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利水電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依據是什麼
水利水電工程這都是由國家出資修建的,一般都是針對那些交通比較不便的偏遠山谷地區,通過水利水電工程可以滿足當地居民的用水用電,因此大多數的水利水電工程修建造價成本都是比較高的,對於工程質量的要求也是一貫秉承著非常嚴格的態度。那麼,水利水電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依據是什麼?
一、水利水電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依據是什麼?
1、檢驗批的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查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
2、水利分項工程的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
(2)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
3、水利分部工程的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分部工程(子分部)所含的分項工程均應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
(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
(3)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和設備安裝等分部工程有關工程安全和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應符合有關規定。
(4)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
4、水利單位工程的合格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單位工程(子單位)所含的分部工程(子分部)均應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
(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
(3)單位工程(子單位)所含的分部工程有關工程安全和功能的檢測資料應完整
(4)主要功能項目的抽查結果應符合相關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
(5)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
二、水利工程驗收的程序是怎樣的?
1、檢驗批和分項工程應該由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
2、分部工程應該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分部工程的勘察,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和施工單位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驗收d
3、單位工程完工後,施工單位應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評定,並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
4、建設單位接到工程驗收報告後,應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含分包),設計,監理等單位負責人進行單位工程驗收。
5、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應在規定的時間內(15天)將竣工報告和有關文件,報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實際上,水利水電工程質量驗收規范這是一門專業知識非常強的學科,小編在以上資料當中給大家整理的針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驗收只是一些比較皮毛的知識。比如說針對水利工程的分部工程,主控項目,觀感質感等這些全部進行驗收,但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一些技術上的要求,這得專門的對水利水電工程質量有一定了解的技術人員來驗收的。
延伸閱讀:
常見的建築工程分包勞務糾紛有哪些?
裝修工程質保金比例是多少?
拖欠工程款糾紛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② 怎樣寫好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總結
安全、檢查與管理的重要。
沒有範文。
以下供參考,
主要寫一下主要的工作內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績,最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工作總結就是讓上級知道你有什麼貢獻,體現你的工作價值所在。
所以應該寫好幾點:
1、你對崗位和工作上的認識2、具體你做了什麼事
3、你如何用心工作,哪些事情是你動腦子去解決的。就算沒什麼,也要寫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你如何通過努力解決了
4、以後工作中你還需提高哪些能力或充實哪些知識
