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載人航天的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和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七次飛行任務,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准備。
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目標包括: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和服務技術;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開展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的空間科學應用;為開展載人登月等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等。
Ⅱ 中國載人航天的大事記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將發射升空。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實現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天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至此,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7天。圍繞著飛船的測控和回收,中國航天測控人員決戰太空,展開了緊張的工作。
「神舟二號」是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它的發射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的,凡是與航天員生命保障有關的設備,基本上都採用了真實件。 載人航天安全性提高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循環等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飛船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達到,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與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相比,「神舟三號」飛船的發射,在運載火箭、飛船和發射測控系統上,採用了許多新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突破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0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神舟四號」飛船是第四艘無人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中國首位航天員進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任務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鍾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飛船進行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7日,翟志剛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 將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
隨著「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2011年下半年將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中國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神舟號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頤黎透露,「神舟八號」是不載人的,並有很重大的改進,但尚未對外公布。
按照工程交會對接階段的任務規劃,「神舟九號」是否載人,要等到「神舟八號」後對任務全面評估才能決定。「神舟十號」計劃是載人飛行。另據透露,「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的對接中,有望出現女宇航員的身影。兩名中國女航天員已經在進行相關訓練。 神舟九號飛船於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托舉神九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這是長征火箭的第165次發射,也是神舟飛船的第四次載人飛行。 北京時間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許,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征太空。
與以往神舟飛船相比,神舟十號是中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後與天宮一號進行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和一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並開展了航天醫學實驗、技術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 1.載人航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之一,它的發展取決於整個科技水平的發展。同時,它也影響這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同時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從而可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科技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
感以及測試技術等諸多方面。它也能體現這個國家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要想把人送進太空並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美國赫赫有名的阿波羅計劃從1961年開始實施至1972年結束,共花費240億美元,先後完成6次登月飛行,把12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面。它不僅實現了美國趕超蘇聯的政治目的,同時也帶動了美國科學技術特別是推進、制導、結構材料、電子學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今天,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能在極大程度上實現中國科技力量的跨越式發展。
2.發展載人航天是當今各國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各發達國家都在發展戰略上都將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發展,而載人航天技術就是其主要內容之一。一個國家如果能將自己的宇航員送入太空,不僅僅是國力的體現,而且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民眾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強凝聚力。特別是「神州飛船」計劃一旦獲得成功,將如同60年代的「兩彈一星」工程一樣,引起全世界的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毫無疑問,在地球資源日漸枯竭的未來,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日漸重要。而載人航天技術顯然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巨大寶庫,載人航天事業就是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梁。「太空工廠」可以說像是在變魔術一般,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製造出地球上難以形成的合金材料和其它的相關產品,可以想像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那麼這次由太空技術引發的「新工業革命」最終將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現有模式,「Made In Space」的字樣將充滿整個市場的各個角落。中國要想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離不開開發太空資源的基礎——載人航天技術。
4..航天事業是一項具有國際競爭性的事業。航天技術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作為最先發展起來的航天大國,美國、前蘇聯/俄羅斯對航天技術的壟斷和封鎖,眾所周知。我國航天事業是在西方封鎖、前蘇聯不肯給予支援的情況下艱難起步的。從一開始,我國就堅定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發展航天事業的決心。正是在這一正確原則的指導下,經過幾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我國才從最初擁有自己研製的液態火箭開始,逐步擁有了自己的衛星,直到今天成功發射自己研究設計的載人飛船。如果沒有自發研製並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的技術實力和經驗,也許今天我們就沒有自己設計的「神舟」飛船。
Ⅲ 中國航天有關資料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1958年4月,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
1964年7月19日,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2005年是我國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國已經成功發射22顆返回式衛星。利用返回式衛星開展的科學試驗成果,已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很多領域廣泛運用。
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並投入使用,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地測控站、4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以及連接它們的通信網組成,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5年,我國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一號」衛星,截至目前已將27顆國外製造的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其低軌道運載能力達9.2噸,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0年10月,載著兩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衛星升上太空,開始了我國首次攜帶高等動物的空間軌道飛行試驗。試驗的圓滿成功,為我國載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統的設計以及長期載人太空飛行獲得了許多寶貴數據。
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長征運載火箭系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船發射場系統、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航天員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組成,是我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國先後4次成功發射神舟一號至四號無人飛船,載人飛行已為時不遠。
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1個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並首次進行多人多天飛行試驗
2008年9月25日,「神舟」7號飛船在內蒙古預定區域著陸,順利回收。
回答者: 723709800 - 門吏 二級 10-4 13:38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您覺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50% (1)
50% (1)
相關內容
• 中國航天大事記的資料
• 中國航天大事記
• 中國航天為主題的文摘
• 神七的發射時間是多少?
