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三峽大壩配上解說詞100字
三峽大壩景區解說詞
金色三峽.銀色大壩.綠色宜昌,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水電名城——湖北宜昌。宜昌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可謂人傑地靈。而大家現在認識宜昌可能還是因為我國的實際工程也是世界矚目的耀眼明珠——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今天我們要參觀的也就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主題,三峽大壩景區。三峽大壩景區主要包括西陵長江大橋,雙向五級船閘,壇子嶺景區,升船機,大壩主體及電站以及截流紀念園。因為西陵長江大橋,雙向五級船閘,壇子嶺景區,升船機,大壩主體及電站主要在長江南岸,所以我們先為參觀。長江北岸的截流紀念園我們作為參觀的最後一站。
在參觀開始之前讓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中國長江中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西陵長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為公路橋。位於三峽大壩中軸線下游 4.5公里 處,是長江上的第一座懸索橋,為單跨 900米 的鋼箱梁懸索橋,剛建成時其跨度在同類型橋梁中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七,目前居國內第五(2006年12月)。大橋全長1118.66米,主跨 900米 ,全寬 21米 ,雙向4車道。常水位最大通航凈空30米。橋面結構採用鋼箱梁。該橋於1993年12月開工,1996年8月竣工通車。該橋是三峽工程建設的兩岸交通的主要通道,為三峽工程的成功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巨大的三峽船閘。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規模舉世無雙,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閘。船閘的水位落差之大,堪稱世界之最。三峽大壩壩前正常蓄水位為海拔175米高程,而壩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這就是說,船閘上下落差達113米,船舶通過船閘要翻越40層樓房的高度。此前,世界水位落差最大的船閘也只有68米。
三峽船閘的旁邊就是壇子嶺景區了。壇子嶺景區是三峽工地的制高點,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壇子嶺因外形象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景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整個景區包括觀景台、浮雕群、鋼鐵大書、億年江石模型室和綠化帶等,綜合展現了源遠流長的三峽文化,表達了人水合一、化水為利、人定勝天的鮮明主題。
與船閘相互輝映的便是世界最大的升船機了。升船機是三峽工程設計中最後一個永久性建築物,其主要作用是為客貨輪提供快速過壩通道,並與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聯合運行,提高三峽水利樞紐的航運通過能力。三峽升船機為齒輪齒條爬升式垂直升船機,由上游引航道、上閘首、船廂室、下閘首和下游引航道組成。
大家所看到的位於大江之中的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三峽電站了。她就像一條巨龍一樣截斷了滾滾的長江水。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它壩長2335米,底部寬115米,頂部寬40米,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壩體可抵禦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達每秒鍾10萬立方米。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台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還有2台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遠遠超過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
經過在江南的參觀我們對三峽工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那麼它又是怎麼建設的呢?讓我們到江北的截流紀念園去看看三峽建設者的三峽建設歷程。三峽截流紀念園是以三峽工程截流為主題,集游覽、科普、表演、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景區位於三峽大壩右岸下游800米處。景區分入口區、演藝眺望區、遺址展示區和游樂休憩區等4個區域,由截流記事牆、演藝廣場、親水平台、幻影成像、大型機械展示場、攀爬四面體、平拋船等十幾個景觀組成。三峽截流紀念園反映了三峽人建設三峽的圖景,力圖體現人定勝天,天人合一的截流文化主題精神。
今天我們的參觀就到這里了,謝謝大家。
㈡ 上了80年代........原創一篇《隋朝大運河》的解說詞
我國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在現代陸路交通工具還沒有出現的情況下,開辟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是很必要的。特別是在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實現了全國統一之後,更顯得十分必要了。當時,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區的經濟卻有了很大的發展。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資,特別是糧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怎樣把這些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北方地區,這是擺在統治階級面前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大量的物資要從江淮運到長安,甚至運到北方邊疆的軍事重鎮,採取什麼運輸方式好呢?當時陸上運輸只有騾馬大車和肩扛人挑,運輸速度緩慢,運輸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不能滿足統治階級的需求。只有利用水道運輸,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所以,當時開鑿運河是時代的需要和歷史的必然,不能把隋煬帝楊廣這個暴君窮奢極欲,愛好遊玩,當成主要原因。
