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利工程上,混凝土澆築多少方做一組抗凍融檢測
水利工程上,混凝土澆築500方做一組抗凍融檢測的。
B. 水利工程施工有哪些主要特點
1)水利工程多涉及水庫、大壩、渠道襯砌、堤防、涵閘等施工項目,受汛期和季節影響較大,必須保證雨水和凍害等因素侵襲情況下的施工安全,而以上因素均與氣象有關,很難預測並准確把握,屬於不可抗力范圍,對施工的安全生產管理存在較大隱患。
2)水利工程往往是施工戰線較長,工地之間的距離較大,施工班組類型較多,相互之間聯系很不方便,整個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難度大。
3)水利工程施工現場多為「露天式」作業,無法進行非常有效的封閉隔離,對生產人員、交通車輛、工地設備、施工對象、工地材料的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4)水利工程施工中,當前使用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藝較為落後,防護設施不夠齊全。如模板受材料影響可靠性較低,攪拌機、振搗器、挖掘機等施工機械安全保險裝置落後,容易造成機械傷害,這也對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提出了挑戰。
5)水利工程工地招用的工人中,70%是農民工,普遍文化層次較低,他們的知識水平、安全意識等,還無法很快適應水利行業的工作條件和環境,不了解水利工程的建設規程,普遍未經過基本培訓和安全教育,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和安全防範意識,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安全應變能力較弱,為自己和他人增加了安全隱患。
以上答案由問問我整理發布,望採納
C. 什麼樣的水利工程能轉變北方地區的乾旱狀況
近百年來我國中部、南部地區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活動導致的中南部地區土地地表含水量的大幅降低,而這些地區地表含水量的降低(這些中南部地區對過境空氣補水能力的降低)就是導致了我國北方地區乾旱和降雨量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希望我的這個觀點及提出的應對措施將有助於改善我國北方地區乾旱少雨的現狀。一、北方地區乾旱少雨的原因:
這樣大面積的年復一年的耕作導致的結果就是,這些地區地表含水量比開墾前大幅降低,大片的土地裸露出來,中南部地區土地的整體保水能力大幅縮水(植被破壞,圍湖造田,地表水面大面積消失),與開墾前相比,這些地區的地表對過境暖濕氣流的補水能力出現大幅降低。這使得南方飽和濕度的暖濕氣流由南方經過乾燥的中部再到達北方時,含水量已經是大打折扣,含水量不足的南風再遇到北方冷空氣時,已經擠不出來多少水分了。
D. 什麼叫做水利分級現象
按目的或服務對象可分為:防止洪水災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澇、漬災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農田水利工程,或稱灌溉和排水工程;將水能轉化為電能的水力發電工程;改善和創建航運條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為工業和生活用水服務
E. 水利工程施工中爆雨是否屬於不可抗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三條 本法所稱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暴雨,事先也是可以預知的,或者應當有預防的意識,事先將防水措施做好。因此不屬於不可抗力
F. 水利工程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有哪些
水泵站(房)基礎不穩固、岸坡不穩定 水泵站(房)未設置專門的值班工作房
水泵站(房)未配備防洪器材與救生衣等救生設備 水泵站(房)未配備可靠的通信設施
纜車式泵站的纜車軌道上端,未設置行程限位裝置,下端未設置擋車裝置,取水位置未設置明顯的停車標志
浮船式泵站,未採取囤船錨固措施,船上未設置航標燈或信號燈 蓄水池地基不穩固、邊坡不穩定、排水不暢通
蓄水池未設置指示燈、報警器等極限水位警示連鎖裝置 蓄水池水池和池間通道的邊緣未設置鋼防護欄桿
供水消毒設施場所,未設置緊急處理的中和水池,未配備防毒器具 給、排水管路採用柔性材料時,無防脫、防爆等措施 排水系統不具備足夠的排水能力和備用能力 排水系統的設備未設置獨立的動力電源供電
大流量排水管出口(如基坑排水等)的布設,未避開圍堰坡腳及易受沖刷破壞的建築物、岸坡等,或未設置可靠的防沖刷措施等等
以上答案由問問我整理發布,希望採納
G. 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一,水利工程建設導致氣候環境差異性擴大,氣溫升高
水利工程建設對於降雨量、氣溫、大氣、風力、霧氣等氣候環境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主要原因是水庫大壩等水利工程擴展建設,使得原本的水資源系統發生改變,河流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系統因為人為作用聚集或分散,造成局部水因子聚集量超標或驟減,產生水量失衡,破壞了原有的氣候環境。
首先,例如在水庫大壩灌溉工程分布密集的地區,因為水分子集中在水庫上空,造成水庫區域內濕度高,蒸發量也會有所增加,減少了庫區降雨量,城市地區則會相對增加降雨量,並且由於降雨量的增加,再加上城市廢氣污染嚴重極易導致城市地區出現霧霾天氣,影響人們生活的同時更加有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其次,由於水庫等水利工程的建設是將大量水資源引入到人工開鑿的地面區域內,這樣的工程模式改變了水量平衡,讓原本的陸地聚集了大量水源影響空氣內部結構,造成氣溫年平均值呈上升趨勢,加快溫室效應程度,導致氣溫持續升高。
二,水利工程建設影響河流水位,破壞水文環境平衡
河流是陸地水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重點控制調節的關鍵內容,水利工程建設對於河流的治理與規劃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加強了城市建設,保證了人們的能源需求,其中水力發電這一重要措施大大滿足了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使水利工程建設成為了解決民生問題的重大發展性課題,然而水利工程在供應人力所需的同時對於水文的影響也是最直接的。
主要表現在建造水庫大壩灌溉發電等水利工程時打破了水勢結構、河流流量、水資源分布等原有平衡格局,為了滿足發電、灌溉等要求所使用的節流泄洪等手段導致水位出現不合理管控,上下游植被、水量、生態都受到嚴重影響,破壞了生態環境也造成了水質的大面積污染,最終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水利工程建設影響地殼承受力,引發地質災害
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控制與利用地下水與陸地水,雖然針對的是水資源體系的治理,但其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項就是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的關於對陸地環境的影響。陸地因水利工程建設產生的影響不被人們所重視的原因是其影響過於深遠,水利工程建設中水量大量聚集導致地殼壓力過大,影響板塊平衡,形成地震等地質災害。除了對深層次地殼的影外,對於地表土壤也存在著一定的破壞,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節流蓄水改變水量等措施導致水庫下游農田土地的土壤養分流失嚴重,大面積土壤活性降低成為鹽鹼漬地,不利於植被、農作物等生長,降低農業生產率的同時對生態環境也有較大影響。
H. 高中地理 我國東南部長時間的雪災與全球變暖有關的原因
2太陽系概況
l) 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l )八大行星的運動有什麼特徵: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4.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的行星
l 球的運動特徵和其它行星無多大的差別,質量、體積等物理特徵和類地行星無多大差別,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l 球是太陽系中唯一適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特殊的行星
l 地球上生物生存必需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條件、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氮、氧)和生命活動必需的液態水。
l 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縮、地球內部的物質運動等,水結晶-汽化-逸出-降水形成生命活動必需的液態水。
