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東臨沂臨沭縣王場村有沒有王樂華這個人
地 理 位 置
臨沂市位於山東省的東南部,東部連接日照,地近黃海,西接棗庄、濟寧、泰安,北靠淄博、濰坊。地跨東經117度24秒─119度11秒,北緯34度22秒─36度22秒,南北最大長距22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161公里,總面積17184平方公里,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市。
臨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海上、空中、公路、鐵路相銜接的立體網路。已經復航的臨沂機場為國家二級機場,是魯南地區最大的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麥道82等機型,現已初步開辟了通往全國各地的15條航線。境內以4條過境國道 和14條省道干線為主,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公路總體水平和每平方公里密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兗(州)石(臼所)鐵 路、坪(上)嵐(山)鐵路和即將建的哈爾濱至長江三角洲的沿海鐵路大通道在境內交匯貫穿東西南北。建成的京(北京) 滬(上海)高速公路和日(照)東(明)高速公路在臨沂市內形成一個十字形,通車里程達到340公里。
自 然 資 源
臨沂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區東南部和魯東丘陵南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呈西北東南向延伸,控制著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為中心,北、西、東三面群山環抱。向南構成扇狀沖積平原。地形復雜,差異明顯,山區重巒迭嶂,千峰凝翠,丘陵逶迤蜿蜒,連綿起伏,平原坦盪如砥,一望無際,河道縱橫交差,碧水如練。山地、丘陵、平原面積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山地集中分布在沂水、沂南、蒙陰、平邑、費縣、莒南等縣。地勢較高,一般海拔400米以上。山地植被比較茂密,是發展林果業、畜牧業的主要基地,黃煙、花生、小麥、地瓜等農作物亦有種植。丘陵主要分布於山區外圍,沂水、沂南、莒南、蘭山、蒼山、臨沭、郯城、平邑等地都有分布, 以沭河以東分布最廣,一般海拔200米─400米。丘陵地帶的土壤砂性大,適耕性好,土層較簿,保水肥能力差, 適宜發展防護林和經濟林,是花生、地瓜、玉米、 黃煙等作物的的主要產地。平原有沂沭河沖積平原、 山間溝谷平原、澇窪平原。沂沭河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沂水南部、沂南東部、河東、蘭山、 羅庄、蒼山、郯城。臨郯蒼平原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是糧食和蔬菜主要產區, 素有「糧倉」之譽。 山間溝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費縣、平邑中部,蒙山前平坦谷地,蒙陰、沂南、沂水等縣的山間溝谷之中,土層深厚,質地適中,多種小麥、玉米等作物。澇窪地平原主要分布於蒼山和郯城南部,土壤粘重,排水不暢,易澇,多種小麥、水稻、 蔬菜等作物。
本市內地質構造復雜, 地層發育比較齊全,從太古界至新生界,除上奧陶統、 志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疊系及中、 下侏羅統、老第三系古新統、 新第三系地層缺失以外,其他斷裂帶經郯城北北東向延伸, 縱貫全市。
境內山脈自北而南有魯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條主要山脈。較大山頭800餘座,一般海拔200米至500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0餘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餘座,秀出雲表,風光壯麗。蒙山海拔1156米, 為山東第二高峰,素稱「岱宗之亞」, 古為宗教文化名山。沂山海拔1032米,古稱東鎮, 位居五鎮之首,山巒清秀,風景幽奇。 兩山久負盛名,享譽中外。馬鬃山、羽山、天寶山、文峰山、甲子山、銀雀山、馬陵山、蒙陰山、蒼山、艾山等都以各自的雄奇、勝跡、史事、人物、傳說、物產等特點聞名遐邇。 境內有不少由流水侵蝕造成的桌狀山, 當地稱為「崮」,素稱沂蒙七十二崮, 其實有百餘崮之多,百崮雄姿, 不僅在中國大地上是一大奇觀,在世界也極為罕見。 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犢崮、南北岱崮、龍須崮、了陽崮、 摩雲崮、蘇家崮、石崇崮、紀王崮、 柱子崮等。解放戰爭時期, 陳毅將軍躍馬蒙山沂水間,寫下了「一片好風光, 七十二崮堪愛」的壯美詩句。
氣候為暖溫帶季風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侯溫和,全年平均氣溫14.1℃,極端最高氣溫36.5℃,最低氣溫-11.1℃,年降水量849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以上。臨沂市境內有10公里以上河流300多條,其中,沂河境內長287.5公里,沭河境內長253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庫90座,庫容量34億立方米,水資源豐富。
