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技術 > 生態修復工程技術

生態修復工程技術

發布時間:2021-06-17 00:02:39

⑴ 河流生態修復的工程技術有哪些

河流生態恢復工程技術可以分為三大類:
化學工程法、物理工程方法、生物工程法
一、化學工程法:如加入化學葯劑殺藻,加入鐵鹽促進沉澱,加入石灰脫氮
二、物理工程法:如疏挖底泥、機械除藻、引水沖淤等。更專業且系統的說法有「河道控制工程」,包括1、全寬結構;2、河岸侵蝕控制的半寬結構;3、縱向河岸防護;4、河床補給;5、裁彎河流的恢復;6、魚類保護層;7、投放漂石;8、魚道設置;9、沙子河礫石分選
三、生物工程法:如生物膜工程(降解污染物)、濱河帶植被恢復工程、構建人工濕地與水渠、水生動植物恢復工程、生態清淤工程、生態景觀恢復等等
匆忙總結的,僅供參考

⑵ 生態恢復和生態修復的區別

1、原理不一樣

生態恢復,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干擾,以減輕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恢復能力,輔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生態修復,在生態學原理指導下,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以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優化組合,使之達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費的一種綜合的修復污染環境。

2、途徑方法不一樣

生態恢復,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指標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土壤肥力的恢復和物種多樣性的恢復。

生態修復可以有以下幾種修復方式:

微生物—物理修復、微生物—化學修復、微生物—物理—化學修復、植物—物理修復、植物—化學修復、植物~物理—化學修復、植物—微生物修復、植物--微生物—化學修復、植物一微生物—物理修復。

(2)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擴展閱讀:

生態修復的特點:

(1)嚴格遵循循環再生.和諧共存、整體優化、區域分異等生態學原理。

(2)影響因素多而復雜

生態修復主要是通過微生物和植物等的生命活動來完成的,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也將成為影響生態修復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態修復也具有影響因素多而復雜的特點。

(3)多學科交叉

生態修復的順利施行,需要生態學、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栽培學和環境工程等多學科的參與,因此,多學科交叉也是生態修復的特點。

⑶ (二)河流濕地修復工程生態修復技術

根據濕地的構成和生態系統特徵,濕地的生態修復可概括為:濕地生境修復、濕地生物修復和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修復三個部分,相應地,濕地的生態修復技術也可以劃分為三大類:

1.濕地生境修復技術

濕地生境修復的目標是通過採取各類技術措施,提高生境的異質性和穩定性。濕地生境修復包括濕地基底修復、濕地水狀況修復和濕地土壤修復等。濕地的基底修復是通過採取工程措施,維護基底的穩定性,穩定濕地面積,並對濕地的地形、地貌進行改造。基底修復技術包括濕地基底改造技術、濕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術、清淤技術等。

濕地水狀況修復包括濕地水文條件的修復和濕地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夾河濕地水文條件的修復是通過疏通水系等水利工程措施來實現;濕地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包括污水處理技術、水體富營養化控制技術等。需要強調的是,由於水文過程的連續性,必須嚴格控制水源河流的水質,加強夾河上游及相關支流的生態建設。土壤修復技術包括土壤污染控制技術、土壤肥力修復技術等。

2.濕地生物修復技術

該技術主要包括物種選育和培植技術、物種引入技術、物種保護技術、種群動態調控技術、種群行為控制技術、群落結構優化配置與組建技術、群落演替控制與修復技術等。

3.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修復技術

該技術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總體設計技術、生態系統構建與集成技術等。濕地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既是濕地生態修復研究中的重點,又是難點。

基於工藝經濟、技術穩定、管理簡便的設計原則,綜合考慮生態保護與水質凈化相協調、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重、濕地建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相統一,根據夾河的地形地貌特徵,來確定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方案。在全面查清夾河濕地資源本底和環境狀況的基礎上,重點保護好現有濕地資源和濕地環境,局部疏浚淤積濕地,實施退耕還濕工程,修復濕地植被,加強保護設施建設,為夾河濕地的全面保護和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首先是對水域實施疏浚連通工程,增加濕地水域面積,增加濕地蓄水量。其次,對水域土駁岸和混凝土護岸實施生態護坡和濕地植物栽種工程,主要為生態護坡、栽種濕地植物,形成河道滯留塘,在保證河流水質凈化效果的基礎上兼顧景觀開發。

