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質量監理 > 質量工程驗收特色專業

質量工程驗收特色專業

發布時間:2021-08-12 12:14:43

『壹』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有哪些要求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本標准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
2.建築工程施工應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
3.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

4.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
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並應形成驗收文件。
資料編號:
6.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7.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8.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
GB 50300--2001
9.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
10.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並應共同確認。

『貳』 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有哪些專業和職稱要求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2)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3)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4)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並應形成驗收文件。(6)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7)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8)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9)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10)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並應共同確認。

『叄』 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是什麼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2009年度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規劃,在有關學校和單位推薦基礎上,經研究,現批准北京大學「理論與應用力學」等671個專業點為第四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其中經費自籌建設點71個,名單見附件),並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設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是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出專業特色的重要措施。項目承擔學校和項目負責人要充分認識建設特色專業的重要意義,按照兩部有關加強「質量工程」本科特色專業建設的要求,緊密結合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強化實踐教學、優化課程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和教材建設,切實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和本校的專業建設與改革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央有關部門(單位)要負責指導、檢查、監督所屬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的建設工作。在建設過程中,有關問題和建議請及時反饋至質量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管理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教高〔2007〕14號)執行。質量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根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任務書》進行檢查和驗收。

項目資助經費按照每個建設點20萬元的標准撥付,超出資助經費的部分由學校配套解決。項目經費管理按照《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7〕376號)執行。有關單位和學校要落實經費自籌建設點的經費。

三、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的承擔學校應在學校網站設立專欄,對外公布項目的建設內容、實施方案和進展程度等相關信息,加強有關建設成果的宣傳推廣,充分發揮項目的示範作用。

『肆』 單位工程質量驗收有哪些內容

中文詞條名:建築工程質量驗收
英文詞條名:
基本規定
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准,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檢驗制度和綜合施工質量水平評定考核制度。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可按表31-57的要求進行檢查記錄。
表31-57
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開工日期:

2.建築工程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施工質量控制
(1)建築工程採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築構配件、器具和設備應進行現場驗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關產品,應按各專業工程質量驗收規范規定進行復檢,並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
(2)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准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後,應進行檢查。
(3)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應進行交接檢驗,並形成記錄。未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技術負責人)檢查認可,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
(2)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
(3)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規定的資格。
(4)工程質量的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基礎上進行。
(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並應形成驗收文件。
(6)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以及有關材料,應按規定進行見證取樣檢測。
(7)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8)對涉及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進行抽樣檢測。
(9)承擔見證取樣檢測及有關結構安全檢測的單位應具有相應資質。
(10)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通過現場檢查,並應共同確認。
4.檢驗批的質量檢驗,應根據檢驗項目的特點在下列抽樣方案中進行選擇:
(1)計量、計數或計量-計數等抽樣方案。
(2)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樣方案。
(3)根據生產連續性和生產控制穩定性情況,尚可採用調整型抽樣方案。
(4)對重要的檢驗項目當可採用簡易快速的檢驗方法時,可選用全數檢驗方案。
(5)經實踐檢驗有效的抽樣方案。
5.在制定檢驗批的抽樣方案時,對生產方風險(或錯判概率Α)和使用方風險(或漏判概率Β)可按下列規定採取:
(1)主控項目:對應於合格質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過5%。
(2)一般項目:對應於合格質量水平的Α不宜超過5%,Β不宜超過10%。

『伍』 工程質量驗收內容有哪些

『陸』 簡述建築工程質量驗收的劃分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應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

單位工程應按下列原則劃分:

1、具備獨立施工條件並能形成獨立使用功能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為一個單位工程;

2、對於規模較大的單位工程,可將其能形成獨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劃分為一個子單位工程。

分部工程應按下列原則劃分:

1、可按專業性質、工程部位確定;

