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延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工作回顧
2009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和經濟發展的復雜形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幹部群眾迎難而上、奮力拚搏,全力調結構、保增長、擴內需、惠民生、促發展,全市經濟總體上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實現生產總值660億元以上(現價),增長12%左右(可比價);財政總收入263.14億元,增長32.4%;地方財政收入90.47億元,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557億元,增長37%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53元,增長24.4%,農民人均純收入4268元,增長20.2%。
(一)工業經濟穩步回升。針對工業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及時制定了十一條應對措施,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預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67.7億元,增長11%以上。地產原油886萬噸、加工964.7萬噸,分別增長0.24%和4.6%;長慶油田生產原油628萬噸,增長19.3%。煤炭產量2030萬噸,凈增613萬噸,是歷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生產卷煙34.3萬箱,增長5.1%。機械製造、制葯、電力等也實現較快增長。姚店工業園區完成二、三期規劃,10個縣工業園區被確定為省上重點支持的工業園區,黃陵煤電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區、子長煤化工園區全面開工建設,安塞、志丹等工業園區已有部分項目入園。
(二)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抓住中省實施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機遇,爭取中央新增投資10.3億元,安排項目480個,部分建成投用。市級10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0億元,增長33.4%。資金到位、在建項目、工程進度均創歷年最好水平,在建項目增長64%,新開工項目增長33.3%,竣工投產項目增長75%。延安卷煙廠技改、延安至吳起等4條二級公路、黃陵粉煤灰磚廠、黃陵礦業果蔬生態中心、陝汽專用汽車廠、2.4萬噸乳化炸葯廠、楊庄河煉化一期、吳起至延煉原油和延煉至西安成品油運輸管線等建成投用,姚店至延長等3條二級公路實現當年開工當年路基貫通,黃陵和子長煤焦化、延長集團裝備製造、國家油氣檢測中心、包西鐵路復線、青蘭高速延安段、延志吳高速、延安新機場、南溝門水庫、750千伏和一批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進展較快,安塞40萬噸天然氣液化、華能延安電廠、市中醫院遷建、市實驗小學、黃延高速第二通道、北高速連接線等項目開工建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拉動經濟增長9.3個百分點,不僅對保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旅遊和消費增勢強勁。以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加大紅色旅遊宣傳力度,市財政投資2000萬元在央視推出了宣傳廣告,安塞千人腰鼓成功參加了國慶表演,與17家媒體聯合舉辦了首屆《陝北風情》音樂會,與央視聯合舉辦了「童心如歌、花開延安」國慶獻禮節目,宣傳投入和舉辦活動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一號工程」全面完成,延安革命紀念館新館建成開放,被評為全國百項經典工程之一。黃帝陵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圓滿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調查,新增文物點5600處。出台了《旅遊營銷獎勵辦法》,開通了至廣州航班,增加了至西安航班,與上海、南京等地簽訂了旅遊戰略合作協議。來延遊客達到1024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53.9億元,均創歷史新高。積極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等工程,聖安麗景家居建材城、紅化三期大型蔬菜超市建成投用;建成農家店1285個,覆蓋所有鄉鎮。住房、汽車、餐飲等持續成為消費熱點,全年新增汽車2.4萬輛,增長67%。拍賣、二手車、二手房等市場趨旺。預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7億元,增長19.6%。新增外貿企業8戶,外貿進出口總額2200萬美元。
(四)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全面豐收,糧食總產77萬噸,創近十年新高。蘋果面積達到280萬畝,總產近200萬噸;紅棗40萬畝,總產4.3萬噸;核桃25萬畝,總產5300噸。洛川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全市生豬飼養量143萬頭,凈增30萬頭,為近年來增加最多的一年。肉、蛋、奶總產分別增長15%、7%和16%。新建高標准大棚6090座,累計達到8.9萬座。安塞與壽光合作的農業生態示範園和農產品物流園區開工建設。新增退耕還林7.2萬畝,完成造林87.6萬畝。新修基本農田3.5萬畝,修復舊壩200座,新建沼氣池1.8萬口。在全省率先解決了農村安全飲水問題,結束了近百萬群眾吃水難的歷史。建成新農村試點村101個。解決了1.5萬人的溫飽問題,7.1萬人脫貧。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啟動,被水利部確定為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市。
(五)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三山兩河」治理進展順利,搬遷寶塔山、鳳凰山居民500多戶,完成了「三山」綠化、河堤加固、棉土溝滑坡治理,建成了鳳凰山公園,市區水景工程開工建設。延大新校區、方塔新區、黃蒿窪新區、南寨砭小區、城東新區建設加快。建成西環線、西過境、長青路,裕豐橋、杜甫川橋,西溝、南門坡過街天橋,完成中心街、南關街人行道改造和火車站廣場二期工程,中心街舊城改造、西北川公園等項目加快進行。建成紅庄供水復線工程,城區燃氣普及率達到93%,集中供熱面積達到320萬平方米。市區所有公廁免費向公眾開放。啟動了城區周邊10萬畝綠色長廊建設,在城市主幹道移栽大樹1萬余株,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園林城市。大力緩解城區交通擁堵,集中開展了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城市建設投入和市政項目為近年來最多的一年。完成了所有縣城和建制鎮規劃,各縣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加快,面貌發生很大變化。
(六)改革開放和金融融資工作取得新突破。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獲省上批准,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和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深入開展,黃龍、黃陵、甘泉、安塞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醫葯衛生體制、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在上海、南京、重慶、深圳等地開展大規模招商引資活動,簽訂項目148個,合同引資231.6億元,到位75.5億元,招商成果和項目落實都是近年最好的。與延長集團、長慶油田、陝煤、陝汽、陝西有色、上海綠地、上海復星、香港華潤、中廣核等大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一批項目落地建設。制定了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預計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00億元以上,增長17%。融資規模不斷擴大,搭建了三個層次融資平台,與10多家金融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立6家小額貸款公司、1家農村合作銀行、1家證券營業部,2家村鎮銀行已獲審批,城投公司債券發行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地方商業銀行籌建工作正式啟動。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02億元,增長23.2%,較年初增加74.8億元,增長1.9倍。融資總額突破300億元,新增76億元,到位22.4億元,均為歷年最多,有效破解了建設資金短缺和資本金注入難題。
(七)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全面推進。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支持的重點,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完成民生八大工程投資33億元,凈增5億元。一是關系群眾利益的一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購買公益性崗位2000個,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再就業安置5300多人,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率先實施了中小學蛋奶工程,並將范圍擴大到非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寄宿學生,19.1萬學生受益。推行了農村計生家庭獎勵、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育齡婦女健康檢查治療政策,並增加了育齡婦女健康檢查科目。實施了55個鄉鎮衛生院改造,建成1890個規范化村衛生室。市財政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甲型H1N1流感防治。8個縣區中心敬老院主體完工,甘泉縣建成投用。建成經濟適用房、廉租房36.4萬平方米、農村安居工程4600多間,解決了1.3萬城鎮居民和1700多戶農民住房困難。新修和改造農村公路2144公里,投放通村客運車輛120輛。解決了10個縣的1014戶遠離電源農戶照明問題。二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全市參保人數達到32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准由80元提高到100元,實現醫保全覆蓋。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完善了城鄉低保、貧困學生救助和醫療救助等制度,城市低保補助標准由每月180元提高到210元,農村低保由每年785元提高到1196元,21萬城鄉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三是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教育「兩免一補」實現全覆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啟動,吳起縣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經驗在全省推廣,「雙高普九」達標縣區佔到全省一半。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延園中學投入使用。子長縣平價醫院建設得到中省肯定,成為衛生部和省上試點縣。推出了《掛紅燈》、《蘭花花》、《九月棗兒紅》等一批優秀劇目,《山丹丹》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舉辦「陝北民歌大舞台」90多場次,正在攝制電視劇《蘋果紅了》、《腰鼓魂》和專題片《延安史詩》。承辦了省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榮獲省十四屆運動會年度比賽金牌第一。四是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完成了市污水處理廠二期改造,第二垃圾場建設加快,各縣垃圾場、污水廠建設全面鋪開,安塞、志丹、吳起3縣建成投運。建成了吳起採油廠、長慶採油三廠等8個石油廢水聯合站和延煉動力鍋爐脫硫回收工程,關閉了子長熱電廠。
