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計劃內容有哪些
保證實現項目施工目標的管理計劃。包括制定、實施所需的組織機構、職責、程序以及採取的措施和資源配置等。
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2008要求,建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按照PDCA循環模式, 加強過程式控制制,通過持續改進提高工程質量。
項目質量管理計劃應包括下列內容: ⑴制定項目質量目標,盡可能量化和分解,並建立階段性目標;
⑵建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並明確崗位職責、落實資源配置;
⑶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原材料、構配件、機具的要求和檢驗,主要的施工工藝、質量標准和檢驗方法,季節性技術措施,關鍵過程、特殊過程、重點工序的質量保證措施,成品、半成品的保護措施,工作場所環境及勞動力和資金保障措施等,確保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
⑷按質量管理八項原則的要求,將各項活動和相關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建立質量過程檢查、驗收以及質量責任制等相關制度,對質量檢查和驗收標准做出規定,採取有效的糾正和預防措施,保障各工序和過程的質量。
❷ 質量檢驗計劃的內容
檢驗計劃是對檢驗和試驗活動帶有規劃性的總體安排,它的重要作用有:
(1)按照產品加工及物流的流程,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統籌安排檢驗站、點(組)的設置,可以降低質量成本中的鑒別費用,降低產品成本。
(2)根據產品和過程作業(工藝)要求合理地選擇檢驗、試驗項目和方式、方法,合理配備和使用人員、設備、儀器儀表和量檢具,有利於調動每個檢驗和試驗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檢驗和試驗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物質和勞動消耗。
(3)對產品不合格嚴重性分級,並實施管理,能夠充分發揮檢驗職能的有效性,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產品製造成本。
(4)使檢驗和試驗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科學化和標准化,使產品質量能夠更好地處於受控狀態。
質量檢驗部門根據生產作業組織的技術、生產、計劃等部門的有關計劃及產品的不同情況來編制檢驗計劃,其基本內容有:
(1)編制檢驗流程圖,確定適合作業特點的檢驗程序。
(2)合理設置檢驗站、點(組)。
(3)編制產品及組成部分(如主要零、部件)的質量特性分析表。制訂產品不合格嚴重性分級表。
(4)對關鍵的和重要的產品組成部分(如零、部件)編制檢驗規程(檢驗指導書、細則或檢驗卡片)。
(5)編制檢驗手冊。
(6)選擇適宜的檢驗方式、方法。
(7)編制測量工具、儀器設備明細表,提出補充儀器設備及測量工具的計劃。
(8)確定檢驗人員的組織形式、培訓計劃和資格認定方式,明確檢驗人員的崗位工作任務和職責等。
質量檢驗計劃,是指以書面的形式對檢驗工作所涉及的總體和具體的檢驗活動、程序、資源等做出的規范化安排,以便於指導檢驗活動,使其有條不紊地進行。產品形成的各個階段,從原材料投入到產品實現,有各種不同的復雜生產作業活動,同時伴隨著各種不同的檢驗活動。這些檢驗活動是由分散在各生產組織的檢驗人員完成的。這些人員需要熟悉和掌握產品及其檢驗和試驗工作的基本知識和要求,掌握如何正確進行檢驗操作,如產品和組成部分的用途、質量特性、各質量特性對產品功能的影響,以及檢驗和試驗的技術標准、檢驗和試驗項目、方式和方法,檢驗和試驗場地及測量誤差等。為此,需要有若干文件做載體來闡述這些信息和資料,這就需要編制檢驗計劃來給以闡明,以指導檢驗人員完成檢驗工作,保證檢驗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