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施工材料節約措施有哪些
建築施工材料節約措施 (1)材料采購貨比三家。在施工中加強材料管理,進場各種材料要驗收點數、稱重或量方。材料堆放場地入口設置DCS 動態電子汽車衡一台,對進場各種材料進行動態自動計量,提高計量精度,可對進場的散裝水泥、砂、石、外加劑、鋼筋等進行准確計量,防止原材料的虧損。
(2)加強木材從進場到保管的管理工作,加強木材的周轉、節約木材。
(3)針對大面積鋪放鋼模板,支撐系統採用多功能碗扣架。碗扣架整體受力性能很強,採用雙向1.2m 間距支撐形式,大大減少立柱的數量、鋼管用量,另一方面也減少了支撐安裝加固的時間。且碗扣架構件輕,運輸方便,作業強度較低以及零部件的損耗率低,完全避免了螺栓作業,裝拆方便,減少了安裝用工。由於零部件基本與桿件相連,不易丟失散件,避免了扣件式腳手架經常丟失零部件的情況。
(4)現場開展「修廢利舊」活動,利用工程的一些下腳料製造一部分施工工具,如手錘、鋼釺、安全防護欄、木抹子等。
(5)進場的周轉料必須嚴格按規定碼放,使用合理,嚴禁長料短用、優料劣用,不得隨意截斷架子管、鋼支架等,不得在鋼模板面上開孔和焊接,拆卸模板及腳手架時,不準從高處摔扔,並及時維修與保養。
(6)其它節約措施
對施工垃圾進行分檢,修舊利廢,回收有用垃圾再利用。我們本著質量為本,成本經濟,在保證質量達到要求的同時,通過科學管理、優化方案、推廣新工藝、新材料等措施降低成本。
⑵ 建築施工企業如何做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
從施工組織策劃開始,做好項目施工策劃,實行全員成本管理。制訂出建築施工中的財務流程,找出可控的成本項目加以檢查和監督,制訂費用可控的細節和環節進入實際操作,發現問題及時修改流程。
⑶ 如何控制建築施工材料浪費的優化措施
控制建築施工材料浪費的優化措施:
一、加強材料的核算和管理
材料對於生產經營都有重要的意義,它包含很多部分: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備用件、包裝材料、燃料等。按照流動性進行排序,材料排在資產的前面,從這點足以看出材料的重要性。材料屬於流動資產,也是存貨的一種,它兼具經濟價值和可計量的特性。材料可以隨著生產經營的變動而變動,並且帶來金錢的收益;材料還可以被計量,在工程實施之前可以對材料進行預算估計,將材料進行最合理的計量,將數據做到盡可能精準。
在預算過程中,如果不能准確的核算和管理,就會造成資金的運用效率大大降低,還會加大財管部門的工作量,使得記錄出現偏差,導致財管信息錯誤和失真。材料的預算過多會導致材料的積壓,這樣不僅會佔用大量的資金,還會導致材料的損失或者損耗,影響材料的再次使用。因此要想控制建築材料的浪費,就需要加強材料的核算和管理,在工程開始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備,這樣對於建築施工或者建設單位而言都大有裨益,具有經濟價值以及現實意義。
二、加強采購品種的區分和管理
材料的浪費除了表現在施工過程中,還會出現在采購以及管理過程中。建築材料品種多樣,並且產地也會不同,在采購之前,不同的部門做出的核算也會有差異。針對這些問題,就需要在采購中能夠進行靈活的變通,材料成本按照實際采購價格進行記錄,歷年的成本只做參考。對於建築行業而言,建築材料的價格一般都會在建設管理部門進行公布,因此,在相關人員進行采購之前可以根據「購物材料信息價」的指導進行采購,從控製成本開始減少材料的浪費。
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築材料也在不斷的更新,新材料的出現會使得舊材料不再具有用武之地。因此,在建築材料的采購中需要進行准確的核算,購買合適數量的材料,防止因材料的剩餘而造成的損失。建築施工的方法不斷地機械化、工業化,這樣的變化使得過去采購原材料變為如今采購半成品,這樣的改變對采購而言是一種新的挑戰,因此在采購中,需要制定多種備用方案,將材料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比較,選擇出最佳采購方案。
三、經濟批量選擇與管理