(八)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堅持依法行政、民主決策,在重點項目、環境保護、融資等15個方面專題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了工作。召開了第六次市政府與市政協領導聯席會議。高度重視人大、政協組織的各項視察活動,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明確主管領導和責任部門進行逐項研究落實。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4件,政協委員提案345件,辦復率均為100%。定期向老幹部、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通報工作,主動聽取意見,自覺接受監督。進一步轉變作風,嚴肅紀律,強化考核,組織了9次專項督查,對93個重點項目實行「三問」,成立了四個重點工作專項推進小組,一月一分析,一季度一研判,有力促進了工作落實。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監察、審計監督,行政效能不斷提高。 (下轉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堅持開展市縣領導大接訪活動,有效解決了一批信訪突出問題,實現了「一控雙降」目標。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等專項整治斗爭,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居全省第三。認真開展「百日安全」創建活動,加強對道路交通、煤礦、石化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國土、人事、司法、科技、廣電、稅務、工商、人防、氣象、煙草、助殘、老齡、鹽務、方誌、檔案、食品葯品監管、質量技術監督、國家安全、國防動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婦女兒童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總體看,去年我市除生產總值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外,其它各項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生產總值沒有達到預期,主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機影響,地產原油微量增長,結算價格大幅下降,導致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減少108億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諸多困難和不利因素,我市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發展,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強化監督、有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狠抓落實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駐延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② 誰有2011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各位代表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回顧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這五年,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國民經濟邁上新的台階。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11.2%,財政收入從3.16萬億元增加到8.31萬億元。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前沿科技實現重大突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這五年,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全面進步。城鎮新增就業5771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45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實際增長9.7%和8.9%;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這五年,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新突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達到2.97萬億美元,開放型經濟水平快速提升。
——這五年,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這些輝煌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展現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奮勇前進。
五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注重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牢牢掌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十一五」前期,針對投資增長過快、貿易順差過大、流動性過剩,以及結構性、輸入性物價上漲等問題,採取正確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近兩年,面對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們沉著應對、科學決策,果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堅持實施一攬子計劃,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實行結構性減稅,大范圍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加強科技支撐,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採取鼓勵消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收入,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升級。實施兩年新增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其中,新增中央投資1.18萬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投資佔43.7%,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佔15.3%,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佔23.6%,災後恢復重建佔14.8%。政府投資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國內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彌補外需缺口,較短時間內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在世界率先實現回升向好,既戰勝了特殊困難、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為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毫不放鬆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近3萬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3%。徹底取消農業稅和各種收費,結束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每年減輕農民負擔超過1335億元。建立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農民的生產補貼資金去年達到1226億元。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提高了25%到40%。嚴格保護耕地。著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糧食產量屢創歷史新高,去年達到1.09萬億斤,連續7年增產;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實現持續較快增長。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解決2.15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三)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兼並重組,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總體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技術創新工程,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技術,一大批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服務業快速發展,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比提高2.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五年建成鐵路新線1.6萬公里,新增公路63.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萬公里,新建、改擴建機場33個,新建和加固堤防1.7萬公里。二是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45億千瓦,其中水電9601萬千瓦、核電384萬千瓦。關停小火電機組7210萬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後的煤炭、鋼鐵、水泥、焦炭產能。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2529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萬平方公里,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工業「三廢」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五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三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頒布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區域發展規劃,推出促進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等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的新舉措。