• 神七什麼時候發射
查看同主題問題:中國航天 大事記
其他回答 共 2 條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1958年4月,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
1964年7月19日,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2005年是我國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國已經成功發射22顆返回式衛星。利用返回式衛星開展的科學試驗成果,已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很多領域廣泛運用。
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並投入使用,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地測控站、4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以及連接它們的通信網組成,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85年,我國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亞洲一號」衛星,截至目前已將27顆國外製造的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其低軌道運載能力達9.2噸,為發射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1990年10月,載著兩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衛星升上太空,開始了我國首次攜帶高等動物的空間軌道飛行試驗。試驗的圓滿成功,為我國載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統的設計以及長期載人太空飛行獲得了許多寶貴數據。
1992年,我國載人飛船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這項工程後來被定名為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由神舟號載人飛船系統、長征運載火箭系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飛船發射場系統、飛船測控與通信系統、航天員系統、科學研究和技術試驗系統等組成,是我國在20世紀末期至21世紀初期規模最龐大、技術最復雜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國先後4次成功發射神舟一號至四號無人飛船,載人飛行已為時不遠。
2003年10月15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1個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國成功發射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並首次進行多人多天飛行試驗。
回答者: 石阪友好條約 - 試用期 一級 10-4 13:24
曙光
1970年7月1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後不久,科學家就上報了關於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1971年4月,代號為「714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啟動。
當時的人們,給中國規劃中的宇宙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暫停。
「863計劃」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學家聯名向中央呈報了一份《關於跟蹤世界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中央很快就批准了這個建議,這就是後來著名的「863計劃」。
航天技術是「863計劃」七大領域中的第二領域。「863計劃」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長二捆」
1990年夏天,中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火箭——長征二號E即「長二捆」火箭順利升空。「長二捆」就是承擔載人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值得永遠記住的日子——這一天,中央正式批復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
航天員選拔
1995年10月,我國決定從空軍殲、強擊機飛行員中選拔首批預備航天員。
不久,12名預備航天員從數千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連同2名航天員教練員,組成中國首批航天員的隊伍。
1997年底,經中央軍委批准,由14名預備航天員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員大隊成立。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齊。這一天從此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天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將初樣產品直接當成正樣產品使用,在中國航天史上史無前例。
神舟二號
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後返回地面。
神舟二號是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它的發射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的,凡是與航天員生命保障有關的設備,基本上都採用了真實件。
神舟三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循環等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飛船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達到,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0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神舟四號除沒有載人外,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完全一致。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我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鍾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進行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後,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Ⅳ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資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目錄:
工程簡介
發展概況20世紀狀況
21世紀狀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回報至關重要:花多少錢也買不到高技術
發展適度
經濟收益:回報達十倍 百姓得實惠
工程簡介
發展概況 20世紀狀況
21世紀狀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回報 至關重要:花多少錢也買不到高技術
發展適度
經濟收益:回報達十倍 百姓得實惠
工程簡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政府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目前,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和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七次飛行任務,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准備。2010年9月中央批准載人空間站工程啟動研製建設工作,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目標包括: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和服務技術;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開展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的空間科學應用;為開展載人登月等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等。 為加強對工程的領導,中國政府設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實施大型系統工程專項管理,統籌協調工程13個系統的110多家研製單位、3000多家協作配套和保障單位的有關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以來,廣大科研人員、部隊官兵和職工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1]
發展概況
20世紀狀況
