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質量監理 > 混凝土工程質量目標

混凝土工程質量目標

發布時間:2021-08-12 22:01:57

① 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是什麼

(一)隱蔽項目現場檢查與驗收

驗收項目應包括下列內容:(1)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等;(2)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等;(3)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方式及長度;(4)箍筋、橫向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5)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6)混凝土粗糙面的質量,鍵槽的規格、數量、位置;(7)預留管線、線盒等的規格、數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二)混凝土澆築

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前,應清除疊合面上的雜物、浮漿及鬆散集料,表面乾燥時應灑水濕潤,灑水後不得留有積水.應檢查並校正預留構件的外露鋼筋.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時,應採取由中間向兩邊的方式.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時,不應移動預埋件的位置,且不得污染預埋件外露連接部位.疊合構件上一層混凝土剪力牆的吊裝施工,應在與剪力牆整澆的疊合構件後澆層達到足夠強度後進行.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的連接處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所連接的各預制構件混凝土設計強度中的較大值.用於預制構件連接處的混凝土或砂漿,宜採用無收縮混凝土或砂漿,並宜採取提高混凝土或砂漿早期強度的措施;在澆築過程中應振搗密實,並應符合有關標准和施工作業要求.

(三)養護措施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並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濕潤狀態;採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並應保持塑料薄膜內有凝結水;疊合層及構件連接處後澆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② 混凝土工程質量要求

1、強度要求。可以通過澆築過程中的取樣製作試塊,在標准條件下養護28天後進行抗壓試驗,強度要求滿足該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如,C20標號混凝土滿足C20標號的強度。也可以對澆築成型的混凝土進行取芯檢測。
2、表觀質量要求。沒有明顯的蜂窩麻面產生,振搗密實。
3、體型要求。混凝土體型滿足設計體型,沒有明顯的跑模現象。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忙。

③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分析

混凝土的裂縫及產生原因(裂縫按寬度不同,可將混凝土裂縫分為「微觀裂縫」和「宏觀裂縫」兩種)
(1)微觀裂縫:是指在尚未承受荷載的混凝土結構中存在著肉眼看不見的微觀裂縫,其寬度為0.05mm以下。微觀裂縫主要有粘著裂縫、水泥石裂縫和集料裂縫三種:
1)粘著裂縫,即骨料與水泥石粘結面上的裂縫,沿骨料周圍出現。
2)水泥石裂縫,即水泥漿中的水泥石裂縫,出現在骨料之間。
3)集料裂縫,即骨料本身的裂縫。
微觀裂縫在舉凝土中的分布是不規則的,沿截面是不貫穿的。因此,有微觀裂縫的混凝土可以承受拉力,但結構物的某些受拉較大的薄弱環節,微觀裂縫在拉力作用下,很容易串連貫穿全截面,最終導致較早的斷裂。
(2)宏觀裂縫:混凝土中寬度大於等於0.05mm的裂縫是肉眼可見裂縫,亦稱為宏觀裂縫。宏觀裂縫是微觀裂縫不斷擴展的結果。在一般混凝土工程結構中,由於微觀裂縫對使用(防水、防腐、承重)等都不會引起危害,所以具有微觀裂縫結構則可假定為無裂縫結構。在結構設計中所謂不允許出現裂縫,也是指不出現寬度大於0.05mm的初始裂縫。
由此可見,有裂縫的混凝土是絕對的,無裂縫的混凝土是相對的。
(3)裂縫產生原因
1)由外荷載(如靜、動荷載)的直接應力,即按常規計算的主要應力引起的裂縫。
2)由外荷載作用,結構次應力引起的裂縫。因為許多結構物的實際工作狀態同計算模型有出入,故此產生了次應力,它們常常引起結構裂縫。
3)由變形變化引起的裂縫。包括結構由溫度、收縮和膨脹、不均勻沉降等因素引起的裂縫。
一般而言,前兩者引起裂縫的可能性較小,後者導致混凝土產生的宏觀裂縫具不完全統計占結構物裂縫的80%以上。