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加快,經濟增速等主要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東部地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自主創新和競爭力逐步提高;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趨於縮小,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在活力。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增值稅轉型全面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順利推進,資源稅改革啟動試點,內外資企業稅制全面統一。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推進;平穩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創業板、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順利推出,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深入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序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不斷擴大。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郵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制定實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民間投資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9%,結構不斷優化。貿易順差連續兩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減少6.4%。利用外資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對外直接投資2200億美元,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營業額3352億美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和區域合作機制建設,多邊、雙邊經貿合作繼續深化。對外援助規模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增加了就業,吸收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五)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圍繞改善民生謀發展。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工作。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推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實施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辦法,連續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年均增長1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24%的縣。積極穩妥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惠及4.32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8.35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7810億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億元。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使1100萬戶困難家庭住上了新房。我們要持之以恆,努力讓全體人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五年全國財政教育支出累計4.45萬億元,年均增長22.4%。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不花錢、有學上」。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全面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對農村經濟困難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農專業的學生實行免費。加快實施國家助學制度,財政投入從2006年的1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億元,覆蓋面從高等學校擴大到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共資助學生2130萬名,還為1200多萬名義務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加快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和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增強高校創新能力。制定並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央財政科技投入6197億元,年均增長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大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國家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改造和新建2.3萬所鄉鎮衛生院、1500所縣醫院、500所縣中醫院和1000所縣婦幼保健院,建立了240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定並實施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人口規劃目標順利實現。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快,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和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學藝術繁榮進步。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加快,全民健身活動蔚然成風。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五五」普法順利完成。創新和加強社會管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的斗爭取得重大勝利,汶川災後恢復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玉樹強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有序推進。經過災難的洗禮,中國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堅強,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不可戰勝。
五年來,我們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推進政務公開,加強行政問責,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斗爭,政府自身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過去五年,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中國人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誠摯感謝!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表示誠摯感謝!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與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服務業增加值和就業比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沒有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主要是: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物價上漲壓力加大,部分城市房價漲幅過高;違法征地拆遷等引發的社會矛盾增多;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一些領域腐敗現象嚴重。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決這些問題,讓人民滿意。
回顧「十一五」時期的政府工作,我們進一步加深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我們戰勝各種嚴峻挑戰,靠的是發展;各領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進步,靠的是發展;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仍然要靠發展。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發展。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堅持統籌兼顧,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二是必須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有機統一。健全的市場機制,有效的宏觀調控,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作用多一些還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須相機抉擇。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糾正市場扭曲,彌補市場失靈,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實踐證明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必須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經濟的內在活力,同時,科學運用宏觀調控手段,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三是必須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條件下,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互動和依存不斷增強。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充分把握發展機遇,穩妥應對風險挑戰,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處理好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真正做到內外兼顧、均衡發展。
