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專業 > 古代水利工程的官職叫什麼

古代水利工程的官職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1-08-14 08:37:54

❶ 古代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

靈渠
靈渠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2217年,仍然發揮著功用。
靈渠工程主體包括鏵堤、南北渠、秦堤、陡門等,完整精巧,設計巧妙,通三江、貫五嶺,溝通南北水路運輸,與長城南北呼應,同為世界奇觀。
灕水源於廣西興安西北,與源於廣西東北興安海陽山之湘江相距不遠,分水嶺炮台山很低。秦始皇略取百粵,乃命史祿開築湘水使通灕水,稱為「靈渠」,故有「湘漓同源」之說。靈渠乃貫通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間重要水上交通孔道,今名「興安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條運河。在近代鐵公路未建設起來以前,靈渠是溝通中國南方與北方內河航運的唯一孔道。如由廣州乘船出發,溯珠江而上,經灕水,穿靈渠,沿湘江而下,接長江,轉京杭大運河直上北行,最後可達北京。靈渠水位高出湘江,開鑿工程極為艱巨,並利用「陡門」閘水,以通船運,使原屬殊途的湘漓二水,連通一氣,其所用的原理,與近世著名的巴拿馬運河(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完全相同,不過卻早了二千餘年。靈渠除航運外,亦有灌溉之利,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中較少人知的一項瑰寶。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前後歷經二千二百多年,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稀世珍寶,有防洪、灌溉及航運三利。四川人民世世代代經營都江堰,不竭不休,使都江堰久而愈振,生機蓬勃,滴滴點點,潤澤天府。都江堰不僅為我國水利史上的偉大成就,也是世界水利史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的典範。

都江堰在四川成都西側灌縣境內。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領有蜀地。秦昭王在位後期( 公元前276~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公元前四世紀時人)在蜀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於成都平原頂點,岷江剛出山口的江心中「造堋雍水」,疊砌分水魚嘴,把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為岷江正流(南江),泄洪排沙;「內江」為灌溉水渠(北江),導水灌田,使成都平原平疇萬頃,沃野千里,成為我國著名的天府之地。內江乃傍玉壘山腳人工開鑿之渠道,由鑿開堅硬岩石所成「寶瓶口」引水,以供航運灌溉之用。寶瓶口上游內外江之間則有「飛沙堰」,可以將攔阻在寶瓶口外的過量洪水和沙石泄入外江。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龍門山脈和龍泉山之間,乃由岷江、沱江及其它河流沖積而成。都江堰的建成,使外江成為洪水和沙石的排泄信道,使內江水系范圍內的政經中心成都不僅解除了旱澇之害,同時又引進水源,滿足了灌溉、通航和漂木的需求,是古代一個綜合水資源開發最成功的典範。後魏酈道元《水經注》引南北朝《益州記》說:蜀郡「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沃野千里」,時人稱為「天府」。如今我們仍稱四川為天府之國,那麼都江堰恰是天府中的一道「銀河」。
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是溝通中國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動脈,由多條運河組而成,可由南方的杭州北上直通北平,全長174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一條大運河。
地之南北距離為「運」,《國語》「越上」「句踐之地,…廣運百里」,注「東西為廣,南北為運」,所以大運河是以人工溝渠連通天然水系,結合人力與自然條件修鑿的一條南北向巨大輸運航道。大運河北起北平,南迄杭州,縱貫冀、魯、蘇、浙,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0公里。開山鑿渠,引水通漕,貫通南北,有灌溉通運兩利。大運河亦稱京杭運河,其歷史可上溯春秋末吳王夫差(公元前495至前476在位)始鑿「邗溝」(公元前486年)溝通。

❷ 古代什麼官職代表水利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摘自網路,謝謝。

❸ 唐朝什麼官職負責水利工程管理

工部中的水部郎中、員外郎。
工部,中國古代中央官署名,為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機關,六部之一。
唐代工部一般設有: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澤、屯田、工匠、諸司公廨紙筆墨之事。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郎中各一人,從五品上;員外郎各一人,從六品上。工部郎中、員外郎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虞衡、山澤之事,而辨其時禁。水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川瀆、陂池之政令,以導達溝洫,堰決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從九品上。

