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工程中的「三交」「三查」是什麼
1、「三交」:交任務、交安全、交措施;
2、「三查」:查工作著裝、查精神狀態、查個人安全用具;
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認真做好作業前的「三交」、「三查」和「五清楚」。班組長主持召開班前會,要突出「三交」和「三查」,並根據當前生產任務的特點、設備運行狀況、作業環境潛在的危險因素等進行分析和交代,且每個成員必須明白並簽字確認,做到「五清楚」。
(1)工程質量三查一檢擴展閱讀
各班組責任:
1、施工班組檢查違紀,工作中是否密切配合,是否符合安全規程要求,是否做到「四不傷害」;
2、檢查組織措施,工作票、操作票填寫是否正確、具體、完善,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必要時可再次深入現場進行踏勘和分析,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絕對不允許作業;
3、檢查安全工器具,工器具是否按作業要求配置,是否合格,使用是否正確規范等;檢查技術措施,停電、驗電是否到位,接地線裝設是否正確,是否懸掛標識。
2. 工程施工試驗檢測中的一檢,二檢與三檢的是什麼意思
三檢工作涉及公司專業隊、工程施工部門和質檢部三個層次對工程施工工序的檢查落實情況,
所以在三檢工作展開前,項目部質檢部召開了質量會議,邀請與三檢有關的專業隊質量負責人、施工員、工段長、質檢員等質檢人員參加會議,會議由項目部質檢工程師主持,會議主要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交代各工序檢查項目、檢測方法、檢測頻率;
二是要說明本項目檢查要達到的基本要求,使大家知道檢測項目的基本目標,使檢測工作有依據,
三是明確責任,嚴格要求,當技術人員明確基本檢測目標以後,專業隊、工段、質檢員責任
也就細化了,讓項目部賦予他們各自的責任,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項目部就會處理那個環節的部門。
四是向質檢人員灌輸工程質量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的是未來工程管理的大趨勢,誰違背了這個規律就要被淘汰的命運,使他們在思想上對工程質量有深刻的理解和重視。我們想這也是毛總提出「抓質量促生產,向質量要效益」 口號的內涵所在。
3. 工程中的三檢制指的是什麼
自檢、互檢、專檢。
三檢制具體介紹如下:
一、自檢: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按相應的分項工程質量要求進行自檢,並經班組長驗收後,方可繼續進行施工。施工員應督促班組長自檢,為班組創造自檢條件(如提供有關表格、協助解決檢測工具等)要對班組操作質量進行中間檢查。
二、互檢:工種間的互檢,上道工序完成後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組長應進行交接檢查,填寫交接檢查表,經雙方簽字,方准進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出成品後應向下道工序辦理成品保護手續,而後發生成品損壞、污染、丟失等問題時由下道工序的單位承擔責任。
三、專檢:所有分項工程、隱檢、預檢項目,必須按程序,作為一道工序,邀請專檢人員進行質量檢驗評定。
(3)工程質量三查一檢擴展閱讀:
所謂三檢就是:
1、實行操作者的「自檢」,操作人員在完成施工作業後對自己的施工成果進行的質量檢查。
2、工人之間的「互檢」,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員對上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如:油漆工對抹灰工的牆面平整度進行檢查。
3、專職檢驗人員的「專項檢」,專業技術負責人或施工質量負責人對施工質量或設施、設備進行的專業檢查。
這種三種檢驗相結合的檢驗方法是在施工過程中長期檢驗工作的經驗總結,是最常見的質量控制手段也是最新版的三檢定義。
另外還有一種老式的「三檢」,依舊在2014版的《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第四版)》中存在,其出現在裝飾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中第2條:「施工人員應該認真做好質量自檢、互檢及工序的交接檢查,做好記錄,記錄數據要做到真實、全面、及時。」
上述三條是我們老經驗的施工人員常說的"三檢」即:自檢、互檢、交接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檢
4. 工程三檢制,是那三檢
一、自檢: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按相應的分項工程質量要求進行自檢,並經班組長驗收後,方可繼續進行施工。施工員應督促班組長自檢,為班組創造自檢條件(如提供有關表格、協助解決檢測工具等)要對班組操作質量進行中間檢查。