2、當分部工程較大或較復雜時,可按材料種類、施工特點、施工程序、專業系統及類別將分部工程劃分為若乾子分部工程。

分項工程可按主要工種、材料、施工工藝、設備類別進行劃分。

1、檢驗批可根據施工、質量控制和專業驗收的需要,按工程量、樓層、施工段、變形縫進行劃分。

2、建築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劃分宜按本標准附錄B採用。

3、施工前,應由施工單位制定分項工程和檢驗批的劃分方案,並由監理單位審核。對於附錄B及相關專業驗收規范未涵蓋的分項工程和檢驗批,可由建設單位組織監理、施工等單位協商確定。

4、室外工程可根據專業類別和工程規模按本標准附錄C的規定劃分子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

(6)質量工程驗收特色專業擴展閱讀: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應按下列要求進行驗收:

1、工程質量驗收均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

2、參加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各方人員應具備相應的資格;

3、檢驗批的質量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驗收;

4、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試塊、試件及材料,應在進場時或施工中按規定進行見證檢驗;

5、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監理單位進行驗收,並應形成驗收文件,驗收合格後方可繼續施工;

6、對涉及結構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應在驗收前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

7、工程的觀感質量應由驗收人員現場檢查,並應共同確認。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符合工程勘察、設計文件的要求;

2符合本標准和相關專業驗收規范的規定。

3.0.8檢驗批的質量檢驗,可根據檢驗項目的特點在下列抽樣

方案中選取:

1、計量、計數或計量-計數的抽樣方案;

2、一次、二次或多次抽樣方案;

3、對重要的檢驗項目,當有簡易快速的檢驗方法時,選用全數檢驗方案;

4、根據生產連續性和生產控制穩定性情況,採用調整型抽樣方案;

