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的農業節水工程中所引用的文獻有哪些
(1)鍾華平.城市化對水資源的影響[J].世界地質,1996
(2)「十一五」期間區域經濟發展的資源約束與環境承載力問題研究[J].領導決策信息,2004
(3)左其亭.城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理論、方法、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4)《造福子孫後代》
(5) 行政院環保署「安全飲用水手冊」
(6) 中國水資源公報 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7) 中國城市排水建設與發展
(8)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第二十六講:關於我國農業法制建設的幾個問題
(9) 水資源合理分配的基本路線 作者:關業祥 水利部規計司處長
(10) 張岳,劉鈺等.加快建立我國農業節水保障體系的對策和建議.中國水利,2002.3
(11)劉 躍.中國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中國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12)楚澤涵,水資源問題應引起關注 《古地理學報》
(13)李圭白,李星,水的良性循環與城市水資源 《中國工程科學》
(14)王水燕 談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科技資訊
B. 加快實施重大農業節水工程,著力發展區域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大力推進節水措施是什麼
我國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開始推行節水高效灌溉,尤其在最近幾年,人們對節水的認識越發重視。 因為全國農業的乾旱缺水與水資源短缺問題越發嚴重,更是引起了黨和國家政府的高度關注。可是,節水開展和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腳步相比, 我國當下的節水灌溉發展還是處於較低的水平,未來還需要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
1 我國節水灌溉的發展現狀
依照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單位的統計資料,截止至2008 年底,我國可耕種的土地面積中,開展實用渠道防滲、 低壓管道噴灌以及微灌節水灌溉技術與工程使用方 式的面積已 經多達 0.23 億hm2,而其中使用噴灌和微灌技術以及工程操作方式的面積超過 400 萬 hm2。
我國經濟不斷發展, 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的過程中,農業、畜牧業、林業以及環境保護等行業對節水灌溉技術的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每年我國用在農業上的水量都超過 4 000 億 m3, 這是我國各個產業中用水最多的一個產業,全國 70%以上的用水量是因為農業。 農業用水中 90%為灌溉水用量,約為 3 600 億 m3。 每年農業灌溉的缺水量超過 300 億 m3, 每年的平均受旱面積超過 2 146000 萬 hm2,佔全國 耕地面積的 20%,因為旱 災每年糧食減產量在 100―150 億 kg 間, 可是我國的水資源浪費和短缺情況依然十分嚴重, 農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僅為45%。 和經濟高度發展不同的是,我國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不管是發展速度、發展規模亦或是技術操作水平都處於一種較低程度的發展階段。 一方面試使用噴灌、微灌與管道輸水等各種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的佔比還很低。在這之中噴灌、 微灌的面積更是低於全國有效灌溉面積的 5%;另外一個是各種節水灌溉設備的質量低下,缺乏完整有效的配套水平,技術創新和推廣系統的建設不夠全面;第三是全國 95%以上的有效灌溉面積, 地面灌溉都存在著土地平整度低的情況,田間的各種工程配套部協調,存在管理粗放型問題;第四是灌溉用水管理技術不夠先進,各項信息技術、計算機和自動控制技術等等高新技術在灌溉用水的管理工作上的應用十分稀少, 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主要表現是灌溉水利用率下,平均有效利用率不到 45%,自然降水利用率為 56%, 農業用水效率低, 有效利用率僅為1.0kg/m3上下,初步改造的節水灌溉工程佔全國所有灌溉面積的 30%,由此可知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屬於迫在眉睫的任務。
2 節水灌溉工程管理中體現的問題
2.1 土地改革制度對節水灌溉工程的影響
當下執行的農村的土地制度在過去的環境背景下曾經發揮過十分重大的作用, 可是在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這種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本核心的土地制度已經嚴重暴露出各種問題,其中和節水灌溉管理相矛盾的一項問題便是土地經營的細碎化, 不利於開展大規劃的經營管理。