但是,開鑿運河的艱巨工程對勞動人民卻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強征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晚唐文人韓偓〔Wò卧〕寫的《開河記》中描寫了修河民工的悲慘生活。文中寫道,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發了360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伙食炊事。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各執刑杖,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動不動就用棍棒毒打,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人。
在我國歷史上,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工程主要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東周春秋時期。位於東南吳國的國王夫差,為了爭霸中原,向北擴張勢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長江水經瓜洲(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部)北入淮河。這條聯系江、淮的運河,從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當時稱為邗溝,長約150公里。這條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的起源,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後來,秦、漢、魏、晉和南北朝又相繼延伸了河道。
第二個時期是隋朝時期。公元六世紀末到七世紀初,大體在邗溝的基礎上拓寬、裁直,形成大運河的中段,取名曰山陽瀆。在長江以南,完成了江南運河,這是大運河的南段。實際上,江南運河的雛形已經存在,並且早就用於漕運。「漕」是利用水路運送漕米到集中地點的意思。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我國的封建王朝,向農戶徵收地租和田賦,在很長時期內,採取徵收實物的辦法。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區所產的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區徵收的糧食調運到京城,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措施,為封建統治者所重視。在這種情況下,漕運在我國歷史上形成過一套較完整的制度,並有相應的一套管理系統。漕運用的船,叫做漕船。漕船載運的糧、米,叫做漕糧、漕米。駕駛漕船的軍隊和民工,叫做漕軍、漕丁和漕夫。許多朝代都設專管漕運的官員。遠在秦漢時代,我國史書就已經有了關於漕運的記載,到了隋朝,漕運更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這時主要是開鑿通濟渠和永濟渠。黃河南岸的通濟渠工程,是在洛陽附近引黃河的水,行向東南,進入汴水(今已湮塞),溝通黃、淮兩大河流的水運。通濟渠又叫御河,是黃河、汴水和淮河三條河流水路溝通的開始。隋朝的都城是長安,所以當時的主要漕運路線是:沿江南運河到京口(今鎮江)渡長江,再順山陽瀆北上,進而轉入通濟渠,逆黃河、渭河向上,最後抵達長安。黃河以北開鑿的永濟渠,是利用沁水、淇水、衛河等河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蘆溝(永定河),直達涿郡(今北京)的運河。
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隋朝修築大運河的幾項重要工程:
一是開鑿東通黃河的廣通渠。隋朝開始修建的一條重要的運河是從長安東通黃河的廣通渠。隋初以長安為都。從長安東到黃河,西漢時有兩條水道,一條是自然河道渭水,另一條是漢朝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渭水流淺沙深,河道彎曲,不便航行。由於東漢遷都洛陽,漕渠失修,早已湮廢。隋朝只有從頭開鑿新渠。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改善長安、黃河間的水運。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難滿足東糧西運的需要,三年後又不得不再一次動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將渠道鑿得又深又寬,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傑出的工程專家宇文愷主持。在水工們的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竣工。新渠仍以渭水為主要水源,自大興城(今西安市)至潼關長達300餘里,命名為廣通渠。新渠的運輸量大大超過舊渠,除能滿足關中用糧外,還有很大富餘。
