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在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哪些
中國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很多,比如三峽大壩,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等。
一般水庫庫容大於1億m³,防洪保護城鎮及工礦企業的重要性為重要,保護農田大於100萬畝,治澇面積大於60萬畝,灌溉面積大於50萬畝,供水對象為重要對象,裝機容量大於30萬千瓦,滿足以上任何一個條件的都為大型水利工程,大型水利工程又分大(1)型和大(2)型,這里不再詳細敘述。
②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
★歷代興修的水利工程
(1)戰國: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
(2)秦:開通了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
(3)兩漢:農田水利地區特色明顯。
①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系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渠等。
②江淮、江漢之間以修治天然陂池為主,著名工程有六門陂。
③東南以排水築堤、變濕淤之地為良田為主,著名工程有鑒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築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4)三國兩晉南北朝:曹魏興復了芍陂、茹陂等許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處,都要通渠灌溉。
(5)隋唐:開通大運河有利於農田灌溉。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
(6)五代十國:興修水利工程,如安豐塘(南唐)、捍海塘(吳越)。
(7)元:開鑿會通河(山東東平到臨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古代開挖的運河
(1)古江南河——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蘇州和揚州間的水道,它是中國開挖最早的運河。
(2)邗溝——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長江與淮河水系。
(3)靈渠——開挖於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時,由史祿負責興修,溝通了湘水和灕水。這條運河連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灕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間溝通,以後歷代又曾多次修繕利用。
(4)隋朝大運河——開挖於605年,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里,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東北通到涿郡,東南到餘杭,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
(5)元——開鑿了從山東東平到臨清的會通河。後來又開鑿了從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這就使原有的運河連接起來。
★古代對黃河的治理
(1)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黃河。
(2)西漢武帝、東漢明帝都進行過大規模的黃河治理工程。
(3)元朝政府多次征發農民和兵士,治理黃河。
③ 國家27項水利工程有黑山峽嗎
黑山峽少懸未決問題目前看松現象首先啟黑山峽河段級發(紅山峽、五佛、觀音)五佛水電站工程09候前期論證審批工作基本通前期工程應該今明兩始消息應該真實
④ 近代水利工程有哪些
1、河南銅瓦廂黃河大堤決口修補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
2、西峽縣鸛河蓮花寺崗水電站(1929年)
3、「關中八惠」農田水利灌溉工程(1933—1935年)關中地區涇、洛、渭、梅、灃、黑、泔、澇(一說為涇、洛、渭、灃、耀、灞、 )八個灌區的統稱。
4、佛子嶺水庫大壩(1954年竣工,中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
5、三門峽水庫(1957年竣工)
6、新安江水庫(1959年竣工)
⑤ 重點十大水利工程分別是哪十個
靈渠,中國溝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運河,又名湘桂運河、陡河、興安運河,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靈渠是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全長37公里,建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靈渠設計科學,建造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灕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二,京杭運河,從北京至杭州的運河,全長1790km以上,是中國著名水利工程。京杭運河春秋時開始開鑿,元代最後開通。京杭運河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把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連系成一個統一的水運網,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動脈。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三,都江堰,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內,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樞紐工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也是現有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興建。都江堰始名於宋代,宋以前稱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都江堰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水運、城市供水等多種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國」美稱。