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建築設計 > 金土工程建設的意義

金土工程建設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8-14 17:16:41

㈠ 工程建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這位朋友您好:
您提到的工程建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工程建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龍頭,這樣過程建設發展才能帶動其他行業發展,例如:
1、建築業發展帶動交通運輸業發展;
2、建築業發展帶動建築材料行業發展,磚、瓦、沙、石、灰,五金、化工材料;
3、建築材料業發展帶動殘飲食發展;
4、擴大就業人群;
5、商業;
由此形成了良性的產業鏈條,人們的收入增加、財政收入增加,由於財政收入增加而財政投入答幅度的增加,基礎設施投入增加,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這一切提高的原因,都是工程建設在國民經濟中的推動作用,他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真可謂「龍頭」。

㈡ 農用地分等成果與「金土工程」建設的銜接試驗

國土資源信息化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五」規劃和 2010 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土資源信息化是指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等各項工作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加速實現土地、地礦、海洋、測繪等領域國土資源工作科學化與現代化的進程;其基本任務是實現國土資源調查評價、政務管理和社會服務 3 個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金土工程」是國土資源信息化的主體工程,是在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框架下,在政務管理和社會服務信息化領域內,選擇耕地保護、礦產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等涉及關鍵性、迫切性問題的重要業務管理工作,在業務流程梳理、整合的基礎上,建設業務應用系統和相應的信息服務系統,形成邊界清晰的政務信息化體系。同時,圍繞業務系統運行中所需的基礎數據,在現有數據資源基礎上,按照統一的標准,開展數據整合處理,將標准不一、格式多樣、分散管理的現有的國土資源數據,統一集中管理,形成標准統一、上下一致的數據資源保障體系。通過信息交換系統,實現「金土工程」實施的系統與基礎地理資料庫、海洋基礎資料庫、調查評價資料庫等外部信息的共享和交換。

農用地分等定級資料庫是「金土工程」的一項重要資料庫。甘肅省農用地分等過程中,尤其是開展了省級匯總工作以後,認真學習了《國家級匯總工作底圖與基礎資料庫整理標准》和《農用地分等標准樣地資料庫標准》,考慮到分等成果向「金土工程」的要求轉化,利用蘭州市的部分數據進行了數據整合試驗。

將 MapGIS 的數據成果按照數據整合要求分層,轉為的 SHAPE 格式,再由 ArcGIS 軟體將其轉換為 E00 格式,檢查其拓撲關系、屬性結構和接邊。

通過蘭州市各縣(區)農用地分等成果與「金土工程」要求銜接的試驗過程發現,甘肅省基於 MapGIS 軟體的農用地分等成果與「金土工程」銜接時,構建並檢查無誤的拓撲結構關系在E00 的 Coverage 圖層中檢查還會出現部分錯誤,導致相關聯的圖斑屬性丟失,主要錯誤類型為弧段打折和懸掛弧段,而 MapGIS 軟體對這部分錯誤的檢查能力較弱,使得全省分等成果向「金土工程」轉化時還有一定的工作量。

由於甘肅省普遍採用 1∶10 萬土地利用現狀掛圖作為分等工作底圖,各縣(市、區)之間沒有精確接邊,在數據與「金土工程」銜接時,縣際接邊為工作的難點。鑒於目前甘肅省開展的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將會形成現勢性與准確度更高的圖形數據,可以考慮現利用二次調查成果對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更新後再轉化為「金土工程」格式。

㈢ 國土資源「一張圖」工程建設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國土資源「一張圖」工程是以覆蓋全國的高解析度遙感影像為本底,以國土資源綜合監管與應用服務為目標,以遙感、網路等技術手段為支撐,基於統一的基礎地理空間參考,對土地、礦產、地質及管理等信息進行綜合集成和展示的工作。它通過掛接國土資源管理相關業務資料庫,形成了全國國土資源「一張圖」基本框架,國土資源主要審批業務實現網上運行和在線電子申報。初步建立起覆蓋土地「批、供、用、補、查」及礦業權、地質災害等信息的綜合監管平台。

