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為治理黃河的泛濫與改道實施了那些重大建設工程
現代化黃河治理方法全面實施
黃河水利委員會關於「模型黃河」的工程規劃日前已獲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現代化治黃方略「原型黃河」、「數字黃河」、「模型黃河」規劃已全部得到批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按照「三條黃河」的現代治河思路,今後黃河治理將先通過對原型黃河現狀的分析,提出黃河治理決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參數,然後藉助現代化信息手段進行數學模擬,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後通過黃河模型反復進行實驗,為實際的黃河提供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1黃河治理方略
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意義是包括長江在內的其它河流無法比擬的,她流經中國腹地,誕生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既得益於黃河與黃土的哺育而生息繁榮,又受害於黃河與黃土相伴造成的黃河下遊河道「善淤、善決、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與黃河治理有關
2 減少入黃沙量的治本之策
眾所周知,黃河難治的症結在於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特殊的邊界條件下,中游暴雨是黃土高原土壤強烈侵蝕以及水土嚴重流失的動力因素,「愈沖愈陡,愈陡愈沖」[4],使黃土高原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每年來自黃土丘陵溝壑區的泥沙達10億噸左右,土壤侵蝕模數可達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黃,致使一些水庫湮廢失效,下遊河道不斷淤高,防洪壓力日趨加重。不少人認為,黃土高原歷史上曾經是植被良好的繁榮富庶之地,希望通過植樹種草,改變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從而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但是也應認識到,黃河塑造出的華北大平原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帶,黃河早在遠古時期就是一條多沙河流
3 與外流域調水結合的綜合治理方略
相傳我國上古之時,「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然而,歷經滄桑,黃河近代水資源日趨貧乏,其水量僅佔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大量資料表明,水少是黃河下遊河床不斷淤積升高的主要動力因素,也是黃河難治的另一症結。模型試驗發現,洪水機遇減少是黃河下游近些年河床萎縮、過洪能力很低的主要原因[7]。從水資源角度講,黃河是惟一流經乾旱缺水的西北、華北地區的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流域內地域廣闊,環境多樣,土地與礦藏豐富,因水資源貧乏而制約著發展,因此黃河治理不僅要考慮防洪,而且還要考慮水資源問題。花園口以上多年平均徑流深77mm,相對於全國平均徑流深276mm的28%,黃河下游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屬長期性、區域性、資源性缺水,因此,緩解黃河下游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開源,即從外流域調水濟黃,增補黃河有效水資源量,這是適應發展的長期戰略措施。