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道路工程質量、進度、安全專題會監理發言稿
我公司嚴格按照招投標法的相關規定中標,無分包,建立了該工程
質量保證體系及各級質量責任制和質量控製程序,制定專業人員崗位責
任制,對隱蔽工程、分項、分部工程和工序及時進行檢驗、驗收。
本工程按要求已完成了工程設計、
變更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在施
工過程中,我單位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准、強制性
條文和設計文件及承包合同的約定。嚴格執行工程報驗制度,建築材料
進場檢驗制,見證取樣制度等等。承包商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違犯工程
建設標准,強制性條文和有關規范行為。現將施工過程監理情況匯報如
下:
一
、施工過程檢查情況:
在工程施工的全過程中始終把質量放在首位,
建立項目法人責任制,
建立旁站制度。工序前試驗、工序中檢查、工序結束驗收。堅持「進度
服從計劃,進度服從安全、質量」的制度。確保質量要求在運行過程中
處於全面的、全過程的受控狀態。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比如路基軟
基處理等)已按照監理通知要求進行了修整及返工重做,整改後經檢驗
均符合驗收規范合格標准,方准可施工單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中無重
大質量及安全事故發生。
施工單位在施工中能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及工序施工方案組織施
工。認真執行工序驗收、報驗及交接制度、不合格返工制度,做好了施
工中的檢驗和試驗,每道工序完工後經監理檢查驗收後再進行下道工序
施工。閉水、彎沉、地基承載力試驗均按標准試驗規程進行。對有問題
的地方及時進行了處理,進行二次試驗合格後再進行下道工序,全部合
格(詳見相關工程試驗資料)
。
二、竣工檢查情況:
接施工單位竣工報告後,我監理公司組織人員對工程與
2012
年
4
月
20
日
-22
日實行了全面檢查:
1
、竣工資料:
主體結構技術質量試驗資料按檢驗評定標准要求的檢驗內容和頻率
進行,無發現漏檢點。原材料試驗及合格證齊全、正確,隱蔽工程驗收
手續完備。分項、分部,單位工程質量評定資料齊全,填寫正確,真實,
手續齊備。施工組織設計及技術交底符合要求,審批手續齊全。竣工圖
清晰完整,變更、洽商與簽證相符。竣工資料歸檔符合國標要求。
2
、外觀質量:
排水管道安裝直順、平穩,線性直順;檢查井砌築規矩,抹面壓光
圓順,爬梯安裝位置正確,井蓋框安裝穩固;雨水伸縮縫處理嚴密、直
順;路面平整密室、側平石安裝穩固、線直彎順;道板鋪砌平整、直順。
3
、實測實量數據:
雨水工程實測實量合格率為
90
%;
污水工程實測實量合格率為
93
%;
道路工程實測實量合格率為
87
%。
4
、質量評定等級:
綜上所述,
按照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68
—
2008
及
《給水排水構築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41-2008
、
《砌體工程施
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3-2002
、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
CJJ1-2008
、
《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092-96
對鄭州市藍天路污、
雨水、道路工程質量評估如下:鄭州市藍天路污、雨水、道路工程質量
等級評定為合格。同意施工單位申請五大主體驗收。
❷ 工程安全質量環保匯報材料
安全、質量、環保匯報材料
我項目部自2010年4月份開始上場以來,安全質量工作經過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全體職工的配合努力,取得了一定得成果。現將目前安全質量方面工作匯報如下:
(一)、安質人員基本情況
自開工以來,我部按照公司《架子隊標准化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施工需要,組建了四個架子隊,按照「1152」基本要求配齊了各類管理人員,其中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工程師為副組長的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而具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明確了責任、檢查目標及考評標准。每個作業面配置了1名質檢工程師和2名專職安全員,建立了工程安全質量逐級負責制,同時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體系制度。目前我部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共15名,其中架子隊安全員13人,安質部共3人,包括安全總監,安質部長。
(二)安全質量教育情況
針對我部工程特點,根據分部標准化管理制度,安質部每月定期對施工隊作業人員進行安全質量教育培訓,其中有專項安全質量教育和隧道作業基本常識普及教育。其中,針對4#、5#斜井屬長大下坡隧道,斜井行車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安質部對各隊機械隊司機進行了機械車輛行車安全教育;針對現場施工用電不規范進行了冬季施工用電、防火安全教育;在年前對四個架子隊進行了節前安全教育,年後進行了節後施工動員和安全注意事項培訓教育,在今年4月份對4個架子隊利用下班時間進行了隧道施工作業安全培訓,受教育人次達409人次。通過以上安
