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專業 > 安鄉縣水利局水利工程

安鄉縣水利局水利工程

發布時間:2021-08-15 14:46:43

① 四川省內的大型建類的企業有哪些

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攀枝花分院 四川省郵電建設工程局 成都達羲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市市政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二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陽光機電一體化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市安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倍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十二工程公司 峨眉山市騰達水泥廠 四川簡陽港通工程有限公司 省建三公司 四川省建中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中鐵二局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樂山市第五建築總公司 西昌市建築勘測設計院 四川省武聯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佳成建設有限公司 四川省達縣第三建築公司 四川省彭山縣城鎮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今天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新都建工集團桂湖建築工程分公司 四川新興建築工程總公司 四川省蜀新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省瀘州市建設工程公司 四川省三台縣第三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華鎣市建築總公司 四川煤礦基本建設工程公司建築安裝公司 四川省江油市城建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海天建設公司 四川省達州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建築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省郫縣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三合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三台縣第五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省岳池縣渠江建材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四川中成煤炭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三台縣水電建築安裝公司 四川綿陽新華建築總公司一分公司 四川省建築新技術工程公司 內江市川威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綿陽市森威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興文縣晏陽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和潤物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市桂溪建築工程公司 德陽市通達安裝工程公司 成都市青白江區盛興建築有陰公司 成都市曉初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德陽市機電安裝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青羊區建築工程總公司 成都市成華區建築安裝工程公司第一公司 成都光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成都銀豐實業有限公司 成都市金牛區興旺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倍建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銀都發展有限公司 新興市建築公司 攀枝花市通力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綿陽市涪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 遂寧市城北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成都中鐵濃工程公司 綿陽市宇發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 中鐵二局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梓潼縣第三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自貢市房屋建築工程公司第一工程隊 三台縣斌達水利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平武縣涪源建築工程公司 屏山縣金安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攀枝花市鋼鐵集團公司冶金建設公司 綿陽市正誠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南充市第三建築工程總公司 綿陽市長興建設有限公司 綿陽市同立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綿陽市金星建設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內江市時代裝飾有限公司 綿陽市加瑪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綿陽市佳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市眾信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綿竹長城建築公司 眉山第一建築工程公司 瀘州市佳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涼山喜德達歌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宜賓市明貴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儀隴縣建築總公司攀西分公司 宜賓市戎倫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華潤置地(成都)有限公司 中江縣金宏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核工業第二四建設公司 梓潼縣建築工程公司 三台縣水電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綿陽高新區金宏建設有限公司 南充市嘉陵建築工程總公司 平武縣興達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市富太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資陽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中鐵二局集團建築有限公司 攀鋼集團冶金建設公司物資建材公司 南溪縣蜀南建築工程公司 綿陽市涪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納溪區第三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綿陽匯澤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眉山市東坡區第三建築工程公司 綿陽市涪源建築工程公司 瀘州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設計所 宜賓市志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綿陽市宏禹建設有限公司 眉山市中泰建築工程公司 宜賓春江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市建力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宜賓市新能源建築工程公司 宜賓市蜀益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華夏建築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第五冶金建設公司 自貢市鳳凰建築公司 自貢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 三台縣海鑫建築工程公司 彭山縣城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三台縣七建有限責任公司 歐貝德(中國)管理系統有限公司 蓬安縣建業總公司 綿陽市文泉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綿陽市瑞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綿陽興綿建設有限公司 綿陽市安縣華明實業有限公司 綿陽市普明建築工程公司 綿陽新華建築公司 綿陽市園星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綿陽市建設工程總公司 綿陽市聖鼎建築有限公司 閬中祥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綿陽市天力達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瀘州南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宜賓開發區建設工程公司 宜賓志遠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宜賓三星建築工程公司 宜賓市興安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滎經縣建築工程總公司 崇州市蜀西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萬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聯益建設有限公司 成都燕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成都金海置業有限公司 成都興達建設實業公司 成都市簇橋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溫江縣天府建築有限公司 成都市青白江區華嚴建築公司 成都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煤炭建築公司 達州市建築工程總公司 崇州市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市新都公用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迪生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德陽市華西建築公司 四川省地四建築工程公司第三分公司 四川利通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長寧縣雙星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第六建築工程公司 鹽亭縣安泰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市賽特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廣安區宗城建築公司 成都市集建培訓中心新都建築公司 成都倍特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建安公司 四川省邛崍市方圓建築有限公司 雙流縣永安鎮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三台縣萬發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煤炭第三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四川省崇州市建築安裝公司 四川蜀都建築勘測設計事務所 四川省三台縣城北建築有限公司 四川省第三建築工程公司第二分公司 攀枝花市公路橋梁工程總公司 成都華水水電工程建設公司 綿陽市燃氣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安裝公司 成都鴻聖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綿陽市三五三六廠 中江縣建築勘察設計所 江油市四川石油管理局川西北基建工程公司 中鐵二局集團機電有限公司 綿陽鐵道工程公司 四川省人民渠綿陽建設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 四川省場道工程公司 廣漢市化工建設總公司 成都通信建設工程局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都汶路項目部 綿陽市武都引水工程管理局 江油市川西北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省宜賓海威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路橋川交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地方鐵路建設總公司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路橋建設集團路航有限責任公司三分公司 四川省蓬溪富通通道橋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射洪蜀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青羊公司 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大橋分公司 四川長城建築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省道隧集團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攀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二分公司 筠連縣巡發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筠連縣長江建築建材公司 筠連縣長江建設建材有限公司 成都鐵二院橋隧處 四川路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川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 金堂縣教育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鐵二院電算所 成都市高新區建管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高標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宜賓森才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第五冶金建設第一工程公司 成都鴻寶實業有限公司 遂寧市射洪縣建築設計事務所 四川省路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成達工程公司 樂山嘉凌建築公司 四川綿陽新華建築總公司 四川省瀘縣潮河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省達州市新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三台縣第四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宜賓豐南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南溪縣長源建築公司 四川省汶川彩朋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星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省治權集團有限公司青衣江水泥廠 四川省海天建設公司 萬源市八台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利達建設工程分公司 四川大西南工程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邛崍市金屋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江油市長建實業公司 江油市四川廣通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 江油市海英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江安縣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橋梁分公司 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達川市市政工程公司 江油市雙流建築工程公司 江油市廣通建設工程總公司 江油市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江安縣迎安鄉建築總公司 四川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航空港建設第九工程總隊 南充市第三建築總公司 江油市紅升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建築建材公司 江油市建築規劃勘測設計院 江安縣第三建築工程公司 江油市康大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鐵二局電務工程處 四川華夏工程總公司 中國第五冶金建設第四工程公司 廣安市建築總公司 廣安市市政建設公司 成都市恆升有限公司 成都茂文建築有限公司 成都華廈建設公司 成都置信實業有限公司 成都市永豐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城市發展實業有限公司 成都市九里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市新都縣龍虎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蜀信物業管理公司 長寧縣古典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華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市大邑縣第一建築公司 長寧縣卧龍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博思建築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珙縣建築工程總公司 成都曉寶輕質建材有限公司 成都市大邑縣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雙流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市大邑縣蜀新建築公司 成都華益房地產開發公司 成都宏展建設有限公司 成鐵工程集團公司建築工程分公司 成都市第五建築工程公司 成都融創置地有限公司 成都市三河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大英縣第八建築工程公司 鹽亭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成都市華陽建築工程公司 鹽亭縣第四建築公司 第三五三六廠綿陽蜀北建築工程公司 綿陽市涪城區富陽建築工程公司 興文縣基遠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瑞峰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工業設備安裝公司第一分公司 三台縣第八建築工程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宏雲建設有限公司 四川省廣漢市第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泰金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全成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星星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崇州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攀鋼集團修建公司 四川煤炭基本建設公司 上海帕萊登建築景觀咨詢設計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塔誠興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省江油市新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成都市新都第九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鯨龍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廣漢市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國棟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廣達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瀘州市川南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四川省三台縣第八建築工程公司 四川省江油市第五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中鐵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廣安桂興高原村石灰廠 重慶群州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② 生態環境現狀