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四,三峽工程全稱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是減輕荊湖地區洪澇災害的重要工程,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五,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涉及7省直轄市的44座地級以上城市,受水區為京、津、冀、魯、豫、蘇的39座地級及其以上城市、245座縣級市(區、縣城)和17個工業園區。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建成後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將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六,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萬里長江上建設的第一個大壩,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偉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的巨大水利樞紐工程之一。水利樞紐的設計水平和施工技術,都體現了我國當前水電建設的最新成就,是我國水電建設史上的里程碑。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七,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廣東省最大的水利工程,用於縱向圍堰防沖固堰,位於廣東省北江幹流中游清遠市飛來峽管理區內,壩址控制流域面積3.41萬k㎡,佔北江流域面積的73%,水庫總庫容19.04億立方米,防洪庫容13.3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發電量5.54億kw/h。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的開發目標以防洪為主,兼顧航運、發電、養殖、供水、旅遊和改善生態環境。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八,江埡水庫,是根治澧水洪災的一個關鍵性工程項目,被列為水利部和湖南省的重點工程。工程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灌溉、航運、供水、旅遊等綜合效益。水庫總庫容17.4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7.4億立方米,水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灌溉農田8.5萬畝,改善航道124千米,提供5萬餘人的生活用水。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九,百色水利樞紐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鬱江上游右江河段上,壩址在百色市上游22公里處,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發電、灌溉、航運、供水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是珠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中治理和開發鬱江的一座大型骨幹水利工程,該項目已列入我國「十五計劃」,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標志性工程之一。
中國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十,王甫洲水利樞紐,是一個以發電為主,結合航運,兼有灌溉、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工程。位於湖北省老河口市漢江幹流上,上距丹江口水利樞紐30km,老河口市市區下游約3km處。
⑥ 中國有幾個著名的水利工程。
(1)戰國:秦國的都江堰、鄭國渠。(2)秦:開通了秦渠、靈渠和江南運河。(3)兩漢:農田水利地區特色明顯。①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系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渠等。②江淮、江漢之間以修治天然陂池為主,著名工程有六門陂。③東南以排水築堤、變濕淤之地為良田為主,著名工程有鑒湖等。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築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兒井。(4)三國兩晉南北朝:曹魏興復了芍陂、茹陂等許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處,都要通渠灌溉。(5)隋唐:開通大運河有利於農田灌溉。唐朝設專官管理水利事業,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僅江南興建和修復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過了六朝的總和。(6)五代十國:興修水利工程,如安豐塘(南唐)、捍海塘(吳越)。(7)元:開鑿會通河(山東東平到臨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古代開挖的運河(1)古江南河——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蘇州和揚州間的水道,它是中國開挖最早的運河。(2)邗溝——開挖於春秋時期的吳國,溝通長江與淮河水系。(3)靈渠——開挖於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時,由史祿負責興修,溝通了湘水和灕水。這條運河連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灕江,使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間溝通,以後歷代又曾多次修繕利用。(4)隋朝大運河——開挖於605年,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全長四五千里,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東北通到涿郡,東南到餘杭,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5)元——開鑿了從山東東平到臨清的會通河。後來又開鑿了從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這就使原有的運河連接起來。★古代對黃河的治理(1)大禹用疏導的方法治理黃河。(2)西漢武帝、東漢明帝都進行過大規模的黃河治理工程。(3)元朝政府多次征發農民和兵士,治理黃河。
