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專業 > 長江黃河對水利工程的貢獻

長江黃河對水利工程的貢獻

發布時間:2021-08-13 23:01:44

A. 長江黃河對中國的發展作用

長江是中國主要的運輸河流,客貨運輸密集。長江是海路的延續,將內陸和沿海的港口與其他主要城市連成一個運輸網,其中南京、武漢與重慶具主要作用。長江通過大運河與可通航的黃河及渭水相通,大運河還與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聯系在一起。
在中國的歷史上,黃河對兩岸居民有很大的影響,既有好處,也有壞處.但無論如何,黃河一直養育了很多中國人,所以中國人又稱黃河為「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炎黃兒女的母親河,是華夏文明之樹綿延不斷的根!俗話說:"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流域優良的自然環境,才促進了中原文化的不斷發展,並為世人稱道.然而,今天的黃河早已沒有往日的風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肥沃良田變成了貧瘠、水分缺乏、洪澇災害頻繁的不毛之地。

B. 長江、黃河主要水利工程 急急急!!!!!!

長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三峽水利工程
黃河:
小浪底水利工程 龍羊峽水利工程

C. 人們為長江,黃河做出的貢獻

對黃河的貢獻:本來黃河很孤獨,但是現在長江也黃了,有伴了。
對長江的貢獻:長江裡面的魚蝦呀,揚子鱷呀,中華鱘呀等水生動物大幅減小,使長江裡面少了許多動物糞便

D. 長江和黃河對我們都有什麼貢獻

一是沖積形成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
二是為我們提供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三是航運價值.
還有旅遊價值

E. 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於於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 1315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未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台裴爾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1982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千米,長於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然後注入星宿海。根據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參考資料:黃河源頭
[編輯]

分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康經考察後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採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編輯]

上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上遊河段年來沙量只佔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從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於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迴,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較清,水流穩定,產水量大。河段內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海瑪多至甘肅瑪曲區間,黃河流經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間,黃河流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源於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匯入黃河。

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山地丘陵,因岩石性質的不同,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岩、花崗岩及南山系變質岩地段形成峽谷,在疏鬆的砂頁岩、紅色岩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段之一,有洮河、湟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幹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也是中國重點開發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

從寧夏青銅峽至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後,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後向東直抵河口鎮。沿河所經區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幹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蒙古河口鎮,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
[編輯]

中游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45.7%;中遊河段總落差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匯入較大支流30條;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佔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

河口鎮至禹門口是黃河幹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晉陝峽谷,河段內支流絕大部分流經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於此區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18米,氣勢宏偉壯觀。

禹門口至三門峽區間,黃河流經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土台塬,是陝晉兩省的重要農業區。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幹流)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定。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餘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幹流、渭河下遊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

三門峽至桃花峪區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於中條山、崤山之間,為黃河幹流上的最後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
[編輯]

下游

參看黃河口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佔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最近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編輯]

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

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編輯]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茫尕峽—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官倉峽—拉加峽—野狐峽—拉干峽—龍羊峽—阿什貢峽—松巴峽—李家峽—公伯峽—積石峽—寺溝峽—劉家峽—牛鼻子峽—朱喇嘛峽—鹽鍋峽—八盤峽—柴家峽—桑園峽—大峽(下峽)—烏金峽—紅山南峽—紅山北峽—黑山峽—虎峽—青銅峽—晉陝峽谷—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任家堆—八里胡同—小浪底)

參考資料:黃河幹流峽谷
[編輯]

幹流水利樞紐

* 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
* 三盛公水利樞紐:內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
* 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
* 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
* 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
* 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陝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
* 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80年投入使用
* 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
* 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用
* 李峽水利樞紐: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
* 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蒙古准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
* 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

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工程、河套灌區
[編輯]

橋梁

* 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索。
* 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
* 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於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
* 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竣工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
* 鄭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

[編輯]

環境狀況
[編輯]