5、上級喜歡主動工作的人。你分內的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即事前准備工作以下供你參考: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評價、總分析,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基本不誇大,缺點基本不縮小。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語句通順,容易理解。
3.要詳略適宜。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突出重點。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與日期。
③ 求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報告
Duiiang Yan
都江堰(Dujiang Weir) 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內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起始段,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的大型水利工程。晉代稱都安大堰、湔堰,唐代又名楗尾堰,宋代始稱都江堰。都江堰相沿2000多年,是現存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
渠首樞紐的演變 都江堰創建於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6年~前251年),秦蜀郡守李冰主持興建。早期的都江堰記載甚略,《史記·河渠書》只記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後人有許多推測,歸結起來主要有2種:一為李冰開鑿了進水口及修建引水渠道,將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一為根據現代地質調查,認為岷江原有1條支流,自都江堰市分出,流經成都平原,至新津歸回岷江,李冰利用這里的地形條件鑿寬進口,整治河道,增加進水量,這個進口即為都江堰永久性進水口,因形如瓶狀而名「寶瓶口」。《華陽國志》記載李冰還在白沙郵(渠道上游約lkm處,今為鎮)作三石人,立於水中「與江神要(約定),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對水位流量關系有一定的認識,提出了利於下游用水的大致水位標准。據《史記·河渠書》的記載,早期的都江堰以航運為主,兼有灌溉效益,後來逐步演變成為以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至遲在魏晉時,已具備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設施的雛形。修築在江心洲的湔堰(又稱堋、金堤)將岷江一分為二,左側河水經寶瓶口進入灌區,以湔堰的高度及寶瓶口的大小控制引水流量;汛期,堰有沖決,水流經決口歸入岷江正流,又可作進一步的調節。唐代都江堰已經基本完善,成為由分水導流工程楗尾堰、溢流工程侍郎堰、引水工程寶瓶口三大工程為主體的無壩引水樞紐。宋元時稱分水工程為象鼻,明清迄今又稱魚嘴,均因形似而得名。魚嘴建在岷江江心洲灘脊頂端,長30m~50m,高8m~12m,低水位時分流人渠。清道光以後侍郎堰又有飛沙堰之名。飛沙堰為側向溢流堰,高2m左右,寬150m~200m,低水位時壅水入寶瓶口,汛期堰頂溢流,特大洪水時允許沖決堰體,溢流量增大。都江堰各工程在布置上有較大的靈活性,總的來說,要順應江心洲地形地勢和河道沖淤的變化,但在具體布置時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根據灌區用水需要,盡可能合理選擇分水魚嘴位置、溢流堰位置和高度,並通過工程維修、河道疏浚等臨時性工程措施加以穩定。現代的都江堰保持著清代以來的基本面貌,由分水工程魚嘴,導流工程百丈堤、金剛堤,溢流堰工程飛沙堰、人字堤及引水工程寶瓶口組成(圖1)。
最早記載都江堰工程結構的文獻見於晉代,當時系用卵石堆築。至遲在唐代都江堰工程結構已以竹籠工為主,木樁工用作建築物加固和抗沖消能輔助工程。這類竹、木、石建築材料一直延用到20世紀50年代。據清代史料記載,每年歲修需換竹籠1.3萬余條,年需竹料170多萬斤,其中以魚嘴、飛沙堰用竹籠最多。竹籠易朽,需年年更換,加上每年巨大的河道疏浚量,工料、勞動力的徵集成為歷代當地老百姓的一大負擔。古代都江堰多次工程結構的改造,在魚嘴下功夫最多。元至元元年(1335年)僉四川廉訪司事吉當普主持大修,改用石料修砌魚嘴,又用鐵1.6萬斤鑄鐵龜,置於頂端,以鐵柱固定於灘地上。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水利按察司僉事施千祥修砌石魚嘴,頂端用鐵6.7萬斤鑄成鐵牛,「首合尾分,如人字形」,以保護魚嘴。由於基礎淘刷,這些工程運用時間不長。清光緒三年(1877年)四川總督丁寶楨主持大修,主要工程均改用石砌。魚嘴前端仍採用竹籠、木樁,以保護基礎不受淘刷。次年汛期,除魚嘴外,其他工程均毀於洪水。新魚嘴運用了13年,後人稱作「新工魚嘴」。1936年冬大修,總結了以往砌石魚嘴成敗經驗,注意前端消能抗沖的基礎改造。前端以羊圈、木樁、竹籠組成三重抗沖刷防護圈,基礎鋪以竹籠、枕木作為剛性結構與砂卵石地基間的過渡層。魚嘴長31.4m,全高8.85m,其中過渡層厚3m。這個魚嘴一直運用到1979年外江建閘,該砌石魚嘴成為今魚嘴的基礎。20世紀60年代以來,都江堰的其他工程也逐漸改為漿砌石、鋼筋混凝土等結構,大大減少了歲修工程量。
渠首及灌區的管理 出土文物漢代李冰石像表明,都江堰至遲在漢代已設官專門從事管 理。晉代蜀郡設有蜀渠都水行事、蜀渠平水、水部都督等官(從事灌溉管理的專官)。明代 設水利僉事,清朝設水利同知,均是從事渠首管理的行政官員,在灌縣有官署;灌區各縣亦有相應官吏。古代稱渠首為官堰,有國家管理機構,維修經費亦主要由國家撥發;灌區干支級渠道為民堰,由受益各縣管理,經費在民間攤派。歷史上都江堰因為戰亂,管理廢弛,工程失修,多次完全失去作用。但是,社會稍有平定,國家立即恢復對它的管理。
