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鐵單位有多少局都分布在哪,子公司在哪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鐵)下屬二十五個工程局。名稱及總部所在地如下:
中鐵一局(陝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鐵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鐵四局(安徽省合肥市)、中鐵五局(貴州省貴陽市)、中鐵六局(北京市)、中鐵七局(河南省鄭州市)、中鐵八局(四川省成都市)、
中鐵九局(遼寧沈陽市)、中鐵十局(山東省濟南市)、中鐵十一局(湖北省武漢市)、中鐵十二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鐵十三局(天津市)、中鐵十四局(山東省濟南市)、中鐵十五局(北京市)、中鐵十六局(北京市)、中鐵十七局(山西省太原市)、
中鐵十八局(天津市)、中鐵十九局(北京市)、中鐵二十局(陝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十一局(甘肅省蘭州市)、中鐵二十二局(北京市)、中鐵二十三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鐵二十四局(上海市)、中鐵二十五局(廣州市)。
中鐵各局的資產利潤情況,詳見下表(2017年數據):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0年3月,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
(1)安徽三重一創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二十五個局的發展歷程。
1、中鐵一局
中鐵一局的前身是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1950年5月1日,為適應西北鐵路建設的迫切需要,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在甘肅天水成立,擔負著搶修寶天線,修建天蘭線以及蘭新線的艱巨任務。
1952年改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一工程局,局址遷至甘肅省蘭州市;1958年改為鐵道部烏魯木齊鐵路局,局址遷至新疆烏魯木齊市;1963年改為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1966年改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局;1970年並入交通部,為交通部第一工程局;
1974年恢復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局,局址遷至陝西省西安市;1984年,為進一步搞活鐵路施工企業,使鐵路企業逐步轉變為相對獨立的經 濟實體,鐵道部決定將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公司;
1985年,根據鐵道部的決定,恢復鐵道部第一工程局的名稱;2000年,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2、中鐵二局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西南鐵路工程局,成立於1950年,局址設在重慶,主要負責西南鐵路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工作,是新中國誕生後最早建立的國有大型鐵路施工企業之一,並且修建了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1958年3月1日,局機關遷駐貴陽市,同年5月7日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1978年12月,根據鐵路建設發展規劃和調整施工力量布局的需要,鐵道部決定,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分成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局。分建後的鐵二局機關設在成都市,1984年10月1日,鐵二局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公司,1985年按鐵道部要求恢復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1994年,建設部、鐵道部相繼 確定鐵道部第二工程局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正式開始企業改制工作。1998年6也1日,成功改制為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1999年9月24日,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鐵道部寶雞橋梁廠、成都鐵路局、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四家單位發起設立了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8日,中鐵二局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鐵路系統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公司。
3、中鐵三局
中鐵三局集團成立至今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機構名稱幾經調整變更:1952年4月1日,為了適應新建東北林區鐵路建設的需要,鐵道部決定組建鐵道部庫圖段鐵路工程處,這是中鐵三局集團的前身。地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鎮。
1953年1月,庫圖段鐵路工程處擴建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十工程局。1954年1月,第十工程局改為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1955年1月,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改稱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七工程局。
1955年8月,第七工程局縮編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東北森林鐵路工程處。1956年1月,處址由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鎮遷入河北省承德市。1958年4月,東北森林鐵路工程處改稱為鐵道部東北鐵路工程處。處址設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958年鐵路實行工程和運輸管理合一的管理體制,同年12月鐵道部決定將東北鐵路工程處改稱為鐵道部海拉爾鐵路工程局。局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
1961年1月,海拉爾鐵路工程局改設為鐵道部東北鐵路工程局。1963年局址由海拉爾遷入哈爾濱市。1968年6月1日,鐵道部決定按數字序號設置工程局,即將東北鐵路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局。1972年4月,局址由哈爾濱市遷入山西省太原市至今。
1970年7月,鐵道部與交通部、郵電部所屬郵政部分合並,成立新的交通部,鐵路由交通部領導。鐵道部第三鐵路工程局改稱為交通部第三鐵路工程局。1975年1月,國家恢復成立了鐵道部,5月1日交通部第三鐵路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局。
1984年11月,為進一步搞活鐵路施工企業,使鐵路企業逐步轉變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鐵道部決定將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根據鐵道部的決定,恢復鐵道部第三工程局的名稱。2000年11月28日,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至今。
4、中鐵四局
說起中鐵四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的1950年。
當年11月,為保障戰時軍需運輸,中央軍委、鐵道部以東北鐵路特派員辦事處工程總隊為主體、從全國各鐵路局抽調部分骨幹力量,正式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跨過鴨綠江,承擔京義(平壤-新義州)、定清(定州-清水)鐵路線的搶修任務。
1953年11月,鐵道工程總隊順利完成任務凱旋迴國。此後,經過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咸陽)和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兩部分11次較大規模分立、組合的機構演變,至1965年1月,以福州鐵路局工程指揮部調入華北鐵路工程局為標志,基本形成了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的主體。
1966年8月,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為貫徹執行西南三線鐵路建設的國防戰略,經過20天的千里搬遷,局機關從繁華的北京市遷址雲南省富源縣。
1970年6月,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與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合並,組建新建制的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湖北省武漢市。
1974年1月,交通部第四鐵路工程局電氣化工程處調出與交通部電務工程總隊、交通部第三鐵路設計院電氣化設計處合並,組建交通部鐵路電氣化工程局,機關設址北京市。
1977年1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按原局、院建制重新組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和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同年3月7日,新建的局、院就地分開辦公;經過3個月的搬遷,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安徽省合肥市新址正式辦公,此後便在合肥落地生根發家。
1984年10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撥改貸、利改稅」的改革中,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1985年9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又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
2000年6月28日,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與鐵道部正式脫鉤的基礎上,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作為兩個投資主體,設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9.6億元。
這之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多次為中鐵四局增資,截止目前中鐵四局的注冊資本已躍升為45.6億元人民幣。
5、中鐵五局
與中鐵二局相同,中鐵五局的前身也是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西南鐵路工程局。
1979年1月1日,據鐵道部黨組1978年12月1日通知,鐵道部第二鐵路工程局分建為第二、第五兩個工程局。分建後的鐵五局機關駐貴陽。
