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市政工程驗收合格後在養護期內是否可以進行結算
結算方式要看合同約定,一般竣工驗收合格後可以算到質保金以外的部分。
❷ 工程結算的流程
環節之一:核對與編制好結算資料基礎。
任何一個工程項目,在編制結算時都要以相關資料依為依據。因此在審核時,首先要對相關資料進行審查。從施工圖紙、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過程的動態資料都要一一核對,力求資料完整齊全,確保審核工作正常進行。工程任務完成與否要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工程的工期、質量、建築材料價格、獎懲等規定要以承包合同和補充合同或其他形成的協議條款作為依據,而具體施工中的動態進展,局部更改和隱蔽工程等都要有相關的資料佐證才能進入結算。一言蔽之,沒有完全齊全的資料所作的結算是不完善的結算,而沒有完整齊全的資料所進行的審核就會得出不準確的結諭,達不到審核所要達到的目的。
環節之二:工程量是審核的關鍵。
工程量費用是工程造價的主體。運作中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隱蔽性。審核工程量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審核中,經常會發現結算的工程量與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有出入,原因很多,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施工企業為加大費用,有意增加工程量和誇大工程的施工難度;二是有些變更了的項目仍按原定項目進入結算;三是多方施工的工程項目,有時會出現各方都把自己承擔的部分工程作為整體工程進入結算
上述幾種情況在結算審核中經常發生。對於多報的工程量要扣除,否則就直接損害了業主的利益。同時對於漏報的工程量,在反復核實後,本著實事求是將漏報的工程量增補到結算中去,避免承包商的利益受到損失。
環節之三:定額單價的審核不可忽視。
在一般情況下,工程的定額單價都有具體規定,編制工程結算時只要參照定額單價的明細子目直接就可以套用。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定額單價套用往往出現差錯。究其原因,一是人為地提高或降低規格。二是錯將定額中包含的工作內容分離多估冒報或少估漏報。三是在核算時不按規定的定額單價換算。四是補充的定額單價缺乏依據,也沒有經過批准就直接進入結算等等。上述情況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因此在審核時不能因定額單價的套用有具體的規定而掉以輕心。
環節之四:其他費用的審核堅持合情
❸ 工程結算制度及流程
七、山西省
2019年3月22日,《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西省財政廳關於在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中推行施工過程結算的通知(第57號)》(以下簡稱《通知》)發布,從5月1日起,在房建和市政工程中推行施工過程結算。
1
施工合同工期一年(含一年)以上的房建和市政工程及其附屬設施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工程,應當實施施工過程結算。
2
發包人逾期支付進度款和竣工結算款的,除承擔違約責任外,還應按合同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3
發包人未按規定完成施工過程結算的,不應組織竣工驗收,不得投入使用;對長期拖延工程結算和拖欠工程款的發包人,有關部門不得批准新項目開工。
4
發包、承包、招標代理、監理、造價咨詢(包括財政評審)等單位,因違規行為影響施工過程結算難以實施的,有關職能部門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處理結果通過山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予以公布。
❹ 工程結算的詳細步驟
1、分段結算,對於當年開工但當年不能竣工的項目,按照其工程形象進度劃分不同階段進行結算;
2、竣工後一次結算,規模較小的項目,竣工後一次結算的方式;
3、按月結算,即每個月結算一次;
4、雙方約定的其他的結算方式。
工程結算編制依據:
1、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相關的司法解釋;
2、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有關部門發布的工程造價計價標准、計價辦法、有關規定及相關解釋;
3、施工方承包合同、專業分包合同及補充合同,有關材料、設備采購合同;
4、招投標文件,包括招標答疑文件、投標承諾、中標報價書及其組成內容;
5、工程竣工圖或施工圖、施工圖會審記錄,經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以及設計變更、工程洽商和相關會議紀要;
6、經批準的開、竣工報告或停、復工報告;
7、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或工程預算定額、費用定額及價格信息、調價規定等;
8、工程預算書;
9、影響工程造價的相關資料;
10、安裝工程定額基價;
11、結算編制委託合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程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