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專業 > 土木工程抗震論文發表

土木工程抗震論文發表

發布時間:2021-08-14 10:20:56

『壹』 土木工程專業,想要參加學術會議,並且發表論文,有什麼要求

最近沒有,16年12月份上海有一場這方面的國際會議,會議123平台舉辦的,明年4/5月份的西安好像有,你可以到會議123上面查查

『貳』 土木工程論文發表找哪個網站要求能加急發表的。

GO期刊就能做土木工程論文加急發表,自己的親自體驗,當時很快速的就見刊了。

『叄』 土木工程論文期刊發表,怎麼做

在土木工程的官網頁面選擇在線投稿就可以了

『肆』 土木工程論文發表的問題求教

本科生畢業也需要發表論文?難怪現在期刊越來越緊俏,評職稱、畢業、升學,怎麼什麼都跟文章掛上鉤了?不過抱怨也沒有用,胳膊擰不過大腿,還是想辦法把文章發了最實際。文章的寫法嘛,根據自己以後畢業論文的方向來選題,多參考一些好的碩博論文,將觀點精煉一下,一般都沒有什麼問題。投稿你需要先選定期刊,然後在官網上的投稿郵箱進行投稿,不過一般整個流程比較慢,為了不耽誤畢業,最好提前半年左右准備文章。如果感覺實在寫不出,我還是比較推薦找專業機構的,我當時找過 論文時代網,文章不到兩個月就出刊了,你可以去試試,如果有用記得採納哦。

