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水平的物質流分析
(一)物質需求總量與直接物質輸入
表4-5列出了2000~2005年我國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核算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5年我國社會經濟物質需求總量總體上呈增加趨勢,由2001年的342.8億t增長到2005年的383.8億t。2000年由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土石方98.8億t,高於其他年份20億t以上,使得2000年物質需求總量高於2001年。這種趨勢說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開采和消耗了越來越多的地質資源。
在物質需求總量中,隱性物質流在290億噸以上。雖然隱性物質流絕對數量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但是隱性物質流占物質需求總量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由2000年的87.6%下降到2005年的80.6%。由此可見,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是以地質環境的不斷惡化為代價的,但是我國地質環境保護的努力使得惡化的速度有所減緩。
從物質需求總量的構成看,基礎設施建設物質流高達203.7億~257.7億t,占物質需求總量的53.1%~67.2%。因此,在所有經濟活動中,水利工程建設、公路鐵路建設、房屋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地質環境的影響最大。
表4-5 中國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核算結果單位:104t
我國直接物質輸入不斷增長,從2000年的47.7億t增長到2005年的74.4億t。從圖4-2可知,2003年以前直接物質輸入增速平緩,2003年以後直接物質輸入增速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對化石能源和金屬非金屬礦產需求猛增。2000~2005年,化石能源產量增長了1.6倍,金屬礦石產量增長了1.8倍,工業礦物產量增長了1.4倍,建築材料產量增長了1.4倍,進口礦產品數量增長了2.8倍。進口礦產占直接物質輸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3.8%增加到2005年的7.0%。
圖4-2 2000~2005年中國直接物質輸入增長情況示意圖
應當指出,地下水開采量高出其他物質總和1個數量級,我國每年地下水開采量在1000億t以上。2000年以來,地下水開采規模基本保持穩定,說明我國水資源的需求由快速增長轉變為平緩增長。由於地下水是部分可更新的礦產資源,且開采量巨大,與其他礦產加和易於掩蓋其他地質環境變化驅動力,因此在物質需求總量中沒有計入地下水而將其單列。
(二)物質消耗強度和物質生產力
與物質需求總量變化趨勢一樣,人均物質消耗強度從2001年的26.9t增加到2005年的29.4t。從地質環境輸入社會經濟的物質流有相當一部分轉化為各種產品,如汽車、房屋、公路等,增加了全社會的物質財富。我國人均物質消耗強度的增長說明我國的物質財富在逐年增長。
從圖4-3可以看出,我國物質生產力也在逐年增長,從2000年的258.6元/t增長到2005年的477.1元/t。每噸物質所創造的GDP在不斷增加,說明我國經濟發展地質資源的利用效率在逐年提高。物質消耗強度平均年增長率為2.2%,物質生產力平均年增長率為10.6%,物質生產力增長率大於物質消耗強度增長率。由此可見,我國經濟增長雖然依賴於資源的開發利用,但是資源開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減少,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在緩慢提高。
圖4-3 2000~2005年中國物質生產力變化圖
(三)與主要發達國家對比
圖4-4對我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直接物質輸入進行了對比,國外數據主要為2000年的核算結果。可以看出,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直接物質輸入是最大的。這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更加依賴於開發和消耗資源,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從資源消耗型向非物質化轉變。在直接物質輸入中,各個國家都有一部分是進口的。從圖4-5可以知道,我國進口物質所佔比例是最低的,僅為7.0%。主要發達國家中美國為10.0%,英國為23.5%,日本為33.3%,義大利為39.0%。在開采地質資源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隱性物質流,對地質環境具有巨大的負效應。主要發達國家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地質資源,實際上是把經濟發展的地質環境代價轉嫁到了其他國家,同時保護了本國的地質環境。所以,我國屬於地質資源自給型經濟,地質環境所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
圖4-4 中國與主要發達國家直接物質輸入的對比圖
圖4-5 中國與主要發達國家進口物質占直接物質輸入比例的對比圖
對比物質消耗強度,我國人均物質消耗量明顯少於發達國家。從圖4-6可以知道,人均物質消耗量美國為85t,英國為41t,德國為72t,義大利為40t,日本為45t。我國人口數量大約是美國的4.6倍,如果人均物質消耗量按照美國計算,所需要的資源量將是目前的2.5倍,而2.5倍於目前的資源開發量將大大超過我國的地質環境承載能力。因此,我國的地質資源基本國情決定我國只能走資源節約型的經濟發展道路。
『貳』 對建設工程的物質流的方向描述正確的是a是單向的不能倒流
A、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能量主要存在於物質中,物質流動的特點則是反復循環的.
