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析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開題報告怎麼寫要範文
摘要:混凝土工程施工時,經常發生一些質量通病,嚴重影響了工程質量,本文就從質量通病的產生原因和防治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混凝土工程;質量通病;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1 蜂窩 1.1現象: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酥鬆、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1.2產生的原因 1.2.1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砂、石子、水泥等材料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1.2.2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和均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1.2.3 下料不當或下料過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漿離析; 1.2.4 混凝土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1.2.5 樓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1.2.6 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1.2.7 基礎、柱、牆根部未加間歇就繼續灌上層混凝土。 1.3 防治措施 1.3.1 認真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准確,混凝土拌和均勻,坍落度適合;增加混凝土攪拌時間,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和過振現象;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應設串筒和溜槽,下一層混凝土澆築前應鋪設2cm的水泥砂漿;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基礎、柱、牆根部應在下部澆完間歇1-1.5h,密實後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1.3.2 小蜂窩:洗刷干凈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鬆散顆粒,刷洗凈後,支模用高一級細石混凝土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築混凝土封閉後,水泥壓漿處理。 2 麻面 2.1 現象:混凝土局部表面現象出現缺漿和許多小凹坑、麻點,形成粗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2.2 產生的原因 2.2.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干凈,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破壞; 2.2.2 模板未澆水濕潤或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 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過多出現麻面; 2.2.3 模板拼縫不嚴,局部漏漿; 2.2.4 模板隔離劑塗刷不勻,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面; 2.2.5 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現象形成麻點。 2.3 防治措施 2.3.1 模板表面清理干凈,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濕潤;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塗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2.3.2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現象無粉刷,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後,可用1:2或1:2.5水泥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3 孔洞 3.1 現象:混凝土結構內部有較大尺寸的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鋼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 產生的原因 3.2.1 在鋼筋較密的部位或預留孔洞和預埋件處,混凝土下料被擱住房,未振搗不實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3.2.2 混凝土離析,砂漿分離,石子成堆,嚴重跑漿,又未進行振搗。 3.2.3 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多,過厚,下料過高,振搗器振動不到,開成鬆散孔洞; 3.2.4 混凝土內掉入木塊,泥塊等雜物,混凝土被卡住。 3.3 防止措施 3.3.1 在鋼筋密集處及復雜部位,採用細石混凝土澆灌,認真分層振搗密實;預留孔洞處,應兩側同時下料,嚴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木塊等雜物掉入混凝土內,應及時清除干凈; 3.3.2 將孔洞周圍的鬆散混凝土和軟弱漿鑿除,用壓力水沖洗,充分濕潤後用高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澆灌,搗實。 