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慶科技學院的土木工程排第幾
你是想知道什麼排名呢?
土木在全國的排名,估計排不上號
在學校的話,還可以
今年畢業生,土木就業最好
100%左右
㈡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研究生招多少人
我當年也是外校的考入北科大的土木研究生,現在老後悔了,拿著北科大的土木研究生找工作根本沒有競爭力,你要是土木的建議你靠天大、同濟,地質的考地大都比北科強、北科大實力強的專業是冶金和材料,土木專業和其它學校比很差,土環學院的老師都是采礦出身的。老師在土木方面的項目不多。
㈢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和閩南理工學院哪個好
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和閩南理工學院比閩南科技學院的師資力量更深厚、教學單位更多。但閩南理工學院學校佔地更廣。
一、師資力量
1、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科技學院有專任教師400多人,其中2人獲得省級教學名師、2人獲得省級優秀教師、2人獲得省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省級師德標兵榮譽、2人入選「福建省教育廳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養計劃」、1人入選「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壇新秀」。
1人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資深翻譯家」稱號,泉州市學科、專業帶頭人8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25人,南安市高層次人才120多人。師資力量更深厚。
2、閩南理工學院:閩南理工學院有教師842人,其中專任教師673人,兼職教師337人(摺合169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職稱教師的有204人,占專任教師的30.3%;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355人,占專任教師的52.9%。師資力量更缺乏。
二、學校佔地
1、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科技學院臨沂校區佔地面積近700畝,規劃面積1000多畝。學校佔地更小。
2、閩南理工學院:閩南理工學院佔地面積1100餘畝,總建築面積50萬多平方米。學校佔地更廣。
三、教學單位
1、閩南科技學院:閩南科技學院設有計算機信息學院、光電信息學院、商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及國際教育學院等11個教學單位。教學單位更多。
2、閩南理工學院:閩南理工學院設有光電與機電工程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信息管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10個教學單位。教學單位更少。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閩南科技學院
網路——閩南理工學院
㈣ 金陵科技學院的土木工程怎麼樣
金陵科技學院現如今改名為 南京科技大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不錯啊,不過該校的會計學是 招牌專業,錄取分數較高,直逼一本,其實什麼專業都一樣,都是要好好學,還要自己感興趣。
建築系簡介
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創立於建校之初,辦學歷史已達30年,為江蘇省地方經濟建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建築系現有專任教師16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人,國家一、二級注冊建築師、注冊規劃師3人;外聘客座教授7人。2007年開始招收建築學專業5年制本科生,是學校「卓越工程師」試點專業之一。現有建築學、城市規劃兩個本科專業,每年招收本科生120人左右。
建築系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服務活動,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穩步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教師發表專業和教學研究論文60餘篇,主編、參編8本教材,承擔省市級科研項目10餘項,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以上科研獲獎5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3項。指導學生在各類設計競賽中多次獲得國家及省級以上獎項。
建築系目前擁有建築學實驗中心,含建築物理、建築模型、建築表現、建築材料等多個實驗室。在多年科研基礎上,已逐步形成了可持續的綠色建築設計研究、建築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已建成(既有)建築舒適性研究等三個穩定的學科研究方向。
㈤ 浙江科技學院土木工程是幾年制的
土木工程在科院總共是有三個東東!