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生態系統除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的生物部分外,還有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空氣、光、水、溫度等.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綠色植物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能量在食物鏈中的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物質流動的特點則是反復循環.能量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傳遞的,該選項符合題意;
D、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地方,造福人類,而不是使能量盡可能多地保留在生產者體內,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叄』 簡述現代建築材料的發展方向
調查研究表明,伴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城鄉建築快速增加,同時,隨著我國各大發達城市日新月異,各種各樣的造型新穎、功能齊全的地標性建築紛紛拔地而起,推動了我國建築結構理論的研究和發展,當今社會,對建築物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內的建築材料和相關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期,由於目前國內的環境越來越惡化,建築業已經和環保行業密切聯繫到一起了,因而,發展新型節能建築材料已經成為了建築材料的主要發展趨勢,這樣有利於我國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1、建築材料的發展現狀
1.1建築材料的使用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及環境污染
由於建築業的快速發展,建築領域所使用的資源以及能源越來越多,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問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也促進了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建築領域所消耗的建築材料的數量非常可觀,與此同時,也加大了原材料的消耗量,例如沙、石、鐵礦石以及粘土類原材料等等,這些原材料的使用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木材的大量使用也加劇了土地的沙漠化,在材料的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也同時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音、粉塵等等都是污染源。
1.2建築材料對健康的影響
現在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對建築材料釋放的甲醛等有機物及放射性物質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關注,據研究發現,人們在裝修房子時所使用的裝飾裝修材料對人體健康也有重要的危害,建築材料釋放的甲醛等有機物對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在一下三個方面比較突出:第一,刺激人體的皮膚,造成呼吸困難等問題;第二,危害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下降等等;第三,通過對呼吸道造成炎症從而使人力的免疫力下降。而建築材料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又會造成癌症及生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增高。
2、當前建築材料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建材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和可喜的成績,但是和國際先進水平和現代化的目標相對比的話,我國建築材料總體的面貌比較落後的現實依舊沒有改變,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因此,改變過度依賴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的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還是我國全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嚴肅而重大的課題,我國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和其他的國家相比我們處於明顯的劣勢,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變得越來越不可調和,我國建築材料的發展受到能源、資源以及環境的嚴重製約,傳統的建材生產方式不僅能源的利用率低,並且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這與我國倡導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保型社會是不相適宜的。