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SCI論文難發嗎,怎麼樣可以發SCI論文
SCI論文實際上一點都不難發,只需要交給我們南博屹,就可以了
一、論文評估
您只需要將文章(或者是未完成的文稿)交給客服人員,我們的專家將會在規定工作日內給出文章評估意見,包括文章核心價值評估、語言文字意見、文章質量與結構評估,修改潤飾意見和將投期刊建議等等,使您做到心中有數,以便進行下一步處理。
二、論文翻譯
翻譯+潤色:
針對中文文稿進行翻譯和母語化潤色,所有翻譯本著忠實原文、專業用語的原則,並經英語為母語的醫學專家審閱潤色。經過我們的編輯翻譯潤色的文稿,沒有語言錯誤、表達准確無誤、達到SCI期刊的標准。
三、論文編輯
1 潤飾校對
針對已有完整英文稿、本公司編輯評估認為已基本可以達到發表要求,只需對其中些許拼寫和語法錯誤、句式和段落及某些表達不夠清晰的地方作進一步修飾的作者。作者只需要提供完整英文稿,我們的編輯會很據他們豐富的編輯經驗和語言水平使論文達到雜志的語言和發表標准。
2 標准編輯
針對已有成形文章但缺乏專業指導或者投稿被拒急於修改的作者,我們的編輯進行評估、與作者溝通後,對文章結構、邏輯語言、數據處理等方面進行修改潤飾以達到發表的要求。
3 深度編輯
針對已有成形文章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或者多次被雜志退稿的作者,我們的編輯經評估認為該文經過深度修改編輯後仍有一定的發表機會。
4 投稿支持
針對時間和精力有限的作者,您只需將文章交給我們,免除您面對投稿規則和諸多細節的煩擾。我們的編輯會幫您代辦剩下的一切,包括表格填寫、撰寫附信、圖片處理及應對期刊編輯的各種要求。
5 發表編輯
針對文章經我們專家評估後認為該文有一定發表潛力與價值,盡管文稿(中文或英文)存在諸多不足或缺陷,但經過我們的編輯修改、補充和潤色,能讓您離SCI期刊發表更進一步,並提供相關支持服務(事先徵得您認可同意的雜志)。該項服務基本能百分百達到預期目標。
四、整體一站式服務
針對已有研究方向和論文構思或者相關數據的作者,經我們的編輯評估,認為該方向和構思具備一定價值並有望發表文章到高端雜志,提供文章編輯支持到投稿一站式服務。另外從課題設計、實驗、論文寫作到投稿發表,您都可以選擇與我們進行合作,我們均會全程協助。
Ⅱ SCI論文很難嗎
sci論文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寫。寫作注意:Ⅲ 土木工程類學者如何多發sci論文呢
多跟權威的院士、教授合作發論文。
Ⅳ 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SCI是頂尖期刊,SCI論文在國內應該是最不好發表的。
發表一篇SCI能保證畢業,發表兩篇能保證找到工作,發表三篇保證找到好工作。所以對於博士而言,如果能發表5篇以上的話,而且其中還有一篇頂級期刊,那麼在就業層面基本上是任何一個高校或研究院所都搶著要的狀態。
所以說,如果能發表5篇以上,就足夠讓一名博士拿5個博士學位,同時還能找到一個非常理想的工作崗位。
印刷版、光碟版從全球數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餘個領域。每年報道60餘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
Ⅳ 土木工程專業 4篇sci 什麼水平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創刊於1964年。分印刷版、光碟版和聯機版等載體。印刷版、光碟版從全球數萬種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餘個領域。每年報道60餘萬篇最新文獻,涉及引文900萬條。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
SCI選錄刊物的依據是文獻分析法,即美國情報學家加費爾德提出的科學引文分析法。該分析法以期刊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作為評價指標,被引頻次越高,則該期刊影響越大。
在一定時期(通常是前兩年)內,某一刊物發表的論文,被已經進入SCI刊物的論文所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物這一時期內的論文總數,即為該刊物的影響因子。一般來說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響因子,影響因子並不是該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響因子!
Ⅵ sci論文發表難度有多大
發表SCI論文不僅要求科研搞得好,而且必須還得有一個好的英語功底,在國內是最不容易發表的期刊。
SCI論文本身來說,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尤其對於年齡大和專業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內容不是問題,英語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
(6)土木工程sci論文好發嗎擴展閱讀:
SCI選錄刊物的依據是文獻分析法,即美國情報學家加費爾德提出的科學引文分析法。該分析法以期刊論文被引用的頻次作為評價指標,被引頻次越高,則該期刊影響越大。
在一定時期(通常是前兩年)內,某一刊物發表的論文,被已經進入SCI刊物的論文所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物這一時期內的論文總數,即為該刊物的影響因子。一般來說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響因子,影響因子並不是該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響因子!