1984年10月1日,根據鐵道部通知,鐵道部第五工程局改為鐵道部第五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恢復鐵道部第五工程局名稱。1999年12月29日,根據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批復,原鐵道部第五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2000年元月12日,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同年6月前,所屬11個工程處由局出資和本單位職工持股會出資,相繼改制為子公司。各子公司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並建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2001年,中鐵五局與鐵道部正式脫鉤,全面走向市場。
6、中鐵六局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月6日,由原屬北京鐵路局的北京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屬呼和浩特鐵路局的呼和浩特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原屬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豐台橋梁工廠四家企業重組而來。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7、中鐵七局
2003年12月,為了實現鐵路行業的主輔分離,重組鐵路施工資源,原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洛陽鐵路工程有限公司、襄樊鐵路工程有限公司、安康鐵路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6家企業經過資產重組後,設立了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中鐵七局並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8、中鐵八局
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由原成都鐵路工程集團、昆明鐵路建設集團、成都橋梁廠重組而成,於2003年12月31日注冊成立。2007年中鐵八局並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雖然重組後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年,但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初成立的鐵道兵第六師。1952年5月20日,鐵道工程第六師的前身鐵道工程第六師在貴州成立,由第49師第146團、第50師第150團、第51師第152團合編,從遵義、獨山、鎮遠三個軍分區抽調人員組成師部。
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同年9月,由鐵道工程第六師改稱為鐵道兵第六師,並於1954年4月8月回國,參加寶成鐵路、鷹廈鐵路建設。1978年,改建為成都鐵路工程局,也即中鐵八局核心部分的成都鐵路工程集團前身。
9、中鐵九局
中鐵九局是由原沈陽鐵路局所屬的沈陽鐵路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鐵路局錦州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沈陽鐵路局吉林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家施工企業重組而成,於2003年在沈陽正式掛牌成立。
10、中鐵十局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是通過變更「濟南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名稱的方式重組設立的,其前身為濟南鐵路局工程處,成立於1953年1月1日,由濟南鐵路局原工務施工管理處和濟南鐵路局各分局工程隊整合而成。
2003年12月26日,根據國資委、鐵道部有關要求,在原濟南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基礎上成立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11、中鐵十一局
中鐵十一局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一師,創建於1948年7月,1984年1月奉命集體轉業,改編為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9年12月與鐵道部脫鉤,隨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整體先後歸中央企業工委、國資委領導,更名為中鐵第十一工程局。
2001年8月改制為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12、中鐵十二局
中鐵十二局前身為鐵道兵第二師,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組建於1940年的冀魯邊區回民支隊,部隊時期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1984年集體轉工改編為鐵道部第十二工程局,1998年改制更名為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2000年劃歸中央企業工委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隨同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13、中鐵十三局
中鐵十三局,前身為1948年8月成立的東北鐵道縱隊,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國。1950年8月,鐵道兵團進行縮編,正式成立鐵道兵團第三師,轄第3、第13橋梁團和第23線路團。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三師,轄第7、第8、第9團。
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1團—第15團。1984年1月改名鐵道部第十三工程局,2000年歸屬中央企業工委序列,更名中鐵13局;2001年改製成立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14、中鐵十四局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鐵道兵四師,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屬橋梁團為基礎組建。1951年6月下旬,根據中央軍委指示,鐵道兵團以直屬橋梁團為基礎組建第四師,下轄第4、第14橋梁團和第24線路團。
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四師,轄第10、第11、第12團。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6團—第20團。1984年1月奉命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6 年 10 月經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為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1999 年 12 月與鐵道部脫鉤並更名為中鐵第十四工程局。
2001年9月企業改制後,更名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此後一直沿用此名稱至今。
15、中鐵十五局
中國鐵建十五局集團公司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五、六師合編後的第五師。於1984年1月奉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稱為鐵道部第十五工程局。
2001年4月,按照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正式改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正式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16、中鐵十六局
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和第十三師,成立於1952年。1981年合並為鐵道兵第十一師,是當年鐵道兵的「首都師」,1984年集體改工並入鐵道部,改稱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
2000年歸屬中央企業工委管理,更名為「中鐵第十六工程局」。2002年改制為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2003年國資委成立後,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3月,作為中國鐵建旗下的大集團公司之一,隨同整體成功上市。
17、中鐵十七局
中鐵十七局集團前身為組建於 1952 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七師,1984年初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5年11月25日,更名為鐵道部第十七工程局。
2000年與鐵道部脫鉤,劃歸中央企業工委序列;2001年,成立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18、中鐵十八局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原中鐵第十八工程局整體改制組建,其前身是鐵道兵第八師,始建於1958年10月,1981年3月鐵道兵十四師合編到鐵八師,1984年1月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改稱為鐵道部第十八工程局。
1999年9月歸屬中央企業工委,改稱中鐵第十八工程局,2003年3月,歸屬國資委管理,改稱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3月隨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19、中鐵十九局
中鐵十九局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九師,組建於1949年。1984年1月改編並入鐵道部,稱鐵道部第十九工程局。1999年12月與鐵道部脫鉤,劃歸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改稱中鐵第十九工程局。
2001年12月26日,正式改制為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20、中鐵二十局
中鐵二十局前身是鐵道兵第十師,創建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期。1984年1月執行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命令改工並入鐵道部,稱鐵道部第二十工程局。1999年8月更名為中鐵第二十工程局。2002年3月企業改製成立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此後該名稱一致沿用至今。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1、中鐵二十一局
2004年3月,根據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的要求,將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烏魯木齊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重組整合成一個新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這個企業就是中鐵二十一局。