二是整治南通江淮的御河。隋煬帝即位後,政治中心由長安東移洛陽,很需要改善黃河、淮河、長江間的水上交通,以便南糧北運和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命宇文愷負責營建東京洛陽,每月役丁200萬人。同時,又令尚書右丞皇甫議,「發河南淮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通濟渠」(《通鑒·隋紀四》)。此外,還征調淮南民工10多萬,擴建山陽瀆。工程規模之大,范圍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通濟渠可分東西兩段。西段在東漢陽渠的基礎上擴展而成,西起洛陽西面,以洛水及其支流谷水為水源,穿過洛陽城南,到偃師東南,再循洛水入黃河。東段西起滎陽西北黃河邊上的板渚〔zhǔ煮〕,以黃河水為水源,經今開封市及杞縣、睢縣、寧陵、商丘、夏邑、永城等縣,再東南,穿過今安徽宿縣、靈壁、泗縣,以及江蘇的泗洪縣,至盱眙〔xū yī虛移〕縣注入淮水。兩段全長近 2000里。山陽瀆北起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市),徑直向南,到江都(今揚州市)西南接長江。兩渠都是按照統一的標准開鑿的,並且兩旁種植柳樹,修築御道,沿途還建離宮40多座。由於龍舟船體龐大,御河必須鑿得很深,否則就無法通航。通濟渠與山陽瀆的修建與整治是齊頭並進的,施工時雖然也充分利用了舊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但因為它們有統一的寬度和深度,因此,主要還要依靠人工開鑿,工程浩大而艱巨。可是歷時很短,從三月動工,到八月就全部完成了。隋煬帝立刻從洛陽登上龍舟,帶著後妃、王公、百官,乘坐幾千艘舳艫〔zhú lú竹爐〕,南巡江都。這是中外工程史上的奇跡。當然,代價是極其高昂的。在鑿渠和造船過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
三是修建北通涿郡的永濟渠。在完成通濟渠、山陽瀆之後,隋煬帝決定在黃河以北再開一條運河,即永濟渠。大業四年(公元608年),「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隋書·煬帝紀》上)。永濟渠也可分為兩段:南段自沁河口向北,經今新鄉、汲縣、滑縣、內黃(以上屬河南省)、魏縣、大名、館陶、臨西、清河(以上屬河北)、武城、德州(以上屬山東)、吳橋、東光、南皮、滄縣、青縣(以上屬河北),抵今天津市;北段自今天津折向西北,經天津的武清、河北的安次、到達涿郡(今北京市境)。南北兩段都是當年完成。永濟渠與通濟渠一樣,也是一條又寬又深的運河,據載全長1900多里。深度多少,雖不見文字,但大體上說,與通濟渠相當,因為它也是一條可通龍舟的運河。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煬帝自江都乘龍舟沿運河北上,帶著船隊和人馬,水陸兼程,最後抵達涿郡。全程4000多里,僅用了50多天,足見其通航能力之大。
四是疏浚縱貫太湖平原的江南河。太湖平原修建運河的歷史非常悠久。春秋時的吳國,即以都城吳(蘇州市)為中心,鑿了許多條運河,其中一條向北通向長江,一條向南通向錢塘江,這兩條南北走向的人工水道,就是最早的江南河。這條河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進行過多次整治,到了隋煬帝時又下令作進一步疏浚。《資治通鑒》卷一八一記載:「大業六年冬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百餘里,廣十餘丈,使可通龍舟,並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會稽山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東南,相傳夏禹曾大會諸侯於會稽,秦始皇也曾登此山以望東海。隋煬帝好大喜功,大概也要到會稽山,效仿夏禹、秦皇的故事。
廣通渠、通濟渠、山陽瀆(隋煬帝把後兩者合稱御河)、永濟渠和江南河等渠道,雖然不是同時開鑿而成,可以算作各自獨立的運輸渠道。但是由於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長安、洛陽為樞紐,向東南和東北輻射,形成完整的體系,同時,它們的規格又基本一致,都要求可以通航方舟或龍舟,而且互相連接,所以又是一條大運河。這條從長安、洛陽向東南通到餘杭、向東北通到涿郡的大運河,是古今中外最長的運河。由於它貫穿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對加強國家的統一,促進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是很有價值的。
在以上這些渠道中,通濟渠和永濟渠是這條南北大運河中最長最重要的兩段,它們以洛陽為起點,成扇形向東南和東北張開。洛陽位於中原大平原的西緣,海拔較高,運河工程充分利用這一東低西高、自然河道自西向東流向的特點,開鑿時既可以節省人力和物力,航行時又便於船隻順利通過。特別是這兩段運河都能夠充分利用豐富的黃河之水,使水源有了保證。這兩條如此之長的渠道,能這樣好地利用自然條件,證明當時水利科學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開鑿這兩條最長的渠道,前後用了六年的時間。這樣就完成了大運河的全部工程。隋朝的大運河,史稱南北大運河。它貫穿河北、河南、江蘇和浙江等省。運河水面寬30—70米,長約27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第三個時期是元朝時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後,要從江浙一帶運糧到大都。但隋朝的大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為了避免繞道洛陽,裁彎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濟州、會通、通惠等河,明、清兩代,又對大運河中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改造。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
一是開鑿濟州河和會通河。從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東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間、臨清和濟州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來根本沒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貫通的關鍵就是在這兩個區間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臨清和濟州之間的運河,元朝分兩期修建,先開濟州河,再開會通河。濟州河南起濟州(今濟寧市)南面的魯橋鎮,北到須城(在今東平縣)的安山,長150里。人們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條件,以汶水和泗水為水源,修建閘壩,開鑿渠道,以通漕運。會通河南起須城的安山,接濟州河,鑿渠向北,經聊城,到臨清接衛河,長250里。它同濟州河一樣,在河上也建立了許多閘壩。這兩段運河鑿成後,南方的糧船可以經此取道衛河、白河,到達通州。