四是必須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須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改革創新,從根本上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穩定,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寧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二、「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議。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深刻變革,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孕育突破,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整體實力步入上升期。從國內看,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體提升,勞動力素質提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重大挑戰的能力明顯增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我們要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今後五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結合起來,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局面。
——我們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城鎮化率從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不斷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區域良性互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我們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穩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和支持政策,著力推進重大科學技術突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2%,促進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生產力。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努力造就規模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實現新跨越,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發展體育事業。進一步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快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我們要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提高資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護、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建設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全面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至10%,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切實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顯提高基本農田灌溉、水資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我們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為全體勞動者創造公平的就業機會,五年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提高扶貧標准,減少貧困人口。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提高並穩定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政策范圍內的醫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我們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更加重視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建立健全能夠靈活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培育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形成互利共贏的開放新格局。
——我們要不斷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建設。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必須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接受人民監督;必須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維護群眾利益的法規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必須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堅決懲治和預防腐敗;必須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總之,經過未來五年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我國的綜合國力就會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會有更大的改善,國家面貌就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三、2011年的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完成「十二五」各項目標任務至關重要。過去一年,我們的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3%,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3%,城鎮新增就業1168萬人,國際收支狀況有所改善。這為做好今年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極其復雜。世界經濟將繼續緩慢復甦,但復甦的基礎不牢。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乏力,失業率居高難下,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隱患仍未消除,主要發達經濟體進一步推行寬松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大量增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合主要貨幣匯率加劇波動,新興市場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加大,保護主義繼續升溫,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體制性矛盾和結構性問題疊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觀調控難度。我們要准確判斷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做好應對風險的准備。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總的考慮是,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造良好環境,引導各方面把工作著力點放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上。
實現上述目標,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更加註重穩定物價總水平,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適當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90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7000億元,繼續代地方發債2000億元並納入地方預算,赤字規模比上年預算減少1500億元,赤字率下降到2%左右。要著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三農」、欠發達地區、民生、社會事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等重點支出;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等樓堂館所建設,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等支出原則上零增長,切實降低行政成本。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進行全面審計,實施全口徑監管,研究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增長目標為16%。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綜合運用價格和數量工具,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揮好股票、債券、產業基金等融資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著力優化信貸結構,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密切監控跨境資本流動,防範「熱錢」流入。加強儲備資產的投資和風險管理,提高投資收益。
今年,重點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當前,物價上漲較快,通脹預期增強,這個問題涉及民生、關系全局、影響穩定。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我國主要工業品總體供大於求、糧食庫存充裕、外匯儲備較多等有利條件,努力消除輸入性、結構性通脹因素的不利影響,消化要素成本上漲壓力,正確引導市場預期,堅決抑制價格上漲勢頭。要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一是有效管理市場流動性,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貨幣條件。把握好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調整時機、節奏和力度。二是大力發展生產,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產資料的生產和供應。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三是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農超對接」,暢通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和主要農產品臨時收儲制度,把握好國家儲備吞吐調控時機,搞好進出口調節,增強市場調控能力。四是加強價格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特別要強化價格執法,嚴肅查處惡意炒作、串通漲價、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五是完善補貼制度,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准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絕不能讓物價上漲影響低收入群眾的正常生活。
( 還有一頁,這一頁發不下 了~~)
③ 機場佔地拆遷怎麼賠償
因建造機場的關系政府向企業征地、拆遷房子,這時候企業會從拆遷方哪裡拿到一筆賠償金,用這筆錢來作為拆遷賠償的損失,得到的錢可能需要繳納稅費。
企業拆遷補償主要組成部分:房屋(所有權人)、土地及附屬物補償費用;租金差價(承租房屋的企業)搬遷和安置補償費用;停產停業損失、補助和獎勵費用、其他無形資產損失。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定。
(3)農田水利工程結算報告擴展閱讀:
因當地政策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原因,搬遷企業按規定標准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應按以下規定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1、搬遷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用企業搬遷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以及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准予搬遷企業的搬遷收入扣除重置固定資產、技術改造和安置職工費用,其餘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2、企業因轉換生產經營方向等原因,沒有用搬遷收入進行重置固定資產或技術改造,而將搬遷收入用於購置其他固定資產或進行其他技術改造項目的,可在企業政策性搬遷收入中將相關成本扣除,其餘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3、搬遷企業沒有重置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後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4、搬遷企業從規劃搬遷第二年起的5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5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規定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後,其餘額並入搬遷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④ 急急 標後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帶施工平面布置圖 帶大師們有的發郵箱[email protected]
項目經理部的建造師們都會這個施工組織設計。網上的是沒有用的,要真刀真槍地干。
⑤ 民政局裡有工程部嗎或者管規劃的部門,負責政府投標建築指標下發的部門有嗎,謝謝。
鄉鎮部門 黨政辦、組織員辦、財經辦、計辦、紀檢辦、 信訪辦、安監辦、民政所、司所、土所、團委、婦聯、文化站、農綜站(農經站) 鄉鎮部門 職責 民政辦 1、貫徹執行黨家關於民政工作針、政策律、規組織實施各級民政部門民政工作針、政策律、規制定度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2、認真制定完善救災應中國預案工作;組織、協調、實施防災、抗災、救災工作;及核實、評估、掌握報災情申報、撥發、管理、配救災款、物並監督使用;組織、指導救災捐贈;制定措施落實扶貧扶優工作 3、負責、孤、五保戶及敬院等特殊困難群ti權益保護行政管理工作;負責城鎮困難戶定期救濟、臨救濟 4、負責組織、實施城鎮居民低保障制度;落實城鎮居民醫療救助工作 5、貫徹家優撫規、政策制定具體實施辦並監督執行承辦擁軍、優待撫恤烈士褒揚工作實施本鎮鎮雙擁工作 6、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針政策研究制定本鎮基層組織換屆、民主管理、村務公工作等實施案;指導村民委員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工作推村務公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調查處理轄區內換屆選舉現相關問題;指導完級布置邊界爭議、名管理、區劃調整;指導完村民委員建設社區建設工作社區服務等相關工作任務 7、宣傳貫徹落實家殯葬改革政策;發現偷埋土葬現象及配合區殯儀館做起屍火化工作;喪戶及提供殯葬車輛等相關服務工作 8、宣傳貫徹齡工作規;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及辦理優待證;切實維護合權益解決產、、醫療等存問題;指導協展利於身健康文娛;做級交辦涉信息調查、收集工作;努力領導提供相關決策參考意見建議 9、整理更新各種軟、硬體資料做文件資料整理歸檔工作各類民政象信訪能耐細致按照政策做解釋工作針提困難要求政策原則范圍內盡努力給予解決 10、承辦黨委、政府縣民政局交辦其事項 勞保所 1、負責勞保障政策宣傳、咨詢工作; 2、辦理轄區內失業員失業登記提供職業指導、業崗位信息業困難員提供業援助等業服務; 3、負責再業援助工作; 4、配合社保險經辦機構做養金社化發放相關工作負責轄區內企事業單位退休員領取養金資格審查、待遇調整喪葬補助支取協助關部門退休員建立健全黨組織組織退休員展文體; 5、負責本轄區勞保障各項統計、統計析報工作承辦轄區內業、再業社保障統計調查工作做轄區內崗失業員、退休員基本情況信息庫建立、運行管理工作; 6、負責轄區內農村富餘勞力調查統計、建立勞力資源信息庫、員組織農村富餘勞力轉崗培訓外打工民工辦理關手續提供相關報務指導農村富餘勞力轉移組織勞務輸等工作; 7、負責轄區內才資源發才交流服務才培訓工作; 8.承擔級勞保障部門委託交辦其工作及黨委、政府交辦其工作 安監站 1、貫徹執行家、省、市、區關安全產律規、針、政策規章制度 2、制定本區域安全產發展規劃、計劃堅持安全第預防主、綜合治理針依查處具備安全產條件產經營單位督促消除事故隱患 3、指導、協調、監督相關部門單位安全產工作 4、定期析預測安全產形勢研究、協調解決安全產問題 5、參與事故應中國救援事故調查處理 6、負責安全產監督管理、宣傳教育及信息析、整理、匯總報工作 7、完鎮黨委、政府級安全產監督管理局交辦其工作 綜治辦 1、負責貫徹級關社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穩定平安建設針、政策總體部署精組織落實維護社穩定工作; 2、全面掌握本鎮維護社穩定情況經析形勢研究提制定本鎮社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計劃、案、措施等; 3、組織協調深化嚴打整治斗爭提高打擊各類違犯罪針性實效性研究建立健全全面貫徹嚴打針經性工作機制強化部門間整體配合工作協調; 4、推進新形勢社治安綜合理基層基礎建設斷提高治安防範整體水平; 5、深化與邪教組織斗爭協調關部門認真做防範控制、深挖打擊、教育轉化宣傳揭批工作根本防範邪教滋; 6、及排查整治治安混亂區突治安問題積極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切實承擔牽責任充發揮公安、司、信訪等部門聯調工作機製作用預防減少重矛盾糾紛群ti性事件發; 7、扎實展基層創平安鞏固與深化安全社區(村)、校園路段、市場治安安全單位創建抓效管理; 8、組織、協調關部門單位力抓流口租屋管理服務、預防青少違犯罪、兩勞釋放、解教員安置幫教、禁毒、掃黃打非等工作; 1、組織黨員幹部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平理論"三代表"重要思想習黨路線、針、政策習科、文化律知識全面提高廣黨員幹部理論水平; 2、加強鎮、村領導班幹部隊伍建設提高素質、優化結構、改進作風、增強團結重點加強班幹部隊伍建設; 3、建立健全乾部選拔任用監督管理機制力推進幹部事制度改革; 4、斷加強改進黨基層組織建設夯實基礎、增加力重點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 5、全面落實幹部兩待遇充發揮幹部兩優勢 6、認真做黨員電教工作 紀檢監察 1、根據級紀檢、監察機關安排鎮黨委、紀委要求起草鎮黨委紀律檢查行政監察工作計劃、總結、報告、通知及關規章制度等文件 2、展經性黨風、黨紀、行政規、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鎮黨政部門及其工作員執行黨紀政紀情況進行檢查、監察 3、監督鎮幹部事、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收費重投資項目(包括重工程建設、宗設備購置、重投資項目、重要創收工作等)及其審計、結算預防制止違違紀;監督政務公促進民主管理 4、授權范圍內查處違紀案件;追究領導幹部失職責任;受理處象申訴 5、受理黨員或級黨組織控告、申訴;受理監察象違反行政紀律檢舉、控告;受理紀檢、監察面信訪 6、組織召紀檢監察議管理紀檢、監察印章保管紀檢、監察文件案件卷宗 7、負責鎮內部審計工作 8、做本部門工作員遵章守紀、崗敬業教育管理工作 9、承辦級紀檢監察機關鎮黨委領導、紀委領導交辦其任務 宣傳辦 1、貫徹執行央省、市關意識形態面針、政策;制訂並組織實施我鎮宣傳文化工作規劃 2、抓全鎮理論教育協助鎮黨委理論習組擬訂習計劃黨委理論習組習助手參謀 3、指導全鎮新聞報道工作引導社輿論指導鎮內報刊線電視台組織進行黨任務針、政策及全鎮政治、經濟、社文化宣傳握確輿論導向 4、協助鎮黨委指導全鎮社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組織、協調全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 5、指導基層展健康文體指導協調關部門加強全鎮社文化管理加強全鎮群眾社主義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引導文明健康社風尚 6、負責發鎮外宣傳報道、外新聞發布策劃、組織、協調工作;加強同省、市新聞媒體間聯系做鎮外媒體訪記者采訪安排接待工作;廣泛宣傳發鎮投資環境發展樹立良形象 7、完鎮委級宣傳部門交辦其工作 農業技術推廣站 1、全鎮范圍內做新技術新農葯各種作物新品種示範推廣工作 2、抓全鎮水稻、包穀、麥、油菜、蠶豆主要農作物豐產板 3、根據產要求適召各種技術培訓層層培訓村幹部及農戶提高科技普級率 4、抓各種作物良種引入工作適合本種植優良品種連同其規范化栽培措施起推廣 5、輔導群眾搞病、蟲、草、鼠害損失率 6、按、按質、按量完級主管部門達引種試驗示範工作及推廣任務 7、宣傳貫徹家農機化針、政策關律、規 8、組織農業機械 9、負責農業機械安全作業監督管理協助縣農機監理部門做積極投入農田作業抗災救災 拖拉機駕駛員審驗工作 農經站 1、貫徹執行家關農村土承包律、規政策規定; 2、穩定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基礎統結合雙層經營體制政策組織實施; 3、指導農村土承包合同簽訂依鑒證承包合同檢查承包合同履行情況; 4、建立農村土承包合同檔案負責合同糾紛案件調解與仲裁; 5、貫徹執行央、省、市、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律、規政策規定; 6、村稅費改革工作相關職責; 7、監管農村事議籌資籌勞; 8、組織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進行執檢查; 9、查處理加重農民負擔、侵害農民合利益各種事件協助關部門查處涉及農民負擔重惡性案件 10、貫徹落實農村集體財務與資產管理律、規、政策確保農村集體資產所權、使用權受侵犯; 11、做全鄉28村集體財務雙代管工作; 12、負責審計、監督農村集體資產使用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情況; 水利工作站 1、完黨委政府及級業務主管部門交辦工作黨委、政府及級主管部門負責 2、農村水利政策規進行宣傳 3、負責農村型水利工程規劃、勘測及設計等工作 4、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及協助關部門搞水利技術發 5、進行農村水利新技術示範推廣技術員培訓 6、搞農村水利項目評估、技術咨詢、項目管理 7、認真搞施工監管嚴工程質量關 8、完防洪、抗旱物資調運、發與監管 9、負責水庫、水塘、河道、溝渠等水利設施檢查 10、防汛值班做情達情報 畜牧獸醫站工作職責 1、負責全鎮畜牧科技推廣工作; 2、負責全鎮畜禽防疫工作; 3、負責全鎮畜產品檢疫工作; 4、負責全鎮物產檢疫工作; 5、負責全鎮物疾病防治工作; 6、負責全鎮牲畜存欄、欄統計報工作; 7、協助黨委政府抓各項工作; 8、負責畜牧律規宣傳工作 林業站 1、宣傳與貫徹執行《森林》林業針、政策解與反映群眾發展林業產要求問題 2、協助鎮政府制定林業發展規劃度計劃組織指導農村集體、展林業產經營 3、配合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展資源調查、造林檢查驗收、林業統計等工作掌握轄區內森林資源消野植物物種變化情況 4、負責指導、監督轄區內林木採伐工作做林木採伐設計伐區作業伐區驗收工作 5、配合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鎮民政府做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 防治工作 6、協助關部門處理森林、林木林所權或使用權爭議查處授權范圍內破壞森林野植物資源案件 7、協助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轄區內鎮村集體林場民營林場 土所 1、宣傳、貫徹、執行家省關土資源管理律規、針政策及州、縣依據家律規作關土資源管理規定措施 2、依據級土利用總體規劃參與編制實施本行政區域土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區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及其專項規劃協助做規劃聽證工作 3、展耕保護特別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具體實施基本農田劃區定界;協助編制土發、整理、復墾計劃並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4、協助級土資源管理部門展本行政區域內土資源調查土等定級、土登記、土統計、籍檔案管理、土證書核發土態監測管理工作 5、負責農村居民住宅用及鎮、村公設施、公益事業性建設用審核報批及批准組織實施監督管理工作 6、協助級土部門展農用轉用、集體土徵收(徵用)、具體建設項目供等關工作 計育辦 1、認真貫徹執行黨路線、針、政策《華民共口與計劃育》、《雲南省口與計劃育管理條例》; 2、黨委、政府領導執行、落實級政府及主管部門達口與計劃育目標管理責任制; 3、做口計統計業務台帳掌握口計工作態及向黨委、政府領導組匯報情況、提工作建議黨委、政府參謀助手; 4、育齡群眾提供優質計劃育技術服務殖保健服務; 5、做口與計劃育宣傳教育及艾滋病宣傳工作做鎮宣傳欄並指導所屬各村做口與計劃育宣傳欄公欄 6、協調各關部門展計劃育三結合工作落實獨戶各項獎勵優惠待遇及養資格認證; 企業辦 1、認真貫徹執行黨路線、針、政策及企業面律、規; 2、鎮黨委、政府領導結合本鎮實際制定鎮企業期規劃近期計劃; 3、指導幫助轄區企業展各項經營管理工作 4、指導幫助本轄區內企業確處理家、集體、三者關系做配合理; 5、指導幫助轄區內各類企業認真執行黨家各項針、政策、規級關規定; 6.