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專業排名2012
實際是中國沒有權威和客觀的大學排名,都是民間組織隨意搞的,中國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書連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學搞的,有浙江大學搞的,有中國人民大學搞的等等。誰搞的誰就靠前,都按有利於自己的指標評比,都不符合實際,很不靠譜。
大學排行榜受質疑背後的喜與憂
2012-05-11
一般認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一流名校還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領導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據媒體確認,根本無此機構)公布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國際一流名校卻敗給了中國高校。加州理工學院得分僅為1.07分,在武書連排行榜單中連前500名都進不了。曾經培養出1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位菲爾茨獎得主的國際名校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則勉強進入前500名,和國內咸寧學院、宜春學院的排名大體相當。而曾榮登世界第二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則排在第60名左右,與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排名位置相當。(5月9日《中國科學報》)
在西方國家,大學排行榜由來已久,而中國大學排行榜,相對來說則起步較晚。多年來,這些排行榜無論怎樣推陳出新,還是自誕生起就備受質疑。
應該說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書連課題組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對國內外部分高校進行復演、復算,結果發現這個排名存在大量以「數量」代替「質量」的評價指標與數據處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養排名,違背了大學生態圈的實際情況,與人們的實際認知不符。
其實上述質疑並不新鮮。歷年來,各方質疑不斷。例如排行榜未考慮因為學校規模、學生數量、文理特性的差異等因素造成的論文發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國際交流頻率的不同,使得年輕的專業化院校與老牌綜合型名校的差距越來越大。綜合排名的榜單,通常會掩蓋學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這樣的質疑與上述「數量」代替「質量」的質疑異曲同工。
這其實從側面透露出近年來大學合並風和擴招風愈演愈烈,大學非有大師,而有大樓。高校合並實現了對教育資源的重組與改進,使許多高校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在側重數量化考查的榜單助力下,使人誤以為越大者越強。掩蓋了高校合並後機構愈來愈龐大、人員愈來愈臃腫、責權愈來愈不清、效率愈來愈低下等等問題。
喜憂參半的是,中國的大學排行榜自誕生起就有濃重的民間色彩,亂七八糟,隨意排名。完全沒有權威性及公信力,不應該被它牽著鼻子走,否則就會走上一條沒有實際追求的道路,害人害己。
如果要報考一個最好的中國高校,選擇順序為:首選「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並按專業興趣選擇其中的大學)——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點高校——民辦高校。
以下中國著名大學的發展簡歷最實際,也許有幫助:
一、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確定學習蘇聯先進教育制度的大學(2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1920年5月創建,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1950年10月成立,文理科為主)
為了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接受蘇聯的先進經驗,並聘請蘇聯教授,有步驟、有計劃第培養新國家的建設幹部。」 哈爾濱工業大學從學校制度、學校的教學大綱都是學習蘇聯的,而且是用俄語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聘請了蘇聯專家來中國講學,辦講習班。從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間,共聘請蘇聯專家861人,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專家在高等教育部擔任顧問。哈爾濱工業大學是國家的首重高校,好的教師都集中到這里了。
二、1954年首批全國性重點大學(6所)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關於重點高等學校和專家工作范圍的決議》中,指定以下6所學校為首批全國性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當時剛剛結束戰爭,百廢待興,外匯貧乏,物資有限,如果想要盡快培養出優秀的技術人才,一定要把資金和人力資源投入到底子最好的幾所大學去。這里的重點,指的是工作重點,「重點「還並非學校本身的性質。
三、1959年頒布的第二批全國重點高校(16所)
1959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指定以下16所高校為第二批全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京醫學院(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西安通大學。
四、「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 (15所)
在資金有限的年代,如果對70多所大學平均用力,大家誰也強不了。「七五」、「八五」兩個五年計劃當中,又在「重點大學」當中特別挑選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醫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國防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作為重點中的重點。
