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工程的質量通病與控制
1、表面銹蝕:鋼筋表面出現黃色浮銹,嚴重轉為紅色,日久後變成暗褐色,甚至發生魚鱗片剝落現象。
原因: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蝕,存放期長,倉庫環境潮濕,通風不良。
防治措施:
(1)鋼筋原料應存放在倉庫或料棚內,保持地面乾燥,鋼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場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盡量縮短。淡黃色輕微浮銹不必處理。
(2)紅褐色銹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鋼刷清除,盡可能採用機械方法,對於銹蝕嚴重,發生銹皮剝落現象的應研究是否降級使用或不用。
2、混料:鋼筋品種、等級混雜不表,直徑大小不同的鋼筋堆放在一起,難以分辨,影響使用。特別是二級鋼和三級鋼。
原因:原材料倉庫管理不當,制度不嚴;直徑大小相近的,用目測有時分清;技術證明資料未隨鋼筋實物同時交送倉庫。
防治措施:
(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後的半成品均應註明材質和規格。
(2)下料加工前因認真核對材質和規格,特別是2級剛和3級鋼。
3、鋼筋力學實驗
現象和原因:鋼筋原材力、接頭學實驗不規范:鋼筋材質單批號、數量和實驗報告單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詳細。未能按規范要求中的數量批次進行力學實驗。
防治措施:
(1)原材:拉伸試驗每組2根長約500mm。350mm。同一廠別,同一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每60t為一驗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計。(盤圓鋼筋試件取自不同盤、直條鋼筋在任選的兩根或兩根以上截取)。
(2)閃光焊接接頭:同一台班內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個同級別、同直徑鋼筋焊接接頭應作為一批。試件從成品中隨機切取6個試件。其中3根做拉伸試驗長約500mm,冷彎試驗2根長約350mm。
(3)電弧焊接接頭:工程焊接條件:同接頭型試、同鋼筋級別3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在現場條件下:每一至兩層樓同接頭型試、同鋼筋級別3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不足300個接頭也按一批計。試件從成品中隨機切取3個試件做拉伸試驗長約500mm,
(4)電渣壓力焊接頭:每一樓層或施工區段中同鋼筋級別3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不足300個接頭也按一批計。試件從成品中隨機切取3個試件做拉伸試驗長約500mm。
(5)氣壓焊接接頭:每一樓層或施工區段中同鋼筋級別300個接頭為一驗收批,不足300個接頭也按一批計。試件從成品中隨機切取3個試件做拉伸試驗長約500mm,
(6)接卸連接接頭:鋼筋機械連接對接頭的現場檢驗按驗收批進行。同一施工條件下採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級、同型式、同規格接頭,以500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檢驗預驗收,不足500個也作為一個驗收批。對接頭的每一驗收批,必須在工程中隨機截取3個接頭試件作抗拉強度試驗。
(1)鋼筋砼工程質量問題培訓課件擴展閱讀:
三級鋼筋機械連接採用套筒剝絲連接時,有沒有什麼規范標准要求套緊套筒後,套筒內的絲不少於10扣,套筒外鋼筋上允許露出1~1.5扣絲。
鋼筋綁扎時綁扎結向里,將尾絲壓向內側。防止鋼筋工程質量通病的一些措施:
(1)鋼筋的定位措施和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控制。
(2)抗震設防的要求。
(3)鋼筋的接頭設置及接頭質量。
(4)鋼筋安裝的外觀質量做到橫平豎直、間距均勻一致。
Ⅱ 鋼筋混凝土工程質量事故防控要點有哪些
鋼筋;
1、位置
2、型號
3、數量
4、錨固長度
5、搭接長度
6、保護層
混凝土
1、到場坍落度
2、振搗是否均勻。
3、最重要的是養護。
Ⅲ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商品混凝土分不同情況、不同部位對商品混凝土班廠家進行技術交底。
2.混凝土澆搗:結構澆搗先柱、後梁板。梁板連續澆搗一次性完成,中間吃飯間斷時間不超過40分鍾。澆搗牆柱時,分層(50CM內)振搗密實。
3.混凝土施工縫:樓板施工縫,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的部位。施工縫處繼續澆搗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1)已澆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應大於1.2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並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不得積水。
(3)在澆搗前施工縫處宜先鋪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進行套漿。
4.混凝土應仔細搗實,使新老混凝土緊密結合。
5.砂、石含泥量超過規定時一定要沖洗。
6.混凝土組成材料配合比,應按試驗室所提供的數據採用。用材變化時要及時做試驗配合比:砂、石含水量變化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各種材料要准確稱量,不得用體積比換算。計量誤差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7.為防止坍落度變化和水泥漿流失,運輸用料必須嚴密不漏水、不漏漿。並在使用中經常清除混凝土殘渣硬塊。
8.混凝土澆搗前必須清除模板內的雜物、鋼模表面每次周轉使用支模前要上好脫模油。採用振動搗實混凝土,每一點的振搗時間以將混凝土振實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宜。上層混凝土在下層初凝前插入振搗器,應避免與鋼筋直接接觸。
