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混凝土工程質量要求
1、強度要求。可以通過澆築過程中的取樣製作試塊,在標准條件下養護28天後進行抗壓試驗,強度要求滿足該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如,C20標號混凝土滿足C20標號的強度。也可以對澆築成型的混凝土進行取芯檢測。
2、表觀質量要求。沒有明顯的蜂窩麻面產生,振搗密實。
3、體型要求。混凝土體型滿足設計體型,沒有明顯的跑模現象。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忙。
『貳』 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是什麼
(一)隱蔽項目現場檢查與驗收
驗收項目應包括下列內容:(1)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等;(2)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等;(3)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方式及長度;(4)箍筋、橫向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5)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6)混凝土粗糙面的質量,鍵槽的規格、數量、位置;(7)預留管線、線盒等的規格、數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二)混凝土澆築
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前,應清除疊合面上的雜物、浮漿及鬆散集料,表面乾燥時應灑水濕潤,灑水後不得留有積水.應檢查並校正預留構件的外露鋼筋.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時,應採取由中間向兩邊的方式.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時,不應移動預埋件的位置,且不得污染預埋件外露連接部位.疊合構件上一層混凝土剪力牆的吊裝施工,應在與剪力牆整澆的疊合構件後澆層達到足夠強度後進行.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的連接處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所連接的各預制構件混凝土設計強度中的較大值.用於預制構件連接處的混凝土或砂漿,宜採用無收縮混凝土或砂漿,並宜採取提高混凝土或砂漿早期強度的措施;在澆築過程中應振搗密實,並應符合有關標准和施工作業要求.
(三)養護措施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並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濕潤狀態;採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並應保持塑料薄膜內有凝結水;疊合層及構件連接處後澆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叄』 混凝土工程質量要求
1、模板應滿足強度、剛度及混凝土結構尺寸要求,接縫的平整度應符合模板安裝要求;
2、鋼筋的材質、規格型號、安裝質量應符合相關要求;
3、砂、石料、水泥、外加劑等原材料符合質量要求;
4、混凝土配料、拌制、運輸、平倉、振搗等符合要求;
5、混凝土拌和物符合質量要求(混凝土強度、抗滲、抗凍要求,溫度、塌落度等);
6、拆模後表觀質量。
『肆』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主要體現在哪五方面
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質量控制主要表現為施工組織和施工現場的質量控制,控制的內容包括工藝質量控制和產品質量控制。影響質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對這五方面因素嚴格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
2.1人的控制
人的因素主要指領導者的素質,操作人員的理論、技術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違紀違章等。施工時首先要考慮到對人的因素的控制,因為人是施工過程的主體,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首先,應提高他們的質量意識。施工人員應當樹中五大觀念即質量第一的觀念、預控為主的觀念、為用戶服務的觀念。其次,是人的素質。領導層、技術人員素質高。決策能力就強,就有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術措施得力,工程質量就高。操作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標准和操作規程的法制觀念;
總之,在使用人的問題上,應從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考慮,全面控制。
2.2材料控制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構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其內容主要是嚴格檢查驗收,正確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帳,進行收、發、儲、運等各環節的技術管理,避免混料和將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2.3機械控制