然而,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建築材料市場的競爭都在不斷的加劇,給建築材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開發可再生資源,必須不斷的開發節能技術和推廣節能設備,提高建築材料的質量,不斷的研究生態化建築材料。
3、未來建築材料的發展趨勢
3.1發展新型節能型綠色建築材料
近幾十年來,我國的建築材料行業一直採用了粗放型的傳統生產模式,在自然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開發,而不注重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在利用生態環境進行生產時,往往不重視對環境的改善,從而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建築材料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節能,節能建築材料是發展節能建築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建築節能的有效途徑。建築材料的使用不僅改善了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而且又有利於我國建設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因此,大力促進節能型建築材料的研發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急切要求。
3.2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為了提高建築物的安全性和質量,在建築材料的選擇上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如果材料的耐久性不夠好的話就會使建築物的使用年限受到影響,更嚴重的結果是:導致建築物的破壞,因此,我國應該鼓勵耐久性材料的研發工作,建築物中使用耐久性比較強的建築材料不僅可以延長使用壽命,降低維護保養費用,還會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水平。
3.3提高建築材料的性能
第一,研發節約能源的牆體材料;我國過去的牆體材料所消耗的能源特別多,嚴重污染了環境,影響了身體健康,為了響應節約資源的號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用節能環保型的牆體材料是研發節能型材料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樣不僅可以解決浪費資源的問題,還可以使牆體更加美觀,使整體的環境變得更優雅。第二,開發防水、防火等建築功能的材料;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僅使建築物變的越來越密集,而且還使建築物的高度越來越高,電氣化和燃氣化的發展速度也特別快,這樣建築物內就存在了很多的火災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其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因此,發展能夠防止火災蔓延的建築材料是一個非常迫切和至關重要的問題。第三,研發新型路面材料;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的完善,城市道路、人行道、廣場等的建設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由於城市中的建築物十分的密集,導致了路面的透氣性比較差,這樣路面就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因此,開發具有透氣性、透水性以及排水性的路面材料十分的重要,這種新型的材料可以調節土壤的濕度,將雨水導入低下,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同時延長路面材料的使用壽命。
4、結語