我國首次「太空行走」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國家當時將這個項目命名為「714工程」(即於1971年4月提出),並將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然而,中國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認為無論是在研製隊伍、經驗方面,還是在綜合國力、工業基礎方面搞載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個項目就擱到了一邊。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開始了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甲、東方紅三號等多顆通信衛星的研製工作。 進入80年代後,中國的空間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返回式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應用衛星的研製和發射能力。 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這為中國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9月21日,中國政府批准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並命名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統中,核心是載人飛船,載人飛船則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來進行研製。「921工程」正式上馬時中央就提出了「爭8保9」的奮斗目標, 即1998年要在技術上有一個大的突破,1999年要爭取飛船上天。中國唐家嶺航天城,為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完成載人航天的任務做了物質條件的保證。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這次飛行成功為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21世紀狀況
2001年1月1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飛船。 2002年3月2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三號飛船。2002年12月3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里的安全飛行後,他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發射了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第一次將我國兩名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同時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後,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1992年9月21日,中國政府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目前,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和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7次飛行任務,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准備。 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
神舟六號航天員費俊龍
神舟六號航天員聶海勝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
神舟七號航天員劉伯明
神舟七號航天員景海鵬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回報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回報可達10倍 並非面子工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回報(4張)實踐證明,航天工程既增添了國家的競爭力,又給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至關重要:花多少錢也買不到高技術
載人航天的發展,帶動了諸多尖端科技的發展。 載人航天涉及的高新技術領域眾多:現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航天醫學、空間科學……正是在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關的過程中,帶動了一大批高新技術領域的水平提高,促進了我國諸多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尖端科技的取得,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獲得。
發展適度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以來,載人航天工程已花費約350億元人民幣。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數字表明,從載人航天工程啟動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即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時,工程總花費約200億元人民幣;從2005年載人航天第二步開始實施到目前為止,工程花費約150億元人民幣。 中國載人航天20年的花費「不及美國一年的投入。近年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每年的預算大概在170億到180億美元,俄羅斯不斷加大投入,歐洲和日本也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
經濟收益:回報達十倍 百姓得實惠
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錢,將會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這是美國、歐洲多家研究機構採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評估結果。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共獲得了3000多項專利,並使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受益匪淺。有3萬多種民用產品得益於研製太空梭發展出的技術,其中人工智慧、遙感作業等技術的轉移又帶動了整個工農業的繁榮。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同樣創造了不可忽視的經濟效益。 1984年,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今天,通信衛星已被廣泛用於電視、廣播、長途電話、電視教育、金融、電力等部門,幾乎每位中國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著衛星帶來的文明和便捷。1987年以來,有800多個品種的植物種子乘坐我國發射的返回式衛星進行了太空育種試驗,一大批高產、優質的農作物已經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從新葯品到新材料,我國1100多種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已有近2000項空間技術成果運用於通信、紡織、石油、交通運輸、醫療等行業,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還有氣象預報、防災減災、衛星定位導航……科學家認為,如果沒有當年「兩彈一星」等諸多重大科學工程的帶動和牽引,就不會有今天的運載火箭商業發射服務,不會有核電站、航天遙感等產業的興起,也不會有我國的計算機及其應用、微電子以及玻璃鋼、特種冶金行業的發展。 可以預計,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必將推動諸多領域的科學研究,帶動和促進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 或許交會對接任務的成功,並不能立刻顯示出帶動宏觀經濟增長了幾個百分點,但專家認為,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不管是古代人類從非洲向高緯度地區的擴散,還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管是人類的足跡由陸地走向海洋,還是飛向天空,每次人類突破自己的生存疆域,都必然會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經濟的飛躍。
Ⅳ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系統是什麼
載人飛船工程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航天工程,由7個系統組成,即:宇航員系統、飛船應用系統、載人飛船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通信系統和著陸場系統。
宇航員系統
宇航員系統是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6個系統相比,具有較大的特殊性。載人航天飛船工程與其他航天工程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人類的直接參與飛行。宇航員系統是一個以宇航員為中心的醫學和工程相結合的復雜系統,涉及航天生命科學和航天醫學工程等許多重要領域。宇航員系統的任務是負責制定出宇航員選拔方案、內容和標准,並選拔、培訓出能夠執行載人飛行任務的宇航員;對宇航員實施有效的醫學監督和醫務保障;與此同時完成宇航服、食品和用具等裝船項目的研製。
(1)挑剔的選拔
載人飛船是有人駕駛的空間飛行器,由於飛船的發射、運行以及返回過程中特有的環境條件的復雜性、嚴酷性,還有飛船本身技術的復雜性以及出現故障的可能性和危險性,這些都決定了飛船駕駛員——宇航員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的。