「一張圖」工程建設是國土資源管理的一次重大變革,它不僅對保持土地基礎數據的現勢性和真實性、維護國土調查成果的生命力、完善國土資源監管系統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同時為國家直接、及時、准確掌握全國國土資源現狀和時空變化、加強監管、抑制和查處違法、保護資源、保障發展提供了綜合平台。

㈣ 金土工程的簡介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護資源、維護權益、支持發展、服務社會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程,2006年6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正式批復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設項目,根據國土資源部部署,,2007年1月9日,市發展改革委已經正式批復了武漢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設項目。為了全面完成金土工程建設目標,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促進國土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

㈤ 金土工程的介紹

「金土工程」是2004年1月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國土資源部視察工作時提出的。金土工程是在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建設的總體框架下,圍繞當前國土資源管理的中心工作,選擇耕地保護、礦產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等重要業務,在流程梳理、整合的基礎上,建立業務應用系統和相應的信息服務系統,形成邊界清晰的政務信息系統。金土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完成「三大系統」建設(即耕地保護國家監管、礦產資源國家安全保障和地質災害預警、預報與應急指揮系統),建立覆蓋國家、省、市、縣級國土資源電子政務管理信息化系統。

㈥ 金土工程的重要性

實施金土工程是按照中央要求實行最嚴格資源管理制度、參與宏觀調控、做好國土資源各項管理、服務工作的必然選擇。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金土工程的重要性。
(一)有利於增強國土資源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通過建立網路化資源信息監測體系和信息集成分析平台,准確掌握資源「家底」,及時了解資源的動態變化,為加強資源規劃管理、合理調控資源供應總量和結構等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二)有利於加強對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監管。通過建立網路化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並與遙感動態監測體系相結合,實觀對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活動的有效監管。及時發現資源的違法佔用和不合理開發現象,促進國土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三)有利於國土資源行政管理職能的轉變。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是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要求,通過國土資源管理的網上運行和服務,促進依法行政,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
(四)有利於從源頭上防止腐敗。通過電子政務系統、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的建設實施,使行政審批行為公開透明,紀檢監察部門可以隨時監控,群眾可以有效監督,從根本上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
(五)有利於帶動整個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政府先行,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是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是國土資源信息最大的採集者、擁有者和使用者。通過國土資源管理政務信息化的實施,有效促進國土資源信息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帶動空間信息產業發展,全面推進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
金土工程一期建設對「十一五」期間金土工程建設目標的全面完成,乃至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全局至關重要。各單位、各部門要站在國土資源工作全局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金土工程作為加快國土資源管理現代化和完善體制、提高素質的重要技術手段和業務工作內容,納入工作目標,認真研究,周密部署,切實加強組織管理。

㈦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構架

蔣文彪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摘要:本文從金土工程的業務目標出發,在現有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經驗積累基礎上,結合當前主流信息技術和電子政務發展方向,研究提出了金土工程的總體技術架構,並闡述了構建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架構的關鍵技術,保證全國各級金土工程的整體一致性和相互銜接。

關鍵詞:金土工程;國土資源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護資源、維護權益、支持發展、服務社會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工程。金土工程的建設目標是,建立網路化的國土資源信息獲取、傳輸與匯總渠道,全面、准確、直接地掌握支撐國土資源管理的各類信息;建立覆蓋國土資源管理主要業務、貫穿上下的政務信息系統,形成科學、規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按照上述業務目標,遵循當前主流信息技術發展方向,設計金土工程的總體技術架構,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實現金土工程的業務目標。

1 前言

經過幾年的建設,國土資源信息化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應用系統建設覆蓋了國土資源主要管理業務,「3S」技術在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和監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積累了大量國土資源數據,從國土資源部到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已實現專網連接。要建立各級聯動的網路化國土資源管理運行體系,現有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基礎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應用系統面向單一業務獨立運行,不能實現各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資料庫標准化程度不高,難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各級應用系統之間還沒有實現網路環境下實時數據交換。當前,在信息技術發展和電子政務應用中,資源整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在金土工程建設中,需要從頂層上規劃總體技術架構,設計技術路線和方法,保證網路、數據資源、應用系統、安全系統等各要素之間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國土資源管理的聯動和信息的及時監測、匯總與分析。

