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專業 > 上古水利工程

上古水利工程

發布時間:2021-06-17 23:29:14

水利工程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試著總結一下,從原始社會末期到兩漢以來的水利工程,並標明時間。

周、秦、兩漢運河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黃河、淮水、長江、珠江等主要大河,都是西東流
向,東西水上交通比較便利。但南北水運困難,這就要求人們穿鑿一些南北
走向的運河。
上述主要江河的幹流,雖然都是西東走向,不過它們也有不少南北流向
的支流。而且不同大河的支流往往相距不遠,如黃河支流與淮水支流,淮水
支流與長江支流,長江支流與珠江支流等。再加上這些大河流的中下游,土
地平坦,湖泊眾多,稍作改造和連綴,便可形成人工河道。因而我國的運河
多以南北走向為主,並且很早便已出現。
1 溝通江淮的邪[讀 含]溝
相傳早在商朝末年,我國即已鑿成一條規模可觀的運河,它的名字叫泰
伯瀆,是周太王的長子泰伯將王位繼承權讓給其弟季歷、避地到荊吳(太湖
流域)後穿鑿的。它位於今無錫市東南。
春秋時期,開鑿的運河漸多,有的為陳、蔡兩國所開,在今淮水上游;
有的為楚國所開,在湖北、安徽境內;有些為吳國所開,在太湖流域和長江、
淮河、黃河之間。吳國鑿的這批運河,無論對當時及後代,都有深遠的影響。
吳國首建於商末周初的泰伯,長期默默無聞。到春秋末年,闔閭、夫差
父子相繼為王,由於當時的太湖流域有了初步開發,又有伍子胥、孫武等人
的襄助,國力逐漸強大。它首先對南方地區的兩個鄰國越國、楚國發動戰爭。
為了在戰爭中便於運兵和運糧,公元前6 世紀末至公元前5 世紀初,在太湖
流域,利用自然河道的基礎,陸續鑿成三條運河。一條叫胥浦,北起太湖東
面,南到杭州灣。這是一條從對越戰爭的需要出發而穿鑿的運河。另一條叫
胥溪,位於太湖西面,是溝通太湖、長江間的運河,便於吳船向西進入楚地。
還有一條由吳(江蘇省蘇州市)北上,到今江陰西部與長江會合,便於吳船
經此騷擾長江下游的楚地。吳在大軍代楚以前,對楚採用聲東擊西的「疲楚」
戰術,這一戰術就是利用後兩條運河,或向西擾楚,或向北擾楚,使楚軍防
不勝防,疲於奔命。「疲於奔命」的典故即源於此。這些運河的穿鑿,不僅
促進了區域性的統一,而且還為後來的江南運河奠定了初步基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 年),吳軍大敗楚師於柏舉(湖北麻城縣東
北)。12 年後,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 年),它又敗越師於夫椒(太
湖西洞庭山)。經此兩戰後,楚國一蹶不振,越國也臣服於吳。吳王夫差認
為自己在長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確立,決定用兵北方,以便強迫晉、齊、魯、
宋等黃河流域的諸侯俯首聽命。築邗城、穿邗溝,都從用兵北方的需要出發
而興建的工程。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 年),「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左
傳·哀公九年》)邗,就是古揚州,在今揚州市西北郊蜀岡一帶,遺址周長
約九公里。這是揚州建城的開始。吳國築邗城,目的是在長江北岸建立進軍
北方的基地。鑿邗溝旨在便於運送軍隊和糧秣。據《水經注·淮水注》載,
這條邗溝從邗城西南引進江水,經過城東,再向北流,從陸陽、廣武兩湖(兩
湖分別位於今高郵縣東部和西部)中間穿過,北注樊梁湖(今高郵縣北境),
又折向東北,連續穿過博芝、射陽兩湖(兩湖位於興化、寶應間),再折向
西北,到末口(今淮安市東北)入淮。邗溝的線路比較曲折,所以如此,目
的在於利用當地的眾多湖泊,以便減輕施工的負擔。這是我國、也是世界有
確切穿鑿紀年的第一條大型運河,長約150 公里。
鑿邗溝後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84 年,吳師與齊師大戰於艾陵(今山東
泰安南)。齊師幾乎全軍覆滅,主將國書及其以下五大夫,或者戰死,或者
被俘,損失革車800 乘1。打敗齊師後,吳准備再開一條運河,以便進軍中原,
以軍事力量為後盾,迫使當時北方諸侯首領晉國就範。這條運河就是荷水。
黃、淮之間的東部,有兩條較大的自然河道,一條是濟水,是黃河的汊
道,首起滎陽,向東流經荷澤(今山東定陶東北,已淤)、大野澤(又名巨
野澤,今巨野縣北,已淤),折向東北,注於渤海。一條是泗水,發源於魯
中山地,西南流入淮水。泗、濟兩水相距不遠,只要在它們中間開一條不長
的運河,吳國的軍隊便可以從淮水北溯泗水,再通過運河,循濟水直達中原
腹地。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 年),夫差在泗、濟之間鑿出一條運河,
它東起湖陵(今山東魚台縣北),西到與濟水相連的荷澤。因其水源來自荷
澤,故稱荷水。
當年夏天,夫差率領吳國大軍到達黃池一帶(今河南封丘縣西南),召
集北方諸侯舉行歷史上著名的黃池盟會。晉國自晉文公以後100 多年中,一
