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來工程師應具備哪些能力與素質論文
其實論文很好寫的,論文的結論是對論文主要研討結果、論點的提煉與概括,應精確、簡明,完好,有條理,使人看後就能全面理解論文的意義、目的和工作內容。不懂能夠問我。
⑵ 軟體工程師未來前景怎麼樣
腦力工作,不可取代性高,工資自然就高
⑶ 第十六屆未來工程師榮獲一等獎第一名高中組有「未來工程師」稱號為什麼初中組滿分第一名卻沒有這個稱號
不同年級獎項不同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年級不同,比賽的難易程度不同
⑷ 以未來工程師為題寫一篇小短文
1.我的理想
一個沒有理想的人,就像沒有翅膀的小鳥.所以想要飛就要擁有理想.我整天都在想我的理想是什麼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五彩斑斕的理想,工人、教師、工程師.警察、醫生……每一個理想都那麼美好,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執著.為了理想,每個人都努力不懈地去實現,把瑰麗的理想成為現實.
童年的我是多麼天真,多麼幼稚.而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理想是什麼.我一天天成長,一天天成熟,開始顧及到我的理想.我很想做一個工程師.可是那些大工程師,大多數都住在出名的大城市,而我住在這個不太出名的城鎮里,縱有雄心壯志,也很難實現.理想對於我來說,是那麼遙遠、神秘……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工程師,不過要實現自己的理想,首先得樹立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為這個小小的理想努力奮斗.俗話說「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也得知其中的道理.所以我要從小做起.我從小就喜歡玩組裝類的玩具.所以我一定要做個工程師.
一天,我做了這樣一個夢.
「什麼,還要在買一套房子,可是我們的房子已經賣完啦」.每天這種話我都要說幾遍,因為這時的我已經是中國的著名工程師啦!我造的房子一造好就被大家買光啦!我說:「我的房子天下第一,o(∩_∩)o…哈哈.」
媽媽叫醒了我說:你在笑什麽?我一下才回過神來.我嘆了一口氣說原來是場夢啊!
2我的理想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五彩的夢;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好比是一盞明燈,為我們指出成功的
⑸ 奇瑞未來工程師招聘到底靠不靠譜,是一家南京獵頭公司通知我去面試,心裡沒底,不知道怎麼樣,求知道的,
面試又不是入職,有時間就陪它玩玩。
⑹ 未來工程師大賽飛躍銀谷製作視頻
是機器人應用方案系統設計還是機器人本題系統方案設計; 看收入情況是機器人應用方案系統設計,看你的水平了;一般作系統設計是最牛的人 按照你這個演算法,4*12=4.8萬;按一年做的方案並且成功簽單有1500萬,你的總收入為9.3萬。 高水平的人員肯定
⑺ 未來工程師們下一句怎麼接
未來工程師們下一句怎麼接?
未來工程師們,奇跡等待你們去創造,輝煌等待你們去描繪。
⑻ 有誰知道2015還有什麼科技比賽類似未來工程師,科技科技吉尼斯等,我想參加過山車項目,謝謝
可以去參加,祝你好運、。、。、。
⑼ 相成為一名未來工程師,大學應該學什麼相關專業
首先自己得確定自己要做哪方面的高級工程師啊,工程師只是一個職稱啊,分很多專業類型的呀!大學里主要是基礎課程和基能的學習,要成工程師要自己用心去准備的,可以先去圖書館多充電,儲備專業只是和發展前景吧!