1.土建類中德班一本,兩年國內,三年國外,國內學費3960,國外大約6-7萬
2,土木工程二本,呂貝克,1.5年國內,2.5年呂貝克科技大學
3,土木工程一本,四年
㈥ 防災科技學院土木工程這個專業怎麼樣還有土木系在哪個校區住宿條件如何
這是學院第二大系,在南校區,所有系的教學樓都在南校。住宿條件嘛,有在南校的有在北校的,在南校住的話上課啊吃飯啊什麼的比較方便,北校除了宿舍內設施好點兒(有個陽台)之外沒什麼好的(至少現在是這個情況),住北校必須得有自行車。不知這些信息可不可以幫助你,望採納~~
㈦ 武漢科技大學的土木工程全國排名是多少
武漢科技大學的土木工程在全國本科高等學校土木工程等級排行榜屬於B+等級,在國內前列。
武漢科技大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國家教育部、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中國首鋼集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省部」共建地方高水平大學 ,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00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成員,教育部本科教育評估優秀高校,湖北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位於「九省通衢」湖北省武漢市。
㈧ 土木工程中哪些院士知名度比較高
丁大鈞 (1923—),安徽無為人,1948年安徽大學畢業,教授,首批博導,培養博士31名、碩士70多名。國內外兼職20種,93年退休。完成砼和砌體系列試驗含10批計23年長期荷載試驗。提出砼構件剛度裂縫計算納入國家設計規范TJ10-74。合作開發砼深井管代替鑄鐵管,打井深達830M。改進砌體局壓理論,創橫配筋新理論。創有限基本構件法 FFMM和近似統一地基模式,指出國內外規程中關於箱基和上部框架共同作用的「疊板法」理論錯誤,提出「組合深梁」法使配筋合理,一般可節約鋼筋,「反盆式」沉降法從理論上解決箱基漏水問題。指導研究生完成抗震自控及減震研究,3項已實用。出版書38本,執筆1100萬字,中文論文近300篇,國際會議英文論文60篇,25國11語種論文110篇刊於40種國際學報,25種為核心刊物,20多篇摘要刊於EI和SCI。在國內43所大學(含港澳台12所)等講課100次,國外31所大學等講課40次。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10多次,含2002年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
呂志濤 1937年11月生,浙江省新昌縣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土木系,1965年6月結構工程研究生畢業後留校。1986年6月審批為博士生導師,同年7月升為教授。199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東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四十多年來,為我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完善了混凝土結構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如提出了兩類斜裂縫理論、抗剪設計方法和雙向偏心受拉計算公式等;發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體系、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開拓了預應力技術應用的新領域;為我國不少重大工程(珠海海關、北京西站及南京電視塔等工程)的設計和建造解決關鍵問題,承擔了設計、研究和計算工作。
已發表學術論文140多篇,出版著作7本。曾榮獲國家級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共20項。已招收和培養博士生48名,碩士生61名,國內訪問學者13名。曾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6)、「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90)、「何梁何利基金科技獎」(1999)、「全國模範教師」2001等榮譽。
宋啟根,1932年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第一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材料與工程科學部評審組成員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通訊評議專家組成員。現任江蘇省力學學會常務理事。獲江蘇省勞動模範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事結構非線性分析及新型高層建築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教委高校博士學科點基金等項目。研究成果「圓筒煤倉設計技術」及「鋼筋混凝土板殼的非線性分析及相關問題」、「EDSS工程設計系列軟體」分別獲煤炭工業部科技進步獎及江蘇省科技進步獎。對南京市體育館的網架屋蓋作了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在《中國科學》(英文版),美國ASCE學報等權威刊物及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餘篇。發表了《鋼筋混凝土計算力學》等著作。指導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含外國留學生)、碩士研究生及國內外訪問學者共69名。主講多門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課程。
程文 ,1936年3月出生在浙江省平湖市,1957年在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土木系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後留校。1988年評為教授,1992年由國務院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東南大學建築工程抗震與減震研究中心主任。
程文 教授一直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第一線工作,是「九五」、「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混凝土結構》的第一主編,中美合作研究項目「南京電視塔風振控制的研究」中方負責人。現在主要從事多高層建築抗震理論及應用技術;工程結構隔震、減震與振動控制;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理論及其在多高層建築中的應用等方向的研究。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經指導已獲得碩士學位的有56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有17人。1994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
蔣永生,1937年10月生,江蘇無錫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工民建專業並留校至今。長期從事結構工程和地下結構工程的教學及科研工作,1990年晉升為教授,1995年為博士生導師。1986—1997年任土木系副主任、全國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土木工程學報編委,南京市九屆政協委員、江蘇省八屆人大代表。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9年度全國優秀教師,2002年度江蘇省高校道德建設先進個人。