l 地球距太陽的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條件;
l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氮、氧);
5.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l 太陽輻射維持著地表的溫度,是促進地球上水、大氣運動和生物運動的主要動力(地理環境改選的動力);
l 太陽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地球生物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生物生長發育的源泉);
l 煤、石油是地質歷史時期生物固定積累的太陽能(礦物燃料形成的基礎);
l 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主要能量來源(生產生活的能量來源)。
6. 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1) 黑子、耀斑增多,其發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擾動地球電離層,影響地球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2) 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擾亂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羅盤指針失靈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無線短波通訊中斷。
3)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高速沖進兩極地區高層大氣,與那裡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7. 地球自轉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l 按自西向東方向運動(N逆時針,S順時針);
l 地球自轉周期計算有恆星日和太陽日兩種,23小時56分4秒為一個恆星日;24小時為一個太陽日。
l 地球自轉的速度可用線速度和角速度兩種描述,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兩極為0。全球除南北兩極外角速度相等。
8. 地球公轉周期、速度
l 周期: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l 速度:近日點(較快30.3km/s)和遠日點(較慢29.3km/s)
9. 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l 地球公轉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地軸與公轉軌道面(黃道面)保持66 34ˊ的交角;二是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因此,地球自轉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轉形成的黃道平面構成23 26ˊ的交角,稱為黃赤交角。
l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太陽直射點位置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10. 地球自轉、公轉的地理意義
l 自轉的地理意義: 晝夜更替、地方時產生、地轉偏向力對地表物體水平運動方向的影響
l 公轉的地理意義: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晝夜長短及正午太陽高度角緯度變化、四季的形成
11. 地球的圈層結構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
l 目前對地球的內部研究主要依據是地震發生時岩石受到沖擊產生的彈性波,其分為縱波(P波)和橫波(S波),縱波傳播速度快,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
l 地震波速度發生明顯變化的面叫地球內部的不連續面;地球內部有莫霍面(33千米)和古登堡面(2900千米)兩個不連續面;在莫霍面P波、S波都明顯加速,在古登堡面P波減速、S波消失。
l 以兩個不連續面為界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層;地殼由岩石組成的堅硬外殼厚薄不一,平均厚度為17千米(大陸為33千米);地幔平均厚度為2800千米,分成上、下地幔二層,上地幔的上部的軟流層被認為是岩漿的發源地;地核平均厚度為3400千米,溫度高、密度壓力大,分內核外核二層。
12. 三大類岩石
l 岩漿岩是岩漿沿岩石圈的薄弱地帶侵入或噴出地表,冷卻凝結而成。
l 沉積岩是裸露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固結而形成。
l 變質岩是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變質而成。
13. 地球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
l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經河流、風的侵蝕、搬運和堆積後沉積起來,又經壓緊固結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積岩。如果這時候發生地殼隆起、抬升,又會出露地表。但沉積岩要在高溫高壓下發生變質,就形成了變質岩。各類岩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被高溫熔化,又成為岩漿回到地球內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就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外力作用(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岩)
沉積岩 岩漿岩(噴出岩和侵入岩)
14. 褶皺、斷層的特點、成因及其地表形態
背斜、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成因:
背斜頂部:油、氣
背斜適合修地下隧道
向斜槽部:水
斷層
沿斷裂面兩側岩塊錯位
東非大裂谷、華山北坡大斷崖;
上升岩塊:華山、廬山、泰山
下降岩塊: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工程建設遇斷層加固或避開
5. 流水、風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水蝕地貌(水流使溝谷加寬加深;瀑布、峽谷、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
水積地貌(山麓沖積扇、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風蝕地貌(風蝕溝谷、風蝕蘑菇、戈壁)
風積地貌(沙丘、黃土高原)
16. 大氣受熱過程
l 地球大氣受熱要經過太陽輻射、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逆輻射等環節大氣才增溫。
l 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是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地面輻射是長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熱源。
l 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後以逆輻射的方式把能量返回地面,從而起到保溫作用。
17. 大氣保溫作用的基本原理
l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強烈地吸收了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又將能量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傳遞給了地面。傍晚太陽西落後,保存下來的這部分能量使地表氣溫平穩地下降,起到了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18.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移動規律
①原因: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南北移動。
②移動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③移動范圍:5~10個緯度。
④移動影響:使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出現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及地中海氣候的形成均與此有關。