五、1984年正式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所)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北醫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六、首批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央管理的高校 (14所)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七、「211工程」首批立項建設高校(15所)
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界試圖和世界一流大學縮小差距的一次努力。「211工程」誕生於1993年7月,國家教委發出《關於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的若干意見》,決定設置「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11」的意思是,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1995年12月,第一批進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八、列入「211+985」工程建設的高校 (初期,10所)
1998年5月4日,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211+985」工程。 15所大學中再選10所大學,高校圈內稱「211+985」工程,選出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共10所大學。
九、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訂的,國家確定的首先重點建設9所世界一流大學,教育部支持並鼓勵建設的中國常青藤大學即"C9"。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這9所首批進入「211+985」工程重點建設的著名大學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合稱九校聯盟(「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公認為我國最頂尖的大學。在全國高校中,這9所大學雖然其數量不到全國高校總數的1%,但年度科研經費,兩院院士以及國家重點學科擁有量等關鍵指標卻佔到30%—40%的比例,而重點實驗室卻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佔1/3;在校碩士生佔20%,博士生佔30%。
十、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入選教育部為回應「錢學森之問」,聯合中組部、財政部於2009年啟動實施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的19所高校。
十一、世界具有歷史權威的大學排名是2011~2012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學排名400強(現從500強減為400強),中國大陸只有10所大學榜上有名: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歷來這個評比在國際上具權威性,得到公認。與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即「C9」大學聯盟的9所大學基本一致。
請看一個報導:
中國大學排名之「C9」:首批9所985工程院校,國家重點建設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的9所名校
1999年,國務院及國家教育部決定與省市共同投資共建九所國家重點建設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九所名校知名大學,使其在下一個世紀能盡快進入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大學排名本沒有實際意義,但一旦與某些人或機構的利益掛鉤就不一樣了。據說為了能在大學排行榜上前進幾名,有些學校是要給排名機構交些贊助費的。
國內許多排行榜早已臭名昭著,惹的大家一片罵聲。這種依靠人數和規模的排名正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攢雞毛,湊撣子」。武書連的理論是100所三流大學可以合並出10所哈佛大學。
國內高校在不斷發展,優秀的大學贏得大家的尊敬是不會因為你在排名榜上的名次的。同樣,靠「攢雞毛」湊起來的「撣子大學」即使在排名榜上占據前列,也只能是自娛自樂。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以我在高校多年的體會,對於中國最著名的大學,還是以國家確定的「九校」(或稱「九所」)之說最為經典,也最讓人信服。所謂「九校」,是指首批進入我國「211+985」工程以創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和歷史使命的國內最好的9所研究型大學,即:(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名單上的9所大學代表著中國的最頂尖大學。這個名單一出來,其它各校都沒什麼好說的了,不得不佩服。中國的事總是前緊後松,什麼好事都容易「濫」。後來,「211+985」工程放開了,其它各校你爭我搶,先後分兩批擴大到三十多所。後進的這幾十所「211+985」工程大學應該說是中國的優秀大學。
「211+985」工程首批的「九校」名單一確定,這上榜的9所頂尖大學彼此之間有種「英雄惺惺相惜」之感。基於互相認同,為了互相促進,「九校」組織了自己的「俱樂部」,即中國的「常春藤聯盟」。「九校」每年輪流坐莊主辦一屆「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或稱為校長論壇,探討如何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只有這9所大學的校領導參加,其它高校概莫能入。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在各高校排名鬧得雞犬不寧之際,在高校合並浪潮之後出現的排名榜上的「暴發戶」、「新貴」沾沾自喜之時,「九校」俱樂部仍舊年年照開,不管新出現的「暴發戶」覺得自己多牛,「九校」俱樂部就是不和你玩!因為: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名校不是合並出的,排名榜是沒有用的,「九校」是無法否定的,但是——撣子確實是雞毛湊起來的!
