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控制點有哪些
地基基礎工程質量控制點如下:
1、 加強對地基基礎質量的設計與規劃
任何工程質量的保障必須要建立在科學的規劃設計的基礎上,對於地基基礎質量工程來說,也必須要進行科學的設計,首先在地基基礎設計階段就要對地基基礎質量進行科學的設計與論證,充分考慮地基基礎工程所處的地域環境、水文特點以及施工技術等因素;其次要加強地基基礎施工組織管理機構的建設,將地基基礎質量控制管理責任明確到人,按照規定的章程,建立完善的管理工作體系;最後要加強對建築原材料的管理與控制,如果建築材料達不到施工要求,那ô即使再有先進的施工技術與管理制度,也不能保障地基基礎的質量,因此要提高對建築原材料的檢測:一是原材料的選用要經過科學的招標,並且選用質量信譽較高的企業產品;二是提高對原材料的檢查力度,在產品進場之前要進行仔細的抽檢,並且要保證ÿ批產品都要有產品合格證和檢驗合格證等資質,對於不合格的產品堅決不能使用。
2、 建築地基的測量放線
建築地基的測量放線是建築地基施工中的基礎性工作,地基工程安全順利的施工離不開精確、詳細、周密的測量工作的支撐。同時地基施工的安全穩定進行也為地基上部建築物的施工提供了技術保障。在建築地基的測量放線過程中,要求有關測量人員要熟練地掌握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進而才能高質高效地完成地基測量放線任務。此外,為了確保測量的准確性,除了要求測量人員專業技能過硬外,還要從測量工具的先進性方面入手,引進先進的測量工具,只有雙管齊下才能為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提供更為准確的測量數據。
3、 建築地基的施工材料控制
嚴把建築地基施工材料的控制關,地基施工材料質量將關系著整個工程質量。在建築地基的施工過程中,對於進場材料一定要檢查其是否具有出廠合格證,選擇的材料供應商是否通過國家的建築材料資質審核,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對原材料供應商進行調查研究,以便保證材料的真實性。此外,對於批量的材料要進行抽檢,看其在規格、材質要求方面是否滿足地基施工要求。
4、 加強對地基基礎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
(1) 基槽的開挖與檢驗,首先地基基礎施工必然要進行基槽的開挖,而在開挖前要按照圖紙設計的要求,進行准確的放線測量工作,當然為了縮短工程周期,在基槽挖掘時,可以採取機械開挖、人工整邊、局部挖土的方式,並且在開挖的過程中,要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及時清理不需要的雜土,而對於需要回填的土要進行防污染處理堆放。在基槽快要挖到預期的要求時,要進行槽底標高測量;其次基槽完成後要進行質量驗收,驗收檢驗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槽的尺寸以及標高等是否與設計圖紙的要求相符;槽底部的硬度是否達到要求;槽底土層是否出現「橡皮土」現象等。
(2)基礎標高控制在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可以允許地基基礎層標高超出一部分,但是超出的部分應該在允許的偏離的范Χ內,因此在砌築前,要對基層標高進行仔細的檢查,發現低凹處的要進行墊平處理,合理應用皮數桿,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基礎標高。
(3)做好地基基礎的注漿作業首先要對於需要注漿的鑽孔進行記¼,並且在硅化土層以上保留一些δ加固土層,在注漿的時候要控制好灌漿的壓力,一般在作業開始的時候保持在0.2-0.5MPa,在灌漿結束是保持在0.8-1.0MPa 范疇內,並且隨時觀察灌漿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如果出現周Χ建築物基礎發生變形後,要立即停止灌漿,並且分析原因,採取調整注漿參數進行補救。
5、 建築地基水泥灌樁的質量控制
建築地基施工多數採用鑽孔灌樁技術進行地基基礎的加固處理,鑽孔灌樁施工中的ÿ一個環節都對地基基礎施工質量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要建築地基水泥灌樁施工中要嚴格地進行施工質量控制。施工前的檢查工作,即施工前對鑽孔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保證底座和頂端的平穩性,避免在鑽孔過程中因設備問題影響鑽孔質量。鑽孔達到設計高度時,應對孔徑、孔深及孔的垂直度進行測量,如果發現鑽孔某項參數和設計參數不符,應立即採取有關措施對鑽孔進行修正。修正完畢後請監理工程師對鑽孔進行檢驗,判定,符合標准後方能進行下一環節的施工。
6、 加強地基基礎質量的監督管理
提高建築地基基礎質量的關鍵因素就是建立完善的地基基礎質量監督管理機制,提高對地基基礎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與管理:一是施工方要採取積極地措施加強對施工過程質量的監控、施工過程的記¼以及全方λ的施工監督管理,充分發揮施工監理人員的監督職能,工程監理人員要及時發現地基基礎質量問題,並對存在的施工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阻止不正確的施工,並且監督施工方進行整改;二是建立施工責任層級推進制。要將地基基礎工程的ÿ個環節責任細化到人,在ÿ個環節的工程進行驗收後,才能進行下一環節的施工,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前一環節出現問題,而導致後面的施工掩埋了前一環節存在的問題;三是要加強對地基基礎施工機械設備的監督,對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要建立動態的監督制度,保證ÿ個機械設備在運行的時候能夠正常工作,同時對於機械設備使用人員也要進行資質監督,保證ÿ個施工人員都要具備其崗λ資質,有相應資質的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總之,由於地基施工具有隱蔽性的特點,所以給施工提高了一定的難度。在地基基礎施工中,施工環節比較復雜,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對整個工程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地基施工中,應該協調好各個施工環節的關系,確保工序的合理進行。