19. 全球氣候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之間大陸西岸;冬受西風控制,暖濕;夏受副高控制,乾熱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20度之間;全年高溫,雨季受赤道低壓控制,乾季受信風控制
溫帶海洋性氣候: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全年受西風控制,氣候暖濕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附近;全年濕熱,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
20. 季風環流
季風的成因:海陸熱力差(可解釋東亞的冬夏季風;南亞的冬季風)
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南半球東南信風北移過赤道右偏成西南風(或概括說: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季風的影響:季風的共性特點:雨熱同期;降水量季節變化大,易有旱澇災
21.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
1)冷鋒
過境前天氣
過境時天氣
降水位置
2)暖鋒
過境前
過境後
降水位置
3)氣旋
低
北逆南順
向上
陰雨
亞洲低壓
沿槽線形成鋒面
4)反氣旋
高
南順北逆
向下
晴
亞洲高壓
22. 自然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⑴使各種水體處在不斷更新狀態 ⑵維持了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⑶促使自然界的物質運動 ⑷是海陸聯系的紐帶 ⑸塑造地表形態。
23. 洋流及其分布規律
l 暖流是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的洋流。(從低緯流向高緯)
l 寒流是從水溫低的海區流向水溫高的海區的洋流。(從高緯流向低緯)
分布規律:
l 以副熱帶為中心北半球:順時針環流
l 以副熱帶為中心南半球:逆時針環流
l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逆時針環流
l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順時針,冬季逆時針
24. 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暖流:增溫增濕,如同一緯度地區,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高,西歐地區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就直接得意於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氣候 如果沒有北大西洋暖流,英國和挪威的海港將有半年以上的冰期,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海港終年不凍與北大西洋暖流有關
寒流:降溫減濕,如同一緯度地區,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和溫度比較低,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環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匯處漁場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英國的北海漁場
上升流的影響:秘魯漁場的形成、東南大西洋漁場
海洋環境污染:加快凈化的速度,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但是別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也擴大了污染的范圍
航海事業:順風順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從波斯灣到紅海的油輪經過阿拉伯海時是順風順流,從大西洋到地中海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時是順風順流
25. 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要素
l 自然地理環境是由大氣、水、生物、岩石和土壤等要素組成的。
l 這些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岩石圈物質循環進行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地理環境整體性。
26.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生物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及無機鹽合成貯藏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植物和動物的有機殘體被微生物分解後,又以無機物的形式歸還到周圍環境中,這種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過程,稱為生物循環。生物循環促使自然界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地遷移運動,能量不斷地流動、轉化,從而把自然地理環境中的有機界和無機界聯系起來。
27. 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的相互作用:陸地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表現
各要素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著
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
28.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意義
l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改變。
l 陸地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由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組成,它們通過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和地質循環等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發生著密切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陸地環境各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作為一個整體,在景觀上它們總是力求保持協調一致,與環境的總體特徵相統一。還表現在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改變。所以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環境中應充分重視這一因素。
陸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別是熱帶雨林具有平衡大氣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壞將會引起全球氣候的變化,並導致整個生態環境的功能失調。
l工湖修建水庫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
⑴形成人泊,導致土壤草甸化或鹽漬化、地下水增加、陸地生物減少和水生生物增加、誘發地震、調節地方氣候。
⑵改變下遊河流流速流量,可以調控水資源時空分布、導致泥沙沉積增多、洪水災害減少。
29. 地域分異規律
l 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差異沿著緯度方向變化由赤道到兩極的更替。在低緯的熱帶雨林帶、高緯的苔原帶和針葉林帶橫穿整個大陸地帶,在中緯的一定范圍內的各自然帶形成東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帶
l 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分異。形成基礎是水分變化。這種變化在中緯謀區表現較為明顯,自然景觀呈現出溫帶森林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的有規律變化。
l 山地垂直地域分布規律的形成原因是海撥差異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遞變,自然帶從山麓到山頂分異。分異的基礎是水熱狀況。
l 分異規律與緯度、高度等因素有關。緯度越低垂直分異明顯,高度越高垂直分異明顯
30. 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及其對人類活動的意義:由於各地氣溫和降水量多少不一樣,便出現了不同類型的植被、土壤,從而呈現出不同類型的景觀和自然帶。不同的區域有著明顯的地域差異。
31.
