品安全監管機制、安全生產監管體制、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非公有制
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信息網路管理。
19、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認真貫徹實施突發事件應對法及實施
辦法,完善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制度,健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重大突發事件的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完善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風
險的總體預案和各類專項預案,明確應急決策的事項范圍、啟動機制、程序、時限和公布形式,依法強化應急管理,切實提高政府的應急能力。
20、健全政務服務平台。規范和發展區、鄉(鎮)、街道政務服
務平台,對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密切相關的行政管理事項,盡可能納入政務服務平台集中辦理。建立和發展社區服務平台,集中辦理社區服務事項。在市政府的
統一安排下,按照「一城一平台」的原則,逐步建立統一電話號碼為12345的社會求助服務平台;整合110、119、122公共服務資源,建立統一報警服
務平台;建立健全統一的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系統,規范各醫療機構急救號碼,實現集中受理、統一調度。
21、完善財政保障機制。認真貫徹實施預演算法,健全覆蓋所有政
府收支范圍的公共財政體制,合理界定財政支出范圍,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統籌安排和規范使用財政資金,提高使用效益。強化預算
約束,逐步實現部門預算規范化,增強預算的嚴肅性。按照《湖南省非稅收入管理條例》,規范非稅收入徵收(執收)行為,並將非稅收入全額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實行統籌安排,嚴禁以各種形式返還。
22、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制度,規范政府投資項目審批、計劃、建設、監督等管理。提高政府投資質量,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確保投資項目的合法、公開、透明。
23、加強國有資產管理。認真貫徹實施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法律法規,健全國有資產監管制度,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和經營的有效形式。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村、社區國有資產管理的制度體系,建立國有產權交易制度。堅持和完善政府采購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采購信息和目錄。
五、提升行政執法的法治化水平
24、明確行政執法基本要求。各級行政機關要嚴格執法,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要規范執法,執法主體、許可權、依據、內容和程序都要符合規范;要公正執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所有社會成員一視同仁;要文明執法,善待當事人,尊重其人格尊嚴,舉止文明,態度公允,用語規范。
25、加大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力度。行政機關要認真履行法定職
責,做到有案必查、違法必究,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加大重點領域的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危害生產安全、食品
葯品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等方面的違法案件,維護公共利益和經濟社會秩序。
26、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繼續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
進綜合執法工作,減少執法層級,提高基層執法能力,切實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和不執法、亂執法問題。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改進和創新執法方式,改善執
法形象,突出以人為本理念,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處置與疏導結合,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加強與司法機關的溝通協調,建立行政執法與司法的良性互
動機制。
27、遵守行政執法程序。嚴格遵守行政執法的啟動、調查、審
查、決定等程序,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調查取證與證據適用規則,以及迴避、公開、告知、聽證、說明理由等各項程序制度。規范行政執法文書,加強行政執法文書的
說理性,行政執法文書應當載明當事人、案件事實、法律的適用等事項,並就證據採信、依據選擇和決定裁量說明理由,告知當事人享有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權
利。
28、嚴格落實證據制度。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確立的證據收集、舉證責任、證據採信、違法證據排除等證據規則,規范行政執法的取證活動,正確認定行政執法事實。行政執法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的證據規則,採取合法的手段並依照法定程序,客觀、全面收集證據。
29、規范行政裁量權。大力推進合理行政,切實堅持公正執法。
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規范行政裁量權辦法》,採取控制源頭、建立規則、完善程序、制定基準、發布案例等多種方式,對行政裁量權的行使實行綜合控制。嚴格遵
