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質量監理 > 砼工程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砼工程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發布時間:2021-08-15 17:02:47

A. 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有哪些及其原因是什麼

(1)施工縫或變形縫未經接縫處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未除去軟弱混凝土層,未充分濕潤就灌築混凝土。
(2)施工縫處鋸屑、泥土、磚塊等雜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凈。
(3)混凝土澆灌高度過高,未設串簡、溜槽,造成混凝土離析。
(4)底層交接處未灌接縫砂漿層,接縫處混凝土未很好振搗。

B. 混凝土常見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最經常發生的是混凝土裂縫,原因可能是溫度,受力等問題。溫度主要是季節性澆注,不同季節熱漲不一樣。

預防: 模板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濕潤,清洗干凈,不留積水,使模板縫隙拼接嚴密,如有縫隙,填嚴,防止漏漿。鋼模板塗模劑要塗刷均勻,不得漏刷。砼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嚴防漏搗,每層砼均勻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

特點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混凝土

C. 防治砼工程質量通病的作用有哪些。

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一些質量通病,這些質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將影響結構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質量通病,保證工程結構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員急需掌握的,下面就結合工作實際,對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的產生和防治進行探討。
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
一.蜂窩現象: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鬆、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產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於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未設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4)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5)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6)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7)基礎、柱、牆根部未稍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准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牆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1~1.5h,沉實後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2)小蜂窩:洗刷干凈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鬆散顆粒,刷洗凈後,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築混凝土封閉後,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二.麻面現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租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產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於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2)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摸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4)模扳隔離刑塗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扳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塗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後,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三.孔洞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尺寸較大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產生的原因
(1)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埋件處,混凝上下料被擱住,未振搗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2)混凝上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形成鬆散孔洞;
(4)混凝土內掉入具、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1)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採用細石混凝土澆灌,在模扳內充滿,認真分層振搗密實,預留孔洞,應兩側同時下料,側面加開澆灌門,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模板工具等雜物掉入混疑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
(2)將孔洞周圍的鬆散混凝土和軟弱漿膜鑿除,用壓力水沖洗,濕潤後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仔細澆灌、搗實 。
四.露筋現象:混凝土內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產生的原因
(1)灌築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應支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承面積,開防止浸水,以保證不發生下沉;在澆築混凝土時,加強檢查,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澆結構上走動。
九.強度不夠、均質性差現象:同批混凝土試塊的抗壓強度平均值低於設計要求強度等級。
產生的原因
(1)水泥過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級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雜物多,外加劑使用不當,摻量不準確;
(2)混凝土配合比不當,計量不準,施工中隨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順序顛倒,攪拌時間不夠,拌合不勻;
(4)冬期施工,拆模過早或早期受陳;
(5)混凝土試塊製作未振搗密實,養護管理不善,或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條件養護時,早期脫水或受外力砸壞。
防治措施
(1)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新鮮無結塊,過期水泥經試驗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徑、級配、含泥量等應符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證計量准確,混凝土應按順序拌制,保證攪拌時間和拌勻;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製混凝土,強度達到30%以上,礦渣水泥配製的混凝土,強度達到40%以上,始可遭受凍結,按施工規范要求認真製作混凝上試塊,並加強對試塊的管理和養護。
(2)當混凝土強度偏低,可用非破損方法(如回彈儀法,超聲波法)來測定結構混凝土實際強度,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按實際強度校核結構的安全度,研究處理方案,採取相應加固或補強措

D. 砼澆築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謝謝!

基礎根部爛根。斜背面蜂窩\麻面同直面相比較多。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凈
,鋼模板脫模劑塗刷不均勻或面部漏刷
,拆模時砼表面粘漿而形成麻面。②模板接縫不嚴密
,澆築砼時漏漿
,砼振搗不密實
,砼中氣泡未排出。③砼骨料計量不準確
,骨料中小徑較多
,中石中含小石子