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築結構形式、施工工藝和方法、建築技術經濟等合理選擇機械的類型和件能參數,合理使用機械設備,正確地操作。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並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管理。
2.4方法控制
施工過程中的方法包含整個建設周期內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引順利實現。往往由於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為此主要應切合工程實際、能解決施工難題、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有利於保證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2.5環境控制
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有工程地質、水文、氣象、通風、污染等。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具有復雜而多變的特點,如氣象條件就變化萬千,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後一工序的環境,前一分項、分部工程也就是後一分項、分部工程的環境。因此,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採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現場,如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業等,應擬定季節性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質量受到凍害、乾裂、沖刷等的危害。同時應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產的環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暢通,工作場所清潔整齊,施工程序井井有條,為確保質量、安全創造良好條件。
3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特點及原則
由於項目施工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過程,再加上項目位置固定、生產流動、結構類型不一、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體型大、整體性強、建設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大等特點,因此,施工項目的質量比一般工業產品的質量更難以控制,主要表現在:
(1)影響質量的因素多、容易產生質量變異
(3)容易產生判斷錯誤
(4)質量檢查不能解體、拆卸
(5)質量要受投資、進度的制約
對施工項目而言,質量控制,就是為了確保合同、規范所規定的質量標准,所採取的一系列檢測、監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進行施工項目質量控制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以人為核心」「以預防為主」
(2)堅持質量標准、嚴格檢查、檢驗標准
(3)貫徹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規范
4施工項目質量控制方法分析
常用的施工質量控制方法有:直方圖法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管理圖法、相關圖法、調查分析法和分層法,在進行施工質量控制中具體採用何種控制方法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4.1 質量控制的直方圖法:直方圖法是將產品頻率的分布狀態用直方形來表示,根據直方的分布形狀和公差界限的距離來觀察、探索質量分布規律,分析判斷整個生產過程是否正常。
4.2 質量控制的排列圖法:也稱為巴雷特曲線法。是根據施工工藝對項目進行逐個檢查測試,把影響項目質量的所有因素逐一排列出來,從中區分主次,抓住關鍵問題,採取切實措施,從而確保項目質量。
4.3 質量控制的因果分析圖法:因果分析圖又叫特性要因圖、魚刺圖、樹枝圖。這是一種逐步深入研究和討論質量問題的圖示方法。影響復合砂漿加固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因素較多,這些原因有大有小,把這些原因依照大小次序分別用主幹、大枝、中枝和小枝圖形表示出來,便於一目瞭然地系統觀察出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運用因果分析圖可以幫助我們制定對策,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
4.4 質量控制的管理圖法:管理圖又叫控制圖,它是反映生產工序隨時間變化而發生的質量變動的狀態,即反映生產過程中各個階段質量波動狀態的圖形。質量管理圖就是利用上下控制界限,將產品質量特性控制在正常質量波動范圍之內,一旦有異常原因引起質量波動,通過管理圖就可看出,能及時採取措施預防不合格的產生。