直是北方諸侯的首領,不肯輕易放棄這一特殊地位。因此,在這次盟會上,
誰當盟主,執牛耳以盟諸侯①,吳、晉雙方各不相讓。正當兩軍劍拔弩張時,
吳王接到空虛的吳都被越軍攻破的消息,只好向晉讓步,匆忙帶兵南歸。
邗溝和荷水都是夫差從政治、軍事需要出發而穿鑿的,工程比較粗糙,
邗溝的河道也較曲折,航運受到一定影響。但它們畢竟溝通了江、淮、泗、
濟諸水,對加強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流域的經濟、政治、文化聯系,都有
重要作用。
2都江堰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通常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於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原水運樞紐鴻溝
從公元前475 年到公元前221 年,是我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戰國初,
魏國最早進行變法,魏文侯在位時(公元前445—前396 年)在李悝[讀虧]、
吳起、西門豹等人協助下,對經濟和政治進行改革,軍事力量曾盛極一時。
戰國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圖稱霸中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先在
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 年),將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東遷大梁
(今河南開封市)。繼而又以大梁為中心,在黃、淮之間,大興水利,形成
了歷史上著名的鴻溝水運樞紐。
鴻溝是溝通黃、淮兩大水系的水運樞紐。這一工程經過兩次大規模施
工,才告完成。它開工於公元前360 年,即遷都大梁的第二年。當時主要的
工程是從黃河的汊道濟水引黃河水南下,注於大梁西面的圃田澤(已淤),
再從圃田澤引水到大梁。當時圃田澤是一個很大的湖泊,周圍300 里,它既
可作為計劃中鴻溝航道的水櫃,以調劑鴻溝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
沉澱於此,以減輕下游運道的淤塞。
又過了20 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 年),魏國對它又作
大規模的擴展,將原來的大溝向東延伸,經大梁北郭到城東,再折而南下,
至今河南沈丘東北,與淮水重要支流潁水會合。這條人工河道,史稱鴻溝。
鴻溝從大梁南下時,一路上又溝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
游)、睢水(已淤)、 [讀豁]水(今澮水)等。
魏國境內,本來可通航的河道較少,黃河多沙,只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舟,
丹水、睢水、 水、潁水等,流短水少,也很少舟楫之利,內河航運並不發
達。鴻溝鑿成後,引來了豐富的黃河水,不僅鴻溝本身成為航運樞紐,而且
丹水、睢水、 水、潁水等也因為補充了水量,航道比較暢通了,內河航運
有很大的發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 年),越國對魏國表示友好,贈送
一批魏國需要的物資,其中除500 萬支箭桿外,還有300 艘船隻。贈箭、贈
船,分別反映當時魏國在戰爭和航運兩方面,對這些物資的需要都在增加。
鴻溝水系不僅改善了魏國的水上交通,由於這些水道還可灌溉農田,因而它
也促進了魏國農業的發展。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中,認為鴻溝和
丹水、睢水、 水、潁水等流域,是戰國後期我國最主要的產糧區之一。
自春秋以來,由於邗溝和荷水兩條運河的穿鑿,江、淮與河、濟之間,
已有水道可通,南北水上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對於經濟、政治、文化比較發
達的中原來說,這條水道的位置,畢竟有些偏東,與南方各地交往,未免過
於繞遠。而且因為它是當時南北之間的唯一水道,也不能滿足通航需要。鴻
溝鑿成後,中原地區可以通過鴻溝本身及丹、睢、 、潁等水徑直入淮,與
南方吳、楚等地的水上交通,遠比以前方便了。鴻溝的穿鑿,中原地區對其
他各地的水上交通也有所改進。它可以循濟、丹等水,東通衛、宋和齊、魯;
還可利用黃河,北通趙、燕,西連韓、秦。
穿鑿鴻溝以前,黃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已經形成一批城市。它們中的
大部分是政治性的都城,如洛邑(東周都城,今河南洛陽)、大梁(魏都)、
陽翟(韓都,今河南禹縣)、帝丘(衛都,今河南濮陽西南)等。商業性城
市較少,宋國的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因為地處荷水、濟水交點,交通方便,
才發展成為「天下之會」的商業中心。鴻溝水利系統形成後,由於河、淮之