(一)自然環境

處於雲貴高原的東北緣與湘鄂山地交匯地帶的湘西北中、低山、山原區,東與湘北洞庭湖平原區接壤,北與川東南、鄂西南山地毗連,西與黔東北高原鄰接,南止沅麻盆地西緣。區內氣溫偏低,光照偏少,干濕季節不明顯。年平均溫度16℃~17℃,年日照時數1400 h,>10℃積溫為5000℃~5300℃,80%的保證率積溫僅4800℃~5100℃,極端最低氣溫為-6℃~-15℃,無霜期只有265~285 d。雨量比較充沛,歷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1900 mm,特別是武陵山區降雨量顯著增多,並多以大雨,暴雨,形成了湘鄂(湖北以五峰、鶴峰為中心)暴雨中心區。水系甚為發育,且呈樹枝狀。發育有澧水幹流及其支流,南端為沅水一級支流酉水。土壤以黃色石灰土和黃壤性土為主,黃色石灰土面積約1341萬畝,占區內總面積的35%,黃壤性土面積約1322萬畝,占區內總面積的34.4%。其次有水稻土、黃壤、棕色石灰土、暗黃棕壤、粗骨石灰土、石灰性紫色土、山地草甸土等。森林植被覆蓋率為65.64%,以針葉林為主,闊葉樹、竹林也有分布。

地處武陵山和雪峰山之間的沅麻河谷盆地區,具有光熱充足,冬冷春寒,干濕季節明顯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溫度16.6℃,>10℃積溫為5000℃~5300℃,持續日數為230~235 d,無霜期278 d左右,年日照時數1500 h左右。年降水量在1300 mm以上,7~9月降水量在340~380 mm之間。土壤以紫色土和黃紅壤為主,其中紫色土占近30%,主要分布於沅水西岸,以及漵浦盆地,一般分布於海拔高度200~500 m之間;黃紅壤佔43%,主要沿沅江及其支流巫水的兩岸分布,海拔高度為300~500 m。

雪峰山地區,包括西部的西晃山和南部的越城嶺一部分,光能資源和熱能資源居全省最少區之一。年日照時數1250~1400 h,>10℃積溫為4200℃~5300℃,年降水量除安化暴雨中心外,一般為1300 mm。常年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以黃壤為主,佔51.4%,主要分布在500~1200 m地帶;次為紅壤,石灰土和水稻土零星分布。森林植被覆蓋率為68.45%,以針葉林為主,以及針葉闊葉混交林等,此外城步南山有大片草地分布。

位於本省北部的洞庭湖濱湖平原區,屬於我國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型的長江中游氣候大區,其氣候特點是光、熱較足,春暖遲,秋寒早。年日照時數1700~1800 h,是全省日照最多的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6.5℃~17℃,>10℃的積溫在5000℃~5400℃,無霜期歷年平均為265~280 d。以洞庭湖盆地為中心的沖積平原年降水量1200~1300 mm,為全省降水量較少的地區之一,且分布不均勻,南部較多,北部較少,4~6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50%,多大雨、暴雨,常造成洪澇災害。土壤有三個組合:①以紫潮沙泥為主,分布在南洞庭湖以北的安鄉、南縣的全部,沅江和華容的大部,以及澧縣、常德、漢壽、岳陽、臨湘等縣的一部分;②以黃潮沙泥為主,分布在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入湖處;③以紅黃泥為主,分布在洞庭湖以南的湘陰及益陽等縣,其次在漢壽、常德、澧縣、華容等縣亦有較大面積分布。此外,棕紅壤多分布在環湖的東、西側;紅壤集中分布在環湖的南側;黃紅壤分布在西部外緣;紫色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東北部;潮土沿各大小河流的兩岸分布。森林植被覆蓋率為19.08%,以針葉林為主。

位於本省中部的湘中丘陵區為我國中亞熱帶典型地段之一,光能、熱量資源豐富,氣候溫暖,熱量充足,夏季高溫酷熱,冬無嚴寒,但春寒潮頻繁。本區全年日照時數1400~1750 h,年平均氣溫為16.8℃~18.0℃,>10℃的積溫5300℃~5600℃,無霜期長達261~281 d,最冷月平均氣溫為3.8℃~6.5℃。降水量大,但分布不均勻,常發生前澇後旱現象。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 mm,春末夏初多雨,一般年份4~6月降水量佔全年的45%左右;盛夏秋初乾旱,7~9月降水量僅佔全年的20%左右,且多以雷陣雨為主,而此時氣溫高,蒸發量大,空氣相對濕度小,故易發生乾旱,尤其是衡~邵一帶,歷來有「乾旱走廊」之稱。土壤以紅壤佔主導地位,其次為紫色土,它們在紅盆中廣泛分布,水稻土亦有相當量的分布,主要沿河谷兩岸的階地以及低山、丘陵谷地分布。森林植被覆蓋率為40.60%,以經濟林地、針葉林為主,竹林也有廣泛分布。

位於省內東部的湘東盆地—山地區,光能、熱量資源豐富,氣候溫暖,熱量充足。全年日照時數1500~1700 h,年平均氣溫16℃~17℃,>10℃的積溫為5300℃~5600℃,無霜期長達260~280天,最低氣溫在-6℃~-8℃。雨水較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 mm,春夏雨多常出現暴雨山洪,危害農作物。秋冬雨水略少,產生輕微秋旱。土壤以紅壤為主,其次為紫色土、水稻土,還有棕紅壤、黃壤、暗黃壤、山地草甸土。森林植被覆蓋率為62.82%,以針葉林為主,經濟林亦有一定分布。

位於本省南部的湘南山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7.8℃以上,為全省氣溫最高地區,年日照時數1750 h,年太陽總輻射每平方厘米105~109 kW,>10℃的積溫為5500℃~5800℃,持續240~260 d,無霜期長達290~310 d,最低溫可為-6℃左右。年降水量平均為1300~1800 mm,東部的桂東和西南部的江華,是本區的東西兩側的兩個降水中心,高達1800~2000 mm。土壤以紅壤為主,石灰土、紫色土、水稻土、潮土、黃壤、暗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為次。紅壤一般分布於海拔700 m以下的低山及丘崗;黃壤分布於山地海拔700~1300 m中山區;暗黃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上的山地;山地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200 m以上的山頂脊地。森林植被覆蓋率為59.79%,以針葉林為主,經濟林和竹林亦有一定分布。

(二)社會經濟環境

湖南省是一個具有多民族的人口大省,除漢族外,還有土家族、侗族、瑤族、苗族、壯族、白族、彝族、布依族、回族、維吾爾族、滿族、蒙古族等51個民族。截至1998年末,全省總人口為6502萬人,人口密度達305.24人/km2,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為464萬人,老年人占總人口的7.14%。

湖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歷來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林業和漁業基地。解放以來,湖南省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用於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廣泛開展基本農田水利建設。截至1995年,全省興建各類水利工程200多萬處,其中大型水庫與灌區14處,中型水庫200多處,小型水庫1200餘處,塘壩200多萬處,機電排灌裝機385.53萬千瓦,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68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達218.57萬公頃。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總體運行基本平穩,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化程度明顯提高。全省農業總產值1262.46億元,糧食總產量281.82億千克,棉花19.25萬噸,油料120.74萬噸,烤煙14.34萬噸,水果109.07萬噸,養殖業在連續幾年高速發展的基礎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

湖南省的現代工業是新中國成立後逐步發展起來的,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化工、食品、紡織和能源等六大支柱行業為主體的、門類較多的產業結構體系。工業結構在改革開放以前,一直以重工業和全民所有制工業為發展重點,自1978年以後,輕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重工業也進行了服務方向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速了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礎工業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所有制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雖然國有企業仍居主導地位,但是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私營企業等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

