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混凝土結構工程檢驗批的質量驗收包括哪些項目
混凝土結構工程檢驗批的質量驗收包括以下項目
(1)實物檢查,按下列方式進行:1)對原材料、構配件和器具等產品的進場復案,應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執行。2)對混凝土強度、預制構件結構性能等,應按國家現行的相關標准和規范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執行。3)對採用的計數檢驗的項目,應按抽查總點數的合格點率進行檢查。
(2)資料檢查,包括了原材料、構配件和器具等的產品合格證(中文質量合格證明文件、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等)及進場復驗的報告、抽樣檢驗報告、見證檢測報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
㈡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標準是怎樣的啊,最新版的在哪裡看到
GB50204-2002(2011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這就是目前最新的,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相關文件可以到最新施工組織大全上面去看一下的,除此之外還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混凝土結構試驗方法標准等等,估計也是你後期會用到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㈢ 混凝土工程驗收規范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條文說明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模板分項工程
5 鋼筋分項工程
6 預應力分項工程
7 混凝土分項工程
8 現澆結構分項工程
9 裝配式結構分項工程
10 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
附錄 A 質量驗收記錄
附錄B 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
附錄C 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驗方法
附錄D 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
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1 總則
1.0.1 編制本規范的目的是為了統一和加強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保證工程質量。本規范不包括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內容。
1.0.2 本規范的適用范圍為工業與民用房屋和一般構築物的混凝土結構工程,包括現澆結構和裝配式結構。本規范所指混凝土結構包括素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與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范圍一致。本規范的主要內容是在《建築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GB301-88中第五章、(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評定標准》GB321-90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B 5020492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1.0.3 本規范是對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的最低要求,應嚴格遵守。因此,承包合同(如質量要求等)和工程技術文件(如設計文件、企業標准、施工技術方案等)對工程質量的要求不得低於本規范的規定。當承包合同和設計文件對施工質量的要求高於本規范的規定時,驗收時應以承包合同和設計文件為准。
1.0.4 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一2001 規定了房屋建築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編制的統一準則。本規范是根據該標准規定的原則編寫的,適用於該標准「主體結構」分部工程中「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的驗收。執行本規范時,尚應遵守該標準的相關規定。
1.0.5 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應滿足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和施工項目設計文件提出的各項要求。
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驗收綜合性強、牽涉面廣,不僅有原材料方面的內容(如水泥、鋼筋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內容(如構配件、預應力錨具等),也與其他施工技術和質量評定方面的標准密切相關。因此,凡本規范有規定者,應遵照執行;凡本規范無規定者,尚應按照有關現行標準的規定執行。
2 術 語
本章給出了本規范有關章節中引用的8個術語。由於本規范應與《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在該標准中出現的與本規范相關的術語不再列出。
在編寫本章術語時,主要參考了《建築結構設計術語和符號標准》GB/T 50083-97、《工程結構設計基本術語和通用符號》GB132-90等國家標准中的相關術語。
本規范的術語是從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角度賦予其涵義的,但涵義不一定是術語的定義。同時,還給出了相應的推薦性英文術語,該英文術語不一定是國際上通用的標准術語,僅供參考。
3 基本規定
3.0.1 根據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 50300-2001的有關規定,本條對混凝土結構施工現場和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提出了要求。施工單位應推行生產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對施工現場質量管理,要求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准、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制度;對具體的施工項目,要求有經審查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上述要求應能在施工過程中有效運行。
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應按程序審批,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內容,應有明確的規定和相應的措施。
3.0.2 根據不同的施工方法和結構分類,列舉了混凝上結構子分部工程的具體名稱。子分部工程驗收前,應根據具體的施工方法和結構分類確定應驗收的分項工程。