4.濕地建設的主要工藝方案

該方案本著既要保障河水水質安全,又要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原則,在河流綜合整治過程中需採取科學的治污之路,即從流域內每一條匯水河流入手,按照目標、總量、項目、投資四位一體的小流域控制思路,實施「治」、「用」、「保」並舉策略,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宏觀管理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的作用,全面推進流域內經濟結構調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清潔生產、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生態保護和建設等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流域污染綜合治理。

所謂「治」,即污染治理。是指以循環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學為指導,綜合採用結構調整、清潔生產、末端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疏浚等全過程污染防治措施,解決流域內環境污染問題。

所謂「用」,即行政轄區內水資源的充分循環。是以節水為基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利用閑置荒地及廢棄河道,建設中水調蓄設施,合理規劃污水回用工程,最大限度地實行水資源的流域內循環,減少污水排放量。

所謂「保」,即流域生態修復與功能強化。是在污染治理和污水資源化的基礎上,採用濕地建設、水土保持、小流域開發治理、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修復、重建技術,對流域的生態恢復過程進行強化,使之向提高自凈能力、改善水質與生態環境、恢復自身應有生態功能的有利方向盡快轉變。

從治理技術的內在屬性和特點上來講,污染河流的凈化技術一般分為物理/化學技術和生物/生態技術。

物理/化學技術是目前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比較常用的應急技術,主要有河道曝氣、底泥疏浚、引水沖污和投加化學葯劑等。物理/化學技術短期效果好,但是費用高,只能處理小型河流或者景觀價值較高的河流,對環境有一定的副作用,生態效果不理想,難以長期應用。

生物/生態技術目前主要有生物過濾、人工濕地、滯留塘、多自然河道和植物浮床等。

(1)生物過濾技術

生物過濾技術屬於污染河流的強化治理技術,特別適合於嚴重污染河流支流的水質凈化。生物過濾技術結合了生物膜的降解特性和填料的過濾作用,既具有生物膜處理技術的處理效率和抗沖擊負荷較高的特點,又具有過濾技術的穩定性(對不同種類及大小的污染物,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都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技術的適用性和持續性比較強;生物過濾技術還可以通過對運行條件的調整,實現多種污染物去除功能(如脫氮除磷等)。

(2)強化人工濕地技術

濕地是陸地和水體之間的過渡地帶,具有獨特的生態結構和功能,是自然環境中自凈能力很強的區域之一。人工濕地可以利用天然或人工構築水池或溝槽,在底面鋪設防滲層,並充填一定深度的土壤和填料組成填料床,表面種植一些生長快速的耐水植物(如蘆葦、香蒲等),形成一個含多種基質和生物的獨特生態環境。因而人工濕地是一種良好的污染河水的生態凈化技術。

根據水流方式,人工濕地可以分為潛流(SSF)和表面流(FWS)兩種。其凈化機理主要有:①過濾和沉降;②吸附和離子交換;③污染物的降解;④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⑤對病原體的滅活。

表面流濕地類似於天然沼澤濕地,污水在人工濕地床體的表層流動,水位較淺,一般在0.1~0.6m左右。這種類型的人工濕地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缺點是佔地面積大,水力負荷低,去污能力有限,受氣候影響較大,夏季會孽生蚊蠅、散發臭味。除了改善水質外,表面流人工濕地還給人們提供美學價值和為水生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地的功能。表面流人工濕地常用於湖泊、河流的水質凈化與生態修復。

在潛流濕地系統中,污水在濕地床體內部流動,可以充分利用基質層表面生長的生物膜、豐富的植物根系及基質截留等作用,有效延長水力停留時間,提高濕地系統的處理效果和處理能力,同時由於水流在土壤層以下流動,故具有保溫性較好,處理效果受氣候影響小、衛生條件較好等優點,是目前研究和應用較多的一種濕地系統。相對於表面流濕地,潛流型人工濕地存在易阻塞、管理復雜,投資較高及環境友好型較差等缺點。