④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保證措施

4.5 混凝土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分析與預防 4.5.1)蜂窩: 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穌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2.產生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多、石子多; ②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③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④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⑤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⑥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⑦基礎、柱、牆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混凝土,造成水泥漿;流失。 3.防治措施: ①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准確; ②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 ③澆灌分層下料,分層搗固,防止漏振;板縫堵塞嚴密; ④基礎、柱、牆根部在下部澆完間歇1~1.5h,沉實後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⑤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鬆散顆粒,洗刷干凈後,支模用高 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 4.5.2) 麻面 混凝土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 1.產生原因: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上表面被粘壞; ②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③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④模板隔離劑塗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⑤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柱箍松動過早,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2 防治措施: ①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刷好塗膜劑備用; ②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用膠帶等堵嚴;選用長效的模板隔離劑:塗刷均勻,不得漏刷; 混凝上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③砼澆築完畢12 小時後(氣溫低於10℃還應延長至24 小時)方可松動螺桿或柱箍。 3 處理方法: 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後,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4.5.3) 孔洞 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產生原因 ①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埋設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未振搗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②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③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動器振動不到,形成鬆散孔洞口; ④混凝上內掉入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2 防治措施: ①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採用高一標號的細石子混凝土澆灌,在模板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或配人工搗固; ②預留孔洞,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口,嚴防漏振; ③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人混凝土內,及時清除干凈; 3 處理方法: 將孔洞周圍的鬆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支設帶托盒的模板,灑水充分濕潤後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 4.5.4) 露筋 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棵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1產生原因 ①澆灌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②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靠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④混凝上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處混凝土漏振或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 ⑤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露筋。 2防治措施 ①澆灌混凝土,保證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正確,並加強檢查; ②鋼筋密集時,選用適當粒徑的石子,保證混凝上配合比准確並有良好的和易性; ③模板充分濕潤並認真堵好縫隙; ④混凝土振搗時嚴禁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採用刀片或振動棒進行振搗; ⑤操作時,避免踩踏鋼筋,如有踩彎或脫扣等及時調直修正; ⑥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正確掌握脫模時間,防止過早拆模,碰壞稜角。 4.5.5縫隙、夾層 混凝土內成層存在水平或垂直的鬆散混凝土。 1.原因分析 ①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並充分濕潤,就灌築混凝土; ②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凈; ③混凝土澆灌高度過大,未設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 ④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 ⑤接縫處澆灌前先澆50—100mrn厚原配合比無石子砂漿,或100—150mrn厚減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結合良好,並加強接縫處混凝上的振搗密實。 3處理方法: ①1:25水泥砂漿強力填嵌密實; ②縫隙層較深時,消除鬆散部分和內部夾雜物,用壓力水沖洗干凈後支模,強力灌細石混凝土或將表面封閉後進行壓漿處理。 4.5.6) 缺角掉棱 (結構或結構邊角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則,稜角有缺陷) 1產生原因 ①木模板未充分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混凝土澆築後養護不好,造成脫水,強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脹將邊角拉裂、拆模時稜角被粘掉; ②施工時氣溫低且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③拆模時,邊角受外力或重物撞擊,或保護不好,稜角被碰掉; ④模板未塗刷隔離劑,或隔離劑塗刷不均。 2防治措施 ①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充分濕潤,混凝土澆築後認真澆水養護; ②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強度; ③拆除模板時注意保護稜角,避免用力過猛過急; ④吊運模板,防止撞擊稜角; ⑤運輸時,將成品陽角用草袋等材料保護好,以免碰損。 3處理方法: 缺棱掉角,可將該處鬆散顆粒鑿除,沖洗充分濕潤後,視破損程度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補齊整,或支模用比原來高一級混凝士搗實補好,認真養護。 4.5.7)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薄厚不一,表面不平。 1產生原因 ①混凝土澆築後,表面僅用鐵鍬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壓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②模板未支承在堅硬土層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撐松動、泡水,致使新澆灌混凝土早期養護時發生不均勻下沉。 ③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時,上人操作或運料,使表面出現凹陷不平或印痕。 2防治措施 ①嚴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築混凝土後,根據水平控制標志或彈線用抹子找平、壓光,終凝後澆水養護; ②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支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 4.5.8承面積,並防浸水,以保證不發生下沉; ③澆灌混凝士時,加強檢查; ④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澆結構上走動。 爛根 原因分析:1)水平構件不平整,模板未直接接觸板面,澆築時漏漿;2)未先鋪同配比的水泥砂漿。 預防措施:a、砼澆築前2 小時,將腳子處用1:2:0.04 快硬水泥砂漿封堵;b、澆築時先鋪3-5cm 厚同配比的水泥砂漿(水泥砂漿應先在現場由人工或機械攪拌保證砼接上時砂漿不初凝 5、腳手架及垂直運輸設施工程

建築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質量控制目標有哪些

(1)現澆鋼筋混凝土的質量須符合設計要求、滿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規定,同時現澆混凝土樓地面表面質量須符合《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中有關「整體面層鋪設」質量驗收要求,現澆樓板樓地面:表面平整、清潔,無裂紋、脫皮、麻面、起砂等缺陷,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於4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2)現澆樓板天棚:表面平整,清潔,無麻面、脫皮、裂紋等現象;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於4mm(採用2m靠尺及楔形塞尺檢查);陰陽角垂直、方正,其偏差不大於2mm。
(3)嚴把原材料的采購與質量驗收關,加強現澆樓板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杜絕因混凝土溫差變形而產生的現澆樓板裂縫 (指肉眼可見的裂縫)。
(4)認真做好的水電管線的預埋工作,杜絕樓板面鑿槽埋管現象。
(5)做好現澆樓板混凝土施工完畢後的成品保護,盡量避免其它工序施工可能造成對現澆樓板混凝土面層的破壞與污染。
(6)成立樓板質量控制QC小組,從模板製作、混凝土澆築、成品保護等方面來逐漸減少影響樓板質量因素,實現現澆樓板面與天棚的平度質量。

⑥ 混凝土工程質量要求

1、模板應滿足強度、剛度及混凝土結構尺寸要求,接縫的平整度應符合模板安裝要求;
2、鋼筋的材質、規格型號、安裝質量應符合相關要求;
3、砂、石料、水泥、外加劑等原材料符合質量要求;
4、混凝土配料、拌制、運輸、平倉、振搗等符合要求;
5、混凝土拌和物符合質量要求(混凝土強度、抗滲、抗凍要求,溫度、塌落度等);
6、拆模後表觀質量。

⑦ 評價混凝土質量指標有哪些

混凝土質量指標包括:抗壓強度、水灰比、和易性、耐久性、氯離子含量、含氣量等。
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予以高度重視,因為混凝土質量的好壞,關繫到建築物的安全,也對工程的造價有很大影響。一、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抗壓強度是影響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來看,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量及水泥的用量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一定要區分清楚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有關系,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強度越低,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強度越高,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

與混凝土工程質量目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