二是開鑿壩河和通惠河。由於舊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與通州之間修建一條運輸能力較大的運河,以便把由海運、河運集中到通州的糧食,轉運到大都。於是相繼開鑿了壩河和通惠河。首先興建的壩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里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這條水道長約20多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較大。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糧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閘壩,因而這條運河被稱為壩河。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負責水利的工程技術專家郭守敬,先千方百計開辟水源,並引水到積水潭集蓄起來,然後從積水潭向東開鑿通航河段,經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去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接白河。這條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後,積水潭成了繁華的碼頭,「舳艫蔽水」,熱鬧非常。
元朝開鑿運河的幾項重大工程完成後,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00多公里。京杭大運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運河不少河段,如果從北京到杭州走運河水道,前者比後者縮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目前國外著名的大運河有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前蘇聯土庫曼運河等。這些運河的長度不但都比我國的大運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開鑿南北大運河的時間晚1000多年。
㈢ 大學運動會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要一段方陣解說詞,方陣前有一個本院的
就寫關於水利工作的的成就之類的
㈣ 介紹隋唐大運河的解說詞
京杭人運河的開鑿,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吳王闔閭為了向西擴張勢力范圍,下令開鑿自太湖直達長江的胥溪。
早在2400多年前,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京杭運河的許多河段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開挖的,運河水流主要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瑤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台兒庄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台兒庄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里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里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㈤ 長江三峽解說詞作文500字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東至湖北宜昌,全長193公里。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瞿塘峽居西,在重慶所轄的奉節、巫山境內。峽口為夔門,兩山壁立,有如門戶,其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山高水急,極為壯觀,人稱「夔門天下雄」。峽內名勝眾多,以摩崖石刻和絕壁棧道遺跡最為引人注目。峽口高處有白帝古城,內多三國遺跡,有的旅遊船安排有白帝城觀光項目。瞿塘峽下是大寧河寬谷,大寧河小三峽是三峽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
巫峽居中,地處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之間,谷深峽長,幽靜秀雅。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為行雲,暮為行雨」的浪漫傳說,遊客一定要依船上的提示注意觀賞。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漢代美女王昭君的故鄉都在巫峽附近。
西陵峽居東,在湖北境內,全長75公里,歷來以水急灘多、行船艱險而令人望而生畏,後經整治,通盤條件已大為改善。西陵峽兩岸石壁的形態、色澤都十分奇特,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和黃牛峽等區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峽下口正在修建宏偉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已形成以現代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興人文景觀。
三峽之行到西陵峽外結束,遊客可舍舟登岸,轉道鐵路、公路繼續旅行,也可乘舟通過葛洲壩巨型船閘(輪船過閘時的感受也十分有趣,幾乎可以看作三峽之外的第四峽),觀賞三峽以下江寬流緩的壯麗景色。
㈥ 再說長江解說詞
長河
㈦ 黃河的解說詞
治水:從三門峽到小浪底
穿越了陝晉峽谷,切割了黃土高原的黃河,泥沙俱下,災害頻仍。黃河變清,黃河
安瀾,成了中華民族的千年之夢。「萬山不隔中秋月,百年復見黃河清」。千百年來,
人們祭祀、人們祈盼,人們鑄起巨大的銅牛,一東一西,鎖住黃河。然而,黃河依然是
黃河,災害也依然是災害。這兩只銹跡斑斑的銅牛,在河床的泥沙中沉睡了上千年,它
們是黃河泛濫的歷史見證
㈧ 急需黃河鐵橋解說詞!!!
