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水池建設項目水池建多大由哪個部門決定的
農村水池建設項目,沈辭建設多大?由哪個部門決定?這個要咨詢一下鄉政府,看看是哪個部門在負責這個項目?
2. 水利工程中100到800立方的水池需要做地基驗槽記錄嗎(沒有地勘報告、設計圖紙中也沒說明地基
肯定做,地基驗槽記錄是施工技術資料重要的一項,需各方簽字蓋章存檔的。與「沒有地勘報告、設計圖紙中也沒說明地基 」這些沒關系。
3. 擴修學校站用池塘是必須的嗎水利工程多少錢一畝
池塘沒必要一定要佔用啊。除非是你的學校規劃建築物深入該區域,設計已定沒法再改。或者是你的用地受限,實在無法布置得下。正常情況下,可以結合池塘配合設計景觀,建築物繞開即可。即保留原始景觀,也減少池塘回填和地基處理的大量成本。水利工程沒有固定價格多少一畝,這個你都要根據你當地的實際情況。如要佔用一個池塘,你要計算池塘的征拆補償,然後回填,地基處理的費用,再加上地面建築物的建設成本,才能有一個關於該地塊的具體投資。
4. 水利工程上的山坪塘,蓄水池,水窖,石河堰是怎樣確定的
根據水源流量、積雨面積、高程、灌溉農田面積需水量或人畜飲水量進行確定。
5. 如何加強小型水利工程後續管護求解答
加強小型水利工程建後管護工作,對延長工程使用壽命,實現投資效益的持續發揮有著積極意義。
目前,小型水利工程管護主要存在重建輕管,部分設施長效作用難以發揮;管護資金嚴重不足,未形成長期有效配套管理機制;產權不清晰,導致管護措施難以落實到位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問題尚缺乏統一的管護模式。各地分別結合當地特點摸索管護方式。以湖南省邵陽縣為例,該縣對小型水利項目工程建後管護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鄉鎮集中經營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竣工後,水利局按規定程序把工程直接移交給工程所在鄉鎮,由鄉鎮負責工程管理和維護。二是村集體經營管理。採取村有村管的方式進行管護,由村統一進行維護和保養,由受益農戶出義務工或村雇專人進行維修。三是承包經營管理。採取村有戶管的辦法,對山塘、水渠、池塘、果園、水保林、經濟林等實行產權承包,將資產使用權、維護權一並交給承包人。
第一,管護網路協會化,解決有人管護問題。強化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健全組織是前提。如邵陽縣小型水利工程管護組織建設經歷了由計劃式、合同式到協會式的過程。建議各地在水利局內部設立小型水利工程管護股,明確專人負責做好小型水利工程建後管護的檢查、監督、考核和指導工作,以行政的手段強化工程管護。同時,設立鄉鎮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協會,在工程所在村設立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分會,努力加強小型水利工程群眾自治管理。在職責分工上,小型水利工程管護股為鄉鎮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協會提供協調和服務工作;鄉鎮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協會作為工程管護主體,具有使用、管理、維護已建成工程及相關設施的責任;村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分會負責協助鄉鎮協會搞好所屬具體工程的管護工作。
第二,管護資金多元化,解決有錢管護問題。切實做好管護工作,經費保障是基礎。如在水保工程管護資金管理上,邵陽縣明確規定,所有資金必須全部用於必要的日常維修、管護人員經費補助及考核獎懲等,不得挪作他用。縣級財政配套的管護資金由縣水保局、縣財政局統籌安排和管理,實行縣級報賬制;鄉鎮財政(或農合組織)安排的管護資金由鄉鎮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協會統籌管理;資金發放按照鄉鎮小型水利工程管護協會申請,縣水保局審核,水利局和財政局批準的程序進行,實行專賬核算、專項審批、專款專用、專項監管,確保資金運行安全。
第三,管護制度規范化,解決按章管護問題。要確保小型水利工程長效運行,完善制度是關鍵。為避免重建輕管、前建後損的現象發生,邵陽縣切實加強制度建設,使小型水利工程管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出台了《邵陽縣小型水利項目工程管護實施細則(試行)》,對小型水利工程管護標准、協會職責、管護資金籌集與管護工作監督考核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從制度上解決誰來管、怎麼管的問題。同時,縣委、縣政府將小型水利工程後續管護工作列入全縣各鄉鎮年度績效文明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安排項目、評先選優、分配管護資金和年度績效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縣水保局制定了五不準五做到的具體管理規定。五不準,即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損壞水利、水保工作的堤、溝、路、橋、排灌站、機電井、渠、涵等水利工程建築物和附屬設施,不準在溝邊、路邊隨意種植、取土、挖坑、放牧以及搞其他損害工程的活動,不準隨意封填機井和投放雜物,不準在路旁、溝旁堆土糞、堆柴草,不準雨天在農用道路上開大型機動車。五做到,即做到水利、水保工程的樹木不丟損,溝渠不堵塞,路平不挖土,橋涵不損壞,井渠不拆扒。當然,還要完善協會的規章制度。另外,縣水利局、水保局、財政局協同項目鄉鎮,聯合縣民政局、工商局、農村辦等單位對協會的規章制度進行了規范完善,為協會獨立運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奠定基礎,以解決按章管護問題。作者:何熱平黃元發龔佳清
6. 水利水電工程對氣候的影響
1 修建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分析
1. 1 對氣候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地區性氣候狀況受大氣環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庫及灌溉工程後,原先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濕地,使局部地表空氣變得較濕潤,對局部小氣候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降雨、氣溫、風和霧等氣象因子的影響[ 1 ]。
1. 1. 1 對降雨量的影響
(1) 降雨量有所增加:這是由於修建水庫形成了大面積蓄水,在陽光輻射下,蒸發量增加引起的。
