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質量監理 > 現澆結構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現澆結構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發布時間:2021-08-14 00:29:33

❶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的要點有哪些

三程稱事前事事吧 事前控制:材料試驗配合比試驗產工藝制定試產試澆築振搗密實等評價 事:嚴格控制材料質量嚴格按配合比配製嚴格按產工藝產澆築振搗密實 事:彈試塊檢測等總結今質量控制提供經

❷ 鋼筋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

控制水灰比,控制初凝時間

❸ 現澆混凝土工程的質量缺陷及預防措施

現場澆築混凝土的管理工作在整個工程管理中,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分項工程,但是它關繫到單位工程的整體質量。現澆混凝土工程質量缺陷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筆者多年來一直在施工現場從事現場澆築混凝土的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僅對施工中現澆混凝土的質量缺陷、成因和防治措施進行探討。
1.模板工程的質量缺陷
模板對混凝土結構工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雖然其本身雖然不是結構的一部分,但是在混凝土結構上留下的「痕跡」處處可見,這對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來講,不論是從結構性能,還是外觀質量都有很大影響。所有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首先要把好模板關。常見模板缺陷如下:
(1)模板安裝的剛度、穩定性達不到規定要求,在混凝土澆築時,模板發生變形、位移、有時甚至塌陷。
(2)模板接縫不嚴,加固方法不當,造成混凝土尺寸偏差超薄,外觀蜂窩麻面,直接影響混凝土質量
(3)模板內遺留雜物或雜物清理不幹凈,會造成混凝土夾渣等缺陷。
(4)隔離劑塗刷不均,隔離劑塗刷時污染鋼筋,造成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受到破壞。
2.造成模板產生施工質量的主要原因
2.1在施工前,沒有進行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
模板在安裝前,必須進行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設計應能保證模板及其支架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使其能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和施工荷載,以保證施工安全和混凝土成型質量。
2.2沒有進行技術交底或交底內容不完整,不具有針對性
合格的技術交底至少要做到這樣的兩點:一是要符合標准。二是要具有針對性。在工作中,一些交底的技術人員連起碼的相應標准都不熟悉,說明至少未認真查閱或學習過。所謂交底,都是從技術員之間搬來的範文抄來抄去,內容原理了施工實際與操作規程。同時,單位技術科室所謂的審核,也只是簽個名字,並沒有認真閱讀、研究其內容,適當技術交底就成了一種形式,缺少可操作性,只是為了應付檢查而檢查的一紙空文。另外,技術交底針對性不強,在目標施工過程中,雖然有一定的共性,但每一項工程的施工都有其個性,對其要充分地了解和認識,理論聯系實際,交底才能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2.3質檢員放鬆質檢
模板施工質量的檢查,在一些人看來,是件簡單的事情,但實際上,模板工程具有質量、安全雙重性,如果質檢員檢查不到位,存在的質量隱患就沒法排出,就會造成混凝土夾渣、蜂窩、麻面、甚至造成模板塌陷。因此,混凝土驗收規范模板工程單獨列為一個分項工程,規定必須認真執行。
2.4模板的過早拆除
過早拆模,容易出現混凝土強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構件沉降變形或缺棱掉角、開裂等。對拆模時混凝土強度的要求,在施工中通常用同條件養護混凝土試件的強度來判斷,而在施工實踐中,由於要趕進度,常以「經驗」來判斷,有些工地更是常以模板周轉為由,提前拆模,這對混凝土工程質量及安全生產的危害是極大的,必須進行嚴格管理。
2.5模板塗刷隔離劑
在塗刷時候,必須使用專用的工具,同時應選取適宜的隔離劑品種,注意不要使用影響結構或妨礙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的油性隔離劑。同時,由於隔離劑污染鋼筋和混凝土結合處,可能對混凝土結構受力性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所以在塗刷隔離劑時,應避免污染鋼筋。
3.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質量缺陷
混凝土分項工程師從水泥、砂、石、外加劑及摻合料等原材料進場檢驗,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稱量、拌制、運輸、澆築、養護、拆模、試件製作直至混凝土達到預定強度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在施工過程中,其工藝流程均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在施工中任何過程處理不當都會影響到混凝土工程的最終質量。
3.1外觀質量缺陷
外觀質量主要表現在蜂窩、麻面、孔洞、缺棱掉角、分層、裂紋、色差不一致等缺陷,這些缺陷產生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還與混凝土水灰比、骨料的級配、振搗有關。
3.2強度缺陷
造成混凝土強度缺陷主要因素有:水泥標號、砂、石、水等原材料的質量,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灰比、原材料計量、攪拌方式及攪拌時間、外加劑、摻合料以及冬季施工管理不善、養護不到位等諸多因素造成的。
4.混凝土工程質量缺陷的防治措施
4.1嚴格執行混凝土配合比
施工時應根據結構設計所要求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選擇施工地區常用的配合比或經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並且要考慮到所採用的配合比中是否考慮了現場備用砂、石實際含水率的情況。若未考慮,就應視具體材料的含水率大小,對元配合比進行調整。為方便施工,一般換算成以2袋水泥為下料單位的施工配合比。
在施工中,必須嚴格掌握調整後的施工配合比,並且根據所進砂、石材料的實際情況或遇雨天含水率顯著變化時,應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不根據砂、石實際含水率換算配合比和不按配合比要求准確地稱量材料用量,往往是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
4.2加強對水灰比、原材料計量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過程中,雖然說攪拌台旁寫著混凝土的配合比,攪拌機前也設置了磅秤,但操作人員卻不認真控制用水量,砂、石不嚴格按照規定過秤。眾所周知,混凝土加水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但是很多施工現場,負責混凝土攪拌的人員和工長、質檢員或項目的技術負責人,甚至是監理工程師都很少去測試加水量的准確性,對混凝土各種組分的計量也多流於形式,視而不見,只有當檢查人員到現場時,才裝樣子的應付檢查。
產生這種現象,均是由於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在實際的施工中,必須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對各種組分材料進行每盤過秤,同時仍需要對每一個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進行開盤鑒定,並至少留置一組28d標准養護試件,以驗證混凝土的實際質量與設計要求的一致性。
4.3加強對原材料進場檢驗工作的管理
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組分之一,水泥進場要對其品種、級別、包裝、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是否符合工程設計標准要求,同時還要對水泥的強度、安全性等重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檢,其質量必需符合現行國家標准。
對進場的砂、石進行見證取樣檢測,其檢測的各項指標必須符合設計的混凝土強度要求,檢驗批量和檢驗方法應遵照標準的規定執行。
4.4加強對混凝土的攪拌、振搗與養護的管理工作
混凝土攪拌時間應根據攪拌機的類型、鼓筒尺寸、骨料的品種及混凝土的塌落度等有關情況來確定。
混凝土的振搗首先要根據設計混凝土的厚度來選擇振搗器,一般平面面積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應選擇平板振搗器。對振搗面積尺寸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構件或厚度大的大結構混凝土應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操作時應快插慢拔,振搗時間視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同時不再互相欺騙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並出現水泥漿時為准。插入點應均勻交錯排列,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只有遵守了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搗密實。
混凝土澆築振搗密實後,逐漸凝固硬化,這個過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來實現,而水化作用必需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才能完成。保證混凝土有適當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需進行養護。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原材料、配合比、澆築部位和季節等具體情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養護。
5.結論
綜上所述,任何一個施工現場,都必須做到「三有」即「有標准、有體系、有制度」。標準是抓好工程質量的最基本的條件,質量管理體系是抓好工程質量的前提,健全的制度是搞好工程質量的保證。現澆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控制,即要在管好「實物」的同時,還要管好施工過程中的「行為」,才能確保工程質量。