為此可利用黃河以南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基本上沿南水北調中線方案線路,自漢江丹江口水庫始,沿途把漢江、淮河上游可引之水經河南南陽、平頂山、許昌等地,在鄭州以西桃花峪上游(如孤柏嘴附近)自流引入黃河,並利用東平湖和擬建的桃花峪水利工程加以調節。爾後,通過現有的下游引黃工程,包括引黃濟津、引黃入冀(現有的共產主義引黃工程和位山引黃入冀工程供水能力已經很大)、引黃濟青工程,向河南、山東、河北相關地區供水,兼顧南水北調中線、東線方案的調水作用。從而減輕黃河水供需壓力,達到解決下游斷流、保證輸沙用水量、改善下遊河道淤積狀況之目的。如果調水規模有保證,不但能緩解河北有關地區用水緊張局面,還可再通過河北水系的局部調整接濟京津,滿足原中線南水北調方案對京津的供水要求。在此前提下,黃河流域來水可主要考慮本流域中上游用水,相應緩解了黃河中上游水資源短缺的不利局面。並且小浪底水庫可按照「高水高用」的原則,相機調水北上。
從丹江口水庫調水入黃,沿途乾渠應與淮河流域的河流和集水區域平交,與該流域的防洪體系相結合,形成「串聯水庫」,除發揮相應的供水作用外,特別是在淮河、漢江流域的暴雨期,還將產生其他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其一,通過優化調度,將淮河、漢江流域無法承受的洪量調入黃河,把黃河下遊河道作為淮河上游各大支流的洪水入海通道,淮河、漢江的防洪壓力遂大為減輕。其二,調洪水入黃,可沖刷黃河下遊河道,擴大主槽斷面面積,提高過洪能力,減少下遊河道淤積。趙業安等專家的研究結果[8]及我們開展的模型試驗資料[7]表明,黃河下游有「大水帶大沙」及「大水出好河」的規律,水少沙多是黃河下遊河道淤積的根本原因,且水沙搭配不相適應是造成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抬高的又一主要原因。因此[9],只有調洪水入黃,使流量與含沙量相適應,「大水帶大沙」時,才能取得最好的輸沙減淤效果。其三,小浪底水庫的庫容,是發揮綜合利用效益的保證[10],小浪底水庫可借分洪調水之機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相應增加了水庫極為寶貴的庫容。加大了水庫調節能力,極大地提高水庫的綜合利用效益。
B. 小浪底引黃工程聞喜段開工了沒有
沒有開工呢
C. (二)黃河對山西的影響
1.千年天塹變通途
(1)黃河隔斷了鄰省的交通
在封建社會,沒有大工業的支持,在如此洶涌的黃河上面建永久性的橋梁是極難實現的。在鐵器時代之前,只有渡船、皮筏、木排擺渡形式溝通兩岸。一旦遭遇大風、洪汛,兩岸將變成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嚴冬河封,人們才能通過冰面交通兩岸。
山西省保德縣的天橋就是著名的冰橋。寒冬時節,先有冰花淌流,隨後碎冰結成大小的冰環,圈圈白環布滿河道,旋轉著流淌。每個冰環直徑50~200厘米不等,它們由碎冰連接而成,但並未固結,由水力旋轉保住環體相對穩定。環的寬度約為環的外徑1/5~1/3,它們中心是空的。環環之間不時碰撞,一般不會碎開,相互擦身而過。稍後,岸邊冰層形成,它凍住河中漂流的冰環,逐漸向核心擴展。原本流動旋轉的冰環失去流動性,環自然解體成碎冰,由河邊向河心流速變高的水體發展過去。岸邊成碎冰堆積體,河中冰環結成冰笩,失去圓形,也成碎冰集合體,緩緩地流動著。冰笩剛開始是流動著的,天再冷時,晚上凍住,白天流動,最後終於固結,後面的冰笩不斷沖壓堆疊上來,於是形成冰壩。它會迅速向上游發展,終於在河道上形成冰蓋,堵住了河水。但是水終究要往下流的,河水深區,水從冰下流,冰層向下發展,它因結冰而體積膨脹,但兩邊堤岸約束,冰蓋會從中鼓起,成拱形高出堤岸,這就是冰橋,即天橋。
黃河的壺口瀑布,也會變成上拱的冰橋,瀑布在冰下下泄,瀑聲被悶在冰下,瀑布上下游冰滿河道。剛開始還能見冰瀑,後來冰瀑不斷向前方(下游)堆積,終於冰瀑變成冰蓋,最後和瀑布上游的冰凍成一體,十里龍槽變成白色冰龍一條,最後成十里冰拱,冰面高出兩岸2~3米。此時沒有了瀑布,看不到流水,只聞冰下轟鳴,表示河水仍在流淌。
