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分項工程驗收檢查有哪些
鋼筋分項工程驗收要點:
1) 按施工圖核查縱向受力鋼筋,檢查鋼筋品種、直徑、數量、位置、間距、形狀和尺寸。
2) 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構造鋼筋和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3)檢查鋼筋接頭:如綁扎搭接,要檢查搭接長度、接頭位置和數量(錯開長度、接頭百分率),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要檢查外觀質量、取樣試件力學性能試驗是否達到要求、接頭位置(相互錯開)、數量(接頭百分率)。
4)做好鋼筋隱蔽工程記錄。
㈡ 鋼筋工程驗收規范及標准
工程驗收規范這個要求可以告他打一些規范的一些要求使用,所以認為正跟非常不錯,而且這個應該可以更好達到這個程度,手上非常不錯,真是你身邊的
㈢ 樣板引路是什麼意思
樣本引路,指根據設計要求作出基礎階段、主體階段和裝飾階段中各項工程具體施工順序、工藝做法、實際使用材料的工程實樣,包過重要的部位、關鍵的節點、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
每一分項分部工程施工前,依照施工方案和有關規范、標准,由總包單位先進行樣板施工,施工完畢後,組織甲方、監理、總包聯合驗收,驗收通過後,成為對照標准。
總包單位進行施工隊伍招標前,組織參觀學習研究總包所做樣板,確定是否參加投標。進場後由總包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然後各施工隊伍進行自身的樣板施工,驗收不通過,隊伍淘汰。驗收通過後方可依照樣板展開大面積施工。
(3)鋼筋工程樣板引路驗收擴展閱讀:
樣板引路工程驗收及效果:
1、是否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作業規程、質量標準保證措施等要求組織實施。
2、施工測量:放樣是否經過復核無誤。是否進行換手復核,以確保工程的可靠性,保證管段在施工中的准確性。
3、施工現場標准化管理和標准化作業以及工程質量是否符合施工規范,驗收規定,抽查質量評定表格和工程實際是否相符。
4、原始記錄是否完善,記載是否詳實。
5、是否按規定進行材料實驗和檢驗,其結果是夠滿足實際要求,合格證 件是否齊全。
㈣ 樣板引路工程質量驗收記錄怎麼寫
主控項目中
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符合要求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的混凝土強度符合要求
3:/
4:/
一般項目
1:側莫拆除時混凝土表面及稜角不受損傷
2:拆除後費雷敦放並及時清理
其他照實填即可
㈤ 建築工程鋼筋驗收有什麼要點
鋼筋的品種、數量、間距、尺寸、綁扎,搭接長度、接頭位置、數量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這個你聯系圖紙和101圖集就可以了
還有就是保護層的厚度、數量、放置方式,有沒有用扎絲固定住
還要看鋼筋的表面有沒有嚴重的鐵銹,有沒有被油之類的東西污染
施工單位一般喜歡在鋼筋間距上做點文章,不過只要不超過2公分的話也沒什麼好說的
㈥ 鋼筋工程質量驗收內容有哪些內容
材料復檢.報驗.製作.安裝
㈦ 鋼筋分項工程驗收的要點有哪些
鋼筋分項工程驗收要點:
1)
按施工圖核查縱向受力鋼筋,檢查鋼筋品種、直徑、數量、位置、間距、形狀和尺寸。
2)
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構造鋼筋和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3)檢查鋼筋接頭:如綁扎搭接,要檢查搭接長度、接頭位置和數量(錯開長度、接頭百分率),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要檢查外觀質量、取樣試件力學性能試驗是否達到要求、接頭位置(相互錯開)、數量(接頭百分率)。
4)做好鋼筋隱蔽工程記錄。
㈧ 鋼筋的重量偏差檢測是必檢項目嗎
鋼筋的重量偏差檢測是必檢項目。
原因: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局部修訂 5.2 原材料 中
主控項目要求:
5.2.1鋼筋進場時,應按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和重量偏差檢驗,檢驗結果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8)鋼筋工程樣板引路驗收擴展閱讀:
鋼筋工程23條施工技術要點:
1、為保證鋼筋材料,工程所用的鋼筋品種、性能和質量必須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進入現場必須有廠方提供的質量證明書。鋼筋原材進場需進行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率以及單位長度重量偏差檢驗等。
2、成品鋼筋進場後除常規的進場復試項目外,須經質檢人員抽樣檢查,是否滿足規范規定的允許偏差,檢查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3、鋼筋焊接所用的材料、機械設備、作業條件必須符合標準的規定。鋼筋對焊完畢後,要對全部焊縫進行外觀檢查。
4、在鋼筋綁扎過程中,堅持「七不準」原則。
5、在鋼筋驗收時,堅持「五不驗」原則。
6、控制鋼筋下料成型。
7、作為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種支撐鋼筋的加工:鋼筋端頭一律採用無齒鋸切割,不得有「飛邊、毛刺」,外露鋼筋端頭刷防銹漆。
8、豎向梯格筋:根據水平筋間距製作豎向梯格筋,設置間距≯1.2m,以保證鋼筋的橫平豎直以及牆體截面尺寸和保護層厚度,豎向梯格筋可代替豎向鋼筋,但要比設計直徑大一規格。
層高在4.0m以下時豎向梯格筋在上、中、下設置三個支撐端頭,層高每增高1m增設一個支撐,端頭用無齒鋸切割,並塗刷防銹漆;豎向梯格筋加工後,按牆體厚度分規格碼放,並掛牌標識。
9、水平梯格筋:根據圖紙設計的立筋間距,加工水平梯格筋,固定於牆體頂部,用於控制立筋間距,在牆體及頂板澆築混凝土前檢查水平梯格筋位置,避免虛設。
10、根據柱主筋的規格和間距設置內、外定位箍筋框,控制鋼筋位移。
11、箍筋加工要求:加工標准掛牌於現場,加工前有詳細的翻樣,分別明示於各自加工的鋼筋前。箍筋懸掛於鋼管上,利於檢查。
12、鋼筋綁扎採用樣板引路和掛牌制。鋼筋綁扎技術交底(詳細具體的數字)直接懸掛在操作面,用於指導施工並利於檢查。
13、鋼筋綁扎時綁扎結向里,將尾絲壓向內側,牆體、柱一律採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鋼筋用兜扣。水平掛線,豎向吊線,控制垂直度。
14、控制鋼筋保護層的墊塊採用定型塑料墊塊或大理石、混凝土墊塊,墊塊梅花狀布置。控制墊塊的驗收和綁扎,特別是加強梁底層鋼筋保護層墊塊的控制工作。
在技術交底中進一步明確墊塊的綁扎位置。墊塊使用前必須經過認真挑選,分規格存放,做好標識,註明規格及使用部位。綁扎時要逐一檢查,確保綁扎牢固。
15、用皮數桿控制柱箍筋的位置和間距,並作為綁扎固定檢查驗收的依據。
16、門窗洞口支模時,設置固定門口模板的定位筋,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鐵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鐵應綁扎在主筋上。
17、鋼筋翻樣考慮水電、設備等預留洞的位置,盡量不切斷鋼筋,電盒焊在附加的鋼筋上,安裝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鋼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應綁扎在主筋上。
18、加工後的直螺紋錐頭應用專用模具檢查,直螺紋接頭連接後應用力矩扳子檢查,合格後做好標識。
19、牆、柱豎筋在澆築混凝土前套好塑料管保護或用彩布條、塑料條包裹嚴密,並且在混凝土澆築時,及時用布或棉絲沾水將被污染的鋼筋擦凈。
20、堅持兩次放線。樓板模板完後進行一次放線,板鋼筋綁扎完成後再進行第二次放線,准確無誤後方可澆築梁板混凝土。
21、樓板施工縫位置鋼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兩皮鋼筋之間和下鐵鋼筋保護層處,並用鋼筋馬凳支撐。
22、鋼筋綁紮成型後,不準踩踏,尤其是負筋部位;澆築混凝土時搭設操作馬道。振搗棒不準觸動鋼筋,並設專人隨時校正鋼筋位置。
23、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派專人負責及時調整鋼筋的位置,糾正澆築混凝土所產生的鋼筋位移,用濕布及時清理粘在鋼筋上的砂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