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施工資料中都哪些需要做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哪些需要做預檢工程記錄
基礎墊層與基礎、基礎主體鋼筋、樓地面墊層均作隱蔽。各分項工程均作預檢。
B. 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 要填寫哪些內容
所謂「隱蔽工程」,是指地基、電氣管線、供水供熱管線等需要覆蓋、掩蓋的工程。根據裝修工序,這些「隱蔽工程」都會被後一道工序所覆蓋,所以很難檢查其材料是否符合規格、施工是否規范。隱蔽工程是指敷設在裝飾表面內部的工程。家庭裝修的隱蔽工程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給排水工程、電器管線工程、地板基層、護牆板基層、門窗套板基層、吊頂基層。
鋼結構施工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填寫要求:
①檢查內容:主要內容應包括:鋼結構、鋼網架工程位軸線、支承面軸線和標高;地腳螺栓;焊縫;防火塗料塗;網架焊接球節點的連接;網架支座錨栓等。
②填寫要點:記錄中要註明施工圖紙編號;鋼結構、鋼網架工程應對建築物定位軸線、支承面軸線和標高、地腳螺栓規格、位置、埋設方法、緊固情況等;鋼結構隱蔽部位焊縫;防火塗料塗裝基層的塗料遍數及塗層厚度;網架焊接球節點的連接方式質量情況;網架支座錨栓的位置、支撐墊塊的種類及錨栓的緊固情況等。
C. 建築工程哪些分項需做隱蔽驗收記錄
4.1.5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地基驗槽記錄 2.現場預制樁鋼筋安裝 3.預制樁的接頭 4.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 5.鋼筋混凝土工程 6.砌體工程 7.鋼結構工程 8.地面工程 9.門窗工程 10. 幕牆工程 11.牆面工程 12.輕質隔牆工程 13.吊頂工程 14.細部工程 15.地下防水工程 16.屋面防水工程 17.隔熱保溫工程
4.1.5.1 地基驗槽記錄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地基驗槽必須經土方工程質量檢驗評定合格後,方可提請有關單位進行驗槽,並提供驗槽記錄,見質控(建)表4.1.5.1。
(2)基槽(坑)開挖過程中,要嚴禁地基土受到擾動。驗槽時,應對已開挖的基槽按順序詳細、認真地全面觀察檢查槽底土層的情況;檢查地基持力層是否與勘察設計資料相符,地基土的顏色是否均勻;土的含水量是否一致;表層土堅硬程度有無局部軟硬不均。並對地基的勻質性作出評價,確定是否繼續下挖或進行技術處理。
(3)基槽(坑)的幾何尺寸和槽底標高或挖土深度(最小埋置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有局部加深、加寬者,應附圖說明其原因及部位。
(4)基槽施工中遇有墳穴、地窖、廢井、舊基礎、管道、泉眼、橡皮土等局部異常現象時,應將其所處部位、深度、特徵及處理方法進行描述,並有附圖說明。
(5)對地質復雜的或重要的工程,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以及地基開挖後對地基土有疑義的工程,應根據設計要求或驗槽磋商的意見進行有
關試驗。
(6)經過技術處理的地基基礎及驗槽中存在的問題,處理後須進行復驗,復驗意見和結論要明確,簽證應齊全。必要時應有勘察部門參加並簽字。
D.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都包括哪些內容
1、 基坑、基槽驗收。
建築物基礎或管道基槽按設計標高開挖後,項目經理要求監理單位組織驗槽工作,項目工程部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要求盡快現場確認土質是否滿足承載力的要求,如需加深處理則可通過工程聯系單方式經設計方簽字確認進行處理。
2、 基礎回填隱蔽驗收。
基礎回填工作要按設計圖要求的土質或材料分層夯填,而且按《施工與驗收規范》的要求,請質監站進行取土檢查其密實性,夯實系數要達到設計要求。以確保回填土不產生較大沉降。
3、 砼工程的鋼筋隱蔽驗收。
對鋼筋原材料進場前要進行檢查是否有合格證,即合格證要註明鋼材規格、型號、爐號、批號、數量及出廠日期、生產廠家。同時要取樣進行物理性能和化學成分檢驗,合格方可批量進場。
4、砼結構上預埋管、預埋鐵件及水電管線的隱蔽驗收。
砼結構上通常有防水套管、預埋鐵件、電氣管線、給排水管線需隱蔽,在砼澆築封模板前要對其進行隱蔽驗收,首先驗收其原材料是否有合格證,是否有見證送檢,只有合格材料才允許使用;然後要檢查套管,鐵件要加所用材料規格及加工是否符合設計設計要求。
水電管線埋沒位置要根據使用特點檢查其是否合理,能否滿足要求。驗收合格後方可在《隱蔽驗收記錄表》上簽字同意隱蔽。
(4)哪些需要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擴展閱讀
因為隱蔽工程在隱蔽後,發生質量問題後,還要重新覆蓋和掩蓋,造成返工等非常大的損失,為了避免資源的浪費和當事人雙方的損失,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工程順利完成,承包人在隱蔽工程隱蔽以前,應當通知發包人檢查,發包人檢查合格的,方可進行隱蔽工程。
實踐中,當工程具備覆蓋、掩蓋條件的,承包人應當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後,在隱蔽工程進行隱蔽前及時通知發包人或發包人派駐的工地代表對隱蔽工程的條件進行檢查並參加隱蔽工程的作業。
通知包括承包人的自檢記錄、隱蔽的內容、檢查時間和地點。發包人或其派駐的工地代表接到通知後,應當在要求的時間內到達隱蔽現場,對隱蔽工程的條件進行檢查,檢查合格的,發包人或者其派駐的工地代表在檢查記錄上簽字,承包人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隱蔽施工。
發包人檢查發現隱蔽工程條件不合格的,有權要求承包人在一定期限內完善工程條件。
隱蔽工程條件符合規范要求,發包人檢查合格後,發包人或者其派駐工地代表在檢查後拒絕在檢查記錄上簽字的,在實踐中可視為發包人已經批准,承包人可以進行隱蔽工程施工。