間航運和農業的發展,使上述這些都城的商業迅速繁榮起來。如帝丘繁榮到
可與「天下之會」的陶相比,並稱「衛陶」。洛陽和陽翟也成為戰國後期非
常活躍的商業城市,當時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和呂不韋,便分別為上述兩地
人。因有鴻溝可資利用,洛陽商人還「東賈齊魯,南賈梁楚。」此外,在鴻
溝運河網中,還興起了一批新的城市,如丹水和泗水會合處的彭城(今江蘇
省徐州市),睢水邊上的睢陽,潁水入淮處的壽春等。
鴻溝到漢朝時稱狼盪渠,魏、晉時的蔡河,也是鴻溝的一部分,它在歷
史上長期發揮重要的作用。
4連接湘漓的靈渠
春秋戰國時,我國運河工程首先興起於長江中下游及黃、淮之間。到秦、
漢時期范圍擴大了,南到五嶺,西至關中,北及幽燕,都鑿有運河。靈渠便
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我國南方有一個人數很多的越族,他們活躍在江、浙、閩、贛、
粵、桂等廣闊的土地上,其中分布在粵、桂等地的越人叫南越①。戰國時期,
南越與楚國已有一定關系,吳起在楚變法時,即將湘南、粵北、桂東北的蒼
梧並入楚國的領土。秦滅楚後,進一步向南發展,進軍南越腹地。當時由於
五嶺②的阻隔,交通不便,糧秣運輸困難,於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命監御史祿負責穿鑿運河,以解決軍隊的給養問題。
五嶺山脈中的越城嶺和都龐嶺之間,有一個谷地,谷地中有兩條自然河
道,一條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另一條為粵江水系中的始安水。如果在兩水
之間鑿一條運河,就可溝通長江和粵江,便可解決秦軍的糧運問題。不過,
在此穿鑿運河,在工程上說,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
海洋河和始安水的距離很近,最近處只有1.5 公里。不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
水間橫亘著高約20—30 米、寬約300—500 米的小山阜;而且整個谷地地
勢的坡度也較大。監御史祿等決定克服困難,興建這條運河。經過幾年的努
力,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工程基本建成。這條運河的最早
名稱已經難以考查,後來人們相繼稱它為秦鑿渠、零渠、靈渠、興安運河等。
靈渠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組成。分水工程建在水量比較豐富
的海洋河上,其具體位置在今興安縣東南二公里處的分水村。這里不是離始
安水最近的地方,所以舍近取遠,選址於此,是因為此地的河床較高,大抵
與始安水相當的緣故。分水工程呈「」」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對著海洋
河的上游。平時,它攔截海洋河水,阻止河水流入原來的河道,將其一分為
二,七分進北渠,三分入南渠。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後人稱為人字堤,
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大、小天平屬滾水壩性質的工程,洪水時,水
可從壩上漫出,流入故道,以減輕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壓力。後來,在
大、小天平的頂端前面,又建鏵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護天平。據考證,
鏵嘴是唐朝增建的。
南渠可分上下兩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興安縣北,接始安水,
長約4.5 公里。這一段系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開成,寬度雖較小,約7—
14 米,但工程比較艱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鎮附近,接漓
江,長約30 公里,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礎上拓展而成,寬約10—60 米。
南渠全長30 多公里,落差29 米,河床比降很大,渠道上不設輔助工程,不
便舟楫上下。後人推測,為了便於通航,當年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陡門。
陡門現稱船閘,平時關閉,隨著舟楫的前進而順序打開,從而可以減少航行
的困難。我國的正式陡門,至遲形成於唐朝,其雛形有人認為可以上溯到修
建靈渠時代。靈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閘運河。
北渠從大天平向北,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長約3.5 公里。
北渠經過的地帶,是個山間小平原,這里的地面雖然較少溝壑,但坡度偏大,