『貳』 如何控制工程施工質量
1、施工前的管理 開工前,實行圖紙會審制度,圖紙未經會審,堅決不允許施工,圖紙會審後,做到盡可能地對圖紙上存在的錯、漏、碰、缺及時修改,設計對業主、施工方進行書面解答。實行圖紙質量連帶責任制,以增強會審各方責任心,防止圖紙會審流於形式,造成變更、返工影響工程質量。
2、施工現場的管理 施工現場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要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准,即操作依據,可以是企業標准、施工工藝、工法、操作規程等,是保證國家標准貫徹落實的基礎,所以這些企業標准必須高於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二是有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按照質量管理規范建立必要的機構、制度,並賦予其相應的責任、權利,保證質量控制措施的實施。三是有施工質量驗收制度,包括材料、設備的進場檢驗驗收、施工過程的試驗檢驗、竣工後的抽查檢測,要有具體的規定,明確檢驗項目和制度等。重點是竣工後的抽查檢測,檢測項目、檢測時間、檢測人員應具體落實。四是提出了綜合施工質量水平評定考核制度是將企業資質、人員素質、工程實體質量要求等,形成綜合效果和成效,包括工程質量的總體評價、企業的質量效益等,所做的目的是經過綜合評價,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落實過程式控制制 加強工序質量的控制是落實過程式控制制的基礎,工程質量的控制必須落實到可操作的工序中去,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既材料質量控制、工序檢查、專業工種之間交接檢驗
3.1 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是對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築構配件、器具和設備規定了進場驗收,一是上述物質只要進入現場都應進行驗收;二是凡涉及到安全、功能的有關產品,均應按相關專業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的規定進行交驗,三是不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簽字,不得用於工程中。對主要的原材料進行的控制手段可在如下四個階段過程中進行控制:定貨前的控制;進貨後的控制;現場配製材料的控制;現場使用材料的控制。對個別材料雖然有材料合格證,但需要進行現場抽檢檢測。
3.2 加強工序質量的控制 對工序質量的控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建立控制點,按工序的工藝流程,在各點按照施工技術標准進行質量控制,稱為控制點,即將工藝流程中能檢查的點,提出控制措施進行控制,使工藝流程中的每個點在操作過程中都能達到質量要求。二是檢查點,在工藝流程式控制制點中,找出比較重要的控制點,進行檢查,提出要求。可以是操作班組、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工程師等。三是停止點,就是在一些重要的控制點和檢查點進行全面檢查,凡是能反映該工序質量的標准都可以檢查和檢驗,這種檢查可以是生產班組自檢,由專職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認可,也可以由專職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自行檢查,做到這三方面,就能對工序質量得以控制。
4、各工序之間的相互交接檢驗 各工序之間的交接驗收,絕大多數是工序施工完成,形成了檢驗批。但是為了給後道工序提供好的工作環境,使後道工序的質量得以保證,同時經過後道工序的確認,也為前道工序質量給予認可,促進了前道工序的質量控制,同時也促進了後道工序對前道工序質量的保護。
5、驗收程序及組織
5.1 生產者自我檢查是工程質量驗收的基礎 工程質量驗收首先是班組在施工過程中的自我檢查。自我檢查就是按照施工操作工藝的要求,邊操作邊檢查,將有關質量要求及誤差控制在規定的限值內,單位工程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組織有關人員對檢驗批質量進行檢查評定,由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評定,作為檢驗批、分項工程向下一道工序交接的依據。 自檢、互檢是班組在分項或分部工程(檢驗批、分項完工、中間交接驗收)交接前有班組先進行的檢查,也可以是分包單位在交給總包之前,由分包單位先進行的檢查,還可以是由單位單位工程項目經理組織有關班組長及有關人員參加的交工前的檢查驗收。 交接檢是個班組之間或各工種、各分包之間,在工序、檢驗批分項或分部工程完畢之後,下一道工序(檢驗批、分項或分部工程)開始之前,共同對前一道工序工程的檢查,對前一道工序的認可,為後一道工序創造了合格的工作條件。 好的質量是施工出來的,操作人員如果沒有質量意識,管理人員沒有質量觀念,不從自己的工作做起,想搞好質量是不可能的了。施工企業對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都應按照企業標准評定合格後,將各驗收記錄表填寫好,再交監理單位進行驗收,企業的自我檢查評定是工程驗收的基礎。對一些政策允許的建設單位自行管理的工作,應交建設單位到工地現場對該項目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