解放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的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迅速發展。1998年省境內中央路營里程2275 km,地方鐵路通車里程344.7 km,公路通車里程60077 km,內河航道里程1萬公里,民用航空航線20條,管道里程164 km,形成了相當規模的交通運輸網路。全省市話交換機容量達315.37萬門,農話交換機容量134.29萬門,郵路和農村投遞線路總長度達到31.55萬公里,全省所有縣(市、區)均已開通國際、國內直撥電話業務,實現了人工網向自動網的轉變,完成了模擬網向數字網的過渡,並正在向可傳輸各種信息媒體的寬頻網、智能網轉變。全省交通運輸與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

教育事業在調整、改革中穩步發展。1998年全省有各級各類學校共4.94萬所,在校學生達1336.93萬人,全省高等院校數已發展到49所,為了提高成人的科學文化水平,各地廣泛開展了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1998年參加各級成人學歷教育的在校學生達到83.39萬人。

科學技術事業迅速發展。1998年,僅縣級以上政府部門科研與科技開發機構就達196個,其中自然科學研究機構18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4個。全省國有單位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7.83萬人,其中自然科學技術人員81.20萬人,在湘「兩院」院士16人,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成果大量涌現,1998年共獲得各類科技成果950項,其中獲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勵的項目333個,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2項,不少項目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三)地質環境

湖南省在大地構造上分屬於揚子陸塊和南華活動帶,兩者大致以雪峰山東南緣安化—靖縣斷裂為界。自中元古代末期的武陵運動開始,以後歷次構造運動在湖南省均有所反映,特別是喜馬拉雅山運動以來的新構造運動對湖南省的地形地貌有著巨大影響,造成湖南省地殼總體上是西升東降、南升北降的格局。形成了如下幾個地質構造—地貌區:

(1)湘西北褶皺隆起岩溶發育山原山地區。海拔一般為600~1200 m,最高為2098 m。河谷多「V」字型,切割深500~1500 m。碳酸岩鹽分布區岩溶地貌景觀顯著,區內發育巨大斷裂及舒緩褶皺,屬較穩定地塊。歷史地震最高6.1級,主要地質災害為溶洞、地下河、滑坡、崩塌、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

(2)湘西斷褶隆升山地區。海拔500~800 m,最高2021 m。水系發育,河谷多呈「V」形。區內活動性斷裂發育。地殼尚穩定,歷史上地震最高5級。岩組復雜,主要地質災害為岩溶滲漏塌陷、邊坡不穩、軟弱夾層等。

(3)湘北斷陷盆地沖積平原區。地勢低平,地殼上屬較不穩定區,主要地質災害為軟土層的塌陷、沉陷、管涌、地殼沉降和河湖淤積等。

(4)湘中褶斷岩溶發育丘陵盆地區。區內大部為丘陵盆地,局部中低山。丘陵海拔150~350 m,中低山山峰最高1513 m。盆地中水系發育,晚近期活動性斷裂也很發育。歷史地震最高5.5級,沿斷裂帶有溫泉出露,主要地質災害為岩溶塌陷滲漏,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採煤區地面變形破壞等。

(5)湘東斷褶拗陷丘陵山地區。區內中部及南部為丘陵盆地,偶有低山,海拔一般100~300 m,山峰最高1289 m;東北為低山丘陵,邊境幕阜山、連雲山,海拔1615 m。山體谷地呈北北東向雁形排列,晚近期活動性斷裂發育,規模巨大。歷史地震最高5.5級,主要地質災害為水土流失、岩溶塌陷滲漏等。

(6)湘東南褶斷隆起岩溶發育山地丘陵區。區內岩溶發育強烈,岩溶地貌顯著。晚近期活動性斷裂發育,規模巨大,構造復雜,以堅硬-較堅硬碳酸鹽岩組及堅硬-較弱淺變質岩組為主。主要地質災害為岩溶塌陷滲漏、軟弱夾層、邊坡不穩。

③ 寧南縣白水河滑坡應急避險綜合演練方案

涼山州人民政府

(2013年6月14日)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辦文通知》(B[2013]0206-2號)及《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切實加強寧南縣白水河滑坡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函》(川國土資函[2013]173號)要求,為檢驗寧南縣白水河滑坡防災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各工作組、鄉鎮的應急指揮能力,鍛煉自救互救隊伍,確保白水河滑坡威脅區的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特製定本綜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通過模擬演練,讓白水河下游威脅區的人民群眾明白預警信號、撤離路線、避險場所,臨災時採取正確的逃生方法,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傷亡;通過模擬演練,讓承擔地質災害防治任務的各行政職能部門進一步明確責任,明白當災情發生後,如何啟動應急預案,應該做什麼,怎麼去做。

二、演練原則

(1)以人為本、避讓為主的原則。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

(3)反應迅速、措施果斷的原則。

(4)部門配合、分工協作的原則。

三、演練背景

白水河滑坡位於黑水河右岸、S212省道K85+600上方的斜坡上,地處寧南縣與普格縣交界處,上部滑坡體位於普格縣黎安鄉沙里村4組,下部滑坡堆積區位於寧南縣松新鎮上游村8組,距普格縣縣城約7千米,距寧南縣縣城約30千米,距寧南縣松新鎮約10千米。白水河滑坡在2012年入汛後發生20餘次滑動,特別是6月28日、8月16日發生大規模滑坡,衍生的碎屑流阻斷S212省道交通累計40餘天,淤埋500餘米,行人車輛無法通行,造成松新鎮上游村8組百餘畝農田被毀,堵塞黑水河河道40餘米,形成堰塞湖,河水水位上漲近4米,下遊河水斷流近3小時,造成過往行人2人遇難、3人失蹤、多人受傷。災害發生頻率歷史罕見。滑坡災害給寧南、普格2縣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間接經濟損失巨大。該滑坡已於2013年4月15日由省政府同意開展應急治理,施工單位於4月底進場施工,施工及監理人員達239人,大型機械設備43餘部價值3000萬元。

目前,滑坡體上有176.2萬立方米尚未滑坡動的物源,加上已滑動但殘留在坡面的50萬立方米鬆散物源,在特大暴雨沖擊下,可能導致整體失穩,造成寧南縣與外界的生命線省道S212線阻斷,阻塞黑水河,形成堰塞湖,一旦潰壩,將對黑水河下游沿河10個鄉鎮2萬余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給寧南縣經濟社會發展、群眾出行及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前期工程建設造成嚴重影響。

本次演練即以白水河滑坡發生,且阻斷省道S212、堵塞黑水河形成堰塞湖為演練背景。

四、演練時間地點

演練時間:2013年6月19日14:00—15:00。

演練地點:白水河滑坡整個影響范圍,包括滑體上方施工區、下方滑坡堆積區、黑水河上、下游影響區。

演練指揮部及觀摩地設在寧南縣松新中學。

五、演練組織

1.承辦單位

由省政府應急辦、省國土資源廳、省水利廳、涼山州人民政府主辦,寧南縣人民政府、普格縣人民政府承辦。

2.參與演練的有關部門領導

(1)省政府應急辦、省國土資源廳、省水利廳有關處室領導。

(2)州政府、州政府應急辦、州國土資源局、州水務局有關領導。

(3)寧南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普格縣相關領導。

3.參演人員

由寧南縣、普格縣自行確定,寧南縣人數控制在500人以內,普格縣控制在80人以內。

4.演練方陣

部門方隊(縣政府辦組織30人);工礦企方隊(縣經信局組織40人);鄉鎮方隊(縣委組織部組織30人);學生方隊(縣教育局組織100人);群眾方隊(松新鎮組織50人);應急民兵方隊(縣人武部組織30人);衛生方隊(縣衛生局組織20人);施工隊伍方陣(四川華地公司組織30人);普格縣電站方陣(普格縣政府及花山鄉組織30人)。

六、領導機構

州政府成立白水河滑坡應急避險綜合演練領導小組和白水河滑坡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演練工作。