負責收錄各種經濟信息並進行篩選、傳遞、反饋、儲存 7、負責本轄區內企業各種統計報表按期統計、審核報關領導部門負責各種資料收集整理、保管; 8、檢查、指導、督促轄區內企業各項安全制度執行保證安全產; 9、負責轄區內企業各面協調關系; 10、經轄區內企業進行經濟析黨委、政府科決策提供依據; 11、認真承辦鎮黨委、政府級業務部門交辦工作 項目辦 1、負責鎮域內各類項目組織實施及資料整理歸檔工作研究並制定全鎮項目建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2、負責掌握匯總全鎮項目建設運行發展情況 3、協助項目單位編制項目規劃、項目建議書及項目行性研究報告積極協助各社區、村做向爭取項目工作 4、協助項目村完項目報建、報批、各種建設手續辦理等工作 5、全鎮各類項目實行態監測、規范化管理做信息收集發布等工作 6、完鎮黨委、政府交辦其事項 婦聯 1、堅持確政治向認真貫徹執行黨路線、針、政策努力提高婦整體素質 2、負責全鎮婦聯工作抓基層婦代工作組織婦各種 3、抓婦聯系統報告宣傳教育工作團結、教育引導廣婦增強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全面提高素質促進婦才 4、婦童服務維護婦童合權益認真做信、訪接待工作展普宣傳提高婦童制意識自我保護意識 5、完婦聯各項工作任務同服鎮黨委、政府其工作 工 1、宣傳貫徹級關於工工作針、政策、精神要求發展、穩定維護職工具體利益結合起引導教育職工積極投身改革努力建設四職工隊伍 2、掌握基層工組織狀況協同做基層工機構設置、員配備工作加強工幹部隊伍建設組織工幹部培訓工作 3、組織職工展勞競賽收集群眾合理化建議做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評先表彰工作調職工工作積極性 4、組織展益職工身健康文化、體育寓教於樂 5、維護職工合權益做工五期保護工作協助做計劃育宣傳工作 6、收、管、用工經費管理工財產 7、承辦級工、鎮黨委交辦其臨任務 青 1、指導、幫助團支部認真貫徹執行黨基本路線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平理論三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團員、青統團員青思想使團支部工作始終保持確向充發揮共青團助手作用團員、青突擊手作用 2、定期研究、布置、檢查團支部工作支持緊緊圍繞黨工作展團 3、積極幫助團支部骨幹習業務總結工作經驗搞傳幫帶斷提高理論素質工作水平 4、幫助團支部作團員教育發展工作 5、支持關共青團組織建設保持團支部骨幹穩定根據需要保留別黨員團內擔任領導骨幹 新農辦 1、組織貫徹落實央及省、市、縣關於社主義新農村建設針、政策 2、研究擬定全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組織起草相關文件 3、新農村建設相關實施案項目資金計劃等提初步審查意見提請鎮黨委研究批准 4、組織各村新農村建設重問題進行調研並提建議或意見 5、新農村建設工作任務進行解落實村級工作進行檢查考核 6、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協調指導督促檢查 7、建立新農村建設運行工作制度採取種式加強信息交流定期編發工作態及掌握級新農村建設信息 8、做鎮黨委、鎮政府交辦其各項工作任務 統計站 1、認真宣傳貫徹執行《統計》、《統計實施細則》《雲南省統計管理條例》依行使統計職權檢查統計數據質量堅持實事求原則保證統計資料真實性實現統計數據快、精、准; 2、統組織領導協調本鎮統計工作及、准確完家統計調查任務認真組織展抽調查工作督促關部門統計、計員按完批准關部門布置統計報表; 3、搜集、整理、匯總管理本鎮各項統計資料建立健全統計台帳; 4、負責鄉村統計員培訓幫助解決工作現疑難問題; 5、做統計服務工作積極向鎮領導級關部門反映情況提供統計析資料參謀助手; 6、完鎮黨委、政府及級主管部門交辦其工作安排 集鎮辦 1、貫徹執行家及關律、行政規、規章; 2、組織編制、實施村鎮規劃度建設計劃並負責組織督促監察規劃實施; 3、負責村鎮房屋、公共設施、村容鎮貌環境衛管理工作; 4、負責村鎮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公益事業維護建設管理工作; 5、負責村鎮規劃建設文件資料整理、歸檔綜合報村鎮建設統計報表工作承辦村鎮建設其關工作; 6、完黨委、政府交辦其工作 財政所 1、按照財政職能參與全鎮宏觀經濟決策民經社發展計劃編制及實施提供財政依據; 2、主持全鎮財政收支預算編制預算調整度決算編報並向黨委、政府、報告工作; 3、組織實施鎮批准財政預算收支計劃及向黨委、政府、匯報階段性財政工作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終總結; 4、搞全所職工政治思想業務習; 5、協調相關部門關系努力完財政收支任務搞預算管理用款單位實施財政監督; 黨校 1、認真習貫徹執行《共產黨章程》黨央、省市縣委及鎮黨委關於加強黨建工作規定負責黨務工作組織實施根據級精神鎮黨委工作要求制定度工作計劃階段性工作安排做工作總結; 2、組織黨員認真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平理論三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發展觀用黨基本路線各項針政策統全體黨員思想行抓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保證級批示鎮領導班決策貫徹執行保證鎮內業務工作完; 3、按照《黨章》黨組織關規定及做黨支部換屆或員調整工作; 4、按規定做黨費收繳工作; 5、按規定適召黨支部議、民主組織; 6、抓黨員思想作風、工作作風作風建設按照民主評議黨員關規定做每民主評議黨員工作; 司所 1、協助基層政府展依治理工作行政執檢查監督工作; 2、指導管理民調解工作參與重疑難民間糾紛調解工作; 3、指導管理基層律服務工作; 4、代表鎮民政府處理民間各類糾紛; 5、組織展普宣傳制教育工作; 6、組織展刑釋解教員渡性安置幫教工作; 7、參與社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8、完級司行政機關基層民政府交辦關工作 文化站 1、堅決貫徹三代表精神,高舉鄧平理論偉旗幟,認真落實十七精神,運用各種藝術手段宣傳新期社主義精神文明 2、利用文化陣文藝形式普及科文化知識 3、集廣播、文化、體育體利用文化廣播電視體育站現設施積極展各種文化、體育豐富群眾文化 4、幫助村委建立健全文化室並組織輔導文化室及群眾業余文化藝術組織展文娛體育 5、收集、整理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發展具代精神特色文化藝術搞民族傳統節重節娛樂組織指導工作 黨政辦 1、負責鎮內公文編撰、報發及相關材料收集整理報送做級及相關單位公文、函件接收、登記、傳閱、保管、督辦歸檔工作; 2、領導助手負責做調查研究掌握鎮內態及、准確領導提供相關材料報告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3、負責搞我鎮檢查指導工作級及相關部門接待相關材料准備工作; 4、負責做鎮機關各種議務工作包括:場布置、議記錄、議精神貫徹執行及完相關工作; 5、負責外聯絡、鄉信息、接待、紀律、安全保衛及勤管理工作
⑥ 農田水利的論文
廣西農田水利現狀及發展對策
摘 要:廣西人多耕地少、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這些區情決定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在全區農業生產和
經濟社會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全面調查廣西農田水利工程現狀的基礎上,深入細致地分析了廣西農田水利工程
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推動廣西農田水利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農田水利;體制改革;水費徵收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08-05-21
作者簡介:陳發科(1964-),男,高級工程師。
廣西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四
周山地圍繞,呈盆地狀,有「廣西盆地」之稱,盆地邊緣多缺口,
桂東北、桂東、桂南沿江一帶為谷地。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
和石山為主,間以河谷平原、盆地,據統計,中山、低山、丘陵和
石山面積約占廣西陸地面積的70.8%。廣西地處低緯度地區,
南臨熱帶海洋,西、西北接雲貴高原,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屬亞
熱帶季風氣候區,受海洋暖濕氣流和北方變性冷空氣團的交替
影響,夏季時間長、氣溫高、降雨多,冬季時間短、天氣乾暖。廣
西境內多年平均降雨量1 537 mm,各地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1 000~3 000 mm之間,降雨分布很不均勻,形成南、北部多,
東、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的降雨分布。由於地形起伏和大氣環
流的影響,降雨時空分布極不均勻,降雨多集中在4~9月,占
全年總降雨量的70%~85%,形成春秋易旱、夏澇冬乾的特點。
因此季節性缺水與區域性水旱災害時有發生。
廣西是以農業為主的省區,農業的發展對促進全區經濟的
增長及社會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深入細致地分析廣西農田
水利工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指導農業灌溉理論研究和技術
推廣應用是十分必要的。
1 農田水利工程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農田水利工程現狀
廣西現有灌溉面積在2萬hm2以上的大型灌區11個,
0.07~2萬hm2的中型灌區276個,6.67~66.67 hm2之間的
灌區(片)40 627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68處,總設計灌溉面
積200.9萬hm2,有效灌溉面積151.9萬hm2,佔耕地面積的
59.4%,旱澇保收面積110.3萬hm2,佔耕地面積的43.1%。
廣西現能用於灌溉的渠道總長度147 979 km,已進行防滲配套
的渠道總長度27 832 km,目前仍保持完好的渠道長度17 269
km,占渠道總長度的11.7%。廣西現有灌溉泵站抽水設備
11 446台,裝機功率29.76萬kW,正常運行的8 239台,完好率
為72.0%,渠系建築物175 762座,正常運行的87 056座,完好
率為49.5%。全區灌區管理單位共有職工12 575人,具有初
級職稱以上的技術人員1 801人,僅占職工總人數的14.3%。
1.2 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水庫病險隱患較多。廣西農田水
利工程大多興建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少工程為邊勘測、
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由於受當時資金、建材和技術條
件的限制,工程建設標准低,質量差。經過數十年的運行,不少
水利工程因維修經費不落實,管理不善,老化失修,工程不可避
免地出現老化和損壞,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隱患。根據2007