❹ 戰國時期水利工程(如:芍陂等)的概況及特點分別是什麼

概況:各國都非常重視興修水利,設有專門負責水利工程的官職。特點:當時的水利工程以灌溉、航運兩用的水渠為多。(2)作用: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水旱災害,改良了土壤,提高了農業產量,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秦國,水利工程大,受益多,奠定了統一全國的經濟基礎。②改善了交通,加強了各地的聯系,為形成統一國家創造了條件。

1.芍 陂---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豐塘。位於安徽省壽縣南。春秋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孫叔敖創建(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發揮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2.邗 溝---聯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中國最早見於明確記載的運河。
引漳十二渠---中國戰國初期以漳水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區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陽市北)。
3.鴻 溝---古代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人工運河。戰國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 開始興建。修成後,經秦、漢、魏、晉、南北朝,一直是黃淮間主要水運交通 線路之一。
4.都江堰---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境內,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樞紐工程,也是現有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興建。工程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運、城市 供水等多種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國」美稱。
5.鄭白渠---古代關中地區的大型引涇灌區,秦代鄭國渠和漢代白渠的合稱,近代陝西 涇惠渠的前身。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鄭國渠,十向年後完工。乾渠西起涇陽,引涇水向東,下游入洛水,全長300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由於涇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時還可改良鹽鹼地,故使產量提高到每畝一種(六石四斗)。鄭國渠的建成直接支持了秦國統一六 國的戰爭。
6.靈 渠---中國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運河。又名陡河、興安運河。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溢安縣境內,秦統一六國後,向嶺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派監郡御史祿鑿靈渠運糧。它溝通了湘江和灕江,由於歷代不斷增修改進,技術逐步完善,作用日益增大,是2000餘年來嶺南(今廣東廣西)與中原地區的主要交通線路,直至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通車。

❺ 古代「土木水利」工程歸哪個部管理 是工部 還是 戶部

古代「土木水利」工程歸工部管理

❻ 古代武將和文官的官職都叫什麼

中國十大猛將

項羽,霍去病,英布,呂布,馬超,冉閔,斛律光,史萬歲,楊再興,李文忠

TOP 10 李文忠

明史載: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夠可以,朱元璋的親外,隨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軍,戲勇冠諸將。也就是說就連常遇春這樣的勇將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見一斑。漠北阿魯渾河之戰,馬倒步戰,仍殺傷無數,義烏之戰,引千騎橫突張士誠部,殺傷數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戰,身被數圍,大呼奮擊,一戰破張士誠二十萬大軍,悍勇不可一世,諸候皆畏之。

我個人對李文忠最熟悉的一段是其白揚門之戰,勇中有謀,剛中帶柔,一代猛將本色盡顯無疑。尤為可貴的是其好學問,雖征戰沙場仍不懈學習,頗有古人之風。曾有:「兵在謀不在眾」之語,剛猛之中不失智謀,可謂智勇皆備。

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 終,死於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實很簡單,雖是家族之人,終就對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辦法莫過於從肉體上消滅,所以,他只好死了,沒有死於沙場,可嘆,可悲!

勇猛指數6 智謀指數7 總評 6.5

TOP 9 馬超

字孟起,號"錦馬超",長得極蚰,按現代人的標准整個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還狠,都是MM們最喜歡的呀。隴右人,世居羌胡邊,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號之為"神威天將軍".