青銅峽黃河鐵橋
風雨滄桑,歷史見證
這是一座怎樣的橋梁,它的建成有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它又憑借什麼優勢入圍了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呢?今天就讓我帶著大家去了解這座見證歷史的鐵橋。
50多年前,在大躍進的噪雜號子聲中,寧夏第一座鐵橋動工了。黃河流經青銅峽地區時,水勢舒緩,因水而生的橋梁成了連接黃河兩岸的紐帶,形制不同的橋梁成了平原上劃過水面的一道道景緻。其中就有一座銹跡斑斑的鐵橋,這就是出現在寧夏平原上的第一座橋梁——青銅峽黃河鐵橋。
萬物復甦的春季里,青銅峽大地上盪漾著拂面春風。在青銅峽鎮,一座鐵橋橫卧在波光粼粼的黃河之上。那就是青銅峽黃河鐵橋!它距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1.3公里,這個季節的河床比夏、秋季節更能襯托出鐵橋的偉岸和高大,不時有騎摩托車或自行車的人,悠悠閑閑地從橋面穿行而過。
黃河在此呈南北向流動。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1958年11月23日那天,天氣已經轉冷,當地人開始進入「冬養」季節。然而在冰冷的河灘上,卻出現了一個個當地人此前從沒見過的帳篷,閃現著一個個操著外地口音的身影,慢慢地,才知道,這些人就是承造寧夏平原上第一座鐵橋的蘭州鐵路局橋梁工程隊的工作人員。隨後的日子裡,70多名技工和近200個民工利用冬季黃河封凍期間,開始在冰上架梁,大膽地使用木樁橋墩來支撐重達150噸左右的大型鋼梁。鐵橋鋼梁是在鐵道部及蘭州、西安鐵路局的援助下,從渭南、臨潼、峽東等地運到施工現場的。正是由於工人和技術人員的沖天干勁和集體智慧才使這座鐵橋如期的誕生了。
為什麼要建這樣一座鐵橋呢?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完成了黃河治理規劃,國務院為此設立了黃河水利委員會。1954年出台的黃河流域規劃技術經濟報告中,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被列入黃河梯級開發的第一期大型水利工程。成為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這樣大的工程及所需的鋼材物資,靠傳統的羊皮筏子、木船等渡河工具根本無法完成,只能修建一座橋梁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及黃河兩岸來運輸物資。
如今,鐵橋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風雨,鋼梁看上去已銹跡斑斑,但細心看您會發現鋼樑上還有英文及生產年份的標記。以及標注著1944至1947年不同製造年份的銘牌。這5組中跨採用英國製造的ESTB軍用鋼梁,這些鋼梁所用的是英國東北部北約克郡的鐵礦廠原料,二戰前後由位於倫敦費利特的英國多門朗公司製造。每組長35米,自重110噸,僅鋼梁的安裝就使用了35000個鉚釘。美國的、加拿大的、英國的,加上中國的鋼梁,從鋼材選用的角度看,這座橋完全是一座「四國橋」。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站在橋梁的上水處,能清楚地看到其獨特的橋墩是一般橋梁很少用的筏型基礎。所謂筏型基礎就是沿著橋梁中軸線的水下底部拋置大量石塊,形成一條連接河底的矮石埕做橋基,然後在上面建橋墩,這種建造方式在中國著名橋梁中只有位於泉州城東13公里處的洛陽橋採用。
1959年7月1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38周年,通車典禮選擇在黨的生日這一天舉行。那天,建成的橋頭上彩旗飄揚,巨幅標語懸掛兩旁,左邊為:連接黃河兩岸,加速寧夏建設;右邊是:歡呼大橋通車,向黨生日獻禮;橫幅是:慶祝通車大會在黃河岸邊舉行。有近千人參加。那天下午1點,隨著時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吳生秀的剪綵,一列從河西段跨過唐徠渠鐵橋的火車,在歡呼聲中徐徐駛過長達292米的青銅峽鐵橋,奔向青銅峽河東工地。火車通過後不久,就有汽車通過,村民們的自行車、毛驢車也通過這座橋來來往往,使這座橋成了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很少見的「多車道橋梁」。鐵橋的建成,不僅聯通了黃河兩岸的來往,更是為加速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當時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吳生秀參加大會並發表講話。他說:「青銅峽大橋的建成,是我區人民的一件極大的喜事。一方面,它將加速青銅峽工程的進展,另一方面,又將促進吳忠、金積等縣區、市的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他代表全區人民向蘭州鐵路局橋梁隊的同志們致以謝意。
1991年9月,距離青銅峽黃河鐵橋下游幾公里的河面上迎來青銅峽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青銅峽鐵橋逐漸退出了歷史視野,走進工業遺產保護行列。當年,為了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承載的重貨列車、貨車頻繁通車,又由於維護和保養工作跟不上,無法解決,導致鐵橋橋墩有不同程度的沉陷下移,橋面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鋼架結構腐蝕情況嚴重,已不適合車輛通行。目前,橋面上多是騎著摩托車或自行車的當地人,穿行於河東、河西間。緩緩的河水通過筏型橋基時激起的激流,彷佛捲走了這里昔日的繁忙。這座橋卻承載了幾十年間積淀的無形的文化信息,無聲的向人們訴說著遙遠而滄桑的歷史,佇立在橋頭的文物保護碑,標志著鐵橋是寧夏第一處被正式納入文物保護管理體系的近現代工業遺產。
2010年12月,青銅峽黃河鐵橋被自治區政府公布為第四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因其具有歷史、社會、科技、經濟和審美價值,對維護文化的多樣性和創造性,體現了世界鋼橋建造領域科學技術的發展軌跡,也見證了國家為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和關心解決回漢人民生活方面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因此被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
如今,有不少新人都會來鐵橋旁拍攝婚紗照。鐵橋用它那厚重的歷史來見證著每對新人甜蜜的愛情!