E. 基礎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包括哪些
對於基礎的隱蔽驗收一般主要就是兩項,一個是基礎鋼筋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一個是基礎防水工程隱蔽驗收記錄。具體的還要看設計圖紙中是否還涉及到別的項目了。
F. 建築工程中哪些部位要做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綜合布線,預埋件工程完成後不能看見的都要做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G. 隱蔽工程驗收包括哪些
由於隱蔽工程在最後都會被一道工序覆蓋,因此,我們很難在工程驗收時對其進行檢測。正是由於這一的原因,在很多裝修的糾紛中,隱蔽工程占據著很大的比例。
在對隱蔽工程進行驗收時,在哪些方面最容易出現問題呢?
1.頂棚塌落,吊頂變「掉頂」。
在對頂棚進行驗收時,要注意,吊頂龍骨不得扭曲、變形。安裝好的龍骨應該牢固、可靠,四周水平偏差不得超過5毫米,超過3公斤重的吊燈或吊扇都不能懸掛在吊頂龍骨上,而應該另設吊鉤。如果吊頂使用石膏板做飾面板,其厚度應該在9毫米左右。
2、陽台封裝固定不牢造成塌落。
在封裝陽台時,門窗必須橫平豎直、高低一致,外觀無變形、開焊、斷裂,框與牆體之間的縫隙應飽滿、密實。
3、管道滲漏造成頂棚損壞。
由於管道安裝不易檢查,因此所有管道施工完畢後,一定要經過注水、加壓檢查,沒有跑、冒、滴、漏才算過關。
4、暗埋線路暗埋險情。
由於目前許多居室都採用暗埋線路,因此戶主不易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查。按規定,暗埋線路不能直接埋入抹灰層,而要在電線外面套管。套管中的電線不能有扭曲、接頭。另外,在線路安裝時,一定要嚴格遵守「火線進開關,零線進燈頭左零右火,接地在上」的規定。施工完畢後,除了要通電檢查外,施工隊還要給戶主提供一份詳盡的電路配置圖。
5、塗漆前基底清理不凈,造成塗料起皮、脫落。
在對牆壁進行塗飾之前,一定要將原有牆皮鏟除干凈,更不能留下油污。牆面上塗的膩子要與牆壁結合密實、牢固、不起皮、不粉化、無裂紋。
H. 建築工程需做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的地方有哪些
4.1.5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地基驗槽記錄 2.現場預制樁鋼筋安裝 3.預制樁的接頭 4.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 5.鋼筋混凝土工程 6.砌體工程 7.鋼結構工程 8.地面工程 9.門窗工程 10. 幕牆工程 11.牆面工程 12.輕質隔牆工程 13.吊頂工程 14.細部工程 15.地下防水工程 16.屋面防水工程 17.隔熱保溫工程
4.1.5.1 地基驗槽記錄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地基驗槽必須經土方工程質量檢驗評定合格後,方可提請有關單位進行驗槽,並提供驗槽記錄,見質控(建)表4.1.5.1。
(2)基槽(坑)開挖過程中,要嚴禁地基土受到擾動。驗槽時,應對已開挖的基槽按順序詳細、認真地全面觀察檢查槽底土層的情況;檢查地基持力層是否與勘察設計資料相符,地基土的顏色是否均勻;土的含水量是否一致;表層土堅硬程度有無局部軟硬不均。並對地基的勻質性作出評價,確定是否繼續下挖或進行技術處理。
(3)基槽(坑)的幾何尺寸和槽底標高或挖土深度(最小埋置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有局部加深、加寬者,應附圖說明其原因及部位。
(4)基槽施工中遇有墳穴、地窖、廢井、舊基礎、管道、泉眼、橡皮土等局部異常現象時,應將其所處部位、深度、特徵及處理方法進行描述,並有附圖說明。
(5)對地質復雜的或重要的工程,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以及地基開挖後對地基土有疑義的工程,應根據設計要求或驗槽磋商的意見進行有關試驗。
(6)經過技術處理的地基基礎及驗槽中存在的問題,處理後須進行復驗,復驗意見和結論要明確,簽證應齊全。必要時應有勘察部門參加並簽字。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驗槽記錄能否反映驗槽的主要程序,填寫內容是否齊全,其主要質量特徵(包括基底持力層、地基勻質性、基槽尺寸、標高、基土類別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規定。地基出現異常或與地質勘察資料不符時,是否有處理方案或所採取的技術處理措施有否設計單位認可,有無復驗意見,結論是否明確,參加單位的簽證是否齊全。
(2)對照基礎平面設計的釺探點平面圖,核查釺探布孔和孔深是否滿足要求;打釺記錄的錘重、落距、釺徑是否符合規范規定要求;釺探完畢後是否作出打釺記錄分析,需處理的是否有處理意見。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驗槽記錄或驗槽內容記錄不全。
(2)驗槽記錄簽證手續不齊全。
(3)基底持力層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又無技術處理。
(4)地基處理無記錄,處理後未進行復驗或復驗後無明確結論。
(5)需要進行釺探試驗的無釺探記錄或無打釺平面圖。
4.1.5.2 現場預制樁鋼筋安裝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現場預制樁鋼筋必須在鋼筋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後,提請有關單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2。
(2)樁在現場預制時,應對原材料、鋼筋骨架進行檢查。
(3)主筋距樁頂距離、錨固鋼筋位置、預埋鐵件、主筋保護層厚度等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主筋間距、樁尖中心線、箍筋間距、樁頂鋼筋網片、錨固鋼筋長度等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鋼筋合格證、試驗報告和復驗報告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核查鋼筋連接方式和試驗報告。