4.5 質量控制的相關圖:相關圖又叫散布圖,就是把兩個變數之間的相關關系,用直角坐標系表示出來,藉以觀察判斷兩個質量特性之間的關系,以便對加固施工工序進行有效的控制。
4.6 質量控制的調查分析法:調查分析法又稱調查表法,是利用表格進行數據收集和統計的一種方法,表格形式根據需要自行設計,應便於統計、分析。
4.7 質量控制的分層法:分層法又稱分類法或分組法,就是將收集到的質量數據,按統計分析的需要,進行分類整理,使之系統化,以便於找到產生質量問題的原因,及時採取措施加以預防。
5施工項目中常見質量問題及防治對策
5.1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通病與防治
5.1.1質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5.1.1.1斷面尺寸偏差、軸線編差、表面平整度超限產生的原因是:看錯圖紙或圖紙有誤;施工測量放線有誤;模板支撐不牢固,支撐點基土下沉,模板剛度不夠;混凝土澆築時一次投料過多,一次澆築高度超過規定,使模板走形,澆築混凝土順序不當,造成模板傾斜;振搗時,過多振動模板,產生模板位移;模板接縫處不平整,或模板表面凹凸不平等等。
5.1.1.2結構表面損傷、缺棱掉角產生原因是:模板表面未塗隔離劑,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凈,粘有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平,翹曲變形;振搗不良,邊角處未振實;拆模過早或拆模用力過猛,強撬硬別,損壞稜角;拆模後沒做好成品保護,結構被碰撞損壞等。
5.1.1.3麻面、蜂窩、露筋、孔洞、內部不實產生原因是:模板拼縫不嚴,板縫處漏漿;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凈或模板未滿塗隔離劑;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或現場計量有誤;振搗不密實、漏振;混凝土攪拌不勻,和易性不好;混凝土放模時自由傾落高度較大,未用串筒或溜槽,產生離析;底模未放墊塊,或墊塊脫落,導致鋼筋移動;結構節點外,由於鋼筋密集,混凝土的石子料徑過大,澆築困難,振搗不仔細等等。
5.1.1.4在梁、板、牆、柱等結構的接縫和施工縫處產生爛根、爛脖、爛肚產生原因是:施工縫的位置留得不當,不易振搗;模板安裝完畢後,接槎處未清理干凈;對施工縫的老混凝土表面未做處理或處理不當,形成冷縫;接縫處模板拼縫不嚴,漏漿等等。
5.1.1.5混凝土強度偏低,或波動較大產生的原因是:原材料質量波動;配合比掌握不好,水灰比控制不嚴;混凝土拌合不勻,攪拌時間不夠,或投料順序不對;混凝土運送的時間過長或產生離析;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混凝土養護不好等等。
5.1.1.6結構發生裂縫產生原因是:模板及其支撐不牢,產生變形或局部沉降;拆模不當,引起開裂;養護不好引起裂縫;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澆築後產生分層,出現裂縫;冬期施工時,拆除保溫材料時溫差過大,引起開裂;當烈日暴曬後突然降雨,產生裂縫;大體積混彈簧土由於水化熱,使內部與表面溫差過大,產生裂縫;大面積現澆混凝土由於收縮和溫度應力產生裂縫;構件厚薄不均勻,使得收縮不均勻而產生裂縫;主筋位置嚴重位移,而使結構受拉區開裂;混凝土初凝後又受到振動,產生裂縫;構件受力過早或超載引起裂縫;基礎不均勻下沉引起開裂;設計不合理或使用不當引起開裂等等。
5.1.1.7結構事構件斷裂產生原因是:鋼筋位置不對;鋼筋數量不足;嚴重超載或施工時結構的受力狀態與設計不符;鋼筋質量不符合要求,產生脆斷;混凝土強度過低等等。
混凝土凍害產生原因是:混凝土凝結後,尚未取得足夠的強度時受凍,產生脹裂;混凝土密實性差,孔隙過多而大,吸水後氣溫下降達到負溫時,水變成冰,體積膨脹,使混凝土破壞;混凝土抗凍性未達到設計要求,產生破壞等等。
5.1.1.8混凝土碳化會破壞鋼筋表面的鈍化膜,使鋼筋失去混凝土對其保護使用而銹蝕,脹裂混凝土。混凝土碳化還會加劇收縮而使結構產生裂縫。加速加速碳化的原因是:混凝土周圍介質的相對濕度、溫度、壓力、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施工中振搗與養護好壞的影響;水泥用量、水灰比、水泥品種的影響;集料品種、外加劑、粉煤灰摻量的影響;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影響等等。由於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較低,在正常條件下,混凝土碳化的發展速度比較慢,對密實性較好的高強混凝土,保護層為20mm時,碳化發展到鋼筋的位置需要數十年時間。
5.1.1.9鹼骨料反應產生的原因是:骨料中含有與鹼起化學作用的活性礦物質成分,如含微晶氧化硅、二氧化硅和碳酸鹽的骨料;水泥的含鹼量過高;混凝土的水灰比過大;環境溫、濕度的影響;外加劑中含鹼量大等等。解決辦法是選用沒有鹼反應影響的骨料,控制水泥與外加劑的含鹼量。
5.1.1.10產生鋼筋銹蝕的原因是:混凝土液相的PH值的影響,PH值小於4時鋼筋銹蝕速度急劇加快,混凝土的碳化將降低PH值;氯離子含量的影響,氯離子會破壞鋼筋表面的氧化膜,使鋼筋銹蝕;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影響;水泥品種的影響;環境溫、濕度的影響;大氣、水與土體中鹽的滲透作用;混凝土密實度的影響等等。
『伍』 影響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因素有哪些