E.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商品混凝土分不同情況、不同部位對商品混凝土班廠家進行技術交底。
2.混凝土澆搗:結構澆搗先柱、後梁板。梁板連續澆搗一次性完成,中間吃飯間斷時間不超過40分鍾。澆搗牆柱時,分層(50CM內)振搗密實。
3.混凝土施工縫:樓板施工縫,留在結構受剪力較小的部位。施工縫處繼續澆搗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1)已澆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應大於1.2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並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不得積水。
(3)在澆搗前施工縫處宜先鋪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進行套漿。
4.混凝土應仔細搗實,使新老混凝土緊密結合。
5.砂、石含泥量超過規定時一定要沖洗。
6.混凝土組成材料配合比,應按試驗室所提供的數據採用。用材變化時要及時做試驗配合比:砂、石含水量變化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各種材料要准確稱量,不得用體積比換算。計量誤差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7.為防止坍落度變化和水泥漿流失,運輸用料必須嚴密不漏水、不漏漿。並在使用中經常清除混凝土殘渣硬塊。
8.混凝土澆搗前必須清除模板內的雜物、鋼模表面每次周轉使用支模前要上好脫模油。採用振動搗實混凝土,每一點的振搗時間以將混凝土振實至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宜。上層混凝土在下層初凝前插入振搗器,應避免與鋼筋直接接觸。
9.混凝土養護: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必須認真做好養護工作,當混凝土終凝後,硬化前,開始進行灑水養護,注意水流不能直接沖澆混凝土面,應使水流呈霧狀噴灑。當混凝土強度達1.2Mpa時鋪一層草包,定時在草包上灑水使樓板混凝土面保持濕潤。在混凝土強度未達1.2Mpa前,人不能在混凝土上踐踏。澆水養護夏天不能少於14天,冬天不能不少於7天。頂板拆模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標號的75%,拆模時,應注意不損壞混凝土面。
10.澆搗混凝土過程中,必須按規范要求,根據每台班組和數量認真做好混凝土試塊。混凝土試塊須現場隨機取樣,標准養護。

F. 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質量通病如何防治

混凝土缺陷一般有麻面、漏筋、蜂窩、孔洞、爛根、疏鬆脫落、裂縫、夾渣、缺棱掉角、表面粗糙不平整、位移、漲模等。其防治措施較多,只陳述較重要的幾點:1、模板表面必須清潔、平整;2、模板拼縫要嚴密,防止漏漿;3、混凝土要分層振搗,防止漏振;4、混凝土拆模不能過早;5、混凝土澆築前,必須核查鋼筋位置及保護層,防止鋼筋保護層過大或過小;6、混凝土配合比應正確,防止分層離析或攪拌不均勻;7、混凝土下料不要一次下的太多或太厚,振搗不到位,容易形成蜂窩孔洞;8、牆、柱混凝土澆築前,要提前進行座漿處理,提前澆築同標號混凝土配合比的砂漿;9、混凝土澆築其自由傾落高度不應大於2m,超過時應採用串筒或溜管等措施;10、混凝土澆築完成必須加強養護;11、大體積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混凝土澆築順序,並做好溫度監測,採取有效的降溫、養護措施;12、混凝土施工縫必須按要求進行處理,防止夾渣與裂縫;13、模板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防止出現變形14、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前不得在上走動15、混凝土澆築前,檢查模板及預留洞口模板的位置及標高,防止出現傾斜及位置偏差。