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於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發展創造了優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穀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農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量的現象。隨著公元11世紀氣候轉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家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並隨著制備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捲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編輯]

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現在還有京九大橋
[編輯]

歷史與文化
[編輯]

河道變遷

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受到近1593次氾濫威脅,而因氾濫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豐5 年)。在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陽、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
[編輯]

水利簡史

參看黃河水利史
[編輯]

中華文明的搖籃

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形成、繁衍。
[編輯]

與黃河有關的人物
大禹治水
放大
大禹治水

* 大禹
* 潘季馴:明朝治黃專家
* 靳輔:清代治河名臣
* 田鼢:西漢武帝時期大臣

現代部分

* 黃秉維:中國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黃萬里: 中國水利專家
* 張光斗:中國水利水電專家
* 李儀祉:中國近代水利學家
* 錢寧:中國水利工程學家
* 錢正英:中國水利專家
* 賈讓:西漢水利家
* 張含英:中國水利專家
* 梁恩佐:美籍華人,黃河水土保持項目推廣者

[編輯]

旅遊文化資源

黃河博物館 - 花園口 - 壺口瀑布 - 後岡遺址 - 柳灣墓地 - 北首嶺遺址 - 大河村遺址 - 平糧台城址 - 廟底溝遺址 - 陶寺遺址 - 老官台文化- 賈湖遺址 - 仰韶文化 - 花樓子遺址 - 河南龍山文化 - 西水坡遺址 - 大地灣遺址 - 三門峽棧道遺跡 - 元君廟墓地 - 姜寨遺址 - 半坡遺址 - 裴李崗文化 - 風陵渡 - 西朱封墓地 - 大汶口文化 - 大汶口遺址
[編輯]

其他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制訂國旗時,曾出現如右圖之草案:底下黃線即代表黃河,但最後並未採用;參見中國國旗。

[編輯]

參看

* 黃河流域文化
* 黃河流域
* 黃河三角洲
* 黃淮平原
* 黃河水利委員會
* 花園口決堤事件
* 萊州灣
* 河套平原
* 銀川平原
* 海河平原
* 黃土地:電影
* 黃河大合唱:音樂作品
* 黃土高原
* 河防通議:著作
* 三晉文化
* 灘羊
* 河曲馬
* 皮筏子
* 治河方略:著作
* 海州灣
* 毛烏素沙地
* 河西走廊
* 秦嶺

[編輯]

站外鏈接

* 黃河網
* 黃河生態網
* 黃河 英、中文,梁恩佐教授建立。

中國大陸江河水系

長江 - 黃河 - 黑龍江 - 珠江 - 雅魯藏布江 - 遼河 - 海河 - 灤河 - 淮河
錢塘江- 甌江 - 閩江 - 九龍江 - 韓江 - 南渡江 - 瀾滄江 - 怒江 - 塔里木河 - 額爾齊斯河
烏蘇里江 - 松花江 - 圖們江 - 鴨綠江 - 嫩江 - 漢江 - 贛江 - 湘江 - 岷江 - 嘉陵江
烏江 - 大渡河 - 雅礱江 - 渭河 - 汾河 - 京杭大運河 - 靈渠 - 膠萊運河 - 蘇北灌溉總渠

黃河流域所擁有的人文資源、歷史遺跡、文化精華,是長江流域或者其他流域不能替代的,在文化傳承中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文明所不能替代的。
河流倫理和河流文明的研究不僅是為了黃河,而且是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出貢獻。由於黃土高原的作用,即使流入黃河的泥沙得到進一步控制,黃河也不會是藍色的。現在有些人很擔心長江的變化,經常聽到德高望重的人在那裡呼籲,有人甚至說長江已經變成了第二條黃河。但是從科學的角度講,長江永遠不會變成黃河,長江流域的地形地貌與黃河流域根本不同。正因為如此,即使將來黃河能與人類和諧相處,它也不會喪失本身的地理特徵,不會改變它的本性。我們現在更多是從物質文明觀察,覺得黃河已經衰老了。如果我們看到精神文明,看到人類文化遺產的話,對黃河就會充滿信心。黃河流域的GDP的確不如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但是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類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黃河流域所擁有的人文資源、歷史遺跡、文化精華,是長江流域或者其他流域不能替代的,在文化傳承中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文明所不能替代的。