高原
深切河谷兩岸狹窄的河漫灘平原上
狹長的帶狀
河谷地勢低、氣候溫暖河漫灘平原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
山區
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上
明顯的條帶狀
分布地地勢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資源豐富有肥沃的土壤
平原
沿河聚落帶、沿海聚落帶
分布密集
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河網密布、內河海運便捷
32.山嶽對交通運輸的方式選擇、線路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較大。山區因修建成本和難度原因一般以公路為主;沿地勢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分布;為減小坡度,向居民點迂迴前進。
33. 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聚落分布及交通線路選線應考慮地形、氣候、水源等自然因素。
34. 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及其影響
l 全球氣候變化的特點是:冷暖干濕相互交替,變化的周期長短不一。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出現過三次大冰期;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我國出現過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近代氣候變化——全球氣溫呈波動上升現象。
l 由於冰川的融化、海水的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後果是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凶險;
l 農業變化有利方面是氣候變暖,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提高產量,不利方面是溫度升高、乾旱加重、供水不足、作物減產,低緯度國家作物減產(發展中國家問題嚴重),高緯度國家有可能增產;
l 降水異常:氣候變暖、蒸發量增大、水旱災害發生頻率增加,徑流量減少、水資源緊缺。
35. 自然災害的含義自然災害是指由於純自然的原因而給人類社會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嚴重人員傷亡的一類自然現象。
36. 自然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台風
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給沿海地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加強台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災的重要措施;主要利用氣象衛星進行探測
暴雨洪澇
暴雨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和預報,可以有效減災,防洪需工程措施(築堤、整治河道、修水庫等)和非工程措施(建立洪水預警系統、居民應急撤離對策、防洪保險等)相結合進行
乾旱
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因地制宜進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改善乾旱區農業生態環境;選種耐旱作物;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護林建設等
寒潮
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危害農作物;大風能翻船、倒屋、破壞牧場;雪災凍雨造成通信輸電線路中斷、交通受阻其影響范圍大,並多災並發。
無有效的防禦手段,提前發布准確的寒潮警報可減少一定損失
37. 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
原始型:高-高-低
傳統型:高-低-高
現代型:低-低-低
38.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l 一是自然環境(自然災害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戰爭、宗教、社會變革、國家政策)的變化,大多為被迫性遷移。
l 二是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改善物質條件、就業、增加收入等),大多為自發性遷移。
39. 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
l 環境對人口的容量可用環境承載力來表示,指標的具體含義是環境能持續供養的人口的數量。
l 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即一個國家或地區適宜的人口數量
40. 城市空間結構及形成原因
l 同心圓模式: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區經過不斷侵入和遷移,呈同心圓狀自核心向外擴展而成。
l 扇形模式:交通(各功能區沿交通線延伸)
l 多核心模式:隨著城市不斷向外擴展,原有市中心地價高、交通和居住擁擠等原因,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出現新核心,同時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響。
41. 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差異
l 等級高、數量少、距離遠;等級低、數量多、距離近。
l 高等級城市周圍分布多個低等級城市,高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包含多個低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
42. 城市化的特點
l 城市化
43.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城市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深刻、最集中的區域,也是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城市環境污染,使城市環境質量日趨下降;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44. 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廣泛性,地域文化(佛教)影響到其城市建築、居民心理、交通工具、飲食等各個方面。
地域文化對城市建築的影響:(1)建築布局(2)建築結構(3)建築風格(4)地域文化對建築的影響的長期性。
45. 影響農業區位的區位因素: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交通運輸、市場、勞動力、機械、政策等。
