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
2009年,國家出台了《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被作為七項重點工作之一:「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支持裝備製造骨幹企業在工程承包、系統集成、設備租賃、提供解決方案、再製造等方面開展增值服務,逐步實現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延伸擴展研發、設計、信息化服務等業務,為其他企業提供社會化服務」。
現代製造服務業是指融合了互聯網、通信、計算機等信息化手段和現代管理思想與方法的製造服務業,是從現代製造業內部的生產服務部門逐步分離、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的重要分支。當前,機械行業現代製造服務業主要集中在提供成套設備、工程總承包、交鑰匙工程、用戶備品備件零庫存服務、售後服務遠程化、再製造、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方面。
從數量上來看,有超過半數的公司在從事服務業,更有兩成的跨國製造業企業的服務收入超過總收入的50%。據了解,在發達國家普遍存在兩個「70%現象」,即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的70%,製造服務業占整個服務業比重的70%。
近幾年,在體制改革、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機械行業的一些龍頭企業除依靠實體產品技術自主創新能力的加強外,開始嘗試從產品服務和與產品相關的其他服務領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上海電氣、陝鼓集團、徐工集團等一批領軍企業,已經在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業績,探索出一些寶貴的經驗。但總的來說,我國機械行業現代製造服務業仍處於起步階段。
我國電力設備領域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相對較早。一些電力設備生產企業在同外資企業的競爭中,意識到系統集成服務對公司利潤的影響,並逐步開始承接相關業務,較為典型的是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在電站工程總承包、設備融資租賃、維修保養、現代物流、設備集成、工程設計等方面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逐步形成了一批現代製造服務業的主打產品,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發電設備EPC項目(即交鑰匙工程)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服務產品。此外,上海電氣在電梯設備維修保養,紡織機械、機床、印刷機械、建築機械的融資租賃業務,現代物流等領域也紛紛開展現代製造服務業。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現代製造服務業也較為成熟,企業間開始從產品生產競爭轉向價值鏈增值競爭,核心增值環節從價值鏈上的裝配製造向融資租賃、再製造、配件供應、維修、二手設備銷售和物流等服務領域轉移。例如,行業龍頭企業徐工集團在「信息化建設、物流供應、融資租賃、再製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徐工集團通過呼叫中心、售後服務和備品備件管理、遠程服務、電子商務平台建設等,延長了產品價值鏈,逐步實現企業從產品製造向產品增值服務轉型。
在其他機械行業,一些龍頭企業也加緊了開展現代製造服務業的步伐。例如,陝鼓集團近年來完成了從賣產品到賣方案、從單一產品供應商向動力成套裝備系統解決方案商、系統服務商轉變的戰略轉型,同時突破性地推出了「金融企業+核心企業+客戶企業」的融資服務模式。
除上述傳統企業大力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外,我國機械行業還出現了一汽啟明、寶鋼寶信、武鋼自動化、東風東浦等典型的現代製造服務業企業。它們誕生於大型製造企業集團,在服務於母體企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了獨立發展。其中,一汽啟明於2008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根據其年報,2008-2010年,公司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5%,2009、2010年利潤增長率均超過了22%。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是具有良好業績的根本原因。
總之,我國機械產業的現代製造服務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同製造業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發展水平仍處於初級階段,存在著總體規模小、水平不高、結構不合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滯後等問題。現代製造服務業發展落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製造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薄弱環節。
2011年3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具體包括有序拓展金融服務業,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等。在《綱要》的指導下,預計配套的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的政策將陸續出台,推動產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正處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而目前我國服務業所佔比重較低,國民經濟過度依賴粗放型增長,未來為把我國建成世界製造中心,由製造業大國提升成為創新型、節能型的製造業強國,大力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勢在必行。
未來我國現代製造服務業的規模將迅速增長。以機械工業為例,根據《機械工業「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現代製造服務業的收入所佔比例將明顯提高,百強企業的現代製造服務業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25%左右。2010年,中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萬億元左右,其中百強企業收入佔比約為1/10。如果「十二五」期間,按機械工業年增10%計算,至2015年,僅機械百強企業所創造的現代製造服務業產值就將接近0.6萬億元。