宇航員首先要能適應火箭飛行過程和太空生活中的各種惡劣條件,其次還要完成各項航天飛行任務,所以宇航員的選拔和訓練都是極其嚴格的,甚至用苛刻和嚴酷來形容也一點兒都不過分。宇航員都是從工作性質較接近的殲擊機駕駛員中選拔的那些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均好,訓練有素並具有相當飛行經驗,而且願為航天事業獻身的人。
各國航天界對宇航員的選拔都是極其重視的,選拔宇航員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被選上進行訓練的人員也不一定都能成為真正的宇航員,所以說選拔上的人員只能叫預備宇航員或試驗宇航員。要成為預備宇航員或試驗宇航員還要過下面的幾關:
首先是身體和心理素質的要求,要進行臨床及住院的檢查,生理學和心理學的檢查。宇航員必須具備有健康的體魄、敏銳的思維和堅毅的性格。
鑒於太空生存的特殊要求,備選的宇航員必須進行詳盡的醫務檢查。首先從研究所有病歷資料做起,然後化驗血液、尿和大便,接著進行心電、胸電沖擊圖檢查,還要對胸腔、大腸、鼻旁竇、脊柱腰骶部位、胃、食管和牙齒的X光照片進行研究,另外,對眼科、前庭功能、心血管系統、肺活量等進行的一系列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以上提及的身體條件中尤以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最為重要。
由於航天活動的特殊性,還要求宇航員必須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包括他們的個性心理、性格氣質、智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內容;考核他們在特殊環境下的適應能力、應急能力和耐力也是選拔宇航員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備選的宇航員必須進行超重耐力、立位耐力、高低溫耐力、最大體力負荷耐力實驗,以及雜訊、振動實驗和完全隔絕的孤獨實驗。
其次,作為被選拔的宇航員,對他們的閱歷、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們起碼應有不低於大學的文化程度並且能夠適應航天環境,可以迅速掌握好航天飛行器的操作。從以上可以看出,選拔出一個合格的預備宇航員是非常不容易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些人都是從無數候選者中千挑萬選出來的,從各方面來講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選拔固然不易,訓練更是艱苦。在被選拔出的預備宇航員中,經過以後艱苦嚴格的訓練、觀察、測試檢查,不斷有人被淘汰,只有完全達到宇航員條件的人才能做正式的宇航員。
(2)艱苦的訓練
那些剛剛入選的預備宇航員,在剛剛感到喜悅的同時,艱苦、枯燥甚至是苛刻的訓練生活就開始了。
我們常人很難想像得到,一艘飛船有多少系統,每個系統有多少設備,每個設備又有多少個操作按鈕,然而宇航員要一一地了解它,並且掌握它;我們同樣不能想像,從火箭起飛到太空飛行,一直到返回艙安全降落地面,這其中要經歷多少極其復雜而且與地面完全不同的過程,其中許多是人們在地面上做夢也想不到的,而宇航員要了解它、感受它,還要掌握它;同時,宇航員的太空之旅不是普通乘客的觀光旅遊,他們是去工作,要完成復雜的太空作業,他們必須掌握相關的所有知識。
由此我們可以想像得出,為了完成這么多的任務,宇航員要學習、掌握多少的新知識、新理論,要經受多少在地面上創造的嚴酷條件的考驗。
對於宇航員的訓練可以分為一般訓練和專門訓練:
一般訓練包括了各種科學技術知識的理論學習,包括了天文學、地質學、大氣物理學、機械、電子、測控、飛行力學、氣象學、制導導航理論、計算機理論、火箭技術基礎和航天醫學生物學等;還要學習和熟練掌握飛船的總體設計情況,包括飛船的各系統組成、系統的工作原理、可能的故障模式和採取的對策;在飛船的生產安裝過程中,還要觀看飛船的生產情況、設備結構和飛船的安裝情況等。
一般訓練還包括體能的訓練。如身體素質、忍耐能力和生存能力等方面的訓練。
首先是體質訓練。一般有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早操、球類、田徑、登山、游泳和體育比賽等。這項訓練是在醫務人員的監督下進行的,目的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各種應急因素的耐力。其中登山運動最為有益,它不僅能訓練宇航員的體質,還可向宇航員提供低氣壓和氧分壓、空氣溫度和濕度急劇變化及紫外線、紅外線輻射的條件,以提高機體對特殊因素作用的穩定性。
其次是飛行訓練和航天模擬訓練。在航天過程中有許多對人類影響重大的外界因素,主要有飛船上升階段和下降階段的超重、震動和雜訊,以及軌道飛行階段的失重、真空、輻射和懸殊的溫差變化。為了使宇航員熟悉和適應這些獨特的環境狀況,人們在地面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模擬設備,例如大型離心機、失重飛機、震動台、雜訊模擬器、變溫艙、變壓艙、輻射室等等。宇航員要在專門的設備上進行超重、失重、低氣壓、高低溫度交變、振動、雜訊、沖擊、寂寞隔絕環境下的針對訓練。
在航天生活中最常見到而且必須長期忍受的就是失重了,這也是宇航員生活與正常人生活最不同的地方,必須重點訓練。在基礎訓練中和專門訓練中都將重點進行,我們將在介紹專門訓練時詳細介紹失重訓練的具體情況。
另外,經常的飛行訓練可以保持宇航員的飛行技術,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宇航員在可能的失誤情況下迅速做出判斷和反應的能力。
除以上訓練外,還要進行必要的救生訓練。為了訓練宇航員在著陸後的自救能力,要進行熱帶、沙漠以及海上的緊急著陸訓練。先以授課的形式講解生存概念,各種環境條件特徵和要素,然後進行生存方法的示範練習,最後每種情況至少進行一周的訓練,內容包括:在無人營救的情況下,如何出艙、如何呼救、無線電聯系、定向,甚至覓食、搭帳篷等一系列保證生存的工作。
專門訓練是針對特定的飛船在發射前1年的訓練。在專門訓練之前,宇航員對飛船的有關知識已經掌握很多了。這時要對他們進行基本操作知識、操作技能和操作程序的訓練,還有宇航員分組配合工作的訓練,以及航天生活方式的訓練。通過這種訓練,使宇航員能夠掌握飛行計劃,並熟練地操控飛船完成預定的任務,很好地在太空中生存。
這時宇航員要在專門的飛船模擬器中進行訓練,美國的休斯敦載人航天中心、俄羅斯加加林宇航中心都有完備的訓練模擬器。模擬器可以完全模擬飛船的各個系統設備的工作情況,模擬飛船的發射、運行、交會對接、返回制動以及返回地球時的各種過程和現象,使宇航員就像進行真實飛行一樣,完成一次完整的飛行,做應該做或可能做的各種工作。
除此之外,模擬器還可以根據對飛船的故障分析,模擬數百種故障。這種有意造成的故障,可以訓練宇航員的分析判斷、排除故障的能力及應變能力。經過這樣的訓練,宇航員在真正航天飛行過程中遇到故障也可以較好地完成任務,不至於手忙腳亂了。
宇航員還要再次接受飛行中可能受到的環境訓練,例如飛船的熱真空試驗。這項試驗是在特製的可以抽成真空的容器內進行,宇航員進入被放在真空模擬器中的飛船內工作,進行試驗,模擬高真空和溫度交變條件下的環境。
宇航員在太空中遇到的最普通又最長期的特殊情況就是失重了,為此宇航員必須接受嚴格的失重訓練,並在起飛前再次接受這方面的長期培訓。
為了在地面上能夠形成模擬空間失重情況,人們想了許多辦法。開始時是採用飛機的拋物線飛行造成失重環境,但是這種辦法只能產生30秒鍾的失重狀態,後來又採用了落塔式、落管式等方法,但這些方法最多隻能產生幾分鍾的失重環境。而宇航員在太空中要長期處於失重狀態,為了訓練宇航員對失重狀態的適應能力,就必須創造長時間的失重環境,使宇航員達到在這種環境下訓練的目的。為此,美國人在馬歇爾空間中心研製了大型中性浮力水槽試驗裝置。
簡單地說,這個裝置就是一個盛有特殊制備用水的大型水槽,直徑有23米,深12米。將受試物如飛船放入水中,利用水的浮力作用使它成為中性漂浮物,用以模擬零重力條件。讓被訓練的宇航員穿上宇航服,並在宇航服上經過適當的配重,使他呈現失重狀態,就可以進行長時間的模擬訓練了。
航天模擬訓練除了技術性的訓練還包括航天生活方式的訓練。航天生活的衣食住行與地面上的生活截然不同,在宇航員進入太空前必須在人工大氣的條件下、採用特殊作息制度生活一段時間,還必須學會太空食品的食用方法、在太空中穿衣睡覺等實際生活訓練。
經過以上的選拔和訓練中的淘汰,剩下的完全達到宇航員條件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宇航員,他們不僅要完全符合各方面的嚴格要求,而且鑒於太空飛行有極大的危險性,他們還要具有勇敢的獻身精神,可以說他們都是太空探測的勇士。正是由於他們擁有勇敢的獻身精神和勇於探索的能力,才使得人類的載人航天技術取得了輝煌的進步,他們為人類征服宇宙,探索空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訓練中的危險
宇航員的訓練不僅艱苦、苛刻,而且有時候還要面臨極度的危險,甚至面臨死亡。
1967年1月27日,預計擔任首次載人飛行的「阿波羅4」號飛船在美國的肯尼迪飛行中心進行地面試驗,就在即將發射之際,指令艙內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頃刻之間,飛船就被淹沒在了一片火海中,整個座艙內充滿了火焰和濃煙,飛船中的3名宇航員只來得及說了一句「救救我們」,就沒有了聲息。
由於當時的艙門不能迅速打開,雖然地面人員迅速沖過去搶救了,但是為時已晚,3名宇航員已經都被活活地燒死了。
這3名宇航員是海軍少校羅傑·查非、空軍中校愛德華·懷特以及已經參加過兩次航天活動的空軍中校格里索姆。
經事後的調查,這次事故是由於電器線路的短路,造成了電火花,引燃了座艙造成的。
這次慘劇發生之後,美國宇航局對載人飛船的結構做了比較大的改革,安裝了可以在2~3秒鍾之內迅速打開的活動艙門以代替以前需用90秒鍾才可以打開的舊艙門;用金屬包皮代替了以前的聚四氟乙烯包皮;用不銹鋼導管代替了以前的鋁制導管;最重要的一點是後來的座艙中開始沖灌類似於地面空氣成分的氣體,以代替以前的純氧。這些改革措施大大加強了宇航員在飛船起飛時的安全性。
「阿波羅4」號的事故使美國的「阿波羅」號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推遲了1年多的時間,直到1967年10月,美國的「阿波羅7」號才正式載人飛入了太空。
為了紀念這3位在航天事業英勇獻身的宇航員,1971年8月「阿波羅15」號登月飛船的登月艙登上月球的時候,踏上月球表面的兩名宇航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查非、懷特和格里索姆的骨灰撒在了月球的土地上。他們生前沒有完成自己的心願,死後就讓他們融入這片魂牽夢繞的土地吧!