在具體的應用中,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基質(土壤和填料),根據實際情況種植不同的植物,利用系統中不同基質、植物、微生物和動物形成的獨特生態環境,對污染河水進行凈化。

(3)滯留塘技術

滯留塘技術在國外的應用和研究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並逐漸受到重視。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已大規模應用於控制暴雨徑流污染和污染河流的自凈能力強化,並形成了成熟的應用技術,獲得了大量的設計、運行和管理經驗和參數。在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河道穩定塘應用,河流滯留塘技術通過直接在河床上建堰攔水,可以延長河水在單位距離上的停留時間,促進顆粒污染物的自然沉降,提高河水的透明度;可以利用河灘、河岸以及塘內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降解河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削減氮磷等誘發水體富營養化的物質;可以利用攔水堰上的跌水,加強河水自然復氧,最終提高單位距離上的河流自凈能力。河流滯留塘技術相對易於實施,管理簡單,比較適合於河灘寬闊的小型河流的污染治理和修復。

(4)多自然型河道技術

「多自然型生態河道」即指「多種動植物及微生物可以共存、繁殖的河道」。構建多自然型的生態河道主要通過河道環境條件的天然模擬和強化,在再生河道生物群落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

天然河道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由不同的生物群落所組成。河道物理結構廣義上可分為:水體的河床部分(水生生物區)、河灘部分(水交換區,兩棲區)和受水影響的河岸區。構建多自然型的生態河道,即從這三個層次上通過環境條件的天然模擬和強化,營造適於各種生物棲息繁衍的環境條件,再生各種生物群落,恢復和強化河道的自凈能力,重建河道良好的生態系統。

(5)植物浮島技術

生物浮島技術是利用生態工程學原理,在受污染河道,用木頭、泡沫等輕質材料搭建浮島,以浮島作為載體,在水面上種植植物,構成微生物、昆蟲、魚類、鳥類、植物等自然生物棲息地,形成生物鏈來幫助水體恢復,降解水體的COD、氮、磷的含量,主要適用於富營養化及有機污染的河流。除此之外,還具有為生物提供生息空間,改善景觀以及消波護岸的功能。生物浮島依據浮島植物是否和水接觸分為乾式浮島和濕式浮島兩種。

植物浮島技術的核心是將植物種植於水體水面上,利用植物的生長從污染水體中吸收大量污染物質(主要為氮、磷等營養物質),並通過收獲植物體的方法將其搬離水體。還可以在植物根部放置軟性填料,進一步促進植物生長,去除水中污染物質。

生態浮島可就地處理河流,工程量小,投資省;處理效果好,自然景觀和諧;實現資源持續利用;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避免重復污染,重復治理,實現一次投資長期受益。2002年6~11月和2003年5~10月在北京永引渠羅道庄橋上游設置了5000m2的生物浮島,所植物種為美人蕉、旱傘草,取得了較好的水質修復效果,同時營造出美好的景觀效果。但是植物浮島技術費用較高,且適用性有所限制。

(6)生態護坡技術

河道走廊的生態修復延伸到水環境綜合整治中,生態護坡以保護和創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自然景觀為前提,在再生生物群落的同時,建設具有設定抗洪強度的河流護堤工程,能夠提高水系功能和改善水的質量,把受人類嚴重干擾和破壞的河道修復成為水體與土壤、水體與生物相互涵養,適合生物生長的近自然狀態的河道。因而,生態護坡技術在水環境綜合整治中逐步得到了應用和發展。

(7)其他

包括投加生物制劑和生物操縱法等,主要是通過在人工條件下強化微生物對污染物質的降解能力,來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生物/生態技術的主要優點:

1)基建、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經濟可行。生物/生態技術可以利用太陽能作為污染凈化系統的能源,通過微生物和動植物的自然生長來降解、吸收、轉移河水中的污染物,較少需要輸入人工的能源和物質。其次,微生物和動植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按照一定規律自行生長繁殖,發揮水質凈化作用,較少需要人為管理以維持凈化系統的運行。