守平等對待、排除干擾、比例原則、先例制度等一般規則,以及行政審批、行政確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檢查、行政徵收、行政獎勵等行政行為中所涉及的
特別規則。
30、制定和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規范行政
裁量權辦法》,加強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的制定和動態管理。逐步制定和完善行政審批、行政確認、行政強制、行政檢查、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獎勵等行政行
為的裁量權基準,並向社會公布。努力實現可以量化的行政行為裁量權基準的全覆蓋,並加強基準的動態管理。
31、建立行政執法案例指導制度。認真貫徹落實《湖南省行政執
法案例指導辦法》,制定和發布行政執法指導案例,防止出現執法偏差。以健全行政執法案例指導制度為載體,落實證據制度、裁量權基準制度、說明理由制度、告
知權利制度等。區人民政府每年發布一批行政執法指導案例。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處理與行政執法指導案例相同的事務,除法律依據和客觀情況變化外,應當參照本
級政府發布的行政執法指導案例,作出與行政執法指導案例基本相同的處理決定。
32、深化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界定執法職責,建立健全考核機
制,落實行政執法責任,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依據的動態管理,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立改廢的情況及時作出調整,並向社會公布。加強行政執法權力運
行制度建設,分解行政執法職權,確定行政執法責任,編制行政執法流程圖。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執法案卷評查、質量考核、滿意度測
評等工作。加大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力度。
33、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繼續堅持行政執法主體確認和公布制度,嚴格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對行政執法活動的監督。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狠抓執法紀律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34、強化行政執法保障。強化財務預算對行政執法經費的保障作用,完善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的機制,行政執法經費統一由財政納入預算予以保障,並實行國庫集中支付。
六、提升政務公開的法治化水平
35、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認真貫徹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信息公
開。對人民群眾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要依法在規定時限內答復,並做好相應服務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和保障機制,定期組織對政府信息公開工
作進行考核。
36、積極推進辦事公開。拓寬辦事公開領域,所有面向社會服務
的政府部門都要全面推進辦事公開制度,依法公開辦事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充分告知辦事項目有關信息。要規范和監督醫院、學校、公交等公共企事業
單位的辦事公開工作,通過設立服務大廳、發放服務手冊、設置電子信息屏等方式,重點公開崗位職責、服務承諾、收費項目、工作規范、辦事紀律、監督渠道等內
容,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
37、加強電子政務建設。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充分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統一電子政務規劃,統一電子政務項目管理,統一電子政務網路,統一政府網站建設和應用系統建設,統一政務信息資源庫和政務信息交換
機制,統一電子政務安全體系,建設好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和便民服務網路平台。健全政府信息公開發布平台,開發運用統一的網上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加強
以政府門戶網站為主站、部門網站為子站的政府網站群體系建設,並使其成為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公眾參與、政民互動和電子監察的主要平台。鼓勵和提倡公共企
事業單位的網路與電子政務網路互聯互通。
38、積極探索行政會議公開。行政機關召開涉及公眾切身利益,需要公眾廣泛知曉和參與的行政會議,可以公開舉行,允許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出席旁聽。但是會議內容涉及依法不應公開的政府信息的,不公開舉行。
七、提升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法治化水平
39、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制。要把行政調解作為各級人民政
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化解行政爭議和民事糾紛中的作用。加強行政調解制度建設,科學界定調解范圍,規范調解程序。認真實施人民調解
法,各級人民政府積極指導、支持和保障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基層組織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基層組織應當為人民調解委員會