『伍』 土木工程讀研期間發論文和考證哪個好

1 引言1引言本人小碩畢業於一個很小的學校,專業性很強,學術性不好;所在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陳舊的老學科(一位老教授的話,我覺得有道理),實踐性很強、創新性很弱,發論文主要以中文為主,碩士畢業能發一篇中文核心就算不錯了,能發一篇EI就算比較牛氣的了。本人讀研期間,大多時間是在參與導師的橫向課題,並沒有花太多時間用於科研和論文,但後來自己覺得還是很喜歡搞科研,所以就認真回味了自己這幾年的學習過程,將其寫下來傳給剛讀研的師弟們,希望他們不要走我的彎路。期間恰好看到「古可ぷ」版主發起了這次徵文活動,就適當做了修改和補充寫成此貼。當然,本人的知識和閱歷還是非常的有限,在知識的海洋中顯得微不足道,在眾多業內人士面前必定是班門弄斧,但還是希望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2 抗震入門書籍介紹2.1 力學基礎所謂的力學基礎主要是指結構動力學,但以前學的靜力學也是必須的,這里只說動力學。研究生第二學期應該有這門課,是XX老師主講的,個人認為講的很不錯,王老師雖然不怎麼搞學術,但還是很有學問的;用的教材是克拉夫的《結構動力學》,這本書動力學中名望最高一本,算得上經典。但從地震工程的角度說,另有一本則更為經典,那就是喬普拉(chopra)的《結構動力學:理論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應用》,這本書寫的非常詳細,假如能把其吃一邊,必定受益匪淺。國內的動力學教材大都不倫不類,我比較推薦劉晶波、杜修力主編的那本,那本書基本是目前國內動力界最牛的人合編的,寫很好,容易理解且深度適宜,當然前面兩章中的部分內容可能有些難理解,這需要結合其他資料來看,比如王光遠院士的早期作品,好像叫結構動力學基礎。抗震基礎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地震,講地震最好的書我還沒有發現,我自己搞的也是稀里糊塗,最近這方面正在充電。不得不提的兩本書是:胡聿賢--《地震工程學》(內容總體比較全,但不詳細,初學者不見得能理解),周錫元等--《抗震工程學》(比較容易理解,建議看)。另外一本很經典的書是Wilson--《Three-Dimensional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s》(結構靜力與動力分析:強調地震工程學的物理),這本書是SAP2000的創始人寫的,非常經典,但我還掌握其精髓。關於這本書,大家可以看看我轉的這個帖子,裡面寫的很好,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232615530528/。2.2 橋梁抗震基礎(1)入門:假如你沒有一點抗震基礎,入門書我還是比較推薦葉愛君老師的《橋梁抗震》,假如你本科階段學過抗震可以直接看范立礎--《橋梁抗震》。另外,謝旭老師的《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抗震設計》是本很好的書,謝老師是留日學者,非常嚴謹,這本書寫的也是非常完善,全書基本能搞定的話,就可以進入抗震課題了。(2)深入:從擴招知識面的角度可以看一下幾本書。范立礎--《橋梁抗震理論與應用叢書》(每一本都很不錯,目前基本已經絕版,我把電子版放到公共郵箱了);普瑞斯特里--《Seismic design and retrofit of bridge》(國外最經典的橋梁抗震教材,原版忒貴,可下電子版,中文有袁萬城老師翻譯本,翻譯的還是很不錯的);王克海--《橋梁抗震研究》(王克海老師也很嚴謹,這本書寫的很全面,可以作為抗震科普性的書籍);柳春光--《橋梁結構地震響應與抗震性能分析》(對抗震性能評估的內容居多,買回來有一段時間了,但還沒顧上看,就暫不做評價)。3 進一步學習資料3.1 強地震動作用了解地震動的基本特性是抗震的基礎,這方面的書籍我暫時沒感覺到有什麼特別好的,胡聿賢的《地震工程學》還可以,但寫的很泛。假如要研究近斷層地震的話,建議直接看外文文獻,somerville、abrahamson等人的論文和研究報告才是最經典的,當然剛開始看可能因為不熟悉地震知識而有點費勁,國內劉啟方、王海雲、謝禮立等人翻譯過相關的文章。3.2 延性延性方面的資料不少,國內最經典的肯定是范立礎、卓衛東--《橋梁延性抗震設計》,另外還可以看謝旭--《橋梁結構地震響應分析與抗震設計》和陸新征--《建築抗震彈塑性分析》;國外的話,鮑雷等寫的《Seismic design of reinforced and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s》非常經典,有中文版,但翻譯的極其次,還可以參考孫克儉的《鋼筋混凝土抗震結構的延性及延性設計》。3.3 減隔震減隔震技術無非是通過採用一些減隔震裝置來實現的,比如減隔震支座、阻尼器等,所以要想做好減隔震首先得了解減隔震裝置的性能,然後才是設計方法、試驗等。國內橋梁減隔震設計還遠遠不完善,08細則也只是給出了一個大概的輪廓,城市橋梁抗震規范稍微完善了一點,比較完善了單陣型的分析方法。對於減隔震的學習,我覺得這么比較容易融會貫通。(1)減隔震裝置的性能:推薦的書范立礎、王志強--《橋梁減隔震設計》:這本書還算很不錯,基本把當時國外的減隔震技術總結出來了,通過該書了解整個基本思路;不得不說的是,由於這本書已經出了10年了,裡面的部分設計方法、國外規范的介紹等已經嚴重out了,所以必須得與時俱進。謝禮立翻譯的《工程隔震概論》(An Introction to Seismic Isolation),周福霖的《工程結構減震控制》,這兩位院士的書也很不錯。日本建築學會--《隔震結構設計》:相對不錯的一本書,認真讀了也許能收到啟發,就是貴了點,不過咱們也有電子版。阻尼器方面,有一本剛出的新書,是陳永祁老先生寫的《橋梁工程液體黏滯阻尼器設計與施工》,陳老師在阻尼器方面的造詣絕對是國內頂級,曾師從大師宋祖德,也得到過著名的減隔震大手Michael C. Constantinou(康斯坦丁諾)教授的指導;陳老師也很嚴謹,在鋼結構論壇、科學網等時常能看到他的身影。陳老師的這本書也比較貴,我暫時還沒買到,回頭去拜訪他的時候順便要一本,哈哈。。。(2)規范了解了隔震裝置之後,就該掌握設計方法,我建議直接參考國外的規范,首先推薦的是AASHTO的《Guide Specifications for Seismic Isolation Design》,其次是日本的《Manual for Menshin Design of Highway Bridges》與《道橋示方書-耐震篇》中的隔震部分,再次是歐洲設計規范:Eurocode 8 -Design of structures for earthquake resistance -Part 2: Bridges。(3)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就得看國外研究機構的報告和文獻,比如Michael C. Constantinou他們就出了很多權威的報告,主要的基本我都有,大家若需要可以找我要。3.4 基於性能:最經典的可以參照ATC40和FEMA等報告,到處都能找到電子版。《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of Structures》是奠基之作,你可以只看其中的橋梁部分。假如需要研究隔震橋梁的基於性能設計的話,有一本書是絕對的佳作,就是Calvi教授(國際抗震大牛)等人寫的《Displacement-based seismic design of isolated bridges》,這本書國內不好買,我便抱著僥幸行李聯系calvi教授,沒想到他非常友好地把該書從義大利寄給我了,這種學術精神真的讓人特別感動,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找我復印。國內的書中,謝禮立--《基於性態的抗震設防與設計地震動》,以及有一本基於性能的建築結構抗震規范可以參考。3.5 抗震性能評估與加固技術美國的聯邦公路委員會(FHWA)總結出版了「公路結構物抗震加同改造手冊」比較權威,國內學者王克海老師都翻譯成中文了--《公路結構物抗震加同改造手冊 上 第1部分 橋梁》,英文原版的電子書也可以找到。3.6 抗震試驗關於抗震試驗的書不太多,個人感覺邱法維的《結構抗震實驗方法》和周錫元等--《抗震工程學》不錯。