2 金土工程的總體框架

金土工程建設的總體框架是,以國土資源各類資料庫為基礎,以國土資源信息網路為依託,以標准、制度和安全體系為保障,以地政、礦政、地質環境等主要管理業務流程優化為主線,以支撐國土資源管理決策為核心,形成互聯互通、貫穿上下的政務管理、決策支持和社會服務信息化體系(圖1)。

2.1 網路

由國家、省、市三級區域網、連接各級區域網的國土資源專網,以及對外信息服務的互聯網組成。國土資源專網利用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各級政府建立的網路資源,或租用專線建設。

圖1 金土工程總體框架

2.2 數據資源及管理

以國土資源各類數據為核心,依託成熟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和 GIS 平台,按照統一的標准,建立集數據管理、數據共享服務、數據處理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土資源數據中心,提供業務系統運行所需的基礎數據、管理數據支撐。

2.3 應用支撐

國家、省、市分別建立了用於本級橫向應用集成的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在國家、省、市統一部署數據交換系統,實現各級國土資源數據交換和業務聯動。

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在功能上包括應用系統搭建工具和運行環境、界面整合工具、身份認證管理、數據資源配置服務。

2.4 業務應用

圍繞耕地保護、礦產資源管理和地質環境管理業務,建立並集成業務應用系統。同時,建立國土資源信息綜合統計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國土資源信息服務系統。

2.5 應用門戶

利用應用門戶實現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業務網上受理,並發布國土資源基礎信息和政務信息,向社會各界、相關政府部門提供信息服務。

2.6 安全保障

建立基礎設施層、數據訪問層、信息交換層、應用層四個層次的安全體系。建立異地數據備份中心。

2.7 標准化體系

以國家電子政務標准化指南和國土資源信息化標准體系框架為基礎,建立金土工程信息化標准體系框架,包括工程建設相關技術規范、數據交換內容與格式,以及基礎資料庫標准。

3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架構

3.1 總體技術路線

按照金土工程建設的業務目標,工程建設遵循以下技術路線(圖2)。

圖2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路線

(1)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統一管理、維護、更新、展現各類數據,並對應用提供支撐,統一對外提供信息服務。縣級作為市級的應用終端。

(2)工程建設和系統部署圍繞兩條主線,一是數據主線,二是系統主線。應用系統和數據資源管理相對獨立,國家、省、市分別建立相對獨立的數據管理和更新機制,三級數據之間通過數據同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三級應用系統之間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實現業務處理數據的上報和下達。

(3)加強資源整合,在全國各級各類應用系統技術架構差異較大、平台不一的條件下,保證金土工程的整體性和高度集成。採用統一的界面和許可權認證實現橫向應用整合,用戶利用統一的界面來進行「一次性登錄」,通過統一的身份認證之後便可對所有應用系統進行其許可權范圍內的操作和訪問。

(4)以電子政務平台和數據交換系統為金土工程應用支撐體系。橫向應用系統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搭建工具實現快速搭建,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運行支撐環境實現各類應用系統的協調運轉,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界面整合工具和身份認證管理工具,實現系統的統一展現和一次登錄,通過電子政務平台的數據資源管理工具,實現數據資源的統一配置、服務和展示,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實現縱向業務數據交換。

(5)具有流程化業務審批功能的應用系統,在電子政務平台上構建和運行,涉及到數據報送、匯總和建立數據台賬的系統,獨立開發和運行。所有系統都通過統一的界面和許可權管理工具進行集成和整合。

3.2 總體技術框架

金土工程採用面向服務的架構思想,對建立的業務應用系統進行橫向和縱向集成。一方面,在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基礎平台中,通過利用面向服務的思想建立統一的業務模型,利用系統服務、系統組件和業務組件搭建國土資源業務應用系統,各業務應用系統內部和業務應用系統之間在平台組件框架支持下,通過統一介面標准,利用服務交互和消息傳遞等功能組件,實現業務應用系統的橫向集成;另一方面,在國土資源數據交換系統建設中,利用面向服務的標准,通過事務驅動、數據驅動、消息驅動等方式對服務進行集成,在統一的數據傳輸協議、數據內容標准等的支持下,利用服務交互、消息處理、安全性等功能組件提供數據交換服務,實現國家—省—市級間縱向業務應用系統的聯動、信息的傳輸和數據交換,並實現與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與共享。