採用直線渠道,與南渠一樣,也會流水過急,不便航行。為了減少這段渠道
的比降,建設者們採用曲線渠道,形如蛇行。巧妙地用伸長渠的長度,以達
到減少比降、利於通舟的目的。
靈渠工程處處閃爍著建設者的聰明睿智。
靈渠全長雖然不到40 公里,是一條小型運河,但因為它溝通了長江、
粵江兩大水系,其地位卻十分重要。它不僅在秦朝,而且在以後2000 多年
中,都是內地和嶺南的主要交通孔道,對促進兩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對加快
嶺南的開發,意義都非常重大。
對靈渠構造上的巧奪天工,航運上的舟行便捷,宋人范成大深有感觸,
曾作詩加以歌頌:
狂瀾既奔傾,中流遇鏵嘴。
分為兩造開,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粵徑萬里。
人謀奪天造,史祿所經始。
(《石湖居士詩集》卷十五)
1936 年和1941 年,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相繼建成,靈渠才讓位於現代
化交通工具。它在1956 年最後停運,改作農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並成
為桂林地區重要的名勝古跡,供人觀賞。
5 長安、洛陽的漕河
西漢建都長安,到漢武帝時期,由於京都人口不斷增加,官僚機構迅速
膨脹,又要用兵匈奴和經營西域,中央政府的糧食支出非常浩繁,壓力很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西漢政府一方面在關中大修水利,以便發展當地農業,
就近取糧。另一方面是改善水運條件,以便從當時主要產糧區的東部地方,
調運更多的糧食進京。
西漢從函谷關以東運糧入京,本來取道渭水西運。但渭水多沙,水道淺
澀曲折,運輸功能很差。從長安東到黃河,陸路只有300 多里,而曲折的渭
河水道,卻長達900 多里①。又由於封凍和水量不足等原因,一年中,它只
有六個月可以勉強通航。因此,渭河年運輸量很少,西運入京的糧食,只有
幾十萬石。漢武帝時,須從東方調入糧食幾百萬石,急需另覓途徑解決運糧
問題。因此,當大司農(主管全國農業的長官)鄭當時建議在渭南鑿一條徑
直的運糧渠道時,漢武帝立即採納了。歷史上把這條渠道稱為漕渠。
漕渠工程動工於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由齊人水工徐伯負
責勘查、測量、定線,由幾萬軍工負責施工。渠首位於長安城西北,引渭水
為水源,經長安城南向東,與渭水平行,沿途接納泬[讀決]水(皂河)、
滻[讀 產]水、霸水,以增加漕渠的水量。這些水道都發源於南山,含沙量
很少。漕渠穿過霸陵(治所在今西安市東北)、新豐(治所在今臨潼縣東北)、
鄭縣(治所在今華縣)、華陽(治所在今華陽縣東南)等縣,到渭水口附近
與黃河會合,全長300 多里,歷時三年完工。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
年),又在長安西南鑿昆明池,周長40 多里,將灃水、滈[hào 號]水攔蓄池
內。鑿昆明池除了用來操練水兵外①,還可以調濟漕渠水量和供應京師的生
活用水。
漕渠的通航能力很高,它一直是西漢中後期東糧西運的主要渠道,一般
年代,年運輸量在400 萬石左右,最高年份達到600 萬石,約為渭水運量的
10 倍。除航運外,它還有灌溉農田之利,溉田面積約10000 頃上下,比白渠
多一倍以上,約與當時的成國渠相當。西漢亡國後,東糧西運的工作不再繼
續,漕渠因失修而逐漸湮廢。
東漢定都洛陽,漕運工程的重點隨著東移,既鑿了一條名叫陽渠的新水
道,又比較徹底地治理了汴渠。
洛陽雖有洛水可通黃河,但洛水大部分河段河床很淺,不便航運。為了
使糧船可以直達京師,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 年),在河南尹王梁主持
下,著手興建運河。他組織力量,「穿渠引谷水(洛水支流)注洛陽城下,
東寫(瀉)鞏川。」由於谷水水量不足和渠線安排不當,渠雖鑿成了,但不
通水。19 年後,即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 年),大司空張純再度在京師附
近修建運河。他汲取王梁失敗的教訓,一方面增加運河水源,除仍引谷水外,
又引來了洛水幹流;另一方面重新安排渠道線路,西起宜陽東部,向東經過
洛陽城的西面、南面和東面,再向東到郾師附近回注洛水。這條運河名叫陽
渠。第二次工程很成功,東漢從此以後,來自南方、東方、北方等地的糧船,
經邗溝、汴河、黃河等航道,再循洛水、陽渠,可在洛陽城下傍岸了。陽渠
的穿鑿,不僅便於政府通漕,而且也使「百姓得其利」。
不過,東漢最大的運河工程,當數汴河的治理。從西漢後期到王莽統治
時期,鴻溝水運體系,由於黃河的一再決口,已經支離破碎,有些運道完全
斷航,由丹水演變而來的汴河,航道也經常受阻。汴河是京師洛陽的主要糧
道,在全國入京的租賦中,來自豫、兗、徐、揚、荊等州所佔比重很大,多
循此河入京。因此,對汴河的治理,東漢朝廷非常重視,其中最重要的一次,
是永平十二年(公元69 年)由王景、王吳主持的治河、治汴工程。黃河泛
濫是汴河堵塞的根源,治汴必須治河(治河工程詳見本書《九、歷代治河工