建築工程的建設耗資巨大,歷時漫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隨時采購所需的材料,就不需要進行材料的存儲,這樣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避免材料的損耗,減少浪費。隨時的購入材料可以保證資金的流通,降低建築工程的成本。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這一點,材料購入以後需要通過有關部門進行質檢,質檢合格以後才能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即時進行購買可能會出現供貨不足的情況,就算供貨充足,也可能因為交通運輸不便利而影響工程的建設,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盡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
材料的采購所佔用的資金數額較大,材料積壓也是對資金的佔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能合理控制材料的采購量,就會使建築工程的實施產生不必要的資金損耗。因此材料的采購與管理需要處理好采購量與實際需要的關系,在建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可以分批次進行提前采購,這樣既能夠減少材料的損耗,就能避免供貨不足的情況。
四、工程建設中減少浪費的操作方法
1.制定和測算定額
在建築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制定和測算定額,對工程所需的材料進行准確的測算,針對測算的結果,相關部門提供相應數量的材料。在工程實施時,還可以實行指標性限額管理,對材料的用量進行嚴格的把關,防止使用量的超標或者浪費。消耗定額的測算必須要客觀公正,要有科學的依據,提供最真實的信息,不得虛報耗材需求量。消耗定額的制定需要具備嚴肅、權威的特點,讓具有相關建築經驗的工作人員來進行材料用量的估測,通過認真的分析和仔細的測算得出最終的結果。經過嚴密計算的用量既能夠滿足工程的正常用量,又能夠減少材料的浪費。
建築材料在使用以後就會影響它的性能,因此,在使用之前就需要嚴格把關,不能等到工程開始以後再發現問題,此時的建材已無法拆除或者重新利用。在建築材料的定額制定好以後,就需要保持相對的穩定,不能進行隨意的更改。在實施過程中,如果遇到突發情況或者因產品結構改進等問題引起的定額改變時,需要對原先的定額進行修改,保持建築材料能夠確保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因為定額制定好就堅守不變,完全不考慮其他意外因素,這樣對於建築的構建而言是不利的。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實地考察,觀測施工過程中的材料使用情況,針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採取措施,糾正和解決問題。
2.對材料進行分類管理
建築材料可以根據其自身的特性被分成幾個類別,分別標記為A、B、C三類,A是需要重點管理的品種,B是進行一般控制的,C是靈活掌握、沒有特定標準的。這樣分類能夠讓建築材料在使用時有相應的參照標准,分出重點和次要內容,還能夠鍛煉相關工作人員對不同材料的管理能力,可以在建築過程中對材料的使用進行靈活的安排,做到准確高效,從而減少材料的浪費。A類材料大多是金額較大的材料,例如電梯、水泵等,這類材料的品種較少,但是單位價值較高,因此這類材料的使用是否得當對工程的經費使用有一定的影響。B類產品的價格適中,品種比較多並且數量較大,例如鋼筋、水泥等材料,這些材料雖然單位價格不高,但是因為建築中使用量相當大,因此總價的數額也是較為龐大的。C類材料的品種最多,例如鐵釘、螺絲釘等,這類材料的使用量不多,單位價值也不高,因此對建築工程造價的影響很小。對於這些不同類別的材料,需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對於A類材料必須嚴格按照個數進行測算,B類材料需要對建築的整體需要進行精確的估測,C類材料的使用就可以根據具體實施過程中的需要進行安排。合理的安排建築材料是減少建築施工浪費最好的方法,沒有多餘的安排就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總之,對於建築工程的實施而言,如果沒有精準的測算,就會導致施工過程中材料被濫用和誤用,錯誤使用材料或者浪費對工程的經費而言是極大的損失。因此,建築工程在實施前和實施過程中都需要制定嚴密的材料計劃,在施工前進行資金預算與材料准備,合理控制每一部分的支出;在實施過程中將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材料達到最高的利用率,將損耗降低到最小,保證工程的高質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