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做好隧道施工質量與安全監理工作
1.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在隧道施工前做好施工前期准備工作,正確選用施工方法,並結合地形、地質等實際情況,對其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隧道長度大於1000m時,應要求制定地質超前預報方案和實施細則,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監理工程師應經常性地檢查施工單位各班組間建立的交接班制度和執行落實情況。交接班記錄應真實、齊全。包括:在交接班時,交班人將本班組的施工情況及有關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詳細交代的內容;工地值班負責人、領工員檢查交接班情況的記錄。每班開工前未認真檢查工作面安全狀況的,不得施工。
3.在軟岩或不良地質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須制訂切實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設計文件指明不良地質情況的,應對指定范圍進行超前探測,並遵守弱爆破、短開挖、強支護、早襯砌、先護頂等小循環的施工原則。
4.施工中應加強對圍岩及支護的檢查和監測,掌握圍岩及支護的變形位移情況。如發現隧道內有險情,必須在危險地段設置明顯標志或派專人看守,並迅速報告施工現場負責人,及時採取措施處理,情況危險時,應將工作人員全部撤離危險區,並立即向上級報告。
以上答案由問問我整理發布
2. 隧道工程監理在安全管理上的要點有哪些
施工質量控制的難點
1、圍岩的未知及不穩定因素是隧道施工的最大難點。設計過程中很難完全准確的掌握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狀況,還有很多問題甚至意外還須依賴實際判斷。隧道施工質量不僅僅取決於隧道的結構尺寸是否科學合理及建築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要求,而且與圍岩的穩定狀態有關。所以,隧道施工最大難點應隨時把握隧道圍岩的真實狀態。
2、採取與圍岩相適應的開挖方法和支護措施是隧道施工成敗的關鍵。由於隧道施工較為復雜,施工僅僅依靠設計文件,簡單的遵循規范規定,顯然是不夠的。地質因素是客觀存在的,只能在施工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而准確把握;在隧道施工期間,隨時觀察隧道圍岩變化,依據圍岩分類指標及時修訂隧道結構的施工方案是隧道施工成敗的關鍵。
3、隧道施工中的量測技術和對量測數據的分析與正確判斷較為復雜。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採用先進的量測監控技術,及時掌握隧道開挖中圍岩動態,檢驗支護效果並依據積累的施工經驗准確作出對岩石狀態的判斷,改變施工方法以更加適應具體的施工環境,是保證隧道施工的質量和施工安全順利的必備條件。
4、隧道施工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控制較為嚴格困難。隧道工程是隱蔽性工程,內在質量控制較難,工程質量缺陷不易控制,諸如圍岩控制爆破、錨噴、多道防水、襯砌等,均是保證施工質量的不可疏忽的環節。一旦哪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禰補措施困難,因此,每道施工工序應該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