全教育和宣傳,提高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使一線施工人員能夠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做到「我不傷害自己,我不傷害別人,我不被別人傷害」。強安了全生產中的自控能力和拒絕作業中盲目和習慣性的違章違紀,提高自己在安全技術、操作水平和事故狀態下的應變處理能力等,規避風險,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安全隱患排查,安全巡查及領導幹部安全帶班制度情況 首先,根據中南公司要求,我部各隧道口均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能時時監控各掌子面作業情況和進洞人員信息。其次,積極開展各項安全檢查活動,項目部於每月底組織對管段所有工點進行了安全、質量、進度、文明施工等檢查評比,根據每月存在的問題進行通報,獎優罰劣,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督促整改落實。安質部深入一線施工現場,定期、不定期對各工點進行安全巡查,針對隧道台架等高處作業、施工用電、隧道開挖初支等處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本年度共下發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21份,制定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日期以及驗收人員等,各施工隊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均及時進行了整改,整改率達到100%,及時有效地處理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類質量安全隱患。最後,項目部制定並落實了《幹部安全帶班制度》和《領導包保制度》,項目部室以上領導和責任部門分工點實行包保,重點解決現場影響進度、安全、質量等的問題和矛盾,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加強溝通和協調,有效地促進了項目安全生產。
(四)質量管理方面
我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副經理及總工程師為副組長,質檢工程師、各業務部室主管、技術主管為組員的質量領導小組,編制下發了《項目質量管理辦法》、《安全、質量環水保過程檢查考核管理辦法》、《南呂梁山隧道創優規劃及措施》等管理制度,以保證和提高工程質量。項目部安質部和工程部配合一起,積極開展工程施工過程式控制制,對容易出現質量通病的如隧道開挖支護、混凝土澆築、二襯防水板鋪設搭接等工程加強抽查檢驗,及時改正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控制工程施工質量。
(五)持證上崗情況
我部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三類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安全生產「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多次培訓考核。自開工以來,我部共組織71人參見了三類人員培訓考試,均取得上崗證件合格證,其中2012年我部組織7人參加了臨汾市公安局組織的涉爆人員培訓,全部考試取得爆破作業合格證。
(六)獎罰及通報
2012年,我部積極響應上級部門和領導的工作安排和活動組織,針對我部實際,及時下發各項文件和通報,對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上級文件精神進行了整改通報和任務安排,對施工檢查中存在的各種質量缺陷經整改通知現場仍未進行整改進行了罰款,截止目前,我部共下發罰款通知單11份,罰款通報1份,對下罰款共計37500元整。
(七)下步工作重點
二O一二年,是我部完成施工任務的決戰之年。為進一步加強項目
管理,確保各工點安全、質量等各項指標受控,更好地促進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我部門要繼續做好對施工人員的安全質量教育培訓工作,控制好各掌子面安全步距達標,加強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和圍岩監控量測工作。同時繼續加大對現場的質量安全巡查,及時隱患及時整改治理,加強原材料進場檢驗管理,建立成品,半成品進場驗收制度,嚴格把好原材料進場關,積極協調配合現場做好各項工作,指導施工,服務現場。
❸ 林業公路養護工作匯報材料
林業公路養護工作匯報
我局在市公路局的正確領導下,克服林業公路養護人員嚴重超編、經費緊張等困難,認真落實省局養護工作總結的「七無三有」和《**市公路局養護管理辦法》的要求,緊扣「創新、發展、規范、勤儉」工作主題,更新養護管理觀念,以市場化、規范化、標准化和養護「四化」抓養護,積極深入推進管養體制改革,重點抓好雨季公路養護、油路預防性養護和水泥路日常養護,努力推動公路管養上水平,確保我局管養林業公路整體路況穩定及安全通暢。雨季干支線綜合好路率68.63%,其中干線好路率為79.11%,支線好路率為60.93%,分別超市局計劃4.45%和2.79%,圓滿完成了今年林業公路養護的各項工作任務。
一、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加強林業局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合理布局的原則,編制2009—2011年林業公路規劃。緊緊圍繞林業公路「三年決戰」使通至各林場(所)的路面全部硬化這一主題,認真貫徹落實2009—2011年度伊春市公路建設規劃,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林業公路2009—2011年度詳細改建規劃,對輻射區域廣、生產生活集中的路線進行了優先安排。一方面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基層單位對林業公路改建的認識。另一方面根據各局的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安排建設計劃和目標,及時准確地掌握、匯總林區公路建設的進展情況。與此同時,積極組織開展了林業公路養護和改造費用專項測算、林業公路危橋和安全隱患排查、林區公路基礎數據採集和電子地圖補充調查、林業公路失養、棄養等情況的調查、普查、測算工作,為我市向上爭取、領導決策、制定規劃提供了准確詳實的數據和文字資料。