這種土地制度對於建設節水灌溉工程與管理都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影響。 一些地方提出了一種「反租倒包」的操作方式,可是這些都是一些農民的自發性行為,缺乏明確細則的制度支持,因此需要參照節水灌溉工程的實際特點,觀察土地規模化的經營建設改革方針。
2.2 農民參與積極性問題
假設廣大的農民群眾也積極加入了高效節水灌溉的隊伍建設中, 這也顯示人們已經高度的認識到農業灌溉過程中高效節水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 普及率較高的操作方式還非常稀少。 所以需要研究具體的農民溝通的技巧、社會調查方式以及農民參與方式等等問題。
2.3 欠缺合理的管理模式
對節水灌溉發展進程造成影響的一項關鍵性問題並不是技術的不成熟,而是管理的疏漏。 挑選最好的灌溉管理模式是做好節水灌溉工程管理的核心,各個地區都已經提出了一些參考的方式,例如公司制、股份合作制、用水協會制與家庭農場制等方式。各種各樣的管理模式特點也各不相同,怎樣選擇合適的管理方式當下還沒有一個具體的定論。 為了防止使用選擇上存在盲目性特點,需要對節水灌溉的管理模式具體適用條件有一定的了解,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理論做指導支持。
2.4 缺乏法律政策的支持
水文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 但是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迅速,導致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例如,在水利工程建設方面也缺乏健全的政策予以約束。 很多法律法規的可行性也比較差, 這在無形中就給我國節水灌溉技術的實施帶來了阻礙。很多水行政監督人員對水利建設工程的控制出現了 「無法可依」、「有法不可依」等情況的發生。 同時,我國也缺乏相關的政策來對水利建設工程的大力扶持,使我國的節水灌溉工程發展緩慢。
4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的管理措施
農業節水灌溉屬於一項包含了多個方面的綜合性建設工程, 因此不可能單純的依託於先進的工藝灌溉設備來實現人們節水意識提升的目的,各種政策導向、科技市場發展、規模化經營等方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國外在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過程中,使用了一套十分縝密的技術管理方式,當中很多的經驗都是值得我國學習與借鑒的。
4.1 以現代化方式發展節水灌溉
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 其發展農業節水灌溉的時候,以高新技術與資本當成主要的發展手段,重點研究各項節水農業的各項灌溉結束以及後期的生產研發等等多品種配套的方式,其中像是輸水管道、噴頭以及滴灌管等,一整套設備組成了一個完備高效的節水灌溉模式。 除此之外,投身農業科技發展的工作人員, 還對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土壤含水量、各項組成元素等都有專業系統的研究,農民能夠參照專家鑒定的結果,實行系統的灌溉施肥管理,有效提升了水資源與肥料的有效利用率。
4.2 推廣節水技術的應用
依照我國具體國情特點, 發展高效節水農業要求使用常規技術和高新技術相互聯合的方式,同樣不可忽視工程技術和非工程技術之間的配合。現下我國節水措施的使用,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技術措施的使用:①雨水積蓄使用技術;②田間工程技術;③節水灌溉技術;④機械化保護耕作技術;⑤節水抗旱種類與高效種植技術;⑥耕作和覆蓋的保墒技術;⑦化學方式抗旱節水保水技術;⑧監測土壤地力墒情和信息管理技術。
4.3 精細化地面灌溉技術
對地面的項灌溉技術進行改良, 是建設在平整地面的基礎上的,我國的地面灌溉量巨大,有十分廣闊的灌溉覆蓋面積,因此在平整地面的過程中, 要求使用激光控制平面的技術和土壤墒情自動監測技術等各種有效改進地面灌溉方式的措施, 以期慢慢的實現田間灌溉水的有效控制以及精細化灌溉調整。激光控制平地設備的組成是激光發射裝置、 激光接收裝置以及控制器和平地鏟運等幾個部分。 此設備的使用能夠高效實現土地平整的要求。
4.4 制定節水灌溉政策
當下我國的農村經濟技術條件不夠先進,因此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和設備發展還離不開國家的重點扶持,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的地區,需要訂立農業節水灌溉設備,設立專項補貼政策。而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 國家需要鼓勵金融單位研究訂立各種專門針對農民購買節水灌溉設備的優惠貸款政策,提高農民加入節水灌溉隊伍的積極性,而一些已經開展農業滴灌的增值稅減免政策上,另外需要加深訂立各種農業用有別於其他節水灌溉設備的稅收優化政策,以加快我國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和設備的應用發展。
5 我國高效節水灌溉未來發展趨勢