口碑是優秀大學的通行證,排行榜是「撣子大學」的墓誌銘。一所優秀的大學是在長期的歷史和發展中逐漸形成並被世人認可的,它不會因為在所謂的大學排行榜上前進或退後幾名而或喜或憂,或被吹捧或被詬病,關鍵是你對國家、社會、歷史的貢獻!
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即「C9」大學聯盟王牌(優勢)專業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生物學、數學、物理學、藝術學、協和醫科(合作辦學:生物醫學工程、葯學)。
北京大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力學、理論經濟學、大氣科學、地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歷史學、中國語言文學、口腔醫學、葯學、哲學、圖書館情報與檔案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類(最悠久,1963年國家唯一確定該校發展航天,國內外著名,自行研究發射有3顆衛星用於教學和科研,我國唯一自有衛星的高校)、飛行器設計、空間技術、機械、機電、精密設計、材料科學與工程、焊接、土木工程、建築、道路橋粱、交通科學與工程、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能源、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自動化、信息與通信工程、軟體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車輛工程(1985年遷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管理科學與工程等;武器類: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信息對抗技術等。
工科重點學科,這個數量僅僅排在清華之後,如果從工科來講清華排在第一,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在第二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科創建於建國初期,創始人為我國資深的女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洪晶先生,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學科就在國內最早招收物理學研究生班。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1952年成立政治教研室,開創了我國工科院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先河,在20世紀60年代,關於工程技術辯證法的研究,在學術界享有較高聲譽。1979年在全國高校中首批招收自然辯證法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生。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是新中國成立後在理工科院校中最早設立的管理科學點。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在我國該專業中辦學歷史最長。
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方面的專業也相當強大,其中的焊接專業:哈爾濱工業大學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焊接專業;1981年焊接、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被批准為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7年,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焊接、鑄造三專業被評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點。現在我國焊接方面的4位院士中,有3位出自哈爾濱工業大學,據悉,這4位院士在我國焊接界德高望重,是我國焊接界僅有的4位院士!!! 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材料及環境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哈爾濱工業大學1952年在國內首先創建金屬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專業,後組建為金屬材料及工藝系。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中國最早(創建於1956年)的計算機專業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學科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同類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機械工程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系建於1954年,是我國最早的動力工程學科之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也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地區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在「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中,有10項哈工大尖端技術鼎力支持。
中國科技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力學、地球物理學、化學、科學技術史、生物學、數學、物理學。
復旦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理論經濟學、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哲學。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南京大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化學、數學、農業資源利用、園藝學、植物保護。
西安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
走向世界一流大學
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慶大會上,江澤民同志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001年4月29日,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再次提出:「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努力在全國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在知識經濟時代,一流大學的學術水平和數量多少,是一個國家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作為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高校的幾支「精銳部隊」在國家和地方的重點扶持下,率先開始了高教管理體制的改革,從人才、學科和物質基礎建設等多方面,向世界級的大學發起沖刺,創建世界一流名牌大學。
「985工程」:中國高校的「國家隊」
「985工程」,指教育部實施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主要內容是重點支持部分高校創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1999年,「985工程」正式啟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先獲得國家大力度的支持。隨後,教育部和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陝西省、中國科學院、安徽省、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重點共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在全國高校中,它們的數量僅佔1%,而重點實驗室卻占近50%,年科研經費約佔1/3,在校碩士生佔20%,博士生佔30%。「985工程」的實施,使9所高校在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2008」於 2008年10月在杭州召開,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則提議,這9所重點高校建立中國版的「常青藤聯盟」。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