由於集團公司選址在甘肅蘭州,因此工商營業執照系由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變更而來。2007年中鐵十一局整體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2、中鐵二十二局
中鐵二十二局的前身是中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7月8日。
2004年,按照國資委和鐵道部的相關要求,將中鐵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公司和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整合重組成一個新的大型公司,即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之後,中鐵二十二局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23、中鐵二十三局
中鐵二十三局成立於2004年3月,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以齊齊哈爾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凈資產,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中鐵十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凈資產,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中鐵十五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凈資產對原中鐵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整合組成。
2007年中鐵二十三局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獨資企業。
24、中鐵二十四局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16日,由原上海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南昌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家集團整合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資子公司。
25、中鐵二十五局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由原廣州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柳州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一級施工總承包企業重組而成。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資子公司。
⑵ 安徽煤田三隊立足地勘主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專題調研報告
2007年7月,國土資源部地勘司組織經研院等單位的有關同志組成專題調研組,對安徽省地勘行業改革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並深入安徽煤田第三勘探隊進行了重點調研。現就有關情況形成簡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安徽省煤田地質局成立於1952年,1998年屬地化歸屬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全局現有職工5932人,下設8個正縣級事業單位。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組建於1965年,位於安徽省宿州市,1998年隨省煤田地質局實行屬地化管理。全隊現有在職職工935人,專業技術人員214人;離退休職工609人。
40多年來,該隊共完成煤炭資源勘探工作量約300萬米,提交各類地質報告和資料200餘件;探明各類煤炭儲量及預測儲量200億噸,經該隊勘探提交的地質報告已建礦井30多對,在建礦井10餘對。
該隊內設機構為「一部、一室、三個中心」,即:地質技術部、報告編制室、物探測試中心、礦井測井站、化驗測試中心、地質測繪中心。形成了地質報告、設計、測井、測量、化驗等一條龍服務、一體化成套技術。擁有先進的地質技術報告編程系統、測量全球定位儀、微機數字測井車等現代化技術設備170台(套)。地質技術由過去單一的對內服務發展到走向市場、面向全國承攬項目,成為全國同行業地質技術服務最完善、最齊全、最具競爭實力的勘查隊伍之一。
10多年前,安徽煤田三隊隨著全國煤田地質系統的戰略性調整,地質勘探任務不斷壓縮,不景氣時全隊一年僅有兩三千米的國家勘探任務,事業費投入缺口越來越大,流動資金虧欠(最低時賬上僅有十多萬元),僅有的10台老千米鑽機多半老化、報廢,職工住房難、看病報銷難,待崗人員多、時間長,地勘經濟十分蕭條。面對重重困難,煤田三隊自加壓力、開拓創新,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步探索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特別是近年來實現了持續、跨越式大發展。
近年來,該隊地勘經濟實現了較快發展,總收入由2000年的4092萬元,到2003年突破1.5億元,2004年突破3億元,2006年達到3.6億元。總收入中,地質勘查佔30%,礦井建設服務佔35%,礦井災害治理佔10%,技術服務佔10%,其他佔15%。全隊資產總額由2000年的6400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3.37億元。
全隊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由2000年的8869元,增長到2006年的40427元。
該隊先後被授予「全國地質勘查功勛單位」、「全國煤田地質系統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體育活動先進社區」、「全國經典地質隊」、「安徽省十五重大找礦發現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十一五」提出了創建「小康地質隊」、「現代化勘探隊」、「和諧地質隊」的發展目標。
二、改革發展模式
安徽煤田三隊改革發展的基本做法是:立足地勘主業,拓展延伸產業,做活多經業。通過一系列大膽的改革措施,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全新經濟運行機制,從打破專業找煤定式開始,改變思想觀念,創新管理模式,改變用人機制,改革分配製度,進行結構調整,資源整合、優化配置,不斷壯大延伸業,拓展新型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戰略。
在管理體制上,安徽煤田三隊實行「一套人馬、三塊牌子」:一是法人事業單位的安徽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二是安徽兩淮基礎工程公司第三工程處企業法人的市場運作模式。三是安徽華地集團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模式。
在內部管理機制上,根據發展需要,全隊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分別負責、分別核算、確保上繳的「一統三分」管理模式。經營情況實行按季度審計、半年審計、專項審計和年度審計。幹部實行年度考核、動態管理聘任制。財務管理發揮三個結算中心的核心管理作用,隊財務人員實行計分考核制。項目管理以「八個統一為重點」,實行項目承包報賬制、可控成本承包制、鑽機米含量承包制。生產資料、設備資產實行隊統籌調配製。員工實行勞動合同聘用制。年度經營目標層層簽訂合同,獎罰兌現,做到責、權、利明確。
在產業結構和隊伍結構調整中,三隊先後推出了28項改革舉措,進行了「六次重要戰略轉移」,「五次結構調整」,全隊現已形成地質勘探、礦井凍結造孔、基礎工程、水源勘探、建築安裝、地質報告、礦井服務、多種經營及後勤服務等9個產業的基本格局。施工范圍涉及安徽、江蘇、河南、山東、天津、內蒙古、山西等全國15個省(區)。安徽煤田三隊通過資源整合、優化配置,不斷增強主業實力,壯大延伸業,加快推進多元化發展新格局。由過去單一的地質勘探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多種技術和施工手段的綜合性地質勘查單位,同時又是一個跨行業、跨地區、多種經濟成分共存的企業集團,有 9個產業,17個公司,28個經營領域,2個合資公司,2個股份制公司。主要施工領域是煤田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礦井凍結造孔、油田勘探、大口徑瓦斯抽放、注漿、注氮,地鐵、路橋基礎工程、數字測井、岩土工程、大地測繪、化驗、機械加工、傢具裝潢、餐飲服務、計算機開發,市政路網、工民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等。目前該隊已形成國有、集體、法人、合資、股份、承包租賃等多種經營方式、多種經濟形式共存的經營運作模式。
創新體制,重新整合組織結構。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打破傳統的機構設置,撤銷二級機構。把以前計劃經濟體制下一、二、三工區進行撤、並、轉,對人員設備和技術力量進行重新整合,成立幾大公司,對凡有創收能力的單位和部門下達年度創收指標,獎優罰劣,廣開創收渠道。實行隊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分別核算、分灶吃飯,確保上繳的「一統三分」管理模式。副隊級領導分兼各公司經理,隊長與各公司經理簽訂年度經營承包合同,公司經理與下屬廠點簽訂承包合同,目標層層分解,一級向一級負責。三隊還成功地與台商合資成立了春塔基礎營造責任有限公司和華春基礎營造責任有限公司兩個合資企業。由於起點高、定位準,使之在上海、深圳、珠海、南京、天津等大城市得以迅速發展。為了樹立市場品牌,使經濟增長向規模化、集約化快速發展,增強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抗風御險的能力,又組建了「安徽華地集團」。
推進產權多元化,進行股份制改造。形成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經營新模式,成立了2個股份制公司,進一步盤活了資本,激發了活力。抓大放小,放開搞活,走管理效益型之路。一方面從過去的多層分包轉向直接承攬重點項目、重點工程,一方面「借船出海」、借力發展,引進30多台外協鑽機,擴大經營規模。安徽煤田地質還積極探索包括「勞動者有其股」在內的股份合作制,實現管理層、勞動者、投資者共同持股,以充分調動積極性。
主動融入地方經濟,全方位參與地方經濟建設。三隊目前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廣泛開展了承攬市政路網,工民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等業務,形成了廣泛多元的地勘經濟新的增長點。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以三隊為典型的安徽煤田地質局自2002年以來,連續5年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改革發展顯現成效。
表1 安徽煤田地質局2001~2006年經濟情況一覽表
從煤田三隊的發展成效來看,主要體現在:
(1)地勘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煤田三隊過去一年提交2~3個勘探報告,現在每年提交30~40個報告。而且報告質量很高,評審通過率達100%。平均開動鑽機53台。年鑽探工作量平均完成20萬米。在地質勘探施工中創造了單機鑽效最高突破1000米/月,平均鑽效580米/月,礦井凍結造孔創造了單井盤日進尺1460米,單機日進尺364米,單機台月效率3460米等多項全國最高紀錄。近5年提交各類礦山勘探報告153件。特別是安徽蒙城邵於庄、趙集已探明煤炭儲量79111萬噸。