開展工作提供必要條件。推動建立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相銜接的大調解聯動機制,實現各類調解主體的有效互動。形成調解工作合力。
40、加強行政復議工作。認真貫徹實施行政復議法,加強行政復
議規范化建設。暢通復議申請渠道,加強對復議受理活動的監督,堅決糾正無正當理由不受理復議申請的行為。注重運用調解、和解方式解決糾紛,推進審理方式改
革。對違法或者不當的行政行為,要依法給予撤銷、變更、確認違法等處理。行政機關要嚴格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對拒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復議決定的,
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充分發揮行政復議意見書的作用,加強行政復議案件的統計分析工作。健全行政復議機構,推行行政復議人員資格管理制度,確保
復議案件依法由2名以上復議人員辦理。建立健全適應復議工作特點的激勵機制和經費裝備保障機制。
41、做好行政應訴工作。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訴訟法,做好行政應
訴工作。完善行政應訴制度,積極配合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活動,支持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對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機關要依法積極應訴,按規
定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證據和其他相關材料。對重大行政訴訟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要主動出庭應訴。尊重並自覺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
裁定,認真對待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議。
42、健全信訪工作制度。認真貫徹實施信訪條例,暢通信訪渠
道,規范辦理程序,加大督查力度,維護信訪秩序,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切實解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書信、電話等方式反映的問題。健全信訪案件受理、復
查、復核制度,完善信訪反饋與政策研究聯動機制,整合化解社會矛盾的資源,依法分流信訪問題,促進信訪與訴訟、復議、仲裁、執法監督相配合,積極引導信訪
當事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矛盾和糾紛。
E. 完善電子政務建設
一、思想觀念滯後,電子政務受到人文環境的約束。
從近年的實踐來看,對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一方面,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不少人對電子政務的目的、意義、重要性和發展趨勢缺乏足夠的認識,他們習慣於傳統的辦公模式,對電子化給傳統政務辦公方式帶來的革命性變革認識不足又難以適應。把電子政務當作政府部門的計算機化,認為電子政務是一個技術問題,從而加強硬體投入,卻不重視軟體的開發,也不重視業務流程的重組,更不注重信息的收集,使建立起來的網路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部門利益自我保護根深蒂固。電子政務建設強調政府流程再造,需要對政府機構進行改革,必然會帶來政府相關部門利益和部門的消失和權利的削弱,會減少人員等,對發展電子政務的阻力也會增大。
二、標准化程度低,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滯後。
電子政務建設沒有完全以政府業務流程為導向,各業務系統共享程度較低,普遍存在著「重建設輕應用,重硬體輕軟體」的現象。盡管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現有網路平台條件,嚴禁重復建設」的明確要求,但由於電子政務的發展缺乏宏觀的規劃,政務專網建設存在各自為政、標准不統一的現象,不能支持實現互聯互通,信息不能共享,跨部門業務不能協同。「縱強橫弱」、「信息孤島」現象比較嚴重。政府信息資源管理制度規范尚不完善,政務信息公開的制度性建設剛剛開始,制約了政府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的整體水平。
三、注重「電子」建設,忽視政府業務流程的改進。
「電子政務」的關鍵是「政務」,而不是「電子」。但不少領導者只是把電子政務當成一種新技術,以為只要投資,有了硬體設備和各種軟體,政府上網以後,就算建成電子政務。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出現一些問題,一方面,原有的金字塔式的行政組織結構不利於信息的有效傳播。信息在行政傳播過程中呈現非對稱性和層級性,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或失效。另一方面,傳統的業務流程不適應電子政務。傳統的政府機構條塊分割,職能包羅萬象,政府業務數據流程不得不按地理位置和人力分配被分割在多個部門,使得相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的部門都要進行收集、存儲、加工和管理,在建立電子政務系統時,各個系統相互獨立,技術與規范各不相同,結果是建立起了一個個信息孤島。這種多層次、低效能的行政機構和業務流程不利於信息的統一收集和整理。
四、安全存在隱患,制約了電子政務的發展。
對於電子政務來說,網路的安全非常重要,它關繫到信息時代國家機器的穩定運行和社會秩序的安定團結。總體上看,我國的網路與信息安全防護仍處於初級階段,尚未形成科學、完整、高效、統一的電子政務安全保障體系。主要表現為我國的政務系統大多分級、分域保護不明確;安全隔離不徹底,內外網承載業務劃分與信息安全的要求不對等;密碼與信任體系建設不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和標准不完善;全社會的信息安全意識不強;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技術人才缺乏;信息安全技術缺乏創新性與自主性,同時對引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缺乏有效的管理與合理改造。呈快速上升趨勢的病毒傳播和網路攻擊等犯罪活動使網路泄密事件屢有發生。這些都存在對電子政務系統構成威協的不安全因素。