走過半個世紀的青銅峽鐵橋,有望重新煥發它新的生機,體現出它新的的價值。
至此,鐵橋雖已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有著50多年歷史的鐵橋卻成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符號。
如果有機會的話,您可以到鐵橋上去走一遭。鐵橋當年的英姿依在!
青銅峽黃河鐵橋會用它那敦厚的臂彎迎接您的到來!
㈨ 都江堰導游詞 完整的
歡迎各位來到都江堰市游覽。現在汽車正經過寬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轉上玉壘山公路,去參觀聞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區。
大家從成都來,都看到沿途縱橫交錯的河渠,奔涌著盈盈清水,流淌進遠近碧綠的田疇,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兩千多年以來,古堰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國」的富饒和美麗。
在此以前,由於成都平原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高山連綿的松茂峽谷中洶涌而下的浩盪岷江,一到漲水季節,總是順地勢四下漫流,常常給平原生息的遠古生靈帶來可怕的洪澇災難。後來經過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的鱉靈治水,才使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鱉靈的巨大功績,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讓給鱉靈,成為開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齊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
嘴分水堤又稱魚嘴,因其形狀像一張鱷魚的嘴巴而得名,魚嘴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沙堰具有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將寶瓶口多餘的內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還會自行潰堤,讓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以保證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災害。
寶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寶瓶口的水會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以此來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戶去。
㈩ 《再說長江》解說詞有哪些
再說長江解說詞
第一集大江巨變
這是20多年前,一部史詩般的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中的影像。拍攝者將鏡頭對准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紀錄下與它有關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和長江流域人們的生存狀態。20世紀80年代,一個將改變中國人生活的時代正在到來,時代變遷的急促腳步成為《話說長江》中最具歷史張力的影像。1983年《話說長江》播出,產生了一個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當年的報道這樣描述: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數百萬中國人便坐到電視機前,收看由中央電視台播放的電視系列節目《話說長江》。對於當年的人們來說,這是一次影像的盛宴。更為重要的是,這條巨大的河流帶給他們澎湃的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一個個難忘的畫面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時代印記。通過電視熒屏,中國人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流淌了億萬年,養育了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母親河的真實容顏。這部長達25集的系列節目來自4000多分鍾的電影膠片素材,鮮活畫面的背後是歷時整整一年的艱辛拍攝。1981年,一代電視人開始了這次盛況空前的拍攝,他們的足跡遍及大江兩岸。之後,一部在中國電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脫穎而出。