(2)技術競爭能力不斷提升。依託技術創新,大力實施科技興隊戰略,緊緊依靠科技創新與進步,加快現代化勘探隊建設步伐。全隊現有地質、工程、測量、測井、化驗等各類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14名,佔全隊職工人數的25%。中高級技術工人500名。先後提交各類地質報告200多件,獲得煤炭儲量200億噸,完成Ⅰ、Ⅱ、Ⅲ類科研項目50多個,經三隊勘探提交的地質報告已建礦井30多對,在建礦井10多對。近年先後施工完成全國凍結法成井50%以上工程量,有單井工程量屬全國之最的淮南丁集礦凍結造孔工程,有屬亞洲最深、地層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山東郭屯井檢工程,有淮南超800米深的大口徑瓦斯抽放工程,有屬亞洲之最的南京新街口地鐵站連續牆工程,有「西氣東輸」黃河頂管工程,有上海磁懸浮列車試驗線基礎工程等一大批有影響的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優良合格率100%,贏得了業主的高度評價。僅近5年就完成地質報告設計153件,提交各類地質報告29件,獲得資源儲量347624萬噸,提交各類礦山服務型報告153件。特別是在安徽蒙城邵於庄、趙集已探明煤炭儲量79111.88萬噸,為國家儲備資源開發提供了重要依據。兩個探礦權普查成果獲省國土資源廳「十五」期間重大找礦發現獎。完成局以上Ⅱ、Ⅲ類科研項目15項,局優秀以上五小創新成果12項;市級「百項創百優」成果多項。在各類報紙、雜志上公開發表技術及管理方面的論文30多篇。
(3)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三隊總收入每年以跨越式的速度穩步攀升,1993年全隊實現經營總收入僅為1783.10萬元,「九五」末的2000年全年總收入為4092萬元。到2003年突破1.5億,2004年突破3億元,2006年3.6億元,始終保持在全局的領跑地位。近5年開動各類鑽機達360台(套),完成施工項目249個,施工鑽探工程量達290萬米,平均每年開動鑽機60台(套),平均每年施工項目40多個。固定資產做到保值、增值,目前資產總值達3.38億元,是10年前的30倍。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後勁十分強勁。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4)加快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通過努力,三隊形成了大批較穩固的戰略合作夥伴,加強了與各大型能源企業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交流,密切戰略合作關系,建立了一個良好和諧的內外發展氛圍,市場資源不斷增多。用誠信、業績和實力說話,不斷擴大深入合作交流層次。從兩淮煤田勘探到陝北石油開發,從北上中俄邊境的雙鴨山東榮煤礦凍結孔施工,到澳門珠海口岸廣場工程;從樁基工程搶灘上海、天津市場到地下連續牆工程叩門廣州、深圳……在融入地方經濟方面,充分利用地勘單位在社會上的影響力、綜合實力,不斷擴大與地方政府的交流與合作。目前三隊正在進行4億~5億元的市政路網建設項目和570畝的舊城改造地產開發項目。
(5)職工收入大幅增長。三隊全隊在職職工人均年收入由1993年的3733元,增長到2000年的8869元,2006年的40427元。為改善職工居住條件、生活環境,2005年以來,新建職工住宅樓13棟,5萬多平方米,解決和改善了432戶職工住宅條件,全隊職工的住房面積由原來的人均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25平方米。
四、反映的主要問題
調研中反映的主要問題有:
(1)安徽煤田三隊是一個歷史長、人員多的老勘探隊,遺留問題多、包袱沉重,面臨困難和問題較多。
(2)隊伍一直從事地質勘探工作,沒有形成自己的主導產品,擁有的唯一成果就是地質報告。現有的專業技術人才、管理經驗、設備等主要是地質勘探方面的。目前該隊只有2個探礦權,其中1個是合作探礦權。礦產勘查開發產業還難以形成,
(3)地勘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三隊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兩淮煤田經過數十年勘探,資源勘探工作基本結束,而兩大礦務局都有自己的勘探隊伍,補充勘探的市場很小,煤田地質勘探難以形成地質隊的主導產業。其他產業由於受專業、人才的限制,缺乏市場競爭能力。在地質災害評估、環境評估等方面,由於資質、地方保護、行業保護等多方面限制,也難以形成產業。
(4)三隊在地勘延伸業及相關產業進行了拓展努力,在凍結造孔、大口徑鑽孔施工及煤層氣勘探成孔方面有技術優勢。但因資質及地方保護、行業保護等方面的限制,難以把自身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5)地勘工作外部環境有待改善。一是勘探市場有待規范,一些個體經營者參與勘探市場,形成惡性競爭,威脅到正規勘探隊伍的生存和發展。二是勘探施工外部環境差,一個地質鑽孔青苗補償動則幾萬,多則十幾萬元,勘探成本大大提高,有的勘探工程形成零利潤或負利潤。
五、結論與建議
通過在安徽煤田三隊及其他地勘單位調研,形成以下幾點結論和建議。
(一)當前地勘經濟快速發展受惠於各種有利的機遇條件
可以說地勘單位能夠取得今天的經濟較快發展,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時」就是市場機遇,整個經濟增長的良好大環境的拉動,2002年以來礦業市場的繁榮復甦,資源瓶頸引發的國家對資源戰略的重視,給地勘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地利」指區域資源等自然條件,無論是勘查開發一體化還是別的產業,都需要有相應的自然資源條件。「人和」指的是政策環境、政府支持、人文環境等,屬地化後地勘單位加快融入地方經濟,這是地勘經濟近幾年能夠實現較快發展的根本原因。
(二)地勘單位要突出自身的技術優勢
安徽煤田三隊自我總結這幾年的快速發展的實踐,認為地勘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勘探技術優勢。通過技術創新應用,創造了地質勘探單機鑽效突破1200米/月,平均鑽效580米/月,礦井凍結造孔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單機最高鑽效由2300米提高到4370米,創造了多項全國紀錄。因此,近幾年能夠在眾多競爭隊伍中脫穎而出,做大做強,做出聲譽。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核心糾偏技術,如果沒有鑽效工藝的支撐,就不可能有一批穩固的戰略合作夥伴單位,不可能完成一大批有影響的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不可能創造一大批全國優質工程。從2002年開始,市場有機遇,煤田三隊及時抓住了機遇,加快了發展。這主要也得益於煤田三隊一直重視抓技術隊伍建設,保證了隊伍不散、技術不散,否則也難以抓住市場機遇。勘查資質等技術資質是地勘單位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資質升級是實現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綠色通行證。2006年安徽煤田地質局兩淮建設公司獲得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極大地提高了安徽煤田地質參與工程招投標的競爭力。調研中地勘單位也希望能夠對於國有地勘單位在資質申報、審批方面給予優惠支持政策。
(三)通過加強與礦山企業合作形成穩定的產業
近幾年,煤田三隊積極探索如何與煤田礦業集團形成戰略合作關系,開展建井服務等技術支持,形成穩定的產業鏈。與礦山企業建立互利合作關系,加快危機礦山、現有油氣田和資源枯竭城市接替資源勘查,大力推進深部勘探和外圍找礦工作。開展共伴生礦產和尾礦的綜合評價、勘查和利用。做好礦山關閉和復墾階段的地質工作。安徽省煤田地質局分別與省內淮南、淮北、皖北、新集四大煤炭企業集團簽署了有關接續礦區開發建設合作協議,形成了穩定的商業性地質工作,也為地勘單位實現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途徑。
(四)通過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積極融入地方求發展
安徽煤田地質局利用自身優勢,充分利用國家政策,集融資、投資、項目建設與政府特許、政府采購等行為於一體,切實做好BT項目建設開發,在幫助地方政府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足的問題的同時,較好地體現了資本、技術、管理、市場以及政策等資源的有效組合,收到良好的回報。2006年以來共簽訂BT類開發項目9個,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0億元。地勘單位結構調整,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把內部調整與外部合作結合起來,把地勘單位改革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地勘單位改革發展與區域發展的關系。
(五)依法運作礦業權實現跨越式發展
礦權運作是實現地勘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基礎。安徽煤田地質局通過資料二次開發,對具有找礦潛力的區塊積極進行礦業權登記,並投入進行風險勘查。「十五」期間,安徽煤田地質局實現五個區塊的探礦權轉讓,合同轉讓價款累計達16.8億元,實際回收資金達10億元。部分價款以參股等形式與礦山企業進行合作。礦權運作為安徽煤田地質局的發展積累了資金基礎,也為安徽煤田地質局的整體搬遷提供了經濟基礎。
(六)行業主管部門要與地勘單位共同建立和維護規范的地勘市場
這幾年形勢的發展變化,使傳統地勘單位的含義發生了深刻變化。各地勘單位的發展不平衡,有的發展較快,有的還面臨不少困難。需要根據各省地勘單位發展變化的實際,實行分類指導,以促進地勘單位更好更快地發展。迫切需要通過設置合理的市場門檻,取締不具備勘探資質的隊伍。制定指導價格,規范地勘招投標市場,保護具備勘查資質單位的合法權益。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探索對地勘單位領導班子進行考核兌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地勘單位反映,各省統籌改革的力度不一樣,迫切需要出台一個行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還有的地勘單位建議,國土資源部門作為地勘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與其他各職能部門的聯系協調,為地勘單位多方面建立業務合作關系搭建平台,必要時可將地勘單位的意見和建議以主管部門的名義上報政府。
(2007年7月)
⑶ 三重一創是什麼意思
三重門
:
sān
zhònɡ
mén
三重門的涵義出自《禮記.中庸》,舊時官衙有門三重,故稱。也表示三件最重要的事的意思。
從韓寒的書可以看出,此處的三重門指的是:
1。家庭這重門;
2。學校這重門;
3。社會這重門。
⑷ 安徽省有哪些985或211大學
安徽的211大學和985大學共有3所,分別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
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簡稱中國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之一。
2、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合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點建設高校。
3、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坐落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1、安徽大學的師資力量