另外,國內學者肖岩在伯克利時完成過一個研究報告,可以在PEER官網下載。4 抗震軟體4.1 抗震軟體綜述做橋梁抗震比較好的軟體很多,但各個方面兼顧的軟體不算多,我根據個人的理解做一簡單介紹,按推薦順序排列,不見得說的在理。OpenSees:最大的好處是開源、單元和材料庫很全,難得的好軟體,在國內非常風靡。SAP2000:桿系單元分析很好,其中的link單元是其最強大的地方,在國內應用一般(與其廣告效果有關),但做美國應該很廣泛。國內同濟的橋梁抗震組好多人都用。ABAQUS:我沒用過,但看到好多人在用,做FRP加固等,聽說該軟體的非線性功能非常強大。UC-win FRAME(3D):這個軟體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它是日本學者根據日本的抗震規范編制的,大家都知道日本在抗震方面很先進,所以這個軟體也是非常好;由於初入中國市場,所以國內人用的很少,目前在北京也有辦事處,用興趣的同學可以申請試用版的,他們服務很熱情,我就要了一份。ANSYS:是個功能很強大的通用軟體,但非線性分析並不好,國外很少用該軟體做抗震(從文獻的角度)。地震動處理軟體:SeismoSignal(免費的,可以用非商業郵箱申請序列號);地震波下載:(1) http://peer.berkeley.e/smcat/ (新版:http://peer.berkeley.e/peer_ground_motion_database )(2) http://www.strongmotioncenter.org/。4.2 如何掌握土木的問題歸根揭底都是力學問題,所以我一直認為軟體不應該成為我們的絆腳石,只是力學和專業知識不足才是最根本的。第一,軟體沒有高級與低級之分,只有擅長於某個方面和不擅長於某個方面之分;假如你覺得ANSYS比MIDAS高級的人,那我讓你用ANSYS模擬個考慮徐變的施工階段分析,你能算對嗎?第二,學軟體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練習,遇到問題看幫助文件,實在解決不了問人、上論壇。第三,將你所研究的對象轉化為合理的力學模型,才是所有問題的關鍵。我以前用SAP2000比較多,對其了解的比較多一點,故這里簡單推薦幾本相關的書:李森#--《Sap2000入門與工程上之應用》(台灣書籍,很不錯,老師那裡有復印本);陸新征--《建築抗震彈塑性分析》;彭俊生--《結構動力學,抗震計算與sap2000應用》、《結構概念分析與SAP2000應用》。SAP2000使用過程中,我總結的一些東西,對你們可能有用:Sap2000中地震波輸入總結: 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03861036646/;sap2000中的單位: 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0838117147/;Sap2000 V14非線性時程功能考證: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031084945725/ (每個軟體在使用時都要驗證其可靠性)。推薦OpenSees的學習交流論壇:(1)官方論壇:http://opensees.berkeley.e/community/index.php(2)廈門大學古泉老師的主頁:http://archt.xmu.e.cn/opensees/opensees.html(3)陳學偉博士的主頁:http://www.dinochen.com/ http://www.opensees.org/index.php(4)QQ群:61667191、96728987、167918254、108677474、1892760295 如何發小論文5.1 如何掌握國內外動態(1)看文獻:從其他老師和我自己體會感覺國外做的東西要比國內超前10年,所以跟進國際腳步才就意味著不被OUT;一篇好的學位論文應該從其參考文獻的質量和數量就能看出來(瞎胡亂抄的除外),舉兩個例子,一是大連理工大學的孫治國,二是重慶交大的李貴乾,你看看人家的碩士論文讀了多少文獻。(2)看團隊和研究機構:看那些國內外的專業團隊,國內的研究都不怎麼開放,國外相對要好一些,你可以查看一些研究機構的動態。國內:同濟橋梁抗震組、公路院王克海、北交楊慶山(以前朱晞)、天大李忠獻、廣州大學結構抗震中心、北工大杜修力、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等;國外:PEER、MCEER、EERI、EERC。5.2 好期刊介紹土木的SCI期刊不多,而且IF都低的要命,這就是土木行業為啥發SCI少的原因,不過現在國內越來越注重發SCI,所以做科研的還是不得不了解。個人統計的土木SCI期刊見: 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222394031715/。下面簡單介紹幾個比較頂級的:Earthquake Spectra:這是EERI的期刊,有一年IF都達到3.7了,可以說是抗震類最牛的期刊,國內最近這幾年沒有人在這說明發過文章,以前工力所的人好像有發過。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 (EESD):抗震類的另一牛刊,國內每年都有那麼幾篇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日本的期刊,也是非常不錯。ASCE: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的刊物都算是不錯,國內這幾年發的很多。國內期刊:一級學報:土木工程學報、鐵道學報、中國公路學報、應用力學學報等;其他EI:中國鐵道科學、振動與沖擊;因為國內期刊大多要版面費,所以對學生自己發表文章時,錢是一種考驗,這里轉了關於版面費和審稿費的一個帖子,大家可以參考: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2392528259/。5.3 如何查找文獻與文獻管理現在王老師都會給大家一些文獻,但在我那個年代,老師主要忙著做橫向,開題前從來沒有給過我文章,後來在寫作過程中好像給了幾篇;因此,查找文獻的任務全由我自己完成,這也為我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現在和這邊的博士比,這方面的能力我還是不差的。(1)先參考中文、以綜述入門:我們的基礎相對都有限,所以剛開始就看英文可能太吃力,假如國內有這方面的研究,那就先把國內的搞懂。(2)外文文獻用google學術搜索最全:http://scholar.google.com.hk/schhp?hl=zh-CN,其中很多文獻直接可以在線下載。(3)下載不了的文獻怎麼辦:可以找同學師兄弟在其他學校幫忙下載,但求人不如求自己,我最討厭在小事上求人了;那又什麼辦法了?去相關的學術論壇求助!有哪些論壇可以求?我老早就把帖子放到共享資料了,下面的版塊會介紹到;至於怎麼求,你去了就知道。(4)文獻管理;參考文獻管理軟體我碩士期間聽說了但一直沒用起來,才是今年基本用了起來,推薦兩個軟體:Noteexpress和Endnote,到處都可以下載到破解版的,找不到可以向我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種管理軟體可以為你省很大的精力去做其他事情。當然,假如你只看幾篇文獻的話,那就沒必要了。5.4 交流萬一你需要的資料找不到,也求助不到,怎麼辦了,向作者發郵件要唄,大不了他不理你,你又不會損失啥。以我的經歷,大多數國外學者,尤其是那些素質比較高的大牛們,對學術的態度特別端正而認真,所以只要你張口合理,人家一般都會理你的。以我的具體經歷為例: http://syky86.blog.163.com/blog/static/29940538201232760463/。5.5 發小論文的必要性以前很多學校都要求發小論文才能畢業,但現在要求的越來越少了,這也導致很多碩士畢業的時候連一篇文章都沒寫過,我總覺得這種連一篇小論文都沒發過就畢業的碩士是不完整的,就像一個女人一輩子沒生過孩子一樣(這個比喻可能欠妥)。至於發論文對你有沒有好處,我想只要文章不是你剽竊來的,肯定對你沒壞處。每個人第一次做某件事總是困難的,也是頗有新鮮感的,寫文章亦如此;你不真正自己動手去寫文章你永遠不會有那方面的進步,哪怕是你看了多少別人的文章(天賦極佳者除外)。