46. 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的特點及形成條件
一、水稻種植農業
l 形成條件: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布亞洲季風區,其主要區位因素有: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於水稻生長)、地形(平原地形,地勢平坦、適宜水稻種植)、勞動力(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對糧食需求量大)
特點:
(1) 小農經營:家庭經營,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
(2)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精耕細作,產量高;規模小,總產量不高,受傳統觀念及經濟水平制約,商品率低。
(3) 機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較低:從事手工勞動,在逐步提高:電力灌溉、脫粒、化肥、農葯。
(4)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基礎,季風區的自然災害大,小農經營無力建設水利,主要是政府投入。
二、商品穀物農業
l 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
l 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運輸便利、市場廣闊、地廣人稀、機械化程度高、農業科技先進
特點是:面向市場、種植小麥和玉米為主、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三、大牧場放牧業:
l 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布在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
l 形成條件:氣候溫暖,草類茂盛、地廣人稀,地價低、距離海港近,交通便利
l 大牧場放牧業的特點:面積市場、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
四、乳畜業
l 形成條件:氣候溫涼、潮濕,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生活習慣影響,對乳畜產品需求量大。
l 特點是: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畜牧業;種類是奶牛;分布特徵是緊鄰消費市場(市郊);典型地區是北美五大湖周圍、西歐、中歐、澳大利亞、紐西蘭。
l 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因素。自然因素是:西歐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廣闊平坦的平原,多汁牧草生長。市場因素是:西歐城市密集、人口眾多,具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47. 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l 主要因素:原料、動力(燃料)、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土地、水源、政府
l 主導因素影響工業的區位選擇
原料導向型工業
運輸原料成本較高(原料到產品重量大大減輕)原料不便於長距離運動(易變質等)
甜菜、甘蔗製糖等水果、水產品加工
市場導向型工業
運輸產品成本較高(體積減少不多或有增加)產品不便於長距離運輸(易變質、破碎等)
傢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動力導向型工業
消耗大量電能的工業煉鋁廠、冶金及化工等重工業
廉價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區,普通服裝、電子裝配、包帶、製鞋等
技術導向型工業
技術要求高,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
48. 工業地域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
l 從成因看有自發工業地域和規劃工業地域,以生產工序聯系為基礎、以降低生產成本為目的形成自發工業地域,規劃工業用地建成基礎設施吸引投資建廠,形成規劃工業地域。
l 從發展程度看有高級工業地域和低級工業地域兩種類型,鋼鐵石化汽車地域大企業多規模大,形成高級工業地域;食品工業聯系簡單規模小工廠少,形成低級工業地域。
49.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
人類已進入21世紀,隨著交通運輸、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交往非常方便,對外面的世界也了解得非常及時、清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各地區的開放性和對外依賴性增強,貨物交流或商品交流增加,地域聯系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並呈現出①網路化②高速化③專業化大型化的特點。
50. 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 方 式
鐵路運輸
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影響較小、連續性較好
造價高、佔地大、短途運輸成高
公路運輸
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
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水路運輸
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
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航空運輸
速度快、運輸效率高
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輸
氣體不揮發、液體不外漏、損耗小、連續性強、運量大、安全
要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51.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交通干線對聚落空間形態影響
(2)交通運輸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浙江嘉興城市沿水路和陸路運輸的發展而變化,說明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京杭運河沿河城市(因運河淤塞、海運、鐵路運輸的發展而發展緩慢),說明交通線的衰落會影響聚落空間形態的演變。
52.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主要體現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山區的商業網點密度小,平原的商業網點密度大。商業網點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優先原則,市區環路邊緣或市區高速公路沿線形成商業區。