2018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87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900餘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4名。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名,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2名,入選「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3名,入選安徽省「百人計劃」5名,入選安徽省「外專百人計劃」5名,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39名,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2名,入選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14名。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2、合肥工業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429人,副高級職稱945人,中級及以下為84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1414人,碩士學位704人,本科及以下102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95.41%,外聘教師64人。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共有教學與科研人員1812人,其中教授547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668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0人(包含雙聘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國家「千人計劃」42人,「青年千人計劃」11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4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14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7人。
⑸ 國家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企業名單及相應企業的股票代碼
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企業名單(共計103家) 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網路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集團)鋼鐵研究總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三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仁創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鋼管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北車集團唐山機車車輛廠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風華信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西高新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奧克化學集團有限公司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哈葯集團三精製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華港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葯明康德新葯開發有限公司南京聯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法爾勝集團公司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南靖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昌九農科化工有限公司江西省德興市百勤異VC鈉有限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煙台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許繼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襄樊星火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平安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威創日新電子有限公司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桂林利凱特環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賽諾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全星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川儀總廠有限公司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重慶華立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成都地奧制葯集團有限公司貴陽航天林泉科技有限公司貴州匯通華城樓宇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西藏林芝奇正藏葯廠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川集團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新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新疆屯河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中發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大連三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寧波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博威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有些代碼是沒有的,如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⑹ 游泳景區為創5a,公廁改造項目施工招標資質可以定裝飾裝修專業承包資質嗎
當然可以。。公開或邀請招標,前提就是要求資質
⑺ 安徽滁州迎來全國重點大學分校,佔地多少何時招生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各大城市都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之中,城市的綜合實力都有著顯著的提升,之所以城市可以發展得這么出色,一方面與各大城市對於交通建設重視有關,另外與不斷提升的教育水平也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新中國成立以來,對於教育的建設發展都非常的重視,在國內有這樣的一句話叫做科教興國,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科教能力對於城市影響力是越來越大了。
等到日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金牛湖校區建成之後,將會進一步提高滁州的科教能力,對於其經濟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將進一步擴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辦學規模,可以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大家對於這所高校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⑻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的文化理念
重信興利 服務社會
信譽是企業的「品質」,企業要依法經營,走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要有社會責任,以回報社會服務民眾為宗旨,實現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 遵章守紀 勤敬仁和 誠信創造 正當取利
現代文明社會,員工要遵章守紀、克已奉公、增進修養、敬崗愛業、互相尊重、團結協作、誠實守信、善於學習、勇於創新、公私分明、勤勞致富,不做違背法律道德的事。 雷厲風行 真抓實干
現代文明社會,員工要遵章守紀、克已奉公、增進修養、敬崗愛業、互相尊重、團結協作、誠實守信、善於學習、勇於創新、公私分明、勤勞致富,不做違背法律道德的事。 團結協作精神 敬業進取精神 競爭拼搏精神 學習創新精神
企員工是企業的一員,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形成合力,實現1+1>2;敬業進取是工作的基礎,只有熱愛本職,不斷追求鑽研,才能創出業績;競爭是實現發展的動力,只有善於競爭,敢於拼搏,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學習創新是科學發展觀的源泉。只有勤於學習,豐富知識,才能創新工作,大有作為。 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更是教練員
在企業的崗位上,當好三員就是人才。運動員就是要身體力行、真抓實干、積極參與;裁判員就是要會干,掌握標准和原理,成為內行;教練員就是要做業務的帶頭人,善於傳幫代。人才是干出來的,不僅要會干、而且要干好。 質量是明天的市場 信譽是無形的市場 客戶是永恆的市場
市場是由存在產品需求的客戶組成,客戶就是上帝。客戶之所以選擇你,主要是對你生產經營能力的信任和對你提供產品質量的認可。質量是可見的,信譽是無形的,市場競爭力正由價格、質量取向信譽、品牌等所形成。只有人人關愛質量、維護信譽、爭創品牌、服務客戶,市場的大門才會永遠對你開放。 顧客至上 誠信服務 兼容共贏 追求卓越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制經濟,建築行業是服務行業。客戶就是市場,這就要求我們誠實守信,以客戶滿意為己任,真心為客戶著想,細心分析,周到服務,做好工程的經營、生產、回訪。兼容共贏是凝聚人才,發揮團隊力量、開拓創新、廣泛聯合、優勢互補、實現共贏。追求卓越是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業績,不斷追求、不斷創新,使我們的工作質量、產品質量達到最優。 與時俱進 跨越發展 顧客滿意 職工自豪
國內一流的工程總承包企業
當今世界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企業要勇於創新、跨越發展,才能立於不敗。客戶的需求就是企業最大的追求,我們要以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以員工自豪的激情、勤奮工作、持續成長,使企業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工程總承包名牌企業。
⑼ 求助「關於公布2016年度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准化省級示範工程建設項目的通知」文件發布官網(安徽省)
公布2016年度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准化省級示範工程創建項目的通知