工程管理是都江堰管理的重要內容,其中又以歲修為主。歲修一般歷時近半年,農歷冬十月初斷流開工,春三月底完工供水。清道光以前只限於內江一側,道光時內外江均歸入歲修范圍。歲修的主要工作是更換各工程設施的竹籠、木樁,疏浚河道、渠道。渠首歲修范圍一般自魚嘴分水處至灌縣境內各乾渠進口段。《宋史·河渠志》記載當時寶瓶口段有水則作為施工和供水的標准。水則共10則,1則為宋尺1尺(約合今0.02cm),刻於寶瓶口右側離堆石壁上,要求侍郎堰底以4則為度,堰頂高以6則為准。水則則數既用來控制侍郎堰的修築高度,又作為河道疏浚的標准,從而達到調節控制寶瓶口進水量的目的。明清以來仍以水則作為寶瓶口的水位計,又在飛沙堰對岸三道崖下設置標准台,上置銅標,與飛沙堰堰頂齊,台下河道中埋鐵柱,鐵柱所在的高程為疏浚後寶瓶口段的河底高程,控制標准較前嚴密。在工程管理方面歷代許多經驗被編成口訣流傳至今,如:「遇彎截角,逢正抽心」,是河道整治方面的技術要領;「深淘灘、低作堰」,是對渠首或乾渠級河道進口段河道整治、溢流堰修築的技術要求。清同治、光緒時灌縣知縣胡圻把前人積累的經驗編成「三字訣」,刻於都江堰左岸二王廟內,以示後人:「深淘灘,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鑒。挖河沙,堆堤岸。砌魚嘴,安羊圈。立湃闕,留漏罐。籠編密,石裝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畫符,鐵樁見。歲勤修,預防患。遵舊制,毋擅變。」概括了都江堰分水、溢流等工程設施和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技術,列出了渠首必設的水畫符(水則)、鐵樁、漏罐(涵洞)等水位觀測、河道整治標准以及暗渠引水等工程設施。除歲修以外,還有搶修和大修。因為都江堰工程設施為臨時性結構,搶修和大修只在特定情況下進行。搶修只限灌區水稻用水期間,溢流堰沖潰,直接影響寶瓶口進水時進行。大修多是渠首工程基本被毀,河道多年未認真疏灘,河道阻塞,供水不暢的情況下進行。近代有過3次大修:道光七年(1827年),由水利同知強望泰主持;光緒三年(1877年),由四川總督丁寶楨主持;1936年,由四川省水利局主持。
灌區的擴展 都江堰地處成都平原沖積扇的頂端,具有自流灌溉的良好條件,它的創建為後來成都平原水利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西漢景帝末年(約公元前141年)蜀郡守文翁「穿湔江口,灌溉繁田千百頃」。繁縣為今新繁鎮。渠首在岷江支流湔水的出山口,下分若干支,東面幾支人綿水、洛水(今沱江),西面幾支尾水人都江堰北乾渠——蒲陽河,以後各代都有經營,稱湔江堰,是都江堰灌區最早向東北擴展的一部分。東漢時開望川源,渠長20里,引水灌溉廣都(今雙流)一帶,向西南丘陵一帶擴展。唐代,成都地區水利工程興建較多。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在今雙流、溫江開渠,「通漕西山竹木」。玄宗天寶時(742年~755年)成都北郊重開萬歲池,「築堤積水溉田」。唐宣宗時(847年~859年)劍南西川節度使白敏中「以成都錦江為池,江之支緯城中,乃開金水河」。僖宗乾符時(874年~879年)西川節度使高駢修建成都西北郊的縻棗堰(今屬都江堰東風渠灌區)。這些工程的興建使成都北部淺丘地區灌溉,城市供排水、通航條件都有較大的改善。唐代都江堰灌區的范圍與今都江堰內江灌區范圍基本相同。以後歷代都有擴展,但只限成都平原邊緣地帶。清乾隆六年(1741年)將在岷江右岸引水的沙溝堰、黑石堰並人都江堰管理,至此都江堰始分為內江和外江2個灌區,外江系岷江正流,內江指魚嘴分出的左支。據1938年統計,內外江兩大灌區總灌溉面積約300萬畝,控制灌溉成都平原大部分耕地。除灌溉效益外,灌區水道兼有竹木筏運輸、客貨船運輸等水運之利。此外,還具有城鎮供排水、園林用水、防洪、水力利用等方面的功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都江堰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自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末,渠首工程完成了由臨時性工程結構向永久性工程結構的過渡;1974年在都江魚嘴以右,岷江幹流上修建外江閘。外江閘為開敞式攔河節制閘,全長104.4m,共分8孔,每孔凈寬12m,當岷江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7700m3/s時,泄洪量可達4130m3/s。這些工程的實施提高了都江堰控制調節能力,減少了渠首歲修工程量,為灌區的擴展創造了條件。
歷史上都江堰灌區干支渠系進水口設施基本與渠首格局類似,即採用魚嘴分水,湃闕(側向溢流堰)溢洪的工程布置形式。20世紀50年代以來干支渠進水口相繼建閘,同時對平原地區的渠道工程實施了全面改造,通過裁彎取直,整理各級渠系等措施,形成了水量調配比較合理的渠系工程,灌區的發展更加迅速。1952年開工興建人民渠,在彭州市境內內江干河的蒲陽河上引水,乾渠沿著成都平原邊緣向川東北方向延伸;1956年修建東風乾渠,在郫縣境內內江干河的毗河和府河上引水,乾渠為東南走向;1954年在外江干河沙溝河以西擴並外江水系九處民間小堰,新堰名三合堰,以沙溝河和岷江支流文井江為主要水源。此外,在成都平原南部新修了牧馬山乾渠,其中人民渠、東風渠分期實施。至60年代末成都平原自流灌溉面積達45.2萬hm2。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民渠、東風渠分別穿過龍泉山北段和南段,向沱扛、涪江流域的川東北、川東南丘陵地帶延伸,在這些地區修建了一批大中型水庫,用以囤蓄汛期都江堰余水,攔截當地徑流,成為川東北和川東南丘陵地區渠庫串聯、引蓄結合的新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