53. 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目前人類面臨的是資源短缺和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加重。
54. 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l 第一、由於人類向環境索取過度,目前人類面臨的是資源短缺(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能源)和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種減少)。
l 第二、環境污染加重: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過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主要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55.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l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生態持續發展,發展的基礎;經濟持續發展,發展條件;社會持續發展,發展目的。
l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公平性原則——代內、代際、人與物、國家與地區之間;
持續性原則——經濟活動保持在資源環境承載力之內;
共同性原則——地球是一個整體。
56. 協調人地關系的主要途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57.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的必然選擇
龐大的人口基數:我國的人口佔世界的士22%,人口素質總體不高。人均資源不足:我國主要資源的人均量不到世界的1/3,利用率不高。
環境污染嚴重: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大氣、水體、固體、雜訊);農村生態破壞加劇(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破壞、生物減少)。
58. 區域的含義
l 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它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l 一般性特徵:(1)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不同的區域,自然環境有差異,人類活動也有差異。同一區域,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相對一致,如濕潤區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2)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①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②有的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3)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59. 不同區域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差異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於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
i四w唬zコjナaμ∏ti四kh鍘o2011-8-6 20:37:15
看了之後,感慨萬千i四w唬zコjナaμ∏ti四kh鍘o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ctⅶh、、鄲n〃n〃pfh、、鄲bι遷z8247025702
I. 凍害的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怎樣
凍害是指氣溫降至0℃以下出現的生理性病害。
【症狀】
葉片受害,輕則表皮細胞受傷,蒸騰作用加快,局部葉肉壞死凹陷,影響光合作用。重則葉片乾枯脫落;枝梢受害,頂端新枝梢輕則萎蔫,重則乾枯,老熟枝條受害,輕則裂皮,重則乾枯;樹干受害輕則出現裂縫,重則乾枯,易出現流膠,重度凍害整株枯死;花朵受害容易脫落;果實受害輕則水漬狀不耐貯藏。重則水漬狀後脫落,就是留在樹上也失去食用價值。受害程度可分為5級:
1級:25%以下葉片因受凍害脫落,個別晚秋梢受輕微凍害,主幹完好,遲熟柑橘果實不傷害,對樹勢有輕微影響。
2級:25%~50%葉片因受凍害脫落,少數秋梢被凍而乾枯,主幹完好,遲熟柑橘果實輕度受害,對樹勢有一定影響。
3級:50%~75%葉片因受凍害枯死脫落或縮卷,秋梢枝條凍後基本乾枯,少數夏梢受害,遲熟柑橘果實受害,失去商品價值,主幹無凍害現象,對樹勢傷害較嚴重。
4級:葉片全部枯死,秋梢、夏梢凍後乾枯,主幹部分流膠或裂皮,遲熟柑橘果實受害,失去商品價值,對樹勢影響嚴重。
5級:地上部主幹枝條全部凍死,植株死亡。只有砧木部分存活,果實受害,果實果皮、果肉變質,喪失商品價值。
【發生規律】
氣溫緩慢下降,細胞水分向外滲透,在細胞間隙結冰,如果不是迅速解凍,不會使細胞受傷。若是解凍太快,水分尚未流入細胞壁內而蒸發,可造成生理脫水,使植株出現萎蔫或枯死;氣溫下降迅速,水分來不及透過細胞,而在原生質和細胞壁間結冰,造成枝、葉、果萎蔫,嚴重時使細胞壁破壞,造成枯枝落葉、落花落果;溫度突然降到0℃以下,細胞水分還來不及從原生質內滲出就結冰,使原生質結構破壞,細胞受傷、死亡,造成枯枝落葉、落果,果實不脫落也失去食用價值。
【預防措施】
①選擇柑橘適栽區域和在該區適宜栽植的柑橘品種。避免在不適宜生態區域栽培柑橘。
②園地選擇應選無霜凍地區,假如有輕中度霜凍地區栽培應選地勢較高的向陽坡地,空氣流通快的坡向,要避免在低畦地、冷空氣容易沉積的地方建園。
③建園時要把配套設施建設好,如水利、防風林,有條件的噴灌設施建設好。名貴柑橘果實要越冬可搞大棚栽培。
④加強果園管理,有霜凍地區要保證秋梢老熟不抽冬梢過冬。加強有機肥的施用,適當增施磷鉀肥,促進枝梢、葉片老熟,防治蟎類為害秋梢,結合樹干塗白、覆蓋、保持土壤適當濕潤等,或噴矮壯素、多效唑可延續新梢生長,促進新梢老熟和木質化,提高細胞液中溶質的濃度,可提高柑橘樹體的抗寒能力。
⑤寒流襲擊前可在中午前後灌水,以提高土溫和促進樹體水分的平衡,各類柑橘掛果過冬的可搭棚遮蓋防凍,或用不織布(無紡布)覆蓋。小樹可用稻草覆蓋。下半夜熏煙造霧均可起到防凍效果。
⑥受凍後早晨噴水洗去粘附在枝葉或果上的霜(噴水不宜過早停止,以免枝、葉、果結冰受凍),如樹上有雪要及時輕輕搖落。受凍後要及時修剪,一般掌握在春芽抽吐前,死活界線已分明時進行。修剪後樹枝幹裸露,易遭日灼,應採取塗白、束草、扎薄膜等措施保護。受害輕或中等要勤施薄肥,受害重的可鬆土、除草,一般春季不施肥,待有隱芽萌發前施薄肥。
J. 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1 對局部氣候和大氣的影響