五、完善電子政務建設的措施:
促進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既是我國各級政府機構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與國際接軌,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我們要借鑒發達國家電子政務發展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現狀,針對電子政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健全領導機構,規劃統一的電子政務平台。
目前,制約我國電子政務應用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地方之間、部門之間不能協同共享應用系統和信息資源。因此,對電子政務的發展要加強領導、統一規劃。一方面,國務院要成立電子政務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和組織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可以採取「總體統籌、分工負責」的原則,加強政府的指導監督等管理工作,要統攬全局地設定電子政務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安全措施等。建立統一的電子政務平台,確保各政務部門縱橫之間的互連和協同辦公,遏止重復建設和降低電子政務成本。另一方面,要盡快完善我國電子政務的各項標准化措施,構建我國電子政務的標准化體系,要重點建立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適合我國政府辦公特點並與國際標准兼容的電子政務標准,以實現電子政務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為跨地區、跨部門業務系統的互聯和資源共享創造條件,保證整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2、加大智力投資,營造良好的電子政務人文環境。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重要的一個主題是提高人們的信息素質,全民信息素質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電子政務建設水平的提高。公務員作為行使政府行政職能的主體,其自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電子政務的實施。因此,政府要加大智力投資,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從而營造良好的電子政務人文環境。一方面要對政府公務員進行電子政務培訓。另一方面要進行信息化普及教育,提高全民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同時,要通過公開招聘、考試錄用等途徑引進具有計算機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使公務員隊伍在技術和能力層面上發生質的變化。
3、建立完善的安全機制,保障電子政務良好運行。
信息安全是現今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瓶頸」問題,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從管理和技術兩方面來保證電子政務的安全。首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包括信息發布、數據保護、應急處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完善的網路監管法規以及信息採集和關系協調的程序性法規等,加大對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要加強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對政府信息網路的建設、管理、維護、內容和形式進行必要的規定和約束,保障政府信息網路的規范、安全運行。其次從技術上要加大對安全技術和產品的投入,信息網路的安全必須國產化,就必須加大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投入,重點加強密碼技術、身份鑒別技術、預警、網路監管、檢測與應急處理、信息安全測試與評估、災難恢復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以確保機密部門的信息安全。另外提高公務員的技術水平和素質也是必要的。並應盡快制定更為詳盡的規章制度及安全管理手段,以杜絕內部破壞事件的發生。
4、加快政府流程再造,推動電子政務健康發展。
要實現「一站式」的辦理和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在線服務」,這就需要實現政府各部門之間進行互動式辦公和處理大量為公眾服務的事項。而各部門的管理業務本身又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業務差別很大,要使這些不同業務部門的政府機構之間實現互通互聯,做到「一站式服務」,就必須進行政府流程再造。就要運用網路信息技術,打破政府部門內部傳統的職責分工與層級界限,實現工作方式的動態化、並聯化、部門集成化、電子化。要改「職能導向」為「需求導向」,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公眾的需求為核心,其目的是為公眾創造有益的服務。通過優化和再造政務流程,可以改變政府的工作模式,淡化部門意識,提升政府的社會服務能力和宏觀決策水平。
F. 目前各政府部門在開展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工作中,普遍採取政務內網與外網的隔離措施,但有時因工作需
如需經常性的數據交換可以採用網閘(如稅務系統企業報稅),如偶爾需要數據交換(如病毒庫升級),可使用移動存儲設備。注意,副省級以下城市的政務內網雖然同外網物理隔離,但也並不屬於涉密網,有時保密部門會混淆視聽
G. 2014年常德市人民政府電子政務管理辦公室所屬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時間出來了吧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因工作需要,經研究,市電子政務辦所屬事業單位常德政府網站擬向社會公開招聘臨聘人員。