「一流大學應該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注重形成優秀的辦學傳統,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發展優勢學科,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為國家和民族的興旺發達作出貢獻。一流大學應該站在國際學術的最前沿,緊密結合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依託多學科的交叉優勢,努力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特別要抓好科技的源頭創新,並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一流大學應該成為繼承傳播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場所和交流借鑒世界進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成為新知識、新思想、新理論的重要搖籃,努力創造和傳播新知識、新理論、新思想,不斷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一流大學應該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斷為祖國為人民培養出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的人才。」—2001年4月29日,江澤民同志在清華大學建校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況(後擴大的34所):
1. 國內一流的「985」工程大學,國家確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C9」大學聯盟。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排名不分先後):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2. 國內二流的「985」工程大學: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同濟大學(理、工科為主)
天津大學(理、工科為主)
南開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東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中科技大學(理、工科為主)
大連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北京師范大學(文、理科為主)
3. 國內三流的「985」工程大學,即其餘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南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廈門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專業開設院校
一、頂尖院校(擁有土木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6所:
而我國土木工程專業前三強大學是:
1.同濟大學("985」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2.哈爾濱工業大學 (「C9」大學聯盟高校):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3.清華大學 (「C9」大學聯盟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浙江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
湖南大學("985」高校)
中南大學("985」高校)
二、一流院校(擁有土木工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所:
重慶大學("985」高校):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河海大學(「211」高校)
大連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南交通大學(「211」高校)
土木工程的二級學科有6個
分別是考研的專業方向:
0814 土木工程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結構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081404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081405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081406 橋梁與隧道工程
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國土建學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開辦與建築有關專業的學校,也是最早畢業後有土木工程和建築學學士、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學校。被公認的"建築老八校"的建築強校依次為:
清華大學(「C9」 大學聯盟高校)
同濟大學 ("985」高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
天津大學("985」高校)
東南大學("985」高校)
重慶大學("985」高校)
華南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二本高校)
國防工業八大重點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國防科工委直屬高校的分工。即: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C9大學聯盟高校,如要讀航天方面的專業,該校首選!最悠久,1963年國家唯一確定該校發展航天,國內外著名,自行研究發射有3顆衛星用於教學和科研。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是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也是國際宇航大學(ISU)在亞洲地區唯一常設分校的依託單位,表明學校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步入了一個新階段。在「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中,有10項哈工大尖端技術鼎力支持。
北京理工大學(導彈、坦克)——985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機、導彈)——985高校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火車)——C9大學聯盟高校
西北工業大學(飛機、導彈、船舶)——985高校
中北大學(兵器)——省屬重點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電子)——985高校(現歸教育部管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直升機)——211高校。
現工信部(原國防科工委)屬的七所高校排名
1.哈爾濱工業大學(C9大學聯盟高校):
在工信部研究生教學水平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在工信部黨建創優工作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在工信部高校辦學水平提升工程評估中達到優秀,總分第一。
2.北京理工大學(985高校)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985高校)
4.西北工業大學(985高校)
5.哈爾濱工程大學(211高校)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11高校)
7.南京理工大學(211高校)
中國一流研究生院校有:
北京大學研究生院,
清華大學研究生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南京大學研究生院,
浙江大學研究生院,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長期關注搜集中國高校的發展,我不屬任何大學,自稱是信息大學的,以上搜集的信息希望對你有幫助!!!