加強林業局公路管理,重點對林業公路養護、橋涵維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根據各林業局林業公路路段的地理位置、養護的難易程度,採取不同的管護方式進行管理,(如:有的實行統一備料、個人包段養護,有的實行定額撥款、民營企業承包,雙方簽定養護合同,確定各項指標,定期檢查路況,按照路況質量兌現養護工資和獎懲。)保證了林業公路暢通無阻,受到了省交通系統的好評,
二、立足「四化」抓養護,精修細養促進公路全面養護。
我局認真落實省局養護工作「七無三有」總要求,突出抓好公路養護市場化、規范化、機械化、標准化,全面提升了株洲公路的品位。
(一)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 ,競爭主體走上社會搶市場。完善了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培育和完善養護市場,充分發揮養護投資效益,提高養護業主的自我經營意識和競爭能力,養護市場化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職工思想觀念得到了徹底轉變,市場意識進一步增強。我局實施了砂路全承包制,堅持和完善了養護工程計量支付制度、跟班監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建立了養護站專用帳戶制度,組織養護工人競爭承做大中修養護工程,競爭承包公路改造、新改建工程等勞務和材料采備。今年我局小修保養在局156名養護工人中抽調40餘名一線職工成立了民工組,在8、9月承建了**線2公里的油路中修工程,人平創收達2000元以上,同時我局工程大隊在在職職工中抽調15人擔任施工員,司機等職務,提高了養護站職工綜合素質,使養護站真正成為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養護生產企業,走向社會搶市場。
(二)力抓養護標准化,路容路貌徹底得改善。
一是加強日常養護。堅持在潮濕低溫季節採用乳化瀝青修補瀝青路面,路面各類病害處治及時,保持了路面整潔,路拱適度,排水暢通,行車舒適。做到了路肩高的地段及時鏟除,路肩常年無反坡現象、橫坡適度、達到或超過標准寬度且線形化,保持了水溝排水暢通。加強了水泥路面養護,炒砂修補破碎板1210㎡,水泥路板底灌乳化瀝青28噸,處治裂縫12963M,有效遏制了水泥路病害,做到了修補及時。
二是力抓險要地段處治和交通事故「黑點」治理。在市局沒有投入一分資金的情況下,我局自籌資金5萬元,對全區國省道部分地段的交通事故「黑點」進行了處治,安置示警樁,擋土牆、警示標志等,並根據省政府安排,對全區山區危險地段進行了全面調查和上報。
三是重視橋梁養護。深入貫徹《公路橋梁養護管理工作制度》,成立了橋梁領導小組,明確了專職橋梁養護工程師,完善了「三個一」責任制。將橋梁日常保養和檢查的責任人統一調整為養護站保養人員。對所轄橋梁進行了一次全面普查,認真填寫了「橋梁經常檢查記錄表」,投入資金20萬元先後對**線**橋進行了加寬,對2座危橋進行維修,杜絕了養路不養橋的現象。
四是以競賽促養護。在**市公路局組織的油路修補競賽活動中,經過廣大一線職工的辛勤勞動,我局共完成刮油罩面13845平方米,抓住通鄉公路攤鋪的機會完成炒砂罩面5164平方米,啃邊修補3122米,基層處理1236立方米,水泥路修補1210平方米,板底灌乳化瀝青28噸,使油路、水泥路路況穩中有升,同時在全市油路修補競賽評比中我局榮獲第三名的好成績。
五是狠抓標准化、綠美化、特色化養護。推行GBM工程,路肩一律採用機械修剪,讓其自然綠美化。國省行種植道樹3000棵、縣鄉道新植楊樹12000棵(**線6000棵、**線6000棵),同時我局結合實際情況,自力更生,發動**、***、***公路站職工在沿線荒草地挖草皮綠化路肩,共完成G***線K2751~K2756+500共計5.5公里路肩綠化任務,同時對***線、***線、**線、**線、**線、**線共160多公里進行了高草砍伐及雜草的清除,所有路段實行了綠色養護,全力打造文明公路新形象。
(三)力抓機械化養護 ,施工質量和效率邁大步。我局積極籌措資金在養護站配備或配齊了3.5T瀝青灑布車、瀝青混合料車載式拌和機、面基層混合料車載式拌和機、振動夯等主要機械設備,共計擁有各類養護機械設備23台。實現了瀝青下封、混合料拌和、面(基)層壓實清灌縫、修剪綠籬和草皮及水泥路破碎板維修等作業的全面機械化。積極引導養護大隊養護作業向半機械化、機械化轉變。在路面病害修補中用振動夯當場夯實,確保當場修補當場成形。全面應用了小型瀝青灑布機進行瀝青下封,禁止瀝青桶上路,禁止油瓢上路,禁止明火灶上路。機械化養護得到了全面推廣和全新發展,養護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以上是我局今年養護的一些具體做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省、市公路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嚴格按照省市公路局的目標和要求,狠抓落實,把我局的養護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台階,實現**公路養護跨越式發展。
(四)力抓養護規范化, 促進公路管養上水平。養護管理規范化進一步加強。明確了養護大隊到公路站各層次人員的工作職責。加強了路況調查和病害預測工作,強化計劃管理和預防養護,建立健全了公路養護管理的各項制度。全局上下規范意識明顯增強,養護質量不斷提高。堅持抓好「養護材料規范,養護作業規范,工作行為規范」,並將其納入養護工作考核。職工上路作業身穿安全標志服,公路養護車輛均設置了明顯的作業標志,實施了規范的交通控制。養護中做到路用材料規范,施工程序規范。瀝青路面混合料一律採用石灰石碎石骨料、底層修補和瀝青罩面全部採用拌和法施工。推廣和應用熱拌熱鋪瀝青混合料特別是乳化瀝青雨季路面修補,乳化瀝青瀝青用量達30餘噸,修復瀝青路面達2.40萬余㎡。達到了結構合理、配比科學、程序到位、操作規范、修補方正、平整密實,修補質量與外觀的完美統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