潼關之戰是其一生中的巔峰之作,打得橫掃北方平定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瞞割須斷袍而走,帳下諸將竟無人敢拂其鋒芒,這可是些稱雄三國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張合,哪一個不是個個頂個的主兒?後兵敗投告劉大耳,鬱郁而終,殊為可憐。

勇猛指數6.5 智謀指數 5 總評 5.5

TOP 8 英布

又名黥布,因其曾受過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漢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是當時僅次於西楚霸王的第二號狠角色,當時號稱"勇悍"的什麼樊噲啊,夏候嬰呀什麼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戰而定,壓根不是個。打得劉老二幾次屁滾尿流,所謂"傷得越痛,愛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錢拉攏英布,一旦得手,如獲至寶,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漢以後幾無建樹,還不如呆在楚那邊風光。

巨鹿之戰,引數千楚兵為先鋒擊三十萬秦軍,無往不勝,悍通顯於諸候,為最終擊潰秦軍主力立下頭功,後奉項羽令坑殺二十萬秦軍於新安,擊漢之役,引軍破三秦天險涵谷關,驍勇異常,項羽大封諸候,布為九江王,殺楚懷王。

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懼誅而反,擊漢楚王部,敗之,破漢荊王部,盡收其地,兵,糖,又與漢軍主力相持與甄,劉邦見其悍勇不敢應戰,固守城池,留下一對千古妙對:汝何故而反?劉邦問。俗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錯的,可惜此時天下已定,民皆不願戰,後大戰之下兵敗身死,落得個千古罵名。

勇猛指數 7 智謀指數 6 總評 6.5

TOP 7 史萬歲

隋初四大名將之一,出身名將世家,15歲從征,後以副將從征平定尉遲同(有一個舟之底),每戰必先登,勇冠三軍,鄴城之戰,敗勢已定之下,拔馬奮擊,大呼"事急矣,吾當破之",突入敵陣,立殺數十人,方止住陣腳,後楊堅登位,以戴罪之身以涼州道帳下武將身份出征,與突*可汗定"士卒何罪,願得勇士單挑以絕勝負"之約,史載"萬歲馳斬其將而還。突*大驚,議和而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以單挑的形式決定戰局的例子,單憑此,史萬歲便該名流千古。

後史以行軍總管身份隨楊素平高智慧之亂,引2000軍偏師,千里而進,歷700戰,與主力失去聯絡,皆以為其已全軍敗亡,殺傷以十萬計。後以此功加封,並進入四大之列。

大斤山之戰,突*軍與隨軍相遇,敵哨騎回報隋軍主將為史萬歲,突*可汗大驚,說道:得非敦煌斬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騎確認後慌張撤退,被隋軍跟進斬殺萬人,其勇由此可見。

結局,嘿嘿,又一個不得善終的,又一個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史萬歲昏了頭,為了替將士請功,不注意言辭用語,在朝堂之上跟楊堅對著干,有失文帝威嚴……

勇猛指數 7.5 智謀指數 7 總評 7

TOP 6 呂布

知名度頗高,

號"飛將軍",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悍勇世無所匹,不多說

勇猛指數 8 智謀指數 5 總評 6.5

TOP 5 斛律光

字明月,高車族,北齊名將,出身將門,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馬,咸陽王,其弟為齊幽州刺史,可謂一門三傑,最初投候景(後來殺了梁武帝的那個),有人便對候景說"斛律家小兒,不可使其三度為將,後奪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語,工騎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歲時便"生擒敵勇將",少年得志。與高歡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歡贊道:此射鵰手也。此後,北齊一軍皆呼之為"射鵰將軍"(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對弓馬之術很看重)。

縱觀《北齊書。斛律光》傳,如"光自馳馬迎之,斬敵將","光自生擒敵首領"之樣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觀的說,北齊書的內容基本是可*的,可信度要遠大於南朝的幾本史書,能得如此高的評價,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

實是求是的說,斛律光不但是勇將,更是名將,在整個南北朝可以排得進前五位,與韋睿,劉裕,韋孝寬,陳慶之之流並列,只是由於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類,就不便多說。結局一樣不妙,又一個死於自已人之身的猛將,可憐得緊。呵呵

勇猛指數 8.5 智謀指數 8 總評 8

TOP 4 霍去病

單是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便足以使其名載史冊,更可貴的是其對匈奴的戰績,不敗之將更是難得,像上文所述諸將,皆有敗績,且有些還敗得很慘,象這樣出身皇族親引鐵騎出塞,令胡騎喪膽,漢子振奮的名將極為難得,此前曾在"十大名將系列"中有他,故不多說