金土工程在技術選擇上,總體採用 J2 EE 技術架構,以保障系統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穩定性。同時,根據具體需要,部分獨立運行的系統採用.net 技術架構。

各應用系統根據需要可以採用 B/S 結構,也可以採用 C/S 結構,因此前端存在Browser和 Rich Client 兩種形式(圖3)。

圖3 金土工程總體技術框架

(1)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總體上以電子政務平台為支撐,基於 J2EE 技術架構,採用B/S 結構。系統建設利用面向服務的思想建立統一的業務模型,利用系統服務組件和業務組件搭建國土資源業務應用系統。

(2)部分應用系統,如:綜合統計網路直報、計劃管理系統等,基於.NET技術架構,採用 Smart Client 技術,該客戶端還具有便於部署、自動升級的優點。

3.3 應用系統建設方式

流程化的業務管理系統如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系統、建設用地預審管理系統、土地利用規劃與計劃管理系統中的土地利用規劃審批子系統、礦業權項目審批系統、礦產資源規劃管理系統等,利用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進行建設。其他獨立運行的數據管理類的管理系統基於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開發。各類應用系統通過國土資源電子政務平台的統一界面、身份認證和數據資源配置管理工具進行集成,實現本級各類應用系統的統一界面、用戶單點登錄,同時實現對現有信息資源的可視化管理和信息資源的綜合分析應用。

3.4 數據資源管理技術框架

3.4.1 數據整合技術方法

目前,金土工程需要應用的資料庫總體上存在同構同標准、同構不同標准、異構同標准以及異構不同標准等幾種情況,資料庫整合,需要採用信息資源規劃的方法,按照先進的信息資源管理理念,分別從概念、邏輯和物理三個層次上對現有信息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在全面理清現有數據資源基礎上,按照標准、規范開展數據整合與建庫工作。

3.4.2 數據中心技術框架

數據中心將在網路基礎設施的支撐下,在數據標准和相關數據中心管理為維護制度的保障下,建立各類資料庫,完成數據中心數據的存儲、管理和維護;在交換體系和業務系統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數據的更新;同時通過業務系統,為管理提供數據支持;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將服務系統所需要的數據傳遞到服務資料庫,完成數據中心的社會服務功能。數據中心邏輯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數據中心邏輯結構

3.5 網路體系架構

金土工程業務網路分為三級。

國家級(國土資源部)網路:以國家級數據中心為整個網路系統的核心骨幹層,向下為二級骨幹層省級網路(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接入。

省級(省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網路:以省級數據中心為網路系統的骨幹層,向上接入到核心骨幹層網路中,向下為分布層市級網路(市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供接入。

市級(市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網路:以市級數據中心為網路系統的分布層,向上接入到二級骨幹層網路中,向下為接入層縣級網路(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終端接入)提供接入。

3.6 安全體系

各級之間的數據傳輸運行在國土資源業務專網上,按照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及安全保密的有關技術要求,堅持適度安全、技術與管理並重、分級與多層保護和動態發展等原則,保證網路與信息安全和政府監管與服務的有效性,准確定位金土工程的安全系統,建立安全保障體系。

3.6.1 安全制度和措施

加強安全管理,建立規范的安全制度,明確責任,並加強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思想、業務教育,樹立全員的安全意識。採取切實措施,進行機房環境、設備保護、冗災保護,以及工業事故預防。

3.6.2 網路安全

進行內外網物理隔離,建立防火牆、入侵檢測、防病毒控制。建立統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及時掌握網路安全狀況。對於核心數據存儲區域還要通過安全審計等控制手段進行訪問控制。通過網路安全掃描系統和網路實時監控預警系統,對系統安全事件及時做出響應和處理。為保證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對關鍵數據傳輸支持數據加密,加密方式主要支持商密加密。