一、招聘單位基本情況
常德政府網站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市電子政務辦管理。
二、招聘崗位及數量
共招聘臨聘人員2人,工作崗位為采編。
三、筆試時間和地址
筆試時間為9月28日(周日)上午9:00-11:00,時長兩小時,考試地點為市電子政務辦二樓會議室(芷園賓館三號樓二樓)。
四、面試時間
面試等筆試成績公布之後再行電話通知。
五、注意事項
請帶好身份證,考試卷面需用黑色簽字筆填寫,遲到時間超過半小時或沒來則視為放棄筆試資格。
詳情請訪問:湖南事業單位招聘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H. 如何做好電子政務項目管理規劃
現在幾乎所有的項目,都出具了非常規范的項目管理規劃書,但這並不等於規劃好。不可否認,許多項目管理規劃書通常參考、甚至是照抄某個類似或者相關工程,而對於本項目,往往缺乏深入的、具體的分析。這就是我們常見的許多項目管理規劃書大同小異,而且往往在執行中又不完全按照項目管理規劃書的要求來實施的真正原因。這里的許多人,包括政府項目管理規劃決策者和技術實施者,還存在這樣一種心態:電子政務本身是一件嶄新事物,無規律可循,無經驗可參,因此只能是探索,是試驗,前期規劃是無法做好做完善的,只能在錯誤中摸索經驗,例如網路安全,通常是中央、省、地級市和縣都拿一個標准,不同部門、不同的流程和不同的環節也用一個標准。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不同層面政府、部門和崗位對信息安全標准都應該不一樣,絕不能照抄。 為什麼項目管理規劃如此重要?這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如果項目管理規劃都不完善、不符合要求,將來的實施和評價會出問題,而且將導致責任不清;二是項目管理規劃thldl.org.cn不清的話,將來的資源保障也會出問題,要麼需要資源的時候不能及時提供,要麼浪費了大量的資源;更大問題是一旦項目完成,將來的維護、更新和管理也將帶來更多的問題。例如在政府門戶網站建設中,如果在初期的項目管理規劃中,不能決定網站的基本地位,所提供的功能以及與上下左右政府機構網站的關系的話,那麼將來大量的子網站(政府業務部門和其他機構)誕生後,每個網站都會遇到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 步驟實施 那麼如何做好一個項目管理規劃呢?從目前的經驗來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建立完善領導機構和實施機構 以地方政府信息化為例,目前在我國通常是這樣的情況:(1)成立由該地政府(或部門的)一把手、主管信息化的副職、辦公廳負責人和該信息中心負責人以及技術專家組成的系統建設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和協同系統建設的全過程;(2)組成通常由主管信息化的副職為首的項目執行機構,主要負責項目的具體落實。即確定決策層和實施層兩個機構。 確定明確的需求,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設定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 整個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要以符合當地或部門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以及資金狀況,優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各個核心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發揮政府宏觀管理/綜合協同與服務的職能為總體目標,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輕重緩急安排。具體實施可分為內部建設、政府上網、政務上網、網間互聯等幾個階段進行,循序漸進逐步加以完善。做好需求分析是確定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的基本保障,也是項目成功的關鍵。以地方電子政務為例,先可以從以下方面來確定需求。(資料:地方政府對電子政務戰略計劃的真實需求) 進行信息系統總體設計,確定開發應用標准和規范 即結合電子政務系統信息和應用的特點,綜合考慮網路體系、支撐安全體系、應用體系等組成部分,進行系統的總體設計。同時要建立各子系統所必須依據的統一技術規范、應用平台、指標體系、信息代碼、運行管理制度等,以確保整個政務系統成為高效運行的有機整體。這是從整體上將電子政務的任務進行分工。 從技術和功能層面構建基本支撐和應用體系 構建基本支撐體系方面的通常工作有:(1)確定底層通信網,如通常選用TCP/IP網路;(2)選用合適的技術開發工具和開發平台;(3)構建安全管理體制。包括安全監測、實體安全、運行安全、信息安全、網路公共秩序和人員管理等安全法規的規定,以及稽查制度和事故應變制度等;(4)確定系統可靠性方案,如備份、防病毒、復雜系統的容錯、應急體系等。 考慮到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具備以下特點:隨處訪問服務,大量的潛在用戶,應用必須安全可靠,與工作流程緊密結合,與現有信息系統高度集成等,在構建電子政務應用體系時要遵循以下步驟:(1)熟悉政府機關工作規則、明確需求,劃清業務流程,確定每個節點進入、流出的信息與正常工作的運轉情況相一致;或者能夠通過客戶統一設立新流程;(2)建議選擇具有高可伸縮性、能夠實現多系統並存所需的互操作能力,以及多種資源管理能力的應用開發平台;(3)確定應用開發模式,在構造電子政務系統各子系統和應用環節時,應盡可能投入使用,在應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盡快與已有系統融為一體。(4)遵循系統開發方法:在系統規劃和分析階段採用生命周期法確定系統目標、主要功能、共享資料庫,在具體實現上採用原形法,在開發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始終參與系統開發過程。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應用體系的構建應該根據技術發展,應用需求的變化和組織結構的變化,因此它應是一個不斷完善,動態調整的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