程》)。治汴工程主要有改造渠口和築堤、浚渠等。
汴河以黃河水為水源,而黃河主溜在河床中擺動無常,單一引水口不能
穩定地引入河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王景、王吳除修復舊閘外,又建新閘,
實行多口引水。同時,將引水閘由原來的木結構改成石結構,以便更好地控
制進水。黃河洪水流量很大,即便汴口設閘控制,仍然會有過量的洪水進入
汴河,汴河仍然會決堤成災。為了增加汴河的安全系數,二人又在其上游,
即浚儀渠,用「墕流法」將湧入的過量的水,有控制地排出堤外①。從滎陽
到泗水,汴河全長800 里,他們還全面地建築河堤,深挖河床。經過這次治
理,汴河的漕糧能力大大提高。
6連綴河北諸水的五渠
河北平原位於黃河下游北面,太行山之東,燕山以南,東臨渤海。這里
河流縱橫,水道眾多。南部多黃河故道,由西南流向東北;中部之水多為西
東流向,源出大行山;北部諸河為北南流向,發源燕山。它們都流入渤海,
流短水少,不便航運。不過,如能在各河之間鑿渠溝通,將它們連綴起來,
水源得到調劑和集中,航運效益便會大大提高。東漢末年,曹操從政治軍事
的需要出發,為改進這里的水上交通,做了許多工作,先後鑿成白溝、平虜、
泉州、新河、利漕等五條水道。
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官渡之戰曹操雖打敗了袁紹,但紹子袁
尚仍盤據鄴城(今河北磁縣東南),負隅頑抗。建安九年(公元204 年),
曹操親領大軍渡河北征。從軍運需要出發,他在河北首先建成了一條名為白
溝的運河。白溝的主要工程之一,是築堰逼淇水北流。古淇水即今淇河,發
源於太行山,東南流向,分兩道注入黃河。因此築有大小二堰。小堰用石材
建成,人稱石堰,主要目的是堵塞小河,將全部淇水集中於正流。大堰叫枋
堰,建於淇水正流入河處不遠,這是一條木、鐵、石參用,以大枋木為主的
攔河大壩。淇水水量欠豐,不能像靈渠在海洋河上那樣建分水工程,只能堵
住全部淇水,使其北流。因此,河船入溝,溝船入河,都必須盤壩,將貨物
從船上卸下,拉空船沿壩的斜坡過壩,再將貨物裝船,繼續航行。另一工程
是在枋堰北面穿渠,引淇水進入另一自然河道白溝。白溝下接黃河故道古清
河,清河北到今天津境,與沱河(滹[hū乎]沱河)會合。這樣,白溝工程雖
有盤壩之勞,但畢竟改善了黃河南北的水運。
袁尚被曹操擊敗後,投奔遼西烏桓首領蹋頓①,圖謀卷土重來。為了根
除後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 年),曹操北伐烏桓。在進軍過程中,他命
令董昭負責組織力量施工,相繼鑿成平虜、泉州、新河三條運糧渠道,開辟
了通向遼西的水路。平虜渠在今天津市靜海縣境內,南起沱水,北到泒[讀
孤]水。泒水下游,大體上就是後來大清河的入海河段。泉州渠是溝通泒水
下游與鮑丘水(潮白河)的渠道,由於它位於泉州縣(治所在今武清縣西南)
境內而得名。新河西起鮑丘水,經過今唐山境內,東接濡[讀如]水。濡水就
是今天的灤河。這三條渠道,特別是後兩條,大概由於軍馬倥傯,而冀東又
多沼澤,施工困難,工程粗糙,實際上並未發揮作用。
如果說上述四渠的穿鑿,主要是由於軍事上需要的話,開利漕渠則不
同,主要是從政治需要出發的。鄴城北控河北平原,南聯中原腹地,地位重
要,本是袁紹、袁尚父子的大本營。曹操消滅袁氏勢力後,將自己的政治中
心由許都(今河南許昌市)北遷於此。因此,他很重視對鄴城的建設。發展
這里的水路交通,興建利漕渠,便是其中一個方面。它鑿於建安十八年(公
元213 年),以漳水為水源,經鄴城,向東到館陶縣西南,與白溝銜接。白
溝是當時河北地區重要的水上交通線,利漕渠鑿成後,鄴城因有白溝之利,
對幽燕中北部的控制,和對黃河以南的聯系,都大大加強。由於漳水水量比
較豐富,還因為增加了水源,使白溝的航道更為通暢。除以上五渠外,曹魏
時又開白馬渠,溝通沱水和漳水。
經過千百年的努力,到兩漢時,我國的運河工程已經取得很大成就,它
東起沿海地區,西到關中,南起湘桂,北到幽燕,都有運道可通。它對促進
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邊疆地區的開發,統一的、多民族
國家的形成和鞏固,都有重大作用。
①春秋時期兵制,一車四馬為一乘,有披甲之士10 人,步卒15 人。
① 春秋時期,諸侯會盟,置牛耳於盤,由主盟者執盤分賞諸侯為誓,以示信守。爭執牛耳,就是爭當諸侯首領。
① 古南越人在歷史上經過長期的演變,其中一部分與漢族融合,另一部分發展成後來的壯族、黎族等。
② 五嶺在湘、贛與桂、粵等省的交界處,是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的總稱。一說有揭陽嶺而無都龐嶺。
① 這里陸、水行程的單位都是漢里。漢里比今里短,其換算方法,參見書尾所附的換算表。
① 張騫首次通西域(今新疆及新疆以西),見西域有蜀地特產細布等,聽說由商人取道西南,經身[讀捐]毒(印度半島上古國)運往。騫回國上奏此事,遂有漢武帝遣使通西南之舉。後因使臣被昆明夷(在雲南)
所阻,又聞那裡多江湖,漢於是在長安蓄水築湖,訓練水師,准備討伐。
① 浚儀即開封。浚儀渠當指開封附近的汴渠。墕同堰。「墕流法」實際上在這次大修前,他們就在浚儀渠上使用了。
① 烏桓為古代東胡族一支,因烏桓山(今大興安嶺東南端)是其較早的根據地而得名。漢武帝時,它內遷到遼西一帶,受漢管轄。