『柒』 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有哪些

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計劃實施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遼寧建設高等教育強省計劃(2008—2012年)》、《關於加強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建設與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加快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建設與發展,努力構建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新體系,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主動適應建設「五點一線」的經濟發展戰略需要,結合學院「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樹立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以辦學基礎能力建設為突破口,以專業(群)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和建設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建設為重點,以基地建設為支撐,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突出職業道德教育,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省級試點專業的作用,努力構建具有特色的專業體系。
二、總體目標
從2008年開始,經過五年的努力,通過實施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計劃,實現學院辦學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使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提高。加強品牌、特色專業建設,推進專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師資隊伍、教學團隊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完善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提高教學管理運行質量和水平。
標志性目標是:到2012年力爭建成省級示範高職院校。建設省級品牌專業1—2個,特色專業1—2個;建設省級精品課程6—8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建設校本教材10—15種,省級精品教材4—5種,國家級精品教材1—2種;建設省級教學團隊4—5個;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2—3名,院級教學名師8—10名;評選表彰省級專業帶頭人3—5名,動態調整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10—12名;院級立項課題40項,遼寧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4—5項,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滾動課題8—10項;建設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2個,市財政支持的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3—4個;建設省級專業教學標准1個。
三、建設內容
(一)加強專業建設,優化結構,突出重點,注重內涵,打造示範專業 1.建設目標 研發和整合新專業承擔其教學和人才培養能力
根據「五點一線」經濟發展戰略和地方產業的需要,以及本、專科專業協調、銜接發展以及專業群建設、資源共享等需要,加強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與布局,突出重點專業建設,注重內涵發展,不斷論證增設新專業,滿足專業辦學條件,健全實踐教學體系。學院將遴選部分基礎條件較好、有特色,且與我省乃至地方經濟建設緊密結合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使之在專業教學條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計劃設置、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等方面形成特色,達到或接近省示範專業水平,並帶動全院各
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高。2011—2015年,建設院級重點專業8-10個,爭取在2015年之前從中培育出2-3個省級示範專業。
2.實施辦法
以省、院級優秀教學團隊為依託,以省、市、院級教學名師和專業(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不斷完善專業建設方案,編制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推敲打造精品課,編寫出版教材(精品教材),以教學為基礎承擔科研課題,撰寫高質量的論文,科學論證增設新專業,在建設院級重點專業的基礎上,申報沖擊省級示範專業。通過不懈的努力,建立專業建設模式,鍛煉教師隊伍,提升團隊合力,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二)加強課程、教材建設,改善和豐富教學傳授方式 1.建設目標
完善學院「達標課—院級精品課—省級精品課」三級課程建設體系,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材出版和選用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與改革。到2015年,建設8門院級精品課,其中3—4門課程成為省級精品課,1—2門課程成為國家級精品課。鼓勵教師出版教材和編寫校本教材,努力申報省級和國家級精品教材,到2015年力爭公開出版教材10—15部,編寫校本教材20—25部,其中4—5部成為省級精品教材;1—2部成為國家級精品教材。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各系(部)、教研室以及專業教學團隊,在學院課程建設的統籌規劃下,立項建設院級精品課。以教學名師、專業(學科)帶頭人為負責人,確定主講教師,制定課程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等,通過教科研和教研,在系(部)及教研室內部,通過示範講授,開展課程建設研究和實施,不斷推敲和完善,請院內外專家評判,申報院級精品課。學院按照省教育廳的精品課申報要求(每年一批),在遴選的院級精品當中,推出具有一定優勢的精品課,經過最後的補充和調整,確定申報省級精品課(或國家級精品課)。學院按照《精品課管理和獎勵辦法》,鼓勵和重獎教師參加精品課程建設。學院對精品課實行動態管理和年度檢查制度。
(2)按照「突出特色、強化技能」的建設原則,加大教材建設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積極開展學院校本教材建設。學院設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強化培養技能型人才意識,以課程改革建設成果為依託,通過立項形式進行教材建設,爭取編寫公開出版一批質量高、特色鮮明、適應性強的應用型高職系列教材;通過組織力量,科學總結,充分挖掘,精心培育特色明顯和一定優勢的項目,重點支持特色教材建設。堅持教材的擇優選用原則,確保高質量、有特色的教材進課堂,保證教學質量。2008—2009年力爭建設校本教材10—15種,公開出版教材5—6種,力爭2—3種進入省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2011年力爭4—5種進入省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1—2種進入國家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
(3)備課和講授,不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本教案,加強校園網、多媒體網路教室、數字化圖書館等數字化教學環境建設。定期開展網路教學培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競賽活動,鼓勵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力爭通過建設和系列培訓,使多數課程使用多媒體授課。建立課件資源庫,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三)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深層次的教學改革 1.建設目標
根據學院辦學定位,加強專業、課程體系頂層設計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以制(修)訂
3 人才培養計劃為切入點,以「2+1」人才培養模式為突破口,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努力探索具有我院特色的「2+1」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運行與質量保障機制。根據學院「1+2+X」 的人才培養規格,修訂、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使教學計劃符合學院的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實行課程模塊化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提高實踐課程比例。 (2)加大教學研究立項和教學改革成果培育工作。堅持以教學研究推動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促進教學實踐的教學改革思路,激勵廣大教師和管理人員從事教學研究與改革實踐。加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立項和成果獎勵工作,加強對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過程管理和結項驗收工作,努力培育和推廣優秀教育教學成果。 力爭各級教學改革立項、教學成果評獎均有較大幅度增加,2008—2012年建設院級教學研究項目40項,遼寧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4—5項,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滾動課題8—10項。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團隊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 1.