「阿波羅15」號的宇航員撒下懷特等骨灰的同時,還在月面上安放了一塊金屬牌,牌上刻著到那時為止包括前蘇聯的所有為人類的航天事業獻身的宇航員們的姓名,人類將永遠不會忘記這些勇於探險的先驅們。
宇航員們就是要通過如此艱苦乃至要獻出自己生命的訓練,才可能成為一名正式的宇航員,才有了進入太空的資格。然而要真正拿到太空的通行證,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征服太空的勇士,光憑上述這些還不夠,因為即使成為了正式宇航員也不一定意味著可以真正踏入宇宙,他們還必須經過最後一關——上天前的選擇。
(4)最後的選擇
前蘇聯的宇航員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個離開地球進入太空的人,實在可以說是一個幸運兒。那麼是不是每一個正式的宇航員都有進入太空的幸運呢?當然不是的。
為了保證載人航天任務的順利實施,一般在確定宇航員時要准備幾組人選,起碼要有兩組備份,即候補宇航員。據說加加林當年也不過是一個候補宇航員,他的步人太空還具有一定的戲劇性呢!
因為前蘇聯的「東方」號飛船決定一次只上一個人,所以一組人中共有3名人選,而加加林是第三名,即最後一名。巧合的是第一名宇航員可能是精神緊張,晚上沒有休息好,在第二天即將發射前,做最後的身體檢查時,發現其血壓不正常,心律也不佳,他就被淘汰了,決定換第二名人選上。更巧的是,第二名宇航員可能心裡一直在緊張,「萬一第一個人不行,馬上就輪到我了」,不由得多了幾分期盼與興奮,何況這事情又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心裡不免又有些緊張和不安,所以一檢查身體,也未達到飛行的條件,又被淘汰了。而加加林的心態與前兩位就不太一樣了。他認為前面有兩位宇航員呢,他們都是從許多訓練者中精選出來的,兩人都不合格而輪到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他的心境平和,情緒放鬆,飲食休息十分自如,一經測量,一切正常,當時決定由他進艙,完成這一劃時代的使命,加加林的名字也因此而載入史冊。
通過上面的故事來看,我們可以說加加林是歷史的幸運兒,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飛行前心理素質的重要性了。飛行前心態的調整就是進入太空前宇航員要過的最後一關。
(5)醫療監督與保障
宇航員系統不僅是選拔和訓練宇航員,還包括對宇航員實施有效的醫學監督和醫務保障。
宇航員的訓練和培訓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所以說宇航員是用金子打造出來的,宇航員的健康和生命是極為重要的。
宇航員的整個訓練過程都必須在醫務人員的監督下進行,以確保宇航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務人員還必須對宇航員進行定期的身體檢查,對宇航員的一點兒小恙更是忽視不得。
宇航員們在太空中的健康更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載人飛船上設立有遙測設備,這些設備除了向地面傳送飛船的各種工程參數以外,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隨時向地面傳送宇航員的生理參數,如血壓、心率、體溫、呼吸狀況等;同時還在宇航員的身上典型部位安裝了各種感測器,以觀察監視宇航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在空間條件下工作時各種生理特徵的變化和反應。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獲得一些人類在太空生活狀況的重要參數,主要也是為了宇航員的健康和安全考慮的。自從宇航員一離開地面,地面醫務人員的心也就緊跟著緊張起來了,他們隨時密切關注著宇航員的每個變化,一旦發現宇航員的身體出現異常的狀況時,就會馬上與載人飛船聯系,如果情況不嚴重就會指導宇航員自我治療,如果情況嚴重,就會讓宇航員馬上返航。
可以說,宇航員從開始參加選拔一直到順利返回地球都是在醫務人員的控制之下的,他們能夠取得今天如此的成就,醫務人員功不可沒。
(6)後勤研製與供應
載人航天整個工程就像一場巨大的戰役,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正好說明了後勤的重要性。
後勤部門主要負責宇航服、航天食品和航天用具等裝船項目的研製,這些都是直接關繫到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乃至生存的重要物品,每個細節都必須考慮周到。
宇航員在太空中的飲食和生活用品將有一章做專門的介紹,下面就以美國首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們所穿的宇航服來說明航天後勤工作的復雜性。
美國宇航局為宇航員登月而特別研製的宇航服每件價值30萬美元,由服裝、背包生保系統、應急氧儲備和天線裝置構成,總重量達到了93千克。看到這里有人會問題:穿上這么重的宇航服,宇航員還走得了路嗎?這些事兒專家們考慮得很清楚,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這一整套設備在月球上只有15?5千克重,宇航員穿上它依然可以步履如飛,絕對不會影響他們的工作。這套宇航服一共由16層材料組成,可以保溫、供氧,還可以防止微隕石的襲擊。
宇航服上的頭盔是與宇航服分離的,使用時用一個金屬卡圈與宇航服的頭頸部連接到一起。頭盔的外殼由一種很結實又很輕巧的聚碳酸鹽類材料製成,可以有效防止比較大的撞擊。頭盔還設計有兩層面罩,可以保護宇航員的眼睛不受太空間強烈的紫外線、紅外線以及細小的流星微粒的傷害。
與宇航服配套的手套也是特製的,有一個特殊纖維製成的外殼,內層是絕熱的材料,以避免宇航員在工作中與極熱或極冷的物體接觸時手受到傷害。手套的指端由硅有機橡膠製成,可以提高宇航員手指的敏感性,使得宇航員戴上了看似如此笨重的手套,仍能進行非常細致的工作。
與宇航服配套的套靴的製作也是異常精細的,一共由21層絕熱材料製成,可以保證宇航員在任何情況的地面上如履平地。
宇航服雖然很好,但是畢竟不太舒適,宇航員在飛船中不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它。為此,除了在太空中穿的宇航服之外,後勤部門的專家們還為宇航員們量身製作了一套在載人飛船生活艙內穿的飛行服。這套飛行服由特氟綸材料製成,非常輕便,保暖性能良好,適合宇航員平時在生活艙中穿著。即使這樣一套只在生活艙中穿的飛行服,科學家們也沒有忘記在衣服上設計了一個特製的口袋,裡面裝入了宇航員在太空中的一些必備用品,以防不測。
從以上這些,我們就可以看出後勤研究部門考慮得有多麼周到了。正是由於他們細致周到的工作,宇航員們才能在太空中生活得健康、安全和舒適。所以我們才說後勤保障是載人航天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飛船應用系統
飛船應用系統的主要任務就是利用載人飛船進行眾多的空間實驗,在太空中開展對地觀察、環境監測以及進行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天文學和流體科學等學科的應用和實驗。
載人飛船系統
「神舟」號載人飛船,完全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大的空間飛行器,它的發射充分顯示了我國航天技術的實力。
下面介紹載人飛船系統的主要設備:
(1)飛船的保護層——整流罩
這是飛船發射時必不可少的一個設備——整流罩。
就像前面發射情況下看到的那樣,在火箭發射的時候,我們其實並看不到飛船是什麼樣子,而只是看到了一個大罩子,這個罩子是什麼呢?它又有什麼用呢?我們所見到的這個大罩子就被稱為整流罩,它的作用是保護飛船。一方面因為飛船上有很多嬌氣的設備,例如太陽能電池帆板、飛船上用來對地觀測的窗口,這些設備為了防止污染,在發射前都需要保護;另一方面就是為了防止飛船發射時的氣動加熱。
那麼,什麼叫氣動加熱呢?火箭從發射台起飛後,它的速度是從零開始逐漸加大的,在飛出大氣層以前就可以達到2~3千米/秒的速度,這么高的速度會使得飛船和大氣產生強烈的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我們都知道摩擦生熱的道理,在火箭發射時產生的這種摩擦生熱的情況就叫做氣動加熱。
在火箭和飛船進入太空的階段氣動加熱會使太陽電池過熱,影響使用的效果,甚至會損毀太陽電池,使得載人飛船在進入太空後沒有能量。還有,氣動加熱燒毀的東西還會污染飛船的窗口,影響飛船在太空中執行任務的質量。
因此,為了保護飛船,使得飛船可以在太空圓滿完成任務,飛船在發射之前就包在了整流罩里,直到飛船飛出大氣層後整流罩才被拋掉,這時載人飛船才以真面目暴露在太空空間里。
(2)飛船的三個艙段
軌道艙位於飛船的前部,是飛船重要的艙段。軌道艙為密封結構,其外形為兩端帶有錐角的圓柱形,作為宇航員的主要工作艙和生活艙,宇航員在太空中的主要活動都將在這里進行,所以裡面設有完備的生活和工作設施。另外,宇航員在太空活動期間,軌道艙還兼具有效載荷試驗時的實驗艙、交會對接試驗時的對接目標、宇航員出艙活動時的氣閘艙以及作為天地往返運輸器時的貨艙。
軌道艙除了以上功能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作為衛星的功能。載人飛船完成了軌道任務返回時,不是一起回來的,只有返回艙回到地面,其他的兩個艙段就留在了軌道上。因此,軌道艙還將在軌道上工作下去,起到了一顆衛星的功能。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既完成了空間任務,返回艙帶著在太空中得到的成果返回了地球,軌道艙又得到了廢物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實在是一舉幾得的好事。
飛船中部呈倒錐形的部分就是返回艙了。返回艙為密閉防熱結構,是宇航員們的座艙,宇航員們還要靠它返回地球,所以對它的要求最高,它要有一系列的設施以保障宇航員們的安全。