(一)綜合演練領導小組

組長:楊卉 州政府副州長

副組長:熊自力 州政府副州長,楊靜萍 省政府辦公廳副巡視員,曾憲林 省水利廳副巡視員,王軍 省國土資源廳調研員,張碩 寧南縣委書記

成員:代輝 省防汛辦處長,秦啟貴 省政府應急辦一處副處長,吉木子拉 州政府副秘書長,張邛林 州國土資源局局長,馬小林 州水務局局長,王志強 州政府應急辦主任,代兵 寧南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沙英 普格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鄒光敏 華地公司白水河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項目經理

(二)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

指揮長:楊卉 州政府副州長(州指揮部)張碩 寧南縣委書記(縣指揮部)

副指揮長:熊自力 州政府副州長,楊靜萍 省政府辦公廳副巡視員,曾憲林 省水利廳副巡視員,王軍 省國土資源廳調研員

成員:代輝 水防汛辦處長,秦啟貴 省政府應急辦一處副處長,吉木子拉 州政府副秘書長,馬小林 州水務局局長,王志強 州政府應急辦主任,代兵 寧南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沙英 普格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楊洪彬 寧南縣委副書記,楊兵軍寧南縣人武部部長,高峰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宋和遠寧南縣政府副縣長,王金紅 普格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小紅 普格縣人武部部長,阿蘇古哈 普格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

(三)指揮部下設七個工作組

1.指揮部辦公室

主任:楊洪彬 寧南縣委副書記,王金紅 普格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副主任:周旭、鄧興濤、焦道未、李正寧、殷崇宏、勒古子發、杜建寧、何科舉、秦科偉。

成員單位:縣人武部、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國土局、縣水務局、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縣氣象局、縣政府應急辦、團縣委、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李學強(寧南縣)、里使(普格縣)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搶險救災工作情況與信息的搜集、匯總形成書面材料向指揮部負責人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掌握現場搶險救災工作進度,及時預測災情發展變化趨勢,並研究對策;負責聯絡交通搶險組、河道疏浚組、社會治安管理組、災民救濟安置組、災險情調查監測組、人員搶救組、後勤物資保障組、宣傳報道組工作。負責各方隊、各點的標牌、吊牌、座簽、會標製作、會場布置;演練所需車輛的調度指揮;協調組織指揮部成員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迷彩服。

2.人員搶救組

組長:趙平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周秀彬、庄凡丁(寧南縣)

成員單位:縣人武部、縣衛生局、縣消防大隊、縣公安局、縣食葯監局、縣武警中隊、應急民兵、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古代勇

主要職責:迅速組建、調集現場醫療救治隊伍;負責聯系、指定、安排救治醫院,組織指揮現場受傷人員接受緊急救治和轉送醫院救治,減少人員傷亡;負責調集、安排醫療器材和救護車輛;負責向上級醫療機構求援;認真搞好災區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在災情發生後不發生各種傳染性疫病。縣消防大隊負責制定白水河地質災害點人員搜救演練方案。

3.交通搶險組

組長:邰康寧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代萬聰

成員單位:縣交通局、縣交戰辦、縣公路局、武警中隊、民兵應急連、團縣委(青年志願者隊伍)、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鄧瑞元

主要職責:制定S212省道道路搶險演練方案並按照演練要求開展演練。

4.河道疏浚組

組長:高峰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殷崇宏

成員單位:縣人武部、縣水務局、縣氣象局、縣公路局、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劉欽春

主要職責:制定河道疏浚演練方案並按照演練要求開展演練。

5.災民救濟安置組

組長:吉地你聰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胡志文 普格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勒古子發(寧南縣)、期沙保安(普格縣)

成員單位:縣民政局、縣人武部、縣公安局、縣紅十字會、縣財政局、縣政府應急辦、縣規建局、縣食葯監局、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嚴朝軍。

主要職責:制定災民救濟安置演練方案;各演練點帳篷及指揮部遮陽篷的搭建、拆裝。

6.後勤物資保障組

組長:張毅 寧南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副組長:雷文檣。

成員單位:縣財政局、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紅十字會、縣政府應急辦、縣經信局、縣食葯監局、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陸林香

主要職責:負責搶險救災經費及時足額到位;負責救災物資的調運、儲存和發放;為災民提供維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搶險救災人員的生活保障。確保搶險救災指揮通訊聯絡的優先暢通。

7.災險情調查監測組

組長:宋和遠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王金紅 普格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李正寧、林毅。

成員:州國土資源局,寧南縣國土局、縣氣象局、縣規建局、縣環保局、縣統計局、松新鎮人民政府

聯絡員:蒲紅志、殷學峰。

主要職責:組織專家開展現場調查,查明災害形成的條件、引發因素、影響范圍和人員財產損失情況,確定地質災害等級,劃定危險區;設立專業監測網點,對災害點現狀穩定性進行監測和評估;對可能再次發生的地質災害提出能夠阻止或延緩再次發生的措施;提供災害發生地詳細准確的氣象預報;提出人員財產的撤離、轉移最佳路線和災民臨時安置地點的意見;完成縣地質災害搶險救災指揮部交辦的其他工作。

七、演練工作程序

第一階段:災害發生

13:40:全體演練單位集中在寧南縣松新中學待命。

14:00:州政府楊卉副州長宣布演練活動開始。

【同步解說】 男聲:此次演練模擬主演場附近的白水河發生滑坡,130萬立方米物源下滑,災情嚴重,險情不斷。

女聲:突發的滑坡災害,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巨大危害。

男聲:面對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緊緊依靠基層組織,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是成功應對處置的關鍵。

女聲:災情發生後,寧南、普格兩縣立即報告災情;接報後,州委、州政府值班室立即報告主要領導。

場景1:災情報告

參演單位:白水河應急治理工程施工單位監測人員、州白水河滑坡防治指揮部成員。

場景布置:應急救援指揮部。

演練內容:14:00,白水河滑坡施工單位監測人員監測到滑坡裂縫加大等異常情況,立即報告普格、寧南縣政府和州地災辦。州地災轉報指揮部:「因昨夜連續降暴雨,白水河滑坡Ⅰ、Ⅱ號滑塊後緣裂縫從原來的10厘米和5厘米迅速增加到30厘米和15厘米,滑坡活動加劇,可能在近短時間內下滑。目前施工人員和設備在滑坡體上施工,請求將施工人員和設備轉移避險」。

州政府楊卉副州長迅速召集州白水河滑坡防治領導小組長成員單位會商後,由熊自力副州長下達給施工單位負責人——華地公司白水河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項目經理鄒光敏「根據監測數據分析,要求你單位施工人員和設備撤離滑坡區」的指示。

【同步解說】 男聲:州委州政府接到災情報告後,首先想到了正在滑坡體上參加應急搶險治理工程施工的各參建單位,第一時間指示撤離。

場景2:白水河滑坡應急治理工程施工單位組織撤離

參演單位:白水河應急治理工程施工單位四川省華地公司。

場景布置:白水河滑坡體上施工工地。

演練內容:接州政府撤離命令後,正在滑坡體上施工的施工單位四川省華地公司按照事先制定的應急預案,由華地公司項目經理鄒光敏有序組織撤離。

場景3:啟動應急預案

參演單位:州縣相關領導。

場景布置:寧南縣松新中學,州縣應急救援指揮部。

演練內容:14:10,監測人員再次報告「白水河滑坡出現嚴重險情,滑坡體130萬立方米的物源已下滑,省道S212徹底中斷,黑水河河道完全堵塞,水位上漲達8米高,形成堰塞湖。」

寧南縣地質災害領導小組成員迅速集聚指揮中心(松新中學),組織召開寧南縣地質災害領導小組第一次緊急會議(代兵縣長主持),聽取災情匯報。州政府接到災情報告後迅速召集白水河滑坡應急治理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迅速趕往指揮部。寧南縣向州領導小組匯報情況:

14:20,代兵縣長: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宋和遠和高峰匯報險情。

14:21,宋和遠副縣長:報告指揮部,白水河滑坡體130萬立方米的物源已下滑,省道S212徹底中斷,黑水河河道完全堵塞,水位上漲達8米高,形成了堰塞湖。一旦潰壩,直接威脅我縣下游沿河10個鄉鎮及學校、工礦企業等2萬餘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建議啟動應急預案。白水河滑坡應急治理工程各參建單位已按照自行制定的應急預案提前撤離。

14:23,代兵縣長:縣政府分管氣象工作的副縣長高峰匯報天氣情況。

14:24,高峰副縣長:報告指揮部,根據縣氣象部門監測,從6月18日凌晨至19日10時,白水河地質災害點降雨量已達70毫米,預計未來3日內該處還將有持續大到暴雨,防汛任務十分艱巨,報告完畢。

代兵縣長:現在險情基本明確,下面請州政府楊卉副州長做指示。

14:26,楊卉:鑒於此次白水河滑坡體堵塞黑水河並形成了堰塞湖,對寧南縣下游及普格縣上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構成巨大威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現水位已上漲8米,已威脅到滑坡上游普格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命令:立即啟動《寧南縣白水河滑坡災害應急預案》,請普格縣立即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寧南縣密切關注堰塞湖水位上漲情況及天氣情況,一旦水位繼續上漲有潰壩可能要緊急組織受威脅群眾轉移;滑坡體上施工的各項目承建單位要清點撤離後人員情況,有尚未撤離的要及時安排撤離。同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州地災領導小組立即轉為指揮部,由我和張碩擔任第一指揮長,代兵、沙英同志任指揮長。在外援尚未到達之前,普格、寧南兩縣要全縣動員,迅速組織人力、物力、財力,以疏散人員、妥善安置災民為重點,開展自救互救工作。

【同步解說】 女聲:突發的滑坡災害,省道S212斷道,黑水河河道堵塞形成了堰塞湖,寧南下游松新鎮、普格上游花山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巨大威脅。

男聲:災情發生後,松新鎮、花山鄉政府立即組織群眾向應急避險場所疏散轉移。

場景4:普格縣組織人員撤離

參演單位:普格縣花山鄉政府、公德房、白水河電站職工。

場景布置:普格縣公德房、白水河電站。

演練內容:州政府宣布啟動預案後,普格縣花山鄉發出預警信號,按預先安排,在聽到信號後,公德房、白水河電站職工開始有序轉移。

第二階段:安排部署

場景5:安排部署

參演單位:州縣相關領導、各參演單位。

場景布置:寧南松新中學指揮部。

演練內容:啟動預案、隊伍集結、各小組分別報告有關情況。

14:30,張碩書記:按照州指揮部安排,我宣布啟動《寧南縣白水河滑坡災害應急預案》。下面,由代兵同志代表指揮部安排部署救災工作。

14:31,指揮長代兵:按照《寧南縣白水河滑坡災害應急預案》規定,指揮部下設1個辦公室、7個工作組,下面各工作組組長立即到位,清點各組人員及物資准備情況。

【同步解說】 男聲:指揮部演練工作組列隊清點人數。

指揮長代兵:各組組長報告各組人員集結情況。

縣政府副縣長趙平(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人員搶救組70人,其中松新鎮民兵應急分隊40人、醫療救護分隊及衛生防疫隊伍30人,醫療救護車輛10台,集結完畢。

指揮長代兵:歸隊。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邰康寧(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交通搶險組100人,各型號裝載機10台,電力搶修車輛10台,電信、移動通信搶修車輛5台,供水管道1000米,集結完畢,請指示。

指揮長代兵:歸隊。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高峰(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河道疏浚組50人,各型號裝載機10台,車輛10台,已准備就緒,請指示。

寧南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張毅(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後勤物資保障組50人集結完畢,首批應急資金500萬元、糧食12噸、礦泉水10萬瓶、方便食品8萬盒等救災物資准備就緒,請指示。

指揮長代兵:歸隊。

寧南縣委常委、縣公安局局長盧建華(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社會治安管理組150人、警車20台、消防車2台集結完畢,請指示。

指揮長代兵:歸隊。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宋和遠(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已從縣國土、水務、應急辦、氣象局等部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20人組成災險情調查監測組,准備就緒,請指示。

寧南縣政府副縣長吉地你聰(跑向指揮長,立正):報告指揮長,災民救濟安置組100人集結完畢,救災帳篷500頂、棉被1000床准備就緒,請指示。

指揮長代兵:歸隊。

指揮長代兵:各組應急處置准備已經到位,請第一指揮長做指示。

第一指揮長張碩:各應急處置組,請原地待命。

第三階段:應急處置

場景6:應急啟動

參演單位:州縣相關領導、各參演單位。

場景布置:寧南松新中學指揮部。

演練內容:啟動預案。

14:50,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組長宋和遠向第一指揮長張碩報告:經現場調查,該滑坡體後緣裂縫發生劇烈變化,800米長的裂縫已貫穿,尚有80萬立方米固體物質停留在滑坡體中部,隨時可能下滑,加劇堰塞湖對下游群眾的危害程度,建議對下游沿河群眾進行疏散,請指示。

河道疏浚組組長高峰向第一指揮長張碩報告:經現場監測,堰塞湖水位已達9米,仍在繼續增高,一時無法打通堰塞體,潰壩可能性極大,建議立即疏散下游沿河群眾,請指示。

第一指揮長張碩指示:根據災險情調查監測組和河道疏浚組兩位組長報告,堰塞湖威脅一時無法解除,且水位在繼續增高,我命令指揮部辦公室楊洪彬主任,立即組織松新鎮及相關救援隊伍對群眾進行疏散。

第一指揮長張碩:災情就是命令。預案各工作組、各級領導幹部、全縣共產黨員和廣大群眾,一定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以搶救生命為重點,全力開展自救互救。我命令:各工作組立即出發,奔赴災區。

【同步解說】 男聲:現在通過緊急集結拉動,各支救援隊伍集結完畢,正駛向搶險救援區域。

觀摩團巡視路線:松新中學→白水河滑坡對面公路→松新中學。

(一)交通管制、劃定安全區域

場景7:交通運輸部門進行交通管制

參演地點:省道。

參演人員:寧南交通警察部門5人。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方式:提前預演,現場錄播。

演練內容:接到寧南縣政府實施交通管制的命令後,寧南縣對寧南縣境內的路段進行交通管制。

責任單位:寧南縣交警部門。

場景8:安全區域劃定

參演地點:白水河滑坡現場。

參演人員:普格、寧南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共1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內容:接險情報告後,兩縣國土資源系統主動作為,積極履行職責,迅速安排地環站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劃定危險區域,設立警戒線,同時對群眾安置點進行危險性評估(重點拍攝設立警戒標示、拉警戒線)。

責任單位:普格、寧南縣國土資源局。

【同步解說】 女聲:松新鎮及沿河各鄉鎮發出預警信號,按《寧南縣白水河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確定的撤離路線組織受威脅群眾到松新菜市場進行避讓。

(二)疏散轉移

場景9:學校緊急疏散

演練地點:松新鎮中學。

參演人員:師生100人。

演練時間:2分30秒。

演練內容:聽到監測人員發出的預警信息後,負責安全值日的老師吹響隨身佩帶的口哨,發出緊急疏散轉移的命令,負責樓道疏導的老師迅速抵達預案指定的位置,幫助學生撤離。全體學生按照學校制定的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向劃定的安全區域撤離,民兵或武警官兵逐間教室查看是否有遺留學生。此外,在演練現場的視頻播出中,穿插播出和解說松新中學在日常安全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如緊急疏散線路圖、樓道走向指示標志等。

責任單位:寧南縣教育局、松新中學、松新鎮民兵。

場景10:工礦企業緊急疏散

演練地點:松新鎮水泥廠。

參演人員:水泥廠職工3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內容:聽到監測預警信息後,在辦公樓、原料車間、燒成車間、成品車間等工作崗位上的工人們迅速按照預定線路向安全地點疏散轉移。