(3)核查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核查主筋距樁頂距離、多節樁錨固鋼筋位置等是否符合預制鋼筋骨架質量檢驗標准規定。
(5)核查主筋間距、樁中心線、箍筋間距、樁頂鋼筋網片、多節樁錨固鋼筋長度是否符合預制樁鋼筋骨架質量檢驗規定。
(6)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隱蔽工程的內在質量,不能體現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3)主要的檢查內容和質量指標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3 預制樁的接頭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預制樁的接頭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電焊接樁的焊縫及電焊接樁結束後的停歇時間;
2)電焊接樁的上下節樁節間的縫隙墊鐵;
3)硫磺膠泥接樁的上節樁的外露錨筋和下節樁的預留孔;
4)硫磺膠泥接樁的膠泥澆注時間和澆注後的停歇時間。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電焊焊縫質量應符合《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及設計要求;電焊接樁結束後的停歇時間應大於1min,焊條應按設計要求採用。
(3)電焊接樁的上下節樁節間的縫隙應用鐵片墊密焊牢,不得用鋼筋頭或塑片疊焊。
(4)硫磺膠泥接樁的上節樁的外露錨筋應除銹無污染和下節樁的預留孔無雜物堵塞。
(5)硫磺膠泥接樁的膠泥澆注時間不得超過2min;送上節樁使兩端面貼合,硫磺膠泥自然冷卻時間應大於7min。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隱蔽工程的焊接材料、硫磺膠泥材料等相關產品的質量證明文件、中文說明及檢驗報告等。
(2)核查電焊接樁結束後的停歇時間、硫磺膠泥接樁的膠泥澆注時間和澆注後的停歇時間是否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3)核查硫磺膠泥接樁的上節樁的外露錨筋是否除銹和下節樁的預留孔有無雜物堵塞,硫磺膠泥注入預留孔是否溢出孔外至樁頂整個平面。
(4)核查電焊接樁的上下節樁節間的縫隙是否用鐵片墊密焊牢並符合規定要求。
(5)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隱蔽工程的內在質量,核查的內容和質量指標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4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必須在鋼筋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後,提請有關單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2。
(2)放置鋼筋籠前,應對原材料、鋼筋連接件、鋼筋籠進行檢查。
(3)主筋、箍筋直徑、間距和長度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鋼筋的材質檢驗應符合設計要求。
(5)鋼筋籠埋置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鋼筋合格證、試驗報告和復驗報告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核查鋼筋連接方式和試驗報告。
(3)核查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核查主筋間距、長度、箍筋間距是否符合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的規定。
(5)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6)核查鋼筋籠埋置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體現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3)主要的檢查內容和質量指標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5 鋼筋混凝土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鋼筋混凝土工程鋼筋必須在鋼筋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在模板合模前或澆搗混凝土前,提請有關單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2。
(2)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3)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4)箍筋、橫向鋼筋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5)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6)重要構件的鋼筋結點隱蔽應附簡圖。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鋼筋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是否合格,並與實際鋼筋相符。
(2)核查鋼筋連接件試驗報告,連接試件是否合格。