建築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它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為了適應建築工程現代化的發展趨勢,以及響應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的號召,使用低能耗、多功能、少污染、可循環再生的材料將是我國建築材料的發展趨勢,這樣集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清潔生產、資源有效利用等綜合效益與一體,符合時代的發展潮流和人類的發展需要。面對我國惡化的環境問題,促進綠色建材的研發和使用,轉變過去的經濟增長方式,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未來整個建築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發展環保型建築材料就是一項很好的舉措。
『肆』 什麼是物質流
物質流是生態系統中物質運動和轉化的動態過程。它是構成生物體的各種物質,如氮、磷、水和各種微量營養元素,以及一切非生命體構成的必要物質,在生態系統中處於經常傳遞、轉化的動態過程中。生態系統中物質流有兩種主要過程:一是地質大循環過程,在各種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力影響下,物質由體系外引入、經過體系內循環轉化和還原後流向體系外;另外一種是受生物力的作用,物質被生物選擇吸收,並在生態系統內沿著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方向流動,稱為生物學小循環。
物質流動過程定量分析是研究和評價一個生態系統狀態和預測生態系統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方法,目前正在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中研究與應用。生態城市設計「生態」一詞源於希臘文Oikos,原意為「家」和「住處」,是德國科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9年提出的。這個詞,作為一門研究有機物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科學的名稱。生態學的起源,尤其是其演變過程,同其他學科的起源和演變過程迥然不同。由於生態學是各門學科的大匯合,所以生態學能夠應付日益復雜的環境問題,觸及社會和自然界的許多方面。
20世紀20年代中期,由奧古斯特·蒂內曼和J.布朗?布朗凱和查爾斯·埃爾頓創立的群落生態學,即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物種的生態學,開始與人們的生活環境聯系起來。影響到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環境問題,直接關繫到包圍這個星球的一層薄薄生物圈。「生物圈」這個術語是由俄國科學家V.I.維爾納茨基在1926年首次提出來的,他是生態學的先驅。「生物圈」這個術語指出了生態學的最終目標。在生物圈裡,人起著支配的作用,因此人對生物圈的演變所負的責任,是我們最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197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了「人與生物圈計劃」,這個計劃後來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強調必須採取綜合的學科間的研究方法來研究人與生物圈的問題,而不是多學科的方法。
(一)「人與生物圈計劃」中的城市規劃環節近年來「人與生物圈計劃」的研究及其進展,促進了城市規劃學科在以下諸方面的內涵延伸:
1.開創了對城市的跨學科研究,使人們有可能確定城市的經濟、社會、生態等基礎結構及其空間組織之間的主要聯系;2.創造了符合生態學要求的城市整體規劃方法;3.產生了預測城市生態系統「行為」的數學模式。
城市規劃生態學理論框架是在1975~1977年間建立起來的,其任務是把生態的社會和其他方面的知識變為城市設計語言。
(二)城市的生態問題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城市化一直是一個世界范圍的現象。種種跡象表明,世界對於如何對付這一爆炸性的沖擊尚未准備就緒,因此尚無能力全面地認識和解決城市化問題。「人和生物圈計劃」提倡採用綜合的多科性「生態系辦法」來研究城市問題,特別注意城市的糧食、能源、原料、人、情報資料和其他方面的「流量」,並提出了一個從生態角度來研究城市居住區的方法。
在生態學家看來,城市可能是一種人工色彩很濃的系統。隨著每一次新技術的發展,城市居民逐漸離開其「自然」環境,他們的物質和生活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難以通過自然界本身的自動調節來實現。受現代人干預影響最大的環境——城市生態系統,直到目前為止,注意力經常過分集中在組成生活進程的亞生態系統或更小的生態系統方面。與此同時,宏觀結構仍然被人們忽視,而這些宏觀結構恰恰是人們能恰當認識城市生態問題的唯一基礎。