❹ 混凝土澆築工程質量控制要點有哪些

有關房建工程的混凝土澆築,是後澆帶施工的重要環節,對工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可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控制:
(1)有關混凝土的澆築厚度,應嚴格按照規范與方案開展,避免厚度過大,增加鋼絲網模板的壓力,影響牆板尺寸規范性,造成跑模、漏漿等問題。
(2)對於垂直施工縫來說,利用鋼絲網作為模板,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應注意控制分層澆築與振搗器距離鋼絲網的長度,避免在振搗過程中出現混凝土漿液流失現象。為了提高混凝土振搗的密實性,應盡量採取鋼釺搗實方法完成後澆帶的垂直縫施工。
(3)有關混凝土澆築之後的施工縫處理,可採取壓力水沖洗或人工鑿毛兩種方法。一方面,當混凝土初凝之後、終凝之前,採用壓力水沖洗方法,將浮漿碎片清理干凈,露出骨料;另一方面,當混凝土澆築24h之後,採取人工鑿毛方式。壓力水沖洗更加節省時間與人力,但是應該考慮到排水措施的優化;人工鑿毛方式浪費時間與人力,但是如果後澆帶較短,則應用更加方便[6]。
(4)為了避免雜物或者污水流入到底板後澆帶中,對鋼筋產生腐蝕作用,應注意設置積水坑,完成排水功能。在後澆帶的兩側,分別砌築一道擋水牆,將防水砂漿塗抹在磚牆的兩側位置,避免積水流入到底板中;在擋水牆的上方,利用鐵皮或者木模板覆蓋,避免上層施工時污水流入或者雜物掉入其中,以此降低清理的難度,提高工程質量。