各市工程質監站(局):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准化示範工程管理指導意見》的有關精神,推動全省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准化管理工作。各市住建委推薦申報2016年創建施工質量標准化省級示範工程共121項,我站按照《2016年安徽省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准化管理工作方案》的有關規定,依據各市創建計劃和項目評分排序,同意將合肥萬科森林城A6地塊2#樓等98項工程,列為2016年度施工質量標准化省級示範工程創建項目,現予以公布。
我站將採取隨機抽查方式,加強創建過程監督管理。請創建項目所在地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加強創建工作指導和過程監督檢查。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後,將項目創建情況和是否存在《指導意見》第十九條所列的情況,及時書面報告我站。
特此通知。
附件:
2016年度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標准化省級示範工程創建項目一覽表 <
序號 地區 工程名稱 申報單位 項目經理 建設單位 監理單位 項目總監
1 合肥市26 百利商務中心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孫海龍 合肥市百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省國合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費祥鵬
2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區二期工程內科病房大樓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王維國 合肥市重點工程管理局 合肥市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王家法
3 合肥瑤海萬達廣場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侯利忠 合肥瑤海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浙江文華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袁相忠
4 萬科森林城A6地塊2#樓 江蘇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倪彪 合肥萬科瑞翔地產有限公司 安徽恆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蔡駿
5 合肥高鐵都市花園1-7#樓、社區服務中心及S-23地下室 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 張永紅 安徽滬鐵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 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徐守紅
6 合肥濱湖萬達文化旅遊城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劉四海 合肥萬達城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方濤
7 蔚藍商務港城市廣場F棟 中國建築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王道新 合肥富通商務地產有限公司 安徽省科達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秦愛華
8 合肥置地廣場A座工程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江志平 安徽置地投資(合肥)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廖曉坤
9 合肥市蜀山區方大郢安置點二期工程3#樓 安徽東皖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張芳 合肥市蜀山區五里墩街道辦事處 武漢科達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姚志富
10 中國鐵建·青秀城A塊地(潤園)一期 中鐵城建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胡迎暉 中鐵房地產集團合肥蜀山置業有限公司 合肥市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浦冬雲
11 北京華聯和平路購物中心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孫士明 安徽華聯購物廣場有限公司 安徽寰宇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丁軍
12 安糧中心綜合體3#5#-9#樓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韓立純 安徽安糧置地有限公司 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張靜
13 高速·時代公館5#-13#、15#-23#、地下車庫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謝永輝 安徽省高速地產集團合肥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徐盛革
14 合肥市26 正奇金融廣場 安徽華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郭浩瀾 安徽正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康達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杜學亭
15 合肥華潤置地萬象城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鄭吉豐 華潤置地(合肥)有限公司 安徽南巽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有限公司 陳愛農
16 萬科時代觀邸 安徽中固建設有限公司 徐友蘭 合肥萬科瑞益地產有限公司 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朱永樹
17 合肥星泓金融創新城A地塊一標段 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張懷明 合肥星泓金融城發展有限公司 安徽南巽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有限公司 王春燕
18 信達.天御S1-13地塊1#、2#樓 蕪湖金宇建設有限公司 崔德冰 安徽建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南巽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有限公司 李潔
19 中國鐵建·青秀城A塊地(潤園)二期11-14# 樓 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馬飛龍 中鐵房地產集團合肥蜀山置業有限公司 安徽南巽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有限公司 儲誠志
20 華地·金融中心1#、2# 開平住宅建築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侯軍偉 安徽華地置業有限公司 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談新文
21 旭輝鉑悅府一期一標段Y9#樓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劉春園 合肥辰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南巽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有限公司 吳海濤
22 綠地中心北地塊地下室、購物中心、C座、D座 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 陳士新 綠地集團合肥紫峰置業有限公司 上海凱悅建設咨詢監理有限公司 胡榮躍
23 信達·公園里一期工程 安徽中固建設有限公司 錢煒 安徽金湖信達置業有限公司 安徽南巽建設項目管理投資有限公司 汪雲
24 文一名門學府10#樓 安徽文一建築安裝有限公司 武奇 安徽文一投資控股集團瑤海置業有限公司 上海容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陳兆明
25 栢景灣七期逸湖居23#樓 安徽國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束巧玲 安徽置地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吳合兵
26 合肥鳳凰文化廣場-B辦公樓 中國江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 沙榮生 合肥鳳凰文化地產有限公司 江蘇建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閔建東
27 合肥軌道工程4 合肥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5標段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鄭成文 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上海天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張建春
28 合肥市軌道交通2號線機電系統(風、水、電、設備區裝修)總承包項目(1-8標)-08標段 中鐵十二局集團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 王德虎 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北京華興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張陳
29 合肥軌道工程4 合肥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二期工程土建施工2標段 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梅長安 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北京鐵研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李廷春
30 合肥市軌道交通2號線土建施工TJ02標 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周明軍 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上海三維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何志元
31 蚌埠市5 蚌埠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新院工程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肖景鍾 蚌埠市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上海同濟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孫樹虎
32 雙墩新村(清河家園)A04#、A07#、A08#、A10#、A13#、A14#工程 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吳立武 蚌埠河北新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陳亮