⑵ 全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實力排名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
學位授予單位代碼及名稱 整體水平 分項指標
學術隊伍 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 學術聲譽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10003清華大學 1 92.44 12 77.7 1 100 4 83.14 1 100
1070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 91.56 7 86.59 3 86.74 1 100 4 92.83
10013北京郵電大學 3 88.65 1 100 5 82.89 2 84.84 2 93.72
90002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4 86.5 2 94.58 2 86.83 3 83.87 8 83.81
10286東南大學 5 83.16 8 85.99 9 76.93 5 80.03 3 93.31
10004北京交通大學 6 81.07 3 94.04 10 76.81 8 77.93 12 82.4
10007北京理工大學 7 80.62 5 88.14 7 79.25 9 75.96 11 82.69
10614電子科技大學 8 80.04 9 78.55 12 74.97 7 78.12 5 89.97
10213哈爾濱工業大學 9 79.44 6 87.01 6 80.07 14 68.96 7 84.48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 78.29 18 70.34 4 85.18 10 71.56 14 80.17
10248上海交通大學 11 78.09 4 90.99 14 73.88 11 71.24 9 83.06
10561華南理工大學 12 74.55 10 78.27 8 78.44 13 69.95 16 71.48
10335浙江大學 13 72.25 11 78 15 66.67 17 66.02 10 82.84
10487華中科技大學 14 72.21 20 69.15 18 65.76 6 79.91 15 75.34
10699西北工業大學 15 71.39 14 73.61 13 74.41 16 66.07 17 71.14
1035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6 71.28 16 71.16 17 66.25 18 64.54 6 85.11
10698西安交通大學 17 70.89 19 70.05 16 66.44 15 67.93 13 80.58
10141大連理工大學 18 68.89 13 74.09 19 64.75 12 70.76 18 69.66
10732蘭州鐵道學院 19 66.51 22 60 11 75.84 20 63.87 22 60
10151大連海事大學 20 63.88 15 72.27 21 60.51 18 64.54 20 62.93
10183吉林大學 21 63.35 21 64.41 20 60.72 21 63.41 19 66.31
10337浙江工業大學 22 61.94 17 70.87 22 60 22 60 21 61.23
0808 電氣工程
學位授予單位名稱 整體水平 分項指標
學術隊伍 科學研究 人才培養 學術聲譽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清華大學 1 88.59 1 93.47 1 81.89 1 85.94 1 100
西安交通大學 2 81.66 8 80.73 2 77.56 2 78.49 3 95.35
華中科技大學 3 80.37 4 90.41 5 73.66 4 72.27 4 93.32
浙江大學 4 80.29 3 92.25 6 73.39 11 69.18 2 95.54
上海交通大學 5 78.85 2 93.13 9 71.56 8 70.00 6 89.06
哈爾濱工業大學 6 77.53 7 86.68 10 71.00 6 70.40 5 89.80
天津大學 7 76.94 6 87.43 11 70.29 10 69.35 7 88.56
東南大學 8 76.42 5 90.30 12 69.52 9 69.53 8 83.61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9 74.64 12 75.37 3 74.51 16 67.77 8 83.61
重慶大學 10 72.95 10 77.65 15 67.38 5 70.57 11 81.93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11 72.30 19 70.05 4 74.34 21 63.79 10 82.67
湖南大學 12 71.30 13 73.53 14 67.48 3 73.26 17 73.61
沈陽工業大學 13 71.22 9 77.74 13 67.66 12 68.97 16 73.86
西南交通大學 14 70.50 15 72.79 16 67.30 14 68.60 12 76.88
華南理工大學 15 70.41 11 75.41 17 65.57 13 68.91 14 76.34
武漢大學 16 69.76 14 72.87 18 64.14 7 70.24 13 76.68
海軍工程大學 17 68.98 24 66.31 7 72.16 18 65.14 20 71.09
東北大學 18 68.93 25 64.57 8 71.81 17 65.44 19 73.12
山東大學 19 67.20 16 72.27 19 62.87 22 63.55 15 75.00
四川大學 20 66.26 17 71.34 23 61.07 20 64.23 18 73.56
哈爾濱工程大學 21 65.73 18 70.71 22 61.60 19 64.67 21 69.65
大慶石油學院 22 64.69 23 67.45 20 62.77 15 68.11 24 60.54
廣西大學 23 63.43 20 69.14 21 62.58 24 61.79 23 60.74
貴州工業大學 24 62.84 22 68.01 24 61.01 23 63.19 25 60.00
青島大學 25 62.23 21 68.49 25 60.74 25 60.00 22 60.99
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2大學排名
1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並列)
3華中科技大學
4浙江大學
5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並列)
7華北電力大學
⑷ 全國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排名。
中國各大學的電氣工程學科在全國范圍內的排名問題,你可以參考「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是按照《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學科劃分,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
《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中的0808電氣工程的全國高校排名如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30所,本次有26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41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10003 清華大學 91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9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90
10335 浙江大學 87
10611 重慶大學 85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80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80
10056 天津大學 78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78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76
90038 海軍工程大學76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74
10142 沈陽工業大學 73