節水農業的發展模式與技術路線對節水灌溉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性作用, 不管是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是如我國一般的發展中國家,對高效節水農業的大范圍管理調度還是十分重視的, 選擇一個和本國實際國情與經濟發展軌跡相適應的農業節水發展模式, 對推行高效農業節水有較大的促進性作用。
上述高效節水技術目前已經在國內部分缺水較為嚴重的地區,例如河南、寧夏、新疆等各省份逐步得到了推廣和使用。通過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緊缺的問題。 同時也促進了該地域的農業經濟發展。 實現了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與自然環境同時得到發展的可觀情景。
6 結語
在節水灌溉的工程建設過程中,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依照各個地區具體的經濟發展情況、土壤狀態與農作物要求,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操作方式,以促進節水灌溉技術和各種設施的推廣應用。 總之,高效節水灌溉結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實現水資源的科學開發, 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將不再是一句口號。
C. 節水農業工程對我國農業生產有什麼意義
節水農業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農業,是水、土、作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節水農業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農業,是水、土、作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衡量節水農業的標準是作物的產量及其品質,用水的利用率及其生產率。節水農業包括節水灌溉農業和旱地農業。節水灌溉農業是指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用工程技術、農業技術及管理技術達到提高農業用水效益的目的。早地農業是指降水偏少而灌溉條件有限而從事的農業生產。 節水農業是隨著節水觀念的加強和具體實踐而逐漸形成的。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農藝節水,即農學范疇的節水,如調整農業結構、作物結構,改進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調整熟制、發展間套作等),改進耕作技術(整地、覆蓋等),二是生理節水,即植物生理范疇的節水,如培育耐旱抗逆的作物品種等;三是管理節水,即農業管理范疇的節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體制與機構,水價與水費政策,配水的控制與調節,節水措施的推廣應用等;四是工程節水,即灌溉工程范疇的節水,包括灌溉工程的節水措施和節水灌溉技術,如精準灌溉、微噴灌、滴灌、湧泉根灌等。
節水農業工程對我國農業生產的意義:
1、節約了土地 以往傳統的灌溉方法是水通過乾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級渠道輸送到田間的,而在田間還要挖大量的埂、畦、溝渠,這樣真正有效的種植面積只有70~80%,而採用噴、微灌取消了田埂、溝渠,可增加種植面積15-20%,這就節約了土地。
2、經濟效益好 農民增產、增收:一方面,採用節水灌溉節約的水能擴大可灌溉的農田面積,以此來增加產量,另一方面採用節水灌溉有利於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灌溉,因為採用節水灌溉是可以根據作物生長的到需求按時按量進行灌溉,有利於作物的生長,因此總的說來採用節水灌溉技術能顯著增加農業產量。當然由於節水灌溉的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優缺點,因此必須因地制宜作出正確的選擇,並採取科學的管理辦法,才能達到增產的目的。採用節水灌溉普遍能取得節水、節能、節地;省工、省肥、省錢;增產、增收的效果,因此群眾總結節水灌溉有"三節、三省、二增"的顯著優點。如:河南省平輿縣在7.8萬畝項目區內打1575眼井,配套噴灌機1000套,與非項目區相比每畝凈增收159元,一季作物增收的效益就可回收投資90%,吉林,黑龍江西部地區每投資1元錢,可以增產2公斤糧。你們看這效益有多顯著。
3、減輕了農田水利建設的工作量 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採用傳統的地面溝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這就加大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工作量,採用噴灌後,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種地實現了"三無",即無渠、無溝、無埂,大大減輕了水利建設的工作量,有力促進了農業向機械化、產業化、現代化方向的發展。