3.6.3 應用安全

建立WEB信息防篡改系統、非法撥號監控系統、過濾控制系統、反垃圾郵件系統、病毒防禦系統。

3.6.4 CA 認證

採用基於證書的身份認證機制,為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業務應用系統提供安全服務,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

3.6.5 異地數據備份中心

全部資料庫都在異地進行定期網路傳輸備份。業務資料庫在線本地備份,基礎資料庫離線本地備份。

4 關鍵技術

構建金土工程的總體技術架構,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技術。

4.1 應用整合

為了實現金土工程的統一展現和一體化運行,需要對橫向應用系統進行整合,保證金土工程的整體性。應用整合通過界面集成和統一認證管理來實現,統一應用界面需要解決兩方面的技術問題,一方面是如何在不改造地方系統的前提下來實現界面集成;另一方面是集成授權、認證,實現系統單點登錄。

各種應用系統所採用的技術架構不盡相同,有B /S結構和 C/S 結構的系統,不論採用何種技術架構,現系統和原系統的功能菜單都顯示在金土工程統一界面菜單中,然後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菜單,無須再次登錄就可訪問集成後的所有系統。

統一界面需要解決認證管理問題,即在不修改原系統,不知道原系統用戶信息的條件下,通過簡單的開發,把用戶信息傳輸到原系統,實現系統的安全運行。

4.2 數據交換系統

國家、省、市三級之間的業務聯動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實現。數據交換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是通過統一的數據交換區在關系型資料庫的支持下實現數據共享級交換(集中式交換模式);二是利用文件通過消息傳遞方式實現非同步交換(分布式交換模式)。

基於資料庫的上下級數據交換中,在各級建立交換緩沖區,交換系統把要交換的數據放在各自的交換緩沖區,交換緩沖區間可以通過文件傳輸的方式實現數據傳輸從而達到數據鏡像與同步,從而實現各級間的數據交換。

基於XML文件的數據交換中,通過數據交換適配器實現對資料庫中數據的抽取,對接收數據的載入的功能。數據交換工作站對發送和接收到的數據信息進行校驗,發送前將大容量的XML數 據信息拆分成若干數據信息單元,對接收到的數據信息單元進行合並,對傳送的數據進行加密、壓縮。

4.3 數據資源配置管理

數據資源管理需要通過關系型資料庫、文件伺服器、數據倉庫、空間資料庫引擎等的信息資源管理平台,對關系型數據、文件信息、決策支持信息、空間地理數據、多媒體信息進行管理,為信息的記錄、查詢、引用、分析提供支持,實現對數據的維護、數據的備份、數據的冗災、數據的監控等數據管理。數據資源管理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1)數據的可視化展現,可以直觀地瀏覽到數據實際的物理結構與邏輯關系等情況。

(2)數據中心服務有形化,可以清晰地了解數據交換等操作的實際狀態。

(3)支持數據交換,可以滿足國家、省、市三級數據交換。

(4)數據與應用平台的無關,滿足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松耦合模式。

㈧ 金土工程的建設

各區要結合實際,積極向區財政申請項目配套資金,落實專項經費,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

㈨ 重慶金土工程實施構想

顏英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信息中心,重慶,400015)

摘要:為了推進重慶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根據國家對金土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重慶實際,提出了重慶金土工程建設的目標和主要內容,並對重慶金土工程建設的模式做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金土工程;目標;主要內容;建設模式

2004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明確要求組織實施「金土工程」。2005年9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金土工程」一期建設項目(中央投資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准了國家「金土工程」的立項。本文按照國土資源部對金土工程建設的要求和部署,結合《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信息化建設「十一五」規劃(2006~2010)》,提出了重慶市金土工程建設的目標、主要內容,並對建設模式進行了探討。

1 重慶金土工程建設的背景

重慶作為中國最年輕的直轄市,擔負著三峽庫區建設、帶動西部發展,打造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的重任。「十一五」期間,無論經濟建設還是社會發展都將處於「打基礎、成框架」階段,經濟社會處於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做好資源保障,解決好經濟增長與資源供給的矛盾是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主旋律。耕地保護、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整治、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治理都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1.1 建設用地需求與耕地保護矛盾加劇