責任單位:寧南縣經信局、松新鎮水泥廠、普格縣電站。

場景11:農村居民緊急疏散

演練地點:松新鎮。

參演人員:松新鎮群眾1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方式:現場演練,視頻直播。

場景布置:在應急避難場所設置規范的標示牌、緊急疏散轉移路線圖,街道內設置規范的疏散轉移指示牌。

演練內容:村兩委會幹部接到預警後立即敲響盆、鑼等物品,通過喊話等方式通知大家轉移,全體村民迅速有序地按照緊急疏散線路向應急避難場所轉移。村幹部在現場維持秩序,民兵等青壯年負責攙扶老弱病殘。村民們疏散轉移到應急避難場所後,村幹部逐戶清查是否有人員遺漏。

責任單位:松新鎮黨委、政府,村兩委會。

(三)搶險救援

【同步解說】 男聲:在災難面前,我們的人民群眾沒有退縮,我們的基層組織沒有癱瘓,他們在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能職責。

場景12:群眾自救互救

演練地點:松新鎮街道。

參演人員:鎮、村幹部10人,民兵1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場景布置:部分群眾撤離困難,需要幫助撤離。

演練內容:鄉鎮幹部、村兩委會積極發揮基層組織作用,組織村民展開自救互救。發現撤離困難的群眾後,黨員幹部、民兵和青壯年在鄉鎮、村兩委會的帶領下,通過攙扶、背、抬等形式順利組織群眾轉移。

責任單位:松新鎮黨委、政府,村兩委會。

場景13:救援隊伍到達現場

演練地點:滑坡現場。

參演人員:公安消防、應急民兵、武警官兵、醫療救護隊、應急保障等各支參演隊伍。

演練時間:4分鍾。

場景布置:各支參加現場演練救援隊伍的車輛,按事先編排的順序停放在指定位置。

演練內容:災區群眾完成自救互救後不久,緊急集結出動的各支救援隊伍到達救援現場。救援車隊開進演練現場後,各自進入指定位置開展搶險救援准備工作。視頻直播依次展示各支參演隊伍進入的畫面。

責任單位:導演部。

場景14:消防官兵和民兵現場搜救

演練地點:松新鎮附近的房屋區。

參演人員:武警官兵10人、民兵1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內容:消防官兵、應急民兵到達救援現場後,在松新鎮展開搜索,對每戶房屋居民進行清點,發現沒有及時撤離的幫助緊急轉移,對部分物品幫助轉運。

責任單位:寧南縣公安消防大隊、松新鎮民兵。

場景15:對滑坡體應急調查

演練地點:白水河滑坡體。

參演人員:地勘專業隊伍。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內容:險情發生後,州國土局立即邀請專業地勘單位對滑坡體開展應急調查,為指揮部提供決策依據,專業地勘隊伍著統一服裝。

責任單位:州國土資源局。

場景16:現場醫療救護

演練地點:松新鎮應急避險場所。

參演人員:醫護人員2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場景布置:搭建一個簡易醫療救助平台。

演練內容:對受到驚嚇或在撤離中受傷的群眾進行救治。

責任單位:寧南縣衛生局、寧南縣人民醫院。

場景17:堰塞湖排危——應急排危

演練地點:滑坡下遊河灘空地。

參演人員:寧南縣水務局3人,武警官兵20人。

演練時間:3分鍾。

場景布置:河道內已有部分泥沙堵塞河道,需要進行緊急疏通。

演練內容:水務部門調集挖掘機2台,武警官兵配合清理殘余的堰塞體,迅速挖出溢流口,堰塞湖水開始排出。

責任單位:寧南縣水務局、寧南縣武警中隊。

場景18:道路搶通

演練地點:省道。

參演人員:寧南縣交通運輸局10人。

演練時間:2分鍾。

場景布置:提前在演練的公路上堆積沙土、石塊等障礙物,挖掘機1台、裝載機1台、自卸車1台。

演練內容:滑坡阻斷主要通行道路,交通、公路等部門立即組織搶險人員和機械設備開展道路搶通工作,迅速打通被阻道路。

責任單位:寧南縣交通運輸局。

(四)應急保障

場景19:通訊保障——中國移動

演練地點:松新鎮。

參演人員:寧南縣移動公司3人。

演練時間:1分鍾。

演練內容:移動公司迅速將移動通信車開至現場,開啟衛星功放和基站設備。

責任單位:寧南縣移動公司。

場景20:災區群眾生活井然有序

演練地點:松新鎮臨時安置點。

參演人員:各參演單位。

演練時間:2分鍾。

演練內容:受傷群眾正在接受治療,已轉移安置下游受災群眾1000餘人,救援食品、葯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資已發放到位,災區群眾生活秩序穩定。

【同步解說】 女聲:省州相關領導及第一指揮長張碩、指揮長代兵發出救災命令後,率隊赴白水河地質災害點視察現場,查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

第四階段:應急結束

【同步解說】 男聲:省州相關領導及第一指揮長張碩、指揮長代兵率隊回到指揮部,指揮部全體成員、各工作組及相關工作人員聽取指揮部辦公室關於派出各工作組工作開展情況及災害損失情況的進一步報告。

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楊洪彬向指揮長報告:報告指揮長,白水河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方量達100餘萬立方米,崩塌造成過往人員死亡2人、失蹤3人,省道S212公路阻斷600餘米,生命線已搶通,可以觀察行駛,黑水河河道40餘米堵塞已疏通開始泄洪,河水水位正在下降。

失蹤人員正在積極組織搜尋,受傷群眾正在接受治療,已轉移安置下游受災群眾2萬餘人,救援食品、葯品、生活必需品等物資已發放到位,災區群眾生活秩序穩定。

第一指揮長張碩:我命令,解除公路、道路封鎖、警誡。由災險情調查監測組繼續監測,有情況及時報告。各演練組回主演場待命!

【同步解說】 女聲:「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突發的地質災害沒有嚇倒人民群眾,面對困難,只要擁有一顆團結的心,互助互愛,眾志成城,我們一定會度過任何難關。

指揮部辦公室楊洪彬主任:各演練工作組注意,根據指揮長指示,請各組迅速率隊回主演場集聚待命。

【同步解說】 女聲:隨即,各組及參演人員陸續匯聚主演場集聚列隊。

指揮部辦公室楊洪彬主任:報告指揮長,各現場指揮部各項應急救援工作基本結束,災民得到妥善安置,生命線工程恢復有力,次生災害隱患消除,社會治安穩定,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請指示。

第一指揮長張碩:現在,我宣布,寧南縣白水河滑坡應急避險模擬現場應急綜合演練結束。

第五階段:演練總結

縣委張碩書記對本次演練進行總結。

州政府副州長楊卉對本次演練進行點評。

省政府應急辦副巡視員楊靜萍對本次演練進行點評。

水利廳副巡視員曾憲林對本次演練做點評。

省國土資源廳調研員王軍對本次演練進行點評。

本次演練圓滿結束。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2013年地質災害應急演練選編

④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水情怎麼樣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現在的水位沒有上漲。雨水也沒有繼續下。水情還是比較好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⑤ 長沙市芙蓉區人事局副局長是誰