土 地 資 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718992.74 公頃 (25784891.1畝),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0.93%。境內西部、北部為山區,東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平原。山地面積313855.00 公頃(4707825.0畝),佔全市總面積的18%;丘陵為758812.00公頃(11382180.0畝)佔全市總面積的44 %; 平原窪地 46341.00 公頃(96915115.0畝),佔全市總面積的38%。土壤類型可分為:棕壤、褐土、 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五類,十一個亞類。其中,棕壤面積615625.5公頃(9234382.5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4.2%;褐土503586.70 公頃(75535800.5畝)佔33.7%;潮土242955.30公頃(3644329.5畝),佔16.3 %; 砂姜土81217.80公頃(1218267.0畝),佔5.4 %;水稻土51261.4公頃(768921.0畝),占 3.4%。
水 資 源
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大都符合人畜飲水和工農業用水標准。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24.8毫米,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資源量51.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59.6億立方米。 平均年水資源總量54.7億立方米, 枯水年水資源總量38.2億立方米,特枯水年水資源總量 22.1億立方米,現有水利工程平水年可供水量31.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供水量25億立方米。1995年全市實際取用水量19.4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灌溉取用水11.5億立方米,工業取用2.7億立方米,人畜生活取用21億立方米,其他用水3.2億立方米。
境內水系發育呈脈狀分布。有沂河、 沭河、中運河、濱海四大水系, 區域劃分屬淮河流域。主要河流為沂河和沭河, 有較大支流1035條,中小支流15000餘條。10公里以上河流300餘條。沂河主源發源於沂源、蒙陰、新泰交界處的老松山北麓。流經沂水、沂南、蘭山、河東、羅庄、蒼山、郯城等縣區, 流入江蘇省境內後注入黃海,全長570公里,境內流長287.5公里,最大流量15400 立方米每秒(1957年)。較大支流有東汶河、 蒙河、柳青河、 河、涑河、李公河、 白馬河等,流域面積10790餘平方公里。沭河發源於沂山南麓,流經沂水、莒縣、河東、臨沭、 郯城等縣區,至江蘇境流入黃海,境內流長252.6公里,最大流量7290立方米每秒(1974)年。較大支流有潯河、高榆河、 湯河分沂入沭水道、夏庄河、朱范河等,流域面積5320 平方公里。 沂沭兩河流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屬中運河水系的河流有武河、武河引洪道、東加河、 西加河和燕子河等,都經蒼山縣境內,南至江蘇省境流入中運河。濱海水系河流有綉針河、相邸河、青口河等,皆入黃海。境內河流,均屬山洪河道, 上游支流眾多,源短流急,雨季洪水暴漲, 峰高量大,而枯水季則多數斷流,境內建有岸堤、跋山、沙溝、陡山、許家崖、唐村、 會寶嶺等大型水庫7座,中型水庫29 座, 小型水庫899座,攔河閘壩22處,總攔蓄能力34億立方米。 沂沭河下游興建了沂河沭河洪水東調工程和武河分洪工程,興利除害,河流狀況大為改善。
礦 產 資 源
礦產資源種類較多,分布廣泛。至1994年底,已發現礦產66種,其中金屬礦產17種,非金屬礦產45種,燃料礦產 1種,水氣礦產3種。佔全省已發現140種礦產的47.14%。主要礦產有鐵、鈦、銅、鉛、鋁、金、銀、金剛石、耐火粘土、白雲岩、螢石、 重晶石、明礬石、石英砂岩、陶瓷土、頁岩、粘土、花崗石、石灰岩、石膏、玄武岩、河砂煤、礦泉水、地熱及寶石、玉石、彩石、硯石等。已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 佔全省探明儲量的37種礦產的34. 25%。金剛石儲量居全國第2位,石英砂岩、陶瓷土、明礬石、 白雲岩、粘土、花剛石礦產儲量居全省第3位。全市已開採的礦產37種,共有各類礦山1650個。 天然飲用礦泉水,資源豐富,質量上乘, 產地15處,礦泉水含鍶、偏硅酸、鋰、鋅、 鉬等多種元素。地熱產地2處,河東湯頭溫泉和沂南縣新王溝溫泉均為高溫熱水, 水溫分別為66度和72 度~ 74 度, 水量分別為 200 ~300m3/d和73.71m3/d。前者礦化度3.74克/升,ph值3.73,氡氣16~18埃曼, 屬裂隙氯化物鈉鈣型高溫泉水; 後者為含氟高溫礦化度硫酸鹽氯化物鈉鈣型水。都是著名的療養溫泉。
動植物資源
生物資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51科,1043種(包括變型或亞種)。其中木本植物65科,367種,主要有油松、赤松、側柏、刺槐、板栗、柿子、核桃、山楂、梨、蘋果、桃、杏、花椒、楊、柳、泡桐、馬尾松、水杉、毛竹、茶樹、紫穗槐、胡枝子、酸棗、白蠟、 荊條等;葯用植物830多種(含葯用農作物及木本植物),主要有金銀花、玄參、太子參、丹參、棗仁、靈芝、杜仲等; 主要農作物品種923個,其中小麥27個品種,玉米8 個品種,地瓜6個品種,穀子11個品種,大豆10個品種,花生22個品種,棉花7個品種,蔬菜200 個品種,稀有作物有香稻、小米豌豆、蠶豆等 10餘種。動物約14綱,1049種,其中淡水魚 15科57種,鳥類37科,171種,哺乳類7目25種。此外,還有昆蟲類動物541 種,蜘蛛類動物117種,盛產金銀花、銀杏、大蒜、板栗、山楂、黃梨、蘋果、花椒、蠶繭、白柳、 琅琊草、全蠍、蟾酥等。