G. 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通病都有哪些

混凝土工程一般質量通病:和易性不好、麻面、露筋、蜂窩、孔洞、縫隙夾層、缺棱掉角、干縮裂縫。
(一)和易性不好
1、現象
(1)拌和物鬆散不易粘結
(2)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團不易澆築。
(3)拌和物中水泥砂漿填不滿石子間的空隙。
(4)拌和物在運輸澆築過程中分層離析。
2、原因分析
(1)水泥標號選用不當,水泥標號與混凝土設計標號之比大於2.2時,水泥用量過少混凝土拌和物鬆散,當水泥標號與混凝土標號之比小於1.0時,水泥用量過多混凝土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團不易澆築。
(2)砂石級配質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過小,不易將混凝土振搗密實。
(3)施工坍落度大,混凝土在運輸、澆築過程中難以控制其均勻性。
(4)計量工具不精確,計量制度不嚴格或採用不正確的計量方法。
(5)攪拌時間短,混凝土拌和物質地不均勻。
3、預防措施
(1)應合理選用水泥標號與混凝土設計標號之經控制在1.3~2.0之間,客觀情況做不到時可採取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摻加混合材料或減水劑等技術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
(2)在混凝土拌制和澆築過程中,應按規定檢查混凝土組成材料的質量和用量。
(3)在拌制地點及澆築地點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混凝土澆築時的坍落度應按規范規定嚴格控制。
(4)在一個工作班內,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外界影響而有變動時,應及時檢查。
(5)隨時檢查混凝土的質量,控制合易性。
4、治理方法
因和易性不好而影響澆築質量的混凝土拌和物,只能用於次要構件。
(二)麻面
1、現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漿粗糙,或有許多小凹坑,但無鋼筋外露。
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幹凈,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換,出現麻面。
(2)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沒有澆水潤濕或潤濕不夠,澆築混凝土時,與模板接觸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3)鋼模板脫模劑塗刷不均勻或局部漏刷,拆模時混凝土表面粘結模板引起麻面。
(4)模板接縫拼裝不嚴密,澆築混凝土時縫隙漏漿,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表面出現麻面。
(5)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混凝土中的氣泡未排出,一部分氣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3、預防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
(2)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應用清水充分潤濕,清洗干凈,不留積水,使用權模板縫隙拼接嚴密。
(3)鋼模板脫模劑要塗刷均勻,不得漏刷。
(4)混凝土必須按操作規程分層均勻振搗密實,嚴防漏振,每層混凝土均應振搗至氣泡排除為止。
4、治理方法:麻主要影響混凝土外觀,對於表面不再裝飾的部位應加以修補,即將麻面部位用鏹水刷洗,充分潤濕後用水泥互漿或1:2水泥砂漿找平。
(三)露筋
1、現象
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主筋、架立筋或箍筋等,滑被混凝土包裹面外露。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澆築振搗時鋼筋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甚至漏放,鋼筋緊貼模板致使拆模後露筋。
(2)鋼筋混凝土結構斷面較小,鋼筋過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混凝土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使鋼筋密集處產生露筋。
(3)因配合比不當混凝土產生離析,澆搗部位或模板嚴重漏漿造成露筋。
(4)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使用權鋼筋移位造成露筋。
(5)混凝土保護層振搗不密實,或木模板潤濕不夠,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多或拆模過旱等,拆模時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
3、預防措施
(1)澆築混凝土前,應檢查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是否准確,發現問題及時修整,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牆板為15mm,樑柱為25mm,基礎為35mm。
(2)為保證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墊塊,一般每隔1米左右在鋼筋上綁上一個水泥砂漿墊塊,主筋保護層厚度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
(3)鋼筋較密集時應選配適當的石子,石子最大顆料尺寸不得超過結構截面較小尺的1/4,同時不得大於鋼筋凈距的3/4。結構截面較小,鋼筋較密時,可用豆石混凝土澆灌。
(4)為防止鋼筋移位,嚴禁振搗棒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採用帶刀片的振棒進行振搗,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5)澆築混凝土前應用清水將木板充分潤濕,並認真堵好縫隙。
(6)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要用串筒或留槽等進行下料。
(7)拆模時不得踩踏鋼筋,如鋼筋有踩彎或脫扣者,應及時檢查補扣綁好。
4、治理方法
