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牆體粉刷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一、外牆粉刷的方式
1、目前外牆粉刷主要有兩種方式:吊板方式和吊籃方式。
2、吊板方式是用吊繩、吊板將人吊到工作位置進行清洗。一般的大樓都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清洗,但是這種方式的操作必須使安全措施到位,否則危險性很大,造成傷亡事故的都是因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
二、外牆粉刷的條件
1、氣候條件
外牆粉刷必須要在良好的氣候條件下進行,風力應小於4級,4級以上停止工作。因此工作前應測定風力,尤其是高空風力。另外下雨、下霧、下雪能見度差以及高溫(35℃以上)和低溫(0℃以下)等條件下都不適合進行外牆粉刷。
2、人員條件
高空操作者必須是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並經過身體檢查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作業,工人上崗前不得飲酒,有感冒等身體不適症狀就暫停高空作業。
3、設備條件
外牆粉刷的設備必須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凡吊板有發毛、部分繩股漸裂等現象應立即更換新繩。
三、外牆塗料粉刷施工方案:
1.新的水泥砂漿、混凝土表面需經一段通風乾燥保養期,讓牆面充分乾燥,使牆面含水率小於10%,PH值小於10方可施工。通常在25度,相對濕度65%的條件下水泥砂漿牆面要乾燥7天以上,混凝土牆面要乾燥21天以上。
2.現澆或預制的水泥混凝土基底,需要更長的養護期,並徹底清除表面脫膜劑。
3.對已風化的混凝土基底、吸水性強且粗糙起砂的水泥抹灰層,應通過濕法塗刷工藝進行底塗處理。
4.嚴重泛鹼析白的基層,用鋼刷去除結晶物,並用5%的草酸水溶液反復清洗,再用清水洗凈。
5.對於無承載能力、疏鬆、起皮的舊塗層,應連同膩子徹底鏟除,洗凈且乾燥後再用膩子找平。對於輕度粉化但牢固的舊塗層打磨平整後用封底漆底塗即可。嚴重粉化的舊塗層應事先徹底清洗,舊的油性塗料應完全去除。
6.污染嚴重的基層應清潔干凈。對已受黴菌、藻類侵蝕的牆體用機械方法去除,也可用漂白粉水溶液處理,再用水沖洗干凈,待乾燥後找平。
7.局部較深的凹槽應先用水泥砂漿填充,局部凸起應先削平。基層牆面在批刮膩子前必須堅實牢固,不應有起砂、裂縫、疏鬆等缺陷。
8.牆面破損、裂縫、不平整等部位在底塗前用外牆耐水膩子修補平整。每次批刮膩子的厚度控制在2mm之內,批刮膩子的總厚度不超過5mm。膩子應堅實牢固,不得粉化、起皮或乾裂。
9.膩子干後,要用砂紙打磨平整,再用濕布將膩子上的浮灰抹去,並盡快塗漆,以免再次落灰。
10.被塗層表面必須堅實牢固,不應有脫砂、裂紋、疏鬆、剝落等缺陷。被塗層表面必須清潔,無灰塵、泥土、油污、霉斑等附著物。
2.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影響質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五大方面。因此,對這五方面因素嚴格控制,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
1、必須有效控制參與施工的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人的質量活動能力,才能保證施工質量。針對工程特點制訂各項過程式控制製程序,列明程序編制人、審批人、組織實施和檢查考核責任人。
2、對施工原材料、計量器具、施工設備、施工過程、安全警示、檢驗和試驗狀態均應指派專人進行標識。
3、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於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4、施工機械設備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實施的重要物質基礎,合理選擇和正確使用施工機械設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措施。
5、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採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
確保施工質量的方法:
一、採取有力的措施保證質保體系正常運行:
(1)、抽查質檢員是否到位和稱職,凡是不到位的不準施工,不稱職的責令更換;
(2)、堅持每周一次的質量例會制度,要求質檢人員參加,及時通報質量情況;
(3)、定期考核質保體系的工作質量;
(4)、堅持組織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企業素質;
(5)、按質量體系標准認真編制項目質量計劃,確定關鍵工序,做到預控在前。
二、在工程施工前,制定有效的技術措施,解決好"滲漏、堵、泛、空、裂、砂、粗、污"等質量通病。
三、嚴格控制材料質量,擇優使用,以高質量的材料(成、半成品)來保證一流的工程質量,並把好材料檢測和試驗工作。
四、加大管理監督力度,推動工程質量上水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工程質量控制
網路-質量保證計劃
3. 加固工程質量保證措施有哪些
悍馬加固材料為您解答,加固工程質量保證措施有:
1、所有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技術人員、質量員的指導和督促、並做好技術交底和技術復核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加強跟蹤檢查。
2、尊重設計,自覺聽從業主,監理工程師的監督對每一分項分部,均由業主及監理單位認可簽證後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嚴格按圖施工,施工中遇圖紙修改或圖紙疑問時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徵得同意後辦妥修改手續,作為施工依據和工程驗收原始作證。
4、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組織施工,執行各分項工程的施工程序、操作方法和有關規范規程,加強「自檢、互檢、專職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