2)副作用小,對環境沒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生物/生態技術利用自然界原有的或者經過略微改造的生物,而非人工物質來凈化河水,環境相容性好,不存在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穩定的河水生物/生態凈化系統其內部的物質轉換和能量流動處於平衡狀態,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不容易對外界環境造成沖擊。

3)能自我調整,適應環境的變化。微生物有很強的變異能力,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當河水的污染物發生改變時,生物/生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仍舊能夠發揮水質凈化作用,同一種技術對不同類型的河流水質污染有較好的適用性。

4)可與親水景觀建設相結合,外在表現形式自然親切,更富人性化。生物/生態技術利用天然的生物,而非人工的化學物質或機械等來凈化河水,能較為容易地與原有自然環境相融合。

由於具有以上優勢,生物/生態技術在污染河流治理中得到越來越多重視和實際應用。目前實施人工濕地和滯留塘技術對受損河道進行生態修復和水質凈化已逐漸推廣起來。

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的建設,是流域「治、用、保」綜合治理思路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凈化流域內污染物的最後一道屏障。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建設的成敗,直接關繫到能否實現流域水質的目標。

⑷ 污染修復與生態工程技術有什麼就業方向

環境監測與評價主要側重環境監測與管理。就業面向:環保部門及生產企業的環境監測部門從事環境監測、評價及管理工作。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培養具有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能夠從事三廢處理與處置、環境監測等崗位技術工作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趨於多樣化,主要包括:(1)與大氣污染、水污染治理及監測有關的企、事業單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水處理部門從事除污設備、凈化裝置的采購、安裝、調試、使用、檢修、維護等崗位。(2)環保儀器設備的製造、銷售等環境服務行業。(3)環境監測、樣品分析和環境管理等

⑸ 污染修復與生態工程技術專業怎麼樣,就業怎麼樣

環境生態工程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級政府環保部門、規劃部門、建設管理部門、設計研究院所、環境工程公司、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等從事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工程設計、環保產品開發以及教學和環境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近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100%。環境生態工程專業專業畢業生還可報考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市政工程、環境管理、城市環境與生態工程等專業研究生。隨著環境保護觀念宣傳的深入,人們對環境意識的加強,有理由相信,未來幾年內,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的需求將會大大增加。 總體來看這個專業就業前景是不錯的,看好。

⑹ 江西省贛地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西省贛地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2018-11-05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章江新區中創國際城3幢3號樓1122號。

江西省贛地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60700MA387K7D3W,企業法人曾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江西省贛地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許可項目: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建設工程設計(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一般項目: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服務,水文服務,土地整治服務,水利相關咨詢服務,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固體廢物治理,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自然生態系統保護管理,地質災害治理服務,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水土流失防治服務,安全技術防範系統設計施工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

通過工程資訊網查看江西省贛地生態修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常見的生態修復方法

廣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退化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少施化肥,增施農家肥料;種植綠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種;輪作、套作,間種、混種;減少化學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籬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 在封禁的基礎上,補種鄉土樹種、草種。封禁時間的長短因生態系統類型、受損程度、氣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喬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態系統可分別為8年以上、5~8年、3~5年。 (2) 退化河流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在土壤侵蝕地區,導致河流退化的驅動力主要有修路、開礦、樵採、河岸放牧、化肥與農葯的面源污染、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點源污染、過度捕魚等,對由於這些驅動力所導致的退化河流生態系統進行生態修復,最重要的是要減輕或解除導致河流生態系統退化的驅動力,讓河流休養生息。
(3) 內陸河流域退化綠洲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實施生態應急補水工程,至少要滿足天然綠洲生態系統最小生態需水量;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適當減少人工綠洲面積,使人工綠洲和天然綠洲面積比例調整到1:1左右。
(4) 退化水庫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對退化水庫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可採取與退化河流生態系統相同的方法。
(5) 退化礦山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該生態系統的土壤、植物等組分完全受損,缺乏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對這種嚴重退化的生態進行生態修復,可採取的方法有:覆蓋土壤,對土壤進行物理處理,添加營養物質,去除有害物質,種植適應性強的先鋒樹種或草種、間種鄉土樹種或草種。移動圖冊
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1)生態自然修復的基本技術方法是封禁法。該方法適用於受損程度較輕的生態系統。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復生態的基本技術方法是「封禁+補種」法。該方法適用於受損程度較重的生態系統。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蝕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提出與實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創新,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不應局限於當前的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應從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向廣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轉變。即使實現了這樣的轉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綜合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種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壩、谷坊、小型水庫、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⑻ 生態工程修復