有一次和一位老師聊天,他說第一次寫論文獲得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說到他第一次寫的那篇論文,當時他還是找了一個著名的大教授修改,那位教授對其贊賞有佳、給予他很大信心,雖然在現在看來很不好甚至都有一些錯誤,他現在已經有好多篇EI和SCI了。當然,咱們老師的學生寫的論文要想在老師面前獲得贊揚的可能性是幾乎沒有(還是天賦極佳者除外),因為老師是典型的批判性思維的人(讓他老人家看見,還不把我殺了,要不就剋扣我版面費,嘿嘿嘿),我也是同樣被老師批評過來的人。所以,在老師面前主要是保持鳳姐般的自信,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或者你甚至可以找其他修改,得點信心。另外,老師現在根本看不上那種低檔次的文章,但我覺得第一篇論文不一定都能達到很高水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要是用你自己的idea、自己的method、自己的analysis得出了自己的result,那就足夠了,得到的進步同一片EI是同等的。6 專業論壇(1)學術交流類:中華鋼結構論壇:學術性最強的論壇,以前特別火,不過現在有點沒落,但還是留下寶貴的討論資料;裡面有很多土木界各類高手,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陳永祁老師(老先生)、王新敏老師(三月雨)等,非常推薦;模擬論壇:模擬類不錯的論壇,不過現在也有點冷落,而且土木這塊並非其熱門;傲雪論壇:不錯的工科論壇,好不容易注冊了一個,由於其注冊機制等原因,現在非常的冷;岩土論壇:岩土專業很好的論壇,土幣也好掙;小木蟲:國內科研界最火、最強大的網站,裡面主要以生物、化學、醫學等這種科研性比較強的學科為主,高手非常多(有拿過好幾次國家自然基金的、有申請傑青的,土博士陽博士一大堆),假如你要學習發表SCI相關的事情,去這里是最佳選擇。在論壇和QQ群里交流時應注意:一是不要沒禮貌,大家彼此都是素不相識,不喜歡沒禮貌的人;二是表達清楚自己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得到的幫助,曾看到很多連問題說不明白的人,這也是一種訓練。(2)文獻及資料求助類:博研聯盟:「文獻求助」、「書籍求助」版塊的應助很積極,有什麼找不到的資料建議去那裡求助;零點花園:也是個比較的求助資料的論壇。小木蟲:裡面也有求助版塊。求助書籍和文獻建議去博研聯盟,像Earthquake Engineering & Structural Dynamics、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JSCE、ACI Structural Journal、Earthquake Spectra、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權威期刊的文獻學校沒有買,本人在學位論文文獻綜述過程中,為了得到需要的文獻求了不少人幫忙下載,很麻煩,自從上了「博研論壇」,我可以隨心所欲的求助自己想要的文獻,只需花幾個虛擬的盟幣即可。在比如王克海《橋梁抗震研究》、陸新征《建築抗震彈塑性分析》等一些不大好找的書,我在該論壇皆已求助到。(3)資料下載類:東南西北人:土木工程最佳共享平台,好資料很多,尤其是很多外文的;橋頭堡:橋梁資料挺多的,尤其是圖紙資料非常多,包括一些標准圖;網易土木:資料不少,但比較亂;天工網:資料很多,大學時候就開始玩了,尤其畢業設計的東西比較多;天圓地方建築論壇:還不錯吧也是大學時候去過的論壇;下載資料還有個不錯的地方:新浪愛問--資料,不過現在好像隔一段時間會清除以前的資料;我之所以熟悉這么多論壇,主要是因為自己不想在小事情上求人,需要的東西都是自己找。最初可能有點困難,後來就如魚得水了。下一些資料什麼的建議中文先網路、英文先google。像模擬、傲雪、岩土、天圓地方等論壇注冊時都需要注冊碼,好幾個我都是費了老大勁才注冊到的,大家在注冊中有困難可找我。9 態度與習慣一個人能否做好事情,無非兩個方面:態度和能力,體現在學位論文上前兩章是態度,後兩章是能力;為什麼這么說了?因為前兩章往往是綜述性的東西,需要你認認真真看文獻、做總結,後兩章則是自己做的核心內容,體現了你的工作數量和質量。假如你的論文擔心反抄襲過不了,那我就說你的這人做事的態度鐵定不好,如果你是認真看了文獻、做了總結,就根本不會擔心自己抄東西;假如你的論文涉嫌抄襲,那我認為你的態度太不好了,而且對自己都不負責。關於學習態度,我還是貼出上次帖子里內容,僅供參考:第一,要有自信,別人做出來的東西,要相信自己也能做出來;你做不出來的東西,也不要隨便就說:這東西不可能做出來,以免誤導別人。第二,研究生最基本的能力是找文獻,老師現在都給你們文章,但老師從來沒有給過我文章,我手上的十幾G的資料都是我親手找的。學校裡面找不到的文章,怎麼搜索怎麼求助,我想我以前已經說過了。我碩士論文參考文獻列了50篇外文文獻,看過的大概是列出的3倍以上,其中大部分都是學校不能下載,那我是怎麼得到的了?能靠老師找文獻嗎?記住永遠要靠自己。第三,同門問題。同門最好的是上一屆能帶下一屆,這樣一屆屆的傳承問題,會使新手少走很多彎路。但老師現在覺得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惡行循環,上一屆不但沒有教給下一屆什麼,反而在一些思想上起到消極的作用,我覺得老師的擔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第四,別人靠不住,關鍵看自己。假如你覺得OS太難學了,根本不可能做出成果,那你去知網上看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碩士都做出了成果。假如你覺得老師不會OS不了什麼,我還是那句老話,所有的問題都是力學問題,在這方面老師指導還是沒有問題的。第五,把基礎搞扎實是必須的。我談不上懂橋梁抗震,但起碼了解各個方面,入門看什麼書,進一步提升看什麼書,我都寫成帖子了,就怕你沒看。假如你看了一年的橋梁抗震,還不知道什麼是振型、什麼是自振頻率、什麼是反應譜、什麼是時程分析,那就檢討自己了。古人雲:磨刀不誤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該買的書一定不要怕浪費錢,因為根本花不了太多錢。第六,勤與老師交流。可能你怕老師批評,因此而不去找老師,那樣的話你永遠不可能做好,除非你是傳說中的強人。老師的學生當中,可能就屬我和老師聯系最多,讀研期間的那麼多橫向不是一起外出就是一起看模型改報告,尤其是在做論文期間,我經常主動找老師討論,當然也不乏對我批評,但還是不假思索的去找了,因為每次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第七,老師只是把關,具體的事情都得自己做。假如你最後發現所做的東西錯了,假如不是導師誤導你的話,就不要抱怨導師;至於導師有沒有提醒你,或者他有沒有指點到那些細節,那都不是導師的問題,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有承擔這種錯誤的勇氣才對。第八,關於是否該做科研,或者說做科研有沒有用。也許你說做科研求用都沒,都是自欺欺人,何況對自己以後的發展也起不到用,所以做科研沒有絲毫意義。那我問你,你不做科研,你能做出什麼其他有意義的事情?憋在被窩里睡覺?瞅著電腦Dota?還是和女人花前月下?假如說你真能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那也無可厚非,每個人的路都不同。從讀研的角度看,之所以稱之為研究生,研究是必然的,也就是我們的本質,做不好本質工作的人,我想不會是一個什麼優秀的人。奉勸兩句話:睡貨遲早會淪為水貨,混日子的人遲早會被日子所混。第九,與其埋怨,不如實干。假如因為導師說了你幾句,你就耿耿於懷;假如因為導師讓你做了橫向項目,你就覺得花了你的時間,你論文做不好是應該的。10 工作與深造考博就得早做准備,要選好學校,更要選好導師(人品+學問):第一、出身不好、基礎不好。需要過考試關,故需要復習考試科目;出身不好,過去無法改變,必須得通過現在的努力強大自己。第二、在中國出身永遠被看得很重,學到了本事但出身不好,往往也是四處碰壁,沒有優勢;我自認為憑自己做過的項目、完成的成果,不必那些名校名導的學生差,但我在找工作中照樣處處碰壁。