9.混凝土養護: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必須認真做好養護工作,當混凝土終凝後,硬化前,開始進行灑水養護,注意水流不能直接沖澆混凝土面,應使水流呈霧狀噴灑。當混凝土強度達1.2Mpa時鋪一層草包,定時在草包上灑水使樓板混凝土面保持濕潤。在混凝土強度未達1.2Mpa前,人不能在混凝土上踐踏。澆水養護夏天不能少於14天,冬天不能不少於7天。頂板拆模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標號的75%,拆模時,應注意不損壞混凝土面。
10.澆搗混凝土過程中,必須按規范要求,根據每台班組和數量認真做好混凝土試塊。混凝土試塊須現場隨機取樣,標准養護。
Ⅳ 鋼筋混凝土工程常見的質量缺陷和混凝土中常見的缺陷是一個問題嗎
鋼筋混凝土工程常見的質量缺陷和混凝土中常見的缺陷不是一個問題。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混凝土中是否有鋼筋。鋼筋施工常見的缺陷如表面銹蝕、鋼筋截面扁園、成型尺寸不準、同一截面內受力鋼筋接頭超出規范規定、鋼筋錨固長度不符合規范........等。混凝土常見的缺陷是表面經常顯露出各種不同程度的缺陷,如麻面、露筋、蜂窩、孔洞、掉角........
Ⅳ 學習鋼筋混凝土結構應注意的問題(寫論文用的)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一門既具有很強實踐性,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它是建立在科學試驗和水利水電工程實踐基礎上,綜合運用數學、力學、材料及施工技術成就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學科。在學習鋼筋混凝土結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鋼筋混凝土結構通常是由鋼筋與混凝土結合而成的一種結構。鋼筋混凝土材料與理論力學中的剛性材料以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中的理想彈性或理想塑性材料有很大的區別。為了對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與破壞特徵有較好的了解,首先要求對鋼筋和混凝土的力學性能要較好地掌握。
(2)鋼筋混凝土結構在裂縫出現以前的抗力行為,與理想彈性結構的相近。但是,在裂縫出現以後,特別是臨近破壞之前,其受力和變形狀態與理想材料的有顯著不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還與結構的受力狀態、配筋方式和配筋數量等多種因素有關,暫時還難以用一種簡單的數學模型和力學模型來描述。因此,目前主要以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構件的試驗和工程實踐經驗為基礎進行分析。許多計算公式都帶有經驗性質。在學習本課程時,應該注意各計算公式與力學公式的聯系與區別。
(3)我國的《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在進行大量的試驗、調查與統計的基礎上,對建築結構可能承受的各種荷載大小有著明確的規定。我國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也給出了各種常用鋼筋和混凝土的強度、彈性模量等指標。鑒於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建築結構上的實際荷載和實際材料指標與規范規定的大小會有一定的出入。它們可能高於規范規定的數值,也可能低於規范規定的數值。此外,不同結構重要性也不一樣。它們對於結構的安全、適用和耐久的要求各不相同。為了使混凝土結構設計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確保質量的要求,將混凝土結構各種分析公式用於設計時,考慮了上述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習本課程時,應該注意分析公式與設計公式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了解和掌握我國有關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技術和經濟政策。
(4)進行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時離不開計算。但是,現行的實用計算方法一般只考慮了荷載效應。其他影響因素,如:混凝土收縮、溫度影響以及地基不均勻沉陷等,難於用計算公式來表達。《規范》根據長期的工程實踐經驗,總結出一些構造措施來考慮這些因素和影響。因此,在學習時,除了要對各種計算公式了解掌握以外,對於各種構造措施也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設計混凝土結構時,除了進行各種計算以外,還必須檢查各項構造要求是否得到滿足。
(5)為了指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工作,名國都制訂有專門的技術標准和設計規范。它們是各國在一定時期內理論研究成果和實際工程經驗的總結。在學習混凝土結構時,應該很好地熟悉、掌握和運用它們。但是也要了解,混凝土結構是一門比較年輕和迅速發展著的學科,許多計算方法和構造措施還不一定盡善盡美。也正因為如此,各國每隔一定時間都要將自己的結構設計標准或規范修訂一次,使之更加完善合理。因此,我們在很好地學習和運用規范的過程中,也要善於發現問題,靈活運用,並且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創新。
Ⅵ 鋼筋混凝土常見的質量問題有哪些
鋼筋混凝土常見的質量問題有露筋、蜂窩、孔洞 、夾渣、疏鬆、裂縫、連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
8.1.2 現澆結構外觀質量缺陷應由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各方根據其對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影響的嚴重程度按表8.1.2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