在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體系中,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劃分為六個分項工程;模板、鋼筋、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結構和裝配式結構。
本規范中「結構縫」系指為避兔溫度脹縮、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鄰兩建築物或建築物的兩部分之間設置的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等的總稱。
檢驗批是工程質量驗收的基本單元。檢驗批通常按下列原則劃分:
1 檢驗批內質量均勻一致,抽樣應符合隨機性和真實性的原則;
2 貫徹過程式控制制的原則,按施工次序、便於質量驗收和控制關鍵工序質量的需要劃分檢驗批。
3.0.3 子分部工程驗收時,除所含分項均應驗收合格外,尚應對涉及結構安全的材料、試件、施工工藝和結構的重要部位進行見證檢測或結構實體檢驗,以確保混凝土結構的安全。對施工工藝的見證檢測,系指根據工程質量控制的需要,在施工期間由參與驗收的各方在現場對施工工藝進行的檢測。有關施工工藝的見證檢測內容在本規范中有明確規定,如預應力筋張拉時實際預應力值的檢測。本條規定的子分部工程驗收內容中,見證檢測和結構實體檢驗可以在檢驗批或分項工程驗收的相應階段內進行。
3.0.4 分項工程驗收時,除所含檢驗批均應驗收合格外,尚應有完整的質量驗收記錄。
3.0.5 檢驗批驗收的內容包括按規定的抽樣方案進行的實物檢查和資料檢查。本條列出了實物檢查的方式和資料檢查的內容。
3.0.6 本條給出了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的條件: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檢驗均應合格,且資料完整。檢驗批驗收合格後,在形成驗收文件的同時宜作出合格標志,以利於施工現場管理和作為後續工序施工的條件。檢驗批的合格質量主要取決於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檢驗結果。主控項目是對檢驗批的基本質量起決定性影響的檢驗項目,這種項目的檢驗結果具有否決權。由於主控項目對工程質量起重要作用,從嚴要求是必需的。
對採用計數檢驗的一般項目,以前要求的合格點率為70%及以上,本規范提高了相應要求,通常為80%及以上,且在允許存在的20%以下的不合格點中不得有嚴重缺陷。本規范中少量採用計數檢驗的一般項目,合格點率要求為 90%及以上,同時也不得有嚴重缺陷,這在本規范有關章節中有具體規定。根據《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 50300-2001的規定,檢驗批質量驗收時可選擇經實踐檢驗有效的抽樣方案。本規范的一般項目所採用的計數檢驗,基本上採用了原規范的方案。對於這種計數抽樣方案,尚可根據質量驗收的需要和抽樣檢驗理論作一步完善。
3.0.7 本條規定了檢驗批、分項工程、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記錄和施工質量驗收程序、組織。其中,檢驗批的檢查層次為:生產班組的自檢、交接檢。施工單位質量檢驗部門的專業檢查和評定;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組織的檢驗批驗收。
在施工過程中,前一工序的質量未得到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的檢查認可,不應進行後續工序的施工,以免質量缺陷累積,造成更大損失。
根據有關規定和工程合同的約定,對工程質量起重要作用或有爭議的檢驗項目,應由各方參與進行見證檢測,以確保施工過程中的關鍵質量得到控制。
㈣ 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簡述工程實體質量驗收的相關要求
一、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施工單位同建設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也是交付竣工驗收的條件之一。
二、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工程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是工程竣工驗收和質量保證的重要依據之一。
三、有材料、設備、構配件的質量合格證明資料和試驗、檢驗報告,對建設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
四、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有關單位依據工程設計文件及承包合同所要求的質量標准,對竣工工程進行檢查和評定,符合規定的,簽署合格文件。
五、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
1、規劃部門認可文件,通常要求提供工程規劃許可證(復印件),但須提供原件驗證,復印件加該建設單位公章註明原件存何處。
2、工程項目施工許可證,提供復印件,提交原件驗證,復印件加該建設單位公章註明原件存何處。
3、公安消防部門認可文件,設計有消防要求的提供原件,即「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
4、環保部門認可文件,設計有環保要求的提供原件,即我市環保局出具的「蘇州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5、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報告,根據有關規定提供原件。
6、建設工程檔案專項驗收意見書,即由城建檔案館提供的「建設工程檔案資料接收聯系單」(原件)。
㈤ 混凝土施工驗收標准
實只要面積不是太大,用錘敲幾下,沒有空洞就沒有什麼大問題,無非是外觀上不好看,用水泥砂漿抹一下就可以了.嚴重的必須鑿去,重新澆注質量有問題的部分.我們這都是這么做的.澆注之前先鋪一才層50mm--100mm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漿,澆注時充分振動,應該都沒問題了的.下面是規范要求,可以看一下,但千萬不要照搬,否則施工單位會罵死你的.
砼蜂窩、露筋補強施工措施
一、
原因分析
1、值班人員及作業班組思想意識淡薄,對2米高吊模的施工難度認識不足,故砼澆築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牆為吊模,砼從板面下落,在鋼筋較密的情況下,僅局限於一處下料,一處落棒,造成牆底部振搗漏棒,出現露筋、麻面。
3、前後台聯系不緊密,在砼流動性較小、布料困難的情況下,操作者質量意識較差,在牆較高澆築難度大、沒有實體跟蹤敲打是否下到位,棒振到位。
二、
處理補強修整措施
1、露筋補強:
1.1
鑿除鬆散砼,用清水沖刷干凈、晾乾。
1.2
塗刷補強水泥凈漿結合層,其配合比為水泥:uea膨脹劑=1:0.10。
1.3封堵模板,兩邊超出孔洞范圍150,如下圖所示意:
1.4
配製補償收縮c50細石砼。
其配合比為水泥:砂:碎石:uea摻合料
1:1.24:1.94:
0.14
540:670:1050:75
其坍落度控制在12cm以內,採用人工現場來回拌和均勻,砼的和易性滿足施工要求。
1.5
在砼澆築前再次澆灑補償素水泥漿一道,稍干後即可澆築補償收縮c50細石砼,砼邊灌邊振搗,採用φ16鋼筋棒插搗直至高出破損處50mm。
1.6
砼澆築完畢,確定其終凝,即採用麻袋覆蓋晝夜灑水養護,兩天後方可拆除模板並繼續覆蓋灑水養護,連續養護不少於14天,隨時跟蹤檢查,保持表面濕潤。
1.7
砼養護7天後方可人工鑿除多餘部分,鑿除時要仔細,一小塊的鑿除直至表面與原砼牆面平直。
2、麻面處理
把鬆散混凝土清除後,先用清水將表面沖刷干凈,用1:2水泥砂漿抹平。
因時間倉促,不完善的地方還望建設、監理單位補充修改,提出更為穩妥的處理方案,項目部一定認真仔細地依據審批方案,加強各環節各工序的檢查,確保補強修整滿足結構安全可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