之前已經談到了氣動加熱的問題,返回艙返回地面的時候同樣會遇到這個問題。而且返回艙在返回時以8千米/秒的速度沖向地球,距離地球越近大氣的密度也就越大,返回時的氣動加熱比發射的時候還嚴重得多,因此就會產生更大的熱量。然而此時飛船已經沒有整流罩的保護了,這就要靠返回艙了。因此,對返回艙的結構材料的要求很高,必須要解決一系列的技術問題,使得返回艙要有良好的防熱和隔熱性能,飛船不僅不能被焚毀於大氣層中,還要保證飛船內部的溫度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否則宇航員承受不了也將前功盡棄。
氣動加熱的問題在航天史的早期被稱為熱障,意思就是說氣動加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個屏障早已被聰明的人類越過了,但是,氣動加熱問題在現代航天界依然是一個技術難關,目前世界上也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解決了這個問題。
推進艙位於飛船的尾部,也是一個圓柱體,而且由於宇航員不會進入這個艙段,所以推進艙的結構是非密封的。其底部是與火箭對接的對接面,艙內主要裝有飛船的動力裝置。推進艙的主要作用是存貯燃料和用於飛船的姿態控制、軌道維持、變軌和制動等。
載人飛船上在這三大艙段內還裝有許多系統設備,例如生命保障系統、通訊系統以及宇航員的生活設施等。
運載火箭系統
對於載人飛船的發射,火箭可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載人飛船必須得由火箭加速到一定速度並送入預定軌道,載人飛船才能圍繞地球飛行,遨遊太空。
「神舟」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利用的是我國自己研製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曾經多次在我國的發射史上立下大功,在世界的運載火箭系列中也享有盛譽。
「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雖然出色,但直接用來發射載人飛船還是不行的。火箭發射載人飛船時,宇航員的安全性指標要達到0?997以上,所以原來的「長征」號運載火箭用於載人飛船的發射,其可靠性還是遠遠達不到要求。
為了達到宇航員安全性指標,「長征」運載火箭還要進行大量的適應性修改設計,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技術人員對「長征」運載火箭原有的箭體結構、動力裝置系統、控制系統、遙測系統、外彈道測量系統都進行了改造,提高了其可靠性,另外還增加了故障檢測系統和逃逸救生系統,以提高上升階段宇航員的安全性。
火箭的故障檢測系統和逃逸救生系統的設置是載人航天不同於其他航天飛行器的突出特點,是保障宇航員安全必不可少的設施。
首先發射載人飛船的火箭上必須有故障自動診斷系統,能夠隨時監測火箭各個部位和各個系統是否出現了故障,而且能夠立即識別出故障的嚴重程度,判斷對宇航員的安全是否有威脅。一旦發現嚴重的事故,就要啟動逃逸救生系統,使逃逸飛行器與火箭的所有機械、電路、氣路、液路迅速分離,並帶領宇航員飛行到安全的區域。這一系列動作往往只爭毫秒之間。
能不能准確地進入預定的軌道是飛船能否正常工作和准確返回的關鍵的第一步,而發射入軌則主要是火箭的功勞,所以說「神舟」號順利進入太空,「長征」火箭立了一個頭功。
發射場系統
(1)建立發射場的地理條件
我們的國土雖然遼闊,但航天發射場對地理條件的要求非常的苛刻,要有合適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要有良好的氣象與水資源,還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條件,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建發射場的。而載人飛船的發射場在選擇地址的時候,不僅考慮到要具有發射其他航天器的條件之外,還必須更多考慮到參與飛行的人員安
Ⅵ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由哪七大系統組成
一、發射場系統
載人航天發射場的基本任務是:為運載火箭、飛船、有效載荷提供滿足技術要求的轉載、總裝、測試及運輸設施;為航天員提供發射前的生活、醫監、醫保和訓練設施;為載人飛船發射提供全套地面設施;組織、指揮、實施載人飛船的測試、發射及飛行上升段的指揮、調度、監控、顯示和通信;組織、指揮、實施待發段和上升段的應急救生;完成運載火箭上升段的跟蹤測量和安全控制;為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提供有關參數和圖像;提供載人航天發射區的後勤服務保障。
二、運載火箭系統
運載火箭是飛船進入太空的運輸工具。運載火箭系統主要是研製用於發射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該火箭是國內目前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的運載火箭。
三、航天員系統
航天員系統主要任務是:選拔、訓練航天員,並在訓練和載人飛行任務中,對航天員實施醫學監督和醫學保障。在北京建設了航天員選訓中心,研製了艙內航天服,以及航天員地面訓練模擬器等大型訓練設備。
四、 載人飛船系統
載人飛船系統:共有十三個分系統,飛船由推進艙、軌道艙、返回艙和附加段組成,其中軌道艙和返回艙均為密封結構,是航天員活動的地方。按照「神舟」飛船目前運行模式,飛船在太空自主飛行試驗結束後,軌道艙留軌繼續運行,返回艙則按預定軌道返回地面。
五、測控通信系統
在「神舟」飛船七大系統中,測控與通信至關重要。打個比方,航天器好比是風箏,測控站和分布在三大洋的遠洋測量船就是牽住風箏的那一根線,地面的控制系統就像放風箏的人,測控與通信總體方案設計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載人航天工程的成敗。
六、飛船應用系統
飛船應用系統是:一個實用性的系統,它與人們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飛船應用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利用載人飛船的空間實驗支持能力,開展對地觀測、環境監測,進行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天文、流體科學等實驗,實驗內容非常廣泛,研究成果將廣泛用於醫葯發展、食品保健、防治疑難病症以及工業、農業等各行業之中。
七、著陸場系統
著陸場系統是:宇航員安全返回地面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之一。它的主要任務是:飛船在太空飛行後,從返回艙再入大氣層開始,利用先進的無線電測量系統,對目標進行捕捉、分析和落點預報,然後組織迅速逼近返回艙,並且對返回艙進行處置,且將其安全運回基地。
Ⅶ 中國載人航天是幾幾年開始實施的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國家當時將這個項目命名為"714工程"(即於1971年4月提出),並將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然而,中國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發現中國無論是在研製隊伍、經驗方面,還是在綜合國力、工業基礎方面搞載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個項目就擱到了一邊。
1、發展戰略
1992年9月中央決策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並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實現了工程第一步任務目標。神舟七號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掌握了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突破和掌握了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是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的收官之戰。
2010年9月中央批准載人空間站工程啟動研製建設工作,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以空間實驗室為起步和銜接,按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兩個階段實施。2016年前,研製並發射兩個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2020年前後,研製並發射核心艙和實驗艙,在軌組裝成60噸級的載人空間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站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並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
2、航天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任務和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七次飛行任務,正在集中力量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為實施第三步戰略任務做准備。