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將是未來現代製造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從全球來看,裝備製造業正在向全面信息化邁進,研發、設計、采購、製造、管理、營銷、服務、維護、保養等各個環節,無不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柔性製造、網路製造、虛擬製造、綠色製造、數控技術的發展正在推進裝備製造發生巨大的變革,現代製造服務業便是變革的產物之一。機械裝備製造業目前正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就是要廣泛融合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加速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深度、廣度和速度,提高設計研發的效率和成功率,改變裝備製造業的生產模式,從而促進現代製造服務業的發展。
未來一段時期,機械裝備製造業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的工作重點將主要圍繞開展增值服務和優化供應鏈管理兩個方面展開,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向:供應鏈管理優化;由單機到成套、工程總承包;外包輔助業務;服務活動專業化;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等。
⑵ 軍用工程機械的發展現狀
中國軍用工程機械的研究從建國初期就開始了,但真正形成裝備是在20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軍隊軍用工程機械的研製和開發也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已經形成了以野戰工程機械、建築機械和保障機械三大門類為主的幾十種工程機械裝備,品種、規格基本齊全,有些工程機械甚至超過了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從當前國內外國軍隊用工程機械的現狀和未來軍事斗爭對工程保障的要求來看,中國軍隊軍用工程機械的發展趨勢為:軍用工程機械的研製向系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方向發展。
由於中國軍隊一直沒有制定統一的軍用工程機械發展計劃,長期以來各個單位各自為陣,相互封閉,開發和研製的工程機械型號混亂、性能重復、通用性差,軍用工程機械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問題已經十分嚴峻。當前,應當加強對軍用工程機械研製和生產的管理,由裝備部門牽頭,成立由部隊和地方聯合組成的論證委員會,進行軍用工程機械繫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的研究,制定統一的研製、實驗、生產、采購、管理和維修計劃,從而使中國軍隊工程機械的發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野戰工程機械、軍用建築機械和保障機械裝備系列化,能夠完成各種地形條件下、各種氣候條件下和各種作業任務下的工程保障任務,以及各種機械相同功能部件通用化和工程機械製造的標准化。
生產和改造將進一步向軍選民用方向發展
長期以來外國軍隊一直堅持軍選民用工程機械的發展路子,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例如美軍的萬能推土機70%的部件為民用部件。與發達國家軍隊相比,中國軍隊的經費還是十分有限的。而軍用工程機械本身的特點是從研製、試驗到定型、生產,周期長、花費大。這種矛盾也促使了中國軍用工程機械向軍選民用方向發展。另外,我們還應當重視利用民用技術對中國軍隊現有工程機械進行改造,重點改造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和控制系統,提高工程機械的可靠性、可維修性和自動化水平,同時對現有部分軍用工程機械的外殼進行改造,提高工程機械的裝甲防護能力,並配備一定的火力系統,來提高工程機械的火力抗擊能力,使現有軍用工程機械的整體水平得到提高。
研究重點將向多用裝甲戰斗工程車方向發展
中國軍隊多用裝甲戰斗工程車的研製應當立足於中國軍隊當前軍事斗爭的需求,以外國軍隊先進的裝甲戰斗工程車為參考,除具有多種作業能力之外,還應當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一是在減輕重量上下功夫,使新型裝甲戰斗工程車輕巧、靈便,以便於進行航渡;二是在兩棲作業上下功夫,使新型裝甲戰斗工程車能夠在換乘區直接泛水沖灘,上陸破障;三是在克服海岸灘上下功夫,使新型裝甲戰斗工程車能夠在松軟的岸灘上無需其他輔助設備或只需少量的輔助設備就能進行破障作業,而不會發生沉陷、打滑等現象;四是在提高防護能力上下功夫,當前裝甲戰斗工程車的主要缺點就是防護能力差,而在海岸灘上進行破障,必將受到火力的猛烈襲擊,因此新型裝甲戰斗工程車必須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才能確保破防任務的順利完成。另外,多用裝甲戰斗工程車還應當加強自救和易維護性方面的研究。
將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
20世紀末,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高新技術革命浪潮,各個行業開始大范圍地使用高新技術,也給軍用工程機械的發展帶了新機遇。面對這種機遇,我們應當與時俱進,大膽引進各種高新技術,把機器人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智能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遠程遙控技術、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系統控制技術和電子監控技術等各種高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軍用工程機械製造的各個領域,快速提高中國軍隊工程機械的整體水平,增強工程保障的能力。國內外工程機械發展的總體趨勢是發展快、水平高、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各個工程機械集團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都開始注重高新技術的運用,各種帶有高新技術含量的工程機械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比如研製的智能型振動壓路機、帶有自動監測和控制功能的裝載機、具有激光找平自動控制功能的平地機以及能在有毒、危險情況下工作的遙控工程機械等,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可靠性、可維修性、精密性、兼容性、易操作性和可發展性等,使工程機械的發展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面貌。中國軍隊軍用工程機械領域高新技術的運用,應當充分利用地方的這種技術和人才優勢,緊密地依靠地方,走軍民結合的發展道路,用最少的精力來快速完成中國軍隊軍用工程機械的升級換代。
