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帶一路」對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影響有多大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實現戰略轉變。這一構想已經引起了國內和相關國家、地區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共鳴。之所以產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於這一宏偉構想有著極其深遠的重要意義。
首先,「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的需要。眾所周知,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從1979年開始,我們先後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個經濟特區,開放和開發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東新區,相繼開放了13個沿邊、6個沿江和18個內陸省會城市,建立了眾多的特殊政策園區。但顯然,前期的對外開放重點在東南沿海,廣東、福建、江蘇、浙江、上海等省市成為了「領頭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始終扮演著「追隨者」的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東、中、西部的區域失衡。「一帶一路」尤其是「一帶」起始於西部,也主要經過西部通向西亞和歐洲,這必將使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理格局發生重大調整,由中西部地區作為新的牽動者承擔著開發與振興占國土面積三分之二廣大區域的重任,與東部地區一起承擔著中國走出去的重任。同時,東部地區正在通過連片式的「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國全面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低下,我們亟需資本、技術和管理模式。因此,當初的對外開放主要是以引進外資、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主。有數據顯示,1979至2012年,中國共引進外商投資項目763278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到12761.08億美元。不可否認,這些外資企業和外國資本對於推動中國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和管理的現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說,這是一次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性產業大轉移。而今,盡管國內仍然需要大規模有效投資和技術改造升級,但我們已經具備了要素輸出的能力。據統計,2014年末,中國對外投資已經突破了千億美元,已經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一帶一路」建設恰好順應了中國要素流動新趨勢。「一帶一路」戰略通過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這「五通」,將中國的生產要素,尤其是優質的過剩產能輸送出去,讓沿「帶」沿「路」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共享中國發展的成果。
第三,「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中國與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早期,以歐、美、日等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有著資本、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而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中國就恰好成為他們最大的投資樂園。所以,中國早期的對外開放可以說主要針對的是發達國家和地區。而今,中國的經濟面臨著全面轉型升級的重任。長期建設形成的一些產能需要出路,而世界上仍然有許多處於發展中的國家卻面臨著當初中國同樣的難題。因此,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比如道路、橋梁、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他們發展一些產業比如紡織服裝、家電、甚至汽車製造、鋼鐵、電力等,提高他們經濟發展的水平和生產能力,就順應了中國產業技術升級的需要。
第四,「一帶一路」戰略構想順應了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中國「入世」對我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可以說,WTO這一被大多數成員國一致遵守國家經貿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少數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封鎖。但是,國際經貿機制又在發生深刻變化並有新的動向。「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是緊密聯系的。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在建自貿區,涉及32個國家和地區。在建的自由貿易區中,大部分是處於「一帶一路」沿線上。因此,中國的自由貿易區戰略必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而得到落實和發展。
『貳』 中國十大工程機械公司是
1、 徐工
