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質工程專業是適合考研還是就業呢深知的朋友來幫個忙
我也學地質工程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今年大四,談談我的看法,謹代表一家之言)
1、無論你考不考研,你都要好好學。工程地質屬於工科,大部分學的東西都能直接用於工程實踐。現在把基礎打好,無論將來找工作還是考研,都有優勢。而且工作還得考各種證書(如注冊岩土工程師、注冊結構工程師)他們的基礎考試就是大學所學的課程。
2、就業OR讀研? 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而且現在你才大一。(我們剛大一的時候也對這個問題很糾結,我們老師當時的建議是先好好學習,這個問題放到大三時再考慮)不過你有這個意識還是很不錯的。現在這個專業好就業,但不能就好業。一般都在勘察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設計單位的很少。如果你選擇讀研的話,也存在風險。沒有人保證這個專業等你研究生畢業後還依然好就業,而且待遇方面也並非相差很大(今年我們學校這個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區別是月薪相差200元)而且兩者是在同一起跑線上。優點就是研究生發展比本科生快。
說說我們班的情況,我們班女生(4個)全部保研,男生1/3考研,85%考上了,其餘的就業,就業單位都是施工單位和勘察單位。就業率100%,但就業質量較往屆差比較多。
結論:首先做好讀研准備,好好學習,這個肯定沒有錯。等到大三時再准確確定方向。
如果三年後你碰上好的單位,就果斷就業,如果以後覺得知識不夠用,再繼續深造。
如果三年後你選擇讀研,那也沒什麼不好,靜下心來好好學習。等修成正果後,再尋良枝。
但有一點:無論你就業還是讀研,都是為了將來能過得更好,讀研不是目的。還有千萬不要認為22歲還小,我們的父母都差不多年過半百了,我們得為他們著想。
⑵ 地質工程專業有必要考研嗎
地質工程專業有必要考研。
地質工程專業是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下屬的二級學科,以原二級學科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和探礦工程為主體,相互交叉滲透發展起來的,本工程領域涉及到數學、物理學、地質學、油氣及固體礦產的礦產普查與勘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土工程、遙感地質、數學地質、應用地球物理和應用地球化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學科。本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就業方向在國民經濟基礎行業,包括地質調查、油氣及固體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評價、大型工礦企業和水利水電建設、公路和鐵道建設、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地質環境及地質災害的調查、勘察及監測等。
以下是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學校排名具體名單:
⑶ 地質工程考研哪個學校最好
全國共有20所開設地質工程專業的大學參與了2016地質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大學,排名第二的是同濟大學,排名第三的是西南交通大學,還有西安交通、中國地質大學、長安大學等。
⑷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難嗎
不難,在考研裡面算容易的,只要堅持復習一個學期肯定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高校的,這個專業算是冷門,專業課好過經常是高分,英語是關鍵一定要過線。
⑸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可以報考別的相關專業么
可以報考岩土工程,這是土木方向的;也可以報考礦普、物探,這是地礦方向的。後者是照顧專業,但是實際上兩者都是辛苦專業,慎重而行。
⑹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大學排名
中國地質大學是地質工程專業最出名的學校,他的所有地質專業都是非常厲害。
⑺ 考研 地質工程
地質工程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081803
研究方向
(01)岩土體工程性質與穩定性
(02)區域穩定性與環境地質
(03)地質災害預測與防治
(04)斜坡穩定與加固
(05)岩土文物保護
(06)水利水電工程地質
(07)鑽探與鑽井工程
(08)地基與基礎工程
(09)非常規能源開發
(10)鑽掘設備、機具與材料
(11)地下建築工程
(12)工程爆破技術
(13)非開挖技術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或 202|俄語 或 203|日語
③302|數學二
④834|工程力學 或 844|工程地質學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科目(3選1):
土力學;鑽探工藝學;地下建築工程設計與施工
⑻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考哪些學校好點
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都理工大學、長安大學、河海大學、蘭州大學、遼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這些的工程方向很多,比如:邊坡治理、公路橋梁防護、防治工程災害、地質環境防護等,看你喜歡哪個方向,再結合你的條件,堅信自己!
⑼ 地質工程專業研究生院校排名情況
地質工程專業研究生院校排名前10名的高校:
地質工程專業是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相互制約關系,主要研究如何獲取地質環境條件,並分析研究人類工程活動與地質環境相互制約形式,進而研究認識、評價、改造和保護地質環境的一門科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地質學與工程學相互滲透、交叉的邊緣學科。
⑽ 地質工程專業考研大學排名
地質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 學校名稱 評估結果
1 南京大學 A+
2 中國地質大學 A+
3 北京大學 B+
4 西北大學 B+
5 吉林大學 B
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7 成都理工大學 B-
8 中國石油大學 B-
9 中國礦業大學 C+
10 浙江大學 C+
11 合肥工業大學 C+
12 中南大學 C
13 中山大學 C
14 中國海洋大學 C-
15 蘭州大學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