4 露筋 4.1 現象:混凝土內部主筋、負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結構構件表面。 4.2 產生的原因 4.2.1 灌築混凝土時,鋼筋保護層墊塊位移或墊塊太少或漏放,致使鋼筋緊貼模板外露; 4.2.2結構構件截面小,鋼筋過密,石子卡在鋼筋上,使水泥砂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造成露筋; 4.2.3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產生離析,模板部位缺漿或模板漏漿; 4.2.4 混凝土保護層太小或保護層外混凝土振搗不實;或振搗棒撞擊鋼筋或踩踏鋼筋,使鋼筋位移,造成露筋; 4.2.5 木模板未澆水濕潤,吸水粘結或脫模過早,拆模時缺棱、掉角,導致漏筋。 4.3 防治措施 文章由 http://www.shlunwen.com/tujianlunwen/ 提供
Ⅱ 建築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有哪些規范
這沒有這種規范,規范都是知道意見和要求,例如標准、規范、規程等,規范里最多有質量通病的描述,不會有這種規范的,你只能找相關書籍和文章
Ⅲ 急求一篇關於屋面防水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措施的開題報告
開 題 報 告
題 目:屋面施工中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報告人: 2014年 7 月 20日
一、文獻綜述
在屋面施工中重點在屋面的保溫和防水方面,保溫性能主要影響使用者的使用舒適性,防水性則直接影響建築完整性及管道設備的完好性,也是保證屋面其他功能的前提。然而屋面防水是建築工程中存在的質量通病,也是多年來一直未能解決好的難題。目前,採用較多的是剛性及柔性防水兩種做法,剛性防水由於溫差應變,易開裂滲水;柔性防水多為瀝青油氈等有機材料易老化,壽命短,所以在屋面施工中選材也是很重要的。縱觀其上屋面施工中首要考慮的是設計方案,其次考慮的是材料,最後是施工過程的把關。
二、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了解屋面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
意義: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建成區中綠地面積不足的現象日益明顯,建設屋頂花園,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已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幾十年來,德國、日本對屋頂綠化及其相關技術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並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術,是世界上屋頂綠化技術水平發展較快的國家。據權威工業情報機構透露,至2012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屋頂市場。進入21世紀,「節能與環保」成為全世界共同的目標和行動,低碳建築、綠色建築的發展方興未艾,作為建築最重要的功能部位屋面,正朝著綜合性和集約化方向發展。由此可見現在的屋面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防水保溫,未來還將廣泛用於綠化環保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市場,所以屋面施工在未來將面臨更多的挑戰,我們應該更加深入的去解析屋面工程的各個部分,以應對未來屋面的大環境。
三、研究方案
從屋面的的各個用途入手,對各種用途進行分項研究,從設計方案到選材,到最後的施工階段,首先對不同的建築要求做出合理的設計,然後選出經濟適用的材料,在施工過程中了解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後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找出應對的方法。
四、進度計劃
第一章緒論:在開題報告結束1周內完成 第二章屋面防水:在第一章結束的兩個星期完成 第三章屋面保溫工程:在第二章結束兩星期完成 第四章冬期施工:在第三章結束兩星期完成
最後進行整理一個星期預計9月初可以結束設計。
五、指導教師意見
Ⅳ 簡述屋面防水工程質量通病有哪些
1.2質量通病及防治
1.2.1
找坡不準,排水不暢
1).
現象:
找平層施工後,在屋面上容易發生局部積水現象,尤其在天溝、檐溝和水落口周圍,下雨後積水不能及時排出。
2).
原因分析:
(1)
屋面出現積水主要是排水坡度不符合設計要求。
(2)
天溝、檐溝似向坡度在施工操作時控制不嚴,造成排水不暢。
(3)
水落管內徑過小,屋面垃圾、落葉等雜物未及時清掃。
3).
預防措施:
(1)
根據建築物的使用功能,在設計中應 正確處理分水、排水和防水之間的關系。平屋面宜由結構找坡,其坡度宜為3%;當採用材料找坡時,宜為2%。
(2)
天溝、檐溝的縱向坡度不應小於1%;溝底水落差不得超過200mm;水落管直徑不應小於75mm;1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匯水面積宜小於200㎡.
(3)
屋面找平層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坡度拉線,並在相應位置上設基準點(沖筋)。
(4)
屋面找平層施工完成後,對屋面坡度、平整度應及時組織驗收。必要時可在雨後檢查屋面是否積水。
4).處理方案:
按照規范標准規定,對局部找補細部處理,達到相關設計規范要求。
1.2.2
找平層起砂、起皮
1).
現象
找平層施工後,屋面表面出現不同顏色的分部不均的砂粒,用手一搓,砂子就會分層浮起;用手擊拍,表面水泥膠漿會成片脫落或有起皮、起鼓現象;用木錘敲擊,有時還會聽到空鼓的啞聲。找平層起砂、起皮是兩種不同的現象,但有時會在一個工程中同時出現。
2).