徐工奪得國內品牌第一,確實名至實歸。2003年徐工的「雙超百億(營業和銷售收入)」,2004年在宏觀調控的影響下徐工繼續保持強勢勁頭,銷售收入170多億元,出口創匯5500萬美元,顯示了中國工程機械第一品牌的實力。它代表的是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強勢品牌的真正確立。由世界品牌價值權威評估機構「世界品牌實驗室(wbl)」及被譽為經濟聯合國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共同組織評審並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於2004年6月28日出爐,徐工名列第62位並以78.52億元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有價值的品牌。
2、 柳工
柳工ZL50C輪式裝載機
「桂柳工」成就了很多的全國第一,第一台Z435輪式裝載機--掀開了中國裝載機的生產歷史、第一台鉸接式裝載機Z450--奠定了當代中國裝載機的發展基礎、第一台井下裝載機、第一台最大噸位的裝載機、第一台「國際國內首創」的高原型裝載機、第一個月產裝載機900台記錄、第一家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第一家推出品牌服務。200強最有價值品牌中,「柳工」品牌排名第136位,品牌價值41.66億元。
3、 廈工
廈工ZL50C開拓者裝載機
1966年中國第一台裝載機在廈工試製成功、「廈工」牌裝載機、推土機榮獲「全國知名品牌」、2003年國家機械工業部授予廈工機械為中國機械工業名牌產品。在500強最有價值品牌中,「廈工」品牌排名第146位,品牌價值40億元,2004年僅裝載機的產值就達到30億元。
4、 中聯
中聯重科屬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運用光、機、電、液一體化的高新技術進行產品開發製造,是目前全國大型基礎設施重大裝備的研究、製造基地之一。同時計劃要通過5年的時間進軍全國客車製造業前5名,並且前不久首台旋挖鑽機的問世標志著其真正的進入基礎施工設備領域。同浦沅攜手組裝國內最大履帶起重機。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被中宣部確定為「十大國企改革典型」、2007年銷售收入計劃達到120億元等都顯示出了中聯強勁的實力。在500強最有價值品牌中,「中聯」品牌排名第200位,品牌價值30.54億元。
5、 三一
三一37m混凝土泵車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秉承「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的企業宗旨,倡導「先做人,後做事」的核心價值觀,以「品質改變世界」的信念,在工程機械行業名列三甲,在工程車輛行業異軍突起,另有租賃、金融、房地產三方協同,持續穩健發展。這就是三一的公司規模。該公司是中國民營企業的改革典範,是工程機械行業中的一匹名副其實的黑馬,並擁有十大高科技引入的工程機械產品,是湖南省中工業裝備的中流砥柱。三一集團下轄三一重工等七家子公司,並在海外設有分支機構。在500強最有價值品牌中,「三一」品牌排名第280位,品牌價值19.98億元。
6、 山推
山推SD16推土機
山推以專業生產推土機聞名,年產推土機2000台,居全國第一,全球范圍內排名第三,僅次於卡特彼勒和小松製作所。2004年在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受宏觀調控影響下,山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強化主業的基礎上壯大新業,堅持在發展中消化市場的不利因素。山推依託自身在推土機行業的品牌優勢,採取產業相關多元化戰略,其下屬子公司全部圍繞推土機、挖掘機、壓路機等主機產品及配套件展開。在500強最有價值品牌中,「山推」品牌排名第374位,品牌價值11.31億元。
7、 上柴
上柴「東風牌」系列
「東風牌」系列柴油機躋身上海名牌產品100強行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審上柴公司為「2004年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2004全年實現92000台柴油機產銷目標,同期增長31%。在產品結構上,新產品114系列柴油機實現產銷6萬台,在車用和工程機械市場成為上柴公司當前的主流配套動力,研發方面著力打造過計劃研發體系。
8、 常林
常林壓路機
中國第二大工程機械企業集團。國內生產大型工程機械的重點骨幹企業,面對宏觀調控帶來的各種壓力,力拓國外發展渠道。在馬來西亞辦廠,開江蘇省工程機械行業之先河。2004年度中國工程機械高峰論壇在常林舉行,通過這次會議使更多的行業人士加深了對常林的了解,提高了常林的品牌知名度。常林在2004年僅裝載機一項就突破了7000台大關。
9、 宇通重工
宇通DH55-V小型液壓挖掘機
2003年10月18日,宇通重工正式亮相,通過短暫的一年時間,「宇通重工」品牌的各種產品遍布全國。經過先後調整產品結構,僅去年上半年就一舉研發成功六種新型輪式裝載機、兩種新型鏟運機。從2004年國家宏觀調控以來,宇通重工抵抗「寒流」侵襲,而且在行業銷售普遍出現回調的趨勢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銷售業績同比增長率一直處於行業前三名,宇通重工創歷史上最高的生產2522台裝載機。宇通盤活了鄭工,更加提高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
10、 玉柴
玉柴WZ25-20挖掘裝載機
玉柴04年初四款重噸位發動機的問世,就決定了04年的玉柴註定在不平凡中度過。玉柴是中國最大的內燃機生產基地,多年來一直站在行業的前沿,引領著發動機技術的革命,並推動著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該公司於1994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2年成為中國機械行業首家聯合國采購供應商,2003年在獨立核算的柴油機生產企業中,產銷量居全球重中型商用車領域第一,並高居紐約上市100家外資績優股中國入圍企業的榜首。玉柴不僅佔有了柴油機的市場,而且也是國內外聞名的中國「小挖」基地。
『叄』 工程機械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產能過剩、新型城鎮化、投資兼並、國際化戰略是過去一年工程機械行業的主題詞。我國城鎮化率從1993年的27.99%上升到2012年的52.27%,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旺盛的需求,是工程機械行業黃金10年的時代背景。雖然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新型城鎮化給予了無限厚望,但由投資拉動經濟轉為內需驅動已是大勢所趨,加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保有量也已達到了一定規模,城鎮化率對行業銷量的邊際貢獻效應也在遞減