城市能源的各種動向,是一個重要的尺度,能幫助我國了解城市生態系統。研究一個社會的能源形式就會涉及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並引起人們關注生態方面正在發生的重要變化。城市的生態問題已經達到了某種「臨界量」,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就得要求人類住區——城市的未來前景體現生態的發展標准,這就需要對「科學—城市設計—城市環境」這一整個系統作更深入的分析,從而提出「生態城市」的概念。
『伍』 未來的建築物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呢請你寫一寫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各地城市建築面貌呈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傾向。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體系,當代中國建築在繼承傳統中國建築文化的同時,也需要在世界建築文化之中獨樹一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中國當代建築;建築文化;格局特點
1 當今中國建築文化傾向
中國城市建築今天出現了「地方化」和「現代化」兩種建築文化傾向
1.1 「現代建築」的地方化
回顧西方現代建築運動,會覺得它除了為人類建築史增添了非常輝煌的一頁之外,其中也有讓人頗感遺憾的地方,表現在它的一統天下的審美觀造成千篇一律的外觀形式和被異化了的人類情感和行為。如果說在早些時候現代建築還是那樣的被人們津津樂道和欣賞,但到了今天,隨著人們個性意識的增強和審美取向的變化,它再也無法抗拒人們追求心目中的地方建築所營造出的地方性情懷。
1.2 地方建築的「現代化」
地方建築雖走過了漫長的歷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由於時代變遷,社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水平、人們的生活需要、價值判斷、審美觀念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致使無論是歷史城市還是傳統建築等都有不適應新生活需要的方面。無疑只有站在當代的高度,重新從生活中了解地區特色,創造新的地區建築文化,探索新的發展道路才能使地方建築文化獲得新生。
2 當今中國建築文化的幾個特點
2.1 多源——多向
現在, 全國城鄉到處都有建築工地, 到處都有新房屋。大城市蓋大高樓, 小城市蓋小高樓。用上海話中的「鬧忙」兩字來形容最為合適。如此規模巨大、鬧忙繁雜的建築活動場景不僅中國歷史上沒有, 在全世界也屬罕見。中國先前的建築文化格局單純有序。20 世紀前期開始混雜, 但范圍有限。50、60 年代, 人們吃等量的糧食, 穿相同的衣服, 也就造相似的房屋, 這些事都有領導規定。然後, 從80 年代起,吃糧放開了, 布票取消了, 蓋房子的事也松動了,情況漸漸改變以至於大變。房屋各式各樣, 形象多種多樣。變異性發展取代先前的近似性發展。除一次建成的住宅小區樓房相同而外, 其餘地方, 房屋是一幢一個樣, 五花八門地、反差甚大地挨在一起
2.2 綜合流行
中國歷史上向來強調集中統一。「今皇帝並有天下, 別黑白而定一尊。」(《史記·秦始皇本紀》) 自那時起學術文化都強調「定於一尊」。中國幅員如此擴大, 建築方面實際存在差異, 但觀念上還是崇尚「定一」。至少在官方的和正統的建築上是這樣。這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產物。上世紀中期我們有了「雙百」方針, 不過沒有見到實行。在計劃經濟的中央集中管理體制下, 建築方面離「雙百」實在遙遠。現在不同了, 市場經濟帶來平等競爭的精神和主體意識的覺醒, 天然地沖擊著定於一尊的封建觀念。多樣性取代單一性。社會文化有官方主導文化、學界精英文化和社會大眾文化之別。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 大眾文化崛起。社會文化格局改變, 當然要反映到建築領域中來。人民群眾要求更加豐富多樣的建築品類, 可是大眾文化帶有通俗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近時流行「歐陸風情」建築, 便是一例。不管怎樣, 建築藝術空間擴大, 品類繁多而常變, 形成廣譜多樣, 綜合流行的態勢。
2.3 超越傳統
一百年來, 中國建築方面發生的最大的事情是建築業的轉軌與轉型。凡是經濟水平提高的地方, 一般就不採用舊的建築方式蓋房屋。我們珍視傳統建築文化,盡一切可能保護好文物建築, 並且還要努力發掘傳統建築和建築傳統中有繼承活性的成分和因素, 激活之, 吸納到今天的建築創作中來。但總的看來, 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紀前期講的「舊建築之勢力日弱」, 既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也是無法更改的結論。其實, 傳統本身就非一成不變, 傳統是活的東西。在歷史進程中, 傳統與新的或外來的事物相遇而生碰撞, 碰撞中吸納, 新成分的加入引起傳統的重組、更新和變異, 於是進步。一百年來,中國人超越自己的傳統建築和建築傳統, 意味著揚棄自己,發展自己, 正是變則通。
2.4 日日新, 又日新