33 淮光村安置房二期工程項目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錢江 蚌埠經濟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 河南卓越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宋偉寬
34 大禹家園1-1#~9#樓、2-1#~9#樓、1-1商業、2-1商業、2-2商業、1#地塊地下室、2#地塊地下室、社區中心、幼兒園及小區配套工程 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獨世軍 蚌埠市城市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蚌埠市工程建設監理公司 廖永忠
35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綜合樓工程 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李春安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上海同濟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孫樹虎
36 蕪湖市10 皖南醫學院8#研究生公寓和11#學生公寓 安徽同濟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黃江桃 皖南醫學院 六安市建工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郭從蘭
37 蕪湖碧桂園天門煙波660#樓工程 南通華榮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徐志飈 蕪湖晉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廣東國晟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郭田躍
38 海上傳奇花園二期15#樓工程 浙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徐告鶴 蕪湖萬科信達房地產有限公司 合肥康達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張志剛
39 碧桂園·翡翠灣(無為)三期二標12#樓 南京市住宅建設總公司 陶雷 無為碧桂園德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凱奇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英玉華
40 蕪湖華強R06地塊36班小學工程 安徽華業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丁榮鳳 蕪湖市華強旅遊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蕪湖市正泰工程建設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胡正喜
41 蕪湖市高新區服務外包園三期 歌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沈小軍 蕪湖新馬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張運波
42 蕪湖市10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第二食堂工程 蕪湖市龍湖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楊世好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天獅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石秀峰
43 中鐵設計廣場一期項目施工總承包工程 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於本新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中鐵武漢大橋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 何曉光
44 華侖國際(蕪湖)文化廣場(商業部分)二期(酒店、辦公)工程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儲劉軍 安徽華侖港灣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呂陸叄
45 水質檢測中心辦公主樓、辦公輔樓、門衛和非機動車棚 江蘇省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王先華 安徽省江北華衍水務有限公司 江蘇建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錢小紅
46 淮南市2 永安國際城E7#、E8樓 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孔令明 淮南市華安盛置業有限公司 安徽三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李傳飛
47 中鐵南山院 中鐵四局集團鋼結構有限公司 趙家坤 中鐵四局置業有限公司 中鐵四局集團安徽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李志國
48 馬鞍山市9 秀山●信達城D地塊14#、17#樓工程 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馬金海 馬鞍山建銀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天翰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李祖榮
49 富馬智贏科技園工程1#、2#研發樓及地下車庫、 3#~11#輕工廠房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陳傳華 馬鞍山市富馬經開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安徽省恆信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李 曙
50 馬鞍山匯金國際金融中心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楊 斌 馬鞍山市城發集團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王曉琴
51 安糧城市廣場5#~13#、西南地塊車庫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陳醒明 馬鞍山安糧房地產有限公司 馬鞍山華誠建設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孫啟剛
52 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和康復中心綜合樓 馬鞍山市向山建築安裝有限公司 許延海 馬鞍山市市立醫療集團 安徽天翰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許振海
53 馬鞍山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浙江省二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褚鵬飛 光大江東環保能源(馬鞍山)有限公司 江蘇蘇安電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翟志君
54 馬鞍山綜合客運中心樞紐站工程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韓健鋒 馬鞍山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 江蘇建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馬偉楓
55 採石古鎮一期工程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祝 旻 馬鞍山金旅旅遊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天翰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周文傑
56 潤合家園3#樓工程 馬鞍山鋼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章 靜 馬鞍山市城發集團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天翰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劉 冰
57 安慶市4 文源·時代鑫城1#樓~6#樓工程 安徽省鴻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蘇曉望 安慶文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合肥市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張桂菊
58 安徽岳西農商銀行合作金融大廈 安徽省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方宗雲 安徽岳西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桂志旺
59 安慶綠地迎江世紀城順安路南地塊工程 上海雲峰建設有限公司 萬紹文 綠地集團安慶置業有限公司 上海新光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王茂林
60 綠地迎江世紀城A-1地塊商業街 上海綠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朱曉峰 綠地集團安慶置業有限公司 上海新光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王茂林
61 宿州市5 宿州市高新區整體城鎮化安置房(一期) 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王鵬 宿州市高新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恆正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王斌
62 中煤礦建總醫院總體規劃及病房樓單體設計 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 韓建明 中煤礦建總醫院 安徽華東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韓同照
63 宿州萬達廣場項目(大商業)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鄭德祥 宿州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趙俊
64 銀通苑安置區1#地塊3#~8#樓及地庫 安徽雲廈建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陳龍 宿州市金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宿州市峙恆建設監理事務所 李仁群
65 銀通苑安置區1#地塊1#、2#、9#、10#樓 安徽華俊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賈立志 宿州市金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宿州市峙恆建設監理事務所 李仁群
66 阜陽市10 濱河花園一期2#、3#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胡湘冬 阜陽市安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合肥豐潤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李繼昕