行 政 區 劃
臨沂市現轄蘭山、羅庄、河東3個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等9個縣,共計181個鄉鎮辦事處,9549個行政村。 臨沂市共有99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21.9萬,佔82.7%,非農業人口172.3萬,佔17.3%。臨沂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有漢、回、滿、朝鮮、壯、蒙、藏、苗等32個民族, 除漢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0.33%。
縣區
面積(平方公里)
鄉鎮(個)
行政村(個)
戶數(萬戶)
蘭山
650.37
12
417
22.52
羅庄
370.37
8
225
13.55
河東
727.63
12
475
16.07
郯城
1306.58
17
871
25.1
蒼山
1799.86
21
1179
30.52
莒南
1752
18
937
31.7
沂水
2334.8
19
1219
34.28
蒙陰
1601.6
11
587
16.99
平邑
1824.79
16
1056
28.41
費縣
1903.75
18
1052
27.52
沂南
1774.08
17
978
28.62
臨沭
1038.01
12
553
18.44
發 展 成 就
經濟發展成就巨大:
新中國成立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臨沂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昔日民不聊生向小康生活邁進,由只有十多家手工作坊發展到年工業總產值近700億元的工業化為主導的中等城市,由極其落後的農業生產發展到高效農業占居重要地位的農業大市,從「四塞之崮,舟車不通,土貨不出,外貨不入」的封閉地區發展到交通方便,通信發達,第三產業體系較為健全的魯南商貿中心城市。51年來,全市經濟總量不斷壯大,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1999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了59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60元,增長26倍;完成財政收入31.4億元,比1949年增長158倍,國民經濟整體實力大為增強。
建國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1999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0.5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65倍,年均遞增22.1%。自1978年以來累計投資831億元,其中國有投資340億元。投資規模出現了三次飛躍,分別在1977年超過億元大關,1987年超過10億元大關, 1997年超過百億元大關。
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市交通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形成了公路、鐵路、航空立體化大交通格局。1998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已達5279公里,一、二級公路達到1756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33.1%;高級、次高級路面達到4069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77.4%,全市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1983年國家投資近6億元,建成了兗石鐵路,鐵路境內長度187公里,經過全市六個縣區,結束了臨沂無鐵路的歷史,並於1997年3月開通了臨沂至北京的「沂蒙號」特快列車。投資22億元改擴建了臨沂飛機場,於1998年底實現復航,目前已開通廣州、溫州、武漢等城市的航班。
郵電通訊事業突飛猛進。郵路四通八達,到1999年底,郵政網點達300處。郵政營業全部實現自動化、微機化。 1999年底,全市電話交換機容量達61.19萬門,電話普及率達到4.9部/百人。行政村通電話面達到95.7%。移動通訊發展迅速。1993年實現移動尋呼覆蓋縣區。1994年開通移動通訊交換機,1999年用戶達到15萬戶以上。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1999年,臨沂城區面積達50平方公里,建城區常住人口54萬人。供水排水能力增強,供水管道長度523公里,綜合供水能力32萬立方米/日,自來水普及率達88.3%;排水管道密度9.2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綠化水平提高。城區綠化覆蓋面積902公頃,公共綠地面積238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6.2平方米,園林綠地面積772公頃,建城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16%和19.4%。居住條件改善,1999年底人均居住面積8.82平方米,使用面積15.22平方米,1999年經濟適用住房竣工面積22萬平方米。城市道路改善。城市道路總長度382公里,面積543萬平方米。先後建成內環路和外環路,拓寬改造了城市主幹道沂蒙路,修建了南北沂河大橋。路狀改善,道路照明改善,有路燈1.5萬盞。城市建設投資不斷增加,1998年城建投資達1.73億元。近年來,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使臨沂城綠化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目標,進一步加大了臨沂城建設的力度。