傳統建築, 無論中外, 都曾形成比較固定的型制, 具有模式性, 穩定性和排它性。現代建築文化與此不同。世界發展變化加速, 不同文化圈之間交流頻繁, 因而表現出很快的流變性, 很強的開放性以及非模式化的傾向。今天世界建築的情形, 和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對現代社會所做的描述一樣: 新東西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中國現代建築文化不可避免地也帶有這些特徵。有一段時間, 中國建築的發展變化由政府指引。建築師在工作中, 要領會中央文件的精神, 學習「兩報一刊」的社論。在具體的設計創作中, 要貫徹部長、省長、市長、各種長的指示。更要緊的是「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 小心不要被抓成「階級斗爭的新動向」。現今年事稍長的中國建築師就是這樣過來的。絕對的自由是沒有的, 建設計者不可能天馬行空。但在那種過份的箝制下, 建築設計者的才能和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 建築創作就難以繁榮。文學藝術界和國外建築界的情形是: 個別作家、藝術家和建築師的創新活動和傑出作品, 先在小范圍內產生影響, 然後逐步擴大, 引出整體的更新提升。如此良性循環, 生生不息, 這是文化藝術發展的基本模式。中國建築師已經開始走上類似的道路。湯盤的銘文是: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中國現代建築也要日日新, 又日新, 生生不息。
2.5 初級階段
中國現代建築文化處於什麼階段呢? 我想也只能說是初級階段。首先是因為歷史短。西方現代建築也是20 世紀出現的。但它們並非突然蹦出來的。這之前, 西方近代建築已有二、三百年的發展歷史, 這是西方現代建築的基礎。中國不然, 現代建築在中國沒有根。在剛過去的一百年裡, 中國現代建築邊長根邊長果。這里所謂的「根」, 包括建築活動的物質基礎(社會財富, 建築材料工業、建築科學技術, 等等。) 也包括人的主體方面的基礎(建築師隊伍,他們的素質和經驗, 社會的理解與認同, 等等)。像植物一樣,根系不發達, 怎能結出優良的實呢? 因此, 中國現代建築這棵樹顯得稚弱而尚未茁壯。另一方面, 建築的繁榮發達與財力物力的關系極大。建築創作與寫小說、畫畫不一樣, 作家和畫家在物質方面只要有了紙、筆、畫布、顏料, 就可能生產出偉大的作品。而如果沒有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 房子就蓋不起來, 這時, 建築師只能停留在紙上畫畫, 牆上掛掛, 做個模型看看的階段。有人說錢少也能出建築精品, 是的, 有此可能。不過大多數情況下, 是錢多房子好。正像服裝一樣, 錢少的人買不到精品。
『陸』 物質流分析
(一)基本理論
社會經濟通過物質流與地質環境發生聯系。一方面,社會經濟通過開發能源礦產、非能源礦產、地下水等地質資源從地質環境輸入所需要的物質資料;另一方面,社會經濟把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等廢棄物輸出到地質環境中。社會經濟從地質環境輸入物質,必然要開發和擾動地質環境,不合理的開采開發活動會產生各種地質環境問題,引起地質環境退化;社會經濟向地質環境輸出物質,各種廢棄物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到地質環境中,處理或排泄不當會造成地質環境污染。物質流分析從物質的質量出發,通過跟蹤社會經濟對地質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遺棄過程,揭示特定區域內的物質流動特徵,找出地質環境壓力的直接來源,進而提出地質環境管理的對策,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按照上述分析,得出區域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概念模型圖(圖4-1)。圖4-1的左端代表從地質環境進入到社會經濟的物質流,右端代表從社會經濟排放到地質環境中的物質流,中部代表從地質環境進入、以各種產品形式儲存於社會經濟、尚未排放到地質環境的物質流。地質環境物質從進入社會經濟到再次排放到地質環境的過程中,物質在形式上可能會發生多種變化。但是,按照質量守恆定律,在一定時期內某個區域社會經濟從地質環境的物質輸入量等於物質輸出量與凈儲存量之和,即
物質輸入總量=物質輸出總量+凈儲存量
物質輸入總量為從地質環境進入社會經濟的各種物質的質量總和,物質輸出總量為從社會經濟輸出到地質環境的各種物質的質量綜合,凈儲存量為從地質環境輸入、以各種產品形式儲存於社會經濟的物質質量總和。
圖4-1 區域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示意圖
在社會經濟中儲存的物質以各種產品形式供給生產或消費,遲早也會成為廢棄物而離開社會經濟系統。這就意味著社會經濟所需的物質輸入量越大,則廢棄物輸出量也越大,社會經濟發展所施加的地質環境壓力也越大。
(二)物質流分類
圖4-1表明,按照社會經濟物質流流動方向,物質流分為輸入物質流和輸出物質流。對於特定區域,輸入和輸出的物質既可在區域內又可在區域外,故物質流又可分為區域內物質流和區域外物質流。具體物質流分類見表4-1。