長期主講土木工程概論、混凝土結構學、地下結構等課程,編寫和參與編寫教材、參考書11部。「建立激勵機制,加強能力培養」獲江蘇省優秀教學質量一等獎、國家級二等獎;「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二等獎。
在科學研究方面,主要研究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結構、組合結構及地下結構工程。獲部省級一等獎的有「高強混凝土結構變形及設計方法的研究」、「樁承載力自平衡測試方法的研究」等2項;二等獎的有「鋼筋混凝土構件裂縫力學分析的新方法」、「預應力鋼骨高強混凝土大跨度疊層空腹桁架轉換層結構體系應用研究」等3項;另有三至四等獎7項。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EI收錄7篇。在指導和培養的研究生獲碩士學位的有38名、博士學位的13名。
藍宗建,1938年4月生,福建省龍海市人。1961年6月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從事高等教育40餘年,現任東南大學工程結構體系與新技術研究所所長,全國混凝土結構標准技術委員會委員,曾為全國建築學會建築結構學術委員會委員。藍宗建教授一直從事結構工程學科的科研、教學和設計工作,並長期參加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編制工作,具有豐富的科研、教學和設計工作經驗,淵博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理論基礎。幾十年來在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裂縫、變形和承載力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在多層和高層建築抗震設計和振動控制以及混凝土砌塊建築等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編著《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書籍10餘本,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國家教委、建設部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和優秀教材獎等近十項,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一項。1993年被評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趙惠麟,1937年1月生,1965年於南京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結構力學方向研究生畢業,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大跨度空間結構科研及指導研究生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大跨度空間結構體系。現為國際空間結構及薄殼結構學會(IASS)會員。
趙惠麟教授於1972年參加了「江蘇省萬人體育館網架屋蓋的研究」;1978—1982年參加了「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的編制工作;從80年代起從事適合中國國情的「輕質、高強」結構體系研究工作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反映到國際空間結構規程的相關內容中去,目前正處於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形成產業化的過程,已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矚目。為此,自1987年來曾連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多項部、省級項目資助。自80年代以來共獲部、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通過部、省級鑒定3項;獲國家創造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主要論著有:《穹頂網殼分析、設計與施工》、《懸索屋蓋》;國內、外核心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交流論文80餘篇。
汪鳳泉,1940年11月生,安徽宿州市人,現任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批准為南京市勞動模範,1994年由國家人事部批准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振動理論與應用和動態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先後參加過工程力學、機械學、儀器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或博士點的建設工作。
先後為研究生講授過「振動理論」、「振動控制」、「機構故障診斷」、「試驗振動分析」、「模態分析與參數識別」、「波動反演理論」以及力學有關基礎課程。近年來指導博士生10多名、碩士生30多名。先後主持完成「123工程配套研究」、「高頻振動校準技術與標准裝置」、「軍用電子設備振動與沖擊標准」、「基礎結構動態診斷」、「工程結構振動控制」、「振動與超聲凝固」等國家與省部委科技進步獎10多項,光華科技二等獎1項。發表有關論文100多篇,其中EI、SCI收錄20多篇。發表專著有《振動分析》、《試驗振動分析》、《機械故障診斷》、《基礎結構動態診斷》、《工程師機械振動》、《電子設備振動與沖擊手冊》等10多種。
單建,1946年6月生於江蘇泰州。1964年至1970年、1978年至1981年先後就讀於清華大學土木系,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在東南大學土木系任教。1987年至1990年赴英國留學,在Warwick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築工程系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非力學類專業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空間結構委員會委員。
單建教授長期從事結構力學和結構工程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其主要成果包括:就讀清華期間參與分區混合變分原理及分區混合有限元法的研究,對有限元理論的發展和應用及斷裂力學作出貢獻;在英留學期間,將分區混合變分原理成功地應用於索網與蒙皮共同工作的力學分析,為解決該類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將荷載緩和體系引入國內並對其進行理論和實驗研究,取得了國際水平的成果;首次提出自平衡單元的概念並獲得相關研究成果。單建教授參與空間結構的研究和設計,包括主持了泰州師范體育館索網屋蓋及其支撐體系、東台熱電廠供熱管道懸索橋結構的分析和設計等。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目前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
郭正興1956年8月生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東南大學工民建專業本科學習;1885年9月至1987年3月在東南大學結構工程碩士研究生畢業;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在日本愛知工業大學研修。