2004年,距離《話說長江》播出整整20年後,中央電視台《再說長江》攝制組,沿著長江開始了又一次大規模的拍攝,這是對20年前腳步的追尋。某種意義上,這是跨越不同時空的同一次紀錄。20年,歷史中的短暫一瞬,而對於世紀之交的長江,卻充滿滄海桑田的意味。它的背後,是一個巨變的中國。20多年前留下的畫面中,長江上這些險峻的峽谷,令人想到了古詩中關於蜀道的描述。峽谷居民搏命般的水上生活,帶著遠古的血性和豪氣。而在流域的另一些河段中,富於現代色彩的水利工程已初露端倪。20世紀80年代,長江邊的城市中已出現這些規模巨大的樓群。時尚,開始成為大多數人的新鮮話題。這些情景,仍然深深地映在許多人的腦海中。甚至,每一個細節都會令人感動。來自20多年前的面孔、表情和動態,讓我們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同時,也更加清晰地看到,今天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對於生活在今天的我們,這是屬於每一個人的20年。從2004年起沒,《再說長江》攝制組開始多方尋找當年鏡頭中的人物,他們的人生凝聚著20年長江流域,甚至整個中國變遷的歷史。1982年,在長江上游的重慶,一座橫跨長江的大橋竣工了,人們用罕見的隆重慶祝橋梁的落成。這一年,重慶孩子李曦11歲,居住在新大橋旁邊的他成為橋上的第一個晨跑者。23年後,李曦和家人仍然居住在長江邊,在橋上晨跑的習慣也一直保持下來。不同的是,這已是重慶無數新大橋中的一座。今天,重慶的跨江橋梁的數量,已超過長江流域幾個大城市橋梁數量的總和。它們縱橫南北、依山就水連接出一個巨大的都市。23年後,這個長江上游的城市已是中國最新的直轄市。如同當地的傳統戲劇中的絕技一樣,它在令人不可思議的高速中變臉。今天的重慶是另外三個中國直轄市總面積的2.4倍,重慶版圖的翻新已縮短到每3個月一版。影像展示出這個城市魔幻般脫胎換骨的歷史,這是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城市,布滿時間創痕、飽含生長能量。20年間的突變,已超出了重慶人想像力的極限。
20年,在整個長江流域,對於居住在不同城市和鄉村的許多人來說,生活的奇跡都已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上海,長江入海口的國際大都市。100多年前留下的西式建築和歐陸情調背後,城市的脊樑和肢體飛速延伸血脈賁張。上海人對時尚的追求在今天呈現出更豐富的形式。速度,刺激了上海人的靈感。現在,這仍是他們遵從的法則。20年,速度帶來一座城市滄海桑田的詩意。上溯到六、七千年前,今天上海所在的地域還是茫茫大海。數千年間,長江水帶來的泥沙不斷堆積形成長江流域這個巨大的沖積平原,這是上海最初的歷史。現在,歷史仍在長江與大海的交合中衍生。崇明島這個由長江的泥沙堆積孕育的中國第三大島嶼,仍在以每年新增2萬畝土地的速度增長。這些伸向大海的濕地,彷彿是長江生生不息的象徵。
在距離大海6000多公里外的地方,長江以另一種形式表達它的個性。彷彿從天而墜,狂野的水流帶著初生的血性和莽撞,劈開山脈和峽谷一路浩盪東去。今天,以我們短暫的生命仍可觀照這條億萬年的大河。長江流域,這些亘古造化的自然奇觀,有著長江脫胎臨界過程中所有的生命跡象。許多證據表明,200多萬年前,人類的身影開始出現在這里,在孕育萬物和人類的過程中,長江仍以各種方式呈現它最新的生命狀態。周而復始、晝夜朝夕,如同我們每個個體生命的降臨。20世紀80年代,在長江兩岸許多人正在經歷他們不同的人生階段,而作為新中國歷史中一個特定的時代,80年代卻充滿最原生的活力和狀態。有著和這些孩子一般的天真和生動。此時,不論對於孩子還是他們的時代,一個富於能量的生活正在來臨。那時,在長江兩岸的許多地方,人們的身邊發生著不同的事。一些重大事件成為長江歷史中的重要標志。1983年,在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外,一場盛大的慶典活動被紀錄下來。這一年,人們在長江上建成了第一個巨大的水利工程----葛洲壩。
20多年後,在距離葛洲壩不遠的長江三峽中,人們開始告別即將被淹沒的家園,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正在這里進行。多達百餘萬的移民們將要離開他們世代生活的家園。今天,世界水利史上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名詞----三峽大壩。這座大壩給長江帶來的不僅是山河巨變,更是一個民族的百年夢想變成了現實。這個長江歷史上最為宏大的文明壯舉,帶來中國人對長江文明源流的進一步探尋。14年前,隨著大壩的動工,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工地也出現在三峽庫區600多公里長的河段中。這是中國考古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行動。