前瞻網發布的《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4萬億基建投資驅動下,2010年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估值也達到了頂峰。依據新上任領導班子的風格,未來類似4萬億的政策紅利應該難再有。2011年甬溫鐵路事故、日本核危機、高通脹、房地產泡沫,2012年整個宏觀經濟投資環境放緩,使得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在2012年經歷了嚴重下滑,時間和幅度大大超過市場預期,整個市場哀鴻遍野都認為工程機械業進入了長久的隆冬。
工程機械行業的下游需求跌到低谷,產能嚴重過剩,在工程機械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社會保有量巨大、需求透支、經濟和基建投資放緩、信用銷售風險嚴重,連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矛盾也公開化、激烈化。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依賴投資獲得高速增長的行業將難以維系,包括工程機械在內的投資驅動行業都面臨增長曲線的拐點。國內需求下滑,謀求海外發展成為不少企業的轉型思路。
從中長期來看,未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將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變為"穩定增長"。全民分食的時代過去了,以後的發展才是真正考驗工程機械企業家的創新能力、應變力與趨勢前瞻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肆』 全國工程機械企業名錄,要全點的,謝謝~!
2011中國工程機械行業100強企業(詳細信息)
http://wenku..com/view/994962e8172ded630b1cb697.html
這是能找到的最新的了,文庫里的2012和2011數據之類都一模一樣,不可信,不過前一百基本上是不會變的...
『伍』 工程機械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根據2021年4月28日全球工程機械50強峰會組委會發布的「2021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榜單」,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銷售額同比微幅下滑2.87%,其中中國企業表現亮眼,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首次進入全球三甲,共11家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入榜全球TOP50,銷售總額為507.33億美元,同比增長40.03%,銷售額佔TOP50總額比重上升至26.48%。
2020年全球銷量同比下降19%
根據OffHighway Research的報告,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設備銷量下降至89.1萬台,同比下降19%。如果將中國從全球數據中剔除,世界其他地區的設備銷量將下降27%,新冠疫情的影響將更加明顯。2020年全球成交量降至近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程機械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陸』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現階段處於什麼狀態,在這個行業從事工作前景怎麼樣,作為女性可以有些什麼作為
群雄割據,前景不錯,相對來說,女性從業者少一些。
『柒』 徐州海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介紹
簡介:徐州海鼎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1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建築工程機械設備銷售、租賃等。
法定代表人:龔明芳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聯系方式:13305200935
地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黃山鎮前王村村委會西側
『捌』 我國工程機械發現史分為幾個時期,每個時期各有什麼特點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是隨著新中國的建立、成長而發展起來的。在解放初期,我國的工程機械除了從舊社會由美國善後救濟總署遺留下來的一些破舊的美式機械和若干小型維修工廠外,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六十年的風風雨雨伴隨著共和國的前進步伐,中國的工程機械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我國機械行業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在國內市場中,國產工程機械行業已經成為主力,進口設備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結束,國際市場的開拓發展迅速,近幾年來每年的出口金額以60%的速度在增長。60年的變遷正可謂是翻天覆地。