『叄』 淺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基礎工程施工內容相對簡單,質量控制項目不多,但是控制難度較大。
1.原材料質量控制,所用水泥、砂石、鋼筋、混凝土、鋼絞線、預應力管樁等等,均需要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進場復試或者現場檢測。
2.施工過程中的放線驗線、垂直度控制、標高控制、鋼筋加工控制、混凝土澆灌控制等都非常重要,是決定基礎樁、護坡樁等的關鍵點。
3.施工完畢後的成品保護也是至關重要,有的基礎樁強度未到,就進行開挖,造成基礎樁被挖斷、移位的情況,於質量非常不利
『肆』 工程材料質量,主要控制其相應的什麼性能
一、對人的管理
在「人、料、機、法、環」這五大因素中,「人」是處於中心地位的。機械由人控制、材料由人管理、方法為人創造和總結、環境靠人治理,一切工作都離不開人。因此,「人」的行為是技術、質量、安全生產等工作的關鍵,做好「人」的工作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早已成為建設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共識。「人的因素第一」即具體管理者、操作者的素質及組織能力,在工程建設中起著主導作用,為避免人的失誤,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增強人的責任感和質量觀,達到以工作質量保工序質量、保工程質量的目的,我們應當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加強對人的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勞動紀律教育、專業技術知識培訓,改善勞動條件,公平合理的勞動待遇,還要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應從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出發,本著適才適用,揚長避短的原則來控制人的使用,力求使企業各級人員的能力能夠得到最好的組合和充分的發揮。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必須堅持對所選派的項目領導者、管理者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和組織管理
能力訓練,使其具備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能夠擔負起領導的職責。
2、必須堅持對分包商的資質考核和施工人員的資格考核,嚴格把關,對不符合條件要求的決不能使用。
3、必須堅持持證上崗制度。即堅持施工作業人員必須「先培訓,後上崗」的用人原則。
二、對建築材料的控制與管理
建築材料(包括原材料、工程成品、半成品、構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的優劣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與管理,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是創造正常施工條件,實現工程項目投資控制和進度控制目標的前提。要優先採用節能降耗的新型建築材料,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建築材料。對建築材料質量的控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及時掌握市場材料信息,優選合格供貨廠家。
2、合理組織材料進場,確保工程施工正常進行。
3、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材料的損失與浪費。
4、健全現場材料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帳。加強材料運輸、倉庫、收發、保管工作。
5、嚴格材料檢查驗收程序,避免將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留下質量隱患。
6、重視材料的使用認證,以防錯用或使用不當。
7、建築材料質量控制的內容主要有:材料的質量標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樣、試驗方法,材料的適用范圍和施工要求等。
三、對施工機械設備的控制與管理
建築機械設備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機械設備和生產機械設備控制與管理兩方面。其中施工機械設備包括起重設備、各項加工機械、專項技術設備、檢查測量儀器表設備及人貨兩用電梯等。
1、要健全人機固定製度、「操作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保養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確保機械設備處於最佳使用狀態。
2、在工程項目設計階段,主要控制設備的選型和配套,要根據不同工藝特點
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即配套投產能充分發揮效能來確定設備類型。
3、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主要控制設備按設計選型購置,設備按名稱、型號、規格、主要性能參數、數量的清單逐一檢查驗收,設備的安裝符合有關設備的技術要求安全和質量標准,設備的試車運行正常、能配套投產。