1、水泥強度和水灰比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在水泥強度相同的情況下,混凝土強度則隨水灰比的增大有規則的降低。
2、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
根據不同施工要求和條件,混凝土可在施工現場或攪拌站集中攪拌。攪拌前應按配合比要求配料,控制稱量誤差,投料順序和攪拌時間對混凝土質量均有影響,應嚴加掌握,使各組分材料拌和均勻。
3、氣溫的影響
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夏季要防暴曬,充分利用早、晚氣溫高低的時間澆築混凝土;盡量縮短運輸和澆築時間,防止暴曬,並增大拌合物出罐時的塌落度。冬季要保溫防凍害,現冬季施工一般採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法。
(5)混凝土工程質量的質量三要素是什麼擴展閱讀
質量保證措施
1、把好原材料質量關,對用於工程的鋼筋、水泥、黃砂、石子按規范及本工程特點要求進行嚴格把關,不合格的材料決不使用。
2、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試驗,進場後首先取樣試驗,對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必須做到心中有數,配合比必須達到確保強度,考慮施工,經濟合理的要求。
3、把好混凝土澆築關,要振搗密實,防止漏振,振搗過程必須按規范要求進行,工序必須按施工方案要求;
4、把好混凝土養護關,混凝土養護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高度重視混凝土的養護工作,絕不能為了進度而忽視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應指定專人負責,養護方法必須按施工方案確定的方法。
『陸』 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主要體現在:
(1)有關混凝土的澆築厚度,應嚴格按照規范與方案開展,避免厚度過大,增加鋼絲網模板的壓力,影響牆板尺寸規范性,造成跑模、漏漿等問題。
(2)對於垂直施工縫來說,利用鋼絲網作為模板,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應注意控制分層澆築與振搗器距離鋼絲網的長度,避免在振搗過程中出現混凝土漿液流失現象。為了提高混凝土振搗的密實性,應盡量採取鋼釺搗實方法完成後澆帶的垂直縫施工。
(3)有關混凝土澆築之後的施工縫處理,可採取壓力水沖洗或人工鑿毛兩種方法。一方面,當混凝土初凝之後、終凝之前,採用壓力水沖洗方法,將浮漿碎片清理干凈,露出骨料;另一方面,當混凝土澆築24h之後,採取人工鑿毛方式。壓力水沖洗更加節省時間與人力,但是應該考慮到排水措施的優化;人工鑿毛方式浪費時間與人力,但是如果後澆帶較短,則應用更加方便[6]。
(4)為了避免雜物或者污水流入到底板後澆帶中,對鋼筋產生腐蝕作用,應注意設置積水坑,完成排水功能。在後澆帶的兩側,分別砌築一道擋水牆,將防水砂漿塗抹在磚牆的兩側位置,避免積水流入到底板中;在擋水牆的上方,利用鐵皮或者木模板覆蓋,避免上層施工時污水流入或者雜物掉入其中,以此降低清理的難度,提高工程質量。
『柒』 質量的三個主要要素
質量三個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滿足的程度。
質量的內容十分豐富,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充實、完善和深化,同樣,人們對質量概念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和深化的歷史過程。質量的定義是:客體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質量目標的定義是:「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從質量管理學的理論來說,質量目標的理論依據是行為科學。產品明示的質量要求,是指生產者對產品的質量所作出的明確的質量承諾法。對於這些有關的內容,生產者應當明確表現出看法。一般的觀點認為,產品質量越高越好,質量愈高,價值就愈高,但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質高的產品並不一定在市場上受歡迎。
「質量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質量證明文件的行動。1986中對「質量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准或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品質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質量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於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益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捌』 混凝土三要素
和易性是以個綜合的技術指標,包括了流動性(塌落度),粘聚性,保水性,這三個就是混凝土的三要素了。水泥漿的用量,水泥漿的稠度,砂率,組成材料的品種及性質,時間及溫度,外加劑,這些都是影響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玖』 混凝土的三要素
沙`石頭`水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