據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顯示,全市土地總面積822.69萬公頃,其中耕地總量226.27萬公頃,人均耕地1.08畝,遠遠低於1.41畝的全國人均耕地水平。

「十一五」期間,全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對土地資源的保障提出更高要求,資源保障壓力更大,因此,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產業規劃和空間布局,集約節約用地,加強對耕地的保護,妥善處理耕地保護和建設用地需求間的矛盾,保障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1.2 礦產資源利用粗放,礦山生態環境問題較嚴重

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共發現礦產68種。其中,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54種,已開發利用的39種。隨著礦產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十五」期末,全市礦業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產值的25%左右。礦產資源的開發和礦業經濟的發展逐步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存在著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低以及礦山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等問題,這些都對實施礦產資源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自然地理環境復雜,地質災害發生頻繁

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8301 處。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縫等。每年因地質災害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害,都嚴重影響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三峽庫區是本市地質災害的重點防治區域,每年國家和地方都投入大量的人財物進行治理和防治,搞好三峽庫區的地質災害的防治是本市的一項重要任務。建立一個科學的地質災害監測預測及應急指揮系統,是做好此項工作的重要手段。

因此,大力倡導現代化的資源管理方式和手段,實施金土工程成為本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參與宏觀調控、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和礦業經濟的發展以及防治地質災害的必然選擇。

2 重慶金土工程建設的目標

通過對重慶實際情況的分析,在制定重慶金土工程主要目標時,我們明確提出應建立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保障系統,在實現國家目標的前提下,實現本級政府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時結合重慶的具體實際,提出建立區域建設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統和實現城鎮地籍管理信息化的目標。特別針對重慶地質災害頻發,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任務較重的具體情況,在重慶金土工程一期提出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測與應急指揮系統,將地質災害的防治放在了金土工程建設的重要位置。

重慶金土工程的目標:通過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保障、礦產資源管理、地質災害監測預測與應急指揮三大業務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和數據整合,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市國土資源管理的主要業務、貫穿國土資源部和全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政務信息化體系,形成規范、科學、高效的網路化國土資源管理模式。同時,通過「金土工程」的實施,培養一批專門人才,促進國土資源管理水平和社會化服務水平的提高。

3 重慶金土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重慶金土工程將以建設「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保障系統」、「礦產資源管理系統」和「地質災害監測預測及應急指揮系統」為核心,建立起滿足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需要的統計分析和決策支持系統,形成統一的市級國土資源管理門戶,完成重慶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建設。

3.1 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保障系統

針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與耕地保護的矛盾,通過建立和整合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土地供應、城鎮地籍、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基本農田保護、建設項目用地、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用地儲備、城鎮土地分等定級及基準、農用地等級、耕地儲備、土地利用遙感監測、土地執法監察14方面資料庫,建設和運行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規劃、建設用地審批、土地供應、城鎮地籍、基本農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和執法監察9個業務應用系統,建立順暢的信息獲取、傳輸、更新與應用服務的信息渠道,使國土資源部、市委市府等相關部門能及時掌握全面、准確、翔實的土地資源數據;通過對土地資源利用狀況進行動態分析,為調控土地利用結構提供依據;形成覆蓋全市網路化的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保障系統,規范管理行為,實現市政府對全市各級土地管理過程的有效監管,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與耕地保護的矛盾提供技術保障,為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提供決策支持。

3.2 礦產資源管理系統

針對本市目前礦產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綜合利用程度低、礦產資源需求與可供性分析工作薄弱等影響本市礦產資源管理的問題,通過建設和整合礦產資源儲量、礦產資源規劃、礦產資源潛力、礦業權、礦產品、礦產可供性、執法監察7方面的資料庫,建立和運行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礦業權管理、礦產資源規劃計劃管理、執法監察4個業務應用系統,為強化礦產資源管理,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構築有競爭力的優勢礦業,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通過嚴格監督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規劃、計劃的執行情況,監管和調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促進礦產資源的保護、節約與合理利用。