表4-1 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分類
輸入物質流包括直接物質輸入和隱性物質流。直接物質輸入是指取自地質環境並進入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包括化石能源、金屬礦產、工業礦物、建築材料等。地下水也屬於直接物質輸入,但由於其是可更新資源,輸入量一般高於其他物質一個數量級,所以一般將地下水單列。隱性物質流(通常簡稱隱流)是指社會經濟在獲取地質資源時所需移動的、本身不進入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包括開采地質資源需要剝離或開挖的岩石、經濟活動造成的土壤流失、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挪移的地質物質等。隱性物質流沒有實際經濟效用,但是加重了環境負擔,所以有人又稱其為「生態包袱」[27]。
輸出物質流包括區域內物質輸出、區域外物質輸出(出口)和隱性物質流。區域內物質輸出是指社會經濟在加工、製造、利用、遺棄等生產—消費過程中排放到地質環境中的各種物質,包括工業垃圾、生活垃圾、污水中的污染質和消散流。消散流是經濟活動有意或無意施加到地質環境中的物質,包括化肥、農葯、農家肥等。區域外物質輸出是以產品的形式出口到區域外的礦產品、半成品或成品。
由於區域外的物質流對本區域內的地質環境沒有直接影響,在僅考慮對區域內的地質環境影響時,所統計的物質流一般不包括區域外隱性物質流和區域外物質輸出流。
(三)物質流分析評價綜合指標
為了對物質流進行分析評價,引入以下綜合指標:
(1)直接物質輸入量(DMI),為社會經濟發展取自地質環境的直接物質投入,包括進口的礦產物質。
(2)物質需求總量(TMR),為直接物質輸入量和隱性物質流的總和,不包括區域外隱性物質流和地下水輸入量。
(3)物質輸出總量(TDO),為區域內物質輸出量和隱性物質流的總和。
(4)物質消耗強度(IMC),為物質需求總量與人口數的比值,用來衡量社會經濟一定時期內人均資源消耗量的大小。
(5)物質生產力(MP),為國內生產總值與物質需求總量的比值,用來衡量社會經濟一定時期內資源利用效率。
『柒』 對建設工程的物質流的方向描述正確的是a是單向的不能倒流b是單向的可以倒流c
A、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能量主要存在於物質中,物質流動的特點則是反復循環的. 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生態系統除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組成的生物部分外,還有非生物部分,主要指空氣、光、水、溫度等.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綠色植物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能量在食物鏈中的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物質流動的特點則是反復循環.能量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來傳遞的,該選項符合題意; D、研究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能量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地方,造福人類,而不是使能量盡可能多地保留在生產者體內,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捌』 高爾基體的物質流的方向
一般認為高爾基體的物質流方向有兩個,兩個方向都是屬於膜泡運輸的,一個是來自於內質網的蛋白進入高爾基體,隨後形成網格蛋白有被小泡發生外排現象,這個一般是COPⅡ介導的。另外一個是在高爾基體內部沿著相反方向運輸,這個是COPⅠ介導的。詳細的機制你可以參照細胞生物學。建議你在查閱一下關於高爾基體的綜述文獻。
『玖』 物質流分析與核算
(一)理論基礎
與生態系統相似,社會經濟系統通過與外界環境不斷地新陳代謝來推動自身的發展與增長。一方面,社會經濟通過開發化石能源、金屬礦石、工業礦物、建築材料、地下水等地質資源從地質環境輸入所需要的物質資料;另一方面,社會經濟把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生活垃圾、工業垃圾等廢棄物輸出到地質環境中。由此可以看出,社會經濟通過輸入、輸出物質流而與地質環境相互聯系。對於一個地區,社會經濟與地質環境之間的物質流動可概化為圖4–1。圖的左端代表從地質環境進入到社會經濟的物質流,右端代表從社會經濟排放到地質環境中的物質流,中部代表從地質環境進入、以各種產品形式貯存於社會經濟、尚未排放到地質環境的物質流。地質環境物質從進入社會經濟到再次排放到地質環境的過程中,物質在形式上可能會發生多種變化。但是,按照質量守恆定律,在一定時期內該地區社會經濟從地質環境的物質輸入量等於物質輸出量與凈貯存量之和,即:
mi=me+∆s
式中:mi為物質輸入總量,是從地質環境進入社會經濟的各種物質的質量總和;me為物質輸出總量,是從社會經濟輸出到地質環境的各種物質的質量總和;∆s為凈貯存量,是從地質環境輸入、以各種產品形式貯存於社會經濟的物質質量總和。