對外開放成績顯著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市全面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提出並實施了外向帶動戰略,積極擴展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了外向型經濟發展。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自營出口創匯快速增長。1978年前,全市還沒有自營出口創匯,1996年自營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大關,自營出口創匯隊伍不斷壯大,到1998年底,除三資企業外,全市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76家。
利用外資穩步發展。為加大引進外資力度,1986年,我市頒布了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辦法,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又重新頒布了《山東省臨沂地區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辦法的實施促進了我市引進外資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累計批准利用外資項目845個,合同外資額6.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累計批准三資企業663家,合同外資額4.9億美元,這些企業分布在食品、建材、紡織、機械、電子、服裝、輕工等行業。
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農民生活由貧困向小康邁進。1999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273元,比1978年增長25.6倍,年平均遞增16.9%。消費水平明顯提高,消費結構改善,消費觀念更新,從1978年到1999年,農民生活消費支出由84元增加到1267元,年均增長15.3%。居住條件改善。1999年底全市農民人均居住面積23.1平方米,比1978年增長了1.1倍。
城鎮居民向富裕生活邁進。199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960元,消費支出3298元。居民生活水平從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提高型轉變。食物結構更趨合理,肉、蛋、奶的消費量快速增長,家庭耐用品更新頻率加快。居住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從簡陋向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的方向發展。 1999年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為8.82平方米,無房戶、危房戶減少。採暖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由過去的以火爐為主要取暖方式,向暖氣取暖和集中供熱取暖轉變。
社會事業長足發展
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目前,全市有普通高校2所,成人高校2所,在校學生7558人;普通中學355所,在校學生62.5萬人;小學5260所,在校學生129.1萬人,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99%,鞏固率96.87%,小學畢業升學率達到99.22%。中小學師資隊伍壯大,教師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改善。一支政治合格,思想作風好,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保證了我市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全市普通中學教師人數3.11萬人,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教師3.07萬人,學歷標准為83.6%;小學教職工隊伍發展到5.44萬人,專任教師5萬人,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5.2%。學前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到1998年,全市幼兒園達到4614所,入園兒童17.7萬人。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現有普通中等專業技術學校15所,在校學生1.75萬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0所,在校學生2761人;職業中學30所,在校學生3.6萬人。特殊教育健康發展,現有特殊教育學校11所,在校學生1314人。教育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積極支持和鼓勵社會辦學、私人辦學。到1999年底全市社會力量辦學校310處。其中民辦高校1處,職業中專3處,中小學70處。在校學生6000餘人。掃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青壯年文盲率僅為0.8%。