3.3 地質災害監測及應急指揮系統

針對本市地質災害隱患多、災害頻發、損失嚴重、開發活動引發地質災害日益增多的現狀,建設全市地質災害空間資料庫、地質災害事件資料庫、基礎地質資料庫、氣象資料庫4方面資料庫以及地質災害監測、地質災害事件管理、地質災害遠程會商、地質災害應急指揮4個業務應用系統,為重大工程選址、土地利用規劃等提供決策依據;對重大地質災害區部署網路化監測體系,對地質災害的發生實施監測;為地質災害信息的實時傳送、綜合分析、遠程會商和救災指揮提供網路化的技術平台。

3.4 國土資源綜合統計與決策支持系統

綜合利用金土工程所建立的大量的基礎資料庫,通過建立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系統和區域建設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統等相關決策支持系統,實現對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的數據支持。

3.5 建立國土資源門戶系統,開展綜合應用服務

建立統一的門戶系統,利用中間件技術,把各種獨立的系統以及異構數據連接起來,達到各種系統之間的無縫連接和交換數據的目的。同時,可以為不同的系統用戶提供統一、個性化的界面;能夠動態的發布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實現信息的收集、分析、增值和共享等。

3.6 完成重慶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建設

數據中心將在網路基礎設施的支撐下,在數據標准和相關數據中心管理為維護制度的保障下,建立各類資料庫,完成數據中心數據的存儲、管理和維護;在交換體系和業務系統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數據的更新;同時通過業務系統,為管理提供數據支持;通過數據交換系統,將服務系統所需要的數據傳遞到服務資料庫,完成數據中心的社會服務功能。

4 重慶金土工程建設模式

為保證重慶「金土工程」目標的實現,我們在國家「金土工程」總體方案指導下,結合重慶的實際,提出了重慶金土工程建設模式:

(1)在數據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原來已有的資料庫,進行數據的標准化和一致性整合,形成標准、統一的基礎資料庫。同時,採用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市、縣兩級數據中心,形成兩級備份、相對獨立的數據管理機制,市級集中所有結果數據,實現全市數據統一的對外服務。

(2)在數據交換方面,對涉及國家監管的系統運行和數據交換,通過統一的應用介面和數據交換機制來完成業務聯動和數據傳輸,形成業務流、數據流上下貫通的業務運行模式。

(3)在應用系統建設方面,對新建系統按照統一標准、統籌規劃,統一實施原則,形成市、縣兩級統一的業務應用系統。對已有的業務系統不作改變,無論新建系統還是原有系統仍完成各自系統設計的功能。

(4)在網路建設上,依託全市電子政務骨幹網實現網路的互聯互通。在該網未建成前,通過租用電信運營商的寬頻網實現上下級的網路互聯。在市電子政務骨幹網建成後,該網作為「金土工程」備份網路。

(5)在標准研製上,優先採用國家或行業已有標准,在標准缺位情況下,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加快急需標準的研製和應用。

(6)在技術選擇上,優先採用成熟技術,強調技術的實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進性,從標准和技術上保障系統的可擴充性、易維護性、開放性和統一性。

(7)在項目的實施方面,按照「國家目標優先、兼顧地方目標;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在金土工程的建設中應首先考慮國家目標的實現,同時結合本市實際,分步實施,注重實效,邊建設邊應用,有條件的地方先上,急需的項目先行,並通過試點、示範,以點帶面,逐步推廣應用。

5 結語

重慶「金土工程」不僅是重慶市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金土工程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重慶市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基礎。重慶金土工程建設將站在資源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高度,以耕地保護與建設用地保障系統、礦產資源管理系統和地質災害監測預測及應急指揮系統為核心,實現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國土資源管理的數字化、網路化、社會化,為提高我市國土資源管理能力,為社會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國土資源部,北京國信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國家金土工程一期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2005,8

重慶國土資源房屋管理局,重慶市電信規劃設計院.重慶金土工程一期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2006,5

國土資源部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全國金土工程建設總體方案[R].2005,12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信息中心.重慶市國土房管電子政務調研報告[R].2005,6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公報[R].2005,8

與金土工程建設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