從人類的精神追求來講,如果真的把壺口瀑布變得和黃果樹瀑布一樣,那麼它的價值就喪失了。相反,壺口瀑布的特殊景觀和它所象徵的精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正因為如此,我想作為一個研究人員,既要講究科學,也要追求人文,要把兩者圓滿地結合起來。在考慮自然因素的時候,要充分顧及民眾的利益,把民生放在首位。現在有關建造大壩的爭論,有的片面宣傳有利的方面,有的又過於誇大有害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間,各種不同的利益集團,各種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聲音。只有經過充分的考慮,作出的決定才能真正造福當代和後代。我們大家應該本著一種誠實的態度對科學負責,也對人類負責,把科學知識與我們的信仰結合起來,才能把對黃河的認識和對其他河流的認識,提高到一個倫理的、哲學的高度。

F. 長江和黃河的水利工程分別是什麼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

G. 黃河的貢獻有什麼

黃河流域所擁有的人文資源、歷史遺跡、文化精華,是長江流域或者其他流域不能替代的,在文化傳承中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文明所不能替代的。
河流倫理和河流文明的研究不僅是為了黃河,而且是對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出貢獻。由於黃土高原的作用,即使流入黃河的泥沙得到進一步控制,黃河也不會是藍色的。現在有些人很擔心長江的變化,經常聽到德高望重的人在那裡呼籲,有人甚至說長江已經變成了第二條黃河。但是從科學的角度講,長江永遠不會變成黃河,長江流域的地形地貌與黃河流域根本不同。正因為如此,即使將來黃河能與人類和諧相處,它也不會喪失本身的地理特徵,不會改變它的本性。我們現在更多是從物質文明觀察,覺得黃河已經衰老了。如果我們看到精神文明,看到人類文化遺產的話,對黃河就會充滿信心。黃河流域的GDP的確不如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但是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類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黃河流域所擁有的人文資源、歷史遺跡、文化精華,是長江流域或者其他流域不能替代的,在文化傳承中間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文明所不能替代的。
從人類的精神追求來講,如果真的把壺口瀑布變得和黃果樹瀑布一樣,那麼它的價值就喪失了。相反,壺口瀑布的特殊景觀和它所象徵的精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正因為如此,我想作為一個研究人員,既要講究科學,也要追求人文,要把兩者圓滿地結合起來。在考慮自然因素的時候,要充分顧及民眾的利益,把民生放在首位。現在有關建造大壩的爭論,有的片面宣傳有利的方面,有的又過於誇大有害的方面。在這個過程中間,各種不同的利益集團,各種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的聲音。只有經過充分的考慮,作出的決定才能真正造福當代和後代。我們大家應該本著一種誠實的態度對科學負責,也對人類負責,把科學知識與我們的信仰結合起來,才能把對黃河的認識和對其他河流的認識,提高到一個倫理的、哲學的高度。

H. 為什麼說長江和黃河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人類的生存需要水源,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早先起源於長江、黃河一帶.雖然中華民族的起源是多元化的,如紅山文化等,但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主要在黃河與長江一帶.
2.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原因:黃河與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歷史上一直是文化與經濟中心,漢代都城長安,明清都城京城(今北京),都處於黃河與長江中下游.
3.黃河與長江灌溉了一方水土,使得耕地更加肥沃,糧食產量逐年提高
4.另外,雖然黃河與長江每年都有汛期,但是在地理方面,他們是很可利用的(如三峽水利工程,利用階梯之間的地勢落差大,將上游的水阻攔,再放出,能有很大的電能)
5.綜上所述,可以從發源,文化與經濟中心,水利三方面考慮.