勇猛指數 9 智謀指數 9 總評 9

TOP 3 楊再興

小商河一戰,令無數後世子孫為之扼腕,數百將士面對數十倍敵軍(女真人主力騎兵部隊,戰力之強可以想見)發動了奮不顧死的沖鋒,雖盡數死於沙場,卻使威名流芳百世,僅楊再興一人便"殺敵將數十,斬胡騎數百",其中不乏元帥一類的重要將官,可謂死得其所,據史記載死後岳家軍為其收屍,僅從其身體內燒出的鐵箭頭就達兩斤以上,慘烈非常。

據稱其為楊老令公之後,初為義軍帳下大將,後受到岳家軍的進攻,斬,殺岳家軍數位將官,所括岳王的親哥,兵敗投降,為岳家軍帳下與高憲,岳雲並列的三員猛將之首,數次隨岳家軍擊女真騎兵,殺傷甚眾,胡騎皆畏之,聞之至則盡拔馬避之,以全性命。想來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麼會怎樣?想來女真人所謂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種表現現象,在明知進必死退可生的情況下一樣不會放棄生命的,呵呵。

勇猛指數 9.5 智謀指數 6 總評 7.5

TOP 2 冉閔

冉魏政權的君主,死後被其對手追封為"魏武悼天王",一個武,一個天王,入木三分地體現了胡人對其深深的畏懼之心。

作為南北朝時期北方漢族的精神支柱,冉閔的威猛至今還在一些地方流傳,亂華之六胡經其征戰廝殺只剩其四,為漢文化在北方的延續流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人將在短時間內新寫個長篇,內中便有對冉閔濃墨重彩的描述),日本人更是將其稱為與項羽並列的猛將之首。

"閔左操雙刃矛,右執鉤戟",騎赤龍,一生死於其手下的敵軍以萬計,死於其政權,軍隊下的胡人更是以十萬計,曾創造過以弱擊強九戰九勝的戰例,帳下軍士皆勇冠三軍,竟與楚霸王之八千江東子弟不相上下,僅被難一役便"斬燕將數十,殺燕騎三百餘",勇烈可見一斑,只是由於戰馬被殺,步戰力盡被擒,面對胡主責難,尤自怒斥:「天下大亂,爾曹夷 狄禽 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被殺之後,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懼,封其為"悼武天王"這才作罷。

勇猛指數 10 智謀指數 8 總評 9

TOP 1 項羽

只要是中國人,不管是學什麼的,上過什麼學,或者是沒上過學,提起此人無不瞭若指掌。巨鹿之戰,三萬破三十萬,彭城之戰,三萬破六十萬,如此懸殊的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作為一個失敗者,得到了遠比成功者劉邦更高的認同度與同情,實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一個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間擁有如此的知名度,實在是很令人費解.

❼ 戰國時負責興修水利工程的官職是什麼

是工部的 具體是什麼就不了解了

❽ 我國古代的水利部門稱作什麼水利工程師稱作什麼

水利部門:確切的說叫水部,但和禮部、吏部等六部不是一個級別,那幾個是部級,水部算司局級
三國時始設,兩晉南北朝時為尚書省水部曹,從隋開始屬工部,為工部四司之一,一直沿用到宋代。明清時改為都水司,仍屬工部。此外另設漕運史(總督)掌管運河漕運,已及河道總督以治河。
至於水利工程師,中國古時沒啥工程師,專攻奇技淫巧的人也沒啥社會地位。估計治河畫圖紙的人都是河督的幕僚一類的吧。

