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竣工驗收應該如何組織
首先是建設組織預驗收合格後提前2天通知質量監督站,然後質量監督站監督下五大主體進行驗收最終形成書面意見書!
2. 建設單位如何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詳細
1、申請報告
當工程具備驗收條件時,承包人即可向監理人報送竣工申請報告。
2、驗收
監理人收到承包人按要求提交的竣工驗收申請報告後,應審查申請報告的各項內容,並按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3、單位工程驗收
發包人根據合同進度計劃安排,在全部工程竣工前需要使用已經竣工的單位工程時,或承包人提出經發包人同意時,可進行單位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後,由監理人向承包人出具經發包人簽認的單位工程驗收證書。
4、施工期運行
是指合同工程尚未全部竣工,其中某項或幾項單位工程或工程設備安裝已竣工,根據專用合同條款約定。需要投入施工期運行的,經發包人約定驗收合格,證明能確保安全後,才能在施工期投入運行。
5、試運行
6、竣工清場
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工程接收證書頒發後,承包人應按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整理。直至監理人檢驗合格為止,竣工清場費用由承包人承擔。
(2)工程驗收如何組織擴展閱讀
資料
1、規劃部門認可文件,通常要求提供工程規劃許可證(復印件),但須提供原件驗證,復印件加該建設單位公章註明原件存何處。
2、工程項目施工許可證,提供復印件,提交原件驗證,復印件加該建設單位公章註明原件存何處。
3、公安消防部門認可文件,設計有消防要求的提供原件,即「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意見書」。
4、環保部門認可文件,設計有環保要求的提供原件,即我市環保局出具的「蘇州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5、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報告,根據有關規定提供原件。
6、建設工程檔案專項驗收意見書,即由城建檔案館提供的「建設工程檔案資料接收聯系單」(原件)。
法規、規章規定必須提供的其他文件。
3. 工程竣工驗收應如何組織
工程竣工驗收正式驗收應由施工單位把施工資料准備好,並分別由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編寫自評報告,繪制竣工圖,提交竣工驗收申請報告,由建設單位組織並通知質量監督機構一起參與現場驗收。驗收後應及時編制結算資料予以審計和施工資料整理歸檔。
4. 工程項目如何組織驗收
工程項目想要更好的組織驗收,必須要把項目所涉及到的重點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然後再有序的開展組織驗收。
5. 基礎工程如何組織驗收
按照分部工程驗收程序組織驗收。
完善工程資料並按分部分項工程歸類後,土方回填前書面通報監理,並由建設單位組織業主、施工、監理、設計、勘探五家單位現場驗收,並通知縣級以上建築質量監督站。
6. 建設單位如何組織竣工驗收
需要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單位工程竣工驗收記錄表,單位工程竣工簽證書,未完項目處理意見,單位工程決算文件,質量保修書。由施工單位提出,建設及監理單位組織驗收。所有工程過程式控制制中所形成的資料移交後,工程徹底結束了。
7. 項目驗收工作應如何組織
實施項目最快樂的事情就是項目驗收,可是經常是沒完沒了的信息化,不見不散的項目組,驗收之路何其漫漫。 我在整個項目經理技巧中都反復強調任何工作達到成效,並不在一時一地事情做到位,而是在平時工作積累中將事情細節做完善,做到位,很多想要的結果就自然達到了。 項目驗收就是我們最想要達到的結果,一旦項目驗收對很多人還意味著一件現實的事情就是,我們可以回款了,可以獲得項目提成收入了,同樣項目驗收也是一系列細致工作完成到位的結果,而不是某個點的成功或者個人能力就可以促成的事情。一個項目的驗收,未必是一次性活動,而是由一系列驗收准備工作組成的,在最終驗收之前,我們已經將很多階段工作細化並得到認可執行,項目驗收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項目驗收的條件 很多人會奇怪,這個問題還需要談嗎,肯定是按照合同和技術協議驗收。 其實在業內目前項目合同和技術協議現狀是一個項目,不管金額大小,個性化開發多少,軟體功能模塊,幾乎是一個不少,用戶要求我們承諾的服務內容也是一個不少,供應商在競爭壓力下的營銷過渡承諾很難完全避免杜絕,如果要以完成合同和技術協議為標准進行驗收,業內的大部分項目個人以為達到預期要求的可能非常之少。 當然這和技術協議架構方式有關,一般最開始技術協議只談服務內容和實現目標,很籠統,結果在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業務需求爆炸的情況,軟體商難以應付。 