回顧我國工程機械60年的發展歷史,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建國後的最初十年,國家百廢待興,工程機械沒有列入國家發展的重點,以使用、修理和配件生產為主,除了少量地生產一些簡易、小型的工程機械外,可以說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工程機械製造業。上世紀的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我國開始步入了工程機械行業形成和發展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一批原來的修理企業開始研發工程機械產品,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工程機械的骨幹企業。1961年一機部成立了工程機械專業局,負責全國工程機械的發展和規劃工作,從此我國工程機械進入了有計劃的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工程機械行業一些重要的專業研究所,如一機部的天津工程機械研究所、建工部的建築機械研究所、交通部交通科學研究院的築機專業研究室等相繼建立,為我國工程機械的發展提供了科學研究和設計開發的基地。同樣也在這一時期,唐山鐵道學院、同濟大學、西安公路學院、北京水電學院等成為第一批設立工程機械專業的高等學校,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工程機械的專業人才。當時的中國正處在西方國家嚴密封鎖之中,技術信息十分閉塞,我國工程機械技術人員是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研究和開發工作的,那時的產品設計連樣機也無法提供,技術人員往往只是憑著幾張照片或看到的機器外貌,琢磨著進行設計。有一件事,至今還深刻地留在我的腦海中,記得大約是1964年左右英國第一次在中國舉辦工業展覽會,會上展出了一台履帶推土機Challenger33(挑戰者33型),其新型的外貌引起了轟動,業內的人士競相去北京展覽會觀看、拍照。展覽結束後,這台設備賣給了中國,被送到宣化工程機械廠進行測繪,這大概是開創了我國引進大型工程機械進行測繪、仿製的先河。以後我國第一台大馬力推土機T-180也是在測繪小松D-80推土機上開始的。因此,可以說從六十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我國工程機械發展歷史上經歷的測繪仿製階段。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為共和國的發展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工程機械行業同樣不能倖免於難,只是由於本行業的一些有責任性科技人員的堅持努力仍然研製開發了一些新產品,但是從整個行業來看基本上處在緩慢停滯的階段。進入80年代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路線的指引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又恢復了蓬勃發展的活力。在此期間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影響最大的是國家提出了「引進、消化、吸收」的產業政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徐州工程機械廠、山東推土機總廠、西安築路機械廠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在工程機械行業的各個領域內引進了國外的先進產品和技術,改善了生產條件,建立了規模化的生產體系,在產品的數量、品種、質量方面大大縮短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使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在整體技術水平上踏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奠定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向現代化發展的基礎。
在共和國迎來六十周年華誕而進入新世紀之際,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一方面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帶動下,大大刺激了國內工程機械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外企業的進入、國內企業的擴張,使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局面。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實力,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諸如產品技術的雷同;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導致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市場競爭缺乏誠信原則;沒有同行之間的磋商和引導機制;在政策、法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等等。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強自主創新,進入廿一世紀後國家提出了建立創新國家、創新社會的戰略決策。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近些年來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在對技術創新的認識、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研發基地和手段的建設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正進入一個從主要復制他人技術過渡到自主創新的新時期。技術創新尤其是原創性的技術創新是要付出艱苦勞動和巨大努力的,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要創立起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國品牌,真正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夥伴而屹立於世界同行之中,就需要我國的工程機械企業和科技人員付出比前人更為艱巨的努力。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現在,解放前就從事工程機械技術工作的老一輩專家都已仙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奮戰在工程機械行業第一線的同仁們也已大都退出歷史舞台,我們寄希望於新一代的工程機械行業的同仁們,你們任重而道遠,努力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新的輝煌將在你們手中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