在峽谷中,河水不會因層層凍結而漫溢開來,但在汾河平原,隨著冰層凍結,河水要泛出河槽向兩側河堤漫延,甚至漫過河堤流向農地。此時,在河套地區,河水將漫向公路,淹向城鎮居民區。為此就需投彈炸開冰堤,或用迫擊炮轟開冰堤,讓河水下泄,不致殃及人們生活、生產。
蒲州鐵牛
我國直到唐朝才在黃河上加設第一座浮橋,那就是永濟的蒲州古橋,兩岸各用七座鐵樁和巨大的四頭鐵牛拉住八條巨型鐵鏈,串起上百艘木船,橫跨黃河,造成巨大浮橋。那次工程,動用全國四分之一生鐵,共消耗292.2噸鐵,用成百座小化鐵爐不斷熔鐵澆鑄,歷時一年才造成大橋。鐵質浮橋造成後,因經歷多次戰爭,不斷炸毀、重建。後河流改道,使鐵橋喪失功能,最終被河沙淹沒,直到1989年4月,橋的東頭四牛四人七星柱才被發掘出來,那時牛身上埋土已深達4米。今天,這一古代雄偉工程已被保護起來,而當時位於黃河西岸的鐵牛,據說已在今天的黃河中找到,但出於保護出發,暫不作挖掘。由此可見,昔日的黃河河道已西去。
吉縣的壺口瀑布之下300米處,元朝曾建造鐵索橋,後因兵災時通時斷,最後在1948年,為保衛延安而炸斷此橋。原本壺口瀑布成為著名景區後,應修通此橋,但兩省旅遊部門為了各自私利不肯修復景區的鐵索橋。從兩個方向觀看天下奇瀑,就得繞道七郎窩大橋,再到對岸去買門票。兩岸都怕溝通兩岸而收入削減,所以「聲聞可達」而「老死不相往來」。
直到改革開放前,山西省在黃河上只有三座大橋:同浦風陵渡大橋、河津禹門口大橋以及吉縣七郎窩大橋,此外,在三門峽大壩下,保德天橋水電站有兩處公路大橋。
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山西已在黃河上建起20多座大橋。最北偏關,有萬家寨水庫下,偏關到東勝(內蒙古)黃河第一、二兩座橋,河曲城北通准格爾的高速第三座橋(公路、鐵路各一座),保德城到對岸府谷(陝西)第四座橋,保德縣南通榆林(陝西)的高速第五座橋,興縣通神木(陝西)的第六座橋,臨縣克虎寨通到對岸佳縣的第七座橋(高速低速各一座),下游青(島)寧(夏)高速第八、第九座橋,永和到宜川(陝西)第十座橋,吉縣的七郎窩及青(島)蘭(州)高速為黃河第十、十一座橋,大寧到宜川,鄉寧到黃龍為第十二、十三兩座橋,河津的禹門口為第十四座橋(鐵路、公路各一橋),河津城南通韓城為第十五座橋(稱龍門大橋),芮城的風陵渡(鐵路、公路各一橋)及運風高速為第十六、十七座橋,芮城東到靈寶(河南)為第十八座橋(在建),平陸到三門峽,三門峽大壩下為第十九、二十座橋,垣曲到澠池為第二十一座橋(趙家嶺大橋)。
有20多座大橋橫跨黃河,如今全省沿黃河各縣只有永濟和石樓兩個縣沒有跨河大橋。山西境內黃河全長981千米,平均每47千米就有一座大橋,如果算上公路相鄰的鐵路橋四座,及單獨三座路橋加上高速與低速並列的(分別獨立)七座,則山西黃河大橋共有35座,平均每25千米就有一座大橋,滔滔黃河再也阻擋不了交通。橋的密度有如引水渠上的石板路,兩岸相通花不了半個小時的路程。
山西省20世紀90年代提出要修沿黃公路,今天這一目標已實現,緊貼黃河左岸,近的沿河邊陡崖而建,遠的也不過距河幾千米到一二十千米路程。這條傍河公路的修通,不但在全省建起一條貫通公路,而且更重要的是把沿河風景名勝區全部串連起來。南部晉豫界河上既有著名的小浪底水庫、三門峽大壩,又有永樂宮、大禹渡、風陵渡。晉陝沿線,從南向北有楊貴妃故居、黃河濕地、唐蒲津鐵橋、鶯鶯塔、龍門激浪、壺口瀑布、柿子灘壁畫(石器時代)、永和乾坤灣、臨縣磧口水蝕浮雕、佳縣白雲寺(陝西)、興縣邊區政府舊址、河曲走西口古渡、娘娘灘、太子島及石徑禪院、偏關萬家寨引黃工程、趙古長城,這是一條高密度優質旅遊路線。
今天黃河南段與河南合作,小浪底—三門峽的河中遊船已開通,壺口—龍門的氣墊船也經過試航,臨縣克虎寨—磧口的木船水上漂,看沿岸百里水蝕浮雕也將啟動。這一水陸並舉的旅遊資源如能擴大起來,將給沿岸百姓帶來可觀的旅遊收入。
2.河水的利弊
山西是個高原,黃河水再漲,也淹不到山西,冬春的冰水泛濫也與山西無關,因此河水再厲害也害不了山西。但幾千年裡,山西人眼看河水在家門口流過,卻沒有能力提水灌溉,因為河水和山西農田高差太大,沒有電力支持是澆灌不到山西的莊稼的。