⑽ 將來做工程師好嗎
做什麼都好,只要能做得好 600萬學生 與 人才緊缺 記者:目前我國高校工科專業在校生有600萬人,但據洛桑國際管理開發研究院「國際競爭力報告」對「工程教育為市場提供合格工程師能力」的統計,我國卻在49個國家中居於末位。600萬學生,難道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嗎 ? 沈建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過去5年,我們集團共招聘了6750多名應屆畢業生,平均每年1300多人。但是,你問我,我們還缺人 嗎 ?我的回答是,當然。我們現在緊缺高級工程人才和技師,還有大量的企業中堅力量。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新老交替,我們對應屆畢業生一直存在著需求,而他們,應該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活躍在車間、製造的工藝流程和質量把關中,甚至銷售環節。 沈曉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上海有83%的本科高校和48%的研究生培養高校設有工學類專業。對照學科專業目錄,本科的工學類專業覆蓋率為69%;研究生中工程碩士的培養領域覆蓋率為88%。總體看,上海高等教育培養工程人才的條件和質量是可以的。 但是在新形勢下,面對創新型工程人才培養的需求,工程教育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比如:中國自古以來「重文輕工」,技術被視為「雕蟲小技」,相對經、管、法、商,不少家長不願意子女選擇工程類專業。一些學生急功近利,希望畢業後能立刻得到實際利益,不願選擇需要潛心研究、慢功出細活的工程類專業崗位。 根據2007年《新華高管信息》給出的數據,2006年我國403萬高校畢業生中,有近100萬未能就業,主要原因就是「結構性過剩」。而地礦、能源動力、機械、輕紡食品、化工等專業已經出現短缺。 麥福達(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學生怕課程太苦,越來越多選擇文科、理科。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在內地,香港、歐美等高校都存在。人們重「文」重「理」輕「工」的現象,現在的確很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我舉一個例子吧。在香港,現在普通的工科畢業生,起初的平均月薪只有1.2萬港幣,而若畢業後到中學教書,每月收入也近2萬港幣。這可能會讓一些學生覺得,社會對自己的承認度不高。因此就會出現工科畢業不願 做工程師 的情況。 忙於事務 與 忙於項目 記者:優秀工程師是社會稀缺資源,可為什麼會出現工程師對自己都不認可的情況?是發展有什麼瓶頸 嗎 ? 杜祥琬(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據我們所做的《我國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研究綜合報告》反映,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工程師職業的社會地位「一般」或「偏低」;對個人收入的滿意度僅為53.7%;對科研組織管理制度的滿意度僅為51.7%;對研究經費投入和工程項目立項程序的滿意度僅為47%。 而中國科協所作的「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在14個可選職業中,希望自己子女 將來 當「科學家」的比例為41.7%,從事「醫葯」職業的為43.4%;而當「工程師」的僅為17.7%。 說到發展瓶頸,據我們調查,影響此類人才成長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忙於事務」。主要表現,一是項目申報和爭取環節中,投入的精力和時間過多;二是項目進行中的考核、評審、檢查、驗收活動過多,不講效率的非學術性會議多;三是公關性、協調性應酬過多;四是與自己專業無關的評審、鑒定、咨詢和評獎活動過多。工程技術人員認為,「忙於事務」的主要原因在於,管理體制與機制落後,諸如行政管理部門辦事效率低下,部門職責不明和多頭管理等。調查同時顯示,我國工程科技隊伍中最缺乏的是「相對穩定的科研團隊」、「高層次的導師」和「知人善任的領導」。 記者:為工程師「解憂」,有何建議? 杜祥琬:建立科學合理的科技項目管理制度,使得工程師們不必花大量精力跑關系、要項目、應付各種檢查。改革現行科研成果評價體系,直接由市場評判技術的優劣,鼓勵科技人員把精力投入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上。建議設立國家工程科技發展基金,用於支持中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成長和從事重要工程技術創新。依託重大科研、工程項目、人才培養計劃等,搭建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長平台。 粗教育線條 與 細專業分工 記者:制度尚需完善,而作為廣大的工程技術人才,如何自我「鍛造」,成為一名優秀者? 包起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越來越粗的教育線條和越來越細的專業分工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目前許多大學生,到企業都面臨著重新學習的局面,所以學生要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我是通過「三個途徑」和尋找「兩個交叉點」來不斷學習的。 