⑦ 國家部署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有哪些
2014年初步落實重大水利工程中央投資390億元,加快推進東北三江治理、黃河下游治理、治淮、治太等在建項目建設,積極做好西藏拉洛、四川紅魚洞、安化等9個蓄洪垸堤防加固、衛運河治理、尼爾基引嫩擴建骨幹一期、內蒙古尼爾基下游灌區等項目開工前期准備工作。
⑧ 老哈河的水利工程
紅山水庫,1958年10月至1965年10月興建。位於西遼河支流老哈河中游,翁旗、敖漢旗、郊區交界處。控制流域面積24,486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積的74%,是以防洪為主,灌溉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按千年一遇設計,萬年一遇校核。總庫容25.6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7.46億立方米,興利庫容3.14億立方米,死庫容5.1億立方米,由主壩、副壩、輸水洞、泄洪洞、溢洪道、電站組成。
烏蘭召水庫,位於敖漢旗薩力把鄉老哈河支流飲馬河中游。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總庫容896萬立方米,為小(一)型水庫}1年10月動工,1959年末竣工,國家補助投資20萬元。1965年淤平報廢後,將壩址上移3公里重建,設計總庫容為12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06萬立方米,死庫容146萬立方米,成為中型水庫。水庫由主壩、副壩、溢洪道、輸水洞組成。改建工程國家補助投資12.87萬元,完成土石方1萬立方米,用工25.8萬工日,於1966年竣工。1985年又淤平。經過三年施工於1992又建成一條泄洪、沖沙洞,力圖恢復部分庫容,延長水庫的使用年限,增加農民的受益。
打虎石水庫,是赤峰第二座大型水庫。位於老哈河支流黑里河下游的寧城縣西泉鄉。控制流域面積540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632平方公里的85.4%。是以灌溉、防洪為主,兼發電、養魚的大型水庫。總庫容11,96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5757萬立米,興利庫容6322萬立方米,死庫容678萬立方米。設計效益為灌溉22.4萬畝,保護人口21.4萬人,年發電量416萬千瓦時,養魚水面6000畝。水庫由大壩、輸水洞、泄洪洞、電站組成。
高家店水庫,位於敖漢旗寶國吐鄉高家店村。1974年5月動工,1976年7月主體竣工。控制忙牛河支流高家店河,控制流域面積82.6平方公里,總庫容1946萬立方米。水庫由大壩和輸水洞組成。最大壩高18米,壩長513米,輸水洞分設於大壩兩端,最大泄量,東洞為22.3立方米/每秒,西洞為19.9立方米/每秒。由敖漢旗水利隊設計,寶國吐公社施工。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0.3萬畝,養魚水面1500畝。1984年8月19日出現歷史最高水位98.1米,主體工程未見異常。1977-1985年每年實灌農田0.3萬畝,1985年已淤積148.7萬立米,1982年始捕魚。
二道河子水庫,位於郊區老府鄉西路嘎河幹流上游,1970年3月開工,1972年1月竣工。屬第三次復工興建。控制流域面積1509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9300萬立米,防洪庫容39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810萬立米,死庫容3100萬立方米。水庫工程由大壩、溢洪道、輸水洞組成。最大壩高44.5米,壩長370米。溢洪道為開敞式,凈寬56米,最大泄量370立方米/每秒。輸水洞為有壓隧洞,最大泄量313立方米/每秒。設計灌溉面積12.4萬畝,養魚水面5400畝。
三座店水庫,是大(II)型水庫,是內蒙古自治區「十五」期間最大的水利建設項目,工程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境內西遼河支流陰河的下游,壩址在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鎮三座店村上游0.5公里處,距赤峰市城區35公里。三座店水庫主要功能包括城市防洪、供水、生態農業灌溉等。工程設計總庫容3.05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2 842平方公里,年徑流1.41億立方米,可將赤峰城區防洪標准由原來的5~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每年向赤峰城區供水4 745萬立方米,可為下游生態農業灌溉提供補充水源,年發電692萬千瓦時。工程於2005年開工建設, 2009年工程達到下閘蓄水的要求,2011年底全部完工。
孟家段水庫,位於遼河幹流中游(西遼河)右岸,地處通遼市奈曼旗明仁蘇木和八仙筒鎮之間。該水庫從蘇家堡水利樞紐南分洪閘進水,由上下兩庫組成,其中上庫庫容為5870000立方米,下庫容為49300000立方米,總庫容為108000000立方米,是一座及防洪、灌溉、養殖、旅遊於一體的平原大型水庫。孟家段水庫工程由上庫、主副水庫分洪渠、下庫、泄洪道等組成。水庫級別為二等,建築物為3級。設計洪水標准為50年一遇,設計洪峰為2592立方米。 美麗河揚水站,位於元寶山區。提老哈河水,設計提水流量0.67立方米/每秒,總裝機537千瓦/4台。設計灌溉面積2.3萬畝,實際灌溉面積0.73萬畝。
蟠龍山灌區,1958年動工興建。灌溉范圍在老哈河左岸的乃林、甸子、馬蹄營子、平庄、美麗河等公社和乃林果樹農場,共27個大隊,189個生產隊的10萬畝農田。乾渠長32公里,支渠15條,長95.7公里,斗渠37條,長187.公里。1959年完成渠首及渠系建築物93項,國家投資97.81萬元,耗用鋼材57i噸,水泥1219噸,木材663立方米,投工82.7萬工日。1960年轉入工程配套,至1985年總投資263.16萬元。
英金河灌渠,「二五」期間赤峰興建最大的灌溉工程。位於郊區東部英金河左岸,由兩座渠首,兩條乾渠組成。一干引水流量13立方米/每秒,長46公里;二干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長53公里。兩條乾渠共有分支渠20條,總長91公里;斗渠76條,總長203公里。支渠以上建築物309座,設計灌溉面積31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21萬畝,保證灌溉面積巧萬畝。灌區內有機電井463眼,井渠雙保險。受益范圍包括郊區的水地鄉、安慶溝鄉、太平地鄉、八肯中鄉、河南營子鄉、安慶溝林場、東沙荒良種場、東湖漁場和元寶山區的風水溝鎮。兩渠首年均進水量1.048億立方米。 打虎石水電站,為寧城縣打虎石水庫配套工程,國家投資121萬元,裝5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3台,季節性發電,年發電量416萬度。1977年11月動工,1981年建成試運,1982年並網發電。