滾滾怒濤,蘊含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過去只能當風景欣賞。新中國成立後,沿黃河的電灌工程一處處開展,水力發電廠一座座興建,我們不能叫黃河水白白流過。
(1)電灌引水澆良田
山西省最大的電灌站是永濟蒲州電灌站,它位於蒲州古鎮之北,分10組,總提水高度150米,引水46.5立方米/秒,可澆灌永濟、臨猗、運城、夏縣、聞喜五縣42個鄉農田166萬畝。從黃河引水上運城盆地北部,耗電6.74萬千瓦,農田灌溉總渠長860千米。
其次為臨猗夾馬口電灌站,提水高度70米,引水9.5立方米/秒,可澆田40萬畝,耗電9700瓦,乾渠長53千米。
芮城大禹渡電灌站
第三位是大禹渡電灌站,建於芮城東大禹渡,七級提水,揚高355米,澆灌芮城11萬畝農田,用38台總裝機2.5萬千瓦,單級最大提高193米。建成後的1974年被評為世界十大提水工程之一。這一電灌站工程十分雄偉,一米直徑六根鋼管,直上近200米高的塬頂,需上1113個台階才能登頂。此地名之所以叫大禹渡,是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到此地勘查。谷中有「舟於此,出水深」6個岸崖石刻。河邊有大禹雕像及禹王廟。相傳崖頂還有大禹休息的古柏,樹圍近4米,稱為神柏。現新建碑廊、小動物園、觀河樓、望岳亭,加上河底沉水池配套成優質旅遊點。
此外,永濟小攀引黃電灌站也可灌溉農田20萬畝。
自從晉南峨眉台地隆起後,汾河被屏障在運城盆地之北,緊靠運城盆地小小的涑水河,全長195千米,平均流量不足1立方米/秒,根本不夠農田所需,若不引來上億立方米的黃河水,運城盆地哪來年年豐收,哪能成為糧倉?何況運城鹽化工廠多,為提取鹽湖中鹽及芒硝,每年尚需一千多萬立方米的黃河水。
(2)萬家寨的引黃工程
為解決山西省大同、太原、朔州三市的水資源貧乏,國家批準的偏關縣萬家寨引黃工程1993年開工,提水48立方米/秒,年引水14億立方米,2億立方米供內蒙古,南乾渠6.4億立方米供太原,北乾渠3億立方米供朔州,2.6億立方米供大同。
萬家寨水利樞紐
這一巨大引黃工程,跨桑乾河、汾河兩大流域,輸水線全長451.9千米,其中穿越雲中山的大隧道長43.5千米,載重卡車可在洞中自由運行,其工程壯觀遠勝過法英之英吉利海底隧道。它穿過雲中山後即流入汾河,經過汾河河道防滲處理後,進入婁煩的汾河水庫,由此再經古交的汾河二庫,進入太原。北乾渠從平魯的陶村鄉上游出口,出洪濤山,沿洪濤山東麓修明渠,向北引水入大同,向南進入朔州。
如今太原早已從黃河得水,解決汾河水源不足之困,但要充分滿足太原盆地用水還是不夠的,尚需從興縣、臨縣引黃。臨汾盆地也需借黃河之水。
為萬家寨引黃修建了庫容為9億立方米的大型水庫,它既可作為引水的沉澱池,又可發電,現已裝機108萬千瓦(相當長江葛洲壩水電站容量的一半)發電量,可滿足多級提水之需。
3.黃河的水力發電
我國第一座黃河發電站就建在山西平陸三門峽,它由蘇聯(專家)援助建成,1958年開始發電。它與武漢長江大橋,成為那個年代舉國矚目的偉大工程。
三門峽大壩高93米,為給上游騰出庫容,平陸、芮城、潼關上遷。蓄水迴流上逆幾乎到達風陵渡。但好景不長,水庫淤積嚴重,1970年,筆者到過大壩,黃土淤高已超過40米,幾乎為大壩高度一半。不得已炸開壩底泄沙鋼門(蘇聯專家撤退時,已焊死底門),通過函孔開門沖砂方法,才泄出泥沙沉積。如此一來,大壩常年蓄不了多少水,因在洪汛時必須放水沖砂,所以如今參觀三門峽,蓄水僅有壩高三分之一。大壩的河水剛過平陸。庫容的劇減當然影響水力發電。現常年發電量不足5萬千瓦,僅為設計的五分之一。而且黃河泥沙量大,一般水力發電機都是用清水,三門峽發電還要另外加工濁流發電機,否則用不了幾年就磨損壞了。蘇聯專家沒經驗,我國人民買教訓,但也造成「人定勝天」的氣概,為1958年的「大躍進」增加了精神基礎。
三門峽水電站進行排沙作業
天橋水電站是山西省黃河上第二座水電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它屬於過水式水電站,即不以大庫容蓄水蓄能發電,而直接利用河水經過電站發電。當年橫河而過的電站大壩,並不高高聳立,只是平二級階地,高出下游水面10餘米,今天右岸泥沙已上壩肩,與大壩同高。