67 阜陽市要素大市場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柴德凱 阜陽市城南新區項目開發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陳維紅
68 潁泉碧桂園一期二標段32#、33#樓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孫康 阜陽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萬博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晏學強
69 阜陽市規劃展示館(五館合一)項目 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岳立明 阜陽市城南新區項目開發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省志成建設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鄭基平
70 恆大綠洲9#、10#樓 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程玉柱 阜陽粵通置業有限公司 安徽國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李天寶
71 阜陽潁泉萬達廣場 中國建築第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郝彥平 阜陽潁泉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高國鵬
72 潁泉碧桂園一期一標段28#、29#樓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郭春偉 阜陽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萬博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晏學強
73 阜陽市10 阜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唐郢安置區6#、7#樓 重慶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周軍 阜陽市城南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梁喜玲
74 名邦 國際花都15#、22#樓 合肥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尚振華 臨泉縣名邦置業有限公司 武漢科達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李世維
75 界首市東城天安路安置區5#、7#樓 陝西建工集團總公司 竇哲文 界首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 安徽盛世建設醒目管理有限公司 紀寶林
76 黃山市2 黃山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茶葉及農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房建工程 黃山市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陳承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黃山雙星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方建華
77 梅林國際二期工程2#樓 黃山市方圓建工有限公司 張水長 黃山市強祥置業有限公司 黃山市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魏明
78 滁州市6 景臣御園 安徽省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張明清 滁州市華建置業有限公司 馬鞍山中振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王本福
79 滁州市第二小學北校區工程 湖南省衡州建設有限公司 唐億良 滁州市琅琊區教育體育局 馬鞍山市科建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謝松
80 南京兒童醫院滁州分院二期工程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何洪春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滁州市婦幼保健院 江蘇安廈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王培祥
81 明光中學新校區建設項目 中豪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王道家 安徽省明光中學 浙江明康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劉建人
82 華環煙草醇化庫一標 安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夏秀兵 華環國際煙草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科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楊承林
83 多金大公館二期 江蘇南通六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趙紅兵 全椒多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安徽科創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朱其芳
84 淮北市2 淮北市杜集區棚戶區改造(東庄安置房)工程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霍傳星 淮北市東興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淮北市安居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鄧一文
85 淮北市烈山區梧桐南路馬場街安置房(緣山小區)二期工程 中建七局第二建築有限公司 王忠 淮北盛大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淮北市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陳峰
86 銅陵市1 銅陵萬達廣場項目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李志雄 銅陵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甘邦興
87 宣城市4 宣城市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急診外科綜合樓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聶崇軍 宣城市人民醫院(宣城市公共重點工程建設局) 安徽恆正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徐有寶
88 宣城市4 宣城萬達廣場項目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蒙海源 宣城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 上海三凱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孫昌益
89 宣城市浙江商會大廈 成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葉樟福 宣城市浙江商會等41家單位、會員 馬鞍山邁世紀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汪國方
90 寧國市碧桂園5#、6#、14#樓 沈陽雙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呂勝 寧國市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寧國市建設咨詢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胡大友
91 六安市5 六安市友誼西苑居住小區一標段 安徽華景建設有限公司 陳傳明 六安市金安區安置房建設辦公室 六安市建工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胡發兵
92 振興·中央公館B地塊項目20#~24#樓 安徽振興建設有限公司 王剛 安徽振興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六安市建工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趙紅
93 六安大學科技園核心區一期工程 安徽阜陽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劉海洋 六安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彭少余
94 六安市梅花新村安置小區工程 安徽中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宋平安 六安市金裕置業有限公司 六安市建工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胡成田
95 六安市梅園安置小區工程 安徽中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劉長磊 六安中礦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六安市建工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賀傑
96 池州市1 池州市新城明珠小區2-14#~2-23#樓及人防工程 池州市龍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徐大平 安徽省池州市天華置業有限公司 湖北亞太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許世文
97 亳州市2 亳州工業園區7#還原小區建設項目二標段 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高金友 亳州金地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方舟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王志斌
98 蒙城縣中醫院整體遷建一期工程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於鵬 蒙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蒙城縣中醫院 安徽省志成建設工程咨詢股份有限公司 操守余
2017年2月16日
⑽ 安徽省政府發的「三重一創」政策第5條補助研發生產設備投入,企業申報需要什麼條件
您好!申請支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中的研發生產設備投入補助的企業需要以下條件:
已經是省政府審定的重大新興產業(試驗)工程。
在上一年度1月1日至當年社保截止時間內,購置與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建設內容相關的研發、生產設備;
申報材料如下:
市發改委、財政局聯合上報的文件;
重大新興產業(試驗)工程建設總結(含工程總投入、既定任務目標完成、技術產業化、核心項目建設進展、市級政府支持等內容)
研發、生產設備清單(清單須含購置研發和生產設備的型號、數量、單價、時間、地點、用途及使用情況。附采購合同、稅務發票、海關報關單、進廠驗收單)使用現場照片;
會計師(審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重大新興產業(試驗)工程研發、生產設備購置費用的審計報告。
以上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