將外露鋼筋上的混凝土殘渣和鐵銹清理干凈,用水沖洗潤濕,再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整,如露筋較深,應將薄弱混凝土剔除,沖刷干凈潤濕,用高一級標號的豆石混凝土搗實,認真養護。
(四)蜂窩
1、現象
混凝土局部酥鬆、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出現空隙,形成蜂窩狀的孔洞。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準確或砂、石、水泥材料計量錯誤或加水量不準確,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2)混凝土攪拌時間短,沒有拌和均勻,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未按操作規程澆築混凝土,下料不當,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漿,造成混凝土離析。
(4)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滑分段分層,振搗不實或下料與振搗配合不好。
(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設不牢固,振搗混凝土時模板移位,造成嚴重漏漿或牆體爛換,因振漏而造成蜂窩。
3、預防措施
(1)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控制配合比,經常檢查,保證材料計量准確。
(2)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過2m,澆築樓板混凝土時,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1m,如超過上述高度要採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
(3)混凝土應拌合均勻,顏色一致。
(4)在豎向結構中(柱、板牆)澆築混凝土,應採取下列措施:支模前應在邊模板下口抹8cm寬找平層,找平層嵌入柱、板牆體不超過1cm,保證下口嚴密。開始澆築混凝土時,底部應先填以50~100mm與澆築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砂漿應用鐵鍬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混凝土坍落度應嚴格控制,底層振搗應認真操作。
(5混凝土的振搗也應分層搗固,澆築層厚度不得超過規范規定。
(6)搗實混凝土拌和物時,插入式振搗器移動間距不應大於其作用的1.5倍,為保證上下層混凝土結合良好,振搗棒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0cm,平板振搗器在相鄰兩段之間應搭接振搗3~5cm。
(7)混凝土澆搗時,必須掌握好每點的振搗時間,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表面出漿呈水平狀態,並將模板邊角填滿充實。
(8)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支架、堵縫等情況。如發現有模板走動,應立即停止澆築,並應在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
4、治理方法
混凝土有小蜂窩,可先用水沖洗耳恭聽然後用1:2水泥砂漿補修。如果是大蜂窩,則先將松動石子和突出顆粒剔除,盡量成喇口,外邊大些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濕透,再用高一級標號的豆石混凝土搗實,加強養護。
(五)孔洞
1、現象
混凝土結構內有空腔,局部沒有混凝土或蜂窩特別大。
2、原因分析
(1)在鋼筋密集處預留孔洞和埋件處混凝土澆築不暢通,不能充滿模板面,形成孔洞。
(2)未按施工順序振搗混凝土,產生漏振。
(3)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或嚴重跑漿,形成特大蜂窩。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組織不好,未按施工順序和施工工藝認真的操作而造成孔洞。
(5)混凝土中有泥塊或雜物摻入,或將木塊等大件料具打入混凝土中。
(6)不按規定下料,吊斗直接將混凝土卸入模板內,一次下料過多,下部因振搗器振動作用半徑達不到出現鬆散狀態,以致出現特大蜂窩和孔洞。
3、預防措施
(1)在鋼筋密集處,如柱漿及主次漿交叉處澆築混凝土時,可採用立石混凝土澆築。
(2)預留孔洞處應在兩側同時下料,然後往上澆築,防止出現孔洞。
(3)採用正確的振搗方法,嚴防漏振。
(4)控制好下料,要保證混凝土澆築時不產生離析,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超過2m(澆板時為1m),大於2m時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和質量工作,認真檢查。
4、治理方法
對混凝土孔洞的處理,通常要經有關單位共同研究,指定補強方案。經批准後方可處理,如混凝土漿柱的孔洞處理,應根據批準的補強方案。首先採取安全措施,在漿底用支撐支牢,然後將孔洞處不密實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顆粒剔鑿掉,要鑿成斜型,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築混凝土。
為使新舊混凝土結合良好,應將剔鑿好的孔洞用滑水沖洗,或用鋼絲刷仔細清刷,並充分潤濕,保持潤濕72h後,澆築比原混凝土標號高一級的豆石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內,並摻水泥用量萬分之一的鋁粉,採用小振搗棒分層仔細搗實,認真做好養護。
有的孔洞在澆築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再港幣混凝土,伸出結構面的混凝土影響裝修時,可將伸出部分再剔掉。
(六)縫隙夾層
1、現象
施工縫處混凝土結合不好,有縫隙或夾有雜物,造成結構整體性不良。
2、原因分析
(1)在澆築混凝土前沒有認真處理施工縫表面,澆築時不搗實不夠。
(2)澆築大面積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往往分層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間常有木塊鋸未等雜物,積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認真清理,再次澆築混凝土時混入混凝土內,在施工縫處造成雜物層。
3、預防措施