4、有利於保護環境 渠道防滲,田間實行節水灌溉,就能有效地防止由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鹽鹼化,緩解了由地下水超采和大量引用河水帶來的環境問題。總之,節水農業是根據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水規律以及當地自然條件下的供水能力,為有效利用天空降雨和灌溉水來達到農作物最好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而採取的各種措施,節水不是最終的目的,准確的說法是高效用水。而節水灌溉是節水農業的中心,是水利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D. 簡述農業節水灌溉的工程措施
凡是以工程形式達到節水目的的灌溉措施都稱作工程節水措施,如渠道襯砌、管道輸水灌溉、低壓管道灌溉、噴灌、微噴灌等
E. 節水工程措施
在黃河入境徑流量呈減少趨勢,地下水普遍超采已引起淡水資源萎縮,鹹水入侵的情況下,應立法節水,包括工業、農業及生活全方位節水,提高水價,控制用水量。不宜鼓勵盲目開荒種糧,應限制目前耕地面積,對草、林場進行養護,合理開發利用,不斷增加植被覆蓋,改善氣候條件。
1)農業節水。全區現狀年有效灌溉面積212.49萬畝,干支等級渠道總長474km,已採取防滲的為75.36km,僅佔5.11%,田間節水灌溉面積為22萬畝,佔有10.35%,農業用水平均利用系數為0.46增加到0.65,最終達到0.8。井灌區步實現管道化,2030年水利用系數可提高到0.99。節水面積由現在22萬畝到2010年增到200萬畝,灌溉毛定額從554m3/畝降到372m3/畝。
2)工業和生活節水。目前工業萬元產值的耗水量為272m3,重復利用率20%,工業節水規劃是加強技術改造,調整與優化工業結構,推廣先進的節水工藝,全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45%,萬元產值的耗水量(不包括電力)降到149~167m3/萬元。同時,城市生活用水遞增快,年遞增率達到1.74%,節水潛力也很大。
F. 一帶一路提到有關水利事業的內容有哪些
當前,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進入了大規模投入、加速度推進的新階段,重大農業節水工程、重大引調水工程、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以及新建大型灌區工程都有必要納入規劃並有序建設。他希望,中國電建做為全球水利電力建設行業的排頭兵,能夠把握好機遇,積極參與國家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
我國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基本國情水情,決定了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國家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他表示,中國電建將履行好央企職責,繼續積極響應國家水利建設各項事業。
G. 節水灌溉工程施工都包括什麼
農業高效節水灌溉施工工程注意事項
目前節水灌溉在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有很多,所以為了不影響節水灌溉設備在日後的使用,在對節水灌溉設備進行施工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H. 2015年初國務院部署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分別是哪些
一要推進重大農業節水工程,突出抓好重點灌區節水改造和嚴重缺水、生態脆弱地區及糧食主產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二要加快實施重大引調水工程,強化節水優先、環保治污、提效控需,統籌做好調出調入區域、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用水保障。三要建設重點水源工程,增強城鄉供水和應急能力。四要實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幹工程,綜合考慮防洪、供水、航運、生態保護等要求,提高抵禦洪澇災害能力。五要開展大型灌區建設工程。堅持高標准規劃,在東北平原、長江上中游等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地區新建節水型、生態型灌區。
http://www.bohaigs.com/admin_aspcms/login.asp
I. 農水工程包括哪些
農水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包括水庫、堰塘)、引水工程(包括有壩引水、無壩引水)、提水工程(即泵站工程)和機井等。
農水工程,即農業水利工程,培養具備農業水利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農業水利、水電、水保、設計院等部門從事水利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試驗研究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從國際總體趨勢上看,農業節水發展的重點已經由輸水過程節水和田間灌水過程節水轉移到生物節水、作物精量控制用水以及節水系統的科學管理,並重視農業節水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密切結合,這也代表了現代節水農業技術的發展趨勢與方向。
現代生物與農藝技術
