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給水工程施工監理質量控制要點有哪些
1、 管道施工作業條件的控制要點
(1)
埋地管道的施工控制要點
埋地管必須鋪設在未經擾動的堅實土層,或鋪設在按設計要求經夯實的鬆散土層上,
管道及管道支撐或支墩不得鋪設在凍土層和未經處理的被擾動過的鬆土上;溝槽內遇有塊石要清除,擾動的土層要經過處理,防止管道產生不均勻沉陷造成質量事故,管道鋪設的高程和坐標要符合設計要求。
室外管道在雨季施工,應作好溝槽排水措施,不能產生積水泡槽問題,更應防止因地面雨水流入管溝內,造成漂管,使管口折裂事故。
冬季室外管道施工,安裝鑄鐵管不應採用石棉水泥介面。
埋地管道安裝就續,在溝槽回填之前,要做好管道試壓和隱蔽檢查,填寫「隱蔽工程檢查記錄」,辦好隱檢手續。
(2)暗裝管道應在地下管溝未蓋蓋板和吊頂未封閉之前進行安裝。關掃試壓和管道防腐保溫工作全面完成驗收後,才能允許蓋溝蓋板和封閉吊頂。
(3)明裝管道必須在本安裝層土建結構頂板完成後進行,管道拖架,吊卡件均應安裝牢固,位置正確,外形整齊,
(4)立管安裝應在主體結構完成後進行,各層標高控制線要正確,暗裝管道的豎井內,應把模板、雜物清除干凈,並有防墜落的措施,層間管道井的封堵要符合設計要求。
2、
干管安裝控制要點
(1)給水鑄鐵管道安裝
安裝前要檢查管膛,承口內側和插口外側端頭瀝青塗層是否清理干凈,承口朝向(頂壓)、順序排列,聯結的對口間隙是否符合規范;管子條直找平後應及時固定,管道拐彎處和始端應支撐頂牢,防止捻口時轉向移動,管頭的管口封堵是否嚴密,是否有垃圾污染;各種介面方式是否符合工藝操作規程。
(2)
給水鍍鋅管道安裝
檢查安裝順序(一般從總進入口開始操作),安裝前檢查管膛,安裝後,檢查管道直順,並復核甩口的位置、方向、標高,所有關口要加裝臨時絲堵。
(3)
非鍍鋅碳素鋼管安裝
採用介面方式要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工藝規程,管道試壓後進行除銹塗漆防腐保溫工作。
(4)
埋地管道在試壓隱蔽驗收後准許回填。
3、
立管安裝
(1)立管明裝:監理應檢查安裝後的管道垂直度,與牆壁的間距,預留甩口的高度和方向,截門安裝朝向等是否正確。
(1)
立管暗裝:管道井內立管安裝的卡件宜在井口出設置型鋼支撐,上下統一弔線後安裝卡件。安裝暗埋在牆內的立管,應在土建砌牆預留管槽,安裝固定管道後要核驗甩口位置是否正確,甩口要加裝臨時絲堵。
4、
支管安裝
支管的暗裝與明裝應首先核定支管高度、不同衛生器具、冷熱水預留口的高度和位置是否正確,再找平正固定支管卡件,加好臨時絲堵。熱水支管應在冷水支管上方,支管預留口位置應為左熱右冷。
5、
管道試壓、沖洗
(1)給水管道在隱蔽之前,應督促承包單位作好浸泡和單項水壓試驗。管道系統安裝完畢後進行綜合水壓試驗。水壓試驗時放凈空氣,充滿水後加壓,當壓力升到試水壓力後,進行滲漏檢查,試水壓力降壓在允許范圍內,即可辦理驗收手續。冬季管道試壓環境,氣溫應在+5℃以上,夏季管道試壓環境應防止管道結露。
(2)管道沖洗:管道在試壓完成後即可做沖洗,應保證充足的沖洗流量,沖刺潔凈後方可辦理驗收手續,做好驗收記錄。
6、
管道防腐和保溫
(1)管道防腐:給水管道防腐均按設計要求及國家驗收規范進行施工,所有型鋼支架及施工中管道鍍鋅層破損處和外露絲扣要補刷防銹漆。
(2)管道保溫:明裝或暗裝的給水管道保溫的目的是:防凍、防熱損失和防管道結露,其材質及厚度均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驗收。
7、
建築給水附屬設備安裝質量控制要點
(1)消火栓及消火栓箱體的檢驗應注意栓閥啟閉靈活、關閉嚴密、密封填料好。
(2)噴灑系統的報警閥、作用閥、控制閥、延遲器、水流指示器、水泵結合器等主要組件安裝後,應進行系統驗收。
(2)
報警閥應安裝在明顯和易操作位置,其高度要符合規定,環境溫度不低於+5℃。
(3)
水泵安裝後應檢查規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驗收規范,水泵出口要設緩閉止回閥。泵體不得承受管道重量荷載。
(4)
高位水箱:若無特殊要求,應在主體結構封頂前就位,嚴格按圖紙設計要求施工安裝,並做滿水試驗;滿水試驗合格後麻葯進行防腐驗收。
(5)
動機通、試水後,要督促承包單位採取措施,防止管道凍裂。
8、 成品保護
(1)