I. 黃河,長江現在為我們作出了哪些貢獻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北緯33°28』,東經91°08』),源頭冰川未端海拔5400餘米。幹流流經青、藏、川、滇、鄂、湘、贛、皖、蘇、滬等10個省、市、自治區,在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支流還流過甘、陝、黔、豫、浙、桂、閩、粵等8個省、自治區境內。幹流全長6300餘公里,長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積180餘萬平方公里。流域大部分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萬億立方米,佔中國河川徑流總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亞麻遜河和剛果河,相當於黃河水量的20倍(祥見 世界大河水量比較表)。

長江水系發育,支流數以千計,流域面積1萬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條,嘉陵江、漢江、岷江、雅礱江4大支流的流域面積均在10萬平方公里以上。長江中下游是中國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區,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大湖、巢湖等。

長江幹流從江源至湖北省宜昌為上游,長約4500m公里,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河道經過高原山區和盆地,金沙江和三峽河段多高山深峽,水流湍急。氣候分屬青藏高寒區和亞熱帶季風區。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等。

宜昌至江西省湖口為中游,長938公里,流域面積68萬平方公里,其中枝城至城陵礬河段習稱荊江,荊江河道婉蜒曲折,又有「九曲回腸」之稱。主要支流有清江、洞庭「四水」(湘、資、沅、澧)、漢江、鄱陽「五水」(贛、撫、信、饒、修)等。

湖口以下至長江口為下游,長835公里,流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安徽省大通以下受海潮影響,水勢和緩。江蘇省江陰至長江口為河口段,江面寬由1200餘米擴展至91公里,呈喇叭狀。主要支流有青戈江、水陽江、滁河、秦淮河、黃浦江等。淮河的大部分水量也經京杭運河匯入長江。

長江中下游兩岸平原和丘陵海拔較低,冷暖空氣南北活動無阻,東亞季風活動非常明顯,氣候四季分明。河道特徵時束時放,形似藕節,開闊河段多有心灘出露,河道分汊。長江中下游兩岸有干堤3100餘公里。支民堤和海塘數萬公里,還建有大小40處蓄洪區,以減緩洪水威脅。至1992年底止,已建大中小型水庫4.5萬座,總庫容近1400億立方米,發揮著防洪、發電、灌溉、養殖等綜合效益。

長江流域灌溉面積1467萬公頃,佔耕地的63.3%,佔全國灌溉面積的30%。長江流域水能資源極富,可開發量達 1.97億千瓦,年發電量可達 1 萬億千瓦時,在世界上僅次於巴西。己建成的葛洲壩水利樞紐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在建的三峽水利樞紐將裝機1820萬千瓦,居世界之首。長江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發達地區。1992年底,擁有人口3.98億人(佔全國34%),耕地3.48億畝(佔全國24%),糧食產量1.55億噸(佔全國35%),水稻產量佔全國70%;棉花產量佔全國1/3以上,農業產值佔全國32%。成都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區、鄱陽湖區、太湖地區是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

長江流域有城市185座,非農業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有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昆明、長沙、杭州、南昌、貴陽等。以上海浦東為「龍頭」的長江產業帶在逐步形成。 1992年工業產值佔全國34.5%,鋼鐵、機械、有色、石油化工、電子、輕紡等工業均佔全國重要地位。

長江水系有通航河道3600餘條,通航總里程5.7萬余公里,佔全國內河通航總里程的52.6%,其中1000噸級以上航道3042公里。宜賓新市鎮以下2900多公里可全年通航輪船。重慶以下可通行1500噸級船舶;宜昌以下可通行3000噸級船舶;漢口以下可通行5000噸級船舶;南京以下可通行萬噸級海輪。

與長江黃河對水利工程的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