『陸』 發表建築類、土木工程類論文有什麼作用

發表建築類,土木工程類的論文有助於自己在這個領域找到一份具有客觀收入的工作。
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
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柒』 土木工程專業可以在哪些雜志發表學術論文

綜合類的好多雜志都能發表,專業的也不少,建議去淘寶網的圖書網屋這個店鋪,發表方面很有保障,不收定金,審稿費,修改費什麼的,而且還能等自己手裡拿到雜志以後,再給確認匯款和評價,確實讓人挺省心的,在此給力了。

『捌』 土木工程相關的論文誰有網上的就可以。8000個字左右。

給你找了三篇,你篩選一下吧。CNKI、萬方資料庫還有維普資料庫是國內領先的三個資料庫,只不過一般是大學里才買,有條件的話你可以去那裡找到更多的你所需要的文章。

淺談由建築施工引發的結構設計問題
Discussion on structural design issues caus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

章亞光 (福州市房管局建築設計院 350001)

[提 要] 介紹了建築施工中引起的幾個質量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從結構設計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加強措施。
[關鍵詞] 建築施工 結構設計 安全 質量
Abstract: Introcing some quality problems usually happened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giving the suggestion and measures from structural design。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uction ; structural design ; security ; quality
設計與施工是建築工程的兩個重要環節,一個工程完成的好壞,設計與施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建築結構設計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進行施工。建築施工能否按圖施工?設計是否符合實際?施工質量是否能達到設計要求?這些都是作為結構設計人員應關注的。下面就施工中容易產生的幾個結構問題進行討論,同時作為結構設計人員宜針對這些對結構不利的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
1 現澆鋼筋砼樓板支座負鋼筋倒伏問題
樓板上的鋼筋按設計要求綁扎完畢,隱蔽驗收後方可開始澆搗砼,但施工中往往未注意保護已架立好的支座負鋼筋,造成這些鋼筋倒伏情況嚴重。這種情況造成支座負彎矩無足夠的鋼筋來承擔,支座處板面就容易出現裂縫,板的剛度降低和撓度加大,使板的受力狀態逐漸趨向簡支,即跨中實際彎矩比設計彎矩大許多,因而使板配筋偏於不安全。
這種由於施工不當引起的安全隱患,當然首先應從施工方法及操作規程上採取措施,加強質量管理及隱蔽簽證。另外結構設計也應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採取必要的加強措施,設計文件中應明確提出施工要保證支座負筋位置准確的要求,施工時應設置足夠的鋼筋撐腳(馬凳筋),以加強支座負筋的抗踩踏能力,設計時應注意適當加粗支座負筋和架立筋的直徑。既然計算中連續板支座負鋼筋按彈性分析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樓面板宜按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方法計算,從而減小支座彎矩,增大跨中彎矩,而屋面板考慮到防水防裂,僅跨中彎矩按塑性分析,這樣使計算結果較為接近實際,也提高了板的安全度。
2 面層和裝修的超重超載
施工中常常由於模板支撐不平,造成樓屋面板結構層不平整。有時由於砼澆搗不夠認真,也會造成面層凹凸不平,這樣就導致砂漿找平層加厚。一般設計找平層厚為20~25mm,而實際找平層最厚可達到70~80mm,平均也達到了20~30mm,無形之中就使恆載增加0.4~0.6KN/m2。同樣砌體牆面不平,也存在面層加厚加重的情況。
當前住宅多為毛坯房,由業主自行裝修,木地板與花崗岩地面荷重相差較大,還有頂棚有無做吊頂、吊櫃等,這樣造成裝修荷載較難確定。
以上超重情況相當於設計降低了樓面的使用活荷載、降低了結構安全性。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中可根據當地的施工水平適當加厚面層進行計算。裝修荷載方面,可考慮卧室採用木地板,廳、廚、衛部分採用花崗岩或缸磚地面。
3 柱與非承重牆、構造柱與梁的連接
在框架結構中後砌的填充牆與框架柱交接處,沿高度每隔500mm或400mm設2Φ6與柱拉結,伸入柱內的錨固長度不小於規范規定的受拉鋼筋最小錨固長度,施工中澆柱砼之前須預留插筋,在柱側模上鑽孔,這在施工上存在一定難度,再加上如果施工措施未跟上,容易造成漏筋、錯位情況嚴重。對後澆的構造柱往往都是上下各預留插筋,柱下端與樑上預留的插筋連接施工沒什麼問題,問題在上端,需要在模板上鑽孔,定位困難,常常造成上下錯位,插筋形同虛設。通常施工單位對遺漏、錯位的插筋往往不夠重視,採取鑽孔,灌環氧樹脂,然後插筋的辦法,這種措施存在孔深不足,抗拔不滿足要求的弊端。有的施工單位乾脆鑿開砼保護層,將拉結筋焊在柱箍筋上,這種破壞柱結構的做法更是不可取。拉結筋與構造柱對於抗震結構來講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施工還是設計都應採取措施保證它們的有效作用。針對這種情況結構設計可修改插筋做法,以有利於施工和質量保證。對於遺漏錯位的柱插筋、拉結筋設計上須明確採用植筋的做法,鑽孔,灌結構膠,插筋錨入的深度不小於10d,這樣才能確保起到構造柱和拉結筋的作用。
4 現澆砼樓板的干縮開裂問題
現澆砼樓板澆完砼後,往往在很短的時間樓面就開始出現龜裂,在溫差較大的地區或季節尤為明顯。顯然這種裂縫不是板受荷重引起的,而是砼在干縮開始時出現的裂縫。這種裂縫的產生多數都是由於砼的水灰比太大引起的,這種干縮裂縫的存在使結構的剛度降低,撓度增大,受力後加速裂縫的開展,從而降低整個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現在不少工程採用的是商品砼(泵送砼),由砼預拌廠提供,因為泵送砼要求砼的和易性要好,流動性高,要有較大的坍落度。普通梁板結構的非泵送砼的坍落度是30~50mm,而泵送砼坍落度是100~200mm,相差很大。砼預拌廠為了達到可泵性,可能採取多摻水的做法,導致砼水灰比太大。
為了防止砼水灰比太大引起的干縮裂縫,應根據不同環境條件下砼的耐久性要求,結構設計文件上寫明該工程砼允許的最大水灰比,避免砼出現太大的水灰比。同時砼預拌廠、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要加強對砼製作質量的管理和監督,以防止水灰比太大的砼在工程中使用。
5 梁貫通鋼筋的連接
由於抗震結構承受地震反復作用,規范規定梁頂面和底面應有貫通全梁的鋼筋,並規定了相應的構造要求,但對鋼筋的接頭位置未給予明確,而施工單位對接頭位置應設於何處比較合適未必很清楚,這樣可能造成接頭設在結構不利之處。因此設計中宜對接頭位置加以明確。鋼筋不應在樑柱節點中切斷或搭接,宜避開梁端加密區,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同時接頭數量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4。對於基礎梁的受力情況往往同樓層梁相反,更應註明接頭位置。
綜上所述,設計與施工的關系是息息相關的,結構設計人員如能經常深入施工現場,了解具體的施工工藝以及施工存在的具體問題,就能不斷積累經驗,針對工程通病及施工難度,對設計進行不斷地改進,提高設計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中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4)

淺談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摘 要]結構設計的目的、結構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
[關鍵詞]剛柔相濟、多道防線、抓大放小、打通關節、建築結構。