年上半年水庫安全狀況普查結果,廣西目前仍有病險水庫
1 876座(占水庫總量的42.8%),這些水庫只能通過限制蓄水
或騰空庫容來確保度汛安全,因此受到影響的農田灌溉面積約
8.67萬hm2。此外,由於渠道坍塌、附屬建築物老化、損壞、淤
積、滲漏等原因,全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僅為0.42,且灌溉保證率
持續下降。
(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灌區服務功能嚴重退化。
廣西現有大型灌區渠道防滲率為12.8%、中型灌區渠道防滲率
為16.6%、小型灌區渠道防滲率為10.5%,與《節水灌溉技術
規范》要求的大型灌區渠道防滲率不低於40%、中型灌區渠道
防滲率不低於50%、小型灌區渠道防滲率不低於70%的標准
相差甚遠。全區採用噴灌、微灌技術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控制
的灌溉面積0.81萬hm2,僅佔有效灌溉面積的0.5%。灌區灌
溉服務功能嚴重退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後於農業
發展的需要。
農田水利工程投入嚴重不足。雖然近幾年,中央及地
方各級財政加大了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但投入力度與國民經
濟增長的幅度不相稱,例如:2005年廣西財政收入470億元,比
2000年增加250億元,「十五」平均增幅16.4%,同期水利建設
投入由2億元增加到2.4億元,平均增幅4%左右,明顯低於財
政收入的增長速度。2005、2006年廣西財政每年投入農田水利
工程的資金約為2億元,僅占自治區財政收入0.36%,全區大
部分市縣財政較困難,對農田水利的投入極為有限,配套補助
資金基本不到位或標准較低,下達的農田水利建設計劃無法按
時完成。農村稅費改革後,取消了「兩工」,2004年農民投工建
設和維護農田水利設施已不足0.2億個工日,較1995~2000
年平均每年投工減少近1億個,僅此一項每年減少農田水利投
入10億元以上。村內事務實行「一事一議」後,農村基層政府
組織農民興修水利的能力削弱,部分農村開展小型水利基礎設
施建設出現了「事難議、議難成、成難辦」的現象,加上全區勞務
輸出量大,留守農村的勞動力嚴重不足,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
設及管護受到較大的影響。據2007年調查統計,廣西0.07~2
萬hm2灌區共276處,需要更新改造資金46億元,萬畝以下灌
區(片)4.06萬個,需改造資金74億元,資金缺口非常大。
(4)管理體制不順,管理責任難落實。農村實行家庭聯產
承包責任制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逐漸退出農田水利工程建設
和管理的主體地位,農田水利工程的歸屬不明確,管理責任不
落實,農民的分散經營和農田水利設施集體受益之間的矛盾日
益加劇。一方面,農民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缺乏水是商品
的意識,加之廣西降雨量較充沛,水資源豐富,農民節約用水,
有償用水的意識淡薄,習慣用「大鍋水」,只用不管。另一方面,
水管單位只負責斗渠口門以上的管理,斗渠以下的農田水利工
程長期無人管理和維護,渠道老化、淤積、損壞嚴重,有的甚至
已喪失灌溉功能。
(5)用水定價標准低,水費徵收困難。目前,廣西大部分灌
區仍沿用1988年制定的水費標准(每公頃172.5 kg稻穀),現
行水價僅占供水成本的35%左右。過低的水價對於用水者而
言,不易形成水資源商品屬性的觀念,在用水上沒有節約與效
益的鼓勵,對水管單位而言,造成虧損經營,水利設施維護不
足,從而反過來影響灌溉供水服務,形成惡性循環。雖然自治
區物價局2004年出台了《廣西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
(桂價格字〔2004〕41號),對廣西農業供水價格制定了新的標
准,但由於缺乏有效的徵收手段,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實。另外,
水費徵收形式由「以糧代收」改為與群眾的直接貨幣結算後,水
費徵收困難成為制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發展的新問題。根據
2006年統計,廣西農業用水水費平均收取率為37%,收取率最
高的為61%,最低的僅有3%,平均農業用水水費收取率比
2005年下降了9%,比2004年下降了16%,呈逐年大幅遞減趨
勢。水費難以徵收,導致水管單位收入無法得到保障,難以維
持正常的運行管理。
2 農田水利工程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2.1 拓寬投資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貫徹2005,2006,2007年3個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切實加
大公共財政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強農田水
利工程投融資政策研究和機制改革,努力建立「政府投資、政策
籌資、社會集資、企業融資」的多元化投融資新機制,拓寬投資
渠道,保障廣西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按時足額到位。
具體措施:①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投入,努力穩定並擴大中
央農田水利資金對廣西農田水利建設的支持力度;②加大各級
地方財政投入。各級地方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
府關於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的實施意見(桂政辦發〔2005〕
140號)切實承擔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責任,建立穩
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納入年
度投資計劃和財政預算,特別是市、縣兩級財政的投入;③整合
各部門農田水利建設資金,農田水利建設投入規模大,投資主
體多,發改、財政、水利、國土農業等有關部門都有專門資金,如
果不能有效的整合各部門的資金,形不成合力,資金難以充分
發揮效益;最後,拓展社會、企業和群眾投入,採取有力的措施
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工程基本建設,投入的主體
可以是個體,也可以是其他的經濟組織,投入的工程可以是經
營性工程,也可以是非經營性工程,只要是符合有關規定和農
田水利規劃,不改變工程的性質和用途,不降低服務標准和質
量,只要是有利於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發展,有利於提高農業
綜合能力,有利於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節水農業的形成,就應
當為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制定有效的政策保護措施。
2.2 推進灌區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改革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促進灌區可持續發展,建
議從如下方面開展灌區管理體制改革:
(1)核定灌區資產,明確灌區產權與管理責任。經過數十
年的運行與管理改革,不論是灌區資產還是灌區管理組織結構
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從根本上建立適合市場經濟特點的
灌區管理體制,應將明確灌區產權與管理責任,有效推進灌區
管理體制改革。首先,由專業機構對灌區資產進行全面核查,
劃分骨幹工程與田間工程資產,確定不同的責任主體。骨幹工
程產權定為相應級別政府所有,政府承擔對該部分資產的監督
管理責任,灌區管理單位(管理局或處)受政府委託或特許具體
經營與管理。斗(支)渠以下田間工程資產核定後,將產權移交
給農民用水戶協會或用水合作組織,由其負責工程的維護與管
理。產權劃分與管理責任通過立法予以明確,以保持其穩定性
與連續性。
(2)明確灌區管理定位,理順並完善灌區管理體制。為了
明確管理單位性質,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廣西各級政
府根據《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2002年45號文
件),將水管單位根據其承擔的任務和收益狀況分為純公益性
水管單位、准公益性水管單位、經營性水管單位進行了分類改
革,絕大部分管理單位完成了定性改革工作,但灌區骨幹工程
與田間工程之間的管理關系還沒有得到明確。因此,應根據不
同灌區特點,建立完善骨幹工程與田間工程分開管理又有機協
調的管理體制,促進灌區良性發展。
(3)增強用水戶或用水合作組織參與管理制度建設。出台
有關辦法,規范農民用水戶協會等群管組織的職責與權力,明
確用水戶協會的法律地位,規范協會的建立與(下轉第59頁)
56廣西農田水利現狀及發展對策 陳發科 黃 凱 韋海波 等
位。但從目前已有合作組織來看,這一主體作用發揮得不夠充
分。從建立過程看,幾乎所有農合組織都是針對專項資金項
目,在專項資金的「誘導」下和政府部門的「指點」下匆忙成立,
其中多數未到工商部門注冊,沒有法人地位,對村委會和水管
部門依賴太大[3]。這使水合組織對獨立地位和現實運作以及
今後發展的准備不足。在對其成員和管理者的訪談中,筆者明
顯感到他們對於組織的角色和未來發展都很茫然,也往往沒有
章程和發展計劃。從水合組織成員看,組織的管理者主要由村
幹部、原機務隊成員和部分項目承包者組成,而一般受益農民
很少,一般農民的參與機制缺乏。從運行與管理情況看,根據
2005年底保定市水利局對轄區農民用水組織情況的調研,用水
組織存在著服務內容單一、節水意識較差、沒有經費來源、管理
不規范、缺乏監督管理等諸多問題。因此,應加強農戶用水組
織建設,強化農民主體地位。
(1)明晰水合組織的法律地位。就性質來說,水合組織屬
於農民合作組織,應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規定,到工
商部門登記,取得法人地位,從而使水合組織的獨立運做,明晰
產權,自主經營獲得法律保障。
其次,培養用水戶自我建設、管理的自主意識。按照「政府
調控、農民參與」的原則,在政府的指導、扶持、授權下把部分管
理權力和責任移交給用水戶進行管理,讓用水戶以「主人」的身
份參與工程規劃、施工建設、運行維護等方面的事務,強化農民
參與灌溉管理,提高農業用水的組織化程度。
(2)逐步加強和改善用水組織的服務范圍和服務水平,擴
大服務面積。重視對組織成員和負責人進行服務能力的培訓,
提高其對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與維護水平[4]。
(3)提高用水組織管理水平,落實管理責任制,注重提升組
織運行的質量。實現用水戶自己的自主選舉、監督和管理,要
使協會和村委會分離,這有利於村民用水權益的維護,有利於
水費收繳的公正、公平和公開。同時不斷探索和實踐新時期管
理模式,關注用水組織的實運行質量,謹防一哄而起,盲目追求
數量,不重質量。
4.3 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自籌資金的管理與監督
對於專項補助資金的使用,各級政府實行公開、透明、管理
規范的原則,但是在自籌資金使用上,目前尚無明確的資金管
理制度和硬性的資金審批、支付辦法,監督漏洞較多,力度弱。
賬、款往往都在負責項目建設的村幹部手中。如果村幹部秉一
顆公心,謹慎、節約地使用自籌的項目資金,發揮應有作用,否
則就有可能出現利用建設資金進行權利尋租、或侵佔、挪用資
金的現象。
為克服這些現象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應進一步嚴格執行
《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和《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辦法》規
定,加強對村集體自籌資金的管理和監管,實行納入預算、建立
專戶、雙重復核,驗收審查制度。各建設單位支付資金時至少
要經過村幹部和用水組織管理者雙重復核,數目較大的要經過
主管該項目的縣水利局審核。在工程完工驗收時,自籌資金使
用是否規范合法也要作為驗收項目予以審查。同時村集體要
堅持將自籌資金使用情況向村民及時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從
而建立起一整套自籌資金監管辦法,使村集體自籌資金的使用
走上管理規范、透明、科學地軌道。 □
參考文獻:
[1] 張 范,李訓喜,嚴家適,等.完善民辦公助新機制全面推動農村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關於江蘇、安徽兩省農村水利建設的調研
報告[J].水利發展研究,2007,(7):24-30.