Ⅱ 據統計,自上古至隋朝見於記載的88件水利工程中,華北佔72件,華南僅佔16件。而唐代見於記載的212件水利

B

Ⅲ 從古至今人類與水的斗爭

1、鄭國渠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2、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

3、隋唐大運河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後代通過浙東運河延伸至會稽(今紹興)、寧波。從先秦時期到南北朝,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開鑿了大量運河,其分布地區幾乎遍及大半個中國。西到關中,南達廣東,北到華北大平原,都有人工運河。

4、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5、諾亞方舟

一艘根據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其依原說記載為方形船隻,但也有許多的形象繪畫描繪為近似船形船隻,其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災難。

記載中諾亞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這段故事分別被紀錄在《希伯來聖經·創世紀》(《舊約聖經·創世紀》)以及伊斯蘭教的《古蘭經》。

Ⅳ 大禹和李冰這兩位水利專家能夠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依靠群眾;採用堵和疏導相結合的方法

大禹治水(鯀禹治水)是古代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詳),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

Ⅳ 上古洪荒的神話傳說,要完整一點的,

一、女媧造人

有一位聖人叫做女媧,在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

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

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啊!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說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

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他感到好高興。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

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二、誇父逐日

久遠之前,有一個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誇父。誇父的腿很長,一步可以跨過一條大河。他看見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來,又從西方落下去,就想要把太陽抓住,不讓它落山,這樣可以讓光明永遠照耀大地,因為有了這個想法,誇父拿起一根手杖,邁開兩條長腿去追太陽。

太陽爬上了山頂,誇父就追上山頂;太陽落到峽谷,誇父就追到峽谷。誇父跑過無數座大山,跨過無數條大河,一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陽有點害怕了,跑得越來越快,眼看就要落山了。誇父追了很久,也跑了很遠,大陽這個大火球烤得他嗓子都快要冒煙了,他越來越渴,越來越累,感覺自己快要倒下去了。

誇父跑到黃河邊,一頭扎進水裡,很快就把黃河水喝乾了;可是他仍然很渴,就來到渭水邊,又把渭水喝光了。誇父繼續追趕太陽,但是他實在太累太渴了,終於倒在地上,再也沒有站起來。

誇父死後,他的高大身軀變成了山脈,頭發變成了樹木,血液變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變成了一片桃林,桃樹結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誇父將一片桃林留給了那些熱愛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們路過這里的時候,可以在樹蔭下歇歇腳,還能摘個桃子解渴。

神農一犯思想,聽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說:「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鳥真的撲楞楞飛下來,落在神農的左手脖上。神農細看這小鳥,渾身翠綠,透明,連肚裡的腸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神農一出嘴,這小鳥接過量口唾沫星兒咽了。嘿,這唾沫是咋咽到肚裡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農高興透了。神農托著這只玲瓏剔透的小鳥回到家,家裡人一看,嚇得連連回退,說:「快扳了,妖怪,快扳了……」

神農笑哈哈地說:「這不是妖怪,是寶貝喲!就叫它花蕊鳥吧!」神農又把花蕊公主吃過的十二味葯分開在鍋里熬。熬一味,喂小鳥一味,一邊喂,一邊看,看這味葯到小鳥肚裡往哪走,有啥變化。自各兒再親口嘗一嘗,體會這味葯在自己肚裡是啥滋味。

十二味葯喂完了,嘗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

神農托著這只鳥上大山,鑽老林,採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捕捉各種飛禽走獸、魚鱉蝦蟲;挖掘各種石頭礦物,一樣一樣的喂小鳥,一樣一樣的親口嘗。觀察體會它們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經,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經脈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長日久,神農就制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本草經》。

神農想想,還不放心,就手托這只鳥繼續驗證,他來到太行山,轉遊了九九八十一天,來到小北頂(神農壇),捉全冠蟲喂小鳥,沒想到這蟲毒氣太大,一下把小鳥的腸打斷,死了。

神農真後悔,極悲痛,大哭一聲。哭過,就選上好木料,照樣刻了一隻鳥,走哪帶哪。後來,神農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窪,誤嘗了斷腸草而死。在百草窪西北的山頂上,還有一塊像彎腰摟肚的人一樣的石頭,都說是神農變的。

為了紀念神農創中醫,制本草,人們把小北頂改名為神農壇,並在神農壇上修建神農廟。廟里塑了神農像,左手托著花蕊鳥,右手拿著葯正往嘴裡送。每天都有很多人觀看神農壇風光,瞻仰神農塑像。

Ⅵ 上古、中古、太古、遠古各是什麼時候發生過什麼著名事件

上古:一般上古時代是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

中國上古時代傳說的帝王有: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帝摯,堯和舜。
中古:中古時代」這個名辭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約從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間一千年來的歐洲歷史。中古時代的開始,標示著西羅馬帝國的衰落,咸信古典時期的古代歷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時代的結束,則指示出文藝復興時代(歐洲的重生)的開始。有幾件大事情可作為中古時代結束的記號,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淪陷、1456年首次使用印刷機、歐洲人在1492年發現新大陸、馬丁路德在1517年帶領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以及藝術在義大利的繁盛等。而中古時代就在古代與現代歷史之間的中間時段落幕。