科技事業成績卓著。我市認真貫徹全國、省有關科技工作的政策方針,把「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貫穿於經濟建設各項工作中。科技事業得到長足發展。1997年全市十二個縣區全部進入國家科技先進縣行列。科技隊伍日益擴大,到1998年全市已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萬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4萬人。科研人員知識層次提高,知識結構日趨合理。科研工作碩果累累。 1999年,全市共安排市級以上的科技發展項目236項,共取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28項。民營科技企業異軍突起,到1999年,民營科技企業總數達到890家,從業人員4萬人。民辦、廠辦科研開發機構得到較快發展, 1998年底,已發展到653家,科研人員0.5萬人。星火計劃成績斐然。1999年全市星火計劃項目達21項。技術市場日趨完善。 1999年末,全市技術貿易機構發展到1581家,技術貿易成交額1.5億元,專利工作從無到有,快速發展。 1982年《專利法》頒布以來,我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熱情高漲,專利申請和受理數量快速增長。 1999年,全市共申請專利254項。積極推進科技經濟一體化進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建國初的19%上升到目前的46%。
衛生事業不斷完善,醫療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1999年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6處,其中醫院59處,衛生院231處,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57萬張,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15.8張。衛生技術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由1949年的近400人發展到1999年的1.9萬人。治療水平提高,1998年縣以上綜合醫院治癒率達到53%。計劃免疫工作卓有成效,消滅了血吸蟲、麻風病等傳播性疾病,結核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兒童計劃免疫活動。婦幼保健工作成績斐然,到1998年兒童保健管理率達到80%,孕產婦亡率萬分之二點九,嬰兒亡率2.1%,均有大幅度下降。農村衛生保健工作開展的扎實有效,全市12縣區全部實現了「初級保健」目標。
此外,我市的文化、體育、出版、社會保障、技術監督、環境監測、人口控制、耕地保護等各項事業也都得到長足發展。
⑵ 山重建機有限公司的項目落成
揚帆起航 山重建機站在新起點
2011年8月19日,山重建機20000台挖掘機項目落成典禮隆重舉行。山重建機臨沂、濟寧兩大基地的全面落成開啟了公司發展的新篇章,標志著山重建機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山重建機有限公司於2010年3月16日成立。
山重建機臨沂、濟寧兩個製造基地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總投資50億元,第一期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形成年產2萬台挖掘機的生產能力。擁有國際一流的製造技術,配置了全球最先進的製造裝備。新基地擁有多台先進的數控等離子切割機、數控加工中心、數控雙面鏜銑床、三坐標測量儀等精密加工和測量設備,主要結構件均採用國際一流的焊接機器人進行焊接,關鍵焊縫全部採用UT探傷檢查,研製了一流的產品總裝線、塗裝線,採用了先進三維設計軟體,引進了先進的ERP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了標准化、准時化、規模化生產。
山重建機臨沂、濟寧兩基地分別在2010年5月10日、11日奠基。12月8日,山重建機臨沂新基地首台挖掘機就順利下線,從奠基到下線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
公司實施雙品牌戰略,打造JCM和STRONG兩個品牌。臨沂新基地年產挖掘機10000台,生產JCM系列挖掘機。濟寧新基地年產挖掘機10000台,生產STRONG品牌系列挖掘機。二條產品線產品規格均從0.8噸到70噸,市場覆蓋率達到99%以上。
山重建機挖掘機採用全球先進的液壓系統,並配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電器控制系統,實現了先導操縱控制、模塊化控制和精細操作。採用溫控風扇,可節約燃油5%-8%,同時降低雜訊。燃油系統採用大容量高精度柴油預濾器,配備燃油加油泵、燃油預熱裝置。產品在技術、性能、可靠性、外觀質量和造型等方面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可廣泛用於各種作業環境下土方挖掘施工,還可配合起吊、破碎、挖坑、夯實、打樁、平整、修坡等多種作業機具。適用於農田、水利、林業、礦山、交通、市政、建築等多種工況的施工作業。