郭正興教授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施工技術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導師,近年來,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專利4項;在《建築技術》和《施工技術》等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研究論文,出版了施工方面的書籍4本。現為中國建築學會施工學術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土建學會施工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郭正興教授近年來直接參與了多項重大工程的建設,主要有: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工程、南京世紀塔工程、南京長江二橋工程、南京文化藝術中心工程、上海新浦東國際博覽中心工程、山東威海體育中心工程、哈爾濱國際體育展覽中心工程、江蘇潤揚橋工程、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等,現為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工程施工顧問、南京賽虹橋立交施工顧問。
李兆霞教授、博導,東大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主要學術經歷:1988年河海大學水工結構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1991年至1992年在波蘭科學院基礎科學和技術研究所(IPPT)從事博士後研究;1993年至1995年東南大學土木、水利博士後流動站第二期博士後。1998年至2000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系作為訪問研究員從事結構損傷識別和分析評估理論及其在結構工程中的應用研究。曾獲電力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獲獎項目:混凝土損傷力學)和江蘇省「333」工程首批項目資助。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出版和發表學術論著七十多篇,其中SCI和EI收錄論文三十多篇次。主要學術領域:損傷力學及其在結構工程的應用、大型工程結構基於結構健康監測的狀態反演、損傷識別和評估、大型復雜結構有限元建模及其計算、結構疲勞損傷評估和材料損傷本構理論等。在上述學術領域內,目前正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並參與國內重大工程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
李愛群,1962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東南大學C&PC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專家組成員、中國建築學會抗震防災分會常務理事、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結構控制及健康監測分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和南京市土建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土建學會建築結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江蘇分會主任委員。主要從事土木工程結構抗震抗風、工程結構隔震減振與振動控制、工程結構新體系、結構安全性評價與健康監測等方向的研究。完成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級中美合作項目1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8項等科研項目。已培養和正指導博士研究生20餘人和碩士研究生20餘人。獲國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科技獎項、江蘇省青年科技獎和江蘇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編著書籍5本,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
㈨ 福建工程學院有多少人
福建工程學院設機電及自動化工程系、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計算機與信息科學系、土木工程系、建築與規劃系、環境與設備工程系、經濟管理系、工程管理系、文化傳播系、法學系、數理系、外語系等15個系部及繼續教育學院。另有3個經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的「校企合作」辦學機構國脈信息學院、軟體學院、閩台科技學院。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364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9418人。本科專業39個,工學類專業23個,佔59%,工學類專業本科生佔72.56%,是福建省內工科專業比例和工科專業在校生比例最高的本科院校。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1048人,其中高級職稱30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66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人,省傑出科技人才獎1人,省級教學名師獎5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
㈩ 閩南科技學院是幾本
閩南科技學院是二本院校。閩南科技學院坐落於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著名僑鄉南安,2001年由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與菲律賓愛國華僑共同舉辦,是福建省首批設立的獨立學院,實施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教育。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明確為非營利辦學。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准轉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10)閩南科技學院土木工程幾人擴展閱讀:
閩南科技學院共有康美、美林、江北三個校區,現有佔地面積近700畝,規劃面積1000多畝,目前設有計算機信息學院、光電信息學院、商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通識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及國際教育學院等11個二級學院,開設涵蓋理、工、經、管、文、藝等學科31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近8300人。
學校實施人才強校和特色興校戰略,致力構建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00多人,其中有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多位老師獲省五一勞動獎章、省級師德標兵榮譽,多位老師入選「福建省教育廳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培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