鉤魚台水電站,是寧城縣鉤魚台水庫配套工程。國家投資4萬元,裝水輪發電機組250千瓦3台,1979年10月建成,1983年投入季節性發電,年發電量70萬度。
紅山水庫電站,是紅山水庫配套工程,裝水輪發電機組5台,總容量6720千瓦。豐水期遼河灌溉區域用水時發電(季節性發電),年發電量240萬度,已並入電網運行。
玉瀑電站,位於紅山水庫下游,屬老哈河梯級開發電站之一。電站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屬翁牛特電氣化縣建設骨幹建設工程之一。電站為壩後式水電站,庫容370萬立米。設計水頭19.6米,單機流量16.27m/s,電站裝機2×2500kw,年利用小時3780小時,設計年發電量1890萬kw·h/年。
⑨ 中國最大水利工程有那些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的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的宜昌的南津關。自西向東主要有三個大的峽谷地段: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因而得名。三峽兩岸高山對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處不足百米。三峽是由於這一地區地殼不斷上升,長江水強烈下切而形成的。因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 長江三峽
[1]
長江三峽(10張)長江三峽,人傑地靈,它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南津關等。他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 三峽全長193公里(千米),兩岸懸崖絕壁,江中灘峽相間,水流湍急,唐代大詩人李白經過這里留下了優美的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使白帝城更加出名。 三峽特產:美景、美人、美石,美景有:三峽自然風光、三峽人家、三峽大壩,美人:有王昭君;美石有:景觀奇石幻彩紅、三峽浪。
三峽美石(19張)
編輯本段三大峽谷
瞿塘峽
長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我想它應該也是雄偉險峻的一個峽。 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名燮門,也稱瞿塘峽關,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左邊的名赤甲山,相傳古代巴國的赤甲將軍曾在此屯營,尖尖的山嘴活像一個大蟠桃,右邊的名白鹽山,不論天氣如何,總是迂出一層層或明或暗的銀輝。瞿塘峽雖短,卻能「鎮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摹山」的雄偉氣勢。古人形容瞿塘峽說,「案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
巫峽
在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境內,西起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巫峽
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可以說處處有景,景景相連。 清人許汝龍「巫峽」詩中說:「放舟下巫峽,心在十二峰。」這里群峰競秀,氣勢崢嶸,雲霧繚繞,姿態萬千。
西陵峽
西陵峽
在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境內,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約長6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以灘多水急聞名的山峽。 整個峽區由高山峽谷和險灘礁石組成,峽中有峽,大峽套小峽;灘中有灘,大灘含小灘。自西向東依次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燈影峽四個峽區,以及青灘、泄灘、崆嶺灘、腰叉河等險灘。 兵書寶劍峽在長江北岸,有一疊層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書,還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豎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寶劍,故得名。傳說是諸葛亮存放兵書和寶劍的地方。 崆嶺峽內有崆峪灘,是長江三峽中「險灘之冠」。灘中礁石密布,枯水時露出江面如石林,水漲時則隱沒水中成暗礁,加上航道彎曲狹窄,船隻要稍微不小心即會觸礁沉沒,加之有民說,「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 燈影峽又名明月峽,河谷狹窄,岸壁陡峭,峰頂奇石騰空,岩間瀑布飛泉。南岸馬牙山上,有四塊岩石屹立,形似《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陳運和《長江三峽》詩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猶如性格相似又各具特徵的兄弟般 講述優美的神話傳說,新鮮 指點眾多的歷史古跡,耐看」。 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 長江三峽不僅有已經建成的葛洲壩,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工程—三峽工程。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於2009年全部完工。
編輯本段景區簡介
大壩旅遊區
三峽大壩旅遊區是源於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國家旅遊局評定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三峽展覽館、壇子嶺園區、185園區、近壩園區及截流紀念園5個園區,總佔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託,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游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將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內外友人嚮往的旅遊勝地。
小三峽
三峽美景