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目標包括: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和服務技術;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開展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的空間科學應用;為開展載人登月等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等。
3、研究歷史
載人航天是指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航天器在太空從事各種探測、試驗、研究、軍事和生產的往返飛行活動。載人航天的目的在於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范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太空,更廣泛和深入地認識地球及其周圍的環境,更好地認知整個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航天器的特殊環境從事各種試驗和研究活動,開發太空及其豐富的資源。載人航天器由載人航天系統實施,載人航天系統由載人航天器、運載器、航天器發射場和回設施、航天測控網等組成,有時還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統,如地面模擬設備和航天員訓練設施。
根據飛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載人航天器可分為載人飛船、太空船和太空梭三類。載人飛船按乘員多少,又可分為單人式飛船和多人式飛船。按運行范圍,可分為衛星式載人飛船和太空站進行載人航天活動,又是一種重復使用的運載器。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開始了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甲、東方紅三號等多顆通信衛星的研製工作。
進入80年代後,中國的空間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返回式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應用衛星的研製和發射能力。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這為中國開展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1月,中國政府批准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並命名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統中,核心是載人飛船,載人飛船則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主來進行研製。"921工程"正式上馬時中央就提出了"爭8保9"的奮斗目標, 即1998年要在技術上有一個大的突破,1999年要爭取飛船上天。中國唐家嶺航天城,為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完成載人航天的任務做了物質條件的保證。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圓滿完成"處女之行"。這次飛行成功為中國載人飛船上天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2001年1月1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飛船。2002年3月2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三號飛船。2002年12月3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9時9分50秒,"神舟"五號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執行任務的航天員是38歲的楊利偉。他是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太空中圍繞地球飛行14圈,經過21小時23分、60萬公里的安全飛行後,他於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也是第一次將我國出艙活動兩名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同時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27日,翟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中國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2008年9月28日傍晚時分,神舟七號飛船在順利完成空間出艙活動和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任務後,成功降落在內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上。
2012年6月16日,我國第四艘載人飛船於18點37分24秒神舟九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景海鵬、劉洋、劉旺順利升空,展開對接天宮一號的工作。
2013年6月11日,我國第五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飛船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 將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飛船升空後再和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對接,任務將是對"神九"載人交會對接技術的"拾遺補缺"
4、大事記
折疊綜述
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今日將發射升空。據了解,"天宮一號"成功發射後,中國還將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分別與"天宮一號"完成空間交會對接,從而建立中國第一個自己的空間站。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折疊神舟一號
實現天地往返重大突破
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鮮為人知的是,這枚載人航天工程的"先鋒官",竟是由地面試驗用的電性能測試飛船臨時改裝而成的。作為中國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獲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折疊神舟二號
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成功著陸。至此,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了7天。圍繞著飛船的測控和回收,中國航天測控人員決戰太空,展開了緊張的工作。
"神舟二號"是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其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它的發射完全是按照載人飛船的環境和條件進行的,凡是與航天員生命保障有關的設備,基本上都採用了真實件。
折疊神舟三號
載人航天安全性提高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
"神舟三號"飛船搭載了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呼吸和血液循環等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飛船工作正常,預定試驗目標全部達到,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與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相比,"神舟三號"飛船的發射,在運載火箭、飛船和發射測控系統上,採用了許多新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折疊神舟四號
突破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
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中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2003年1月5日,飛船安全返回並完成所有預定試驗內容。
"神舟四號"飛船是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飛行試驗成功的基礎上,經進一步完善研製而成,其配置、功能及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相同。"神舟四號"飛船是第四艘無人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組成。飛行中,飛船相繼完成了對地觀測、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和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折疊神舟五號