嘿,下面的哥們真是人才,把我的回答和1樓的回答拼接一下,一字不易,就算是自己的回答了。人才啊……

❾ 古代的官職分別是什麼都是幾品要詳細的。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學、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歷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譚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御史】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寧」,王翱當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清代職官品級簡表
宗室爵秩: 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以顯祖宣皇帝本支為宗室,其封爵十二個
一品:太師、太傅、太保、內閣大學士、內閣協辦大學士、侍衛處領侍衛內大臣、鑾輿衛掌衛事大臣、一等精奇尼哈番
授:文為:光祿大夫 武為:連威將軍
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尚書、都察院左右御史、總督(巡撫)、侍衛處內大臣、各省駐防將軍、八旗都統、各省總督、總兵、提督
授:文為:榮祿大夫 武為:振威將軍
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內務府總管大臣、八旗副都統、護軍統領、專城副都統,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專城副都統鎮守總兵、鑾輿使
授:文為:資政大夫 武為:武顯將軍
從二品:內閣學士、各部左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各省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侍衛處散秩大臣
授:文為:奉政大夫 武為:武功將軍
三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各省按察使司按察使、輕車都尉、參領、參將、協理事務侍衛領班、一等侍衛、火器營內外營異長,城守尉
授:文為:通議大夫 武為:武義將軍
從三品:光祿司卿、鹽運使司鹽運使、協領、游擊
授:文為:中議大夫 武為:武異都尉
四品:通政使司通政副使、大理寺少卿、翰林院侍衛學士、侍講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醫院院使、太廟尉、二等侍衛、永陵掌關防官、順天府府丞,各省道員、騎都尉、侍衛班領、副參領、佐領、防守尉、都司
授:文為:中憲大夫 武為:昭五都尉
從四品: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侍講、知府
授:文為:朝議大夫 武為:宣武都尉
五品:各部侍中、給事中、參議、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太醫院左右院判,天壇尉、地壇尉、永陵副關防官兼內管領、福陵、昭陵、關防官、同知、知州、雲騎尉、三等侍衛、守備
授:文為:奉正大夫 武為:武德騎尉
從五品:各部員外郎、監察御史、鴻臚寺少卿
授:文為:奉直大夫 武為:武德佐騎尉
六品:各部堂主事、神樂署署正、盛京管庄、都察院經歷司經歷、都察院都都事廳都事、兵馬司指揮、大理寺左右寺丞、太常寺寺丞、欽天監左右監副、通判、新軍校、驍騎校、前鋒校、護軍校、千總
授:文為:承德郎 武為:武略騎尉
從六品:翰林院修撰、州同、大理寺左右寺副、光祿寺罷正、布政司經歷
授:文為:儒林郎 武為:武略佐騎尉
七品:內閣典籍廳典籍、中書、皇史荿尉司牲官、工都司庫、兵馬司副指揮、知事、大理寺堂評事、翰林院編修、知縣、恩騎尉、把總
授:文為:文林郎 武為:武信騎尉
從七品:犧牲所正千戶、犧牲所福千戶、州判、各衙經歷
授:文為:征仕郎 武為:武信佐騎尉
八品:各部司務廳司務、神樂署協律郎、縣丞
授:文為:修職郎 武為:奮武校尉
從八品:神樂署左右署丞、內閣典籍、翰林院典籍
授:文為:修職佐郎 武為:奮武佐校尉
九品:神樂署司樂、讀祝官、贊禮郎、縣主簿、外委把總
授:文為:登仕郎 武為:修武校尉
從九品:工部司匠、鴻臚寺鴻贊、序班司獄司司獄、州吏目、巡檢司巡檢、各道庫大使、各府倉大使、各府稅課司大使
授:文為:登仕佐郎 武為:武佐校尉

❿ 古代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戰國: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 靈渠
秦:開通了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
兩漢:農田水利地區特色明顯。
①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系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 芍陂渠等。
②江淮、江漢之間以修治天然陂池為主,著名工程有六門陂。
③東南以排水築堤、變濕淤之地為良田為主,著名工程有鑒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築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三國兩晉南北朝:曹魏興復了芍陂、茹陂等許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處,都要通 鑒湖渠灌溉。
隋唐:開通大運河有利於農田灌溉。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
五代十國:興修水利工程,如安豐塘(南唐)、捍海塘(吳越)。
元:開鑿會通河(山東東平到臨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與古代水利工程的官職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