Ⅶ 建築工程一類的論文發核心好發表嗎
現在建築工程學方向上有很多1.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岩土工程學報3.建築結構學報4.岩土力學5.土木工程學報6.城市規劃7.工業建築8.建築結構9.城市規劃學刊10.工程地質學報
11.中國給水排水12.空間結構13.建築材料學報14.給水排水15.重慶建築大學學報(改名為:土木建築與環境工程)16.混凝土17.建築科學與工程學報18.世界地震工程19.建築學報
20.暖通空調21.中國園林22.建築鋼結構進展23.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4.混凝土與水泥製品25.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6.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7.規劃師28.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9.沈陽建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0.國際城市規劃31.建築科學32.施工技術33.結構工程師但是核心沒有哪個好發,都有難度的.
Ⅷ 發表sci論文難嗎我怎麼覺得比登天還難。
對於新手來說,是有點難度。前期的話最好多搜集些文獻資料,總結下。稿件初成之後找家實力雄厚點的論文服務公司做評估,比如美輯編譯(American Editor),能給你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後續再根據評估意見自己做做修改,再投稿,如果不能一次通過,可再找美輯編譯(American Editor)。循序漸進。成功的可能性就很高了。最後祝您一次性通過。
Ⅸ 在土木工程學報上發表論文好發表嗎
你好,我看論文天堂網上說土木工程學報還是比較好發表的,只要保持抄襲率低於30%。
Ⅹ 請問SCI文章難發嗎
三大文獻檢索
說到發英文文章,就不得不說到幾個文獻索引,比如SCI,EI,SSCI等。其中,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具權威的科技文獻檢索工具。也導致了現在一些院校對碩士、博士的論文要求就是SCI文章多少多少篇。
SCI [1]是由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I))於1960年出版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科學引文索引以S. C. Bradford 文獻離散律理論、以E. Garfield 引文分析理論為主要基礎,通過論文的被引用頻次等的統計,可以對某篇文章、某篇作者所收錄的文章、某科研單位、某期刊,甚至是某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所有文章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判斷被分析對象在國際上的學術水平。一般來說,文章被引用的次數越高,說明該文章在所在的研究領域里產生的影響越大,被國際同行的關注程度越高,從而說明文章作者的學術水平越高。而某個期刊整體被引用的次數越多,也說明了該期刊在所在的研究領域內的水平越高,就體現在影響因子越高。把期刊、文章的指標進行量化的結果,在現實中就成了把文章所在期刊的影響因子跟文章的被引用次數成為評價一個科研人員水平的標准了。
SCI 收錄的主要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研究論文,所以它的指標主要適用於自然科學方面的基礎研究的成果。這樣就對偏向工程的科研人員很不公平,因為即使他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應用工作,但是發表的文章很可能不被SCI收錄。所以,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2,3] 就成了另外一個評價標准。EI 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術類檢索工具。1998年的時候被Elsevier 購買。它收錄了大量工程技術類期刊,范圍涉及工程技術各個領域。國內的SCI收錄的中文期刊不是很多,但是給EI 收錄的期刊就不少了。由於EI 收錄的期刊量比較大,間接也導致EI 文章比較容易發表。所以,很多院校並沒有把EI 文章當作一個評判標准。
除了期刊之外,會議是文章的另外一個來源。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3] 就是用來收錄檢索會議文章。它成立於1978年,由美國科學情報學會編輯出版。在筆者所在的領域里,會議文章要比期刊文章容易發表的多,而且會議文章基本上是不經過同行評議的,所以質量上也參差不齊。在個人簡歷基本上是不把會議文章列入的。
在還沒有發英文的文章前,總覺得寫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艱難萬分,再加上道聽途說,聽那些有經驗的人說審稿周期多長啦,審稿意見多難回答啊,整個過程多麼復雜啊,所以對發英文SCI 文章總是有一種恐懼感。有一段時間都心裡安慰自己,這輩子就發發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結果好,中文的照樣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再後來,身在國外,不得不用英文寫文章,一段時間下來才發現,其實發英文文章不難,完全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國、美國出版的)都是被SCI 收錄的,這個要比入選SCI 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時候,基本上是不用考慮所選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 收錄的。只要是經常看的文獻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在國內,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層次上高一點。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 收錄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給收錄的非常少。那麼換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響因子的SCI 期刊跟低影響因子的SCI 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別,不存在SCI 跟非SCI 的差別。
SCI一共收錄3700多種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領域劃分的話,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幾十個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領域的文章,適合投稿的期刊的數量更多。反觀中文的期刊,每一個領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 個的樣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數量受限,與此同時,國內很多單位都有發文章的要求。在這種科研人員數量眾多,一流期刊數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錄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還不如主動出擊,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寫英文的文章剛開始的時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換來的將是更寬廣的道路。
在審稿周期上,綜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審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當然,這里比較的是普通的SCI 期刊跟國內一二流期刊的比較。國內一些二三流的期刊以收版面費為生。對文章的質量控制不嚴格,編輯覺得差不多的文章就錄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這樣的審稿周期確實很短。但是國內一流期刊的審稿周期都比較長,主要也是因為學術能力強的學者通常都兼帶一些行政職務,平時都比較忙,審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較久一點。
在審稿意見上,國外的審稿意見的確是要更加專業一些,要更難回答一些。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這何嘗不是一個提高自己能力的一個好機會。一個一針見血的意見要比那種籠統的審稿意見好多了。而且國外期刊的審稿意見基本上是不會出現同行相輕的惡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