市人事局副局長 劉曉杏 ,彭歡首
一、先進集體(100個)
省直責任單位:
省民政廳 省衛生廳
省水利廳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省教育廳 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省通信管理局
省直新聞單位:
湖南日報政法部
長沙市:
長沙市人民政府 芙蓉區人民政府
望城縣人民政府 長沙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瀏陽市民政局 長沙市教育局
長沙市衛生局
株洲市:
荷塘區人民政府 株洲縣人民政府
醴陵市人民政府 天元區人民政府
蘆淞區人民政府 株洲市教育局
茶陵縣交通局
湘潭市:
湘潭市人民政府 湘鄉市人民政府
湘潭市衛生局 湘潭縣民政局
湘潭市人事局
衡陽市:
耒陽市人民政府 常寧市人民政府
祁東縣人民政府 衡東縣人民政府
雁峰區人民政府 蒸湘區人民政府
衡陽市水利局 衡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邵陽市:
邵陽市人民政府 邵陽縣人民政府
新寧縣人民政府 洞口縣人民政府
新邵縣人民政府 邵陽市交通局
邵陽市衛生局 邵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岳陽市:
岳陽市人民政府 華容縣人民政府
平江縣人民政府 臨湘市人民政府
岳陽市交通局 岳陽市能源生態局
岳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常德市:
常德市人民政府 桃源縣人民政府
澧縣人民政府 鼎城區水利局
常德市水利局 常德市民政局
常德市統計局
張家界市:
慈利縣人民政府 桑植縣水利局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張家界分公司
益陽市:
益陽市水利局 益陽市房地產管理局
沅江市人民政府 赫山區人民政府
益陽市交通局
郴州市:
資興市人民政府 安仁縣人民政府
宜章縣人民政府 北湖區人民政府
汝城縣人民政府 桂陽縣人民政府
郴州市交通局 郴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永州市:
祁陽縣人民政府 東安縣民政局
藍山縣交通局 寧遠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永州市財政局 永州市教育局
永州市交通局 永州市公路局
懷化市:
懷化市人民政府 懷化市衛生局
漵浦縣人民政府 新晃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懷化市民政局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懷化市交通局 懷化市農村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懷化分公司
婁底市:
婁底市人民政府 婁底市交通局
新化縣人民政府 漣源市民政局
湘西自治州:
湘西自治州水利局 湘西自治州商務局
保靖縣人民政府 龍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永順縣民政局 瀘溪縣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先進工作者(18名)
省直責任單位:
鄒蘇華 省交通廳農村公路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王正軍 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副處長
莫登友 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局副局長
市州:
余建國 長沙市農辦主任
周漢林 株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肖賢山 湘潭市人事局局長
王俊傑 衡陽市財政局局長
郭林春 衡陽市人事局局長
何永平 邵陽市財政局局長
葉玉生 岳陽市農辦主任
張柏枝 常德市人事局副局長
朱元平 張家界市永定區合作橋鄉黨委書記、鄉長
寧秋良 益陽市衛生局副局長
范培順 郴州市政府辦副主任
李 波 永州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傅家齊 懷化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伍美華 婁底市人事局局長
張才金 龍山縣縣長
三、記一等功人員(80名)
省直責任單位:
唐亞武 省教育廳財務建設處處長
劉 山 省人事廳公務員管理處調研員
蔣長福 省建設廳住宅與房地產業處調研員
劉詠梅 省水利廳工管局供水科科長
周雄軍 省農辦農村能源辦副主任
趙林嵐 省公路管理局工程建設處副處長
範金橋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
計劃建設部總經理
省直新聞單位:
劉春林 湖南電視台新聞中心助理編輯
長沙市:
黎石秋 寧鄉縣縣長
凌勤傑 開福區區長
胡岳龍 雨花區常務副區長
彭彥輝 天心區人口和計生局局長
胡立忠 長沙縣水利局局長
株洲市:
龍松林 株洲市政府副秘書長
羅克儉 株洲縣副縣長
朱家來 荷塘區副區長
袁生華 天元區副區長
易桂枝 石峰區副區長
湘潭市:
曾輝揚 湘潭市人事局副局長
陳金紅 湘潭縣排頭鄉鄉長
胡建光 雨湖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衡陽市:
張 亮 衡南縣縣長
肖長河 常寧市市委書記
田 奇 石鼓區區長
鄧小林 衡陽市政府副秘書長
鄧秋林 衡陽市廣播電視局局長
蔣炳炎 衡陽市水利局農村水利站站長
周曉雲 珠暉區區長
邵陽市:
禹志加 邵陽市交通局局長
周曉紅 武岡市市委書記
鍾義凡 隆回縣縣長
楊躍明 邵陽市衛生局重點項目辦公室主任
蔣久高 城步縣縣委、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康正剛 新邵縣人事局局長
彭金林 邵東縣雙鳳鄉副鄉長
岳陽市:
王益民 岳陽市政府副秘書長
李可波 岳陽樓區區長
陳志蓮 雲溪區區長
張慕堯 南湖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
李德友 屈原管理區常務副主任
許心豪 岳陽市城管局副局長
常德市:
吳新濤 常德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楊華橋 臨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王先蒙 安鄉縣縣長
羅宏全 常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彭德友 常德市交通局計劃基建科科長
張家界市:
王德光 桑植縣常務副縣長
曾桂堂 慈利縣水務局人飲站站長
熊華武 張家界市衛生局醫政科科長
益陽市:
王卓傳 益陽市交通局局長
劉克強 益陽市公路局高級工程師
熊漢傑 益陽市民政局副局長
李建華 大通湖區農林水利局副局長
郴州市:
龍秀武 資興市政府辦副主任
周笑春 宜章縣縣委書記
徐本華 安仁縣縣長
曹慧芳 郴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科長
張湘酃 郴州市交通局局長
劉明光 永興縣政府辦主任
永州市:
鄧檢生 冷水灘區政府辦副主任
謝善民 祁陽縣農村能源辦主任
蔣燕平 東安縣政府辦主任
王田賢 道縣水利局局長
黃世才 江華縣交通局局長
劉大兵 新田縣房產局局長
懷化市:
李自成 沅陵縣縣委書記
趙婉玉 會同縣縣長
陳昌會 麻陽縣政府副調研員
楊全武 芷江縣常務副縣長
楊世奇 中方縣政府辦主任
周生連 懷化市交通局副局長
劉建德 懷化市人事局副局長
婁底市:
譚懷連 婁底市農辦主任
向乾勇 婁星區區委常委、副區長
馮宗貴 婁底市縣鄉公路管理處副處長
湘西自治州:
秦 平 湘西自治州教育局局長
彭計劃 湘西自治州人口和計生委主任
吳明強 湘西自治州人事局副局長
李龍升 湘西自治州農村能源辦副主任
鄧德錳 花垣縣衛生局局長
四、記二等功人員(202名)
省直責任單位:
張伍生 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副處長
趙愛平 省委督查室副主任
李 越 省發改委投資處副處長
侯榮建 省教育廳財務建設處副處長
陳書國 省教育廳財務建設處主任科員
金旭華 省監察廳執法監察室副主任科員
李鄂輝 省民政廳低保處副處長
朱寬海 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主任科員
陳朝陽 省財政廳行政政法處副處長
鍾 國 省人事廳公務員管理處主任科員
梁建東 省國土資源廳建設用地處主任科員
吳 勇 省建設廳城建處副處長
胡 南 省重點辦副處長
曾國棟 省水利廳工管局助理工程師
陳勛星 省商務廳市場處主任科員
王 兵 省衛生廳合作醫療管理處處長
熊建華 省衛生廳農衛處主任科員
何雲法 省人口和計生委獎扶辦副調研員
施柏明 省人口和計生委獎扶辦正科級幹部
李宏懷 省廣播電視局科技處副調研員
譚蒲輝 省統計局投資處處長
范樂榮 省國家稅務局政策法規處處長
楊志力 省電信有限公司建設部業務經理
徐 雋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湖南有限公司工程師
徐泳斌 中國鐵通集團湖南分公司建設部經理
省直新聞單位:
張 潔 湖南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李小平 湖南經濟電視台記者
肖雯櫟 三湘都市報記者
肖 雄 紅網「百姓呼聲」欄目主編
長沙市:
肖繼紅 長沙市財政局副局長
姚仲權 長沙市交通局副局長
周利強 長沙市統計局副局長