(3)核對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核對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面積百分率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5)核查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6)核查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7)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8)核查重要構件的鋼筋結點隱蔽是否附有簡圖。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3)主要的檢查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6 砌體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砌體工程中所含有的隱蔽工程主要有以下內容:配筋砌體工程鋼筋安裝、填充牆拉結鋼筋;
(2)配筋砌體工程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3)填充牆拉結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4)砌體工程驗收前,必須提請有關單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並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鋼筋合格證書、鋼筋性能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配筋砌體工程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3)核查填寫砌體留置的拉結鋼筋或網片的位置是否與砌體皮數相符合,拉結鋼筋、規格、數量和豎向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3)主要的檢查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7 鋼結構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鋼結構工程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焊縫;
2)鋼結構塗裝工程塗裝前處理後的鋼材表面、緊固件、螺栓等被覆蓋零部件;
3)每遍塗層;
4)網架結構的支承墊塊、螺栓球節點接縫、多餘螺孔封口。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焊縫外觀質量尺寸允許偏差、焊縫長度應符合《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附錄A及設計要求。
(3)塗裝前鋼材表面不應有焊渣、焊疤、灰塵、油污、水和毛刺等,所有緊固件、螺栓等被覆蓋的零部件的數量、間距、布置方式等應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4)每遍塗層的次數、厚度應滿足設計及有關規定。
(5)網架結構的支承墊塊的種類、規格、擺放位置和朝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橡膠墊塊和剛性墊塊之間或不同類型剛墊塊之間不得互換使用。
(6)螺栓球節點應將所有接縫用油膩子填嵌嚴密,並應將多餘螺孔封口。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上述隱蔽工程的鋼材、焊接材料、緊固件等相關產品的質量證明文件及檢驗報告等。
(2)核查塗料、塗裝遍數、塗層厚度是否均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要求。
(3)檢查支承墊塊的種類、規格、擺放位置和朝向是否符合規定。
(4)檢查螺栓球節點是否將所有接縫用油膩子填嵌嚴密並將多餘螺栓孔封口。
(5)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主要的檢查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工程內在質量,核查的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8 地面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地面工程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各構造層隱蔽驗收;
2)建築物地面下的溝槽、暗管;
3)建築物地面的變形縫(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節點構造作法;
4)有特殊要求的立管、套管、地漏與地面、樓板節點之間的密封處理。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各構造層所採用的材料、厚度、作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國家標準的規定。
(3)建築地面下的溝槽、暗管位置、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
(4)變形縫應按設計要求設置,建築地面的變形縫應貫通建築地面的各構造層;沉降縫和防震縫內應清理干凈,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後用板封蓋並應與面層齊平。
(5)有特殊要求的立管、套管、地漏與地面、樓板節點之間的密封處理應符合相關標准規定,有排水要求的排水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所用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重要材料的復驗報告是否齊全。
(2)核查各構造層、上述項目各構造節點位置、施工情況、所用材料等是否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