原因分析
(1)
結構層或保溫層高低不平,導致找平層施工厚度不均。
(2)
配合比不準,使用過期和受潮結塊的水泥;砂子含泥量過大。
(3)
屋面基層清掃不幹凈,找平層施工前基層未刷水泥凈漿。
(4)
水泥砂漿攪拌不均,攤鋪壓實不當,特別是水泥砂漿在收水後未能及時進行二次壓實和收光。
(5)
水泥砂漿養護不充分,特別是保溫材料的基層,更易出現水泥水化不完全的問題。
3).
預防措施
(1)
嚴格控制結構或保溫層的標高,確保找平層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2)
在鬆散材料保溫層上做找平層時,宜選用細石混凝土材料,其厚度一般為30~35mm,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大於C20。必要時,可在混凝土內配置雙向φb4@200mm的鋼絲網片。
(3)
水泥砂漿找平層宜採用1:2.5~1:3(水泥:砂)體積配合比,水泥強度等級不低於32.5級;不得使用過期和受潮結塊的水泥,砂子含泥量不大於5%。當採用細砂骨料時,水泥砂漿配合比宜改為1:2(水泥:砂)。
(4)
水泥砂漿攤鋪前,屋面基層應清掃干凈,並充分濕潤,但不得有積水現象。攤鋪前應用水泥凈漿薄薄塗刷一層,確保水泥砂漿與基層粘結良好。
(5)
水泥凈漿宜用機械攪拌,並要嚴格控制水灰比(一般為0.6~0.65),砂漿稠度為70~80mm,攪拌時間不得少於1.5min。攪拌後的水泥砂漿宜達到「手捏成團、落地開花」的操作要求,並應做到隨拌隨用。
(6)
做好水泥砂漿的攤鋪和壓實工作。推薦採用木靠尺刮平,木抹子初壓,並在初凝收水前再用鐵抹子二次壓實和收光的操作工藝。
(7)
屋面找平層施工後應及時覆蓋澆水養護(宜用薄膜塑料布或草袋),使其表面保持濕潤,養護時間宜為7~10d。也可使用噴養護劑、塗刷冷底子油等方法進行養護,保證砂漿中的水泥能充分水化。
4):處理方案:
(1)
對於面積不大的輕度起砂,在清掃表面浮砂後,可用水泥凈漿進行修補;對於大面積起砂的屋面,則應將水泥砂漿找平層鑿至一定深度,再用1:2(體積比)水泥砂漿進行修補,修補厚度不宜小於15mm,修補范圍宜適當擴大。
(2) 對於局部起皮或起鼓部位,在挖開後可用1:2(體積比)水泥砂漿進行修補。修補時應做好基層及新舊部位的接縫處理。
(3) 對於成片或大面積的起皮或起鼓屋面,則應產出後返工重做。為保證返修後的工程質量,此時可採用「滾壓法」抹壓工藝。先以Φ200mm、長為700mm的鋼管(內灌混凝土)製成壓輥,在水泥砂漿找平層
攤鋪、刮平後,隨即用壓輥來回滾壓,要求壓實、壓平,直到表面泛漿為止,最後用鐵抹子趕光、壓平。採用「滾壓法」抹壓工藝,必須使用半干硬性的水泥砂漿,且在滾壓後適時地進行養護。
1.2.3
找平層開裂
1).現象
找平層出現無規則的裂縫比較普遍,主要發生在有保溫層的水泥砂漿找平層上。這些裂縫一般分為斷續狀和樹狀兩種(圖31-1),裂縫寬度一般在0.2~0.3mm以下,個別可達0.5mm以上,出現時間主要發生在水泥砂漿施工初期至20d左右齡期內。不少工程實踐證明,找平層中較大的裂縫還易引發防水卷材開裂(包括延伸性較好的改性瀝青或合成高分子的防水卷材在內),且兩者的位置、大小互為對應,如圖31-2所示。
另一種在找平層上出現橫向有規則裂縫,這種裂縫往往是通長和筆直的,裂縫間距在4~6m左右。
2).原因分析
找平層上出現無規則裂縫與下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