佘正林 長沙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談文昌 長沙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易海斌 長沙市商務局副局長
劉凱希 長沙市教育局政策法規處處長
李鳳英 芙蓉區人事局局長
黃曉蒙 長沙市人事局辦公室主任
李 穎 嶽麓區衛生局副局長
陶 鑫 長沙市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局副局長
莫 龍 長沙市城管局市容管理處副處長
謝衛紅 長沙市人口和計生委科員
株洲市:
凌志勇 醴陵市人事局副局長
陳福樂 攸縣統計局局長
羅奮勇 茶陵縣政府辦紀檢書記
李羽齊 炎陵縣勞動人事局書記
張金華 炎陵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局局長
劉智勇 株洲市委督查室主任
廖達平 株洲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陳社平 株洲市人事局副局長
信長華 株洲市統計局副局長
彭水冰 株洲市財政局副主任科員
尹湘秦 株洲市衛生局副科長
趙湘兵 株洲市教育局計劃發展科科長
王國安 株洲市交通局副局長
湘潭市:
羅 君 湘潭市能源生態局副局長
江南屏 湘潭市統計局總統計師
李遠征 湘潭市民政局科長
成建良 湘潭市社會勞動保險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劉鶴群 湘鄉市衛生局局長
張貽超 韶山市建設局黨組成員
陳友芬 湘潭市岳塘區建設路辦事處主任
衡陽市:
湯文選 蒸湘區統計局副局長
康岳庭 衡東縣勞動就業服務局局長
顏科軍 衡山縣政府辦科員
曾祥月 祁東縣縣長
傅丹舟 南嶽區區長
黃順發 南嶽區政府辦主任
唐秋成 耒陽市衛生局局長
郭興中 耒陽市水利局局長
劉桂英 雁峰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谷田生 雁峰區政府辦主任
李 勇 衡陽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劉雲華 常寧市政府辦副主任
張亞紅 衡陽市建設局辦公室主任
胡 濱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衡陽分公司總經理助理
羅 威 衡陽市政府督查室副主任
邵陽市:
蔣水源 邵陽縣縣委、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石世偉 邵陽市交通局副調研員
劉細雲 邵東縣人大主任
陳玉琪 隆回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肖金東 洞口縣衛生局農村工作管理站站長
唐祥生 邵陽市人事局副局長
呂偉平 新寧縣民政局局長
劉建明 新邵縣財政局局長
李 斌 雙清區區委書記
張能峰 大祥區區長
劉德勝 北塔區區委書記
蔣小軍 邵陽市民政局副調研員兼救災科科長
蔣文強 邵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主任
李 華 城步縣副縣長
陸先君 武岡市委辦副主任
岳陽市:
李石東 岳陽縣副縣長
丁道劍 岳陽市商務局副局長
卞菊花 岳陽市廣電局副總工程師
賀正哲 岳陽市財政局社會保障科科長
謝 鋼 岳陽市交通局地方公路管理處副主任
彭志明 岳陽市人口和計生委綜合發展科科長
陳曉波 岳陽市房地產管理局住房保障科科長
劉 勇 岳陽市能源生態局副局長
賀偉奇 岳陽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副主任
陳硯發 岳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高治波 湘陰縣生態能源管理局局長
官為忠 岳陽經濟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曾紹輝 中國電信平江分公司經理
吳 鑄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岳陽分公司總經理助理
常德市:
甘志敏 常德市政府副秘書長
劉佳昌 常德市政府督查室幹部
范 力 武陵區交通局局長
郭輝勇 漢壽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李治江 桃源縣政府辦主任
黎惠龍 臨澧縣縣鄉公路管理處主任
陳集章 石門縣教育局副局長
馬先桃 澧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陳遵義 安鄉縣衛生局局長
尹 俊 津市市政府辦主任
戴 建 常德市農村能源辦主任科員
李建坤 常德市教育局計財科科長
伍 雲 常德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科科長
張家界市:
劉西紅 桑植縣水利局技術員
劉佳富 永定區水利局副局長
寇宣銀 慈利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李 海 武陵源區交通局副局長
楊金海 張家界市水利局水利科科長
魯成海 張家界市縣鄉公路管理處副主任
鍾文平 張家界市商務局市場科科長
益陽市:
劉昭陽 安化縣縣委副書記
彭永華 赫山區統計局副局長
李 青 資陽區民政局救災救濟股股長
曾建科 南縣政府辦副主任
張正安 益陽市謝林港鎮黨委委員
楊永志 益陽市商務局主任科員
羅特生 益陽市教育局主任科員
郭騰芳 益陽市農村能源辦主任
楊志剛 益陽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處副主任
陳 群 中國電信益陽公司無線通信局技術經理
郴州市:
段海清 北湖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陳湘安 蘇仙區區長
劉小明 桂陽縣政府辦主任
李水福 資興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劉 軍 嘉禾縣縣鄉公路管理站站長
嚴時友 臨武縣縣鄉公路管理站站長
曹修松 汝城縣縣委書記
李根朝 桂東縣政府辦主任
馮 軍 郴州市農村能源辦主任科員
陳章彪 郴州市民政局副局長
高及紅 郴州市財政局副局長
蔣叢祥 郴州市人事局軍培中心主任
廖甲新 郴州市衛生局規劃科副科長
歐陽平 郴州市統計局副調研員
歐陽建華 郴州市房產局局長
永州市:
蔣德貴 冷水灘區財政局局長
劉翼平 零陵區政府辦主任
金長青 零陵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張學明 祁陽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陳利平 東安縣交通局局長
龔述安 雙牌縣水利局局長
陳勇華 雙牌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溫鳳全 道縣民政局社救股股長
義盛章 江永縣政府辦主任
歐陽小泉 江永縣交通局局長
鍾江波 江華縣政府督查室主任
朱忠和 寧遠縣交通局副局長
徐銀飛 新田縣政府辦副主任
陳裕興 藍山縣衛生局局長
李全富 藍山縣公路局局長
懷化市:
宋玉娥 辰溪縣統計局副局長
劉育軍 鶴城區政府辦黨組書記
楊錫恭 洪江市水利局局長
方 平 洪江區人事局局長
程永培 通道縣農村能源辦主任
劉興旺 懷化市財政局副局長
侯小俊 懷化市民政局副局長
王強山 懷化市商務局副局長
陳吉凡 懷化市水利局水管站站長
陳祖士 懷化市房產管理局副科長
周 毅 懷化市教育局副主任科員
李玉沫 懷化市農辦副主任
張世勇 懷化市廣播電視局總工程師
滕建華 懷化市政府督察室主任
劉立新 懷化市統計局副局長
謝亞雄 中國鐵通集團懷化分公司副總經理
婁底市:
鄒小雄 新化縣水利局局長
寧又清 婁星區交通局副局長
劉玉喜 漣源市人事局公務員管理股股長
張桂海 雙峰縣水利局局長
陳郁瓊 冷水江市水利局局長
胡立冬 婁底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經開區分局局長
陶慧孜 婁底市統計局總統計師
劉盛華 婁底市人事局公務員管理科科長
謝養民 婁底市民政局副調研員
湘西自治州:
田茂軍 吉首市農辦副主任
張建新 瀘溪縣衛生局紀檢組長
段躍進 鳳凰縣政府辦主任
龍勝利 古丈縣衛生局副局長
肖光志 保靖縣生態能源局局長
戴春恩 永順縣交通局副局長
向頂天 湘西自治州民政局局長
張世忠 湘西自治州社會保險管理服務局局長
田國強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湘西自治州分公司
副總經理
田儒模 湘西自治州廣播電視局局長
周 斌 湘西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⑥ 常德市安鄉縣娃哈哈桶裝水電話是多少

電話號碼:0736-4323728

⑦ 常德安鄉銀龍水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常德安鄉銀龍水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7月0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衛生許可證有效期至2018年7月22日)市政設施管理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劉小濤
成立時間:2014-07-02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307004000016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與境內合資)
公司地址:常德市安鄉縣深柳鎮文昌灣社區文藝北路(交通局對面)

與安鄉縣水利局水利工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