建設目標 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的原則,統籌考慮高層次、高素質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加大對現有突出貢獻人才的獎勵力度;以造就教學名師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制度;加大師資培訓、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政治上關心教師成長,工作上、生活上著力營造有利於教師奉獻事業的良好環境,將教書育人的業績納入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引導和鼓勵教師愛崗愛院,為人師表,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學風建設。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力爭到2011年建設省級教學團隊4—5個;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2—3名,院級教學名師8—10名;評選表彰省級專業(學科)帶頭人3—5名,動態調整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10—12名。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健全教學激勵與約束機制,建立、完善教師獎勵體系,激勵廣大教師教育書人,做出實績。嚴格執行教學工作紀律,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學檢查以及各種教學信息反饋渠道,對教師執行教學工作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並根據教學事故的認定與處理辦法,及時進行處理。 (2)把課堂教學質量作為考核教師工作和教師職務聘任的重要標准,在教師職務評審中,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鼓勵教師積極承擔教科研工作,撰寫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支持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尤其是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 (3)大力推進教學團隊與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激勵並資助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編撰出版教材工作,做好教科研成果的申報和推廣、青年教師的培養等工作。力爭到2011年建設省級教學團隊4—5個,通過各種努力,創造條件,爭取申報成功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4)進一步做好院級、省級教學名師的遴選活動。鼓勵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骨幹教師積極投入教學第一線,每兩年開展一次青年骨幹教師、專業(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評選活動,並每年進行一次年度考核,評選表彰省級專業(學科)帶頭人3—5名,動態調整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10—12名;力爭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2—3名,院級教學名師8—10名。
(五)加強實踐教學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1.建設目標
注重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教學隊伍建設。加大生產實習與教學環節改革力度,建設成1—2個特色鮮明的省級實訓基地;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建設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2個,市財政支持的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3—4個;建設省級專業教學標准1個。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制定實驗室建設規劃,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管理,注重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保證時間,保證質量。確保每個專業實驗開出率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100%。 (2)加強院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各教學單位要拓寬與企業合作的渠道,建立能滿足各專業實踐教學需要的相對穩定的院外實習基地。每個專業要建立起3—5個院外固定的實習基地,進行院企合作試點工作,創建校企合作教育的新機制,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設立專項資金,完善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
(3)穩定、充實實踐教學人員隊伍,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改革用人制度,從企業中招聘一部分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充實實踐教學隊伍。
(4)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嚴格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過程管理,加強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和審核,並建立完善檢查制度。 (六)完善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提高教學管理運行質量和水平 1.建設目標 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學質量標准,健全加強教學質量標准執行信息反饋與教學質量日常監控的制度。加強教學管理體制建設,強化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進一步完善院、系兩級教學管理體制,重點加強教研室建設。建立健全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促進院、系二級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優化結構,提高業務素質,細化管理辦法,完善教學工作流程。 (2)建立由學院、系(部)、教研室構成的全方位、多層次、動態的三級教學質量監控網路。繼續加大領導聽課力度,要求各級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傾聽師生意見,及時了解教學情況,發現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教務處、教學督導、各系(部)領導通過隨機聽課、檢查教學工作等方式,把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意見及時反饋,使全院的教學工作始終處於一個動態的質量監控過程中。
(3)不斷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通過評估引導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工作改進的方向,激發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學質量上來。進一步建立並完善教學質量的激勵機制與教學責任事故的認定辦法。在教師職務評聘中,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
(4)加強教學督導信息員隊伍、學生維權小組隊伍建設,進一步溝通教與學的關系,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進一步建立並完善暢通的教學信息反饋系統,包括學生、督導、教學質量評價、期中教學檢查、領導聽課等獲取信息的反饋機制。對這些信息應及時進行處理,做出快速反應和相應的工作調整。
四、保障機制與管理措施
(一)組織管理
學院成立「教學質量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協商決定「教學質量工程」的重大方針和總體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負責「教學質量工程」的日常工作,開展組織申報、檢查和評估「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等工作。
各系部及相關教學單位是「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的主體,系、部主任為本部門「教學質量工程」責任人,負責本部門「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申報、組織實施。 對「教學質量工程」所需引進的高級人才,可優先引進,並在政策上適當傾斜;進一步加強和優化教學管理隊伍。 (二)制度保障
學院建立健全「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發布、立項、審批、推薦、監控及驗收、評獎等機制,並針對具體建設項目制定相應的評價標准、監控措施、經費標准和獎勵標准。 學院對「教學質量工程」實行項目管理,主要實施步驟為:各教學單位組織論證、申請,系(部)主任審查立項並組織實施,學院擇優推薦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項目。 (三)經費保障
學院在已有教學建設經費的基礎上,調整經費預算結構,劃撥專項經費,對於進入國家級、省級「教學質量工程」的項目,按比例給予配套資金,支持「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專項資金按照統一規劃、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的原則管理。學院鼓勵各教學單位發揮自身特點,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教學質量工程」的實施。同時,學院設立「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獎勵基金」,對獲得省級、國家級立項和取得突出成果的項目予以獎勵。

與質量工程驗收特色專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