不過,中古時代的這個觀念,不適合套用描述亞洲和中東的重大歷史時期。中國是從史前時代逐漸發展而來,直到西方現代史來臨前,並未出現類似歐洲的大分裂時期。雖然中國是曾歷經過諸多王朝的統治和外族的入侵,但在文化發展上基本上是平穩的。日本的文化進程也是平穩而孤立。中東的歷史就比較就接近歐洲的中古時代,因為這兩個地區毗鄰而居,彼此分享很多互相交流的成果。
太古:
遠古:(約據今300萬年—公元前21世紀)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民對天、地的出現及人類的產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在中國,有關盤古開天闢地和女媧造人一類的傳說流傳久遠。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近代考古學、古人類學和地質學的發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奧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目前,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在非洲發現的人類化石,距今已有 300餘萬年,因而非洲被認為是人類的起源地。在中國,重慶市巫山縣發現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萬年。此外,還發現了許多古人類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等,數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廣。因此,中國的考古學家提出:東亞地區也是人類起源地。

人類的出現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它是古猿演變而來的。最近幾十年間的考古發現和古人類學研究的成果證明,古猿與早期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使「從猿到人」的學說,獲得越來越多的證據。

人類的出現與勞動有關。人類最初製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學家為與後來出現的磨製石器相區別,將製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後者(即製作和使用磨製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為了研究它們在歷史進程中的發展與進步,考古學家還將它們分為早中晚三期。舊石器時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與古人類學家依據古人類的體質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這三個階段大體是一致的。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類簡單、一器多用為其特點;到了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石器趨於小型化和多樣化,器類增多,還發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復合工具和鑽孔技術,出現了少量磨製石器。在舊石器時代,人們以採集果實和漁獵為生。他們不會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棲身,過著群居的生活。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們已學會用火。先是采野火,後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擊火石取火、鑽木取火等等。火的使用對人類的進化有很大的意義。它可用於照明、驅除野獸、驅趕寒冷,還改變了人們生食的習慣。由於熟食能縮短消化過程,使更多的養料被人體吸收,並使血液中的化學成分有所改變,促使人的體力增加、腦髓發達。如30萬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腦容量為 1059毫升,一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的腦容量為1200—1500毫升,已達到現代人的腦容量變化范圍,身高也與現代華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國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遍布全國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說明古今人類在這塊大地上的活動范圍,已相當寬廣。

距今一萬年前,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進入全新世以後,地球的氣溫逐漸變暖,人類漸漸走出山區,移向平原地區活動。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人們選擇了鄰近水源的地點聚族而居,建造房屋,發明了陶器,出現了原始農業,開始了定居生活。磨製和鑽孔技術的普及,使各種石質工具的製作趨於規范、定型,更適合各種不同的用途。考古學家經過長期探索、研究,發現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與當代中國的人口布局十分相似,相對集中於河網密布的東半部。人們的食物結構也是南方種植水稻、北方種植粟稷。在距今9000年前,就已經出現栽培稻,說明水稻的發源地在中國而不是印度。8000年前的先民已經雕琢出玉器,發明了紡織技術,在音樂方面出現了七聲音階,可以吹奏旋律,還出現了刻劃符號。7000年前的遺址中出土的獨木舟和木槳,說明已經有了水上交通工具,牛已被馴養。 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創造了絢麗多姿的彩陶文化,還出現了用夯築技術建造的小城堡。5000年前已養殖桑蠶,並用蠶絲織出了絲織品,還掌握了人工冶銅的技術,鑄造出青銅刀一類小工具。4000年前出現了文字,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各有一批古代城市在地平面上崛起。古文獻中記載的神農氏種植五穀,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蠶絲,他的大臣發明文字、舟車以及黃帝戰蚩尤等,因這些發現而說明這些傳說並非虛妄,它們包含了不少歷史的影子。這些發現還說明,中華文明確實是源遠流長。

古代居民聚族而居,所以在今天發掘的遺址中可以看到居住時形成的聚落,在墓地中看到排列有序的墓群。人們在漫長的歲月中繁衍生息,人口不斷增長。當增至一定數量時,就像細胞分裂那樣又分離出新的氏族。它們之間以血緣為紐帶,形成規模較大的部落。在原始社會後期,中華大地上有許多氏族、部落和部族。古史學家將它們分為華夏集團、東夷集團和苗蠻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族和炎帝族為主體。它們最初居住在今天的陝西,後來分別向東發展,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它們與西進的東夷集團、北上的苗蠻集團發生過多次戰爭。傳說在涿鹿之戰中,黃帝和炎帝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東夷集團,使華夏集團的勢力擴大到今天的山東境內。為了爭奪聯盟的首領,黃帝和炎帝在阪泉大戰,炎帝戰敗。地處北域的黃帝乘勢南下,使炎黃二族的勢力達到長江和漢水流域,華夏集團的勢力得到空前的擴展。以後的虞、夏、商、周都是黃帝的後裔,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確立了華夏的特定地位,黃帝也成了華夏的共同祖先。