4、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必須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建築結構形式、機械設備性能、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組織與管理、建築技術經濟等各種因素,制定合理的機械化施工方案,使之合理裝備、配套使用、有機聯系,充分發揮建築機械的效能,力求獲得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
四、對施工工藝方法的控制
施工工藝方法的控制是指對在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測手段、施工組織設計等的控制。其中,施工工藝是否先進合理是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及工程造價的關鍵因素,施工工藝是否合理可靠也直接影響到工程施工安全;施工方案的正確與否,是直接影響工程項目的進度控制、質量控制、投資控制三大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的重要環節。往往是由於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為此,在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工藝、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於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對施工方案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全面正確地分析工程特點、關鍵技術及環境條件等各方面情況,明確質量目標、驗收標准、控制的重點和難點。
2、制定合理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施工技術方案和組織方案,前者包括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後者包括施工區段劃分、施工流向及勞動組織等。
3、合理布置施工總平面圖和各階段施工平面圖,合理選用和搭設施工臨時設施,。
4、選用和設計保證質量與安全的模具、腳手架等,配置合理的施工機械設備。
5、編制工程所採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專項施工方案和質量管理計劃。
五、施工環境因素的控制
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環境因素主要有: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現場水文、氣象變化及其他不可抗力等自然環境因素。工程管理環境:如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制度等;勞動環境:如施工現場的通風、照明條件,勞動力組合情況、
勞動工用具配置、工作面情況、職業健康安全衛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環境。環境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一般難以避免,它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往往前一工序就是最後一工序的環境,前一分項、分部工程也就是最後一分項、分部工程的環境。因此,要消除其對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應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主要採取預測預防的控制方法。
1、對地質水文等方面影響因素的控制,應根據設計要求,分析工程岩土地質資料,預測不利因素,並會同設計等方面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基坑降水、排水、加固維護、監測監控等技術控制。
2、對氣象變化方面的不利條件,如:溫度、濕度、大風、暴雨、酷暑、嚴寒等都對工程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應在施工方案中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如:制定季節性施工保證質量和安全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質量受到凍害。乾裂、沖刷、坍塌的危害。明確施工措施,落實人員、器材等方面各項准備工作以緊急應對,從而控制其對施工質量的不利影響。
3、環境因素造成的施工中斷,必須通過加強管理、調整計劃等措施來加以控制。;要建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合理地布置。要不斷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和作業環境;要加強對自然環境和文物的保護;要盡可能減少施工所產生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即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暢通,工作場所清潔整齊,施工程序井井有條;對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技術交底、重大危險點源的安全技術措施、做到施工現場秩序化、標准化、規范化,最終實現安全、文明施工、綠色施工。
在工程項目的施工管理過程中,只有加強對影響工程項目質量的種種因素,事先採取有效的預防性措施,事中及時加以控制並檢查監督落實,事後總結經驗教訓,才能保證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步入一個良性循環軌道,從而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