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層建築中,鋼筋和混凝土的費用占工程總造價的比例是多少
一般情況下高層中鋼筋和砼的原材用量和占總造價的比例為:
鋼筋:55至65Kg/平方米,原材買價約占總造價的18%;
砼:0.5至0.55立方米/平方米,原材買價約占總造價的12%。
戶型大小不同、結構設計不同、原材市場價不同、砼標號不同、鋼筋級別不同(三級鋼或二級鋼)、地下室的有無或層數不同、合同總價下浮不同、外牆面用材不同(如:用干掛大理石則總造價提高,比例減小)等等,都會產生比例不同。
『貳』 公路定額中鋼筋消耗如何調整
按比例換算,即修改定額中光圓鋼筋和帶肋鋼筋每單位含量的比例,此法套一次定額,但需要換算。
把光圓和帶肋鋼筋分開套定額,直接修改消耗量。套光圓時,帶肋消耗量為0,套帶肋鋼筋,光圓鋼筋消耗為0,此法套兩次定額不需要換算。
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進原材料的總量-料單總量)/?×100%
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
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叄』 工程預算中鋼筋工程量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這是預算中的演算法,和實際拔料演算法不一樣,預算中要求不高
鋼筋抽樣常用公式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 常見問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肆』 公路預算中定額中一級、二級鋼筋比例與圖紙中一級、二級鋼筋比例不一致,如何調整
Ⅰ、Ⅱ級鋼筋一般都是分開做計量和預算的。定額中鋼筋已經考慮了1.025和1.01的損耗系數(對於套筒連接是1.01,焊接是1.025)。
如果你編制Ⅰ級鋼筋的預算,那麼在定額調整中需要將Ⅱ級鋼筋調整為零,將Ⅰ級鋼筋調整為1.025或1.01。同樣,編制Ⅱ級鋼筋的時候需將Ⅰ級鋼筋調整為零。
如果要像你說的這樣Ⅰ、Ⅱ級鋼筋合並做預算,即鋼筋計量不分規格,那麼這個預算是這樣做的:
1)分別計算Ⅰ、Ⅱ級鋼筋數量,總數量為兩者之和;
2)然後添加定額條1,對Ⅰ級鋼筋做預算,數量為Ⅰ級鋼筋數量,定額調整按上面所述的調整;
3)然後添加定額條2,對Ⅱ級鋼筋做預算,數量為Ⅱ級鋼筋數量,定額調整按上面所述的調整;
4)最後運行計算,軟體會分別分析Ⅰ、Ⅱ級鋼筋的費用,然後按照合計的鋼筋數量分析出預算單價。
『伍』 鋼筋定額含量比實際含量多多少
定額主價中,鋼筋砼構件的鋼筋含量比實際少,一般是把鋼筋單獨計算然後與定額中含量比較,再按實際調整。就是按實際的含量替換定額中量。
鋼筋是按圖示用量計算。不能按混凝土含量計算。
鋼筋用量根據混凝土中含量進行計算,這是為了便於預算的一種形式,現在一般都不採用,如預算這樣計算,最後決算時按圖紙抽樣的實際用量再扣預算含量進行調增或調減。
『陸』 在預算中,鋼筋損耗率應該是多少
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進原材料的總量-料單總量)/料單總量*100%。比如進原材料總量是100噸(剩餘為0),料單總量98噸時,則: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 =(100-98)/98×100%=2.04%。
分部鋼筋、鐵件子目中,已包括鋼筋、鐵件的製作、安裝損耗,不得另行計算損耗量。各種鋼筋鐵件損耗率為:現澆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3%,Φ10以上2.5%,Ⅱ、Ⅲ級鋼3%;樁基鋼筋籠2%;砌體內加筋3%;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4.5%,Φ10以上2.5%。
Ⅱ、Ⅲ級鋼3%;預應力鋼絲9%;預應力鋼絲束(鋼絞線)6%;後張預應力鋼筋13%;其他預應力鋼筋6%;鐵件1%。
(6)公路工程定額中鋼筋的比例擴展閱讀
鋼筋損耗在定額里的材料分析中就包括了,不用人為去考慮的,在軟體中計算出來的鋼筋用量,當在計價中套用定額後,計價會自動分析出來而計價的。
定額中的材料量是完成規定單位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已經包含了正常的施工損耗和混凝土干縮損耗,使用商品混凝土在套定額時只要把混凝土設置為商品混凝土就行,不用另加損耗。
『柒』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體積佔多少
1)砼實際用量:混凝土實際用量=構件體積-鋼筋體積-預埋件體積-洞口體積。(根據定額規定鋼筋砼結構砼的計算規則為0.3m2以內小洞口所佔的體積、鋼筋、預埋件所佔體積均不扣除)
2)
比例換算:鋼筋占混凝土的體積的比例也是需要測算的,不能全根據系數來測算,因為不同地區,不同的結構,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構件,不同的設計,其配筋率和
含鋼量是不同的,鋼筋占混凝土的比例系數也就不同,所以系數法並不可靠。並且不僅僅是知道個系數,更是要清楚它的來歷和計算原理,經驗系數是計算和積累出
來的。系數法也先測算鋼筋指標,再測算混凝土指標,最後得出鋼筋與混凝土之比系數,就能很容易計算出實際混凝土用量。
系數法根據含鋼量或鋼筋指標而來,假設鋼筋每平方指標為0.07t,混凝土每平方指標為0.4m3,則鋼筋系數=0.07÷7.85÷0.4=0.02229
設鋼筋所佔體積系數為0.02229,則實際混凝土量=定額混凝土量(不扣洞口)×(1-0.02229)。
設建築面積為10000㎡,鋼筋重量為700 t,混凝土量為40003,混凝土實際用量=4000×(1-0.02229)=3910.83㎡。
3)
計算原理:計算鋼筋工程量時,先計算鋼筋長度,再乘以根數,得出總長度,然後乘以單位鋼筋重量(公斤/米),得出鋼筋重量。如果計算鋼筋體積則進行換算,
鋼筋體積等於鋼筋重量除以鋼筋比重7.85,1m3鋼筋=7.85t鋼筋。我們可以精細化到構件、樓層。如一根框架梁重量為2t,則摺合成體
積=2÷7.85=0.25 m3。如一層鋼筋重量70噸t,則一層鋼筋所佔混凝土體積=70÷7.85=8.917 m3
『捌』 鋼筋在混泥土當中的比例應該怎麼去計算,公式
資料:目前在工程界,對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的配筋有四種做法:
(1)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的配筋取計算配筋和1000h×0.15%(mm2)的較大值,但不得少於φ10@200。h為基礎高度(mm)。 (2)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的配筋取計算配筋和1000hz×0.15%(mm2)的較大值,但不得少於φ10@200。hz為基礎截面的折算高度(mm),公式見規范附錄S。 (3)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配筋取計算配筋和1000h1×0.15%(mm2)較大值,但不得少於φ10@200。h1為階形獨立基礎第一階的高度(圖3),以mm計。階形獨立基礎每階的高度為300~500mm;當h≤500mm時為一階;500mm900mm時為三階。 (4)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底板每m寬度范圍內的配筋取計算配筋和φ10@200的較大值。上述四種配筋做法中,筆者認為第一種做法過於安全;第二種做法也有一定道理;第四種配筋做法與配筋率無關,除滿足計算要求外,其最低配筋要求是: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宜≥10mm,間距宜≤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