後發優勢 新公司有新作為
截至2011年8月,山重建機已經形成了人才集群優勢、產品技術優勢、銷售渠道優勢、供應鏈優勢、製造能力優勢、金融優勢、機制優勢和集團資源協同優勢等八大優勢。
人才是企業第一戰略資源。山重建機大力實施「人才第一」戰略,先後引進了100多位國內外一流的業內人才,使山重建機形成了一支敬業、專業、職業的高素質的幹部隊伍和創造型的勞動群體。公司加強與國內知名大學合作,與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青島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建立了200多人的技術研發隊伍,加快年輕人才的引進、儲備和培養,2011年已引進國內高等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近200人。
山重建機注重強化培訓體系建設,構建覆蓋各類職業序列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課程架構,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配合員工職業發展全過程,實施針對性的「階梯式培訓」。開展了內部專業培訓、外部專業培訓、校企聯合辦學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公司2011年5月份同時與吉林大學開辦了工程碩士班、與西安交通大學開辦了MBA班。
山重建機實施獨特的差異化營銷戰略——雙品牌、雙渠道,市場雙倍覆蓋。聚集了業內一流的經銷商隊伍,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營銷網路。公司重視對銷售、服務人員的培訓,先後在石家莊、南京、長沙、成都、昆明、西安、長春、哈爾濱等區域舉辦「代理商基礎培訓」,舉辦服務經理培訓,與山東交通學院合作,開展山重建機技術服務培訓班。為增強客戶對山重建機品牌的信賴,公司聯合慧聰工程機械網舉行了第六屆牽手買團活動,開展了精彩的山東之旅活動,組織工程機械用戶及整機企業、配件經銷代理商深入山東地區廠房參觀、考察、采購。為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美譽度,2012年,山重建機大力實施「精品工程」質量推進活動和「心連心萬里行」用戶走訪活動,走訪了1000名客戶,將山重建機的關愛帶給每一位客戶,充分了解客戶需求。
長期的規范化運營使得山重建機在物流方面形成了准時化、精益化的特點。物流准確、快捷、高效,在行業內得到合作夥伴的高度肯定。山重建機與國內外一流供應商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建立了高品質、高效率的配套供應體系。
依託優勢 十年內進入全球挖掘機行業前列
山重建機依託自身優勢,在山東重工集團的強力領導下,全體員工的努力下,2010年累計生產經營各項指標同比增長了400%以上,創造了行業增速的奇跡。2011年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生產經營各項指標增速均超過110%,在行業中增速名列前茅。
展望未來,山重建機專注、專業做好挖掘機產業,以讓用戶「輕松勞動,幸福生活」為公司願景,立志為消費者提供適用、高效、環保的勞動工具。
山重建機將攜人才集群、產品技術、銷售渠道、供應鏈、製造能力、金融、機制、集團資源協同等八大優勢,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十三五」期間,實現挖掘機銷售過5萬台,進入全球挖掘機行業的前列。
⑶ 臨沂有3+2的士官定向培養學校嗎
1、河北商貿學校
河北商貿學校(原河北供銷學校)系國家級重點中專,始建於1953年,學校佔地近百畝,建築面積6萬平米,在職正式教職工190人,其中高級講師55人,全日制在校生6000餘人,聯合辦學在校生2100人及短訓學員3000餘人。
是國家級重點中專,設有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計算機實用技術、計算機網路工程、現代物流、酒店管理、商務英語、電子商務等十五類專業,並設有高職專科班,面向全國招收初、高中畢業生。
2、煙台城鄉建設學校
煙台城鄉建設學校是一所省部級重點普通中專、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省教育廳批辦「三、二」連讀大專學校、國家軟體與信息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煙台市政府批辦的煙台市建築職業教育集團和山東省建工局指定培訓基地。
學校創建於1982年,現設總校、分校兩處,地處煙台中心市區,環境幽雅,交通便利,現佔地150餘畝,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在校生4200餘人,教職工256人,中、高級職稱的教師佔80%以上。
3、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
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原名濟南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是濟南市辦學最早的職業院校之一,是集中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學校。學校「一校兩址」,該校區位於濟南市東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校區實訓基地位於彩石大學城風景優美的蟠龍山腳下。
在校班級56個,在校學生2500多人,專任教師128人,其中在讀博士2人,碩士研究生34人,專業課教師均為「雙師型」教師,具有高、中級職稱的教師佔79%.