結構的設計的目的是使建築物安全和能夠適應使用的要求。結構設計還要遵循結構設計的主要要求是結構安全可靠(節省資金也是一項),所以,我們在結構設計中要保證這樣要求和遵循這個原則。我們現在學習的結構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剛結構、道路和橋梁結構,我們畢業後將要從事的也是結構的設計,我們不能不去考慮一下有關結構設計的要求及其基本的原則,結構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建築物的使用和建築業的發展,同時,還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安全。基於這樣的要求,下面來總結一下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結構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
1、剛柔相濟
合理的建築結構體系應該是剛柔相濟的。結構太剛則變形能力差,強大的破壞力瞬間襲來時,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損最後全部毀壞;而太柔的結構雖然可以很好的消減外力,但容易造成變形過大而無法使用甚至全體傾覆。結構是剛多一點好,還是柔多一點好?剛到什麼程度或柔到什麼程度才算合適呢?這些問題歷來都是專家們爭論的焦點,現今的規范給出的也只是一些控制的指標,但無法提供「放之四海皆準」的精確答案。最後,專家們達成難以准確言傳的共識:剛柔相濟乃是設計者的追求。
2、多道防線
安全的結構體系是層層設防的,災難來臨,所有抵抗外力的結構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後繼。這時候,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託在某個單一的構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多肢牆比單片牆好,框架剪力牆比純框架好等等,就是體現了多道防線的設計思路。也許我們會自信計算的正確性,但更要牢記絕對安全的防備構件是存在的,還是應該多多考慮:當第一道防線跨了,第二道防線能頂住嗎?或者能頂住多少?還有沒有第三、第四道防線?
3、抓大放小
「強柱弱梁」、「強剪弱彎」等是建築結構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問:為什麼不是「強柱強梁」「強剪強彎」呢?為什麼所有構件都很強的結構體系反而不好,甚至會有安全隱患呢?
這裡面首先包含著一個簡單的道理:絕對安全的結構是沒有的。簡單地說,雖然整個結構體系是由各種構件協調組成一體,但各個構件擔任的角色不盡相同,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輕重之分。一旦不可意料的破壞力量突然襲來,各個構件協作抵抗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住最重要的構件免遭摧毀或者至少是最後才遭摧毀,這時候犧牲在所難免,讓誰犧牲呢?明智之舉是要讓次要構件先去承擔災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如果平均用力,可能會「玉石俱粉」,損失則更大矣!在建築結構中,柱倒了,梁會跟著倒;而梁倒了,柱還可以不倒的。可見柱承擔的責任比梁大,柱不能先倒。為了保證柱是在最後失效,我們故意把梁設計成相對薄弱的環節,使其破壞在先,以最大限度減少可能出現的損失。如果樑柱等同看待,企圖讓他們都「堅不可摧」,則可能會造成同時破壞,後果會更糟糕,損失會更大。所以關鍵時刻要分清主次,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取大舍小。
4、打通關節
在結構體系中,所謂關節,是指變化相聚之處,或變化出現的地方。不同類型的構件相接處,同一構件截面改變之處,是關節。廣義上,諸如結構錯層之處,體量改變之處,轉換層亦是關節。關節無處不在,因為結構體系乃是變化的統一。外力突然襲來之時,對於單一的構件,力量的傳遞簡明,因而容易控制。對於復雜的結構體系,關節的復雜性難於預測和控制,即使從理論上保證了每個組成構件的強度和剛度,但因關節的普遍存在,力量的傳遞往往不能暢通而出現集中甚至中斷,破壞由此而發生。歷次災害表明,從節點開始破壞的建築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所以理想的結構體系當然是渾然一體的--也就是沒有任何關節的,這樣的結構體系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傳遞和消減。基於這個思路,設計者要做的就是要盡可能地把結構中各種各樣的關節「打通」,使力量在關節處暢通無阻。中醫上雲:「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結構就象一個人,氣穴若不能暢通,症結和隱患就會產生。在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中,「剛柔相濟」,「多道防線」,「抓大放小」是設計概念中的戰略問題,但要想得讓這些戰略思想得以實現,靠的是「打通關節」這個原則作為保證的,結構設計的具體操作,最後全都歸到「打通關節」的貫徹和實施上來。
如何打通關節?在設計概念里,要解決的是外力在結構體系內重分配的問題,要確保力量是按照各構件的剛度大小進行分配的,避免出現不合理的集中,最終達致靜態的平衡。因結構形本為「靜」,滅於「動」中。所有 「動」 的因素對於結構均為不利。打通關節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實就是使其永遠處於原始的靜態,當力量不能暢通時,構件與構件之間,構件的組成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靜態平衡一旦被破壞,結構變成機動,「動」即是死,即為終結。可見設計者是協調者,其任務是讓所有互不相關的靜態構件相聚之後依然處於靜態(也就是使其保持常態),或者是處在相對的靜態之中。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初步的了解一下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從而為我們設計的合理和安全也奠定了基礎。

淺談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後澆帶施工
紹興市水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王開元 王水超
後澆帶是指在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只在施工期間留存的臨時性的帶形縫,起到消化沉降收縮變形的作用,根據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時間後,再用混凝土澆築密實成為連續整體的結構。根據筆者體會,將現澆混凝土結構中後澆帶的施工方法作一介紹。
一、適用范圍
本方法適用於高低結構的高層住宅、公共建築及超長結構的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後澆帶的施工,其他有特殊要求結構中的後澆帶施工可參照本方法。
二、施工工藝
1、由於施工原因需設置後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結構形狀而定,留設位置應經設計院認可。
2、後澆帶的保留時間。應按設計要求確定,當設計無要求時,應不少於40天;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下,應保留60天。
3、後澆帶的保護。基礎承台的後澆帶留設後,應採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保護措施可採用木蓋覆蓋在承台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後澆帶各寬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牆豎向後澆帶可採用砌磚保護。樓層面板後澆帶兩側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後澆帶的封閉。澆築結構混凝土時,後澆帶的模板上應設一層鋼絲網,後澆帶施工時,鋼絲網不必拆除。後澆帶無論採用何種形式設置,都必須在封閉前仔細地將整個混凝土表面的浮漿鑿除,並鑿成毛面,徹底清除後澆帶中的垃圾及雜物,並隔夜澆水濕潤,鋪設水泥漿,以確保後澆帶砼與先澆搗的砼連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牆後澆帶的止水處理,按設計要求及相應施工驗收規范進行。後澆帶的封閉材料應採用比先澆搗的結構砼設計強度等級提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微膨脹劑UEA,摻量為12%—15%)澆築振搗密實,並保持不少於14天的保溫、保濕養護。
三、施工要點
1、後澆帶砼中使用的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品種,應根據工程性質和現場施工條件選擇,並事先通過試驗確定摻入量。
2、所有微膨脹劑和外加劑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及產品技術資料,並符合相應技術標准和設計要求。
3、微膨脹劑的摻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其秤量應由專人負責,允許誤差一般為摻入量的±2%。
4、混凝土應攪拌均勻,否則會產生局部過大或過小的膨脹,影響混凝土質量。所以應對摻微膨脹劑的混凝土攪拌時間適當延長。
5、後澆帶砼應密實,與先澆搗的砼連接應牢固,受力後不應出現裂縫。
6、在預應力結構中,後澆帶內的非預應力筋必須為預應力筋的錨固、張拉等留出必要空間。
7、預應力結構中的後澆帶內有非預應力筋、預應力筋、錨具、各種管線等,此處的後澆帶砼澆搗時,應高度注意其密實度。
8、地下室底板中後澆帶內的施工縫應設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間,形狀為「U」字型。
9、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採取帶模保溫保濕條件下的養護,應按規范規定,澆水養護時間一般砼不得少於7天,摻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砼不得少於14天。
10、澆築後澆帶的混凝土如有抗滲要求,還應按規范規定製作抗滲試塊。
四、質量要求
後澆帶施工時模板應支撐安裝牢固,鋼筋進行清理整形,施工質量應滿足鋼筋混凝土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以保證混凝土密實無裂縫。
五、效益分析
通過設置後澆帶,使大體積混凝土可以分塊施工,加快了施工進度,縮短了施工工期。由於不設永久性的沉降縫,簡化了建築結構設計,提高了建築物的整體性,同時也減少了滲漏水的因素。
(紹興市水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王開元 王水超)