所謂「三個途徑」,一是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夯實理論功底。我以前的學歷是大專,因為工作繁忙耽誤了很多學習機會,前幾年我讀完了物流本科,現在我還在進行研究生的學業。因為我在上港集團分管科技、裝備和基本建設,如今上海港已經是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裝箱第二大港,如果不持續學習,遲早我會「江郎才盡」。二是要不斷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三是需要不斷培養自己敏銳的專業洞察力,對現有的問題勇於質疑。 所謂「兩個交叉點」,一是世界上最新的科技發展前沿和自己本職工作的交叉點。例如:電子標簽是信息化發展的前沿,集裝箱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前沿,我們找到了兩者的交叉點,開發了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另一個是世界上已經成熟的科技成果和自己工作中碰到難點時的交叉點。 沈建華:在我們看來,當一名 好 的工程師,最寶貴的一點,就是要一絲不苟。在工程技術領域,很多原創技術,每一步都馬虎不得,否則就會出問題,這需要非常嚴謹的態度,需要扎實的功底,需要能「沉」到基層去一步步學習。 在上汽,我們要求所有新進的大學生一來就都要下車間、上流水線,一至兩年內至少要做個小組負責人。這對個人未來不論在哪個崗位都非常重要。而作為企業,就要做 好 保障工作,打造一個良 好 的發展平台。 高校主導 與 企業主導 記者:動手能力弱、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創新能力弱,是很多企業對工科畢業生評價。對症下葯,高校和企業有何良方? 李永盛(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新時期技術創新的主要突破口是在學科交叉部分,是集成創新。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把工程專業和藝術專業師生組合在一起,共同開展科技活動,有些科研項目甚至由藝術家擔任負責人,這種形式值得我們借鑒。工科高校既要發展工程教育,也要努力發展人文和藝術教育,這是大勢所趨。 麥福達:我們倡導的是中外合作。為什麼?工程與設計息息相關,而設計又因不同的時空,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效果。同樣一項工程設計,放在香港可能成功,拿到內地的西部地區或國外,有可能就是失敗的。 我們想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工程需要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而中外合作的方式,能很 好 地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出創新的思維。讓大家明白,科學並不是單純的對與不對,而是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汪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大家都說工程科技類的工作艱苦,所以年輕人不願從事。我們覺得,關鍵是要讓年輕人意識到工程科技與城市發展的緊密關系,「由內而外」地生發出改造社會的想法。有了這種激情,又哪會「艱苦」? 在我們學校,設施先進的工程實訓中心是打造未來工程師的「第一站」。逼真的地鐵列車模型、模擬飛機機艙……對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意識到,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我們這座城市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接下來,從學科帶頭人到知名企業老總,輪番介紹汽車、航空、軌道交通等產業的發展前景,讓學生覺得有「奔頭」…… 記者:產學研結盟,是培養工科人才的一條捷徑。高校和企業,如何共同推動? 夏建國(上海電機學院黨委書記):與企業合作,高校要放下架子,主動「出擊」。近期,我校一批青年教師走出校門,到企業進行為期1年的全脫產掛職鍛煉。他們在學校的工資獎金一分不少,還給津貼。學校希望這些教師能通過在企業的歷練,更 好 地「反哺」教育。目前,我校已與本市25家國家級或市級技術中心開展全方位合作,與600餘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前不久我們還獎勵了11家產學研合作優秀單位。有企業老總感慨:「以前只有企業給高校贊助,高校給企業發獎金還是頭一回遇見。」 徐建國(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與高校共同制定博士生論文選題,上海電氣集團在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前不久發布的第一批博士論文選題,如《百萬千瓦四極發電機空載及滿載勵磁電流計算的研究》等,都由高校院士、博導擔任第一博導,上海電氣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擔任第二博導。這一嘗試,有利於集成科技資源,把高校學科研究的重點方向和企業集團技術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培育新一代高端人才,切實改變「企業上下求索攻難題、高校四處奔波找課題」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