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會使庫區微氣候環境條件有所改變,包括氣溫、風速、濕度 、降水等。有關研究表明,水面上空比成片的房屋群上空空氣的透明度高 8 %~ 10 %;水面上空與陸地上空相比較 , 紫外線輻射高出 30 %, 氣溫降低 4 ~ 5 ℃, 相對濕度提高 10 % ~ 15 %。一般情況下, 地區性氣候狀況受大氣環 流控制,但大中型水庫和灌溉工程的修建,使原先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濕地, 對局部小氣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降雨 、氣溫、風和霧等氣象因子的影響。
1.1 對降雨量的影響
a .降雨量有所增加。
這是由於修建水庫形成了大面積蓄水,在陽光輻射下,蒸發量增加,引起降雨。
b .降雨地區分布發生改變 。
水庫低溫效應的影響可使降雨地區分布發生改變:庫區和鄰近地區的降雨量有所減少, 而一定距離的外圍區降雨則有所增加 ;地勢高的迎風面降雨增加,而背風面降雨則減少。
c .降雨時間分布發生改變 。
夏季水面溫度低於氣溫 ,氣層穩定 ,大氣對流減弱 ,降雨量減少;但冬季水面較暖 ,大氣對流作用增強 ,因而降雨量增加。
1.2 對氣溫的影響
水庫建成後 ,庫區與空間的接觸由陸面變為水面 ,與空氣間的能量交換方式和強度均發生變化 ,從而導致氣溫發生變化, 庫區年平均氣溫略有升高 。
1.3 對大氣的影響
在談到大壩與生態問題時, 首先談到的最重要問題就是大壩建設對大氣的影響。從世界范圍看, 這個問題十分突出 ,因此,國際上把對大氣的影響看做是建壩對生態影響的首要問題。但是 , 這個問題在中國並不嚴重, 原因有 2 個 :①中國的電站雖然很大 ,但多屬高山峽谷型水庫, 與國外的水庫相比, 庫水面面積並不大;②我國有大面積森林的庫區不多。
2 對水文情勢和水溫的影響
2.1 對水文情勢的影響
水利工程尤其是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改變了流域水文循環情勢 ,對整個流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 其影響有利有弊。水庫蓄水後 ,原先的河流變為湖泊 ,水位抬高且水面面積增大,這一方面加大了水面的蒸發量,引起水分循環變化;另一方面由於岩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 水庫會發生滲漏,使地下水水位升高 。水庫水位的變化與天然情況下水位的變化大不相同。調蓄能力較大的水庫 ,其水位變幅較大;而徑流式水庫的水位變幅不大, 不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變化 。與天然河道相比, 水庫的流速變化也很明顯。在水庫的不同庫段, 流速的變化不一樣, 一般越靠近庫尾 ,流速越接近天然河道, 越近壩前, 流速越小,在某些條件特殊的庫灣,流速甚至接近於零。攔河築壩使水文情勢發生突變, 影響原河流的生態過程和功能。水文情勢的主要變化包括:流量的穩定化與流速頻率的變化 ;季節性高峰流量的喪失 ,流速變緩 ,急流狀態消失 ;水位落差變化平緩 ,來水時間 、來水時期改變;水量向上蒸發和向下滲漏改變水分循環等。
2.2 對水溫的影響
水溫變化指水庫的特殊水溫結構使入流和出流產生溫差的現象。水庫工程引起水溫變化, 是水庫建設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水庫流速從上游到壩址處逐漸減小,水體性質也發生了改變,長期滯留在庫內的水與大氣之間的熱量產生變化引起水溫和流態產生變化 。
3 對泥沙的影響
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將改變庫區和上下遊河道泥沙的輸移及沉降模式, 對上下游及工程區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 。水庫蓄水後 ,上游流速減小,水庫來水攜帶的泥沙將會在庫區內淤積, 而水庫泥沙淤積會減小庫容 , 從而降低水庫的運行效益 。泥沙問題是水利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環境問題之一。在河流上建壩, 阻斷了天然河道,導致河道的流態發生變化,改變了河流的泥沙運動規律,進而引發整條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徵發生改變, 這是建壩帶來的最大生態問題之一 , 也是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應該特別慎重對待。水庫蓄水後 , 流速降 低,河水挾沙能力減弱,水體中的懸浮物質或多或少地沉積下來,不僅影響到航道的運用,而且減少了水庫的庫容, 影響水庫的使用年限 。水庫的回水沉積作用對河道形態也有影響 。河流被大壩攔截後 , 泥沙在水庫底部沉積, 形成一個回水三角洲,這個三角洲朝水壩方向漸漸遞升, 泥沙顆粒變細 。
4 對水質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對水質產生一定影響 。一方面 ,水體經過長距離的輸送或一段時間的儲存, 會使復氧過程充分形成, 從而豐富了水體潛在的環境容量資源 ;另一方面 ,庫區水體抬高 ,水流緩慢,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
通常河流水的礦化度和總硬度均較低, pH 值適中 ,溶解氧豐富。但對河流無論採取哪種開發方式, 對水質都將產生影響 , 尤其是水庫工程對水質的影響較明顯。水庫形成後 ,庫區流速減小,水庫的沉清作用顯著,有利於削減溶解礦物質,減少渾濁度和生化需氧量,增加營養物質濃度。水庫建成後,入庫支流河水的稀釋自凈能力降低 ,導致入庫支流河道污 染加重。庫內水溫一旦出現分層, 庫水會形成一種密度屏蔽,使底層冷水層變成厭氧微生物層,庫內不 溶解的固體物質沉降在庫底就會產生營養富集現象 。總的來說 ,水庫對水質可產生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
①正面影響:庫內大體積水體流速慢 ,滯留時間長 ,有利於懸浮物的沉降, 可使水體的濁度 、色度降低 ;同時由於庫內流速慢, 藻類活動頻繁 , 呼吸作用產生的 CO2 與水中鈣、鎂離子結合產生 CaCO3 和 MgCO3 並沉澱下來 ,降低了水體硬度 ,減少了因鹼性增加(pH 值上升)而導致水體毒性加大的可能性。
②負面影響 :庫內水流流速小, 降低了水 、氣界面交換的速率和污染物的遷移擴散能力, 因此復氧能力減弱,使得水庫水體自凈能力比河流弱;庫內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 ,利於藻類光合作用, 壩前儲存數月甚至幾年的水 , 因藻類大量生長而導致富營養化;被淹沒的植被和腐爛的有機物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並釋放沼氣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樣導致溫室效應 ;懸移物質沉積於庫底,長期累積, 不易遷移, 其中含有的有毒物質或難降解的重金屬會形成次生 污染源。另外由於減少了河流基流生態水量 ,可能會加劇河道斷面萎縮 ,增加污水排放總量,改變農 業灌排系統 , 提高面源入河比例, 加快面源入河速度 ,惡化下遊河流 、湖泊的水環境質量。
5 對土壤和環境地質的影響
5.1 對土壤的影響