二、互檢:工種間的互檢,上道工序完成後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組長應進行交接檢查,填寫交接檢查表,經雙方簽字,方准進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出成品後應向下道工序辦理成品保護手續,而後發生成品損壞、污染、丟失等問題時由下道工序的單位承擔責任。
三、專檢:所有分項工程、隱檢、預檢項目,必須按程序,作為一道工序,邀請專檢人員進行質量檢驗評定。
5. 什麼叫建築工程「三查四檢」制度
三查:
查設計漏項、查工程質量及隱患、查未完工程量
四檢:
「一檢」:職工自檢。職工施工完畢後,由職工自己進行檢查是否合格,不合格的在當班能夠處理的進行處理,並填寫好自檢表。
「二檢」:班長督檢。由當班班長進行督檢,對職工工作質量進行驗收。
「三檢」:驗收員專檢。由工程質量驗收員專檢,對各班工程質量進行整體驗收。
「四檢」:區隊管理人員全檢。由區隊幹部進行全面檢查。
6. 施工中的三檢是什麼
自檢、互檢、專檢。
三檢制具體介紹如下:
一、自檢: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按相應的分項工程質量要求進行自檢,並經班組長驗收後,方可繼續進行施工。施工員應督促班組長自檢,為班組創造自檢條件(如提供有關表格、協助解決檢測工具等)要對班組操作質量進行中間檢查。
二、互檢:工種間的互檢,上道工序完成後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組長應進行交接檢查,填寫交接檢查表,經雙方簽字,方准進入下道工序。上道工序出成品後應向下道工序辦理成品保護手續,而後發生成品損壞、污染、丟失等問題時由下道工序的單位承擔責任。
三、專檢:所有分項工程、隱檢、預檢項目,必須按程序,作為一道工序,邀請專檢人員進行質量檢驗評定。
「三檢制」作為安全管理的一種制度和形式,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實際內容。班前檢查有三項內容:
一是檢查防護用品和用具,看職工應該穿戴的防護用品是否按要求穿戴了,防護用具是否攜帶了,如果不符合規定,則應督促他們改正。
二是檢查作業現場,看是否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如果存在則應及時排除,以保證職工有一個安全可靠的作業環境。
三是檢查機器設備,看是處於良好的狀態,如有故障則應及時檢修。班中的檢查的內容是:督促落實各種防護措施,制止或糾正違章作業行為,消滅事故苗頭,保證全體人員按章操作和設備正常運行。班後檢查的內容是:檢查作業現場和機械設備,做到工完場清,防護用品用具擺放有序,機械設備處於完好狀態。對「三檢制」規定的檢查項目,班組長必須逐項地進行認真檢查。
7. 工程質量三檢制度的法律依據
1、工程質量三級檢查制度,自檢→質檢→監檢」。
2、施工單位採取「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的工程質量檢查管理制度,各級設立專職質量檢查工程師和質檢員,持證上崗,對施工過程的質量實施檢查控制。
8. 施工現場質量「三檢制度shi是什麼
三檢指:自檢、互檢、交接檢。在土建工程或安裝工程中的三檢即為「自檢、交接檢、專項檢」,而在裝飾裝修工程中的三檢即為:「自檢、互檢、交接檢」。
1、自檢:操作工人在施工過程中,按施工技術交底及有關規范要求,隨時進行自我檢查並整改的過程;
2、互檢:同班組操作工人,在操作過程中,按技術交底及有關規范要求,隨時進行他人質量檢查並整改,檢查組織由班組長領導;
3、交接檢:上道工序的施工班組完工後下一道工序將繼續操作的施工班組進行交接檢查驗收,交接檢,由項目工程師組織。
(8)工程質量三查一檢擴展閱讀:
1、實行操作者的「自檢」,操作人員在完成施工作業後對自己的施工成果進行的質量檢查。
2、工人之間的「互檢」,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員對上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如:油漆工對抹灰工的牆面平整度進行檢查。
3、專職檢驗人員的「專項檢」,專業技術負責人或施工質量負責人對施工質量或設施、設備進行的專業檢查。
這種三種檢驗相結合的檢驗方法是在施工過程中長期檢驗工作的經驗總結,是最常見的質量控制手段也是最新版的三檢定義。
另外還有一種老式的「三檢」,依舊在2014版的《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第四版)》中存在,其出現在裝飾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中第2條:「施工人員應該認真做好質量自檢、互檢及工序的交接檢查,做好記錄,記錄數據要做到真實、全面、及時。」
上述三條是我們老經驗的施工人員常說的"三檢」即:自檢、互檢、交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