圖4-1 區域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示意圖
按照圖4–1,對地質環境產生影響的物質流包括輸入物質流和輸出物質流。從長遠來看,在社會經濟中貯存的物質以各種產品形式供給生產或消費,或早或晚也會成為廢棄物而離開社會經濟系統。這就意味著社會經濟所需的物質輸入量越大,則廢棄物輸出量也越大,社會經濟發展所施加的地質環境壓力也越大。對於一個地區來說,對本區域地質環境發生影響的物質流包括本區域內地質資源輸入、本區域內物質輸出。雖然本區域外輸入物質流和輸出物質流對本區域外地質環境具有影響,但不對本區域地質環境產生直接影響,為簡化計算在核算本區域地質環境壓力時可不予考慮。在本區域內資源開發、廢棄物排放的壓力下,地質環境遭到擾動、破壞和污染,地質環境質量降低或惡化反過來又作用於社會經濟,影響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與持續發展。為了解決社會經濟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經濟社會需要從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物質流出發,對資源開發與廢棄物排放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提出加強地質環境管理的對策措施。
(二)物質流分類
圖4–1表明,按照社會經濟與地質環境之間的物質流動方向,物質流分為輸入物質流和輸出物質流。對於特定區域,輸入和輸出的物質既可在區域內又可在區域外,故物質流又可分為區域內物質流和區域外物質流。
輸入物質流包括直接物質輸入和隱性物質流。直接物質輸入是指取自地質環境並進入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包括化石能源、金屬礦產、工業礦物、建築材料等。水資源也屬於直接物質輸入,但由於其是可更新資源,輸入量一般高於其他物質一個數量級,所以一般將水資源單列。隱性物質流(通常簡稱隱流)是指社會經濟在獲取地質資源時所需移動的、本身不進入社會經濟系統的物質,包括開采地質資源需要剝離或開挖的岩石、經濟活動造成的土壤流失、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挪移的地質物質等。隱性物質流沒有實際經濟效用,但是加重了環境負擔,所以有人又稱其為「生態包袱」[50]。
輸出物質流包括區域內物質輸出、區域外物質輸出(出口)和隱性物質流。區域內物質輸出是指社會經濟在加工、製造、利用、遺棄等生產-消費過程中排放到地質環境中的各種物質,包括工業垃圾、生活垃圾、污水中的污染質和消散流。消散流是經濟活動有意或無意施加到地質環境中的物質,包括化肥、農葯、農家肥等。區域外物質輸出是以產品的形式出口到區域外的礦產品、半成品或成品。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與社會經濟之間的物質流分類如表4–2所示。
表4-2 地質環境與社會經濟的物質流分類
由於區域外的物質流對本區域內的地質環境沒有直接影響,在核算本區域內的地質環境影響時,所統計的物質流一般不包括區域外物質輸入流和區域外物質輸出流。
(三)物質流分析評價綜合指標
為了利用物質流對社會經濟發展進行分析與評價,物質流分析方法引入了以下綜合指標:
直接物質輸入量(DMI),為社會經濟發展取自地質環境的直接物質投入,包括進口的礦產物質。
物質需求總量(TMR),為直接物質輸入量和隱性物質流的總和,不包括區域外隱性物質流和地下水輸入量。
物質輸出總量(TDO),為區域內物質輸出量和隱性物質流的總和。
物質消耗強度(IMC),為物質需求總量與人口數的比值,用來衡量社會經濟一定時期內人均資源消耗量的大小。
物質生產力(MP),為國內生產總值與物質需求總量的比值,用來衡量社會經濟一定時期內資源利用效率。
『拾』 物質流的特點是什麼
物質流是生態系統中物質運動和轉化的動態過程,構成生物體的各種物質,如氮、磷、鉀、碳、硫、水和各種微量營養元素,以及一切並非生命體構成的必要物質,在生態系統中處於經常傳遞、轉化的動態過程中。
生態系統中物質流有兩種主要過程,一是地質大循環過程,或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在各種物理和化學的作用力影響下,物質由體系外引入、經過體系內循環轉化和還原後流向體系外;另外一種流動過程主要是受生物力的作用,物質被生物選擇吸收、並在生態系統內沿著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方向流動,稱為生物學小循環。
物質流動過程定量分析是研究和評價一個生態系統狀態和預測生態系統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方法,正在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護中研究和應用。
物質流不同於能流的是,物質在流動過程中既不會產生也不會消失,流動呈可循環狀態,因此,在生態學上物質循環的提法比物質流的提法更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