(3)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主要的檢查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並重新報驗。
(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工程內在質量,核查的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9 門窗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門窗工程包括木門窗、金屬門窗、塑料門窗、特種門及門窗玻璃等,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預埋件和錨固件的埋設;
2)隱蔽部位的防腐、填嵌處理;
3)固定玻璃的釘子或鋼絲卡的數量、規格、位置及玻璃墊塊的設置。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門窗預埋件和錨固件的數量、位置、埋設方式及與框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規程要求。
(3)門窗與牆體間縫隙的填嵌材料應符合設計、規范、規程的要求,塑料門窗框與牆體間縫隙應採用閉孔彈性材料填嵌飽滿。
(4)木門窗預埋木磚的防腐處理、金屬門窗和特種門的防腐處理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規程要求。
(5)固定玻璃的釘子和鋼絲卡的數量、規格、位置安裝方法以及橡膠墊的設置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6)金屬門窗防雷裝置的設置應符合設計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蔽驗收記錄能否反映預埋件和錨固件、固定玻璃的釘子或鋼絲卡與特種門的防腐處理情況。
(2)核查窗與牆體間縫隙的填嵌材料的填嵌情況。
(3)核查金屬門窗防雷裝置的情況是否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4)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隱蔽工程的內在質量。
(3)主要的檢查內容和質量指標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或處理後未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10 幕牆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幕牆工程包括玻璃幕牆(含全玻璃幕牆)、金屬幕牆、石材幕牆、組合幕牆等,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埋件(或後置埋件)的埋設;
2)構件的連接節點處理;
3)變形縫及牆面轉角處的構造節點處理;
4)幕牆防雷裝置施工;
5)幕牆防火構造處理;
6)幕牆保溫層及防潮層的設置。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主體結構與幕牆連接的各種預埋件,其數量、規格、位置和防腐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各種連接件緊固件應安裝牢固,螺栓應有防松脫措施。
(3)幕牆的金屬框架與主體結構預埋件的連接,立柱與橫梁的連接及幕牆面板的安裝必須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的要求,安裝必須牢固。
(4)幕牆應形成自身的防雷體系,並與主體結構的防雷體系可靠地連接,嚴禁串聯。
(5)幕牆的防火、保溫、防潮材料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填充應密實、均勻、厚度一致,防火層應採取隔離措施,襯板應採用經防腐處理且厚度不小於1.5mm的鋼板,不得採用鋁板,防火層的密封材料應採用防火密封膠,防火層與玻璃的間距應大於40mm。
(6)幕牆四周,幕牆內表面與主體結構之間的連接節點、各種變形縫、牆角的連接節點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技術標準的規定。幕牆立柱下部節點應符合有關規定。
(7)幕牆金屬框架、金屬框架與金屬掛件的連接節點的防腐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8)幕牆上、下及側邊四周應鑲入固定玻璃槽內,不得與槽底及槽側壁直接接觸,懸吊式玻璃幕牆與槽底間間隙,落地式玻璃幕牆玻璃與槽底間墊塊應符合設計要求。
(9)組合幕牆不同面板材料的分界線處框架龍骨應設置雙立柱、雙橫向桿件,分別固定牢固,並應留置不小於10mm的間隙。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上述項目的隱蔽驗收記錄能否反映預埋件(或後置設件)的埋設。
(2)核查防雷、防火、防潮、保溫的施工是否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3)核查構件的連接節點,變形縫及牆面轉角處的構造節點的處理情況是否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4)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隱蔽工程的內在質量。
(3)主要的檢查內容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或處理後未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11 牆面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牆面工程包括室內頂棚、牆面的抹灰工程以及飾面板安裝,飾面磚粘貼,裱糊飾面、軟包飾面、罩面板飾面、紡織品類壁飾工程等,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飾面板的連接、連接件之間的連接;