在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只有靠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人們各盡所能、共同勞動、平均分配食物。為了生存與發展,他們必須選舉公正、賢能的人當首領,以帶領大家進行生產、抵禦外來的侵擾。因此,古史傳說中出現了堯舉薦舜、舜舉薦禹,禹先舉薦皋陶、皋陶死後又舉薦益當部落首領的故事(但並沒有成功),歷史上稱這種作法為「禪讓」。這是一個人人平等、財富公有,因而沒有爭奪欺詐、也沒有盜賊劫掠的時代。古代史學家們稱這個時期的社會為大同社會。

古代居民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在惡劣的環境中與各種自然災害頑強地進行斗爭。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久遠:面對滔滔洪水,野獸肆虐,堯為了把民眾從水患中解救出來,命鯀去治水。鯀用堵塞的辦法治理,雖經九年努力,仍以失敗告終。於是,舜命禹治水,禹總結了鯀治水的經驗教訓,改用疏導的辦法。他一心一意地率領民眾興修水利、治理洪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八年(一說十三年)時間,終於征服了水患。這個傳說反映了古代先民在自然災害面前不屈不撓、積極抗爭的無畏精神。

隨著生產力提高,一個人的勞動所生產的價值超過他本人的消費而有了余額時,俘獲的戰俘不再被殺死了。他們淪為奴隸而被強制進行勞動生產,他們創造的財富被主人全部佔有。這樣,私有制出現了。考古學家在龍山文化中發現了有的墓葬有棺有槨,有許多陶器、玉石器、象牙器和象徵財富的豬下顎骨等隨葬物品;有的墓葬只有一個不大的墓穴和幾件陶器;還有一些死者身首異處,既無墓穴、也無隨葬物品,甚至被丟棄在廢棄的窖穴或溝壕之中。這說明,這些死者身份、地位和佔有財富的情況是不一樣的。一些首領利用他們的特權首先富裕起來。貧富分化的不斷發展,氏族與部落內的掌權者首先成了剝削階級。原始社會內部產生了不同的階級,表明原始社會到了末期。在這種情況下,族與族之間以掠奪奴隸和財富為目的的戰爭頻繁出現了;為防禦敵對一方的掠奪和侵擾,它們各自築起了一座座高聳的城池;為適應戰事的需要,兵器的生產受到普遍重視:為維護特權者的利益,他們擯棄過去的習慣法,制訂了新的制度法規;「禪讓」制度也不可能繼續實行,必然為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到夏禹死後,禹之子啟殺益而奪取首領的位置,開創了父傳子、家天下的新時代,稱為小康社會。從此,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世襲制王朝 ——夏代。

Ⅶ 三皇五帝時期 大禹之父鯀治水為什麼失敗

傳說中鯀採取的是「堵」的措施,水來了就堵住,最後堵不住了自然就失敗了。而禹是用疏通的方法,將水引流到別處分散

Ⅷ 大禹治水是歷史故事嗎

大禹治水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事件,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長河的一段輝煌的歷史!是真正的歷史記錄

Ⅸ 上古時代,中國為何不建諾亞方舟避水為什麼學者說,這是中國強大的秘密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蛐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覽冥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但凡比較出眾的古代文明,在上古時期一定會有關大洪水的記載。

我國上古時期不用說,大禹治水的傳說人人都有聽聞過,如今更是發現了當初大洪水所造成的土壤層;而禹他爹鯀也是個著名的治水專家,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當然沒有徹底治好,所以才有了之後的大禹接手之事。




大禹9過家門而不入,終治洪水;而他的父親雖然沒有成功,在《山海經》中卻也有這么一段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秦修建的靈渠跟都江堰一直都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之後歷朝歷代的帝王在治理水患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華夏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我們面對困難不避讓,不妥協,應用面對的士氣。正是中國這股不服輸的勁兒,才讓我們哪怕在近現代史進程中落後了西方列強數百年的時光,卻能夠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迎頭趕上,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正是中國強大的秘密!

Ⅹ 上古洪水的時期,中國為何不像西方一樣建造方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那就是但凡比較出眾的古代文明,在上古時期一定會有關大洪水的記載。

我國上古時期不用說,大禹治水的傳說人人都有聽聞過,如今更是發現了當初大洪水所造成的土壤層;而禹他爹鯀也是個著名的治水專家,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當然沒有徹底治好,所以才有了之後的大禹接手之事。



大禹9過家門而不入,終治洪水;而他的父親雖然沒有成功,在《山海經》中卻也有這么一段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秦修建的靈渠跟都江堰一直都是我國著名的水利工程,之後歷朝歷代的帝王在治理水患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這代表了什麼?代表了華夏兒女自強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我們面對困難不避讓,不妥協,英勇面對的士氣。正是中國這股不服輸的勁兒,才讓我們哪怕在近現代史進程中落後了西方列強數百年的時光,卻能夠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迎頭趕上,這種不服輸的精神正是中國強大的秘密!

與上古水利工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
© Arrange www.xlginn.com 2013-2022
閩ICP備16026587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