現代生物與農藝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為:更加重視改良和利用作物的抗旱耐旱性及水分高效利用性,特別是通過認識作物抗旱、耐旱機理,篩選高WUE(水分利用效率)作物品種,提高作物本身的節水潛力;注重開發利用植物和澱粉類物質合成生物類的高吸水物質;將工程措施、農業措施與管理措施有機結合,形成綜合節水技術,並向標准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由豐水高產型灌溉制度研究轉向節水優產型灌溉制度研究,由作物常態順境灌溉試驗研究轉向劣態逆境灌溉試驗研究由單純地考慮作物產量問題轉變為考慮產量和品質為雙重目標。
水分監測與精量灌溉
在作物水分監測與精量控制灌溉方面,重點尋求建立能在不同濕度環境、不同天氣條件下使用的基於作物冠層溫度的作物水分脅迫診斷指標,隨著精準農業技術的發展,該技術的應用將與精準農業其他技術融合,設備從手持式發展到與其他設備有機結合的機載式。基於「3S」技術的精量灌溉適用平台和數據管理軟體以及作物生長決策模擬模型的開發會更加引起廣泛關注。支持農田信息實時採集的各種感測技術和傳輸技術將得到更快發展。
噴微灌技術
在噴微灌技術研究方面,朝著多目標利用及運行管理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以提高抗堵能力和提高壓力補償能力以及降低成本的新型灌水器、注肥均勻且注肥濃度可調的注肥器、低壓位和高性能的自潔高效過濾系統是微灌設備開發的新趨勢。高精度快速成型專用設備是快速成型領域研究的發展方向之一,快速成型技術經過近20年的發展,在原型製作方面已經達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主要向高精度、快速化、製作金屬功能件方向發展,高精度快速成型機是國際發展的趨勢。噴微灌產品日趨標准化、系統化。
地面灌溉反饋控制技術
在地面灌溉實時反饋控制技術方面,將注重對地面灌溉條件下水流運動過程模擬模型進行完善,重點是對考慮田間地面平整狀況的二維入滲模型開展充分的田間驗證研究工作,實現對地面灌溉水流運動過程更准確的模擬;其次是開發地面灌溉條件下水流運動過程監測專用設備,對水流運動過程實現定點監測,為實施精細控制提供依據;第三是將實時反饋控制技術與應用的不同地面灌溉技術結合起來,探討不同的控制方式,使其成為實用技術,建立起高效地面灌溉系統。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術是當今國際前沿技術,已成為國內外研究的一個熱點。其發展趨勢主要是將分根交替灌溉的原理與不同灌溉技術形式結合起來,並分別確定最優的供水模式及灌水技術要素的組合,並研製開發相應的配套設備,在田間實現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過程。
管網高效輸配水技術
在渠道管網高效輸配水技術研究方面,將逐步實現輸水系統的管網化、智能化和施工手段的機械化、自動化。非常重視空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應用,大多採用自動控制運行方式,特別是對大型渠道的輸配水工程多採用中央自動監控(遙測、遙訊、遙調)方式,以滿足對灌溉系統管理的靈活、准確、快捷的要求。技術可靠、經濟合理的高分子合成防滲新材料,技術可靠、結構簡單、經濟合理的剛柔混合結構或純柔性結構,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玻璃鋼復合管和加筋復合管材、管件及其系列化將是渠道管網輸水技術研究的重點。
污水灌溉對農產品影響
污水灌溉對農產品品質的影響研究將是國際污水灌溉領域更加關注的重點之一。安全、高效與可持續發展是微鹹水灌溉技術研究的重點。國際上普遍關注的是適宜主要作物的鹹水灌溉技術、鹹水灌溉利用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淺層地下鹹水可開采量的評價技術。
雨水集蓄利用
在雨水集蓄利用方面,新技術、新材料、新方法不斷注入該研究領域。現代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生物材料以及智能決策系統、工程設計軟體等先進技術已成為集雨工程研究領域的重要內容。現代集雨工程要求其集流方式和材料不但要具有高效、低成本、可靠的特點,而且正在向新型方便、綠色環保無污染的方向發展。HEC土壤固化劑、高摻量粉煤灰、有機硅噴塗型高分子化合物、草皮苔蘚等極可能成為性能優良的新型集雨材料。在窖體設計上,將發展不同規格的可移動窖體系列產品;在技術的應用上,更加註重水環境的協調平衡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利用雨水或分散的零星水源的行走式節水機具將朝著標准化、系列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稅費改革後,農田水利成為農村公共物品問題研究的熱點。在討論農田水利制度安排中,多數研究者側重於制度的效率而對制度的其他方面關注不夠。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不同區域,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作物類型存在很大差異,因而對水利有不同的需求。同時,中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且農村人口占據全國人口的大多數,農田水利供給關繫到農村社會穩定和國家的糧食安全。這就意味著,人們在設計農田水利制度時不能僅僅局限於制度的效率,而必須將視野拓寬到中國的特殊國情中,在細致考察農田水利基本前提的基礎上來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農田水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