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招標代理費雙方可以在收費標准范圍以外自行約定嗎
按照合同法、發改委相關文件規定,完全可以自行約定。但國有資金項目,不可超過發改委文件規定。
㈡ 安陽市龍安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陽市龍安產業集聚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6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基礎設施項目開發建設及管理,項目工程招投標管理及服務,工業、商業、物流、高新技術項目投資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李柯
成立時間:2010-06-2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50000000668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安陽市龍安區馬投澗鎮龍康大道中段路北(產業集聚區)
㈢ 建築項目從拿地到落成都需什麼步驟
第一種情況:購房入戶——購買商品房或二手房。
《入戶申請表》。
入戶人員戶籍證明(或戶口簿)、入戶人員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親屬關系證明(戶口簿不能反映親屬關系的提供)(原件和復印件)。
入住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房屋產權證或經房管部門備案的購房合同、一次性繳款發票或按揭合同、連續6個月以上的按揭銀行交款憑據(原件和復印件)。
前置條件:在我市中心城區購買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積在70平方米以上,並且實際居住的市外人員,可申請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戶口。
且遷入人員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低於上年度我市城鎮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8平米/人)水平。
第二種情況:暫住入戶——在我市暫住滿2年入戶。
《入戶申請表》。
IC卡暫住證(含居住證)(原件和復印件)。
入戶人員戶籍證明(或戶口簿)及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親屬關系證明(戶口簿不能反映親屬關系的提供)(原件和復印件)。
合法固定住所證明(原件和復印件)。
省、市、區社保部門出具最近兩年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綜合社會保險)明細表(原件)。
前置條件:在我市暫住滿2年,擁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市外人員,可申請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戶口。
且遷入人員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低於上年度我市城鎮保障對象的住房困難標准(16平米/人)。
第三種情況: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技術職稱人員入戶。
《入戶申請表》。
畢業證或職稱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省人事廳、市人事局或高新區人事局出具的進入成都市五城區及高新區人員聯系函(原件)。
入戶人員戶籍證明(原件)或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
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住房證明或入戶地戶口簿(原件和復印件)。
申請配偶、未成年子女隨遷或投靠。
前置條件: 在我市中心城區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中級技術職稱或技師以上職業資格的。
在郊區(市)縣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初級技術職稱或高級技工職業資格的,以及因經濟建設需要引進的各類人才。
年齡45周歲以下(特殊人才年齡可適當放寬)並在我市已落實工作單位的市外人員。
成都,簡稱蓉,四川省省會,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1] ,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歷史文化】: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並蜀國、巴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戶口:是住戶和人口的總稱,計家為戶,計人為口。戶口的載體為戶籍(戶口簿),是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書。
【功能】:
戶口管理在國內帶有濃厚的等級劃分、階級壓迫色彩,因而具有明顯的封建專制性。
近現代世界各國的戶口管理,卻是公民生活、公共服務、政府行政、國家司法等諸多領域不可或缺的運作基礎:它是國家確認並依法保護被登記者合法權益的標志。
它所提供的法定證明和信息服務,是公民正常活動與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礎;它是與社區、住戶、人口相關的市鎮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必備基礎。
其對身份、權利能力和責任能力等的認定和對管轄權劃分的支撐,更是所有國家各項司法活動的必備基礎。
它既以普遍登記對被登記人形成「被注視」的心理壓力,從而可能有利於維護公共安全,還以人身辨認、核實查證、時空管控、促進鄰里關系、組織居民自治自衛等多種方式有力支撐各項公共事業、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