❺ 砼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檢查要點主要有哪些

砼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檢查要點主要有:
一、 原材料施工控制
對進場材料進行檢驗,一是外觀、形狀、尺寸、色澤等等,再一個是內在質量。應該符合有關材質標准和設計要求。尤其對建築結構材料進行進場復試。如建設部規定的8種主要結構材料見證取樣,進場復試:鋼筋、鋼筋連接件、水泥、磚、砂漿、砼試件、防水材料、外加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保溫板,建築外窗氣密性,幕牆樣品氣密性、散熱器、採暖散熱器、冷熱源系統試驗,電纜、電線電阻值的檢測。按規定的數量取樣,試驗,材質合格才能用於工程結構的使用。原材料不合格,施工不合格,結構是不能保證安全的,材料是最根本的物質基礎,是必須嚴格把關的。
二、 平面放線和標高測量的施工控制
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放線,打樁放線,墊層放線,樓層放線和標高測量,決定建築的位臵、平面布局、建築豎向層高和總高,建築形狀的實現。
認真仔細的進行各種放線和測量,對放線過程的每一步實施全復查,避免錯誤非常重要。放線、測量不能出錯,馬虎不得。准確量測房屋總尺寸,開間,入深尺寸,構件截面尺寸、形狀、位臵、尺寸誤差精確度的控制,是決定平面上"建築"實現的第一位質量控制要求。豎向標高結構樓層和構件空間高度及位臵的控制也必須准確。 拉緊鋼尺,綳緊通線,彈好墨線,用准儀器,看清塔尺,把圖紙上的尺寸測試到大地上,准確無誤才是真正實現施工和質量的控制。
三、 樁基、復合地基施工控制
當前的建築主要是高層建築(10 ~ 30層,≤100m)。一般天然地基多數不能滿足建築荷重基底壓力的要求,地基承載力不足,地基變形過大。因此設計上要根據建築荷重,基礎形式,地基土質,成樁機械選擇對地基的處理。常採用的地基處理方案有:復合地基(砂樁、碎石樁、水泥土攪拌樁、CFG樁等),砼樁基(砼後壓漿灌注樁、預應力高強砼預制管樁)。
樁基礎和復合地基樁的施工是極其重要的,樁的施工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工程的安全性。
一般設計的復合地基承載力、樁基承載力高於基底壓力,fa≥Pk靜載荷試驗又是以2倍的承載力的試驗壓力進行檢驗,因此絕大多數工程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成樁質量非常關鍵。(因地基土質與設計選擇樁型不當的情況除外)。
經處理以後的地基,地基或樁基承載力試驗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並提供檢測試驗的結果和報告,才可以驗收使用。
施工和質量控制要點:
1)樁位放線
2)樁基就位對中
3)開鑽施工
4)成樁方法(下料、攪拌、激振等等),填寫施工記錄
5)樁體材料質量及配合比
6)垂直度
7)樁長度
8)樁位檢查
9)樁的載荷試驗及樁身完整性檢測,提供試驗報告
10)樁的施工質量問題的處理
11)樁施工效果竣工圖
12)樁的檢驗批驗收記錄簽認
13)樁基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
對施工完的樁,如發生有承載力不足,樁位超偏差,往往是難以進行返工的,只能採取補救措施,多數需要設計上加以解決,必要時採取專家論證形式進行判斷,提出處理意見。
四、 砼結構工程施工控制
當前的房屋建築結構主要是鋼筋砼高層建築結構。這種結構實體的形成又主要通過模板、鋼筋工程,砼工程的施工來實現。
模板工程是實現結構空間體型,尺度的模殼作用的方法,鋼筋工程是實現砼中主要受力材料鋼筋成型的方法,砼工程是形成結構實體的人造物質成品的方法。兩種材料(砼、鋼筋)組合而成的空間尺度和體型,通過模型作用形成了建築的結構體系。
因此施工中必須從控制材料質量為先,通過技術手段和施工方法,搭建成設計的結構形式。
1)模板工程的施工
所有構件的平面和豎向位臵,構件形狀、尺度,由模板的平面放線,豎向標高的量測來控制,並通過模板的製作和組合來解決。
施工中首先應該對圖紙所表達的結構體系有清晰的了解,並繪制模板樣圖,形成模板結構空間系統的立體形式。因此必須清楚模板制配的構造方法。
工程施工中對模板的制配,具體模板的放樣是由建築技術工人
和施工技術人員來實現的(模板工首先應熟悉此項技術方法)。因此,配模工人和模板施工技術人員的技術能力、識圖水平、配模經驗、配模方法、單塊模板與構件整體、結構總體組合系統決定模板的工程技術水平。