層出不窮的出土文物與長江流域的眾多考古發現默默呼應,成為古老長江神秘拼圖中的重要環節。我們可以像飛鳥一樣俯瞰長江和它懷抱中的神奇山脈、廣袤大地時,腳下的許多時空密碼仍是陌生而未知的。我們為何生活在這里?很久以來即使是這樣的問題,也充滿層層疑惑。一些來自地下的偶然發現使我們對長江的過去,滿懷好奇和虔誠之心。一個世紀以來,好奇心和敬意帶來考古學家對長江流域的一次次考古發掘。依據近20多年來石破天驚的發現,我們已經可以把大河上的人類生息故事回溯到2000年、3000年直至遙遠的7000年前。相對於黃河而言,長江的先民也創造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輝煌文明。在另一些時間里,他們曾這樣生活,這些男人和女人曾經種植和收獲過中國乃至亞洲最早的稻穀。最簡單的原始材料被用於修造無以倫比的水利工程。青銅器和彩陶美玉來自它們主人對宗教的狂熱和對精密工藝技術的掌握。山川日月、魚蛇走獸使這些人的疑問充滿想像力,信仰變得空靈而富於藝術精神。在河流的另一些地方,匠師們醉心於一種儀式般的體驗,用清水和糧食釀出可以燃燒的液體。宗教、哲學、藝術、生活、戰爭、生存,這一切鏈接出長江先民曾被埋在土地下的一個個記憶片斷。不少古老奇跡和生活仍然停留和流動在我們身邊,它們同來自黑暗中的祖先秘密連綴著長江流域驚天動地的文明史。追溯使人相信,這條哺育自然萬物的大江,也曾作為古老中國的文明之源而存在。
洶涌狂暴或靜流入歌,多少年來,長江有著它截然不同的狀態和表情,但在它的種種表象背後,卻是無限的生機。和世界上的許多文明大河一樣,長江在帶來洪水和泥沙的同時,也帶來肥沃的土地。此後,田野上的牧歌年復一年。我們追尋長江孕育萬物和文明之謎,這來自它那天造地設般的生命系統,像人體的經脈與臟器。對於長江,它們是縱橫交錯的支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與長江連接的湖泊包括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太湖和洪澤湖,湖泊像肺葉一樣通過經脈般的河流自如吞吐、存儲、消漲著長江的水。這是多達700餘條的支流、江湖相通和支流匯集的地方,產生出最早的魚米之鄉和人類居住所。居所日漸擴大,如同長江繁復的水系。不同的種族開始聚集,形成集鎮、城市和國家,戲劇般的歷史開始演繹。在已經過去的漫長的時光中,長江兩岸平疇綠野、男耕女織、漁歌帆影北往南來。1982年,《話說長江》攝制組在長江下游拍攝下這條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運河中繁忙的景象使人依稀看到被長江水浸潤的那些古老故事。20多年後,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正在進行。工程的東路乾渠將沿用運河的故道修建,古運河再獲新生。「南水北調工程」三條線路的水源來自長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這是人類水利史上的壯舉。從此,長江開始浸潤著中國南北。然而,在過去的千百年中,長江從未泄露天機。人們膜拜的這些彷彿來自天外的水,滲透於他們周而復始的生存歷史。而它的來源,卻一直被蒙上濃重的神秘色彩。為了尋找長江的來龍去脈,中國人在長江沿線默默探索了2000多年。1983年,億萬中國人從《話說長江》的影像中看到了懸念千古的長江源頭。在此之前的1976年,中國科學家首次到達各拉丹冬雪山的巨大冰川中,一條大江的身世方才水落石出。1976年的發現,使長江的長度第一次得到確認。數年後,通過《話說長江》,人們第一次感受到這條長達6380公里的大河帶來的心靈震撼。橫貫中國的長江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河。20多年前,曾創造中國電視收視奇跡的系列節目《話說長江》,將拍攝的腳步停留在長江的最後一條支流----黃埔江邊。這是《話說長江》中的部分影像,除了真實的感嘆,主持人還在20年前的時空中想像著長江的將來。20年前的那次紀錄同時成為長江和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標志。運用當時先進的膠片攝像機,拍攝者第一次為這條大河留下了有史以來最為翔實和完善的珍貴影像。這是歷史中的瞬間,卻是唯一的瞬間。數字成為這個瞬間最有力的表達方式。海拔5800米,行程半個中國,歷時730餘天,紀錄影像55000分鍾。2004年8月1日,這是最初的數字,這一天,中央電視台開始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長江探源拍攝活動。這只是為長江舉行的最初儀式,此後,萬里行程成為心靈的膜拜。運用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清影像設備,我們的視線穿越時間和大地,掠過城市和鄉村隨浩盪江水驚濤裂岸、水滴石穿。這是從一滴水開始的朝聖,正是這一滴水,開始了一條大江和我們的生命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