⑶ 5g車聯網在工程機械領域應用現狀如何
在工程機械行業車聯網運用比較成功的是徐工漢雲吧!在工程機械領域,徐工漢雲工業互聯網平台幫助徐工集團和中鐵建集團、中電建集團布局車聯網平台。漢雲平台已經接入和管理數十萬台工程機械車輛,包含面向企業的資產管理、工地管控、油耗管理、物流車運營、新能源車輛管理等,面向政府的貨車監管、渣土車監管、智慧交通等。
⑷ 工程機械行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根據2021年4月28日全球工程機械50強峰會組委會發布的「2021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榜單」,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銷售額同比微幅下滑2.87%,其中中國企業表現亮眼,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首次進入全球三甲,共11家中國工程機械製造商入榜全球TOP50,銷售總額為507.33億美元,同比增長40.03%,銷售額佔TOP50總額比重上升至26.48%。
2020年全球銷量同比下降19%
根據OffHighway Research的報告,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設備銷量下降至89.1萬台,同比下降19%。如果將中國從全球數據中剔除,世界其他地區的設備銷量將下降27%,新冠疫情的影響將更加明顯。2020年全球成交量降至近十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程機械製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⑸ 徐工集團的現狀,是否已被收購
沒有,仍然是國之重器,國企的中流砥柱。
2017年9月18-19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美國設備製造商協會、韓國建設機械製造商協會主辦的「2017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50強峰會」在北京召開。峰會發布了「2017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排行榜」,徐工穩居全球前10強,位列第7位,連續數年成為唯一進入前10位的中國企業。同時,徐工作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領軍企業,已連續28年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簡介
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9年3月,25年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的地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50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55位,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地理位置
徐工集團位於江蘇省徐州。徐州是東隴海線第一大城市,淮海經濟區第一大城市,蘇北第一大城市,也是鐵路樞紐,江蘇省的「北大門」。徐州是國家重要的交通要道、軍事戰略要地,享有較高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同是省內重要的工商業、金融和對外貿易中心。
發展戰略
徐工集團秉持「嚴格、踏實、上進、創新」的企業精神,按照以工程機械為核心的多元化發展戰略,建立了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核心的技術開發體系,不斷開發出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產品。主要產品有工程起重機械、路面機械、壓實機械、鏟土運輸機械、混凝土機械、高空消防設備、建築機械、特種專用車輛、液壓件、工程機械專用底盤、驅動橋、回轉支承、駕駛室、柴油機、齒輪箱、齒輪泵、工程輪胎等系列工程機械主機和基礎零部件產品,其中70%的產品為國內領先水平,20%產品達到國際當代先進水平。
主要產品
徐工集團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產品品種與系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主要產品分類有:工程起重機械、鏟土運輸機械、挖掘機械、築路及養護機械、路面及壓實機械、混凝土機械、樁工及非開挖機械、鐵路建設裝備、高空消防設備、重卡及特種專用車輛、專用底盤、發動機、液壓件等主機和工程機械基礎零部件產品,徐工產品已銷售到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9類主機和3類關鍵零部件市場佔有率居國內第1位。5類主機出口量和出口總額持續位居國內行業第1位。
以上內容摘自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xcmg.com/
⑹ 長安大學工程機械本科畢業學長現況
現在就職於中鐵五局,月薪8600,剛幹了一年半,福利非常好,只要好好學習,一定可以為自己找到好的出路,加油哦學弟~望採納🙏🏻
⑺ 機械製造業企業發展狀況怎樣
機械製造業作為一個傳統的領域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積累了不少理論和實踐經驗,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個方面的個性化需求越加強烈。作為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並已成為基礎工業的機械製造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先進製造技術這個概念的提出為機械製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雖然這個名詞沒有確定的定義,但目前公認的認識是:先進製造技術是傳統製造技術不斷吸收機械、電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現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並將其綜合應用於產品設計、製造、檢測、管理、銷售、使用、服務的製造全過程,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清潔、靈活的生產,並取得理想技術經濟效果的製造技術的總稱。它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1.
從以技術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使技術的發展更加符合人類社會的需要。
2.
從強調專業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專多能轉變,使勞動者的聰明才智能夠得到充分發揮。
3.