註:發表論文要交版面費的,8000字的論文要交很多錢的,基本沒有。

『玖』 急!求一篇關於土木工程防災減災的論文 3000字左右

17.1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40年來,每年由氣象、海洋、洪澇、地震、地質、農業、林業等七大類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災死亡數萬人。此外,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和生態惡化,尤其是災害高風險區內人口、資產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影響范圍與危害程度均在增長,成為一些地區長期難以擺脫貧困的重要制約因素。
17.2中國自然災害的多發性與嚴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的,並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中國大陸東瀕太平洋,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台風源,西部為世界地勢最高的青藏高原,陸海大氣系統相互作用,關系復雜,天氣形勢異常多變,各種氣象與海洋災害時有發生;中國地勢西高東低,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圍的洪、澇、旱災害;中國位於環太平洋與歐亞兩大地震帶之間,地殼活動劇烈,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多和地質災害嚴重的地區;中國約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數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農業產值分布在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和地震災害都十分嚴重的沿海及東部平原丘陵地區,所以災害的損失程度較大;中國具有多種病、蟲、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條件,隨著近期氣候溫暖化與環境污染加重,生物災害亦相當嚴重。另外,近代大規模的開發活動,更加重了各種災害的風險度。
17.3中國人民在長期與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制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救結合」等一系列方針政策。50年代初,組織了大規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規模的防洪、防潮、排澇、灌溉工程體系,使常遇洪、澇、旱災得到初步控制。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後,加強了地震災害監測、預防的組織領導。80年代以來注重了建立健全有關防災減災的法律、規劃及對自然災害的管理工作。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中國已初步建立了防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學科基本配套、門類比較齊全的科技隊伍。監測主要自然災害的台網已初具規模,取得了大批有科研價值的觀測資料。對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發展規律有了一些認識,積累了一定的預測、預報經驗,並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技成果,其中一些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一些重大自然災害作出了較成功的預測、預報。各項防災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有了一定進步。這些都是今後加強防災減災工作,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礎。
17.490年代為國際減災十年。從基本國情出發,中國既難以象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國家那樣採取嚴厲限制向災害高風險區發展的策略,也無力在短期內大幅度增加投資來降低災害的風險度。針對中國自然災害的基本特點與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總目標是:
(a)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綜合運用工程技術與法律、行政、經濟、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減災能力,為社會安定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b)加強災害科學的研究,提高對各種自然災害孕育、發生、發展、演變及時空分布規律的認識,促進現代化技術在防災體系建設中的應用,因地制宜實施減災對策和協調災害對發展的約束;
(c)在重大災害發生的情況下,努力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防止災情擴展,避免因不合理的開發行為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保護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條件,增強全社會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
17.5本章以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洪水、乾旱以及其他災害,如地震、台風、風暴潮、滑坡、泥石流及病、蟲、鼠等生物災害的防治為主要論述對象,並涉及減少由人類活動導致災害風險加重的問題。對於以人為因素為主的環境公害、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等問題,分別在其他有關章節中予以論述。
17.6本章設3個方案領域
A.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管理水平;
B.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C.減少人為因素誘發、加重的自然災害。
方案領域
A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管理水平
行動依據
17.7災害管理是政府、有關單位與社會集團為防災、減災所進行的一系列立法、規劃、組織、協調、干預和工程技術活動的總和,貫穿防災活動的全過程,是社會減災行動系統的中樞。
17.8自然災害的發生,一般具備災害源、災害載體和受災體三個條件,包含自然與人為兩方面因素。自然災害的可管理性,體現在通過科學地規劃與協調人類的活動,在順乎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人類的積極作用,有可能消除、削弱或迴避災害源,調節、控制或疏導災害載體,保護、轉移受災體或提高受災體的承災能力,減少人為因素誘發的災害源,達到減輕自然災害損失的目的。
17.9災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賴於災害管理體制的健全。中國現有的防災減災體系是在經濟不發達、技術起點低的困難條件下形成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對自然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有較大差距,災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國家尚缺乏防災的總體規劃,災害管理體系與制度建設,以及協調運作機制均有必要加強。
目標
17.10本方案領域的目標為:
(a)健全災害管理的法律、制度、規范及規劃,提高其科學性、權威性與可行性;
(b)增強災害管理的協調、監督、獎懲、教育機制,推動災害管理體制的完善;
(c)促進災害管理方式由部門、區域、環節、學科相分離的封閉式的單項管理向綜合、系統、協調式的管理方向發展;
(d)提高社會發展與減災防災要求相協調的能力。
行動
17.11加強災害管理法制建設和健全減災規劃管理制度:
(a)制定綜合的災害管理基本法,洪水、地震等重大災害的災害管理法,部分配套法規,加強地方減災立法等,同時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b)制定國家的減災總體規劃,並將其納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使經濟建設與減災工作協調進行;
(c)在國家減災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自上而下制定各有關部門、各級政府的切實可行的減災規劃,對已有的減災規劃重新審議,補充、提高、完善;
(d)制定各級政府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行動計劃,用於指導政府、有關部門、廠礦企業及居民在重大災害發生後作出緊急反應,協調行動,減輕災害損失。
17.12進一步加強災害管理的組織機構建設。中國在長期的減災實踐中形成了由政府內災害管理職能部門、輔助救災部門、救災決策指揮機構和臨時性協調機構所構成的災害管理組織體系。在重大災害發生的地區,各級政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接受救災決策指揮機構的領導,實行崗位責任制。從災害綜合管理的角度看,機構組織建設有待加強的主要方面有:
(a)增強協調機構的職能:政府部門臨時性協調機構下設常務性行政辦事機構、可以依託的災害信息管理機構和從事宏觀災害管理研究的專家組織;對負責統籌規劃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設與流域綜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機構,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其管理許可權和保障這些權力實施的各種措施,加強中央政府對流域管理機構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參與,協調解決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區域間的沖突;
(b)健全政府管理部門的執法和監督職能;
(c)制定提高行政領導災害管理水平的培訓計劃,形成制度,長期實施;
(d)健全災害調查、評估與統計的組織管理體系;
17.13加強和深入開展自然災害管理的科學研究,主要活動有:
(a)開展全國自然災害的風險分析,包括風險辯識、風險估算、風險評價三個部分;目前,急需開展重要經濟開發區的自然災害風險綜合分析和城市重大自然災害的風險分析。合理確定城市災害防禦標准,科學制定防災方案,優化防災體系建設的實施順序;