(1)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築混凝土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澆築柱、梁、樓板結構時,其間歇時間超過3~3.5h,則按施工縫處理,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不於12kg/cm2時,才允許繼續澆築。
2)對混凝土進行兩次振搗可以提高接縫的強度密實度,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接縫時間往往超過規定的時間,也可以採取待先澆築的混凝土終凝前後(4~6h)再振搗一次,然後澆築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兩次振搗處理施工縫的方法,應先進行試驗,找再現規律後方可實際應用。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應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並充分潤濕和沖洗干凈,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應予以清除。
4)在澆築前施工縫宜先鋪抹水泥漿與混凝土相同的減石子砂漿一層,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與抗拉強度有密切關系。
(2)在模板上沿施工縫位置通條開口,以便清理雜物和沖洗。鋸未等雜物採用高壓空氣吹掃,全部清理干凈後,再將通條開口封板,並抹水泥漿再澆築混凝土。
(3)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充分潤濕,抹一層10~15mm厚水泥砂漿,其標號及水泥品種與基礎相同,然後再繼續澆築混凝土。
4、治理方法
(1)當表面縫隙較細時,可用清水將裂縫沖洗干凈,充分潤濕後抹水泥漿。
(2)對夾層的處理應慎重。樑柱等補強前,首先應搭臨時支撐加固後方可進行剔鑿,將夾層中的雜物和松軟的混凝土清除,用清水沖洗干凈,充分潤濕再澆築,捻塞提高一級標號的豆石混凝土搗實,並認真養護。
(七)缺棱掉角
1、現象
梁、柱、板牆和洞口直角邊處,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規整,稜角有缺陷。
2、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未潤濕或潤濕不夠,澆築後混凝土養護不好,稜角處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強度降低,拆模對稜角被粘掉。
(2)常溫施工時過早拆除側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時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敲擊,或保護不好,稜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
3、預防措施
(1)木模板在澆築混凝土前應充分潤濕,混凝土澆築後應認真澆水養護。
(2)拆除鋼筋混凝土結構側面非承重模板時,混凝土應具有足夠的強度(12kg/cm2)以上,表面及稜角才不會受到損壞。
(3)拆模時不能用力過猛過急,吊運時,嚴禁模板撞擊稜角。
(4)加強成品保護,對於處在人多運料等通道處的混凝土陽角,拆模後要用角鋼等陽角保護好,以免碰損。
4、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較小時,可將該處用鋼絲刷刷凈清水沖洗充分潤濕,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抹補齊正,對於較大的掉角可將不實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顆料鑿除,用水沖刷干凈濕透,然後支模用比原標號高一級的豆石混凝土補好,並認真養護。
(八)干縮裂縫
1、現象
裂縫為表面性的,寬度較細多在0.05~0.2mm之間,其走向縱橫交錯,沒有規律性,較薄的梁、板類構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體性多發生在結構變截面外。平面裂縫多延伸到變截面部位或塊體邊緣,大體積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較多見,但側面也常出現這類裂縫一般在混凝土露天養護完畢經一段時間後,在表層或側面出現並隨濕度和溫度變化而逐漸發展。
2、原因分析
混凝土收縮分濕度收縮和自收縮。溫度收縮是混凝土中多餘水分蒸發,隨濕度降低,體積減小而產生的收縮,其收縮量占整個收縮量的絕大部分。自收縮為水泥水化而引起的體積收縮,收縮量只有前者的1/5~1/10,一般可包括在濕度收縮內一起考慮。
干縮產生的原因是:(1)混凝土成型後養護不當,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散失快,體積收縮大,而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收縮也小,因而表面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或者構件水分蒸發,產生的體積收縮受到低級或墊層的約束,而出現干縮裂縫。
(2)混凝土構件長期露天堆放,表面濕度經常發生劇裂變化。
(3)混凝土經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砂漿層。
3、預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嚴格控制砂石量,避免使用過量粉砂,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並注意對板面抹壓,可在混凝土初凝後,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
(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並適當延長養護時間,避免暴曬,並定期適當灑水,保持潤濕,對裸露表面應及時用潮濕材料覆蓋,認真養護,專人負責。
(3)澆築混凝土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
4、治理方法
此類裂縫對結構強度影響不大,但會使鋼筋銹蝕,且有損美觀,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層薄砂漿進行處理,對於預留構件,也可在裂縫表面塗環氧膠泥或粘貼環氧玻璃進行封閉處理。

與砼工程質量通病及其防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