巫山位於長江三峽庫區腹心,素有「萬峰磅礴一江通,鎖鑰荊襄氣勢雄」的地貌景觀,和「三峽明珠」、「渝東門戶」之稱。巫山旅遊自1982年開發至今,已擁有國際旅行社1家,國內旅行社20家,星級賓館4家,豪華旅遊船55艘,環保旅遊船40艘,專用旅遊車33輛,旅遊從業人員3000人。通過多年的努力,小三峽景區先後獲得「全國旅遊聖地四十佳」、「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重慶市最佳景區」、「巴蜀旅遊業四十強」等殊榮。巫山,人傑地靈,物華天寶,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旅遊金礦。巫山,這古老而年輕的熱土,充滿了神奇與誘惑,勤勞朴實的巫山人民願意同全國旅遊同仁交朋友,精誠合作,熱忱歡迎中外賓朋走進新巫山、走進新三峽、走進小三峽。
秭歸
秭歸山川優美,人傑地靈,集名人(屈原)、名壩(三峽大壩)、名峽(西陵峽)、名湖(高峽平湖)、名物(「中國臍橙之鄉」)於一體,融巴楚文化、屈原文化、峽江文化於一爐,是湖北省首批優秀旅遊縣,是宜昌市旅遊先進縣。秭歸旅遊景點眾多,除了舉世聞名的西陵峽和三峽大壩以外,有全國最大的文物集中復建保護地——鳳凰山,有世界名勝——屈原祠,屈原誕生地——樂平里,有三峽地區最有影響的古建築群落——新灘古民居,有居於中國四大瀆廟之首的江瀆廟,有三峽第一漂——九畹溪,三峽大壩後花園——四溪,三峽雪原——朱棋荒,有三峽地區最大危崖體景觀——鏈子岩,有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衛生城、國家首批園林縣城等殊榮的——秭歸縣城,有三峽庫區移民搬遷試范點——銀杏沱移民新村。
白帝城
重慶市奉節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首和庫區腹心,東臨三峽大壩,西靠重慶,南連張家界,北接西安,是渝東、陝南、鄂西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幅員面積約為 4099 平方公里,總人口 100 萬,是長江三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和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所在地。 白帝城歷史悠久回味無窮,在奴隸社會時期,這一帶曾是巴、蜀兩國的領地,並於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為夔子國。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設縣、設州、設路,這里一直都保持著行政和軍事的顯赫地位。唐時設夔州府,轄十九州縣。宋時置夔州路。奉節在周赧王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為魚復縣,時我國早期所建縣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歷史。唐貞觀 23 年(公元 649 年),為旌表諸葛亮「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奪」的忠君愛國思想而改為奉節縣沿用至今。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蘇軾、陸游、劉禹錫等都在此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因此奉節又享有「詩城」的美譽。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境內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長的天井峽地縫、世界級暗河龍橋河、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長江三峽第一峽的瞿塘峽,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勝白帝城、劉備託孤的永安宮、諸葛亮的八陣圖、瞿塘峽內的摩崖石刻、懸棺群等自然、人文景觀,構成了分別以白帝城瞿塘峽和天坑地縫為中心的兩大特色旅遊區。水陸交通四通八達。准備改線的 210 國道和渝巴高等級公路在縣境內縱橫交錯,並背靠 206 國道、 318 國道、縣內通車里程 6000 余公里;黃金水道長江橫貫縣境 43 公里,港口年貨物吞吐量 400 多萬噸,居重慶市第二位。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將兩大特色旅遊區連貫成有機整體,可進入性很強。縱有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天坑地縫世界奇,絕世景觀任君游。奉節這塊旅遊熱土,隨著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落成,正以嶄新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寬松的環境,真誠歡迎海內外朋友及有識之士前來投資開發、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研探險,我們將竭盡全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昭君村
興山縣始建於公元260年,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於群山之中」而得名。 她位於三峽大壩庫區壩首,東臨宜昌,西連巴東,南接屈原故里,北枕神農架。區位優勢獨特,水陸交通方便,209國道和宜秭省道貫通東西,修建中的滬蓉(北)穿境而過。 興山物華天寶,鍾靈毓秀,境內群峰競秀,萬木崢嶸 ,溪流縱橫,碧綠多姿。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主要有昭君村文化旅遊區、高嵐自然風景區、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古夫新縣城民俗生態旅遊區和古洞口水上旅遊區。
三峽人家
三峽人家風景區,屬國家S級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 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紀念館、石牌古鎮、楊家溪漂流等景區,其旅遊內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概括,即:一個館(石牌抗戰紀念館),兩個特別項目(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和楊家溪軍事漂流項目),三個第一(三峽第一灣——明月灣、中華第一神牌——石令牌、長江第一石——燈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騷客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歐陽修、蘇轍、黃庭堅,南宋陸游,清代張之洞,還有現代大詩人郭沫若等等。詩人們用他們的靈性之筆,或寫三峽人家,或寫櫓聲帆影,或寫蛤蟆甘泉,或寫青山飛瀑,或寫秀峰奇石……讀了這些詩篇,恍若身臨其境,飽覽了三峽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濃郁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