中國首位航天員進太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折疊神舟六號
實現"多人多天"飛行任務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17日凌晨,在經過115小時32分鍾的太空飛行後,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
"神舟六號"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飛船進行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多人多天飛行試驗,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折疊神舟七號
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7日,翟志剛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
折疊神舟八號
將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
隨著"天宮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宣布,2011年下半年將發射神舟八號飛船,實施中國首次空間飛行器無人交會對接飛行試驗。
"神舟八號"飛船,是中國神舟系列飛船的第八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神舟號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頤黎透露,"神舟八號"是不載人的,並有很重大的改進,但尚未對外公布。
按照工程交會對接階段的任務規劃,"神舟九號"是否載人,要等到"神舟八號"後對任務全面評估才能決定。"神舟十號"計劃是載人飛行。另據透露,"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的對接中,有望出現女宇航員的身影。兩名中國女航天員已經在進行相關訓練。
折疊神舟九號
神舟九號飛船於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將第一次入住"天宮"。33歲的劉洋也成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女性。
托舉神九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這是長征火箭的第165次發射,也是神舟飛船的第四次載人飛行。
折疊神舟十號
北京時間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許,中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將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搭乘神舟十號飛船出征太空。
與以往神舟飛船相比,神舟十號是中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飛船入軌後,按照預定程序,先後與天宮一號進行一次自動交會對接和一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並開展了航天醫學實驗、技術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
5、重大意義
載人航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之一,它的發展取決於整個科技水平的發展。同時,它也影響這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同時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從而可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科技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感以及測試技術等諸多方面。它也能體現這個國家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要想把人送進太空並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美國赫赫有名的"阿波羅"計劃從1961年開始實施至1972年結束,共花費240億美元,先後完成6次登月飛行,把12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面。它不僅實現了美國趕超蘇聯的政治目的,同時也帶動了美國科學技術特別是推進、制導、結構材料、電子學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今天,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能在極大程度上實現中國科技力量的跨越式發展。
發展載人航天是當今各國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各發達國家都在發展戰略上都將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發展,而載人航天技術就是其主要內容之一。一個國家如果能將自己的宇航員送入太空,不僅僅是國力的體現,而且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民眾的翟志剛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強凝聚力。特別是"神州飛船"計劃一旦獲得成功,將如同60年代的"兩彈一星"工程一樣,引起全世界的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毫無疑問,在地球資源日漸枯竭的未來,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日漸重要。而載人航天技術顯然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巨大寶庫,載人航天事業就是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梁。"太空工廠"可以說像是在變魔術一般,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製造出地球上難以形成的合金材料和其它的相關產品,可以想像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那麼這次由太空技術引發的"新工業革命"最終將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現有模式,"Made In Space"的字樣將充滿整個市場的各個角落。中國要想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離不開開發太空資源的基礎--載人航天技術。
航天事業是一項具有國際競爭性的事業。航天技術的發展水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水平。作為最先發展起來的航天大國,美國、前蘇聯/俄羅斯對航天技術的壟斷和封鎖,眾所周知。我國航天事業是在西方封鎖、前蘇聯不肯給予支援的情況下艱難起步的。從一開始,我國就堅定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發展航天事業的決心。正是在這一正確原則的指導下,經過幾代航天景海鵬人的艱苦奮斗,我國才從最初擁有自己研製的液態火箭開始,逐步擁有了自己的衛星,直到今天成功發射自己研究設計的載人飛船。如果沒有自發研製並成功發射返回式衛星的技術實力和經驗,也許今天我們就沒有自己設計的"神舟"飛船。
Ⅷ 哪些機構和單位參與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組織實施和研製建設
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技術難度大、系統組成復雜、涉及面廣,必須採取特殊的組織管理模式。為此,該工程由中央專委直接領導,總裝備部全面負責整個工程的組織實施,下設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對工程實施專項管理。 航天員系統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負責研製建設;空間應用系統由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為主負責研製;載人飛船系統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負責研製;運載火箭系統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負責研製;發射場系統由總裝備部工程設計研究所設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建設;測控通信系統由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負責總體設計,以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為主負責設備研製,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等負責建設;著陸場系統由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負責總體設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