安裝好的管道不得做支撐或搭放腳手板,不得踏壓,其支托卡架不得作為其他用途的受力點;
(2)
管道在裝修施工中加以保護,防止噴漿的灰漿液或其它的污染物污染管道;
(3)
截門的手輪及安裝的水表、消火栓箱、報警閥配件等要注意保護防止後序施工損壞和丟失,可在交工前統一裝好;
(4)
給水管、消防系統施工完畢後,各部位的設備附件要有保護措施,防止碰動跑水,損壞內外裝修的成品,噴灑頭安裝時也不得污染和損壞吊頂裝修。
B. 在管道的安裝施工質量驗收中,監理人員控制的主要要點是什麼
材料進場:檢查材料是否完好、質保材料是否齊全。施工過程:檢查預埋套管情況,管道安裝質量,位置及管徑大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管道支架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垂直安裝時,查看伸縮節安裝是否符合要求,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做多了就知道了。最重要的是管道安裝完成後,給水管必須做壓力試驗,排水管做灌水通球試驗。總的就是監理多看規范,多跑現場。謝謝!
C. 頂管施工監理控制要點
這樣的就是需要控制質量,密度,等等方面的呀,有一個具體的標准文件的
需要好好熟悉了。
D. 監理工作的控制要點是什麼
一、測量監理要點
1、施工測量監理計劃
1.1. 項目監理部針對工程特點和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施工測量監理工作計劃。
1.2. 施工測量監理工作計劃,內容包括序號、工作內容、責任人員和工作標准。
2、測量監理工作要點
1.1. 施工測量方案審查
審查測量方案是施工測量監理的基礎工作。通過審查施工測量方案可以落實承包商的施工測量准備,判斷承包商施工測量方面的素質。
堅持承包商自檢合格後,再提交報驗單(附有測量成果)的驗收程序。
1.2. 施工測量儀器核查
對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施工測量儀器目錄,核查承包商的測量儀器型號、精度登記、校驗記錄。通過核查確認本工程使用的儀器滿足測量要求,確保儀器使用時在有效檢測期內。
1.3. 引測點保護檢查
檢查引測點是否被混凝土固定,並判斷是否有設置保護欄桿的必要。當判斷必要是,應當指示承包商設置保護欄桿。
1.4. 建築物定位復測
按照規劃執法規定,在放線檢查完畢,下道工序施工之前協助業主安排建築物定位復測。
1.5. 結構平面控制
要求和監督承包商使用水準儀引測標高,並進行往返測量與基準點校核,誤差在規范控制范圍內。
1.6. 建築沉降觀測控制
a、 審查建築物沉降觀測方案;
b、 檢查水準點的數量和位置;
c、 核查儀器是否為二級要求;
d、 收集和歸檔沉降觀測記錄。
3、施工測量監理程序
施工測量監理程序見 「施工測量監理流程圖及其說明」。
二、土方工程監理要點
1 土方監理原則
1.1 本工程有一定土方工程量,但是由於工期緊張,所以每道工序的安排都必須應當重視,盡可能壓縮工期。
1.2 土方開挖必須完全符合北京市環境保護要求,科學組織以減少交通擁堵和噪音對市民生活的影響等
2 施工方案審核
l 緊密結合工程的特點和要求,審核機械配置數量是否滿足進度要求。
l 在充分考慮現場條件、運輸條件、分階段施工步驟和工程總體部署等各因素的前提下,核查各工序的穿插施工安排是否可行、合理。
l 核查土方開挖順序是否可行、合理;分階段開挖部位和深度、以及運輸坡道布置是否合理
l 核查土方開挖順序是否滿足基坑工程的法律、法規及其安全要求。
3 承包商的資質審核
4 土方施工旁站要點
4.1 本工程採用機械挖土,機械化運輸,土方外運。
4.2 到基坑設計標高需留有保護層,並用人工清理。
4.3 檢查承包商的測量員是否在場隨時測量,以保證基底標高和基坑線。
4.4 核查基底以上200mm厚土是否由人工挖除鏟平。
5 土方回填旁站要點
5.1 監理工程師應當核查回填土料是否符合下列要求: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採用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為宜。回填時土料應當過篩,最大粒徑不大於50mm。用2:8灰土進行回填,灰和土必須過篩。
5.2 土料的含水量的檢測方法是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