2)外牆面的防水層;
3)裱糊飾面工程用的膩子、基底封閉底漆;
4)軟包飾面工程的封閉底膠、內襯材料;
5)飾面工程的基層(或基體)質量;
6)抹灰工程厚度大於或等於35mm及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飾面板安裝中連接件與牆體的連接、連接件與飾面板的連接、連接件之間的連接應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3)外牆防水層施工應符合設計要求。
(4)裱糊飾面工程的基層含水率應符合不同基層的要求:混凝土或抹灰基層含水率不得大於8%;木材基層的含水率不得大於12%;新建建築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層基層牆面在刮膩子前應塗刷抗鹼封閉底漆;舊牆面在裱糊前應清除疏鬆的舊裝修層,並塗刷界面劑。基層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及陰陽角應符合規范要求;裱糊前應用封閉底膠塗刷基層。
(5)軟包飾面工程所使用的封閉底膠,內襯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
(6)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抹灰總厚度大於或等於35mm時,應採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採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於100mm。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上述項目的隱蔽驗收記錄能否反映飾面板的連接情況(連接件與牆體、連接件與飾面板、連接件之間)。
(2)核查外牆防水層施工情況,飾面工程基層處理情況,軟包飾面工程使用內襯材料情況等是否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3)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隱蔽工程的內在質量,無基層的處理情況,軟包飾面工程內襯材料使用情況,飾面板安裝連接情況,外牆防水層及裱糊工程施工情況,抹灰工程厚度大於或等於35mm及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等。
(3)主要的檢查內容和質量指標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或處理後未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4.1.5.12 輕質隔牆工程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輕質隔牆工程包括板材隔牆、骨架隔牆、活動隔牆、玻璃隔牆等。需要進行隱蔽工程項目驗收的內容有:
1)木龍骨防火、防腐處理;
2)預埋拉結筋埋設;
3)龍骨安裝;
4)填充材料的鋪置;
5)設備管線的安裝等。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見質控(建)表4.1.5.3。
(2)輕質隔牆工程包括板材隔牆、骨架隔牆、活動隔牆、玻璃牆等,隔牆安裝所需的預埋件、連接件的位置和數量以及連接方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骨架隔牆中龍骨間距及構造連接方法,木龍骨及木飾的防火和防腐處理,設備管線安裝,門窗洞口部位加強龍骨安裝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邊框龍骨安裝與基體結構連接必須位置正確、牢固平直,無松動。
(4)骨架隔牆內填充材料應乾燥,填充密實均勻,接頭無空隙、下墜。
(5)玻璃磚砌築隔牆中預埋拉結筋及玻璃隔牆框樘與基體結構的連接必須牢固,位置正確。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上述項目的隱蔽驗收記錄能否反映預埋件、連接件的設置及連接方法。
(2)核查木龍骨及木飾面板的防火、防腐處理,龍骨及設備管線的安裝,填充材料、拉結筋的施工等是否符合設計及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
(3)核查驗收意見是否明確,簽證手續是否齊全。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能反映隱蔽工程的內在質量,體現不出隔牆安裝所需的預埋件、連接件的位置及數量以及連接方法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骨架隔牆邊框龍骨安裝與基體結構連接,中龍骨間距及構造連接、門窗洞口部位加強龍骨安裝情況,木龍骨及木飾面板的防火、防腐處理(使用塗料的品種、塗刷遍數或厚度等),填充材料施工(使用材料、填充情況)。
(3)主要的檢查內容和質量指標不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規程的要求,且未採取措施進行處理或處理後未重新報驗。
(4)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不真實或驗收意見不明確,簽證手續不齊全。
I. 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有何要求
鋼結構施工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填寫要求: ①檢查內容:主要內容應包括:鋼結構、鋼網架工程位軸線、支承面軸線和標高;地腳螺栓;焊縫;防火塗料塗;網架焊接球節點的連接;網架支座錨栓等。 ②填寫要點:記錄中要註明施工圖紙編號;鋼結構、鋼網架工程應對建築物定位軸線、支承面軸線和標高、地腳螺栓規格、位置、埋設方法、緊固情況等;鋼結構隱蔽部位焊縫;防火塗料塗裝基層的塗料遍數及塗層厚度;網架焊接球節點的連接方式質量情況;網架支座錨栓的位置、支撐墊塊的種類及錨栓的緊固情況等。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