山西境內,晉陝峽谷中河水落差400米,可開發水電站六座,總裝機580萬千瓦,如今僅三處已建成,裝機120萬千瓦,還餘下460萬千瓦還在等待下一步開發。不過那時再建水電站要充分考慮黃河的泥沙危害。
D. 小浪底工程是失敗了么,原因是什麼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治理未來二十年的主要工程措施。洪水期,利用小浪底至花園口區間的中常洪水,加上小浪底及時排洪疊加洪峰,使流量與含沙量相適應,「大水帶大沙」,就可能取得最好的輸沙減淤效果。小浪底水庫借分洪調水之機集中排沙,利用大水排沙入海,延長小浪底水庫淤積泥沙的時間,相應增加了水庫極為寶貴的庫容,研究其科學的調度運行方式,千方百計延長其淤積庫容使用年限,更多的利用小浪底有效庫容沖沙與防洪,又避免對下遊河道淤積。
枯水年份水庫或特枯水年份蓄水較少時,可以考慮暫緩調水調沙,水量用於發電與利用,同時水量不充沛調水調沙也很難達到其預期效果。
1997年10月28日,小浪底工程順利實現大河截流。2000年11月30日,歷時6年,大壩主體全部完工,比合同工期提前了13個月。2000年1月9日,首台機組投產。2001年12月31日,工程全部竣工,總工期11年。2009年4月6日至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水利部在鄭州主持召開工程竣工驗收會議,通過了小浪底工程竣工驗收。
建成後的小浪底工程由攔河大壩、泄洪建築物和引水發電系統組成,由此成為黃河幹流上的一座集減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發電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數據顯示,小浪底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占黃河流域面積的87.3%;水庫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長期有效庫容51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為156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51億千瓦時;每年可增加40億立方米的供水量。
1999年10月25日,小浪底工程開始下閘蓄水,至今已安全運行10個年頭。有效緩解了下游洪水威脅,基本解除了下游凌汛威脅,黃河下游防洪標准由不足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自2002年至2009年,黃河先後通過小浪底水庫進行了3次調水調沙實驗和6次生產運行。9次調水調沙均實現了下遊河道主槽的全線沖刷,合計入海沙量為5億多噸,河道主槽最小過洪能力由2002年以前的18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目前的3880立方米每秒,「二級懸河」形勢開始緩解。
此外,在水資源的統一調度下,黃河再沒有發生過斷流現象。截至2008年底,小浪底工程累計向下游供水1873億立方米,並多次向青島、天津、白洋淀供水,有效改善了下游供水條件和生態環境。
不久前,中國建築業協會聯合11家行業建設協會評選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密雲水庫等工程一起,榮獲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典工程
E. 為緩解我國北方嚴重缺水的現狀,正在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是()A.引黃濟青B.引灤入津C.南水北調D.
由於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有必要興建跨流域的調水工程.如引黃濟青工程,將黃河水調進青島市,以解決青島市供水不足的問題.目前規劃上馬的南水北調工程,將把長江流域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