5.3 在攤鋪土料前,核查是否有水平標高控制標志。
5.4 觀察基坑回填是否分層鋪攤,每層虛鋪厚度為250mm,沒有漏夯現象。
5.5 每層回填土夯實後,是否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如果達不到設計要求應根據測驗情況,監理工程師應當要求補夯,再測驗合格後方可進行上層的鋪土工作。
5.6 為使本工程回填土的質量能符合設計要求,必須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檢驗。監理方隨時採用環刀現場檢測。採用環刀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當檢驗結果達到設計要求後,才能填築上層土。
5.7 室內填土,每層100~500m2取樣一組,但每層均不少一組;基坑回填每20m~50m取樣一組,每層均不少一組。
三、鋼筋工程監理要點
1 材料驗收
1.1 根據承包商填報鋼......筋進場報表,檢查鋼筋標牌、爐號、廠家及出廠質量合格證,實驗報告是否齊全,且符合要求。
1.2 外觀檢查:比按規定要求施工現場進行復試,監理隨機抽樣復試,鋼筋的表面有裂紋,結疤及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應判定為不合格。
1.3 鋼筋試驗:進場鋼筋在外觀檢查合格後,必須進行其性能檢驗,並進行見證取樣,每60T一個批量,不足60T的按一個批量檢驗。當試驗結果中有一項不合格時,從同一批鋼筋中取雙倍數量的試件,重新做力學性能試驗。則該批鋼筋判定為合格;如仍有一個試件不合格,應被判定為不合格鋼材。試驗不合格的鋼筋,不能用於工程上,應報告有關上級和總監理工程師做處理,並詳細記錄。
2 鋼筋加工
2.1 要求施工單位熟悉圖紙,向監理工程師提供加工方案,加工翻樣,加工料表,准備工作情況。實行掛牌制,焊工持證上崗;要求代換鋼筋時,必須上報監理工程師,應徵得設計院同意,否則不得已其他鋼筋代換。
2.2 鋼筋切斷:要求鋼筋的斷口不能有馬蹄形或起彎現象。鋼筋長度應力求准確,其允許偏差±10mm。
2.3 彎曲成形:鋼筋在彎曲成型加工時,必須形狀正確,平面上無翹曲不平現象。鋼筋的彎折與彎鉤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2.4 鋼筋接頭:接頭是整個鋼筋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接頭的好壞是保證,因此,對鋼筋接頭形式應認真選擇,鋼筋的接頭位置應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並進行見證取樣。焊工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後方能上崗,批量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試焊,合格後方可大批量焊接;鋼筋焊接質量驗收按現行焊接質量驗收規范有關章節執行。進行鋼筋焊接加工前的檢查和加工中間的檢查,焊接不合格的鋼筋,不能進入綁扎現場。
2.5 鋼筋的堆放:鋼筋在現場成型後,應在塔吊回轉半徑范圍內選擇堆放,場地應堅硬、平整,並鋪設方,防止鋼筋污染和變形。成型的鋼筋,直徑大小鋼筋形成的不同,分別進行堆放整齊,標志牌,現場應做到整潔清晰,便於查找和使用。
2.6 鋼筋捆綁和安裝鋼筋綁扎前要求彈出位置線標記,分出雙層鋼筋位置線,尤其是暗樁、暗梁、門、窗口的主筋位置,必須准確,採取防位移措施;底板鋼筋位置線在找平層上劃線;牆筋在其豎向筋上劃點;樓板筋在膜板上劃線;柱箍筋在四根對稱豎向筋上劃點;梁的箍筋在架立筋上劃點。墊塊有足夠的強度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鋼筋綁扎完畢後,應檢查下列方面:按設計圖紙檢查鋼筋的鋼號、直徑、根數、間距是否正確,特別要注意檢查負筋的位置;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綁扎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變化現象;鋼筋的保護層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