水庫蓄水後, 將導致沿岸地下水狀態發生變化, 通常在水庫的近壩部分出現地下水升高 , 而庫周地下水位升高, 會浸沒土地, 並使土地沼澤化、鹽鹼化。
a .浸沒 。在浸沒區 ,因土壤中的通氣條件差, 會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減少 、肥力下降,從而影 響作物生長 。
b .沼澤化 。過分濕潤致使植物根系衰敗 、呼吸困難 ,當潛水層達到耕作層時, 造成土壤濕度過大, 以至大多數包氣帶被破壞 。
c.鹽鹼化。由庫岸滲漏補給地下水 ,經毛細管 作用升至地表, 在強烈蒸發作用下 ,使水中鹽分濃集於地表,形成鹽鹼化 。土壤溶液滲透壓過高, 可引起植物生理乾旱。當然, 鹽鹼化不是水利工程建設必然帶來的 ,也有設計 、運行不當造成的。
5.2 對環境地質的影響
修建大壩後可能會觸發地震、滑坡 、塌岸 、水庫滲漏等不良地質災害。
a .大型水庫蓄水後可誘發地震 。水庫誘發地震主要是因為巨大體積的蓄水增加的水壓,以及在這種水壓力下岩石裂隙和斷裂面產生潤滑, 使岩層和地殼內原有的地應力平衡被改變。值得注意的是,水庫蓄水可以在天然地震較少和地震強度較弱的地區,誘發較強烈的地震。
b .庫岸產生滑塌。水庫蓄水後 , 由於水位升高,岸坡土體的抗剪強度降低 ,故易發生塌方、山體滑坡及危險岩體失穩 。
c.水庫滲漏。水庫滲漏造成周圍的水文條件發生變化 ,若水庫為污水庫或尾礦水庫 ,則將造成水庫周圍地區和地下水體的污染。
6 對河道的影響
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建設的組成部分。河道是水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 護岸工程是河道生態治理的一項重要措施 ,對保護堤防免受沖刷 、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 水利工程建設對河道的影響也是顯著的 ,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①河道順直化工程改變了自然水系 ,使生態結構單一化 ,生物群落減少, 河水凈污能力削弱, 從而降低了環境質量 , 引起生態退化;
②河道橫斷面幾何規則化 ,往往會把自然河流的復雜形狀變成若干種幾何規則斷面, 改變了河流橫斷面深潭淺灘交錯的自然格局 ;
③構築堤防會引起河流側向的非連續化。 因為堤防妨礙汛期主流與岔流之間的溝通, 阻止了 水流的橫向擴展, 形成另一種側向的水流非連續性 ;
④河口整治工程可能造成岸線 、河床高程變化,由此可能會影響到該地區的潮水位 ,從而影響排澇總水量 ;
⑤人工裁彎改直工程會造成河床演變,引發河道沖刷,導致河道水位下降。
7 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所有生物物種及其變異的生態系統 。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主要是由於人類各種經濟和社會發展活動造成的 。水利工程建設的大發展, 淹沒了成片的森林草地, 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水利工程建設對生物多樣性產生的影響通常可分為對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產生的影 響。
7.1 對陸生生物的影響
對陸生生物的影響總的來說有 2 個方面, 一個是永久性及直接的影響 , 指庫區淹沒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築物對陸生植物和動物造成的直接破壞 ;另一個是間接的影響, 指局部氣候變化 、土壤沼澤化、鹽鹼化等所造成的對動植物的種類、結構及生活環境的影響。
水庫興建、蓄水將會淹沒大片陸地,這對陸生生物的生長棲息地、覓食地產生危險,所以水利工程對陸生生物帶來的影響大多是不利的。具體表現為河濱植被、河流植物面積的減少 , 微生物多樣性的降低 ,鳥類 、兩棲動物和昆蟲棲息地的改變或避難所的消失 ,造成物種數量的減少和某些物種的消亡。 但水利工程淹沒的土地主要是流域或沿岸的一些農田 、平原 、坡地等海拔較低地區, 主要以農作物為主, 動物很少 , 因此, 水庫興建淹沒土地對農業影響較大 ,對動物影響不大 。水利工程運行後, 水庫水 體的存在使空氣相對濕度有所提高, 將減少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降低庫周防火等級,對庫周陸生植物 生態系統結構的穩定和植物的生長有利。另外, 水利工程的興建將會增加流域沿岸濕地、沼澤的面積, 而對這一帶兩棲生物以及水禽會帶來有利影響, 使它們的種類 、密度相應增加 。
7.2 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由於水利工程作用的對象主要是水體, 所以水生生態系統受工程影響較直接、明顯 。水庫的興建 抬高了水位 ,改變了河流水生生態系統,破壞了水生生物的生長、產卵所必需的水文條件和生長環境。 此外 ,水庫淹沒區和浸沒區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 壤可溶鹽都會增加水體中氮磷的含量, 加上庫區周圍農田、森林和草原的營養物質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 ,從而形成富營養化的有利條件 。 興建水利工程對水生生物的影響重點體現在對魚類資源的影響上:
①阻隔了魚類洄遊通道。水庫 大壩截斷江河 ,使洄遊性魚類不能順利完成其生活 周期 ,河流的梯級開發會加重這一影響 。
②改變魚類區系組成 。水庫形成後 ,水體的水文條件發生較大變化 ,從而改變了魚類的棲息環境 。不同的魚類棲息環境不同, 因此 ,庫區的魚類組成常發生明顯的變化。
③影響魚類繁殖。水庫的存在和運行 影響魚類的產卵場和魚類的產卵活動, 水庫蓄水後水流減緩、水深加大和泥沙沉積則對喜在急流河底產卵的魚類不利;水庫運行時,庫水位的變動不利於在草上產卵的魚類繁殖, 因為水庫水位的消落常將 它們的卵暴露在庫岸上致其死亡。
8 對人口遷移和土地利用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興建必然帶來移民問題 。由於水庫建設打破了移民原有的生產體系、生活方式及地緣、血緣和親屬網路 , 使他們長期賴以生存的政治、經濟、文化體系解體;與此同時 ,移民安置還造成安置地人口增加 ,以及資源、基礎設施承載力增加等一系列問題 。但對於不同的水利工程, 移民問題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如都江堰是古代水利工程, 從現 有可查閱的資料看, 移民問題不是其突出問題 ;萬家寨水利樞紐及引黃工程妥善安置了庫區移民, 改善 了其生活條件和生存環境 ,提高了供水保證率 ,對人口遷移和土地利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塔河下游生態調水工程由於塔河下遊人煙稀少 ,因而沒有人口遷移問題。總的來看, 水利工程建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的人口遷移現象, 並且由於水庫淹沒 佔用一部分土地 ,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緊張。另外, 水利工程的興建必然會使諸多環境因子發生變化 , 如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雜訊 、固體廢棄物等 , 將影響施工區的環境衛生和當地居民及施工人員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