[2] 李梅華.我國農村小型水利設施融資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
2006,(5):12-13.
[3] 杜 傑,孫海燕.發展村級農民用水者協會實踐中的幾個問題
[J].水利發展研究, 2007,(9):35-37.
[4] 張 麗,陳凌健.當前農民用水戶協會發展問題探討[J].企業家
天地-理論版,2007,(10):172-173.
(上接第56頁) 運行方式,並制定灌區田間工程配套改造扶
持政策,幫助農民用水戶協會群管組織自主開展田間工程改
造,提高田間工程灌溉排水能力。
另外,政府應採取有效措施,對農民用水戶參與管理組織
建設與管理能力建設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與幫助,不
斷提高用水戶協會管理人員的素質與管理能力,並對用水戶協
會等群管組織的管理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以保障灌溉管理與用
水活動的規范和公平,實現田間工程管護與用水管理的有序良
性發展。
2.3 加快水費徵收制度改革
由於認識上的原因以及農民對水費承受能力有限等國情
的限制,在較長時期內灌溉水費不可能按供水成本收取,但為
了保證灌區順利運行,促進節約用水,建議將成本水價分為政
府補貼和用水戶負擔兩個部分。
政府補貼可採用多種形式,如將灌區管理人員工資納入財
政撥款、每年按一定標准投入運行維護資金等。用水戶負擔的
部分也應該根據灌區的水資源及作物種植結構等實際情況,積
極推行用水定額管理,實行「超定額累計加價」和「基本水價加
計量水價」的兩部制水價制度。同時,推行科學的分類水價,根
據國家有關政策,對不同的用戶,即區分農業用水、工業用水、
生活用水及其他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按照「補償成本、合理
收益、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進行核定水價,並報有關部
門批准後執行。
水費徵收由灌區管理單位委託基層管理站托收逐步改為
灌區管理單位(或供水實體)自行收取,並實行「水量、水價、水
費」三公開,向用水戶開具由政府有關部門監制的票據。同時,
要加強灌區管理單位(或供水實體)的自身建設,建立健全各項
規章制度,明確職責,精簡機構,提高服務質量,降低供水成本,
使灌區能盡快達到良性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 □
參考文獻:
[1] 劉正平.重慶市農業灌溉工程現狀及對策[J].中國農村水利水
電,2004,(6):5-6.
[2] 李學斌.河套灌區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經驗[J].中國農村
水利水電,2003,(3):8-9.
[3] 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廣西統計年鑒[M].南寧:中國統計出
版社,2007:287-300.
59河北易縣小型農田水利「民辦公助」供給模式的特點與評價 李 杏 賈麗鳳 高 正 等
⑦ 求2010年經濟工作報告全文
2011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六項任務
一、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奏、重點。要突出財政政策實施重點,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節能環保等方面和中小企業、居民消費、欠發達地區支持力度,支持重點領域改革。要保持投資適度增長,重點用於完成在建項目,嚴格控制新上項目。要加強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繼續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貨幣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要密切跟蹤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加大信貸政策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緩解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保證重點建設項目貸款需要,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著力提高信貸質量和效益。要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引導和規范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二、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託,優化產業結構,努力使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一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要加大國民收入分配調整力度,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要保持政策連續性,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繼續實施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增加農機購置補貼,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適應群眾生活多樣性、個性化的需要,引導消費結構升級。二是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好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壯大縣域經濟。當前,要把重點放在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上。要把解決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在城鎮就業和落戶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鎮化發展水平。三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要抓緊研究提出培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抓緊落實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四是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要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加強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堅決管住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五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引導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讓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夯實「三農」發展基礎,擴大內需增長空間。
要堅持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增加涉農補貼規模,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步擴大農村需求,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要鞏固農產品保障供給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善農業補貼和價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農產品價格基本穩定,提高主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格水平。要搞好主要農產品市場調控,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對農民創業的金融和財稅支持,培育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要大力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加強水利特別是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加快建設高標准農田,推進電網改造、飲水安全、農村道路等建設。要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改進教育培訓、醫療衛生、公共文化服務,強化鄉村正常運轉的財力保障,培育農村新型金融組織,解決好農村融資難問題。要推動農村改革創新,加快健全有利於農業農村發展的制度體系,完善農業經營體制,引導家庭經營向生產集約化方向發展,鼓勵農戶運用現代科技和物質裝備,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發展專業化、市場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四、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
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定信心、銳意改革,統籌兼顧、綜合配套,加強調查研究和戰略規劃,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是進一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深化資源價格和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扎實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二是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對經濟服務功能。要加強金融監管機制建設,改善境外投資外匯管理和服務,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三是進一步優化所有制結構,完善市場競爭機制。要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壟斷性行業體制改革。要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和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增加就業、發展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放寬市場准入,保護民間投資合法權益。
五、推動出口穩定增長,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要堅持開拓國際市場和擴大國內市場並舉,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健全開放型經濟體系。一是努力促進出口穩步回升,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穩定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提高出口產品檔次、附加值、競爭力,繼續嚴格控制「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努力增加進口,促進貿易平衡。二是做好利用外資工作,提高引資質量。要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堅持以我為主、擇優選擇,積極穩妥推進服務業開放,促進「引資」與「引智」相結合,引導外資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和增加投資。三是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經濟發展空間。要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協力共建和優勢互補,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加快完善境外投資促進體系。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明年要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堅定不移加以推進。要堅持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引導和促進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民營經濟、各種服務業加快發展,積極鼓勵和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就地就近就業和返鄉創業。各級政府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鼓勵有實力的大企業創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業機會。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大對低收入群眾的幫扶救助力度,提高城鄉低保標准,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部分優撫對象待遇水平,抓緊制訂實施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深入扎實地做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各項工作。加快落實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加強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棚戶區改造。要優先發展教育,改善教育辦學條件。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機制,促進城鄉、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解決好睏難家庭子女上學問題。要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進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領域重大文化建設項目和產品創新,精心組織和辦好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
措施: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完善維護社會穩定的體制機制,高度重視和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加強源頭治理,依法按政策及時妥善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實抓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工作,切實維護國家安全。
在明年經濟工作中,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切實提高發展的可持續性;把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與穩定外需結合起來,著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均衡性;把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與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大力拓展發展空間;把推動自主創新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創新發展;把深化改革與促進發展結合起來,全面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
完成明年經濟工作各項任務,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統一認識、顧全大局,統籌兼顧、創新發展,用好乾部、提高素質,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判斷上來,堅決貫徹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突破重點難題,堅持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正確用人導向,務必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成效,不斷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取得新進展。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鋪張浪費,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全黨全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同心同德,頑強拼搏,為全面實現「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努力奮斗。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