從金字塔的多層管理結構向扁平的網路化結構轉變,減少層次和中間環節。
4.
從傳統的順序工作方式向並行工作方式轉變,縮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質量。
5.
從按照功能劃分部門的固定組織形式向動態的自主管理的小組工作方式轉變。
6.
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1)機械製造自動化。(2)精密工程。(3)傳統加工方法的改進與非傳統加工方法的發展。
下面對自動化技術給予論述和展望。
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始終是機械製造中最活躍的一個研究領域。也是製造企業提高生產率和贏得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自本世紀20年代出現以來,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剛性自動化、柔性自動化和綜合自動化。綜合自動化常常與計算機輔助製造、計算集成製造等概念相聯系,它是製造技術、控制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旨在全面提高製造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和對市場的響應速度。
一、集成化
計算機集成製造(CIMS)被認為是21世紀製造企業的主要生產方式。CIMS作為一個由若干個相互聯系的部分(分系統)組成,通常可劃分為5部分:
1.
工程技術信息分系統
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AE),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計算機輔助工裝設計(CATD)數控程序編制(NCP)等。
2.
管理信息分系統(MIS)
包括經營管理(BM),生產管理(PM),物料管理(MM),人事管理(LM),財務管理(FM)等。
3.
製造自動化分系統(MAS)
包括各種自動化設備和系統,如計算機數控(CNC),加工中心(MC),柔性製造單元(FMS),工業機器人(Robot),自動裝配(AA)等。
4.
質量信息分系統
包括計算機輔助檢測(CAI),計算機輔助測試(CAT),計算機輔助質量控制(CAQC),三坐標測量機(CMM)等。
5.
計算機網路和資料庫分系統(Network
&
DB)
它是一個支持系統,用於將上述幾個分系統聯系起來,以實現各分系統的集成。
二、智能化
智能製造系統可被理解為由智能機械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該系統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決策等。
在智能系統中,「智能」主要體現在系統具有極好的「軟」特性(適應性和友好性)。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採用模塊化方法,使之具有較大的柔性;對於人,智能製造強調安全性和友好性;對於環境,要求作到無污染,省能源和資源充分回收;對於社會,提倡合理協作與競爭。
三、敏捷化
敏捷製造是以競爭力和信譽度為基礎,選擇合作者組成虛擬公司,分工合作,為同一目標共同努力來增強整體競爭能力,對用戶需求作出快速反應,以滿足用戶的需要。為了達到快速應變能力,虛擬企業的建立是關鍵技術,其核心是虛擬製造技術,即敏捷製造是以虛擬製造技術為基礎的。敏捷製造是現代集成製造系統從信息集成發展到企業集成的必由之路,它的發展水平代表了現代集成製造系統的發展水平,是現代集成製造系統的發展方向。
實現敏捷製造的技術基礎包括:
1.
大范圍的通訊基礎結構,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工廠信息網路和准時信息系統(Just-In-Time-Information)。
2.
柔性化、模塊化的產品設計方法。
3.
高柔性、模塊化、可伸縮的製造系統。
4.
為定單而設計、製造的生產方式。
5.
基於任務的組織與管理。
6.
基於信任的僱傭關系。
四、虛擬化
「虛擬製造」的概念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提出。虛擬製造以系統建模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為基礎,集現代製造工藝、計算機圖形學、信息技術、並行工程、人工智慧、多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為一體,是一項由多學科知識形成的綜合系統技術。虛擬製造利用信息技術、模擬計算機技術對現實製造活動中的人、物、信息及製造過程進行全面的模擬,以發現製造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產品實際生產前就採取預防的措施,從而達到產品一次性製造成功,來達到降低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增強產品競爭力的目的。
五、清潔化
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於生產過程和產品中,以便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
清潔生產的兩個基本目標是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對生產過程而言,清潔生產要求滲透到從原材料投入到產出成品的全過程,包括節約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資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資源的利用,改進工藝及設備,並將一切排放物的數量與毒性削減在離開生產過程之前。對於產品而言,清潔生產覆蓋構成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即從原材料的提取到產品的最終處理,包括產品的設計、生產、包裝、運輸、流通、銷售及報廢等,合理利用資源,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機械製造業的發展方向是將傳統的製造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技術、自動化技術、系統工程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計算機技術是企業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關的組織、經營、管理和技術有機集成和優化運行,在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實現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優化達到產品上市快、服務好、質量優成本低的目的,進而提高企業的柔性、健壯性和敏捷性,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