生態工程修復就是將復墾工程技術與生態工程技術結合起來,運用生態學、環境學、農業科學、工程學的理論及生態系統的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等原理,對損毀的土地環境進行多層次修復的過程。由於災毀土地生態修復不同於其他類型,受損地區土地不僅損毀嚴重,往往還存在地質災害隱患,依靠自然演替恢復或其他修復都難以使生態系統恢復到原始狀態,對這樣的區域就必須進行人工生態設計,實行生態重建,因此生態工程修復在滑坡、泥石流和崩塌損毀土地的生態修復中使用較多。常見的生態工程有生態袋防護工程、格構防護工程、客土噴播技術、生態壩工程、掛鍍鋅鐵絲網客土噴播植草技術等。同時,自然保護區也是生態工程中很重要的技術手段,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對瀕危物種的保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對景觀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保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⑼ 污染修復與生態工程技術這個專業

涉及的都是理科方面的,比如:
環境科學
生物學
土壤學
物理
化學-有機、無機、分析化學等
材料學
生態學
環境工程
建築學
等等

⑽ 生態修復包括哪些方面

1、國土空間生態安全格局修復。國土空間格局是國土空間多重性與人類需求多樣化雙向選擇的結果,也是自然界復雜多樣化與生產地域分工專門化相互作用的產物,還是海陸空間、交通空間、土地利用空間、景觀生態空間、社會文化空間、投資發展空間和虛擬空間綜合平衡過程的矛盾統一。

2、國土空間生態基礎網路修復。生態系統基礎網路是維護生命土地安全和健康的關鍵性空間基礎,是城鄉居民獲得持續的自然生態系統服務的基本保障。例如廊道、綠道和遺產廊道等都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基礎網路。

3、國土空間生態景觀修復。國土空間生態景觀是自然景觀、經濟景觀和文化景觀的多維生態網路復合體,是國土空間表層的生態聯系。

自然景觀主要是地理格局、水文過程、氣候條件、生物活力等的復合;經濟景觀主要是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產業過程等的復合;人文景觀主要是人口、體制、文化、歷史、風俗、風尚、倫理、信仰等的復合。

4、國土空間要素綜合修復。對國土空間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要素,採取「缺什麼補什麼、破什麼修什麼」的思路,統籌各要素進行綜合治理。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工程類型

目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研究剛剛開始,對其分類尚未形成共識,國家層面也缺乏統一的分類界定。按照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對象和所採取工程措施的差異,可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工程類型劃分如下:

1、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工程

主要修復對象是礦山地質生態系統,如礦山環境土體重構工程、景觀地貌重塑工程、塌陷地水環境修復工程等。

2、水環境和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主要修復對象是陸地水生生態系統,如流域生態修復工程、水環境生態修復工程、濕地生態修復工程等。

3、退化污染廢棄地生態修復工程

主要修復對象是退化土地生態系統,如水土流失生態修復工程、土地沙漠化生態修復工程、土地鹽鹼化生態修復工程、土地污染生態修復工程、廢棄土地生態修復工程等。

4、海洋海島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

主要修復對象是海洋生態系統,如海洋生態修復工程、海島生態修復工程、海岸帶生態修復工程等。

5、生物多樣性和景觀生態修復工程

主要修復對象是生物和景觀生態系統,如生物多樣性生態修復工程、景觀生態修復工程等。

與生態修復工程技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