(b)深入開展自然災害綜合區劃的研究:根據災害種類的空間分布、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及風險度,結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而進行區劃,制定區域性的減災對策與實施政策,組織協調行政區之間的減災活動,對土地利用模式與經濟發展布局作出合理調整;
(c)加強自然災害損失調查與評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災害評估方法和標准。
17.14加強自然災害信息處理技術研究與信息管理:
(a)籌建「國家災害信息管理中心」,加強區域、部門之間災害信息的交流與管理;
(b)在「國家災害信息管理中心」、有關部門、地區、科研單位或大學有計劃地建立不同層次的若干個自然災害資料庫;
(c)以年鑒或其他適當形式匯編中國自然災害統計資料,有關防災減災的法制建設、科技研究、對策實施等的年度進展情況,公開發行。
17.15加強國際和區域合作與協調:
(a)加強學術交流,組織不同層次的災害管理講習班或研討會;組織力量系統翻譯、整理、研究各國有關災害管理的文獻,從中吸收有益的經驗;組織必要的出國考察;
(b)災害管理法規中有關海洋、大氣、跨國河流等部分要與國際社會通行慣例相協調;
(c)增強與國際有關自然災害管理組織的信息交流與交往。
B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行動依據
17.17防災減災體系是人類社會為了消除或減輕自然災害對生命財產的威脅,增強抗禦、承受災害的能力,災後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災害管理、防禦、救援等組織體系與防災工程、技術設施體系,包括災害研究、監測、災害信息處理、災害預報、預警、防災、抗災、救災、災後援建等系統,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體系。
17.1880年代以來,中國不僅自然災害總損失在增加,受災面積也在增加,反映了防災體系已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不相適應,必須大力加強災害綜合防禦體系的建設。
目標
17.19本方案領域的目標為:
(a)建立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災害綜合防禦體系,提高社會防災抗災總體能力;
(b)加強災害科學與防災減災技術的研究,提高防災減災體系的現代化水平;
(c)提高受災地區的恢復重建速度,盡快消除災害的不利影響。
行動
17.20加強大型防災抗災骨幹工程的統籌規劃與建設管理。同時解決重建設、輕管理、輕配套、已建工程老化失修和關鍵時刻無力發揮作用等問題。以立法形式確定中央、地方與社會集團在防災工程建設上的投資分攤比例,對工程進行減災效益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力求防災工程產生多目標的綜合效益。
17.21開展城市綜合防災規劃與減災綜合對策的研究。針對不同災種,不同城市發展的特點,制定協調各部門聯合防災減災行動的規劃,制定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性減災對策。
17.22建立城市和地區性的減災綜合實驗區,探索在災害測、報、防、抗、救、援等方面的總體經驗和技術,積極推廣有效的減災防災技術。
17.23開展減災政策的研究。目前急需研究的問題有:
(a)實行災害保險的政策研究;
(b)建立減災基金制度的政策研究;
(c)分滯洪區應用後的補償政策研究等。
17.24開展對各種自然災害觀測和監測技術的研究,逐步建立災害監測系統。重點是:
(a)地震觀測與實驗設備的研究;
(b)災害性天氣、氣候和洪水監測系統的研究;
(c)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動態監測技術的研究;
(d)海洋災害監測數據實時收集系統的研究;
(e)大氣監測數據處理自動化技術的研究等。
17.25各種主要自然災害的發生規律與預測、預報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如:
(a)災害性天氣和氣候的數值預報方法;
(b)地震預測、預報的新理論與新方法;
(c)海洋災害預報、預警系統;
(d)農作物和森林病蟲害動態模擬技術和數值預報方法;
(e)中國地質災害發育趨勢的預測研究;
(f)多沙游盪型寬淺槽河流洪水演進預報模型的研究等。
17.26防災、抗災、救災方法和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如:
(a)防災對策最佳組合方案的研究;
(b)防災工程體系災時優化調度方案;
(c)居民避難系統的優化設計;
(d)城市重點生命線工程的防災保護與應急措施;
(e)救災快速反應系統裝備技術現代化;
(f)災區大批死、傷、病人緊急處置、疫情控制、災民飲食飲水清潔處理等醫療衛生技術等。
17.27加強信息處理系統的建設:
(a)大力改善通訊系統;
(b)進一步發展海洋災害警報傳播分發系統,保障漁民和其他海上活動的安全;
(c)促進遙感等高技術在災情監測與損失評估中的應用。
17.28建立綜合防治重大自然災害的示範工程項目,如:
(a)淮河、太湖流域水利工程
(b)海南防颱風工程;
(c)四川省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
(d)山東省萊州灣海水侵染治理工程等。
17.29在防災減災體系的建設中,應大力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如:
(a)在災害監測、信息處理、預警、預報、通訊聯絡等系統的建設中,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並對使用人員進行培訓;
(b)綜合防治重大自然災害的示範工程項目的國際合作,如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向國內外公開招標等;
(c)發展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區域海洋災害聯合警報業務,充分利用中國海洋災害預警系統的資源和中國的地域優勢,加強區域合作,逐步形成統一的業務系統;
(d)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爭取國際社會的救援,以幫助災區人民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e)開展雙邊或多邊的國際合作研究。
C減少人為因素誘發、加重的自然災害
行動依據
17.30現代社會中自然災害不斷加重的趨勢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密切相關。森林減少與土地資源的過度開墾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積和導致調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災害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資源的過量開采,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標准降低、內澇加重等一系列問題。
17.31災害高風險區人口、資產密度的提高,是災害損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災害高風險區的開發在中國是不可迴避的。經濟發展既可能加重災害威脅,又增加了防災抗災的能力,因此探討發展規模、發展方式與防災減災保護措施的相互協調是最重要的。
目標
17.32減少人為因素誘發、加重自然災害。具體目標如下:
(a)預測人類活動及其造成的環境破壞的變化趨勢,研究未來自然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b)通過調整人類活動方式或減緩人類活動強度,減少未來自然災害可能發生的頻率,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
行動
17.33加強區域規劃和開發建設項目的災害影響評價。評價內容包括:
(a)開發建設項目是否對其周圍環境引發災害性後果;
(b)項目實施區域周圍的環境是否對開發建設項目有潛在的災害影響;
(c)重大工程設施設計標准、抗災能力與保護措施的是否經濟合理。
17.34加強執法機構的建設。對破壞森林、草原、土地、礦山、海洋資源和破壞災害監測、通訊、防災設施等違法行為給予堅決打擊與糾正,克服有法不依的現象。
17.35研究人類活動及其造成的環境破壞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相關關系:
(a)圍湖造田與洪、澇、旱災害的相關關系;
(b)毀林開荒、開墾草原與山地災害、水旱災害、風沙災害的相關關系;
(c)地下水超采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相關關系;
(d)大型工程建設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相關關系。
17.36研究人為因素引起的未來自然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a)城市空間立體開發引起的地震、火、水、風、地面沉降等各種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b)大量施用農葯引起的農業病蟲害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c)礦產開發引發的自然災害。
17.37探討通過調整人類活動方式或減緩人類活動強度,減少未來自然災害發生頻率的可能性和減輕其危害的途徑。

『拾』 急...求一篇有關土木工程防災的論文5000字左右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 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局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布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咨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 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 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 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路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路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群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 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與土木工程抗震論文發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