(2) 降雨地區分布發生改變:水庫低溫效應的影響可使降雨分布發生改變,一般庫區蒸發量加大,空氣變得濕潤。實測資料表明,庫區和鄰近地區的降雨量有所減少,而一定距離的外圍區降雨則有所增加,一般來說,地勢高的迎風面降雨增加,而背風面降雨則減少。
(3) 降雨時間的分布發生改變:對於南方大型水庫,夏季水面溫度低於氣溫,氣層穩定,大氣對流減弱,降雨量減少;但冬季水面較暖,大氣對流作用增強,降雨量增加。
1. 1. 2 對氣溫的影響
水庫建成後,庫區的下墊面由陸面變為水面,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方式和強度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氣溫發生變化,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
1. 2 對水文的影響
水庫修建後改變了下遊河道的流量過程,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會使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並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乾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減少引起河口淤積,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減少,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致使下遊河道水位變化較大,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當水庫下遊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
1. 3 泥沙淤積問題
以三門峽水庫為例說明水庫淤積問題。水庫於1960 年蓄水,一年半後,15 億t 泥沙全部淤在潼關—三門峽河段,潼關河床抬高4. 5 m。淤積帶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攔門沙,兩岸地下水位也隨之抬高,從而造成兩岸農田次生鹽鹼化
1. 4 對水體的影響
河流中原本流動的水在水庫里停滯後便會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對航運的影響,比如過船閘需要時間,從而對上、下行航速會帶來影響;水庫水溫有可能升高,水質可能變差,特別是水庫的溝汊中容易發生水污染,如水華現象的出現;水庫蓄水後,隨著水面的擴大,蒸發量的增加,水汽、水霧就會增多,等等。這些都是修壩後水體變化帶來的影響。水庫蓄水後,對水質可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1) 有利影響:庫內大體積水體流速慢,滯留時間長,有利於懸浮物的沉降,可使水體的濁度、色度降低;庫內流速慢,藻類活動頻繁,呼吸作用產生的CO2 與水中鈣、鎂離子結合產生CaCO3和MgCO3 並沉澱下來,降低了水體硬度。
(2) 不利影響:庫內水流流速小,降低了水、氣界面交換的速率和污染物的遷移擴散能力,因此復氧能力減弱,使得水庫水體自凈能力比河流弱;庫內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利於藻類光合作用,壩前儲存數月甚至幾年的水,因藻類大量生長而導致富營養化;被淹沒的植被和腐爛的有機物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並釋放沼氣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樣導致溫室效應;懸移質沉積於庫底,長期累積不易遷移,若含有有毒物質或難降解的重金屬,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7. 五小水利工程的小水池
功能類似小水窖的,用於儲水的池子
8. 池塘、水庫、湖泊、河流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池塘、水庫、湖泊、河流的區別為:
一、指代不同
1、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
2、水庫:多指在河流、溝谷中築壩攔水形成的人工湖。
3、湖泊:湖的總稱。
4、河流:沿著陸地表面上的線形凹地流動,稱為河流。
二、特徵不同
1、池塘:池塘是人工挖掘然後蓄水的大坑。
2、水庫:是人工修築壩體,形成的大面積蓄水區域。
3、湖泊:是自然形成的封閉水域。
4、河流:是自然形成的非封閉的水體。
三、引證用法不同
1、池塘:巴金 《春》十二:「覺民指的那個茶棚搭在一個微微傾斜的草地上,三面空敞,另一邊靠著池塘。」
2、水庫:趙樹理 《張來興》:「縣里興建的一座水庫,早在三年前就落成了。水庫里養的魚很多,已經給這素不吃魚的山區,形成吃魚的新習慣。」
3、湖泊:王洪道 等《我國的湖泊》:「湖泊是由湖盆、湖水及水中所含的礦物質、有機質和生物所組成的矛盾統一體。」
4、河流:柯岩 《快活的小詩·做客來》:「紅旗紅燈大高樓,綠樹綠草小河流。」
9. 池塘、水庫、湖泊、河流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1、本質不同
池塘:指比湖泊小的水體。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
湖泊:湖盆及其承納的水體。
河流:指由一定區域內地表水和地下水補給,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
2、用途不同
池塘:觀賞、養殖、蓄水等。
水庫:水庫建成後,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發電、養魚等作用。
湖泊:主要是蒸發、滲漏、排泄和開發利用。
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環的重要路徑,是泥沙、鹽類和化學元素等進入湖泊、海洋的通道。
(9)池塘水利工程擴展閱讀
湖泊的演變:
一旦形成,就受到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各種過程的持續作用而不斷演變。入湖河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和生物殘骸年復一年在湖內沉積,湖盆逐漸淤淺,變成陸地,或隨著沿岸帶水生植物的發展,逐漸變成沼澤;
乾燥氣候條件下的內陸湖由於氣候變異,冰雪融水減少,地下水水位下降等,補給水量不足以補償蒸發損耗,往往引起湖面退縮乾涸,或鹽類物質在湖盆內積聚濃縮,湖水日益鹽化,最終變成干鹽湖,某些湖泊因出口下切,湖水流出而乾涸。
此外,由於地殼升降運動,氣候變遷和形成湖泊的其他因素的變化,湖泊會經歷縮小和擴大的反覆過程,不論湖泊的自然演變通過哪種方式,結果終將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