這種情況下軟體商就開始逐步細化產品功能點,按功能點確定軟體細節,只要功能點滿足,理論上就應該滿足用戶業務需要,用戶就應該驗收,至於業務能否運行,更多的是用戶的責任,這裡面更多的體現了軟體商的自我保護。 實際運做時無論技術協議多細致,對用戶而言根本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用戶只會考慮其業務是否真的在運做,並以此作為檢驗我們項目是否可以驗收的標准,當然有的項目可以通過商務運做,在業務實現不太好的情況下也能驗收。 所以現在一般的模式管理軟體項目是按照服務內容分幾個業務目標,完成一個業務目標就完成一階段驗收,收取一部分實施費用。 所以項目驗收的最小條件是一個或某幾個基本業務面能夠開始大面積的應用。 這些基本業務面是不是很簡單,或者是不是很穩定,或者人員是不是一定全部都上線,或者業務面上功能是否存在可改進功能都不一定,但只要用戶看到這些基本業務面可以運行並承認這個可預期的結果就可以了。 確定里程碑我們現在知道如果要真做好一個項目,完成項目驗收條件,是以業務是否可用為考量角度。不是一定得實|考試|大|建築站|現所有用戶的需求,也不是只有將一些所謂的技術難點解決用戶就可以用起來並驗收,而是我們可以完成一定的階段應用業務目標。 因此我們從進行業務調研的時候就要主動控制項目的業務邊界,將一個一個業務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組織實施順序,形成我們項目實施計劃中的里程碑點,明確達到里程碑點的條件,並得到雙方一致正式認可。 在中國管理軟體售前工作和用戶還無法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面對不是很成熟的用戶和瘋狂的競爭對手,我們在生存壓力下可以先和用戶建立合作關系,一旦能合作,就相對容易和用戶建立信任關系,有了信任就可以慢慢教育用戶,用戶一旦理解很多事情的復雜性不是軟體單方面可以控制的,反而會理性地和我們一起解決問題。 里程碑的好處第一是將復雜的業務目標分解為一系列簡單的目標,即降低了難度,又使每個階段實施重點突出,精力集中在一點上,自然可以更有效解決問題。第二里程碑界定目標包含了一個一個相對獨立應用台階,可以促進用戶項目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走,用戶只要達到了一個里程碑,項目在這個業務實現台階上就可以進入不可逆轉的狀態,不會走走停停,經常從頭開始。 在具體項目中,這些里程碑內容都可以設計,在每個項目中成功設計里程碑的關鍵就是最小化項目邊界,然後和用戶高管和中層幹部,甚至在某些項目上還要和基層達成一致。 我們控制邊界的前提是我們自己要有可置換的因素,這就是用價值換邊界。 所以一個人在項目中最大的力量往往源自對業務深刻而理性的把握。 成功項目驗收的核心就是邊界的確定。 沒有雙方高度達成一致的里程碑認可,也就是沒有項目目標約定,沒有目標約定的項目實施計劃一定會經常變更內容、變更初始設定目標,導致計劃不可 沒有雙方高度達成一致的里程碑認可,也就是沒有項目目標約定,沒有目標約定的項目實施計劃一定會經常變更內容、變更初始設定目標,導致計劃不可控制,更談不上驗收。 很多人希望通過詳細解決方案來定義項目要實現的內容和|考試|大|建築站|業務目標,這是很有必要的,但解決方案得到認可並非是通過用戶審核就可以的結果,應該想辦法讓用戶一起參與解決方案思路思考,變成用戶自己推導出來的業務實施目標,未來才不容易變形。 因此我們建議在確定里程碑的時候和不同層面人員大量溝通目標,確定達成一致,在產品比較成熟的情況下,能否就項目邊界達成一致是最關鍵的工作,一旦這個目標達成,就很容易制定計劃執行和落實。確定每個里程碑後續工作可以參考下面的標准流程。
8. 請教一個問題:應如何組織工程施工的驗收
工程驗收的內容不但包括工程施工質量的驗收,還包括消防、環保等專項驗收。
竣工驗收的一般程序是:施工單位完成合同內容,並且形成完整的過程資料,經過自檢,認為工程合格,以書面形式「竣工驗收報告單」報甲方;由甲方組織設計、監理、地勘、質監和施工單位一起進行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包括對竣工資料驗收、工程觀感質量驗收、結構實體檢驗檢測。最後在驗收會議上如果形成一致意見-驗收合格,則形成書面驗收會議紀要並在相關竣工驗收表格上各方簽字蓋章。施工方將完整的竣工驗收資料整理後交給甲方。
關於工程竣工驗收的法律依據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房屋建築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施工工程竣工驗收暫行規定》(建設部建建[2000]142號文)等。
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16條規定,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規定的各項內容;
(2)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4)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