只有熟知模板制配安裝的技術方法,才能從實際上解決工程結構形成的具體技術問題。
模板工程施工應經力學計算,並與實際經驗相結合,同時作好構造連接要求,模板的施工安全與材料、計算、構造、管理四個方面直接相關。
對安裝好的模板工程,應檢查復核其位臵、高度、形狀、尺寸,對照圖紙進行尺量,避免模板的結構錯誤,確保工程質量。 模板工程施工要點:
① 編制施工方案
②編制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板15KN/m2,梁20KN/m,h≥8m,L≥18m)
③ 模板工程放線,標高量測 ④ 模板制配
⑤ 模板安裝(檢查構件模板軸線、斷面、尺寸、標高、形狀等) ⑥ 檢查模板支架體系
⑦ 簽認模板分項工程檢驗批驗收記錄
2)鋼筋工程的施工
鋼筋工程施工主要是按照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進行鋼筋的采購選材、加工製作和綁扎安裝。鋼筋原材材質和標准不斷提升,應選擇符合設計要求使用的鋼筋。
鋼筋加工先製成料表,簽發下料單,按設計的鋼筋級別、規格、形狀、長度、彎鉤形式、數量,進行除銹、調直、切斷、彎曲的成型加工製作。
鋼筋加工通常由項目技術人員和施工班組技術工人進行。核對料單,下料單正確,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上百、千萬噸鋼筋下料不出錯誤,符合要求的精打細算,不浪費。工完場清,樓空料凈,是非常細致的工作,是從采購、下料到生產完工的成本核算的關鍵環節。 看了圖紙要有清晰的結構空間鋼筋系統的成型形式,立體的鋼筋體系效果。因此要懂得鋼筋設計形式、構造,提料時(製作料表時)要考慮鋼筋連接方式,搭接受力位臵、搭接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綁扎順序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由於當前高層砼建築結構設計圖紙沒有料表,用平法制圖表示,結構抗震構造復雜,標准圖變化快,規范與標准圖不一致,如不掌握鋼筋設計規定、構造要求,則無法進行鋼筋配料,不懂得鋼筋受力體系,不清楚鋼筋施工穿插的程序、鋼筋綁扎組合成型的方法,缺少綁筋經驗,則將無法進行鋼筋施工。同時如何減少鋼筋質量通病,治理鋼筋位移影響受力的質量問題成為鋼筋質量控制的主要環節。所以,保證工程質量,從鋼筋工程施工上講,更體現鋼筋技術工人和施工隊伍的技術水平。
鋼筋綁紮成型後,應進行最後一道程序的把關,就是嚴格進行隱蔽驗收。逐個柱,逐道牆,逐根梁,逐塊板的對鋼筋進行檢查,與圖紙核對,符合要求、級別、規格、形狀、尺寸、數量、位臵確定無誤,可以澆築砼,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發現影響受力的重大問題,必須返工,不應存在僥幸心理,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❻ 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要點是什麼

(一)隱蔽項目現場檢查與驗收

驗收項目應包括下列內容:(1)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等;(2)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等;(3)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方式及長度;(4)箍筋、橫向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5)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6)混凝土粗糙面的質量,鍵槽的規格、數量、位置;(7)預留管線、線盒等的規格、數量、位置及固定措施.

(二)混凝土澆築

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前,應清除疊合面上的雜物、浮漿及鬆散集料,表面乾燥時應灑水濕潤,灑水後不得留有積水.應檢查並校正預留構件的外露鋼筋.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時,應採取由中間向兩邊的方式.疊合構件混凝土澆築時,不應移動預埋件的位置,且不得污染預埋件外露連接部位.疊合構件上一層混凝土剪力牆的吊裝施工,應在與剪力牆整澆的疊合構件後澆層達到足夠強度後進行.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中預制構件的連接處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所連接的各預制構件混凝土設計強度中的較大值.用於預制構件連接處的混凝土或砂漿,宜採用無收縮混凝土或砂漿,並宜採取提高混凝土或砂漿早期強度的措施;在澆築過程中應振搗密實,並應符合有關標准和施工作業要求.

(三)養護措施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並養護;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濕潤狀態;採用塑料薄膜覆蓋養護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並應保持塑料薄膜內有凝結水;疊合層及構件連接處後澆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與現澆結構工程質量控制要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