10286 東南大學73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73
10422 山東大學73
10486 武漢大學73
10532 湖南大學73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73
10214 哈爾濱理工大學 72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72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71
10188 東北電力大學 69
10294 河海大學69
10386 福州大學69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69
10112 太原理工大學 68
10610 四川大學68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67
10256 上海電力學院67
10280 上海大學67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6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學64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64
10459 鄭州大學64
10500 湖北工業大學64
10731 蘭州理工大學64
10755 新疆大學64
11075 三峽大學64
11535 湖南工業大學64
1014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63
資料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
⑸ 全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排名是什麼
全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排名是
電氣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簡稱EE)是現代科技領域中的核心學科之一,更是當 今高新技術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學科。例如正是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才推動了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信息時代的到來,並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⑹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排名
補充:搞電氣和搞建築的985強校,重慶大學A+和A。電子信息類的,(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各項相關學科國第一,全球皆有名氣!
⑺ 電氣工程專業的大學排名
一級學科電氣工程高校排名
電氣工程排名
1、清華大學(院士2人盧強 韓英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電機、電力系統、電工和高電壓)、
2、西安交通大學(院士2人邱愛慈 王錫凡-IEEE Fellow,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3、華中科技大學(院士3人樊明武 潘垣 程時傑 ,國家重大科學裝置1個,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電機、電力系統、電力電子、電工)
4、重慶大學 (院士2人孫才新 楊士中 ,IEEE Fellow(院士)1人李文沅,國家重點實驗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高電壓、電工)
5、浙江大學(院士1人韓禎祥,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 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
第二梯隊
天津大學(電力系統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院士1人)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重點學科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上海交通大學(院士1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 (院士2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
華北電力大學(電力系統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院士1人)
第三梯隊
武漢大學
東南大學
山東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院士1人 ,電力系統二級國家重點學科,電力電子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一般重點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院士1人 ,電機與電器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湖南大學
一般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院士1人,高電壓與絕緣技術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北方工業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三峽大學
南昌大學
鄭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遼寧大學
⑻ 全國大學電氣工程專業排名
電氣工程專業全國排名前25位的高校
01 清華大學
02 西安交通大學
03 華中科技大學
04 浙江大學
05 上海交通大學
06 哈爾濱工業大學
07 天津大學
08 東南大學
09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10 重慶大學
11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12 湖南大學
13 沈陽工業大學
14 西南交通大學
15 華南理工大學|考研|考研網
16 武漢大學
17 海軍工程大學
18 東北大學>
19 山東大學
20 四川大學
21 哈爾濱工程大學
22 大慶石油學院
23 廣西大學
24 貴州工業大學
25 青島大學
你說的這個……還是去它的網站看看吧 學校網址:http://www.hqu.e.cn/
⑼ 中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最新(2012年教育部)排名……
清華,西交,華科,浙大,天大,重大,東大,華北電力,東北電力,山大,華南理工等等,這幾個學校的電氣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僅供參考
⑽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大學排名
電氣工程排名:
1、清華大學
(院士2人盧強 韓英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電機、電力系統、電工和高電壓)、
2、西安交通大學
(院士2人邱愛慈 王錫凡-IEEE Fellow,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電機與電器、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3、華中科技大學
(院士3人樊明武 潘垣 程時傑 ,國家重大科學裝置1個,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電機、電力系統、電力電子、電工)
4、重慶大學
(院士2人孫才新 楊士中 ,IEEE Fellow(院士)1人李文沅,國家重點實驗1個,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高電壓、電工)
5、浙江大學
(院士1人韓禎祥,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 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國家二級重點學科2個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