4、青島海洋技師學院
青島海洋技師學院是山東首家海洋技師學院,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2012年8月成立。青島海洋技師學院,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培養海洋交通運輸、現代海洋漁業、海洋工程、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生物等專業技能人才的國家重點技工院校和國家中等職業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學院設有三處校區,院總部設在市南區菏澤路,臨海而立,環境優美,校園整潔,在團島、黃島設有分校區,總佔地面積283畝,建築面積12.45萬余平方米。
5、煙台文化旅遊職業學院
煙台文化旅遊職業學院是在煙台工貿技師學院基礎上建立,全國第二所以「文化旅遊」 產業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專科)學校,被授予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旅遊局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示範基地、山東省全域旅遊人才培訓基地、煙台工匠孵化基地、山東省文明單位和中國魯菜學府等稱號。
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創新強校」的辦學理念,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培養適應文化旅遊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⑷ 本人985機械小碩,山東臨工待遇如何家是臨沂的。
有條件去單位實地考察下,看看單位周邊有什麼人,比如門衛保安、小店老闆聊聊,也許能了解到一些,能遇到單位員工聊聊那是最好了,這些信息比較客觀真實。個人經驗供參考,說了自己的一點看法。畢竟我不在你的環境中難免有些地方想的不對,說的不對
⑸ 王曉華的人物介紹
王曉華 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1952年5月生,山東臨沂人。1968年12月參加工作,1970年,剛滿18歲的王曉華下鄉插隊歸來,成為當時柳州工程機械廠鑄鋼車間一名工人。那個年代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氣和奉獻精神,使得他工作上兢兢業業,腳踏實地一步步往前走。197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即任鑄鋼車間黨支部副書記。
1985年7月畢業於西安理工大學,
1987年任柳州工程機械廠廠長助理。
1996年獲武漢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先後任車間支部書記、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廠長助理,副廠長。副總裁、總裁職務。自1989年任副廠長以來緊緊圍繞市場經濟發展需要,首先著重抓好柳工第三產業和勞動眼務公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效益,又安排了許多待業人員,走出了一條勞服企業發展的新路子。「八五」期間,柳工實現工業總產值21.8億元,銷售收入29.9億元,利稅6.8億元,分別比「七五」期間增長269%,349%、299%,企業榮獲「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榮譽稱號。1996年,出任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工程機械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兩個根本性轉變和機械工業部扛好」產品質量翻身、組織結構優化,開發能力提高三大戰役。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改革,盤活存量資產及增量投入,1996年12月組建了包括柳州市鋼圈廠、市鑄條廠,市起重機廠,市標准件廠在內的柳工集團。1997年,柳工股份公司順利通過了IS0900l質一體系認證和國家特級安全企業評審,97年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市場佔有率分別比上年增長12.52%、8%、0.85%。企業榮獲中國質協頒發的「三滿意企業」,本人榮獲96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和優秀管理者稱號。
2009年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代表。
⑹ 飛行器製造工程的專業概覽
主要專業課程:航空製造工程概論、計算機輔助技術概論、計算機圖形學、結構有限元法、金屬塑性成形原理、飛機裝配工藝學、計算機輔助幾何造型技術、計算機輔助製造、模具設計與製造、塑性成形有限元法以及飛機鈑金成形工藝等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機械課程設計、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設計、綜合實驗、電子線路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
主要專業實驗:板料成型、膠接、裝配工藝、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等。 專業名稱:飛行器製造工程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專業代碼:0815803 畢業生可報考航空宇航製造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機械製造及自動化、計算機應用等學科專業方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畢業生就業實行雙向選擇,可在航空航天、機械設計與製造、材料加工以及計算機應用等行業和領域的研究院(所)、大中型企業、合資企業及高等院校從事科研、設計、生產、技術管理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航空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西北工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
中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工程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同濟大學機電學院
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山東交通學院
臨沂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製造工程學院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南昌理工學院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工程學部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機械工程系
西安航空學院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